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电压等级

电力线路,电压等级
电力线路,电压等级

电力线路,电压等级

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为:220/380V(0.4 kV)、3kV、6kV、l0kV、35kV、(60kV)、110kV、220kV、330kV、500kV等。

220kV线路,输送距离为200~300km时,可输送功率200~250MW。

110kV线路,输送距离为100km左右时,可输送功率30~60Mw;

35kV架空电力线路,输送距离在50km左右时,一般输送功率为10~20MW;

330 kV输送距离为200~600Km、500 kV输送距离为150~850Km。

送电线路与配电线路区别

送电线路:把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经升压变压器输送到电力系统中的降压变压器及用电单位的35kV及以上的高压电力线路,称为送电线路。

配电线路:把发电厂生产的电能直接配给用电单位或由电力系统中的降压变压器配给用电单位电能的10kV及以下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3~10kV线路称高压配电线路;1kV及以下线路称为低压配电线路。

供电系统以10 kV、35 kV为主。

输配电系统以110 kV以上为主。

发电厂发电机有6 kV与10 kV两种,现在以10 kV为主,

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

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

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

中压配电网为10kV、6 kV

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

国内电网电压等级划分

国内电网电压等级划分 局民用电是220V,工业用电是380V,为什么同样是变电站出来的电,到了用户端就不同呢?高压与低压有什么不同呢? 工业用电与居民用电 工业用电其实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三相交流电(由三个频率相同、电势振幅相等、相位差互差 120 °角的交流电路组成的电力系统),而民用电采用的是单相220V对居民供电。 三相交流电可以使电机转动,当三相交流电流通入三相定子绕组后,在定子腔内便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转动前静止不动的转子导体在旋转磁场作用下,相当于转子导体相对地切割磁场的磁力线,从而在转子导体中产生了感应电流(电磁感应原理)。这些带感应电流的转子导体在磁场中便会发生运动,因此工业用电都是三相交流电。 民用电的火线与零线之间电压为220V ,工业用电则是各相线间电压380V ,相地之间电压220V。民用电其实就是三相之中的一相。电厂到居民变电站都是3相5线,变电站的作用之一就是把电分成很多个1相3线给居民使用。 高压与低压的分界线 根据GB/T 2900.50-2008中定义2.1规定,高[电]压通常指高于1000V(不含)的电压等级,低[电]压指用于配电的交流电力系统中1000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国际上公认的高低压电器的分界线交流电压则是1000V(直流则为1500V)。 在工业上也有另外一种说法,电压为380V或以上的称之为高压电,因此我们习惯上所说的220V、380V都是低压,高于这个电压都是高压;再之前的电业规程中规定分界线为250V,虽然新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已经出台,但很多地方执行的还是以前的标准。 高压电器的通俗分类 1、所谓的高压、超高压、特高压并无本质区别(随着电压增高,绝缘要求、安全要求会有不同),只是人们的叫法不同而已,其分界线也是约定俗成,并无明确规定。 2、电网就是指整个供配电系统,包括发电厂,变电站,线路,用电侧。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规定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与规定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要满足用电设备对供电电压的要求,电力网应有自己的额定电压,并且规定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相一致。为了使用电设备实际承受的电压尽可能接近它们的额定电压值,应取线路的平均电压等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由于用电设备一般允许其实际工作电压偏移额定电压±5%,而电力线路从首端至末端电压损耗一般为10%,故通常让线路首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5%,而让末端电压比额定电压低5%。这样无论用电设备接在哪一点,承受的电压都不超过额定电压值的±5%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通常运行在比网络额定电压高5%的状态下,所以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比网络额定电压高5%。具体数值见表4.1-1的第二列。 表4.1-1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网络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 变压器额定电压 一次绕组二次绕组 3 6 103.15 6.3 10.5 3及3.15 6及6.3 10及10.5 3.15及3.3 6.3及6.6 10.5及11 13.8 15.75 18 20 13.8 15.75 18 20 35 110 220 330 500 35 110 220 330 500 38.5 121 242 363 550 3、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根据功率的流向,规定接收功率的一侧为一次绕组,输出功率的一侧为二次绕组。对于双绕组升压变压器,低压绕组为一次绕组,高压绕组为二次绕组;对于双绕组降压变压器,高压绕组为一次绕组,低压绕组为二次绕组。 ①变压器一次绕组相当于用电设备,故其额定电压等于网络的额定电压,但当直接与发电机连接时,就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②变压器二次绕组相当于供电设备,再考虑到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耗,故当变压器的短

