《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考研)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1.地球的形状分为几级近似?

2.何为地球重力异常?对地质研究有何意义?

3.地磁三要素是什么?

4.何为地热增温级?其与地温梯度有何关系?

5.全球地热流值分布有哪些规律?

6.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如何?

第二节

1.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

2.地球内部各个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物理状态有哪些特点?

3.什么叫硅铝层?什么叫硅镁层?什么叫软流圈?什么叫岩石图?

4.组成地壳的主要化学元素是哪些?说明它们在地壳中的克拉克值。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化学组成有何不同?

5.地壳由哪些岩石组成?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组成有什么差异?

6.简述地壳的结构持点。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的结构有何不同?

第三节

1.在地球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

2.何为硅镁层?何为硅铝层?何为软流圈?何为岩石圈?

3.地壳由哪些岩层组成?大洋地壳和大陆地壳的组成有何区别?

4.地壳的主要组成元素有哪些?克拉克值大于1的元素有哪几种?

5.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一级不连续面?

6.地壳的组成和地表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7.什么叫地质作用?如何正确理解内力地质作用和外力地质作用的辨证关系?

8.熟记地质年代表

第二章矿物

1.解释下列概念:

矿物晶质体非晶质体晶体类质同像同质多像

2.矿物的双晶有哪几种?

3.按化学成分的矿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4.简述肉眼鉴定矿物的步骤和方法。

5.如何区别下列矿物:

黄铁矿与黄铜矿

石英与方解石

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

正长石与斜长石

第三章火成岩

第一节

1.何为岩石?其可以分为哪几类?

2.何为岩浆?其由哪两部分组成?

3.依据SiO2含量的多少,岩浆可以划分为哪几类?各类岩浆的特点如何?4.岩浆的作用形式有哪几种?

5.如何理解岩浆岩和火成岩?

第二节

1.火山的构造主要包括哪些?

2.火山的气体喷发物主要有哪些成分?

3.火山的固体喷发物主要有哪些?

4.火山有哪几种喷发类型?

5.世界近代火山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带?

第三节

1.何为侵入岩的产状?

2.深成侵入作用可以形成哪些产状的岩体?

3.它们的特点如何?

4.浅成侵入作用可以形成哪些产状的岩体?

5.它们的特点如何?

6.何为捕虏体?其是如何形成的?

7.岩墙和岩脉有何区别?

8.如何根据岩墙的相互穿插确定其新老关系?

第四节

1.火成岩中含量最高的化学元素有哪几种?

2.火成岩依据 SiO2含量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哪几类?

3. SiO2对火成岩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影响?

4.解释下列概念:

重要造岩矿物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副矿物

暗色矿物浅色矿物

5.简述鲍温反应系列。

第五节

1.何为火成岩的结构?

2.火成岩的结构有哪几类划分方法?每类划分方法有哪几种结构?

3.何为火成岩的构造?何为块状构造?

4.火成岩的构造主要有哪几种?

第六节

1.超基性岩、基性岩、中性岩和酸性岩的深成、浅成和喷出岩各为何岩种?它们各有什么样的主要矿物成分、颜色、结构、构造?

2.说明下列各组岩石的区别特征:

花岗岩与闪长岩流纹岩与粗面岩安山岩与玄武岩

闪长岩与辉长岩花岗斑岩与正长斑岩

3.岩脉主要有哪几种?伟晶岩有哪些特点?

第四章:沉积岩

第一节

1.解释下列概念:风化作用风化壳

2.风化作用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各种风化作用的关系如何?

3.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岩石风化后的产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4.风化壳有几种类型?

5.流水的挟砂力与水的流速有怎样的关系?有怎样的地理意义?

6.风、流水、海洋、重力、冰川的搬运物各有怎样的特点?

7何为机械分异作用?其物质沉积有哪些特点?

8.化学沉积分异有怎样的规律?

9.外力作用包括哪些作用?

10.成岩作用包括哪些方式?

第二节、第三节

1.与火成岩相比,沉积岩在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上有哪些特点?

2.沉积岩有哪些结构?哪些构造?

3.碎屑岩的胶结方式有几种?

4.如何区别石英砂岩和长石砂岩、石灰岩和白云岩?

5.石灰岩主要有哪几种?它们各自有哪些主要的特点?

第五章:变质岩

1.解释下列概念:

变质作用正变质岩副变质岩

2.影响变质作用发生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分别使原岩发生怎样的变化而变质?

3.请说出10种常见的变质矿物.

4.变质岩有哪几种主要的结构?

5.变质岩有哪几种主要的构造?在片理构造中,岩石变质程度由浅到深分别是哪几种构造?

6.变质作用有哪几种主要的类型?每种变质类型产生哪几种主要的变质岩?

7.怎样区别片岩与片麻岩?

8.阐述三大类岩石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矿床

1.如何理解矿床?

2.解释下列概念:

矿石矿体品位

3.按成因矿床可以分为哪几类?

