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最新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最新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精品文档

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重点必考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2分)

1.种子

2.纯系:

3.顶交种

4杂交种品种

5.播始历期

6.种子认证

二、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

1、水稻三系配套杂交育种使用的三系分别。、、是:。、、

2、栽培品种的三性分别是:

3 、一般情况下,品种群体内包含有、、产生的

后代个体的基因型是,群体是。

4 、玉米一生生活周期所经历的天数称为。

5 、自交系的杂穗率指的杂穗占的百分比。

6 、自花授粉植物的天然混杂群体中,可分离出许多纯合的______。

7、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有、和。

8、根据种子质量级别分类,我国将种子划分为、和。

9 、棉花品种的混杂退化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品种保留有较多的。

10、异花花授粉作物天然异交率一般大于。

11、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的基本程序是、、、。

12 、依据生育期长短分为、、。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计12分)

()1、繁殖不育系要力争高产量,更重视质量,是种子纯度大99.5%以上。()2、秋马铃薯当地日平均温度稳定在25℃以下为播种适期。

()3、玉米属须根系是自花授粉作。

()4、杂交水稻的三系是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总称。

()5、作物杂交制种时,一般情况下,母本多为晚熟品种。

()6、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时的杂穗率不得超过0.1%。

()7、按植物学分类,棉花中品质最好强度最高的品种是海岛棉。

()8、水稻杂交制种中喷施“920”一般可使亲本推迟抽穗2-3天。

() 9、不同性状代码数不一定是连续的。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根据种子质量可将种子分为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10(、玉米杂交种子生产中,若缺苗补种,父本行可补种或移栽。)11(所以花期调节的措施主要针对母两系杂交小麦要求母本要整齐一致,12、()本。四、问答题(计38分)

1.纯系学说对种子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6分)

2.防止棉花混杂退化的措施。(3分)

3.杂交水稻的三系及其相互关系(6分)

4.简述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实施步骤。(4分)

5.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4分)

6.白菜田间管理(5分)

7.栽培品种按品种遗传组成分类及含义。(4分)

8.栽培品种DUS三性及判别标准。(6分)

五、论述题(计23分)

1.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11分)

2.以小麦为例试述常规种各原种生产技术(利用育种家种子、三圃制、株系循环法)的程序及特点。(12分)

种子生产学(试卷及答案)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计12分)

种子:用作播种材料的任何植物器官或其营养体的一部分,能作为繁殖后代用1.的都称为种子,亦称为“农业种子”。

纯系:经过连续多代的自交加选择而得到的同质纯合群体,即自交系品种(小麦、

2.水稻、玉米自交系等)。

3.顶交种:一个品种和一个自交系(或单交种)杂交产生。

4杂交种品种:指在严格选择亲本和控制授粉的条件下生产的各类杂交组合F1植株群体。

5.播始历期:从播种到始穗所需要的天数。

6.种子认证:依据种子认证方案,由认证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识来证明某一种子批符合相应的规定要求的活动。

三、填空题(每空0.5分,计15分)

3、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雄性不育恢复性。

4、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3、自交、姊妹交、杂交、杂合的、异质的。

4、完整生育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总穗数。5、剔除杂穗前6、基因型、纯系。

7、病毒感染、突变、不当的繁殖和贮运方法。

8、育种家种子、原种、良种

9、剩余变异50%

10、单粒点播、分株鉴定、整株去杂、混合收获、11

晚熟品种。、早熟品种中熟品种12分)1分,计12三、判断

38四、问答题(计分)1、纯系学说对种子生产有什么指导意义?为了繁杂保纯,完全绝对的纯系不存在,因此在生产中,必须充分离,:(1答)减少代数,提纯复壮;种子生产中,通过单株选若(2)在干个纯因此在,效内群混组成的杂体选择有,系择、株行比较、株系比较来进行提纯复壮。3防止棉花混杂退化的措施。2.(分)答:①管理体系,制定一套防杂保纯制度和措施;1(分);制;分)(1”②合理品种布局,实行“一地一种分)1③技术体系,建立健全原种、良种繁育体系。(

)

(6分3.杂交水稻的三系及其相互关系,不能自交结实(简a、雄性不育系:雌蕊正常而雄蕊花粉败育(或无花粉)

称不育系,常用“A”表示)。

”雄性不育保持系:b 、能够保持不育系不育性的品系“常用B(简称保持系,。表示)、雄性不育系恢复系:能使不育系恢复正常结实的品系(简称恢复系,常c

。”表示)R用“分)4简述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实施步骤。4.(

制定试验方案;; b.提交参试品种a答:d.安排区试;c.总结试验结果。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5.甘薯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4分)

答:原因:病毒侵染;突变;不当的繁殖和储运方法

措施:1.提纯选优2.建立无病留种地3.建立健全甘薯种薯(苗)生产体系

6. 白菜田间管理(5分)

a、定植前施足基肥

b、用暗水定植,以保地温促返苗

c、开花结荚期要有充足的水肥供应

d、荚果成熟期要逐渐减少浇水,以免贪青晚熟

e、放蜂传粉保证纯度提高产量。

7、栽培品种按品种遗传组成分类及含义。(4分)

