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法特



沃 尔 法 特 第一课


沃尔法特教材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初级教材,里面包含60课练习曲,前30课是第一把位,后面30课包含了1-3把位的练习。很多教材的最前面几课往往都是经典,例如:沃尔法特1、开塞1、克莱采尔2、罗德2、5、大顿特2、帕格尼尼13、16、20、24、伊萨依3、恩斯特6等等。闲言少叙,下面我简单谈一下沃尔法特第一课。


在教材第一课的最上面就写了Hold the fingers down as long as possible, The left wrist very quiet.(意思是说:尽量保留手指,注意左手腕要很安静)。而保留指和手腕的基本姿态也是初学者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涉及到基本的手型、音准和速度。在第一小节 中,就应验了第一句话——尽量保留手指,当演奏完这个小节的E音以后,需要四个手指都保留在琴弦上。此时需要注意:12指是靠紧的,不能因为4指按弦,而滑动2指,使得2指没有和1指靠紧。这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23指靠紧的手型中不那么明显,主要是由于2指是人的5个手指中最长的,所以向前伸展比较容易,而向后退相对较难。与此同时,要注意4指的音高,很多初学的朋友都会觉得4指按弦困难,1是缺乏力度,2是高度不够,这个主要是由于缺乏锻炼,并且与4指相连的韧带没有拉开的原因。很多学习者靠改变手腕的姿态(向上托琴或者向琴头凸出)来方便自己的4指按弦,这种方式我本人并不推荐,因为这种手腕姿态的改变,是多余的动作,会造成快速乐段演奏的困难。此外,还有的学习者靠使用整个手都靠向自己的方法来演奏4指,这个方法更是错的,这会造成其余三个手指音高的偏高。正确的方法是拉伸韧带、找到合理的拇指位置,并放松其余手指,而尽量不要使用那些投机取巧的方式来按指。其实4指的音准只要与E弦的空弦对照一下便知,希望大家养成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停下来,对空弦音准的习惯。而三指的音高可以和D弦形成非常和谐的纯八度。1指的音高可以和E弦形成和谐的纯四度,解决了这三个手指的音高,2指的音高就无非是和1指靠紧,或者和3指靠紧的问题了。


到了第二小节, 就涉及到转弦的问题了,(非常深层次的转弦问题,我会在其余的课程中谈到)这里要求大家注意控制好平面的高度,转弦的过程要一步到位,不要有杂音和剐弦的问题,此处的转弦主要是靠肩部和大臂,手肘来控制。与此同时,这里还涉及第二个问题——左手的舵式动作,也就是俗称的转舵。小提琴有四根琴弦,按弦的过程,需要左手的旋转,这个旋转是以琴颈为轴的,这里需要解释一下在最前面说过的手腕安静的问题,手腕安静是指手腕

不要向着琴头或者自己凸起,更不要有手掌托琴的动作。但是不代表手腕的不可以做旋转,而演奏G弦D弦的时候,手腕是需要以琴颈为轴,做旋转动作的(E弦A弦反之),并配合以拇指的升降,左手肘的靠近和远离身体。只有左手有了舵式动作,才会保证按弦的准确性,手型的稳固。(换把的时候也涉及舵式动作,有机会再向大家介绍)。


到了第五小节,出现了1指在A弦,和E弦位置不同的问题,这也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而作者在此处巧妙的加入了E弦的空弦,来解决这个问题。这里涉及到手指提前量的问题,当按完A弦的B、C、D音以后转入E弦的空弦音时,为了保证F音的准确,必须在E音时,就将1指退后准备好,放在F音的上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F音的准确性。后面这个小节 ,再次提出保留指的问题,因为此处的保留指和前面提到的第一小节的保留指手型是不同的,4个手指完全分开,此时更要注意相对柔弱的4指按弦准确性问题。


第十小节 ,此处的转弦比较频繁,一定要注意右手对于平面的控制,先要慢慢的练,从C音到E音,需要转弦,而E音到G音不需要转弦平面不变,G音到C音又需要转弦。此处何时转弦,何时平面不变,需要慢练来体会,注意控制好右手的高度,要演奏的流畅、精确。