4.比较岩浆矿床、伟晶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热液矿床在成矿作用、矿床特征方面的区别。

5.何为残积-坡积矿床、残余矿床?

6.简要说明淋积矿床的形成和铁帽在硫化物矿床找矿中的意义。

7.蒸发沉积矿床的形成须具备怎样的条件?

8.煤的形成须具备怎样的条件?成煤作用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9.煤的形成须具备怎样的条件?油气圈闭有哪几种?

10.将下列相关的矿床和分异作用用线相连。

早期岩浆矿床液态分异作用

晚期岩浆矿床结晶分异作用

熔离矿床气体分异作用

第七章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动

1.构造运动具有哪些特点?

2.构造运动的水平运动与升降运动有何不同?两者有什么关系?

3.在地层剖面中如何分析海侵层位和海退层位?

4.假整合接触与不整合接触有什么差异?这种差异是怎样产生的?

5.什么是新构造运动?能说明在新构造运动中地壳的上升或下降地貌现象有哪些?

6.什么是岩层的产状要素?测定岩层的产状要素有何意义?

7.岩石的变形可以分为哪些阶段?

8.影响岩石变形的因素有哪些?

9.测定岩层的产状要素有何意义?

10.影响岩石力学性质与岩石变形有那些因素?各起什么作用?

11.背斜与向斜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12.比较倾斜褶皱与倒转褶皱、穹隆与构造盆地的差异。

13.怎样区别张节理和剪节理?

14.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各有什么特征?成因上有何差别?

15.在野外,根据哪些标志判断断层的存在?

16.褶皱两翼的岩层重复与由断层造成的岩层重复现象有何区别?

17.由断层造成的岩层缺失与不整合接触关系中的岩层缺失有何区别?

18.如何判断与确定褶皱、断层的形成时代?

19.解释下列概念:

岩层产状,水平构造,单斜构造,顺向坡,逆向坡,褶曲,背斜山,背斜谷,节理,

断裂,断层泥。

第八章大地构造学说

1.海底扩张说的立论依据是什么?

2.板块边界有哪些基本类型?说明各类型边界的基本特点。

3.为什么大洋中脊是海底扩张发生处的标志?

4.海洋磁异常的线形条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对海底扩张提供了什么特殊情报?

5.板块构造说怎样解释大洋的演化?

6.如何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全世界地震的分布规律?

7.为什么浅震震中带对定出板块边界的位置是有用的?

8.地槽区和地台区的沉积建造有什么差异?为什么会造成这种差异?

9.从地台的双层结构来说明地台的形成过程。

10.板块构造说如何解释地槽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第九章地史的研究方法

1.为什么说地层划分、对比和沉积相分析是地质调查和地质研究的重要基础工作?

2.什么是地层划分和地层对比?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依据是什么?

3.掌握沉积相、岩相、生物相和相变的概念。

4.沉积相可划分为哪些类型?说明各个奥型的特征。

5.进行沉积相分析主要依据什么?为什么在沉积相分析时不能把现代和古代的沉积环境机械地类比?

6.什么是岩相古地理图?图中应反映哪些内容?

第十章各代地史概况

第一节

1.前寒武纪是指地球发展的哪个地质历史阶段?其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哪些地质时期?

2.元古宙划分为哪些代?

3.前寒武纪形成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矿产有哪些?

4.如何理解震旦纪?

5.震旦纪时世界形成了哪几个古地台?中国的古地理轮廓如何?

6.震旦纪大冰期的遗迹主要保存在哪些地区的地层中?

7.中国震旦纪形成的矿产主要有哪些?

第二节

1.早古生代动物界有怎样的发展?下古生界有哪些主要的标准化石?

2.加里东运动使世界海陆格局出现了哪些变化?

3.加里东运动对中国有哪些影响?

4.中国的下古生界可以划分为哪三类代表区?它们反映出来的中国地史特征华北与华南有何不同?

5.中国早古生代有哪些主要的矿产?

第三节

1.晚古生代植物界如何演化?

2.晚古生代动物界的演化发生了哪两次飞跃?此外,还发生了这样的事件?

3.海西运动使世界的海陆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变化?

4.晚古生代我国古地理面貌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何晚古生代能形成大煤田?华北和华南成煤期有何不同?

5.晚古生代在中国形成了哪些重要矿产?

第四节

1.中生代植物界如何演化?

2.中生代动物界演化情况如何?发生了生物演化史上怎样的事件?

3.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对我国现代区域地质及地貌的形成有何重要意义?

4.为何侏罗纪能形成大煤田?此期煤层的形成环境与石炭-二叠纪的有什么不同?

5.我国在中生代形成了哪些重要的矿产?

第五节

1.新生代包括哪些纪?每个纪又包括哪些世?

2.地史上发生过哪几次大冰期?第四纪冰期可以划分为哪些亚冰期?世界冰川的分布如何?

3.地史时期全球上发生了哪些构造运动?它们对世界古地理演化有何影响?