答:1)同质纯合型:品种群体的个体间基因型基本相同,个体内各个等位基因位点基本上均是高度纯合的,如自花授粉作物的纯育品种,异花作物的自交系。表现型整齐一致。

2)同质杂合型:品种群体的个体间基因型基本相同,但个体内的基因型是高度杂合的。如异交作物自交系间的单交种,无性繁殖作物的优良无性系。

3)异质杂合型:品种群体中,个体间基因型不一致,个体内基因型也是杂合,但群体的主要性状,如生育期、株高等是基本一致的和稳定的。如异交作物的地方品种顶交种、双交种和综合种均属此类。

4)异质纯合型:异质纯型的品种群体是多个纯系的混合体,个体间基因型有一致的,也有不一致的,个体的基因型属纯合型。如自交作物的地方品种及多系品种,属于这一类的品种。

8.栽培品种DUS三性及判别标准。(6分)

答:品种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即特异性(distinctness)、一致性(uniformity)和稳定性(stability),简称DUS三性。(3分)

特异性是指本品种具有1个或多个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形态、生理等特征;一致性是指同品种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和产品主要经济性状的整齐一致程度;稳定性是指繁殖或再组成本品种时,品种的特异性和一致性能保持不变。(3分)

图示玉米自交系原种生产方法穗行测交提纯法的程序。(6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单株选择自交,同时与测验种测交,对应编号测交种产量比较自交种子株(穗)行比较圃根据田间的特征特性及产量比较结果,入选株穗行,并自交子混系种殖种繁原1分)答:(每点

分)23五、论述题(计分)1、试述作物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保纯措施。(11 答题要点:作物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栽培技术不良遗传变化和自然突变;④生物学混杂;①机械混杂;②③分)(6和选择不当;⑤遗传漂移;

⑥病毒感染

品种防杂保纯措施:严格种子繁育规则,防止机械混杂;②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③①

选用或创造适合种性的生育条件;⑤用优质种苗定期去杂去劣,正确选择;④(5分)更新生产用种。

以小麦为例试述常规种各原种生产技术(利用育种家种子、三圃制、株系循2. 12分)环法)的程序及特点。(答题要点:利用育种家种子直接生产原种⑴分)程序:单粒点播、分株鉴定、整株去杂、混合收获。(2 特点:简单可靠,种源起点高,能有效的保证种子纯度;使育种者能获得一定

2的专利效益;但生产种子数量较少;在种子生产过程中材料易流失。(分)

程序:单株选择、株行鉴定、株系比较、混系繁殖。⑵三圃制(2分)

种子生但不能较好的保护育种者的知识产权;特点:可以生产数量较多的种子;2产周期长;品种易走样;种源起点不高;增加品种世代,易造成品种老化。(分)⑶株系循环法分)(程序:建立株系圃、株系循环生产原种。2特点:能保持

种性,提高种子质量;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繁殖系数;简化工序,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提高经济效益。(2分)

精品文档.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考试题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题A 闭卷适用专业年级: 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2、试题注:1.请准确、清楚地填各项,涂改及模糊不清者、试卷作废。全部做在答题纸上。2(试卷若有雷同以零分计。一、填空(20X1=20分) 1、影响土地资源特征的最主要的气候要素是;;。 2、我国主要牧区和主要农区是以mm等雨量线为界;而在东部,旱作农业和水田农业乂是以mm等雨量线为界 3、前苏联土地类型研究其景观形态单位分为、、三级。 4、农村土地调查以比例尺为主,高山区、高原等地区可采用比例尺,经济发达地区根据需要可采用或比例尺。 5>最小上图图斑面积耕地、园地为mm,城镇村和工矿用地为mm,林地、草地等其它地类为mm。 6、补测地物点对四周明显地物点位置的中误差,平地、丘陵地不得超过图上mm;山地不得超过mm。 7、美国“土地潜力分类”评价系统分为、、三级序列。二、名词解 释:(8X2=16 分) 1、土地类型 2、线状地物 3、土地自然适宜性 4、贴现系数 5、可持续土地利用 6、土地生产潜力 7、基本农田 8、土地退化三、、计算题:(2X5二10分) 1、根据最小上图图斑标准,求出比例尺1:10000的地形图及比例尺1:20000 的航片上最小上图耕地图斑对应的实地面积。(m2)