低压配电线路中SPD的选择和安装

低压配电线路中SPD的选择和安装 1.雷电防护分区与分级 1.1雷电防护区 将需要进行雷电防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是为了规定各部分空间不同的雷电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指明各区交界处的等电位连接点的位置;而在不同的防雷区界面处选择和安装的SPD的参数值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选用SPD时,首先应搞清楚SPD的安装部位所处的防雷区界面。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根据需要保护和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雷电防护区(LPZ): ):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都可能遭到直(1)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 A 接雷击,属完全暴露的不设防区。 ):电磁场没有衰减,各类物体很少遭受直接雷(2)直击雷防护区(LPZO B 击,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 (3)第一防护区(LPZ1):也称第一屏蔽防护区。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比直击雷防护区(LPZOB)区减小,电磁场得到了初步的衰减,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 (4)第二防护区(LPZ2):也称第二屏蔽防护区。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或电磁场而引入的后续防护区。 (5)后续防护区(LPZn):需要进一步减小雷电电磁脉冲,以保护敏感度水平高的设备的后续防护区。 1.2雷电防护等级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按防雷装置的拦截效率分为A、B、C、D 四个等级。(GB50343的2009年新修订版本已改为A、B、C三个等级)在不同的雷电防护等级下,应选用的浪涌保护器的参数值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在选用浪涌保护器时,首先应搞清楚该工程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等级。 GB50343-2004之5.1.1规定: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应满足雷电防护分区、分级确定的防雷等级要求。 如:GB50343-2004之5.4.1第7款规定:用于电源线路的浪涌保护器就需要根据相应防雷等级的要求选择其不同的标称放电电流的参数值。 2.SPD的主要技术参数 这同样是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没有搞清楚关于SPD的一些主要参数及其定义的情况下,设计人员是不太可能在工程设计时,将SPD设计到位的。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与工程的施工图设计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参数及其定义: 2.1 冲击电流(Iimp) 由电流幅值Ipeak、电荷Q和单位能量W/R三个参数所限定。

电缆可以按照电压等级来划分资料

电缆可以按照电压等 级来划分

电缆可以按照电压等级来划分:380V/220V~660V为低压电缆,6kV~35kV 为中压电缆,110kV~220kV为高压电缆,330kV~500kV为超高压电缆。也可以按照绝缘材料来划分:PVC绝缘、PP绝缘、PE绝缘、XLPE(交联聚乙烯)等。按照载体材料来分还可以分为:铜芯/铝芯电缆、光电复合电缆、超导电缆等。从电缆生产工艺上看,可分为悬链生产线、立塔生产线。如果按照用途来划分那就更多了:输电电缆、装备电缆、建筑电缆、矿用电缆、船用电缆、轨道交通电缆、风电电缆、核电电缆、海底电缆等(不包括专用于弱电系统的通信电缆和控制电缆)。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最初的认识就是“生产电线的”,而深入研究时又会对纷繁复杂的品种无所适从。为了在投资时删繁就简、清晰界定,在此可以简单地把所有强电电缆分为两大类——常规电缆、特种电缆。(资本市场投资分析所需,非专业分类!) 常规电缆——即在现有电网和用户中大量使用的常规意义上的电缆产品,包括几乎所有低压电缆、大部分中压电缆。这也是我们以前包括目前对“电缆”概念的基本认识。这部分产品由于准入门槛低,成本波动大,同业低价竞争异常惨烈,产品利润空间被反复挤压,前景不容乐观。 特种电缆——包括中低压电缆中采用新型绝缘材料的品种、高压超高压电缆、新能源电站电缆,工业特种用途电缆,轨道交通、海底传输电缆等。总之,技术含量高、应用领域新、发展前景好、有进口产品替代需求的电缆,都可以划入特种电缆。相比常规电缆,特种电缆的利润空间较高,竞争对手较少。

三、特种电缆需求 1、城乡电网大面积改造对耐水树电缆的放量需求 如果说“智能电网”对普通老百姓还是个陌生的新概念的话,身处全国各地的每一个人,应该都体会到了居住地电网的扩建改造正紧锣密鼓地展开。尤其在城网改造中,配网入地已成趋势。大城市双环网供电、空间走廊日益狭小、市中心地下电缆率的目标提升(80%以上),都给中压配电电缆带来极大的需求。而电缆的免维护要求和绝缘耐压的寿命关注,又对配电电缆的绝缘介质、性能指标、品牌信誉提出更高的要求。 常规电缆的绝缘介质在电场、水分和杂质等绝缘缺陷的协同作用下,逐步产生树枝状早期劣化。当树枝状劣化贯穿介质或转变成电树枝,将导致电力电缆线路的电缆本体或附件发生试验击穿或运行击穿故障。所以,如何防止水树(WT)和电树(ET)的产生,避免电缆绝缘击穿,是电缆选型的关键。 因此,具有特殊工艺的耐水树电缆自然就得到青睐。虽然目前在整个中压电缆中,耐水树电缆的份额只有10%,但优越的抗击穿性能和免维护性决定着耐水树份额的大幅拉高指日可待。 2、高压超高压电缆的局部应用 高压超高压电网历来以架空裸线为主。近年来,随着电网容量的扩大,原有区域主干网110kV已经让位于220kV,大量的110kV线路已经变身为主力配网,城市负荷中心、商业中心、居民中心对负荷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城市负荷中心兴建110kV变电站已经大力开展,虽说居民对电场辐射的恐惧给城市中

