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化研究期末归纳

新媒体文化研究期末归纳
新媒体文化研究期末归纳

名词解释

“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

一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任何两位素不相识的人之间,通过一定的联系方式,总能够产生联系。

“150法则”

来源于欧洲发源的“赫特兄弟会”,这个组织认为“把人群控制在150人以下似乎是管理人群的一个最佳和最有效的方式。”这个假说把150当作是“可以与之保持社交关系的人数的最大值”。

差序格局

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职人文化

日本的职人文化是在江户时代(1630—1867)形成的,职人是指“在特定领域内具有常年的经验,拥有纯熟、令人信赖之技术的专家,并且是能够独当一面,拥有自主性者”。职人不是被他人所雇佣,而是以自我磨炼为中心,职人的技术是将自然万物视为生命而进行的创作技术。

各行各业都植根于自然和人性,不只是一门手艺,在追求手艺精进的同时可将其视为一生的修行。

正是因为日本的这种职人文化的存在,动漫的制作者们都把自己视为“职人”,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艺术”,所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日本动漫的创作质量。漫画创作更被视为一种传统手工艺,至少在理念上和美学上一直保持了传统手工艺的高品质特征。

"元神话"理论

不同民族神话中的英雄尽管千姿百态,实际上乃是同一个英雄被不同的文化赋予千差万别的面貌而已。

简答

动画与文化

1、动画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同国家的动画往往在主题选择、角色塑造、动作安排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可以折射出各国不同的文化底蕴和价值观念。

2、动画的跨年龄性、无国籍性使其文化具有更加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影响力。

蒙太奇与影像本体论

1、蒙太奇: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但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

蒙太奇美学强调镜头之间的“撞击”和“冲突”,从而产生全新的强烈效果。

2、影像本体论特别重视摄影机和透镜的功能,认为电影的使命就是用世界自身的形象重塑世界,而任何破坏客观世界的完整统一的电影技巧都应禁用。

因而影像本体论的美学理想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真实,严守空间的统一,保持时间的真实延续,强调叙事的真实,创造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真实世界的幻景。

3、蒙太奇是利用对时空进行分割处理来达到讲故事的目的,而长镜头追求的是时空相对统一而不作任何人为的解释;蒙太奇理论强调画面之外的人工技巧,而长镜头强调画面固有的原始力量。

强关系和弱关系的概念及特点

1、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可以按照关系的持续程度、互动的频率、亲密程度和互惠程度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

2、强关系指的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即交往的人群从事的工作,掌握的信息都是趋同的),人与人的关系紧密,有很强的情感因素维系着人际关系。

3、反之,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即交往面很广,交往对象可能来自各行各业,因此可以获得的信息也是多方面的),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4、强关系之间具有情感支持、金钱帮助以及其他具有重大意义的帮助和建议。弱关系的分布范围较广、异质性较强,它能够发挥“桥梁”的作用。

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类型

1、概念: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 为实现功利性或情感性的目的,透过社会网络来动员的资源或能力的总和。

2、类型:个人层面社会资本内聚型社会资本桥梁型社会资本集体层面社会资本公民参

差序格局

1、概念: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

2、影响因素:血缘、地缘、经济水平、政治地位、知识文化水平

圈子的大小和上述因素的大小强弱是成正比的。血缘组织越大,圈子就越大,其属性规则以伦理辈分为基础。地缘越是接近就越易形成差序圈子。而经济水平和政治地位的高低是圈子形成最重要的因素,它象征着权力支配的大小。而文化知识则是农村居民普遍缺乏又普遍渴求的。圈子的形成可能是一种因素的结果,也可能是几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论述

新媒体与政治

1、延伸人们接受和了解更多信息的机会,在政府与公众之间、平民与平民之间架起了沟通的信息桥梁。

2、调动和增强公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以及应当享有的政治权利和社会责任。

3、新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人人都可以放大自己的声音”的可能性,成为影响和引导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形式的重要因素。

公民记者、公民新闻

公民记者,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公民新闻网,公民新闻网是一种新型的新闻网站,由普通网民担任记者采写新闻,其新闻报道的文体不再局限于一般的新闻报道体,对话体、书信体等文体均可。网站专门聘用专业编辑,对公民记者发布的新闻进行编辑修改。

5、网络等新媒体发展对维护社会稳定提出了崭新的课题。

知识产权

对隐私的侵犯和保护

信息不平等Digital Divide

色情信息

社会控制

数字技术对电影艺术的影响

一、加速电影由叙事电影向奇观电影转变

叙事的特性和结构在当代电影中日趋衰落,叙事的完整性、复杂的线性结构、情节的安排等变得越来越不重要。奇观作为一种电影形态已经占据了几乎所有电影的类型,成为当代电影的主要组成部分。

奇观:具有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数字手段创造的奇幻影像及其所产生的独特视觉效果。(动作身体场面奇观)

二、电影创作中技术淹没了人文内涵

1. 对视听奇观性的片面追求,使一些电影题材越来越脱离人们的现实体验和现实生存,强调表象刺激。

这种倾向可能将电影带向一条远离真实、远离人性的道路,其结果是电影在远离艺术的真正本质,成为技术的堆砌。

2. 电影弱化甚至放弃了社会劝解、道德教育的功能,把社会责任退还给电影观众。色情和暴力是现代电影作品的重要主题。

3. 电影的情感性被忽略

对数字奇观的追求使得电影忽视了叙事的重要性。人物关系被高度简单化,人和人之间的情感关系变得越来越淡,而且故事本身叙事的精巧度也越来越弱,变得越来越程序化。

数字技术使传统电影与观众那种以直观的情感交流为核心的亲缘关系被打破了。

大制作电影《无极》、《英雄》、《十面埋伏》、《夜宴》

三、电影的审美由追求美感变为追求快感

康德:无目的性的和目的性的审美

人类的情感体验划分为美感和快感,美感高于快感。美感是不包含功利性的情感,而快感则内隐着欲望的诉求。

数字电影奇观是一种强烈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是以视觉和听觉直观的方式即时获得的,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审美快感。

审美者的反应主要表现为激动不已、兴奋异常、心跳加速、惊心动魄等生理现象。

四、使观众成为单向度的人

1964年,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新的集权社会的集权性不是表现为恐怖和暴力,而是技术合理性对整个社会的统治。

技术成果创造出一种舒适的幸福感,从而压制了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削弱人们对现实的批判和反抗,由此出现单向度的思想和行为模式。

数字时代观影经验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沉浸式”的体验,观众不是面对影像,而是沉浸在影像之中。观众的想象空间受到挤压,丧失了意识深度和文化个性,成为单向度的人。

DV的意义与价值

1. DV影像对大众话语权的解构

大众传播媒介对于大众来说一直是高高在上的,形成一种话语霸权。对于大众传媒的仰视

使得社会大众始终生活在相对单一的话语空间当中。

DV影像作为一种具有无限可能性的个人化生产方式,被赋予了自由言说的权利。

“DV带给人一种摆脱工业的快感”。

工具:

对物质资源的占有不再是那些专职机构的优势,不掌握影像传媒工业制造手段的普通受众,终于从对物质材料的屈从中解放出来,获得了用画面交流的言语空间。

题材:

DV要求用平民视点观察和拍摄平民生活。把镜头对准普通民众,以平等的眼光、平静的心态、平和的意识、平实地纪录普通百姓的生活细节和生存状态。

这种“独立思考”的个性选材方式,打破了过去一些电视媒体把国家大事、英模人物、重大事件作为纪录片创作准则的框框,更多地溶入了“平等记录”和“客观纪实”。

以展现平民的生活为核心的DV影像以反话语霸权的面目出现,与倡导主旋律、注意舆论导向、反映重大题材等宏大叙事是相背离的,打开了被遮蔽的平民历史。

拍摄边缘人物与底层生活并不足以构成一部作品成功的要素,但是在中国,在充斥了歌舞升平的主旋律电影和电视肥皂剧的主流影像文化之外,这些纪录了存在于社会最底层人群的粗糙影像,却因为创作者蕴藏其中的社会良心而显得弥足珍贵。

传播渠道:对传统媒介体制的逾越

DV不是作为一种国家和政治的工具,而是作为一种游戏和批判的工具,往往能脱离官方发行渠道、审查程序的约束,“自由”地选择拍摄对象,用质朴的语言构造现实日常生活。

叙事:对已有叙事成规的背离

DV纪录片真正实现了传统纪录片所着重强调的原生态纪录,DV与拍摄主体和拍摄对象融为一体,纪录者与纪录对象的关系完全突破了传统纪录片中互不干扰的限制。

《群众演员》、《老头》

“是一种民间的情感与力量让我们血脉相通,是一种民间的血缘让我们无所不谈”

纪录片导演与故事片导演在心态上最大的不同:拍纪录片的人总在为自己可能伤害了被拍的“人”而心怀歉疚,但是故事片导演则如同天下的主宰,在他们的视野里没有“人”的存在,只有“角色”的概念。

还原创作对象的生存空间

“贴身拍摄”: 拍摄者最真实地还原了拍摄对象的生活原生态,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被摄者的隐私。正因为这种真实性,才会对我们造成震撼。相当一部分的DV作品涉及到人的私密空间,容易引发观者的共鸣和思索。

纪录语言的个人化

DV人希望淡化或避开意识形态进行自由的私人表达,因此DV纪录片中很少涉及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而更多地是私人化和个性化的表达,关注的题材多是日常化的生活图景,话语讲述己经由“革命”与“历史”的官方大叙事转变成坦率的个人化的语言。

所有权的个人化促成纪录语言的个人化。当一个人拿起DV用自己的方式对生活进行纪录时,可以抛开一切规则和约束,随心所欲地拍摄和编辑,久而久之,则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化语言体系。

2.中国的主流媒体基本上不播出DV作品,个别省级电视台尽管开辟了DV栏目,但播出的时间平均算下来每天仅有几分钟。DV不可能取代传统媒体成为主流。

许多DV栏目, 如凤凰卫视的《DV新世代》、江西台的《多彩DV》、上海电视台的《DV新生代》等,激发起来的大众对DV的好奇感(猎奇,底层,批判、边缘),大大过于人们对DV内在价值的关注。。

DV纪录片创作中的问题

1. 平民化和个性化不等于随意化

“客观纪录”,并不是对拍摄现场的放任自流和不加处理。

DV的精彩之处在于普通人之间发生的矛盾和故事,不能把过程和流程当作故事。

长镜头程式化的问题

“寻访式长镜头”、“散步谈心式长镜头”、“自言自语式长镜头”

2. 边缘人群不等于主流人群;底层不等于另类

不少作者醉心于所谓“地下”状态,刻意地表现出边缘题材的嗜好,呈现出的是一种“伪民间化”的取向。

富于情感张力,表现正常人内心世界的作品却是凤毛麟角。

3. 创作还是记录?

记录的功能是资料存储,不构成作品,仅仅是将画面,有意义的人或事保存下来;创作的功能是出作品,表达作者的主观意图,当作品形成后,成为一件艺术品供大家鉴赏。

DV片段在国外被当作一种历史资料海量储存,许多有DV的人会随时随地的拍下或者感人肺腑或者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并有意识地分类保存。

4. 摄影机的暴力

法国导演布烈松:摄影机就是一支机关枪,具有侵略性,就是要取消稿子,把脚本直接写在胶片上。

Video:《北京的风大吗》

5. 一些DV创作者醉心于被摄对象的艰辛和苦痛,牺牲被摄者的尊严和隐私来增加作品的看点,这类片子所暴露的道德冷漠感和极强的功利目的让人触目惊心。

影响其的社会和心理因素未来的研究方向)

社会环境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不容忽视,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环境、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事件等。

家庭环境对儿童玩电脑游戏有直接的影响。建立在面对面交流基础上的传统友谊/关爱能够提供社会支持、社会认可和归属感。

当社会资源比较缺乏时, 个体就会选择网络这种媒介来满足自己的这些需要, 尤其当个体因环境改变而需要重新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与他人进行情感交流时更是如此。

在网络中建立的这种关系是浅薄的、虚幻的, 有时是冒险和充满敌意的。因此, 要想在网络中得到社会支持, 就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取得他人的信任, 要与他人分享信息,交流经验。

4. 心理因素

A. 抑郁

Young使用Beck的抑郁量表进行在线调查, 结果表明病理性使用网络与抑郁相关。

B. 孤独

在此问题上存在两种观点:网络成瘾导致孤独和孤独导致网络成瘾。

C. 刺激寻求(sensation-seeking)

刺激寻求是探索奇异的具有刺激性情境的人格倾向,是人的基本特性之一。

未来研究方向

1. 目前的已有研究缺乏对网络成瘾行为过程的“动态性”研究,无法确定网络成瘾行为形成、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未来的研究应该从纵向的角度对网络成瘾行为的动态发展过程进行阐述,以进一步揭示其形成机制。

2. 未来的研究应继续对量表的编制和信效度问题做更深入的探讨,制订适合中国现状的网络成瘾鉴别标准问卷。

3. 目前的研究尚无法确定过度使用互联网这一现象是一种新的瘾症,还是其他心理疾病的一种表征,或者患有某种心理疾病的人更容易过度使用网络。

4. 目前对网络成瘾过程及其机制的认识主要是基于对网络成瘾者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而较少涉及生理学等相关研究理论和手段的应用,对网络成瘾的脑电生理变化及与物质成瘾的对比研究较少。

5. 对网络成瘾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基本目的一是为了提出更加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和治疗方法。

暴力游戏(社会理论\脱敏效果与暴力游戏影响的关系?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Bandura, 1977) 是很多游戏暴力研

究的理论基石。

该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形成的,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具有吸引力的、高回报的行为。如果学习者观察到某行为会带来积极的后果或者回报,则会学习和模仿该行为。

游戏极强的交互性使得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注意力,所以游戏中的内容是极具吸引力的。

在很多游戏里,暴力的行为是会得到奖赏和回报的。因此,玩家有可能会模拟和学习虚拟世界中的暴力行为,将其延伸到现实世界当中,认为这样的暴力行为是解决矛盾、得到预期回报的方法.