2、某调查区有一宅基地占地150m2,调查底图比例尺为1:5000,该宅基地能上图吗,如果能上图,图上面积为多大,(mm2)。 2 2 2 四、简答题(5X6分二30分) 1、地表水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的影响 2、土地类型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3、土地资源评价的基本程序。 4、影响土地人口承载力的因素。 5、农业生态区法的工作程序 五、论述题:(24分) 1、某县即将开始第二次土地资源调查的农村调查工作,他们应该怎样开展这 项工作,谈谈你的看法。(12分) 2、论述土地资源学研究的适用专业年级: 一、填空(20X1=20 分) 1、光;温;水。 2、400 mm;800 mm 3、相、限区、地方 4、1:10000 , 1:50000, 1:2000 或1:5000。 5> 6 mm, 4 mm, 15 mnu 6、0? 5 mm; 1? 0 mm。 7、潜力级、潜力亚级、潜力单元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切勿让任何老师知道 《环境规划与管理》试题 一、不定向选择题 1、环境规划的基本原理就是使得在保证环境目标(环境质量)或不超过环境容量的前提下,( D )。P8或者P3 A、环境效益达到最大 B、社会效益达到最大 C、环境污染降到最低 D、使得所有的效益与损失的总与为最大 2、环境规划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关系最密切的有( ABCD )。P4 A、人口与经济部分 B、生产力的布局与产业结构 C、因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 D、国民经济能够给环境保护提供多少资金 3、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规划的相互关联主要有( ABD )。P6 A、城市人口与经济 B、城市的生产力与布局 C、城市规模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4、限期治理的对象主要包括( BD )。百度 A、“十五小”企业 B、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排污单位 C、没有按时缴纳排污费的企业 D、在特别保护区域内的工业生产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单位 5、环境规划的作用就是( ABCD )。P3 A、合理分配排污削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B、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C、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D、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 6、下列那一种废物最有可能为危险废物( C )。 A、生活垃圾 B、包装垃圾 C、电镀污泥 D、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污泥 7、环境规划的特征有( ABCD )。P6~7 A、区域性 B、动态性 C、政策性强 D、信息密集 8、环境规划的原则有( ABCD )。P9~10 A、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C、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D、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9、按照环境要素,环境规划可以划分为( ABD )。P12

环境规划学答案

环境规划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 答: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内涵:其实质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和主观随意性而实施的科学决策活动。 2、 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 答:作用:(一)促进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保障环境保护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三)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的行为; (四)以最小的投资获取最佳的环境效益; (五)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 地位:环境规划担负着从整体和战略层次上的统筹规划、研究和解决环境问题的任务,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 策性强。 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 (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 (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 (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五)系统原则; (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 (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 答:(1)按规划期划分包括长远环境规划、中期环境规划、以及年度环境保护计划(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包括经济制约型、协调型和环境制约型(3)按环境要素划分包括大气污染控制规划、水污染控制规划、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规划和噪声污染控制规划(4)按照行政区划分划分和管理层次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划分和管理层次划分包括国家环境规划、省(市)区环境规划、部门环境规划、市(县)环境规划、农村环境规划、自然保护区环境规划、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和重点污染源(企业)污染防治规划(5)按性质划分包括生态规划、污染综合防治规划、专题规划(如自然保护区)和环境科学技术与产业发展规划等。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0年4月行政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C)1-9 A.泰罗 B.古德诺 C.威尔逊D.法约尔 2.霍桑实验提出了( A )1-14 A.“社会人”假设 B.“政治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D.“道德人”假设 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D )1-23 A.比较方法?B.经验方法 C.规范方法D.案例方法 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B)2-32 A.微观行政环境?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5.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A )2-35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C)2-50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三权分立制 7.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D)3-81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A)3-70 A.公共性B.强制性 C.自主性?D.有限性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A )4-102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l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C)4-95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D.行政发展 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A)5-137 A.适应性 B.协调性 C.法制性D.精干高效 12.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C )5-135 A.咨询机构? B.监督机构 C.信息机构?D.执行机构 13.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B )5-136 A.辅助机构 B.派出机构 C.执行机构 D.咨询机构 14.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6-164 A.计划和组织?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D.激励和监督行政人员 15.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B )6-168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B.政治性的行政活动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D.经济性的技术活动 16.在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 A )6-165A.英国B.美国 C.法国?D.德国 17.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C)7-198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D.行政体制 18.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A )7-208 A.服从权威B.谈判 C.冷处理? D.调解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 )8-236A.林德布洛姆?B.阿·埃佐尼 C.杜鲁门D.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C)8-254 A.国政调查 B.质询 C.听证会制度?D.人大代表视察 21.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 D )9-263 A.行政管理制度?B.行政控制技术 C.行政领导方式? D.行政管理方法 22.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调节和影响,因而具有(C)9-269 A.无偿性B.强制性 C.间接性 D.垂直性 23.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D )9-275 A.目标激励?B.奖励激励 C.竞争激励 D.反激励 24.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

(完整版)《土地资源学》考试试卷(A卷)答案.docx

课程号:0107231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 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4 分,共计 20 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 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 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 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 10 分,共计 50 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 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 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 分) 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 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 5 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 2 分);稳 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 2 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2 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 2 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 2 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 3 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 3 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 2 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