由高压线看电压等级

由高压线看电压等级 高压电线电压等级 为了提高远距离传输效率,一般采用高压低流方式传送,这样来降低电的损耗。在中国,高于380V就可以称为高压电。 我国《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 kV、330 kV、220 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 kV、6 kV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也很少使用。 我国最高交流电压等级是750KV(兰州---官亭线),国家电网公司正在实验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我国最高直流电压等级为正负500KV(葛洲坝---上海南桥线、天生桥---广州线、贵州---广东线、三峡---广东线),另有正负50KV(上海---嵊泗群岛线),100KV(宁波---舟山线),南方电网公司将建设正负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 判断电压等级 可以从两个方面,初步判断高压线的电压等级。 1、等级越高电线离地越高。目测上下导线的垂直距离就可以知道:110KV 垂直距离大于3.5米,220KV 垂直距离大于5.5米,500KV 垂直距离大于10米,以上是单回路线路(单杆单回水平排列),如果是双回路线路(单杆多回垂直排列)。各垂直距离加0.5米。双回路的导线数量是单回路的2倍,通常6根导

线的铁塔为双回路。 2、看绝缘子个数,500kv 23个;330kv 16个;220kv 9个;110kv 5个;这是最少个数,实际会多一两个。 绝缘子数目与电压等级 根据线路的绝缘子片数和当地污秽等级判断,10KV一般是1到2片,35KV 为3片左右,110KV为7片,220为14至15片,要是污秽等级比较高可以加绝缘子片数即加爬距。绝缘子串也不一定准确。但相对来说,绝缘子串的个数基本上能确定电压等级。 直线杆塔上悬垂绝缘子串绝缘子个数,一般1个是15KV(1.5万伏)。 各电压等级大致绝缘串子数量如下: 电压等级串子个数 10KV 1 35KV 3 60KV5 110KV 7 220KV 14

输电线路电压等级判断

为了提高远距离传输效率,一般采用高压低流方式传送,这样来降低电的损耗。瓷瓶的个数越多,相对电压越高。在中国,高于380V就可以称为高压电。电线杆越高,一般电压越高,城市里水泥普通杆子一般上万伏,对于高压铁塔,看绝缘子个数,500kv 23个;330kv 16个;220kv 9个;110kv 5个;但一般都有很多个 500kv的输电线路基本上用的是四分裂导线,也就是一相有四根,220kv多用两分裂导线的,110kv多用一根。高压线对低电压高,所以高压传输电线都用钢架将电缆悬高,来避免对地放电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 第一:看绝缘子的个数 3片绝缘子的是 35kv 7片到8片绝缘子是 110Kv 14片左右是220KV的线路 19片左右是330kv的线路 28左右是500kv的线路 当有29片到30片是 750KV的线路 当37片时是直流500kv的线路 当58片时是直流 800kv的线路 54片是1000kv的线路 此数据来源:《输配电线路施工》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 第二:看线间距离 导线之间的距离是4米左右时线路是110kv的线路 导线之间距离是6米时线路是220kv的线路 导线之间距离是9米时线路是330kv的线路