4.为什么说人类的出现是生物演化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从古猿进化到人经历了哪几个重要阶段?

5.我国的黄土沉积可以划分为几种?你认为黄土是成因如何?

6.划分更新世底界以哪些动物的出现为标志?并简要说明这些动物的演化。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

《普通地质学》各章节复习思考题(考研)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 1、地球得形状分为几级近似? 2.何为地球重力异常?对地质研究有何意义? 3。地磁三要素就是什么? 4.何为地热增温级?其与地温梯度有何关系? 5。全球地热流值分布有哪些规律? 6、我国得地热资源分布如何? 第二节 1、地球得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 2。地球内部各个圈层得物质组成与物理状态有哪些特点? 3.什么叫硅铝层?什么叫硅镁层?什么叫软流圈?什么叫岩石图? 4.组成地壳得主要化学元素就是哪些?说明它们在地壳中得克拉克值。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得化学组成有何不同? 5。地壳由哪些岩石组成?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得组成有什么差异? 6、简述地壳得结构持点。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得结构有何不同? 第三节 1、在地球内部结构由哪几个圈层组成? 2.何为硅镁层?何为硅铝层?何为软流圈?何为岩石圈? 3.地壳由哪些岩层组成?大洋地壳与大陆地壳得组成有何区别?

4.地壳得主要组成元素有哪些?克拉克值大于1得元素有哪几种? 5、地球内部有哪几个一级不连续面? 6、地壳得组成与地表形态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7、什么叫地质作用?如何正确理解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得辨证关系 8、熟记地质年代表 第二章矿物 1. 解释下列概念: 矿物晶质体非晶质体晶体 类质同像同质多像 2。矿物得双晶有哪几种? 3、按化学成分得矿物可以分为哪几类? 4、简述肉眼鉴定矿物得步骤与方法。 5。如何区别下列矿物: 黄铁矿与黄铜矿 石英与方解石 普通辉石与普通角闪石 正长石与斜长石 第三章火成岩 第一节 1。何为岩石?其可以分为哪几类? 2。何为岩浆?其由哪两部分组成? 3.依据SiO2含量得多少,岩浆可以划分为哪几类?各类岩浆得特点如何?

普通地质学试卷

普通地质学试卷 一、填空题 1.地球具有同心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其中,内部圈层圈包括 地壳、地幔、地核。 2.地质作用分为内力地质作用与外力地质作用两类,其中以太阳能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 3.描述岩层产状的三要素是走向、倾向、倾角。 4.按照震源深度可将地震分为深源、中源、浅源。今年汶川大地震属于浅源。 5.根据岩浆的冷凝环境分类,火成岩可分为火山岩/喷出岩浅成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 6.确定相对地质年代三大律是地层层序律、生物层序律、切割律/穿插关系。 7.按晶体化学分类法,矿物可分为自然元素矿物卤化物矿物、硫化物矿物、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矿物、含氧酸盐矿物等五类。 8.按照风化作用的性质和方式,可以将风化作用分为物理、生物、化学三种类型。 9.褶曲的基本类型是向斜、背斜。 10.变质岩的结构主要有变晶、变余两大类。 11.河流搬运物质的方式有底运、悬运和溶运三种。12.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包气带水、潜水、承压水。13.冰川按其形态、规模和所处地形条件可分为大陆、山岳。 二、选择题

1.下列元素在地壳中的丰度最高的(A)。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下列沉积物中分选性最差的是(B)。 A. 冲积物 B. 冰碛物 C. 风积物 D. 洪积物 3.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上面的饱和水,称为( C )。 A. 包气带水 B. 上层滞水 C. 潜水 D. 承压水 4.花岗岩属于(D)。 A. 超基性岩 B. 基性岩 C. 中性岩 D. 酸性岩 5.浅成侵入岩典型的结构是(D)。 A. 全晶质结构 B. 隐晶质结构 C. 玻璃质结构 D. 斑状结构 6.风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是(A)。 A. 蜂窝石 B. 咯斯特 C. 鼓丘 D. 锅穴 7.构造洋壳的岩石主要是(B)。 A. 科马提岩 B. 玄武岩 C. 安山岩 D. 流纹岩 8.具有片状构造的变质岩是(C)。 A. 板岩 B. 千枚岩 C. 片岩 D. 片麻岩 9.属于稳定大陆边缘的地形是(D)。 A. 岛弧 B. 洋脊 C. 海沟 D. 大陆坡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复习思考题(按章).doc