环境规划学试卷及答案

环境规划学试卷(附完整答案答案) 一、填空(共40分) 1、环境规划是指为使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而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所做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合理安排。 2、按环境与经济的关系划分:经济制约型,协调型,环境制约型。 3、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相关指标。 4、环境规划决策特征:结构化决策、非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 5、分担率=单个污染源排放量/所有污染源的总排放含量 6、大气环境污染预测:比例法、箱式模型法、高斯烟流模型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规划期限由国务院规定。? 8、能源弹性系数是年平均能源消费量增长速度和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的比值。 二、国外环境规划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0分) 1、人体健康重于经济发展; 2、政府官员参与,公众参与; 3、将环境标准作为基本规划目标和规划手段; 4、以毒性污染物和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为重点防治对象; 5、环境规划是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 6、新市镇规划中必然包括环境规划内容; 7、重视以法律、行政管理手段落实规划。 三、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与方法(10分) 1、出台利于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 2、促使全社会增强低碳意识; 3、发展低碳产业; 4、大力推进低碳科技创新; 5、提倡低碳的生产; 6、构建低碳生活方式; 7、建立低碳经济管理制度 四、则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10分) 1、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区划为基础 2、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思想为依据 3、以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为根本 4、应满足现代技术经济条件 5、要求指标定量化、能作时空分解 五、水环境规划的过程及具体内容:(10分) 1、查明水资源现状与水环境问题 2、预测规划期生产、生活用水及水环境变化趋势 3、划分水环境功能区 4、确定水环境保护目标(水环境功能的规划指标) 5、选定合适的水环境规划方法 6、拟定水环境规划方案(节流、开源、防污) 7、提出优选方案并决策 8、保障水环境规划落实 六、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及主要措施(10分)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0年4月行政管理学试题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 D.激励和监督行政人员 00277 :程代码课15.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B )6-168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 B.政治性的行政活动本大题共一、单项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 D.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经济性的技术活动 16.在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最早产生于( 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 A )6-165 A.英国 B.美国均无分。 C.法国)1-9 D.德国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C 17.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B.古德诺( C )7-198 A.泰罗 A.行政权力法约尔C.威尔逊D.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 D.行政体制2.霍桑实验提出了( A )1-14 18.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A )7-208.A.“社会人”假设B“政治人”假设 A.服从权威“道德人”假设. B.谈判 C.“经济人”假设DC.冷处理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 D.调解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1-23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D ) A ) 8-236 A.林德布洛姆A.比较方法 B.经验方法 B.阿·埃佐尼 C.杜鲁门D案例方法C.规范方法 D. .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C 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 性、)8-254 A.国政调查 B.B 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2-32质询 C.听证会制度 D.人大代表视察A.微观行政环境B.宏观行政环境 21.使行政管理思外部行政环境C.中观行政环境D. 想变为现实状态的中间媒介是( D 5.在 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9-263 A.行政管理制度 B. 柱型行政模式是( A )2-35行政控制技术 C.行政领导方式 D.行政管理方法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B. 22. 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经济方法利用经济杠杆对组织和个人行为进行调节和影C.响,因而具有( C )9-269)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6.( C 2-50A.无偿性 B. 强制性人民民主专政A.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间接性 D.垂直性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 三权分立制 23.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3-81 D )9-275 D 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7.( A.B.中国A. 英国目标激励B. 奖励激励 C. 竞争激励 D.美国D.反激励日本C.24.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3-70 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A 理模式是( C )10-315. A.公共性B强制性A.以德行政 B.诚信行政有限性DC.自主性. C.依法行政4-102(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A ) D.透明行政 25.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B. 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本规范要求是( 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D. D ) A.廉政B.遵纪守法4-95) C ( l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C.实事求是 D.行政组织A.行政权力B. 勤政 26.在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是行政发展C.行政职能D. ( A )10-296

土地资源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土地资源: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土地资源学:研究土地资源的组成,特性,分类,数量,质量,空间分异与时间变异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土地报酬递减律:在技术不变的条件下,对一定面积的土地连续追加某一生产要素投入量将使产量增加,但达到某一点后,其单位投入的边际收益将逐渐下降,并最终成为负数的规律。 土地类型:狭义指在土地分级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指标,将相同等级的土地单位按照其相似性进行类群归并的产物,广义指对土地进行分类学研究,即除土地分级及在此基础之上的类群归并外,还包括研究土地类型的结构,动态演替机制等研究内容 土地分级:指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合并或者自上而下划分,产生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土地类型结构:指在某一区域内,各种土地类型与数量的对比关系及其组合而成的空间格局或图式 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之间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和(或)土地覆被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表示。、指一个国家、地区或生产单位的土地面积中各种用地之间的比例关系或组成。也称土地利用构成 土地潜力评价:在特定的目的下对土地的自然,经济和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等顶级的过程 土地经济评价:运用经济指标对使用价值或价值进行评定,即依据土地经济条件评定土地的等级或价格 比配:将土地的利用要求和评价对象的土地性状进行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与适应性结果计算相应结合的过程。 土地人口承载潜力:一定生产条件下的土地资源所能承载的一定生活水平下人口限度的最大水平 AEZ法: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可持续土地利用:主要表现为土地资源利用中的数量和质量的可持续性。持续性包括了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的涵义。 土地生态设计:依据生态学和土地科学的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系统工程的方法对各类土地系统的合理利用方式进行优化和选择 土地退化:指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过程。 水土流失:是关于地表的物质在地质外营力的作用下分离,破坏和运移 基本农田: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要求必须确保的农田 土地整理:对土地权属和土地的用途,布局,结构等的调整,是对土地地形,地貌,地力,水土状况和生态环境的治理。 土地储备:应用经济手段盘活土地,实现国有土地资产保值增值而进行土地整理的一种形式 土地复垦:指对被破坏或退化的土地进行再生利用和生态系统恢复的综合性技术过程 二、填空 1土地的自然属性包括资源属性、生态属性、工程属性。 2海拔高度对土地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候条件的再分配。 3土地的生态功能包括支撑功能、净化功能、养育功能三方面。 4地表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大类。 5根据其成因及沉积物的堆积形式不同,可将平原进一步划分为冲积平原、湖积平原、扇形平原、滨海平原四种类型。 7土地资源调查外业调绘前的准备工作包括路线勘察、制作工作分类系统、室内预测三方面。土地持续利用的原则有、、、、。

