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初二物理--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

2017-2018初二物理上册期中复习

一、填空题

1.“频闪照相”常用研究物体的运动.下图是某小球运动时每隔0.2s的频闪照片,A、B、C 是小球运动过程中连续的三个位置.由图小球从A位置运动到C位置通过的路程是

cm,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是m/s

2.28um,合m.72km/h=m/s

3.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的.

4.下列现象是什么物态变化,是吸热还是放热。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草地上出现了霜,。

5.如图所示,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是作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共运动了______cm的路程;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6.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

7.现代城市里常常在主要街道上设置噪声监测设备。若某一时刻该装置的显示屏显示90

的数据,这个数据的单位是______;当附近没有汽车或摩托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据将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

8.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低于20Hz的声音叫。这两种声音

人耳都(填“能”或“不能”)听到。

9.月球的周围是真空,在月球上的宇航员面对面交谈要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又说明不能传播声音。

二、选择题

1.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

18.23cm,18.65cm,18.24cm,18.25cm,18.22cm。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

A.18.318cm

B.18.32cm

C.18.235cm

D.18.24cm

2.晓燕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

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m/s B.6.25m/s C.6.75m/s D.7.5m/s

3.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

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

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

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7..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8.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它在每1min内通过的路程相等,那么这个物体所做的运动()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

C.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D.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

9.2013年4月16日,中国海事第一舰“海巡01”轮在海上展开拉练,未来将被派往南海、钓鱼岛等海域执行任务,“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分贝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三、简答题

1.1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

(2);

(3).

1.2如图甲所示,所用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是:cm;如图乙读数是:s。

2、一列火车长150m,以20m/s的速度过一座长为250m的大桥,它从车头进入大桥到车尾离开大桥得需要多少时间。

3.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位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位3600m.当

他从家出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这位同学从家里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4.在平直的路面上,一辆轿车正匀速驶向一座高山,司机鸣笛6S后听到回声,若汽车行

驶时的速度是20m/s,则汽车司机听到回声时距离高山有多远?(15℃,声音在空气中

的速度是340m/s)

实验探究题

四、

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

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这个实验的原理是,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2)实验中为了便于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3)图中AB段的距离sAB=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m/s (4)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5)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由静止开始下滑.

(6)vBC vAC(填“>”、“<”或“=”)

2.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一组材料的隔音性能(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完成了下

列实验:用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机械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

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并记录下来.然后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后收集到的数据为:

材料听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泡沫塑料板0.3

玻璃0.6

木板0.4

硬纸板0.5

(1)说出两点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①;

②.

(2)上述材料按隔音效果由好到坏依次排列:,,,。

(3)总结好的隔音材料的共同特点之一是:。判断依据:。

(4)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音”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方法分类中,“隔音”就是。

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温度计是根据制成的。

(2)他的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3)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说明此时气压(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4)分析图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但要热量。

(5)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6)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烧杯中如图(a)(b),你认为沸腾时情景是。

2.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如图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______.

(2)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3)下表是小丽同学在做“海波的熔化”实验时所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温度/℃

28

1

32

2

36

3

40

4

44

5

48

6

48

7

48

8

54

910

6066

由表中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______℃,是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它在第6分钟处于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