攻击行为倾向还可以通过在虚拟世界当中的不断实践和演习得到强化,游戏玩家为了实现繁多的游戏任务而不得不持续打怪、升级,甚至相互屠杀,因此虚拟暴力行为被反复强化,从而使得学习的效果更明显,玩家在现实世界中的暴力倾向也会由此增强。

脱敏(desensitization) 效应是指反复面对一个会导致焦虑、恐惧的刺激时,焦虑、

恐惧等负面情绪反应逐渐消退的现象。

暴力脱敏则特指持续暴露于暴力刺激时的情绪反应钝化现象。这种脱敏在生理上通常表现为皮肤电、心率的降低或血流量的减少。暴力脱敏效应不仅可以导致暴力行为的增加,还有可能减少帮助行为。

暴力脱敏发生的表现之一是个体重复接触媒体暴力后,在接触真实暴力时生理唤起水平降低。一旦脱敏发生,真实暴力就不再能引发原始的恐惧与焦虑,个体在认知上也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可能更少注意到事件的暴力性质,低估暴力行为对受害者得伤害度,降低对于暴力受害者的同情。

每一次对暴力媒介内容的接触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这一学习过程的多次重复,会形成人们对攻击性的认知和判断框架,这一框架十分稳定,很难被改变。

个体如果长期接触暴力游戏的话,暴力游戏会通过以下方式来激发攻击行为:形成攻击性的信念和态度,制订攻击性计划和攻击行为脚本,作出攻击性预期,使个体对攻击具有脱敏性,这些因素使得个体的人格逐步趋向攻击性。

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1.游戏的选择应考虑差异化的游戏元素。不同游戏对暴力的表现形式和强调程度不一样,因此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2. 未来的研究可以对实验的时间进行进一步考量,确定最佳的实验测试时间。

3. 考虑游戏玩家的个体差异,因为游戏的效果会因人而异。一些学者认为,暴力游戏与攻击性之间的因果关系受到玩家性格的影响,性格中具有攻击性倾向的人会喜欢玩暴力游戏,也容易在现实世界里表现出攻击性的语言、行为。

4. 在关于暴力游戏和攻击性的研究方面,极度缺乏纵向研究和田野研究,也就是说,缺乏对二者长期因果关系的研究。社会学习理论和涵化理论都是探讨媒介内容的长期影响效果,但由于成本和复杂度的问题,这类的研究还很少。

Flow理论,

由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于1975年提出,认为当人们在进行活动时如果完全的投入情境当中集中注意力,并且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知觉,即进入一种沉浸状态。

沉浸的状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明确的目标,目标的达成在参与者能力范围内

2.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

3.丧失时间感,时间快慢的感觉改变了

4.直接迅速的反馈效果(活动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立刻展现,能让参与者针对情况作出调整)

5.能力与对应挑战级别的平衡,参与者感到自己能控制当前的活动

6.活动本质上是有价值的,所以参与者愿意去做。

沉浸感是一切娱乐艺术形式追求的第一层次的目标。

在传统媒介中,沉浸是小说、戏剧、电影等各种艺术形式的共性,艺术家努力营造所谓搁置怀疑的状态,使人们暂时忘记自己正身处于娱乐中,并且认可所发生的事件的合理性。

沉浸则是游戏的必需要素。

游戏的前提之一就是“下意识地认可某个不同于现实生活的第二真实或者完全非真实的世界”。也就是说,只有当玩家潜在地认可了游戏的规则后,游戏才会开始。

沉浸的游戏性在于它为玩家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真实生活的体验,帮助玩家得以从现实中抽身出来,仅存在于一个经过筛选和特制的世界。

RPG游戏中,玩家会扮演一种角色,然后自觉地把虚构的形象当成真实的,通过假想来体验实际生活中体验不到的情感。这种游戏构造的情感世界必须给人带来深刻的体验感,使人的情感产生共鸣,使玩家得到沉浸感。

实时策略游戏中,通过玩家和敌方对几种资源的采集和利用,来构建城市,生产武器,组建军队。玩家在游戏中运用策略来实现和维护国家利益,使玩家体验了高层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和权威性,以及各种决策导致的后果,使玩家得到沉浸感。

如何在游戏设计中实现游戏的沉浸感?

1. 构建虚拟现实,创造一个全新的逼真世界。

2. 逼真的图像只是在第一时间触发了玩家沉浸的幻觉,而交互的流畅性则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玩家的沉浸程度。

交互是连接玩家与游戏核心的交流,如果玩家的操作都是正确的而游戏却没有作出及时准确的响应,将会使玩家操作上不顺手,引起不信任感,使情感与游戏之间发生间离,自然很难产生沉浸感。因此在游戏制作时从技术上要保证交互的精确性。

视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doc

视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视觉传达专业”是相关设计院校开设的课程名称,培养目标是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运用专业设计的方法技能,独立从事包装、广告、平面设计等工作,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视觉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题目:涂鸦艺术的图式在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一、选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选题来源 信步于欧洲城市街头,不论是在罗马、巴黎、柏林、马德里等各个文化都市,还是在街头的门窗、墙壁、抑或飞驰的地铁上,都充斥着一种兼具野趣与生命力的艺术形式--涂鸦。上个世纪末,嘻哈文化如泉涌般不断四散,涂鸦艺术这方丽水也开始缓缓流入亚洲大地,这一新生的艺术文化现象相继出现在日本、中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 涂鸦艺术这种生长于草根、丰富于后现代主义风格上的艺术形式,在极短的时间内蓬勃壮大,可谓是影响到了当代生活的各式领域。 笔者在欧洲以及国内各大城市走访时,便被这种开放的艺术形式所震慑。涂鸦艺术家们将自身对世界的体验与感知,透过最质朴、原生的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创造出一系列或惊艳怪诞、或趣意童稚的绘画图式与艺术符号。涂鸦艺术纯真朴实、个性时尚的特质和自由的创作精神亦与视觉传达设计的内核相得益彰,它也开始悄无声息地渗透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各个方面,在颠覆与整合中逐渐成为一种不可多得的视觉元素进入大众息息相关的生

活。 从一方面而言,涂鸦艺术尽管看似处于“亚文化”之中,但却是真正来自民间的艺术,其大众性和视觉传达设计实质相同,反映出平民化的审美需求;从另一方面而言,涂鸦的绘画图式、艺术符号及其色彩均是视觉表达的形式之一,与视觉传达设计有种不尽相同但又密不可分的联系。翻阅相关文献资料不难发现,目前对涂鸦艺术的图式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中,部分是以一种陈旧和静态的观点去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审美“泛化”的时代,如何让视觉传达设计与个性化的涂鸦艺术结合产生新的形式?如何不仅仅停留在涂鸦艺术的表层,而是内外深度剖析寻找与视觉传达设计之间的桥梁?在当代语境和新媒体科技下,涂鸦艺术介入设计领域后又会有怎样新的发展?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与思考,笔者立足于涂鸦艺术的图式,开始了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通过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不仅提升涂鸦艺术的社会影响,赋予它在新时代语境下的多维度价值;更为此艺术形式的多元和发展添砖加瓦,开启一种与视觉设计联结的跨界新形式,也为今后在此方向研究的人们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增添一份新的探索。 研究背景 涂鸦艺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俨然成为一种世界性现象。这种在争议中发展却又兴盛不绝的图画传统,起源于60 年代美国城市底层大众的街头文化。西方的涂鸦艺术从违规的街头肆意创作、涂鸦地区划分的合法化、到涂鸦艺术学科的设置和博物馆的诞生,再到如今多元化、多媒体结合的涂鸦艺术形式发展,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演进历史。 文化研究领域上,早在1983 年,美国便诞生了两部有关涂鸦影像的经典纪录片--Charlie Ahearn拍摄的《野性风格》(Wild