导线之间距离是 12米时线路是 500kv的线路 注意:线间距离与很多因数有关所以不一定是以上的数据相符,但是不会隔好远,此线间距离指得是中间于边线的距离。 第三: 500kv以及800 kv的输电线路基本上用的是四分裂导线或者5分裂,也就是一相有四根导线或5根, 220kv多用两分裂导线的,110kv多用一根。 第四: 看铁塔上面的牌子有线路的电压等级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低压配电线路中的电压损失 刘延进蓝天环保设备工程公司 简小成中国美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选择电线或电缆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1.线路电压损失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起动时端电压的要求;2.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的导线载流量,不应小于计算电流;3.导体应满足动稳定和热稳定的要求;4.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哪些低压配电线路的电压损失是必须计算的呢?现分类阐述如下。 一、380/220V线路电压损失: 对于380/220V的三相平衡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 %*I*L ΔU%=ΔU a 当为多个负荷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 ΔU%=ΣΔU %*I*L a 式中:ΔU%——线路电压损失百分数,%; ΔU %——三相线路每1安·公里的电压损失百分数,%/A·Km; a I——负荷计算电流,A; L——线路长度,Km; 对于相电压为220V的单相负荷线路,当负荷为终端负荷时,其电压损失用电流矩(A*Km)表示为: %*I*L ΔU%=2ΔU a 现以辐照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YJV)为例,对不同截面的380/220V三相平衡终端负荷线路进行电压损失值校验。 (GB5005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第3.33条、《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第4.04条规定了各种情况下设备的电压损失允许值,现以通常情况取ΔU%=±5%。 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8.4节表8.4.5.1-1,当实际环境温度取350C时,温度载流量校正系数取0.91(载流量计算条件:线芯长期工作温度为900C,环境温度为250C);根据表8.4.5.4,设共有12根电缆并列敷设,S(电缆中心距)=2d(电缆外径),则并列敷设载流量校正系数取值为0.8。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1.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kV),3kV、6kV、10kV、2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kV、6kV已较少使用,20kV、66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kV、35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kV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6kV与10kV两种,现在以10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kV、330kV、220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kV,低压配电网为0.4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kV或10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kV供电范围为10Km、35kV为20~50Km、66kV为30~100Km、110kV 为50~150Km、220kV为100~300Km、330kV为200~600Km、500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220kV/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kV/110kV/35kV或110kV/35kV/10kV。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10kV或35kV/10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kV/10kV、35kV/0.4kV、10kV/0.4kV,其中以10kV/0.4kV 为最多。 3.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 1)一次接线种类: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 2)线路变压器组: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而且再无发展的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3)桥形接线: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 4)单母线:变电站进出线较多时,采用单母线,有两路进线时,一般一路供电、一路备用(不同时供电),二者可设备用电源互自投,多路出线均由一段母线引出。 5)单母线分段:有两路以上进线,多路出线时,选用单母线分段,两路进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用母联开关连接起来。出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比较多。一般为一路主供,一路备用(不合闸),母联合上,当主供断电时,备用合上,主供、备用与母联互锁。备用电源容量较小时,备用电源合上后,要断开一些出线。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运行方式。 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两路进线均为主供,母联开关断开,当一路进线断电时,母联合上,来电后断开母联再合上进线开关。 单母线分段也有利于变电站内部检修,检修时可以停掉一段母线,如果是单母线不分段,检修时就要全站停电,利用旁路母线可以不停电,旁路母线只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 6)双母线:双母线主要用于发电厂及大型变电站,每路线路都由一个断路器经过两个隔离开关分别接到两条母线上,这样在母线检修时,就可以利用隔离开关将线路倒在一条件母线上。双母线也有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双母线分段再加旁路断路器,接线方式复杂,但检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额定电压:各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都是按一定标准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当它们运行在标准电压下时,技术、经济性能指标都发挥得最好。此标准电压就称为~。 一、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 1、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额定线电压) 220,kV 3,kV 6,kV 10,kV 35,kV 60,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750,kV 1000一般来说:110kv 以下的电压等级以3倍为级差:10kv 35kv 110kv 110kv 以上的电压等级,则以两倍为级差:110kv 220kv 500kv 确定额定电压等级的考虑因素: 三相功率S 和线电压U 、线电流I 的关系是UI S 3=。 当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等载流部分的截面积越小,投资越小;但电压越高,对绝缘的要求越高,杆塔、变压器、断路器等绝缘的投资也越大。所以,对应于一定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应有一个最合理的线路电压。 但从设备制造的角度考虑,线路电压不能任意确定。规定的标准电压等级过多也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发展。 2、发电机、变压器、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的确定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线路额定电压 允许其实际工作电压偏离额定电压% 5±2)线路的额定电压: 指线路的平均电压(Ua+Ub )/2, 线路首末端电压损耗为10%;因为用电设备允许的电压波动是±5%,所以接在始端的设备,电压最高不会超过5%;接在末端的设备最低不会低于-5%;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总在线路始端,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3kv 的线路发电机电压为3.15kv。

4)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一次侧:相当于用电设备 A、直接与发电机相连,额定电压与发电机一致。 B、直接与线路相连,额定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相同; 二次侧:相当于电源 A、二次侧位于线路始端,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计及自身5%的电压损耗,总共比线路额定电压高10%。 B、二次侧直接接用电设备(负荷)时,只需考虑自身5%的电压损耗。

如何让看杆塔确定电压等级

如何让看杆塔确定电压等级

————————————————————————————————作者:————————————————————————————————日期:

:输电线路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但很多从事电力相关行业的人士也并不清楚如何通过杆塔来确定电压等级,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事~ 按照结构来分,输电线路分为架空输电线路和电缆线路。本文讨论的是架空输电线路,它由线路杆塔、导线、绝缘子、线路金具、拉线、杆塔基础、接地装置等构成,架设在地面之上。输电导线由输电杆塔一段段连接起来,高电压等级的用“铁塔”,低电压等级的比如居民区里见的一般用“木头杆”或“水泥杆”,合起来统称“杆塔”。 架空输电线路按照输送电流的性质可分为交流输电和直流输电。那么如何一眼分辨直流和交流输电线路呢? 其实很简单,交流是三相电,输电线条数为3或者3的倍数;而直流输电线只有正负两极,也就是两条线加避雷线。 接下来进入正题,如何一眼辨别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 只需要“三看”: 一看分裂导线数 分裂导线是超高压输电线路为抑制电晕放电和减少线路电抗所采取的一种导线架设方式,即每相导线由几根直径较小的分导线组成。分裂导线数越多,输电能力越强,电压等级越高。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800KV直流输电线路分成8根,为八分裂导线。 750kV的超高压输电线路一般采用六分裂导线,这个电压等级只在我国的西北电网使用。