复习思考题(按章)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土壤 2、土壤肥力 3、有效肥力 4、自然肥力 5、潜在肥力 6、土壤生产力 7、土壤圈 二、填空题 1、土壤的本质属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土壤肥力四大因子是_____ 、_____ 、______ 和 _____ o 3、在绝大多数土壤的固体部分屮,矿物质占_____ ,而有机质占______________ 4、土壤生产率的大小主要由_____ 和____ 共同决定的。 5、土壤的固体部分(固相)主要是由____ 和______ 组成。 三、判断正误:正确的在()中填+,错误的填- 1、土壤生产率的大小,只决定于土壤本身。() 2、土壤愈肥沃,产量就一定越高。() 3、土壤是连接各自然地理要素的枢纽。() 4、土壤资源和其他资源一?样,总有枯竭之时。() 5、土壤三相物质组成中,固体部分(固相)最重要。() 四、思考题 1、土壤在植物生长繁育过程中有何作用?为什么? 2、土壤圈与其它圈层系统有何关系? 3、为什么说土壤是最珍贵的自然资源? 4、土壤学有哪些分支学科?土壤学与哪些学科存在联系? 5、H前土壤学面临哪些艰巨任务? 6、植物生产、动物生产和土壤管理Z间存在什么关系? 7、土壤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名词解释 1、矿物 2、原生矿物 3、次生矿物 4、粘土矿物 5、硅铝铁率 6、风化作用 7、地质作用 8、物理风化 9、化学风化 10、生物风化 12、粒级 第二章 土壤矿物质 11、同晶置换 二、 填空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矿物质的来源按成因类型可分为 和 O 2、 ___________________ 高岭石矿物是 ______________ 型矿物,晶层间主要以 键相连。蒙脱石矿物结 构是 ______ 型矿物,晶层间主要是 _____ 引力,血伊利石矿物结构是 __________ 型矿物,晶层间是 ______ 键。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东半部土壤次生粘土矿物的南北变化趋势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砂土保肥力比粘土低,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土壤质地主要是通过 、 和 来影响土壤性质的。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成土壤矿物质部分四大元索依次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 和 ______ o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硅铝酸盐粘土矿物两个基本结构单元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o 8、 在质地分类制屮,苏联卡庆斯基分类制是把土壤质地按粒径大小分为 _________ 和 _____ ,因此叫它 _________ 级分类制;而美国制、国际制则把土壤质地分为 ____ , 和 ,叫它 级分类制。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粒级是扌旨 , rfu 质地是扌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贵大普通地质学试题

1.名词解释(共10分,每小题2分) 1.岩浆:形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软流圈的高温、粘稠的,并富含挥发组分 的硅酸盐的熔融体。 2.地层层序律:地层的上下或新老关系,这叫做地层层序。如果地层没有受 过扰动,下部的地层时代老,上部的地层时代新,叫做正常层位。地层层序律。3.风化作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矿物和岩石,通过与大气、水以及生物的接触,发生物理的或化学的变化,转变成松散的碎屑物甚至土壤的过程。 4.断层:沿着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错动的断裂。 5.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二、填空题(共16分,每空1分) 1.断层按两盘相对位移方向和力学性质划分____正断层______、___逆断层________、____走滑断层_______。 2.变质作用的类型____接触变质作用_______、______区域变质作用_____、_______混合变质作用____、______动力变质作用_____。 3.摩氏硬度计的十种矿物从硬度一到硬度十分别为: ______滑石_____、____石膏、___方解石____、萤石, _____磷灰石______、____正长石_______、石英, _____黄玉______、___刚玉________、, ___金刚石________、; 4.地震产生的体波分为两类:______横波_____、____纵波_______。 三、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大陆表面分布最广的岩石是( B ) A、花岗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混合岩 2、沉积岩最典型的特征是具有( C ) A、气孔构造 B、片理构造 C、层理构造 D、页理构造 3、平行不整合是指不整合面上、下两层地层的( B )。 A、产状一致,时代连续 B、产状一致、时代不连续 C、产状不一致,时代连续 D、产状不一致,时代不连续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免费下载】各章复习与思考题(第七版)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 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 2.什么是市场失灵。 3.参考图1-1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 4.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 5.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 6.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7.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 8.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9.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0.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涵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复习与思考】 1.用图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3.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简述公共定价。 5.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6.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7.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8. “成本-效益”分析法。 9.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 10.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复习与思考】 1.“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 2.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 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4.“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5.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章经常性支出 【复习和思考】

1.我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偏高的原因,思考控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有效措施。 2.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几项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性质。 3.政府必须介入医疗卫生事业的理由,思考应介入的范围。 4.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5.我国财政在发展社会保险事业中的职责和投入范围,我国是否可以开征社会保险税。 第五章 财政投资性支出 【复习与思考】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2.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3.基础设施投资的属性。 4.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5.政府(财政)必须介入“三农”的理由。 6.政府(财政)对“三农”投入的基本政策和主要措施。 7.什么是财政投融资,简述财政投融资的基本特征。 第六章转移性支出 【复习与思考】 1.市场经济调整下社会保障制度的社会经济意义。 2.简述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 3.我国财政部门在社会保险中的职责和财政投入。 4.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分类。 5.财政补贴经济影响的机理。 6.分析财政补贴的经济效应。 7.我国财政补贴的调整和改革。 8.税收支出概念以及提出这一概念的意义。 第七章财政收入规模与构成分析 【复习与思考】 1.分析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的趋势。 2.分析和评估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 3.思考合理调节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思路。 4.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起决定作用? 5.如何判断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分配体制和分配格局变化对财政收入增长趋势的影响。 6.思考收费不同于税收的性质和特殊作用。

《普通地质学》试卷B_(答案).