环境规划试题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考试试题样卷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15 分)1 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2 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3 技术进步: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的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4 绿色GDP:既能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与否,而且还能说明资源消耗的状况和环境质量的变化,更能反映国家GDP 的值。5 外部性:指经济主体活动对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二填空(每空一分,共30 分)1 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绿色GDP 。2 区域经济特色主要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色。转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现3 城镇化表现为农村持续向城镇代化水平提高。4 区域具有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的特征。和功能区。5 区域的划分一般分为均质区域6 自然资源的承载力的特征有有限性、动态性和可增强性。、专利等。7 科技活动产出的主要形式有科技论文8 土地供需矛盾的焦点是更低与建设用地的比例。9 区域规划的特点: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平均指标、相对指标。10 区域发展中的单一指标包括总量指标11 按照人口自然增长的特点,可将人口的自然增长划分为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四种类型。三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10 分)1 下列不属于区域发展新趋势的是(C )A、区域分工全球化B、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发展的主题D、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C、合作共赢成为区域 2 一个国家或区域都存在一个经济上的“最大收益点” ,当劳动力超过这个量时,都会引起收益减少,处于“最大收益点人口为( B )A、人口容量B、适度人口C、人口承载力 3 主要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构成状况的是( C )A、人口数量B、人口迁移C、人口素质D、人口分布 4 陕北地区煤油汽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在巨大,在国家能源产业战略布局中居重要地位,那么它在区域优势的类型中属于(C )A、局部优势B、潜在优势C、全局优势 D 现实优势5 以下哪组属于自然资源所具有的特征的是( D )A、结构性有限性整体性社会性B、系统性结构性动态性社会性C、有限性区域性社会性多用途性D、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四、简答题:(各 5 分)1.请你简要论述技术的引进或转移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2)有助于培养科技人才(3)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4)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2.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3.区域分工的特点和模式各是什么?(一)区域分工的特点:(1)区域生产的专业化(2)区域间经济的联系性(3)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二)区域分工的模式:(1)垂直分工。(2)水平分工。(3)混合分工4.简述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1)社会消费。(2)资源状况。(3)科技水平(4)原有产业基础和产业传统(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5.区域经济特色形成的原因? (1)区际差异与区域优势(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原料指向、市场指向、交通指向)(3)劳动地域分工规律(4)区域利益等。五、论述题:(各10 分)一、区域市场化水平是如何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 1.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2. 市场地域范围大小直接影响经济活动的类型与规模 3. 市场环境对经济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 4. 市场意识是形成经济活动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二、谈谈你对自然资源与区域发展两者关系的认识答:(一)自然资源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多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

电大行政管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电大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纲鉴易知录》上。 2、提出管理五项职能和14条管理原则的是亨利?法约尔。 3、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和 司法三种权力。 4、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这是公共组织与其他私营部门的主要区别之一。 5、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 6、在我国,为人民服务是公共组织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由马列主义的意识形态决定的。 7、第一位试图建立公共行政学体系的是怀特。 8、一般来说,管理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成反比,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相反,管理幅度越小,则管理层次越多。 9、政府的政治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保卫国家主权的职能和民主职能。 10、公共行政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公共行政,公共行政必须适应公共行政环境。同时,公共行政对公共行政环境也有能动作用,它可以影响和改造公共行政环境。 11、行政领导过程本身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这个系统是由行政领导者、被领导者和行政领导环境三者有机组成的,缺一不可。 12、行政体制的滞后性,也就是行政体制的惰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 13、组织文化包括组织观念、法律意识、道德感情和价值观等,其中价值观是组织文 化的核心。 14、我国国家公务员的级别分为15级。 15、中国公共行政管理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在法律制度上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级 人民政府。 16、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17、国家公务员的回避一般包括公务回避、地区回避和任职回避。 18、较为常见的行政领导者产生方式主要有选任制、委任制、考任制和聘任制四种。

土地资源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土地资源: 2.土地资源评价: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4.土地退化: 5.土地分级: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 略地分为、 、 、 、 和 等五大类。 2.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 、 、 、 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 、 、 、 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 、 、 、 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 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 。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 , 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 。 三、简答题(共4分,每小题10分) 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3.简述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简述在土地资源人口承载了中农业生态区法研究的步骤。 四、论述题(共20分,每题20分) 1.试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模式及其 之间的关系。 答案及其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共20分,每小题4分) 1.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将来技术经济条件下,能为人类所利用的土地。 2.土地资源评价:即土地评价,是根据特定的目的对土地性能进行鉴定的过程。 3.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