新媒体艺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新媒体艺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摘要:本文首先从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新媒体艺术的概念界定、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现象三个方面展示了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艺术元素。然后从现象出发,论述了新媒体艺术之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了新媒体艺术对复兴文化产业,保护文化遗产,提高文化商品的附加值的意义,并强调了其对文化创意产业实现体验经济与美学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后,总结了新媒体艺术在未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的地位。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文化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美学经济 一、引言 2009年底,詹姆斯·卡梅隆再次以《阿凡达》骄人的票房,突破自己曾以《泰坦尼克号》创下且保持了12年之久全球票房第一的纪录。在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的角逐中,《阿凡达》获得三项大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和“最佳视觉效果”。该片提供2D、3D和IMAX-3D三种制式,在中国国内,不仅出现了连夜排队抢票的景象,在一些没有IMAX-3D制式影院的城市,甚至出现了组团去附近城市只为看到效果最佳的《阿凡达》的“壮举”。这样的疯狂和痴迷,从现实的角度,展现了新媒体艺术的绝佳魅力。 新媒体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态、状态,二是增强了信息传送的互动性和即时性,三是实现了高科技、多技术、多媒介的融合。 而新媒体艺术以信息科学和数字技术为载体,以现代艺术为内容,以大众传播科学理论为纲领,将信息通过媒介的传播技术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融合,应用到文化、艺术、商业、教育和管理领域,并且,以此对文化艺术本身和文化产业产生重大影响。 二、文化创意产业中的新媒体艺术元素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界定 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概念的生成主要来自以英国为首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文件,因此带上了浓重的地方色彩,各自的概念界定往往与其国家本身的文化产业发展状况和认知有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全球普遍认同意义的概念目前还未产生。我国近年来发布的官方文件,包括《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仍未采纳“文化创意产业”这一说法,而是保留了过去的称谓“文化产业”。 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澳大利亚创意与创新重点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和项目主管、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知名文化创意产业学者约翰·哈特利认为,文化创意产业着力描述一方面在于创意艺术,这主要表现在个人才能上,另一方面在于文化产业即质量因数,这两方面的结合。它是近些年来在新知识经济范围内的信息通讯技术,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媒体技术的语境下,它们在理论和实践中提供城市消费者交互式运用的概念[1]。 而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领域领军人物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元浦认为,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当今全球化条件下,以新媒体传播方式为主导,以艺术文化消费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为基础,以高新技术传播为支撑,以文化经济全面结合为自身特征的,国家、行业、技术领域交叉或创建的新型产业集群[2]。以上二位国内外著名学者对文化创意产业区别文化产业的认识中,都强调了新媒体技术和网络等新传播方式这类要素的创意地位。 而各国关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也不尽相同。英国将其分为13类,包括广告、建筑、艺术品交易、工艺品、时装设计、电子出版、时尚、互动休闲软件、影视、音乐、表演、电视广播。美国依旧版权分为4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版权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联合国则分为传媒、卡通、电影、娱乐、网络游戏、旅游、文化、网络信息、音乐、戏剧艺术、艺术博物馆等。 (二)新媒体艺术的概念 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认为,连结性与互动性为新媒体艺术最明显的特征。它的表现形式包括:影像及互动装置、虚拟装置、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动画动漫、影视广告、网络游戏、数码艺术设

新媒体运营年终总结报告

新媒体运营年终总结报告 视听新媒体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产物,而其从概念到商用需要也必须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本文从视听新媒体的概念界定、今天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新媒体运营年终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新媒体运营年终总结篇一光阴易逝,新媒人一年的奋斗在此刻即将画上句号;来去匆匆,新媒人一年中走过的足迹即将在这个夏初时节停歇我们这代人的步伐;物转星移,新媒人一年中积累下的财富即将在这个时间节点传承给下一代新媒人。 回想一路走来的日子,我们新媒体中心所经历过的点点滴滴、新媒人所挥洒的青春汗水,心生诸多感慨。犹记得,有个小伙伴竞选大会上说过的那三个词“舍不得、离不开、放不下”,确实,这三个词作为这次工作总结报告的主题最好不过了。 一、舍不得 一年来,第一届新媒人舍不得彼此。这一年我们从一开始只有微博微信两个工作小组的13个人发展到今天的五个部门31个人。中心的组织架构在一步步的探索中建立和调整,秘书部、创作部、运作部、联络部、监察部,五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分工的摸索、人员的安排。当初的13个人挤在华青的办公室里进行投票、分配各部门人员,当初的部长例会上大家对于运作部、创作部的工作内容分工争执不下。在微信运作推送上确定主题、推送内容等问题一直是例会的主要讨论的问题,而且也是每次讨论每次改但是还是一直得不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很多时候大家都争的面红耳赤、即使受了委屈也更多的是回去后悄悄地抹着眼泪,然后继续坚强地挺了下来。 就这样,最初的新媒人带领着10月底新加入进来的小伙伴,怀着满腔的热情投身于新媒体中心的建设和发展中,一路的摸爬滚打,从军训流水账、国庆、校庆、12。9活动、圣诞节、元旦、春节、雷锋月、挑战杯创意论坛等线上线下活动,到春、五月天、盛夏光年等每月主题活动,再到每月生日会、节日庆祝、圣诞节喊楼、煮汤圆、包寿司、部门出游、中心出游等中心内部活动,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新媒体中心现在的部门分工明确、工作思路清晰高效、团队协作程度高、专业化水