500kV输电线按规程应是四分裂导线,不过也有些采用六分裂导线。

220kV的一般是双分裂 110kV及以下的电压等级由于电晕不严重,一般采用单根导线。 二看绝缘子数目 绝缘子是一种特殊的绝缘控件,通常由玻璃或陶瓷制成,用来增加爬电距离。绝缘子呈飞碟状,一个飞碟算一片绝缘子,绝缘子串起到隔离导线与杆塔的作用。每片绝缘子能够承受大约15~20千伏电压,所以可以根据绝缘子数判断电压等级。不过如果在高海拔、污秽重的地区,片数会有所增加。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一)

低压配电线路的防雷技术(一) 为了防止雷电过电压在电气设备的端子之间产生火花放电,文章提出了降低雷电过电压的措施,以及能限制和断开续电流等措施。 1、电力线路发生雷电过电压的频率 在非常广地区的低压配电网络上发生雷电过电压受到该地区的地形、气象条件雷雨日数、雷云的移动路径、雷击电流峰值的颁高低压配电线路的架设密度和对地雷击密度等的影响。在这些因素中,对在低压配电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峰值的频率颁发问的清楚统计是重要的。 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出低压配电线路上发生的概率值。在研究耐雷设计中,要有最基本的雷电过电压的频率分布曲线。在这项观测中,从 2kv以上的雷电过电压中,担心在低压配电设备的端子板或者设备内部会发生火花放电的雷电过电压假定为10kv限值,在超过10kv以上所观测到的累计频率为10%左右,而在5kv以下所观测到的累计频率为70%左右。 还有另一个观测结果,在一个非常狭窄的面积范围内,在同样的低压配电线路上装了电涌计数器进行了187次累计观测。将这两次观测结果的雷电过电压累积频率颁进行比较,它们各自的频率分布双对数曲线都近似于一条直线。但是两条直线不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因为在电涌计数器上设定的雷电过电压的下限值有区别。 2、雷电过电压的情况分析 从配电线路上一直彩的防雷措施进行的研究来看,已考虑到在低压配

电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的因素有:①直击雷(直接雷击到低压配电线路上);②感应雷(雷击到低压配电线路附近的地区时,对配电线路感应生成的感应雷);③高压侧的雷电过电压是侵入低压侧的雷电过电压的原因,由于避雷器动作使大地(接地)电位上升,从柱上变压器的高压侧过渡到低压侧的雷电过电压。 实际上,除了在低压配电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之外,还有雷击电流直接侵入配电线路附近的建筑物上设置的避雷针,使得大地电位上升影响到配电设备的接地系统的场合应考虑这些是产生雷电过电压的合成原因。 2.1从高压侧过渡到低压侧的雷电过电压压配电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各种情况进行一般的研究,将高压配电线路上的雷电过电压侵入低压配电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所产生的各种情况,进行一些试验性的研究。这些研究中,应在实际规模的高压配电线路上施加了雷电脉冲电压。 由于配电用避雷器的放电使大地电位上升,通过柱上变压器的过渡电压,使低压配电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 2.2感应雷过电压作为对象,对有关低压配电线路上发生雷电过电压的情况的试验进行研究。为了模拟在近处有雷击时的配电线路和雷电通道,架设一条按现行配电线的1/4比例大小的模型线路,还从气球上吊下电线。这根电线有脉冲电流渡过,这时,测定在配电线路的导体上感应的电压波形。

电压等级划分详细

电压等级(voltage class)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级别系列。 额定电压是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规定的正常电压,即与电力系统及电力设备某些运行特性有关的标称电压。 电力系统各点的实际运行电压允许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其额定电压,在这一允许偏离范围内,各种电力设备及电力系统本身仍能能正常运行。 在我国电力系统中,把标称电压1kV及以下的交流电压等级定义为低压,把标称电压1kV以上、330kV以下的交流电压等级定义为高压,把标称电压330 kV及以上、1000 kV以下的交流电压等级定义为超高压,把标称电压1000 kV及以上的交流电压等级定义为特高压,把标称电压±800 kV以下的直流电压等级定义为高压直流,把标称电压±800 kV及以上的直流电压等级定义为特高压直流。通常还有一个“中压”的名称,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的标准文件中把2.4 kV至69 kV的电压等级称为中压,我国国家电网公司(SG)的规范性文件中把1 kV 以上至20 kV 的电压等级称为中压。 目前我国常用的电压等级:220V、380V、6kV、10kV、35kV、60kV、110kV、220kV、330kV、500kV。

电力系统一般是由发电厂、输电线路、变电所、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构成。 通常将35kV及35kV以上的电压线路称为送电线路。(35KV、60KV 线路为输电线路,110KV、220KV线路为高压线路,330KV以上线路称为超高压线路。把60KV以下电网称为地域电网,110KV、220KV电网称为区域电网,330KV以上电网称为超高压电网。把电力用户从系统所取用的功率称为负荷。) 10kV及其以下的电压线路称为配电线路。 将额定1kV以上电压称为“高电压”,额定电压在1kV以下电压称为“低电压”。 我国规定安全电压为36V、24V、12V三种。