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4.土地退化:在各种自然因素、特别是人为因素的影响下,所发生的土地质量及其可持续性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过程。 5.土地分级:在对土地组成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自下而上合并或自上而下划分,产生出一些等级有高低、复杂程度有差异的土地单位。 二、填空题(共20分,每小题1分) 1. 地貌类型是具有共同形态特征和成因的地貌单元。按地貌形态可以粗略地分为平原、丘陵、 山地、 高原 和 盆地等五大类。 2. 土地资源调查一般可以分为:准备工作、外业调绘、内业工作、检查验收四个阶段 3.土地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主要表现为:存在形式的可持续性、物质生产能力的可持续性、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四个方面。 4.农业生态区是指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分的一个区域,每个生态区内的自然特征基本一致。 5.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类系统一般采两级制,其中第一级类型划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类型,第二级类型的成分主要是依据土地利用方式。1.什么是土地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评价指标是评价因子性质的量化表示。评价指标体系则是中选因子的指标分级体系。它反映每个评价因子在数量上的变化与评价对象质量差异的对应关系。由于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所以,必须聘请多部门、多学科的专家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共同完成。(2分) 制定评价指标体系一般应遵循如下原则: (1)每个因子的指标分级都要力求有科学依据,避免采用等差级数机械处理的方法;(2分) (2)各因子间划分的等级数目不强求一致;(2分) (3)特别注意反映出评价因子的最佳评价条件和临界条件;(2分) (4)某些定性指标如土壤侵蚀程度,自然灾害,排水条件等,要寻找较好的量化方法。(2分) 2.土地资源退化的防治应遵循哪些原则? (一)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于土地治理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等多个学科和领域,因此,在土地治理中必须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综合治理。(2

环境规划学课后习题与答案页码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环境规划,如何理解其内涵?P1 2、环境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如何?P3 3、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P4 4、如何划分环境规划的类型?P8 5、国际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与经验是什么?P17 6、结合我国环境规划的发展历程,说明其特点和发展前景?P17 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 1、什么是环境容量?从环境规划学上如何认识?P37 2、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P38 3、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P45 4、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P47 5、如何理解复合系统与环境规划的关系与指导作用?P51 6、论述城市地域结构、集聚效应对环境规划的作用?P55 7、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P56 8、试论述循环经济与产业生态学的关系及其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P65 第三章环境规划的内容 1、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P72 2、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P75 3、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P85 4、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和基本内容是什么?P88 5、综合环境功能区划与部门环境功能区划的区别是什么?P96 6、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P93 7、如何理解环境规划方案的运行机制和模式?P98 8、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和应发挥的功能是什么?P100 9、结合环境规划法说明其动态管理的内容?P106 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 1、结合一水体(河流、湖泊)水质监测数据,试用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水体质量评价,并对其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2、根据预测的要点如何考虑预测的不确定性,提高预测的效果。P115 3、根据某城市有关资料,讨论怎样选择、运用不同方法进行社会经济预测,并进行预测结果的分析。 4、以河流问题为例,概述建立河流水质预测系统的一般过程及要点。P128 5、结合生态等问题,讨论如何对难以量化问题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6、根据环境规划的实践,如何理解环境规划决策分析基本框架的含义。 7、从方法学上讨论费用一效益分析、数学规划、多目标决策分析 3 类技术方法处理环境规划决策问题上的差异与内在联系。 8、结合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技术方法,讨论如何处理环境规划中经济、社会、环境等目标的协调分析问题。 9、结合区域SO2 控制问题,分析运用费用一效益方法进行环境规划决策的基本过程及处理方法要点。P121