什么是视觉文化-

什么是视觉文化? Visualcultureisnowapartofoureverydaylife.Thisessayarguesthatvisualcul tureconcernsvariousvisualeventsinwhichtheconsumer,equippedbymodernhig htechnologies,searchesforinformation,meaningaswellaspleasure.Theautho rpointsoutthatpostmodernismisbynatureavisualculture.Visualcultureresu ltsinthevisualizationofreality, thatis,everythinginlifebecomesth eimage.Thisvisualizingofrealitymakesthemodernperiodentirelydifferentf romtheancientandmedievaltimes.Moreimportantly,theauthorseesvisualcult ureaspoliticalandideologicalstrategiesratherthanamereacademicdiscipli ne. 在我们这个时代,眼见更为重要。你可以买一张由轨道卫星拍摄的你家的照片,或是拥有一张核磁共振记录的你的内脏片子。如果那一特殊时刻未在你照片中精确显现,你可以在计算机上对其数字化处理。在纽约的帝国大厦,为观看虚拟纽约兜风而排的长队,要比乘电梯去了望台看真景的队列长多了。要么,你可以在拉斯维加斯的”纽约、纽约”饭店,观看色彩诱人的整个纽约景观,这样省去了很多麻烦。不久,拉斯维加斯的巴黎饭店将加入这个虚拟城市,还模仿这座流光溢彩之城那精心策划的形象。有时这种仿真生活比真实的东西更加令人愉快,有时则更糟。1997年,美国国会宣告同性婚姻是不合法的,然而,当大众娱乐节目的人物埃伦出现在电视上时,却有四千二百万人在观看。另一方面,军方长期以来热衷将虚拟现实作为训练场所,并在海湾战争时不惜以人的生命为代价将其付诸实践。这就是视觉文化,它不仅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就是你的日常生活。 可以想见,这种新的视觉存在令人迷惑不解,因为注意到这种文化上的新视觉性与理解它并不是一回事。事实上,当代文化中丰富的视觉经验与分析这种现象的能力之间的鸿沟,既彰明了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视觉文化研究的机遇,又揭橥了这一研究的需要。视觉文化关注到的是视觉事件,消费者借助视觉技术从中寻求信息、意义或快乐。所谓视觉技术,我是指任何形式设计精巧的玩意儿,它们或

新媒体行业分析报告

新媒体行业分析报告 学院:艺术与建筑姓名:翁明杰 班级:12新媒体艺设7班学号:1206022705 一背景: 伴随人类步伐的前进,我们发现,人类在生产和交往过程中,不断创造使用新的传播媒介来进行文化的交流,这就是人类传播发展史的推动力,也为文化发展创造了渠道。伴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手段也随之变化,新传媒产业也正在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有商业价值和媒体创新的朝阳产业之一。数字媒体等新媒体是我国传统媒体调整和升级的重点领域,国家正在加快推动各种新型媒体传播领域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推进新传媒的研发、创新和服务平台建设,探索产业运行的新模式与新机制。随着新媒体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带动的新媒体产业价值也令人瞩目。 二新媒体的产生与含义: 20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网络、电脑、手机等等多种新闻媒体形态。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可加工处理性、可存储性、传递共享性、时效性等特征,最快速度让信息不“过时”,并且还一定程度的进行储存。这就要求信息只有依附于科技所创造的先进的传媒方式,这就促生了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媒体传播技术,即新媒体传播。关于新媒体的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PDA、各种电子屏幕等设备为终端向

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三发展环境分析: A政策:过去十年,中央政府先后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11年10月25日,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将把文化产业建成我国的支柱产业,确立了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方向。上述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必将推动中国文化产业持续高速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要面向经济结构转型,重点培育和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中包括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范畴,这些技术领域均是我国新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实现新媒体产业在“十二五”期间获得长足进展的必要保障。预计2012-2016年,中国新媒体行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平稳增长。 B市场:2011年底,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了5.13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了3.56亿,同比增长17.5%,网络视频的用户规模达到3.25亿人,使用率提升至63.4%在从新媒体产生的影响来看,目前新媒体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极大的增强了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并且新媒体注重个体需求,通过网络和数字电视等摆脱了按点固定收看电视广播节目的束缚,并且在网络上和手机媒体,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捕捉

运用新媒体工作汇报

共青团运用新媒体工作 阳高团委以团中央5.27共青团网络宣传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提高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扩大团的工作有效覆盖面”两大战略性课题,积极探索运用新媒体,通过网络将各级团组织和全县广大青年团员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使团的工作和活动更加深入地贴近青少年、融入青少年。 一是拓宽团的服务平台。建立团干部飞信联系网络,通过飞信发布会议召开、活动开展等信息,节省了资源,提高了工作效率。为了充分利用互联网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培育青少年健康的生活方式。团县委先后开通腾讯、新浪官方微博、官方微信“阳高青年”和团县委QQ工作群、网宣员QQ工作群,“阳高好声音”、“阳高县交友群”等。目前,团县委已在腾讯、新浪拥有粉丝300 余人,发表微博70余条,关注各级团组织、媒体50多个;“阳高青年”微信公共平台拥有粉丝200人,发布信息70余条,网宣员工作群拥有成员200余人。团县委QQ工作群拥有成员20余名。 二是网上网下互动,凝聚团的力量。团县委利用新媒体收集、发布各类便民信息,将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培训、生活

服务等与微博、QQ群等建设结合起来,在满足团员青年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的基础上,真正服务好青年。今年以来,团县委还运用微博、QQ群开展意见建议征询、信息反馈等,最大化团员青年参与度,增强团员青年的归属感。线上线下的互动,充分展现青年人的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营造了团结、民主、和谐的氛围,不断提升着团工作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三是充分利用团县委网站。团县委在团县委网站上发布上级团组织的政策、活动安排、党政中心工作动态等信息,做好传统的思想教育、组织引导、就业服务等工作。同时,借助新媒体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形式多元、覆盖面广的特点,及时掌握最新、最全面的信息,并融入文化、艺术、时尚等元素,使团的工作既有意义又有意思。

视觉创新:演绎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

视觉创新:演绎新媒体时代的视觉奇观 鲁晓笑 [摘要] 20世纪末期数字化媒体的出现不断地挑战并充实着传统的视觉传播形式。视觉传播竞争日趋激烈,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已经成为当今视觉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意识和时代潮流。本文分析了视觉创新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它的种种表现形式及其作为视觉符号的本质意义和它独特的审美趣味特征;其中作为其主体的创造性思维在当今张扬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相融合的大环境中独放异彩。 [关键词]视觉传播;新媒体;创造性思维;知觉的尖锐化 引言 视觉传播竞争日趋激烈,以变革创新求生存、求发展、求进步,已经成为当今视觉文化发展的一种普遍意识和时代潮流。从过去到现在,视觉在人类接受资讯及心智活动上的影响力,并没有因时代推移而有任何减弱的迹象。尤其从目前多元化传播手段不断涌现,色彩化、大量化、数字化印刷及数码图像处理技术不断发展的事实,可以预见未来将会是更趋视觉符号化和更有赖于视觉沟通的世界。 视觉传播(Visual Communication),就是以视觉可以认知的表现形式传递信息的过程 [1]。不可否认,我们当今的时代已进入了一个视觉传播的时代: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传统提出挑战,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 [2] 视觉传播是以人为起点,通过媒介把信息传达给人为终点的过程。视觉传播是运用视觉符号和符号系统来构成独特的视觉语言,用来传达有效的信息,其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可视性。人们通过视觉的认知,在瞬间便可对信息做出解析。同时,视觉传播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普遍的信息传递方法。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学会了用火、岩画、象形文字等可视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在当今信息化日益发展的社会中,视觉传播已经成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它以文字、色彩、形象、空间等作为视觉基础元素来进行表现,它力图将一切已经完成、存在的传统文化艺术的语言文字代码和印刷媒介重新熔炼整合,从而实现人类文化艺术全面视觉化的宏伟目标。视觉传播带有明确的目的性,其本质就是通过各种媒介,将特定的视觉信息最准确地、最快捷地传递给大众。在现代社会,这种全新的视觉文化在各个领域发展并运用。 一、新兴媒体造就视觉样式的丰富性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的视觉传达 摘要:新媒体实现了数字化、网络通信和移动物联技术的融合,是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融合的结晶,具有信息量大、实时交互、资源共享、个性化服务等优于传统媒体的特点。在新媒体技术的推动下,视觉传达从二维平面转向三维立体,更具时代特征和丰富内涵。新媒体技术与多样的视觉符号冲击受众视觉的同时,也改变了视觉传达的方式与理念。新媒体的基础技术、信源编码技术、基础网络技术、网络播放及管理技术与智能终端技术为信息的处理、传播、播放及形成设计符号提供了技术支持,也为视觉传达设计和技术拓宽了外延。视觉传达的形式和内涵是不断更迭和发展的。新媒体环境下,现代技术会将视觉传达推向一个多元化、个性化的时代。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视觉传达设计视觉传达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250-02 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变得零散且短暂。然而,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对于资料获取的需求却愈来愈大。科技进步改变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的同时,新媒体也应运而生。新媒体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也给视觉传达带来了冲击。视觉传达在新媒体席卷的浪潮中需做出相应的改变。在新媒体环境下,结合现代化技术,加快视觉传达设计理念的转变和视觉传达技术的发展。 1 信息时代的新媒体概念 1.1 新媒体的产生与发展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量爆炸,人们需要接收大量资讯。然而,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想要接收大量信息就需要打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着数字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出现,新媒体应运而生。由于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广泛的市场需求,新媒体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通信的浪潮和智能终端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和良好社会基础的新媒体从边缘化走向大众化,必将逐渐成为主流媒体。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则是另一个发展趋势。新媒体的出现虽然打破了原有的市场格局,但是不能在短时间内完全取代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因此,两者相互融合、共同演化的过程会长期存在。新媒体的产生是技术和时代的产物,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在市场中占据了重要一席。 1.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印刷媒体和电子媒体已经在竞争中各自占据了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两者在不同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印刷媒体主要传播文字,电子媒体主要传播图像和