《普通地质学》试卷(B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丰度:化学元素在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 2. 冰期:气候寒冷时期,冰川发育,冰雪覆盖面积扩大的地史时期。 3. 条痕:矿物粉末的颜色。 4. 向斜:岩层向下凹陷的一个弯曲,核心部位岩层时代较新,两侧岩层时代依次变老。 5. 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成光滑面的性质。 6. 向源侵蚀:使河流向源头方向加长的作用称河流的向源侵蚀作用。 7. 类质同像:矿物晶体结构中的某种原子或离子可以部分地被性质相似的它种原子或离子替代而不破坏其晶体结构,此种现象称为类质同像。 8. 地震烈度: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的影响或破坏程度。 9. 死火山:人类历史以来未曾活动的火山。 10. 标准化石:具有在地质历史中演化快、延续时间短、特征显著、数量多、分布广等特点,对于研究地质年代有决定意义的化石。 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古生物的研究对象是化石。与现代生物一样,根据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古生物可划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 2. 某地层产状测得为3100∠600,则其产状三要素分别是走向为400或2200,倾向为3100,倾角为600。 3. 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是气候、地形、岩石特征。

4. 根据岩石SiO2的含量,岩浆岩可以分为四大类,分别是:(1)超基性岩、SiO2为<45%;(2)基性岩、SiO2为45-52%;(3)中性岩、SiO2为52-65%;(4)酸性岩、SiO2>65%。 5. 新生代在生物演化史上,植物为被子植物时代,动物为哺乳动物(人类)时代。 6. 按照岩石的成因(形成方式),岩石分为三大类: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 7. 世界主要地震活动带有环太平洋地震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地震带(地中海-印尼带)、大洋中脊地震带等。 8.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纪,其代号分别是、、。8. 早古生代包括三个纪,由老到新分别是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其代号分别是888。 9. 断层要素主要有断层面、断层盘、断层线、断层位移等。 10.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基础是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 11. 根据断层两盘相对运动的方向分为正断层、逆断层及平移断层。 12.河谷形态的基本要素有谷坡、谷底、河床。 13. 海蚀地貌主要类型有:海岬、海湾、拱桥、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洞穴、海蚀凹槽和海蚀沟谷等。 14. 地质学上计算时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相对年代,另一是绝对年代。 15. 矿物摩氏硬度计中位于第3、第7和第8位的矿物分别为方解石、石英和黄玉。 三、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共7分)

世界当代史__各章复习思考题

《世界当代史》各章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两大阵营对立的战后世界 1、概述战后初期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 2、试析杜鲁门主义。 3、分析“柏林危机”的历史背景和后果。 4、试析战后初期美国在欧洲的战略。 5、举例说明战后初期苏联的外交战略。 第二章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1、简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发生、发展的动因。 2、试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第三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恢复和发展 1、概述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变化的要点。 2、简述战后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的发展。 3、试析麦卡锡主义的兴盛。 4、简评工党的国有化和“福利国家”政策。 5、评价“三环外交”的提出及其后的变化。 6、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同第四共和宪法有何主要区别?这些区别 于法国政局有何关系? 7、联邦德国经济崛起有哪些主要原因?

8、战后日本民主改革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行的,其改革的内容和意 义如何? 9、试述战后日本工农运动发生的条件、规模及转向低潮的原因。 10、旧金山体制的内容及其实质如何? 11、简列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新现象。 第四章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简述南斯拉夫率先实行改革的历史条件及 其主要内容 1、从斯大林逝世前苏联社会的基本概况简析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2、简析赫鲁晓夫实行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其历史地位。 3、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 4、试比较分析1956年波兰事件、匈牙利事件和1968年“布拉格之 春”的异同及经验教训。 第五章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和第三世界的兴起 1、二次大战后初期东南亚民族独立运动高涨的原因是什么? 2、比较印度、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独立的特点。 3、简述以色列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4、试述阿尔及利亚民族战争和埃及“七月革命”的经过和胜利原因。 5、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及其原因述评。