《行政管理学》历年真题及答案整理版

2010年4月行政管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7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行政管理学的创始人是( C )1-9 A.泰罗 B.古德诺 C.威尔逊 D.法约尔 2.霍桑实验提出了( A )1-14 A.“社会人”假设 B.“政治人”假设 C.“经济人”假设 D.“道德人”假设 3.研究和学习行政管理学的具体方法中,主要注重个别事例特殊性研究的方法是( D )1-23 A.比较方法 B.经验方法 C.规范方法 D.案例方法 4.对特定行政系统的战略性、长期性与全面性存在与运行产生根本性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集合,指的是( B )2-32 A.微观行政环境 B.宏观行政环境 C.中观行政环境 D.外部行政环境 5.在雷格斯提出的“融合一棱柱一衍射的行政模型”中,棱柱型行政模式是( A )2-35 A.过渡型社会的行政模式 B.工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C.农业社会的行政模式 D.信息社会的行政模式 6.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 C )2-50 A.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三权分立制 7.在下列国家中,实行联邦制的是( D )3-81 A.中国 B.英国 C.日本 D.美国 8.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是( A )3-70 A.公共性 B.强制性 C.自主性 D.有限性 9.强势政府时期,行政职能所具有的特点是( A )4-102 A.行政职能范围大大拓展 B.政府很少对经济进行干预 C.政府职能非常有限 D.适应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 l0.行政管理活动的实质和核心是( C )4-95 A.行政权力 B.行政组织 C.行政职能 D.行政发展 11.行政管理机构设置的最基本原则是( A )5-137 A.适应性 B.协调性 C.法制性 D.精干高效 12.从行政管理机构的性质看,统计局属于( C )5-135A.咨询机构 B.监督机构 C.信息机构 D.执行机构 13.外交部在国外的使馆、领馆属于( B )5- 136 A.辅助机构 B.派出机构 C.执行机构 D.咨询机构 14.人事行政管理最经常的职责和最大量的活动是( C )6-164 A.计划和组织 B.制度建设与具体落实 C.使用和开发行政人员 D. 15.预算管理实质上是一种( B A.技术性的管理活动 B. C.经济性的分配活动 D. 16.)6-165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7.行政组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 A.行政权力 B.行政职位 C.行政人员 D.行政体制 18.解决上下级行政组织冲突的常见方式是 A )7-208 A.服从权威 B.谈判 C.冷处理 D.调解 19.渐进决策模式理论的提出者是 A.林德布洛姆 B.阿·埃佐尼 C.杜鲁门 D.赫伯特·西蒙 20.最典型的事前行政监督是( C A.国政调查 B.质询 C.听证会制度 D.人大代表视察 21.使行政管理思想变为现中间媒介是( D )9-263 A.行政管理制度 B. C.行政领导方式 D. 22. 响,因而具有( C )9-269 A.无偿性 B.强制性 C.间接性 D.垂直性 23.所谓破釜沉舟、背水一战属于( D )9-275 A.目标激励 B.奖励激励 C.竞争激励 D.反激励 24.建立在“性恶论”伦理哲学基础上的行政管理原则与管理模式是( C )10-315 A.以德行政 B.诚信行政 C.依法行政 D.透明行政 25.行政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也是为人民服务准则的最基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

土地资源学试卷及答案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班号学号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 2、基本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 4、土地沙漠化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计4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5、中国土地资源分区依据和命名方式。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计40分) 1、请结合野外实习分析地貌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2、我国已经启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工作,请阐述该工作的目的和基 本内容。 《土地资源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考试形式:闭卷考试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1、土地:土地是地球上由气候、土壤、水文、地形、地质、生物及人类活动的结果所组成的综合体。

2、基本农田:指从战略高度出发,为了满足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保证一定规划期内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而必须确保的农田。 3、光温水土生产力:经过土壤因素限制性修正后,作物在某一地区的一定光、温度与降水条件下的生物产量。 4、土地沙漠化:指干旱、半干旱、多风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地面失去覆盖后,出现风沙活动和类似沙漠化景观的现象。 5、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在一定的生产条件下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和一定生活水平下所承载的人口限度。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 1、土地的资源资产二重性。 答:土地是自然经济的综合体,因此土地具有资源经济二重性。其中:资源特性包括:整体性、生产性、面积的有限性、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差异性、时间变化性、土地资源的再生性与非再生性、多用途性。(5分)资产特定包括:稀缺性、位置的固定性、地产个体的异质性、地产使用的永久性和增殖性、土地价格和价值的二重性、地产流通的特殊性。(5分) 2、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原则。 答:包括以下五大原则:生产性:不能以牺牲生产来换取持续(2分);稳定性:减少生产风险程度(2分);保护性: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2分);可行性:具有经济活力(2分);可承受性:有社会承受力(2分)。 3、土地资源评价的原则。 答:必须以一定的用途为前提(3分);要进行多种形式的比较(3分);要因地制宜地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条件(2分);必须以土地用途的可持续性为前提(2分)。 4、土地资源保护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答:主要包括如下方面:基本农田保护(2分),水土流失防治(2分),土地沙漠化防治(2分),土地次生盐渍化防治(2分),土地污染防治(2分)。

环境规划考试试题2009 A

环境规划学试卷A卷 环境工程2007级 考试时间:2009年10月 姓名:班级:学号:成绩: 说明:答案请写在试卷上,用蓝(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字迹要工整,请注意题目说明。 一、填空题(20分) 1. 环境规划的两个基本任务分别是 ; 。(3分) 2.环境容量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是、、 。(3分) 3.环境功能区划的目的是、、。(3分) 4.在环境规划的决策分析中,主要的数学规划方法有、、等。(3分) 5.一河段的上断面处有一岸边排放口稳定地向河流排放污水,其污水特征为Q h=19440m3/d,COD(h)=100mg/L;河流水环境参数为Q p=6.0m3/s,COD(p)=12mg/L, u=0.1m/s, K d=0.5d-1。假设污水进入河流后立即与河水均匀混合,在距排污口下游10km处的断面上,河水中COD浓度是( )。(2分) 6.水环境规划方案可行性分析主要从和两方面来考察。(2分) 7.在风玫瑰图中出现C=34%,表达的意思是。(2分) 8.某建设项目所处城市工业区, 大气稳定度为B级, 查表得到p为0.15。距地面10m处10min的平均风速为 1.0m/s, 该建设项目所在地距地面30m处的平均风速为。(2分) 二、问答题(40分) 1.什么是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承载力,它们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10分) 2 根据环境规划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请对未来环境规划在理论和方法上的发展趋势,发表你的看法。(10分) 3简述大气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的区别,以及大气环境规划中实行总量控制的必要性。(10分)