【2019年整理】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

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思考 当前,中国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性问题亟待解决,新的消费市场亟待拓展,新的需求热点亟待创造;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中国经济发展既要解决内外部的结构失衡问题,又要形成新的增长引擎,而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则可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一条有效路径。 一、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意义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目前实现中国经济增长转型的重要渠道有两方面:一是通过传统产业的升级、创新和结构调整提高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二是通过推进新兴产业的崛起和发展形成中国经济的新亮点。文化创意产业在这两方面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力发展创意产业,不仅能够引领我国经济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创新传统产业,而且能够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 1、创意产业是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先导产业之一 在金融危机中,创意产业能够找到自身发展的机会,如国际市场上的“口红效应”,80年代日本动画王国的崛起,90年代“韩流”的风靡,等等。这些经验表明,创意产业的发展是带领经济走出危机的先导产业,并能够促进一些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而言,其积极意义不只是一个新兴产业的概念,也不仅仅是文化创意产品的生产和出口,而在于创意产业对传统产业创新的推动,以及在更广泛领域的系统性创新。 在当前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形势下,传统产业的创新已成为一项十分迫切和重要的工程。目前,我国总的对外技术依赖率超过50%,工业产品的新开发技术有70%属外源性技术。而且随着日益加重的资源环境的压力,我国制造业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改变低附加值、高消耗、高污染的生产方式。因而我国是急需创新精神的国度。创意产业超越了传统文化产业的范畴,是将文化资本重新组合引入经济系统的新业态,其特点就在于把文化、技术、产品(服务)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各行各业都可借助创意产业的发展,或应用其成果,更新产品和服务的设计与策划,开辟新的“蓝海战略”、“品牌战略”和“营销战略”,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系统的升级。比如:传统产业可以通过创意的融入,附加更多的文化内涵,开辟“蓝海战略”,实现差异化竞争;或塑造有特色的品牌,从而提升竞争力;在各类产品设计,以及城市建设中都可融入文化创意,包括以色彩调节人们的心情、以结构满足人体的舒适和方便人员的操作、以独特的造型给人们以丰富的想象等,都可有效地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在市场营销中融入文化创意,引起消费者的文化认同、产生共鸣,或好奇心,可激发顾客的购买欲望,从而有助于拓展市场,也是启动内需的有效切入点。 2、创意产业是“两高一低”的发展模式,是中国经济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有效战略 从长远看,克服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根本措施在于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创意产业正是以人为本的新发展模式,其发展将有助于实现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第一、人的创造力是最宝贵的资源,也是可再生资源,发展创意产业是开发人类自身的主体资源,较少消耗自然资源,属于“两高一低”(高增长、高附加值、低消耗)的发展模式,不仅能给每个有创造力的人提供发挥才能、创造财富的机会,而且能够促进整个中华民族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创意阶层的崛起。 第二、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加以开发,可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也可以将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与此同时,创意产业在有效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创造出更多财富和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能够以大众化的文化消费品为载体,引领和传播新观念,提升群众的文化素质,促进人的自身发展。 [FS:PAGE] 第三、文化创意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融合力,通过现代技术的嫁接,与科技创新形成合力,几乎可以融入到各行各业,使各行各业的产品和服务都成为一定文化的载体,从而实现传统产业的价值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3、创意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提升国家软实力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影响日益扩大,国际上汉学升温。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人利用中国的文化开发了“花木兰”、“功夫熊猫”等,赚了大把的钱;日本人利用“西游记”、“三国演义”拍动画,编游戏。外国人都在借中国文化发财,我们岂甘落后?以中华文化之

全国行业系统政务新媒体 集群影响力报告

全国行业系统政务新媒体集群影响力报告 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 新华政务直通车 2015年2月

目录 前言 (1) 报告说明 (3) 1.1样本说明 (3) 1.2评估时间范围 (3) 1.3评估指标 (3) 表1.《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指标体系 (3) 全国行业系统政务新媒体集群影响力评估 (5) 2.1全国共青团政务新媒体集群影响力评估 (5) 表2.全国共青团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 (5) 图1.共青团系统TOP5单位分项指数排名示意图 (6) 图2.TOP10共青团政务新媒体行政级别分布 (7) 图3.各级共青团系统微博原创/转发占比示意图 (8) 图4.全国共青团系统政务新媒体地区分布TOP10 (8) 2.2全国共青团政务新媒体工作展示 (9) 2.2.1共青团中央(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微信) (9) 2.2.2广东共青团(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官方微博) (10) 2.2.3四川共青团(共青团四川省委员会官方微博) (11) 3.1全国公安政务新媒体集群影响力评估 (12) 表3.全国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 (12) 图5.公安系统TOP5单位分项指数排名示意图 (14) 图6.TOP10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行政级别分布 (14) 图7.各级公安系统微博原创/转发占比示意图 (15) 图8.全国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地区分布TOP10 (16)