第八章复习思考题

〖复习思考题〗 一、名称解释 1、引致需求; 2、边际收益产品; 3、边际产品价值; 4、边际要素成本; 5、经济租 6. 洛伦兹曲线; 7. 基尼系数 二、单项选择 1、假设生产某种产品需要A、B、C三种生产要素,当A的投入量达到一定数量后继续量需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 A. 在B和C的数量以及技术不变时下降; B. 在技术不变但是B和C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 C. 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 D. 以上都不对 2、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在完全竞争市场与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相比较,有 ( )。 A.前者比后者陡直 B.后者比前者陡直 C.两者一样 D.上述说法都不对 3、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 )。 A.要素所生产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B.要素的边际产量递减 C.等产量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D.生产的规模收益递减 4、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 A. 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C.MR和MP都是递减的 D.以上均不正确 5、边际收益产品(MRP)是衡量( )。 A.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R的增加量 B.多生产一单位产量所导致的TC的增加量 C.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总产量的增量 D.增加一单位某投入要素引起的TR的增量 6、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A.土地的供给、需求共同增加; B.土地供给不断减少,而需求不变; C.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供给不变; D 以上全不对。 7、工资率的上升会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A.用较短的时间得到同样多的收入; B.用较长的时间得到同样多的收入; C.要求用收入替代闲暇; D.上 述说法都有道理。 8、假设某个歌唱家的年薪为10万元,但若他 从事其它职业,最多只能得到8万元。那 么歌唱演员所获得的经济租为 ( )。 A.8万; B;6万; C. 2万; D.不可确定。 9.如果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只增加其中一种生 产要素的使用量,而这种要素的边际产量 下降,这时候,生产函数表现出( ) A.收益递增 B. 收益保持不变 C.收益递减 D. 成本不变 10、假定一个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当投 入要素价格为5元,该投入的边际产量为 1/2时获得了最大的利润,那么,商品的 价格一定是() A.2.5元 B.10元 C.1元 D.0.1元 11.在要素市场上不是完全竞争假定的是 () A.生产中用的要素都是同质的 B.有许多生产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 C.所有要素的需求者和供给者拥有充 分信息 D.不考虑要素的运输和配置成本 12.边际产品价值能够预测出()的增 加 A.一单位额外劳动力所带来的产量 B.一单位额外产量所带来的总收益 C.一单位额外产量所带来的单位收 益 D.一单位额外劳动力所带来的总收 益 13.拥有边际产品价值曲线VMP的厂商是 ()。 A.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中的厂商 B.

历年普通地质学试题

★1998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碎屑结构 2.克拉克值 3.矽卡岩 4.地热增温率 5.共轭定理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沉积岩的主要特征是A_ B_ 2.河流阶地的类型有A _ B_ C_ 3.陨石按成份分为三类A_ B_ C_ 4.糜棱岩的主要特征是A_

B_ C_ 5.地球上冰川作用的主要时期有A_ B_ C_ 6.可确定地层顶底的沉积岩原生构造主要有A_ B_ C_ 7.温泉的形成与下述因素有关 A_ B_ C_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褶皱构造的横剖面分类类型有哪些? 2.简述河流的袭夺。 3.简述岩石圈板块的边界类型及典型分布区。★1999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1.基体和脉体 2.斜层理 3.侵蚀基准面 4.转换断层 5.水化作用 二、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A_ B_ C_ 2.洋壳剖面上四种特征的火成岩是 A_ B_ C_ D_ 3.温泉和地下热水的分布与下述因素有关A_

B_ C_ 4.地表某点的实测重力值经A、B、C三项校正后,如与该点标准重力值不同,则称改点存在D. A_ B_ C_ D_ 5.河流阶地的类型有A_ B_ C_ 6.地球上冰川作用的时期主要有A_ B_ C_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浊流地质作用及浊积岩的主要特征。 2.褶皱构造的横剖面分类类型有哪些? 3.简述地层不整合接触关系的形成机制和识别标志。

★2000年<<普通地质学>>硕士生入学试卷 一.择题(在正确答案的号码上画上圆圈,如①)10分 1.里氏震级是Richer根据1960年发生在----的8.9级地震能量确定的。1.日本2.印尼3.智利 2.大西洋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型大陆边缘主要不同在----。 1.有无海沟存在2.有无岛弧存在3.大陆架的宽与窄 3.岩浆的喷发强度与-----关系最大。 1.地壳活动2.围岩掉入量3.岩浆粘度 4.科马提岩最重要的鉴定标志是-------。 1.化学成分2.矿物成分3.鬣刺结构(构造) 5.环太平洋火山带主要发育的火山岩是----------。 1.流纹岩2.安山岩3.花岗岩 6.地震波中-------波长大,振幅大,传播慢,破坏性最大。 1.纵波(P波)2.横波(S波)3.面波(L波)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各章复习与思考题

第一章财政概念和财政职能 【复习与思考】1.学习财政学为什么要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说起。2.什么是市场失灵。 3.参考图1-1 思考政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作用。4.政府干预手段,为什么会出现政府干预失效?5.区分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6.公共需要的历史性与特殊性。 7.研究财政职能的基本思路。8.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9.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机制和手段。 10.经济稳定和发展的涵义及财政实现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 第二章财政支出的基本理论问题 【复习与思考】 1.用图线表示说明公共物品的市场均衡问题。 2.一般来说,纯公共物品只能由政府来提供,请解释其理由? 3.准公共物品的提供方式及其选择。 4.简述公共定价。 5.财政支出的配置效率。 6.如何完善我国财政支出效益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 7.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对我国财政法制化和民主化的借鉴意义8.“成本- 效益”分析法。 9.如何完善我国财政决策的法制化和民主化。10.财政监督的内涵、作用及其构成要素。 第三章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复习与思考】 1.“瓦格纳法则”阐述的基本原理。2.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的特殊性及其原因分析。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 4.“内生增长理论”对我国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的借鉴意义。 5.根据个人的理解,阐述我国当前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应采取的政策和措施 第四章经常性支出 复习和思考】 1. 我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偏高的原因,思考控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有效措施。 2. 教育、科技和医疗卫生几项支出的经济和社会性质。 3. 政府必须介入医疗卫生事业的理由,思考应介入的范围。 4. 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主要内容。