低压配电规范

低压配电规范 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 GBJ 54-83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 试行日期:1984年6月1日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1)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1)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2) 第三章配电装置的布置 (3) 第一节一般规定 (3) 第二节对建筑物的要求 (4) 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 (4) 第五章配电线路的敷设 (5) 第一节绝缘导线布线 (5) 第二节裸导体布线 (7) 第三节插接式母线安装 (8) 第四节电缆敷设 (8)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并应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第1.0.2条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的设计,应做到安装维护方便。 第1.0.3条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的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并应认真贯彻以铝代铜的技术政策。 第1.0.4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工程的1000伏以下的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 第1.0.5条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

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第一节电器的选择 第2.1.1条选择低压电器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符合工作电压、电流、频率、准确等级和使用环境的要求; 二、配电电器应尽量满足在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和热稳定; 三、断开短路电流用的电器,应尽量满足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时的通断能力,应采用短路电流的周期分量有效值,并应考虑电动机的反馈影响。 第2.1.3条确定短路电流时所采用的计算接线方式,应为可能发生最大短路电流的正常接线方式。同时,可只计及高压系统阻抗、变压器阻抗和低压线路阻抗,且考虑短路时低压侧短路电流不衰减。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 第2.2.1条绝缘导体和电缆的型号,应按工作电压和使用环境等要求选择。 第2.2.2条选择导体截面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导体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的负荷计算电流; 二、从变压器低压侧母线至用电设备受电端的线路电压损失,一般不超过用电设备额定电压的5%; 三、绝缘导线线芯的最小截面,应符合本规范第2.2.7条的规定。 第2.2.3条三相四线制中零线的允许载流量不应小于线路中最大的不平衡负荷电流,同时还应符合本规范第 4.0.3、4.0.4条的规定。用于接零保护的零线,其电导不应小于该线路中相线电导的50%。 第2.2.4条导体的允许载流量,应根据敷设处的环境温度进行校正。温度校正系数应按下式确定: (2.2.4) 式中---温度校正系数;

380V220V低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380V220V低压配电线路施工技术规范 一.基本技术原则: (三).低压电缆: 1.临主干道或重点地区(保护文物、绿化区等)选用低压电缆穿管敷设,低压电缆选用比低线线径大1—2个线级。 2.电缆宜采铠装交联电缆,截面按最大工作电流作用下缆芯温度允许值选择,并按热稳定条件校验。主杆线线芯截面不宜小于35平方毫米。 (六).避雷装置: 配变高低压侧均安装避雷器。 (七).接地装置: 按有关设计技术规程要求配变100kV A以上接地电阻不超过4Ω,100kV A以下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重复接地电阻不超过10Ω。二.施工技术规范: (一).导线架设: 1.电杆架设线路档距不宜大于30m,如有特殊的大跨越应采用钢芯铝塑线均采用特殊设计。线间距离不小于0.15m,沿墙敷设档距不宜大于6m,线间距离不小于0.1m。每个耐张段不超过200m。 2.同一档距内,每根导线只允许一个接头,接头距导线固定点不应小于0.5m,不同规格,不同金属和绞向的导线严禁在一个耐张段内连接。 3.耐张导线固定要紧贴绝缘子周边,跳引线弧度要流畅,不得变折为角。 4.导线连接应原则上使用接线端子连接,使用导电脂。 5.跨越街道的导线至路面中心的垂直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5.1.对非居民区:5m 5.2.通车街道、居民区:6m 5.3.通车困难的街道、人行道:3.5m 5.4.胡同(巷、里、弄):3m。接户线受电端的对地面距离,

不应小于2.5m。 5.5.建筑物:垂直0.3m;水平0.6m。 5.6.树木:垂直0.3m;水平0.6m。 6.导线与建筑物有关部份的距离不应小于列数值。 6.1.与导线下方窗户的垂直距离0.3m。 6.2.与导线上方阳台或窗户的垂直距离0.8m。 6.3.与阳台或窗户的水平距离0.75m。 6.4.与墙壁、构架的距离0.05m。 6.5.考虑线路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要避免今后建筑物的装饰装修成为障碍物。 7.线路与弱电线路的交叉跨越,一般导线架设在弱电线路上方,交叉距离不应小于下列数值: 7.1.导线在弱电线路上方0.6m。 7.2.导线在弱电线路下方0.3m,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采取隔离措施。 7.3.导线与一级弱线路交叉角应大于45度,与二级弱电线路交叉角应大于30度。 8.低压线路与低压线路交叉跨越最小距离:0.5m。 9.铝芯线:单股小截面可采用钎焊法或压接法,多股采用压接法。 10.接头、导线绝缘层损伤点应用耐气候型的自粘性橡胶带至少缠绕5层作绝缘。 (二).杆塔支架: 1.三相四线导线截面35mm2及以上,耐张杆、转角杆用Φ150系列,直线杆用Φ120系列;导线截面35mm2以下,电杆用Φ120系列。电杆埋设深度=杆长/6m。电杆长度不小于7米。 2.横担、支架角铁全部要求热镀锌,并不应小于以下规格: 2.1.横担不小于L50×5; 2.2.支架不小于L40×4,1m高以上的主材用L63×6。