3.2全国公安系统政务新媒体工作展示 (16) 3.2.1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暨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办公 室官方微博) (16) 3.2.2江宁公安在线(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官方微博) (17) 3.2.3平安成都(成都市公安局官方微博) (19) 4.1全国检察院政务新媒体集群影响力评估 (20) 表4.全国检察院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 (20) 图9.检察院TOP5单位分项指数排名示意图 (21) 图10.TOP10检察院政务新媒体行政级别分布 (21) 图11.各级检察院微博原创/转发占比示意图 (22) 图12.全国检察院政务新媒体地区分布TOP10 (23) 4.2全国检察院政务新媒体工作展示 (24) 4.2.1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微信) (24) 4.2.2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 (25) 5.1全国教育系统政务新媒体集群影响力评估 (26) 表5.全国教育系统政务新媒体综合影响力排行榜 (26) 图13.教育系统TOP5单位分项指数排名示意图 (27) 图14.TOP10教育系统政务新媒体行政级别分布 (28) 图15.各级教育系统微博原创/转发占比示意图 (28) 图16.全国教育系统政务新媒体地区分布TOP10 (29) 5.2全国教育系统政务新媒体工作展示 (30) 5.2.1微言教育(教育部官方微博、微信) (30) 5.2.2上海教育(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官方微博) (30) 5.2.3教育之江(浙江省教育厅官方微博、微信) (31)

论新媒体艺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12924604.html, 论新媒体艺术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意义 作者:龚静子 来源:《艺术科技》2014年第10期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文化产业的发展逐渐成了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因 素,每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也是如此。近几年来,为了突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我国还将其作为战略目标提上日程。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众多人的重视。其中,新媒体艺术又是文化产业的新兴产业,其发展速度也是很快的。文化产业追求的是创意,而新媒体艺术刚好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本文首先分析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势;然后重点分析新媒体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最后对全文做一个总结。 关键词:新媒体艺术;文化创意产业;意义 1 新媒体艺术的特点与优势 新媒体究竟是什么?新媒体建设应该遵循哪些行业标准、应用怎样的评价体系?在互联网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人们暂时也无法令人信服地说清道明。事实上,这个新生儿还在襁褓之中,怎么可能准确地预言他成人之后将会或该是什么样呢?1946年电子计算机问世,成了第 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计算机也成了足以改变历史的工具。电子计算机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出版业的各环节之中,但计算机技术演化产生的数字出版物和互联网出版物却崭露头角,开始大量侵占传统出版物的领地。新媒体自身的确有很多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优势,使消费者愿意接受新媒体,新媒体艺术更是对文化创意产业起着促进作用。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以下优势。 (1)信息量大。一张普通CD-ROM容量大约为650兆节字,而互联网出版物更是可以将互联网上的众多资源据为己有。这些容量方面的优势是传统出版物以及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 (2)速度快。其一是对热点问题反应速度快。互联网往往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世界上发生的热点问题。传统媒体中更新速度最快的报纸业,也要等到出版后才能将热点问题呈现给读者。这是因为传统的纸质媒体的出版过程要经过很多道工序;而新的媒体形态。例如,博客,只需要写作、编辑、排版,省去了校对、印刷、装订等大量耗费人力、物力和时间的工序。其二是检索速度快。各种新媒体的检索,只需要输入几个字,就可以检索到读者需要的内容,这些远远优于图书通过目录进行检索的方式。 (3)形式灵活。传统的纸质媒体,是通过文字和图片记载信息,而新媒体通常通过多媒体的形式。例如,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十分多样灵活。通过多种形式刺激读者的感官,往往能够使新媒体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新媒体部工作总结

时光如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一个学期已经快要结束了。由于新媒体是一个新的部门,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好多,要总结的也有好多。想下学期部门能够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要深刻的总结这一学期的优势和劣势,为下学期开启明灯。 "达人秀"。 第四次活动是第五届田径运动会,这是一次学生展现自己的舞台特别是大一的新生们。选手们用自己的努力去冲刺的自己的理想,他们每个人都是好样的。在活动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好多的问题需要改进,主要有以下几点:图片的处理不够精细,一些细节处理有些粗糙。并且文字还需要精练一些。因此,在活动中,我们应该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下次活动中进行改正。 第五次活动是诚信教育月"诚信,与你我同行"主题演讲大赛。当然活动的目的是将诚信贯彻到我们身边。虽然在比赛中,有的选手忘词了,但是,他们都想阐述一个主题,就是诚信。"诚信"好像胡思一种虚幻的东西,但是,它的确存在。我们每个成员也在活动中受到了一次诚信教育。 第六次活动是院学生会部门间友谊交流篮球赛。自从院学生会招新以来,每个部门没有正面的交流,部门之间的成员更是缺乏相互认识的机会。此次活动却给了部门之间相互认识和了解的平台。所以此次活动很有意义,让我们明白了部门之间的团结意识,增进了成员之第七次活动是"魅力新秀"主持人大赛。这次活动由于有赛程较多,所以每位成员都很辛苦。主持人大赛考验的不只是选手的智慧和临场发挥能力,更是他们心态的竞争。通过这次活动,也让我们记住了一些人,能够站在舞台上的,你们都很优秀。 第八次活动是化工系"纪念一二·九运动"诗歌朗诵运动。每个人都明白一二·九运动的意义,举行这次活动重要的是让我们不要忘记曾经为国家独立,浴血奋斗的那些无名英雄,不要掩埋自己那颗爱国之心。看着每位选手那满怀壮志的朗诵,在场评委以及在座的观众都被选手的朗诵说征服。 第九次活动是扬州微客高校志愿服务团成立大会。随着文明城市建设和"三个扬州"建设的深入推进,扬州大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热情持续高涨,高校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数量多,质量也较好,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组织和优秀个人。此次活动,开展了关爱农民工子女系列活动,受到了同心学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第十次活动是"诚信与你我同行"微小说大赛。微小说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结局总是出人意外,超乎常人的想象,具有新意,既能节省读者的时间,也充满乐趣,而且每个读者看后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写上自己的回复,参与讨论,进行互动,因此深受广大网民的喜爱,有了大众的支持,有了众多的作者和读者, 微小说应该有很好的发展空间。因此,要求选手的文化功底一定要深厚。当然,由于部门的需要,部门有招进几名新部员,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新成员熟悉活动的流程,为下一次活动积累经验。 第十一次活动是扬帆科技文化节。本届科技文化艺术节以"点亮科技之光品味文化之旅"为主题,历时一个半月,开展了三个类别16项活动,艺术节活动融思想引领、科技创新、文化艺术、社团风采于一体,寓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于其中,通过活动为我院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青春礼赞"主题晚会不仅展示了大学生在科技文艺方面的才能与素养,更寓意着在学院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广大青年学生积极投身内涵建设,立志为建设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作出更大的贡献。 着奖品,满载而归,脸上充盈着节日的喜悦之情,大家纷纷在祝福墙上留下新年祝福,祝愿自己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风顺的同时,更祈愿学院新年在全面推进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以及迎接新一轮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再创佳绩。篇二:年度新媒体工作总结

视觉文化传播(各章节知识点总结)