《秘书学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秘书学概论》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以下按照教材章节的顺序及各章复习思考题的顺序,根据教材容给出问题的参考答案要点。这些问题理论性较强,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是应该融会理解,逐渐加深对秘书职业、秘书工作的认识。 第1章绪论 1.要点: (1)服务领导直接化 (2)业务知识专门化 (3)工作效益间接化 (4)秘书工作职业化 (5)资格认定制度化 (6)秘书人员女性化 (7)从业人数扩大化 2.要点: (1)对秘书学基本理论的研究 (2)对秘书人员的研究 (3)对秘书具体业务的研究 (4)对秘书专业技术的研究 (5)对中外秘书史的研究 (6)研究秘书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的研究 3. (1)领导科学是以领导活动为研究对象,探讨领导活动的特点和领导活动产生、变化、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主要是研究领导与被领导之间的关系变化规律,领导如何决策的规律,领导机构的设置、运转、科学化和用人规律,科学的领导方法和领导作风等。秘书工作历来在领导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虽然领导与秘书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但秘书的基本职责是领导的参谋与助手,处在一种辅助领导工作的特殊位置上,秘书工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领导活动的效果。领导科学与秘书学在研究对象上既不能相互替代,但却又有着许多不可分割的联系。也就是说,秘书工作不能离开领导工作而独立存在,与领导科学的结合无疑能够更好地促进秘书学研究的发展。 (2)文书学是研究文书的形成与运行规律的科学。档案学是研究档案的形成与运行规律的科学。文书学与档案学是两个关系极为密切的学科,文书是档案的前身,档案是文书的归宿,二者的研究对象是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最后在文书立卷过程中达到有机结合。而通过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来为领导服务正是秘书工作的重要容,同文书与档案打交道也是秘书人员的基本技能。因此研究秘书学也同样离不开文书学、档案学。秘书学可以借鉴文书学、档案学中关于文书的立卷存档、鉴定保护、整理利用等一整套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秘书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反过来秘书工作中文书处理质量的提高,又会给文书档案工作带来很大方如便利。 第2章秘书工作 1.

南京大学普通地质学试卷及答案讲解

2005年11月8日《普地》期中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 1摩尔硬度 2 克拉克值 3 同质多像 4 混合岩化 5 均衡原理 6 剥蚀作用 7 碎屑岩 8 科里奥利力 二、叙述题(每题30分,任选2题,共60分。应加文字说明.缺文字说明,扣分。) 1. 叙述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岩石类型 2.叙述地震形成的原因 3.如何识别褶皱并确定褶皱类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摩尔硬度:矿物抵抗外力的强度称硬度。世界通常使用由摩尔确定的硬度标准,由10种不同硬度的矿物为标准,称摩尔硬度记。它们是: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长石,7石英,8黄晶9刚玉10金刚石 2 克拉克值:中上地壳中50种元素的平均含量。国际通用单位是ppm=10-6,即克/吨. 3 同质多象:化学成分相同、但质点的排列方式不同(结构不同)的现象。其结果就是同一物质将形成不同的矿物。如:碳,金刚石(高压)-石墨(常压) 4 混合岩化:区域高级变质岩进一步变质,发生高温部分熔融(酸化)现象,形成基体+脉体的特殊变质岩石(混合岩)。基体:变质岩(暗色);脉体:熔融体(长石,石英,浅色)。 5 均衡原理:解释地表高低不平却能保持平衡的一种假说。目前通用均衡补偿(Holmes A,1978),即高山下面地壳厚,平原下面地壳薄.地势的起伏与莫霍面起伏呈镜像反映,称均衡现象。原因是,地幔顶部有一平面,叫补偿基面,在此面以上各柱体的物质总重量相等,故能保持重力的平衡. 6 剥蚀作用:使岩石破碎、分解,进而脱离原地的地质作用,包括风化、水流侵蚀、冰川侵蚀、海浪侵蚀、风沙侵蚀、地下水侵蚀、湖水侵蚀等。 7 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的沉积岩。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 8 科里奥利力: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表运动物体改向的力(取决于不同的纬度和线速度)。在北半球,物体向北运动,顺着运动方向看,作用力向右。大气、河流运动均受此影响。 二、叙述题(每题30分,任选2题,共60分。应加文字说明.缺文字说明,扣分。) 1. 叙述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岩石类型 答:1)岩浆作用定义和主要特征;2)按SiO2含量分类, 熔岩和侵入岩被分为4类;3) 对火山岩,分爆发岩和熔岩两大类; 4) 火山岩的主要岩石类型;5) 侵入岩的主要岩石类型。 2.叙述地震形成的原因 (1)地震是地壳的快速颤动,由地球内部的不平衡运动(内动力地质作用)所产生,是一种经常发生的、有规律的自然灾害地质现象。 (2)板块运动形成的地震,分布在全球3大地带。 (3)板块内部断裂作用形成的地震,分布在板块内部断裂带及其附近。 (4)岩浆作用形成的地震,分布在岩浆活动带及其附近。 (4)塌陷作用形成的地震,分布局限,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区,经常发生。 3.如何识别褶皱并确定褶皱类型 (1)定义:在应力作用下岩层发生各种形态的弯曲现象叫褶皱。上凸的叫背斜anticline,下凹的叫向斜syncline。2)识别标志:a. 地层对称、重复出现。b.产状有规律变化(背斜:中间老、二侧对称变新(3-2-1-2-3);向斜:中间新、二侧对称变老(1-2-3-2-1))。(3)确定褶皱类型:i)根据轴面划分:直立,倾斜,倒转,平卧(躺)褶皱(ii)根据剖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地貌学各章复习思考题