4 什么是DSS,DSS区别于MIS的特点是什么?(10分) 三、计算题(40分) 1 某个化工厂每天要排出两种工业废水,第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1000元/吨,第二种工业废水的处理成本是700元/吨,该厂每天须处理的两种废水的总量大于1500吨,而工厂的处理能力为:第一种废水是800吨,第二种废水是900吨,问该工厂如何安排两种废水的处理量,才能使处理废水的成本最小。该问题是线性规划问题,请写出其数学模型(目标函数和约束方程),并回答求解该问题的方法。(10分) 2某城市位于江苏省内,二氧化硫控制区面积267Km2,一、二、三类功能区的面积分布为67Km2、100Km2和 100Km2,分别执行大气质量标准(标态下)0.02mg/m3,0.06mg/m3和0.1mg/m3。查表可知A取4.9。(1)试依据A值 法确定各功能区的SO2允许排放量;(2)已知该市当前的SO2总排放量为14.6×104t/a,计算SO2的削减量。(10 分)3某工厂位于平原地区,烟囱有效源高为80m,NO2排放量为90kg/h,烟气脱氮效率为75%,在其SW方向1200m 处有一风景名胜区。中性条件下,当吹NE风时,烟囱出口处风速为6.0m/s,距源1200处0.5h取样时 间,。(1) 工厂排放NO2在风景名胜区的浓度贡献值是多少?(2) 如果在垂直于SW方向距离风景名胜区50m处有一居民点,则工厂排放NO2对该居民点的浓度贡献值是是多少?(10分) 4 河段长86km,流量为Q=6.0m3/s,平均流速u x=0.3m/s,BOD衰减常数为K d=0.3d-1,K a=0.4d-1,污水排放量为0.6m3/s。如果要求河段中的DO≥5mg/L,河段起始断面处每天BOD5排放量不应超过多少?设上游河水中的BOD5浓度为1mg/L,氧亏值D0=0,水温20℃。采用S-P模型计算(饱和溶解氧)。(10分)140 y σ=85 z σ= 468 31.6 s C T = +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0002)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行政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山东大学2002年研究生招生考试行政管理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行政决策 2.政府职能 3.三权分力 4.绩效 二.简答 1.行政管理的学科特点有那些 2.简述行政权力的分配方式及途径 3.考任制的基本原则 4.西蒙的决策理论及其贡献 5.现代法治的行政特征 三.论述题 1.传统行政权力与现代行政权力相比二者有何不同 2.试述中国政府机构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二、简答题 1.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学的原则是什么? 2.科学地认识和确定行政职能有何意义? 3.简述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制的涵义及其辩证关系。 三、论述题 1.试述人事行政的功能和环节。 2.试论述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四、案例分析题 【案例】中共XX县委向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提交了19个乡、镇长职

务任免建议名单。第二天,县人民政府便将这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发至县直属单位和有关区、乡、镇,县人大常委会收到以上任免通知后,认为县政府的任免通知违背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遂建议县政府予以纠正,但未能引起县政府的重视。事隔不久,县人大常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又向县委反映这一问题,县委也没有明确表态。在这种情况下,县人大常委会专门就此问题举行了常委会议。在常委会上,委员们一致通过了《县人大常委会关于撤销县人民政府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乡、镇长任免通知的决定》,指出县政府对19个乡、镇长的任免通知不符合法律规定,予以撤销。 【案例分析】请用行政学有关理论分析上述案例中县政府、县人大常委会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行政管理课程试卷(第四套)答案要点 一、简释题 1.行政干预手段与经济手段 行政干预手段是指通过行政系统,采取行政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指令性计划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垂直性、强制性的特点;经济手段是指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要求,通过贯彻物质利益的原则来进行管理的方法,它具有间接性、诱导性的特点。两种手段都是行政管理过程的基本手段。 2.行政效益与行政效率 行政效益则是对行政管理活动结果即行政产出的评价;行政效率是指在保证政府活动符合预定目的,并给社会带来有益成果的前提下,行政活动的产出与投入之间的比率。评价行政效率要以对效益的肯定为前提。 3.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 程序化决策是对重复出现的,有一定常规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是对偶然发生或首次出现的,没有现成规范和原则可循的问题的决策。非程序化决策一般更为复杂,领导者应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非程序化决策上。 二、简答题 1.答案要点:⑴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⑵紧密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行政体制改革;⑶加强与相关学科的结合。 2.答案要点:⑴对行政组织建设和科学化有重要意义;⑵对实现行政管理过程的科学化也有着重要意义。 3. 答案要点:⑴集体领导指对重大问题必须由领导集团全体成员讨论,作出决策和决定的制度。个人分工负责是领导成员为执行集体领导的意志而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的制度。⑶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是辩证统一的,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集体领导的基础。 三、论述题 1.答案要点:⑴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计划和组织;使用和开发;激励和监督。⑵人事行政的主要环节是:职位分类、选拔、培训、考核等。 2.答案要点:⑴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时间与动作的研究; ②对工人的挑选和培养;③工人与资方的合作;④实行职能管理制。⑵泰罗“科学管理原理”促进了传统的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对行政管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起了重要作用。 四、案例分析题 答案要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