基本知识介绍_电压等级的划分及电压等级的选择--转载

基本知识介绍 ———电压等级的划分及电压等级的选择 汤继东 1.电压等级的划分 1.1中低压电压等级 低压系统标称电压见表1。 表1 低压系统标称电压(V) 50HZ 我国标准I EC推荐标准 60HZ 220/380230/400120/240(单相三线)277/488 380/660400/690347/600 1000600 在低压系统中,国外有的采用240/415V,如果采用I EC推荐标准230/400V系统,对于我国及使用240/415V的国家来说,在过渡期内,只要调一下电力变压器的接头即可,而电气设备也不必作改动,完全能适应新系统的要求。 中压系统的标称电压见表2。 表2 交流50HZ(60HZ)系统标 称电压及设备的最高电压 系统标称电压(kV) 系列1系列2 设备的最高电压(kV) 3 3.3 3.6 6 6.67.2 101112 1517.5 202224 3336 3540.2 表2的数据是根据I EC60038给出的数据,我国采用系列1的参数,对于33kV与35kV级,I EC正考虑制定一个统一标准。 设备的最高电压实际上规定为设备的额定电压,这里所讲的“设备”,不是指电动机,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应与系统电压一致,例如在3k V、6k V及10k V 系统中,所用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也分别为3k V、6k V 及10k V。这里所指“设备”为成套开关柜、熔断器、电压及电流互感器及各种开关设备而言,设备的最高电压或额定工作电压与标称电压系列2相比,一般不高出10%(约为9%),与标称电压系列1相比,一般不高出20%。 不论中压还是低压,在我国尚有些电压等级亟需尽快普及与推广。例如,在中压系统中,20kV电压等级应用得不够普遍,笔者认为,作为中压配电, 20kV比10k V优越。由于20kV比10k V电压高一倍,输出同样功率,线路有功损耗只为10kV线路的1/4。在同样的线路电压损失下,输送同样的功率20kV比10k V电压输送距离高出1倍,或者输送距离一样情况下,20kV比10k V输送容量增加一倍。 目前推行使用20kV电压系统,不论从技术还是从设备上皆不存在问题,传输电缆有专用此电压等级用的12/20(24)kV级电缆,至于成套中压柜,额定电压35k V级早已成熟。生产20kV系统用的额定电压24k V的成套开关柜更无问题,由于20k V 系统尚无普及,与此相适的额定电压24k V成套开关柜生产厂家很少,但可采用40.5kV开关壳体,作为过渡阶段使用,完全能满足使用要求,不过外形体积大了一些罢了。 目前采用660V级标称电压,更没有技术及设 信息技术  电气工程应用2009.245

电压等级的确定

一、电网电压等级的确定,是与供电方式,供电负荷,供电距离等因素有关的. 有关资料提供了供电电压与输送容量的关系: ①当负荷为 2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 6KV,输送距离在 3-10 公里; ②当负荷为 3000KW-5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 10KV,输送距离在 5-15 公里; ③当负荷为 2000KW-10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 35KV,输送距离在 20-50 公里; ④当负荷为10000KW-50000KW 时, 供电电压易选110KV, 输送距离在50-150 公里; ⑤当负荷为50000KW-200000KW 时,供电电压易选220KV,输送距离在150-300 公里; ⑥当负荷为 200000KW 以上时,供电电压易选 500KV,输送距离在 300 公里以上. 但近年来,随着电气设备的进步及电力技术的发展,输送容量及距离有了很大进步.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 kV),3 kV,6 kV,10 kV,20 kV,35 kV, 66 kV,110 kV,220 kV,330 kV,500 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 kV 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 3 kV,6 kV 已较少使用,20 kV,66 kV 也很少使用. 供电系统以 10 kV,35 kV 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 kV 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 6 kV 与10 kV 两种,现在以10 kV 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 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 500 kV,330 kV,220 kV, 110kV,高压配电网为 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 20kV,10kV,6 kV,低压配电网为0.4 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 6 kV 或 10 kV 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 10 kV 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 kV供电范围为 10Km,35 kV为20—50Km,66 kV 为30—100Km,110 kV为50—150Km,220 kV 为100—300Km,330 kV为200—600Km,