什么是传播:某种意义借助于媒介符号而进行交流的活动,它导致信息和情感的共享。 什么是视觉传播:以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媒介形式所进行的传播,其特点是感性、生动而具体。 什么是文化:一种生活方式及其价值观,以及在历史中积累起来物质或精神的成果 什么是视觉文化:这是从与传统书写和印刷文化相比较的角度提出的概念,指当代以机械复制为手段而产生的大众文化,如电影、电视、商业环境设计和报刊杂志图片,以及网络多媒体等等的视觉直观的文化种类。 视觉传播:是一种传播方式,可产生特定的效果。所有传播都是为了传达某种信息、情感和判断,必然涉及价值观和文化传统,因此必定是有倾向性的,不可能是单纯的形式或方法(像计算机语言)。因此视觉传播涉及到视觉形式的效果好坏和视觉内容的真善美问题,从哲学上说,前者叫做工具理性问题,后者叫做价值理性问题。视觉传播与视觉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 视觉转向的时代的定义:这个时代是世界被以图像的方式把握的时代。20世纪下半叶以来,在这个时代重图像甚于事物,重复制品甚于原作,重表现甚于事实,重现象甚于存在,社会的主要活动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形象,威力无穷的图像左右了我们对现实的要求。对“看”的依赖和“看”所承受的重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最近一项调查表明,当今我们对社会信息的获得,60%到70%的方式是图像的方式。 根源:1科技的发展为“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双项技术支持(彩色印刷、电影电视、数字多媒体、移动通信2“消费社会”的出现是“视觉文化时代”到来的社会根源3信息社会的到来是“视觉文化时代”出现的内因 信息化社会:即一个社会质量,社会变化和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信息及其开发利用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人类活动明显地被信息和知识的进步所影响,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和主导因素。其标志是第三产业、服务业的繁荣。 传播的实质:1:动词:去想改变想法、感觉、讯息,得以获知,得到共识,获得交流2:名词:符号.共通信息.讯息互换,个人之间通过共通的符码系统交换的过程,表达观念的艺术,传递讯息的科学3:特质:有意义符号的交换,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东西,由媒体连接参与者,潜在交流的可能,滿足人类需求的基本途径 传播活动的分类:1根据信息的特质,可以分为新闻传播、舆论传播、广告传播、文艺传播、科技传播、教育传播、文化传播等;2根据信息的符号表达形式,可以分为语言传播和非语言传播;3根据媒介的人体性和技术性之分,可以分为人际传播(面对面,电话),大众传播(印刷和电子媒介)网络传播(计算机及其网络媒介)4根据传播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个人传播、组织传播和国家传播 视觉传播涉及各种特质的信息内容,主要以非语言传播为主导形式进行,在大众和网络传播中应用广泛,且各种传播主体都非常热衷于此种传播形式。 视觉传播的内容:人类意识的内容:认知(概念,真)——纪实性电视新闻;功利伦理(实践,善)——纪实和审美形式皆有;审美艺术(情感,形象,美)——审美形式,内容涉及认知和功利伦理 视觉传播的特点与常规的语言符号传播比较:运用非语言符号的直观形式进行传播,逼真性高——形象性,感染力强——情感性,适合当代节奏——快捷而准确(易读性高),跨文化障碍少——诉诸本能直觉,娱乐价值高——富于感性和身体性,易于表现新奇对象(新鲜、美观、动人、丰富) 传播效果:从横的方向看,不同民族语言的阻隔被打破;从纵的方向看,同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文字的垄断被打破,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空前的大众文化时代。 视觉传播的缺陷:1.美国传播学者波兹曼:“娱乐至死”的观点 2.许多商家为营利,不惜推出低俗广告3.现在的许多视频节目比低俗广告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4.视觉传播以感性生动的画面占据受众的眼睛和头脑,使其无暇思考和判断,因此容易受人摆布。5.需要昂贵技术设备制作影像,受众也需要有相应机器接收设备才能观赏(时代不同,对此的承受力和喜好倾向也不同)。 媒介:就是讯息.广播让我们想象影像,电视则清楚呈现影像。媒介是传达符号样式的实体基础。意义本身不能被传送,真正能被传送的是意义象征符号.符号式传播(语言)是人类演化的一部分。人类所用的符号有许多以非语言方式传播。

浅析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浅析新媒体的发展及其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摘要 互联网时代尤其是无线网络时代来到,伴随着先进技术手段作为载体,新媒体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世界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传播的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进而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的创新完善,不仅为人们带来了更高层次的生活享受,同时也使得文化产业借助新媒体技术进一步得到了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越来越多地赢得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本文将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新媒体的发展以及文化产业和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浅析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影响。 关键词:新媒体现状文化产业影响 ABSTRACT Times of the internet comes, new media is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with the carrier of the advanced techniques especially in times of wireless network. The flourishing culture industry and high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have deeply changed the form of the disseminating culture and then influenc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e industry. With the technology of new media improving, new media does not bring the higher levels enjoyment, but also make the culture industry get a further development with the technology of new media. The internet, the mobile phone and other forms of new media are welcomed by people because of their particular advantage. This text analyses the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between new media and culture industry from the angle of communication, and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industry coming from new media. Keywords: New media, present situation, culture industry, effect

2020年新媒体推广方案

新媒体推广方案 关键词:5G,短视频,直播 2020年一个品牌,除了建立完整的体验通道之外,全面深入的概念诠释和传播是推广的关键。 根据企业的主要目标(全国性)市场和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通道分析,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自媒体和以PC端为端口的互联网媒体(合称新媒体)无疑是其重要的推广方式。基于此,就企业新媒体推广方面作出如下剖析,并提出概念性解决方案。 一、新媒体推广战略 当前,网络信息处于一种极度泛滥的趋势,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并不强,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1、信息无法精确的传播给目标受众;2、信息的二次传播不足; 3、推广内容转化率不足。以此为矛盾点,就其新媒体推广战略做如下制定。 1、明确制定在不同阶段的推广主题——以企业的现状和市场环境分析为依据,其新媒体推广大致分为概念输出、价值体现、信息转化三个阶段;概念输出主要包含与企业相关背景、概念、特点、企业品牌等;价值体现主要产品的系统方案,价值,社会价值,家庭价值等,高度呈现企业在该领域中的技术领先,优先的解决方案。品牌转化则主要集中发力让产品(服务)信息通过与用户的需求的结合,将信息转化成价值。 2、找准市场的切合点——产业在当下话题影响力,与品类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需求是企业最主要的市场切合点;其次,产品的形式和效果区别于其产业的特点和优势,是其市场推广的切合点,多种形式的挖掘和完整传播市场切合点是推广的关键。 3、选择精准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平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一样,都存在目标受众和大众受众,针对目标受众和大众受众的传播方式和通道也存在较大的不同,根据企业的市场定位和市场的切合点,以及自媒体和互联网媒体在传播信息上的不同特点,规划其内容、形式、和平台。自媒体平台以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为主,针对目标受众传播其行业背景、专业知识、解决方案等专业信息。互联网媒体以内容源网站和行业网站、用户类网站、及时通讯类工具等为主要平台,以IM推广,软文推广,论坛推广,问答推广,百科推广等形式针对大众传播。 4、信息准确、表现形式多样化——准确掌握针对社会新闻、行业、用户三个不同传播对象的信息要素(新闻爆点、行业权威、用户知识),以图像,文字,视频的形式集中通过产品、服务、技术、事件、活动、人物等多维度立体的呈现企业相关信息、品牌形象、综合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