《地貌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地貌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 对象:地表的形态特征、成因、分布及其发育规律。 内容:地表形态、成因、发展结构和分布。 2、为什么说地貌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产物? A内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加大地表起伏、形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形态 B外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夷平高地、填平低地,使地表欺负平坦 C内外力作用对立统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貌形态。 3、简述内外力在地貌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 在地貌的发育过程中,内外力是对立统一的。 A内外力同时出现、彼此消长,作用效果相反。 B内外力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C内外力具有同等重要作用,两者趋于动态平衡。 4、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怎样影响地貌的形成? 地貌的发育受内外力相互作用、地址构造和岩性以及作用时间三个因素的影响。 A地貌是内外力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地貌发育过程中,两种力同时出现、彼此消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B地址构造和岩性是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 C内外力作用的时间也是引起地貌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5、试述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A导致地表热量的重新分配和温度分布状况复杂化。 B改变降水分布格局。 C地貌对生物界的影响。 D地貌对自然界地域分布的影响。 6、试述地质构造和岩性在地貌形成中的作用。 地貌形成的物质基础是地质构造和岩性。 A地质构造是地貌形态的骨架,在地质构造影响下,出现各类构造地貌。 B岩性的差异形成不同的抗蚀力,因此,在同一外力作用区,岩性差异也可形成不同的地貌形态。 7、简述戴维斯的侵蚀循环学说和彭克的地形学说的中心思想。

戴维斯认为地貌成因有三个:构造、营力、时间原理是:地貌循环(旋回)学说彭克认为地貌是内外同时相互作用下的产物,地貌分析的具体方法是分析斜坡形态。 第二章构造地貌 1、名词辨析 断层崖与断层线崖、单面山与猪背山、断层谷与断陷谷、断层崖与断层三角面、大洋中脊与洋脊裂谷、大陆裂谷与洋脊裂谷、大陆架与大陆坡、背斜谷与向斜山、稳定大陆边缘与活动大陆边缘、东亚型大陆边缘与太平洋大陆边缘、大陆边缘与洋底、丹霞地貌与张家界地貌 2、什么叫构造地貌?构造地貌按规模可分为哪几级? 3、简述陆壳与洋壳的区别。 4、简述大陆海洋分异的原因与地壳均衡。 5、世界上有哪三条活动构造地貌带?各地貌带有何特点?其共同特点是什么? 6、稳定型大陆边缘有何特点?活动大陆边缘可分为哪些主要类型? 7、根据新生代的板块运动特点,陆地上的大型构造地貌可分为哪几大区域? 8、解释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过程。 9、试述断层谷与断陷谷的区别。 10、褶皱块断山是如何形成的?它与断块山有何区别? 11、试举例说明哪些山脉属于新生代褶皱山带?哪些山脉属于褶皱块断山脉?哪些山脉属于断块山? 12、水平构造地区可形成哪些特殊的地貌形态? 13、请简述断层三角面的形成过程。 14、单面山与猪背山有何异同? 15、火山按喷发特点可分为哪些类型?熔岩地貌主要有哪些类型? 第三章风化作用与坡地重力地貌 1、名词解释 坡地地貌、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球状风化、风化壳、崩塌、滑坡、蠕动、倒石堆、滑坡体、滑动面、醉林(醉汉树)、马刀树 2、简述风化作用的类型和在不同气候类型区风化作用的方式。 3、简述影响风化作用的主要因素。 4、以岩浆岩为例,试述风化壳的发育阶段及各阶段主要的风化壳类型。 5、简述崩塌的形成及触发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