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要求

我国输电线路的电压等级和要求 发布时间:2012-9-25 1:43:16 作者:中国电力技术专业网我国采用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10、35、66、110、154、220、330、500kV,其中154 kV为非标准电压等级,66 kV和330 kV为限制发展电压等级。 我国采用的电压等级有380/220V、6、10、35、66、110、154、220、330、500kV,其中154 kV为非标准电压等级,66 kV和330 kV为限制发展电压等级。 目前通常把10 kV及以下电力线路称为配电线路,其中把1 kV以下的线路称为低压配电线路,1~10 kV线路称为高压配电线路;35 kV及以上的电力线路称为送电线路,其中35 kV~220 kV线路称为高压送电线路,330~500 kV线路称为超高压送电线路。 根据电力事业的发展需要,将来可能发展750~1000 kV或更高的电压等级。之所以采用高电压来输送电能,是因为采用高电压输送电能有以下优点: 1、减少线路损耗; 2、提高送电功率; 3、输送距离远; 4、相对提高了线路安全性。 所以,电力系统大部分都采用高压输电线路作为电力网内长距离、大功率的主要联络干线。 输电线路按其结构形式有架空电力线路和电缆电力线路。因架空线路与电缆线路比,具有建设速度快、检修维护方便、输送容量大、综合造价低等优点,我国电力线路主要采用架空电力线路形式。架空电力线路一般使用在城市外的长距离的旷野或高山上,而城市中为城市美观现多采用电缆下地。 架空电力线路的组成元件主要有导线、避雷线和接地体、绝缘子、金具、杆塔、拉线和基础。 对电力线路的基本要求是: 1、保证线路架设质量,加强运行维护,提高对用户供电的可靠性。 2、要求电力线路的供电电压在允许的波动范围内,以便向用户提供质量合格的电能。 3、在送电过程中,要减少线路损耗,提供送电效率,降低送电成本。 4、架空线路由于长期置于露天运行,线路的各元件除受正常的电气负荷和机械荷载作用外,还受到风、雨、冰、雪、大气污染、雷电等自然和人为条件的作用,要求线路各元件应有足够的机械和电气强度。 “经济电流密度”常作为新建线路选择导线截面的依据,也可作为运行线路经济与否的判断标准。所谓“经济电流密度”,就是当输电线路单位导线截面上通过这

低压配电系统中正确使用断路器

低压配电系统中正确使用断路器 断路器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中,是一种保护电器元件。在设计低压配电系统时,应注意断路器的选择性,对断路器过流脱扣器额定电流进行选择和整定,确保充分发挥过电流脱扣器的作用;当环境温度大于或小于校准温度值时,应根据制造商提供的温度与载流能力修正系数来调整低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 一、断路器的几种电流参数 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n,是指脱扣器能长期通过的电流,也就是脱扣器额定电流。 断路器壳架等级额定电流Inm,用基本几何尺寸相同和结构相似的框架或塑料外壳中所装的最大脱扣器额定电流表示。它决定了所能安装的脱扣器的最大额定电流值。例如,DW15—1600 额定电流800A的断路器,1600 A是断路器的壳架等级额定电流Inm,断路器的额定电流In为800A。 过电流脱扣器可分为过载脱扣器和短路(电磁)脱扣器,有长延时动作电流(Ir1)、短延时动作电流(Ir2)和瞬时动作电流(Ir3)之分。如正泰产DW15—1600的Ir1为(0.7~1)In,Ir3为(1~3)In,没有短延时脱扣器;常熟产CW2—1600A 的Ir1为(0.4~1)In,Ir2为(0.4~15)In+OFF,短延时时间0.1s—0.4s,共4级,Ir3为1.6KA~35 KA+OFF。 断路器的额定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按规定的试验程序所规定的条件,不包括断路器继续承载其额定电流能力的分断能力;也就是断路器规定的试验电压及其它规定条件下的极限短路分断电流值,不考虑断路器继续承载它的额定电流。 极限短路分断能力Icu的试验程序为O—t—CO。其具体试验是:把线路的电流调整到预期的短路电流值(例如380V,50KA),而试验按钮未合,被试断路器处于合闸位置,按下试验按钮,断路器通过50KA的短路电流,断路器立即开断(OPEN简称O)并熄灭电弧,断路器应完好,且能再合闸。t为间歇时间,一般为3min,此时线路处于热备状态(试验按钮仍在按下状态),断路器再进行一次接通(CLOSE简称C)和紧接着的开断(O)(接通试验是考核断路器在峰值电流下的电动和热稳定性和动、静触头因弹跳的磨损)。此程序即为CO。断路器能完全分断,熄灭电弧,并无超出规定的损伤,就认定它的极限分断能力试验成功。 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Ics ,是指断路器在规定的试验电压及其它规定条件下的一种比额定极限短路分断电流小的分断电流值,在按规定的试验程序O—t—CO—t—CO动作之后,断路器应有继续承载它的额定电流的能力。它比Icu 的试验程序多了一次CO。Ics是Icu的一个百分数。对于万能式和塑壳式断路器,Ics值略有不同,塑壳式允许Ics最小可以是25%Icu,万能式允许Ics最小是50%的Icu ,Ics=Icu的断路器是很少的。我国的DW45智能型万能式断路器的Ics为62.5%~65%Icu,国际上,ABB公司的F系列,施耐德的M系列也不过是70%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