19和20小节 ,此处对于1指的要求很高,注意1指在E弦和A弦的位置是不同的,需要提前量准备好,但此处难度要略高。这个问题前面提过了,这里不再赘述了。





关于这一课的弓法、节奏变化,在谱子的范例中已经说了很多了。我再补充一点,很多学习者都强调空弦的练习,其实与其说空弦练习,不如说是慢长弓练习,在小提琴演奏中,慢长弓是永远的基本功。而慢长弓不仅仅可以用空弦来练习,也可以在此处来练习,把每个音都拉成4拍、6拍、甚至8拍,打开自己的耳朵,注意听发音的均匀,弓段的分配,手上不同弓段力度的变化。经过几周的训练,相信一定可以看到成效。


以上是对于沃尔法特第一课简单的分析,希望大家多多练习,这是一课非常好的掌握没有升降记号,C大调的练习曲,对于掌握C大调一把位每个音符的位置,以及音符之间相对的音程、距离关系都非常有益。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沃尔法特 第三课






感谢大家对于第一课内容的积极讨论,通过大家的集思广益,也延展出很多更深层次的问题。通过热心朋友的录音,也让我们看到了更多在实际演奏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这种氛围能够继续下去,并有越来越多的朋友参与其中。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也就是这个道理。闲言少

叙,开始第三课的学习。

第三课从节奏上来说,比第一课要快,故此要求更高的运弓敏捷性,左手起落的灵活度,以及左右手配合的流畅性。而这一课也是非常好的宽广分弓练习(每天拉琴以前,拉几遍这一课,还可以活动手指,程度深的朋友可以用克莱采尔第二课,道理都差不多),这个技术是贯穿小提琴练习始终的,沃尔法特、克莱采尔、罗德、顿特、帕格尼尼16课等都有类似的练习,当然难度不一样。在练习这一课的时候,大的原则是在中弓和上半弓演奏,甩开小臂,小臂以及腕指负责运弓,肩部和大臂控制转弦平面的高度。当然具体的情况我们还要具体来分析。

本课的第一小节中,在演奏以前,可以先将4个手指全部按在指板上,然后逐一抬起。和按指一样,抬指的时候也要注意左右手配合的问题,由于人的手指机能和生理结构问题,在按指时往往速度较快,抬指往往偏慢,所以学习者常常会出现抬指偏慢,进而发音不干净的问题,尤其是在快速乐段表现的更明显。这需要加强手指力度和敏捷性训练。


到了第二小节,此处值得多分析一些。第五个G音是在D弦,而它前后的几个音都在A弦。在这种相邻弦,且只有1-2个音、且演奏弓段在中弓和上半弓的时候,可以使用手腕转弦,而不用动大臂。注意,我在此处说了3个条件,1、是相邻弦(跨弦不可以的,跨弦转弦需要肩部和大臂控制高度);2、只有很少几个音(如果是大段的音符,那应该转到相应的琴弦上去);3、在中弓和上半弓演奏(如果是在弓根演奏,那么即便是转动几根弦也可以靠手腕转弦完成,小拇指控制平衡,门德尔松协奏曲的华彩,布鲁赫协奏曲的第三乐章都有这个技术的应用,这个技术难度非常高,这里不再说太多了)。这个技术的练习,可以使用沃尔法特17课。这一课中有大量的相邻弦转弦练习,例如:第五个升F音就是这种情况。具体如何来才练习呢,仍然以第三课为例,这个G音是下弓,人的手腕可以360°旋转,在演奏这个音的时候,向上挑起手腕,同时向下拉弓,此时的弓杆会略有一些向琴码方向翻转,这是允许的,但不宜过多,手腕上挑角度不宜过大,能够演奏到D弦即可。
到了第四小节,此处的转弦比较复杂,需要从D弦到A弦,再到E弦。而第一个G音是在D弦,第二个B音是在A弦,此时需要转弦,而B音和D音都在A弦,不需要转弦了,注意此时平面要稳定。之后要从A弦转到E弦(很多学习者在频繁转弦的时候,常常出现右手平面不稳定的问题,主要是没有动脑子分析清楚哪些地方转弦,哪些地方平面不变,而这一课由于基本使用上半弓和中弓演

奏,所以放松手肘、放松大臂对于转弦,尤其是频繁转弦是非常有利的。)再针对程度较深的朋友多说一点转弦的问题,这种频繁的转弦,或者跳弓转弦(因为跳弓的部位往往也是在中弓),往往需要大臂做好预先的准备,在转弦之前提前到达下一个平面,之后手腕跟随过来。看起来,就像是手臂牵引手腕,形成的波浪式动作。(再进一步具体的操作,非要面授不可了,我没有能力讲的更清楚了)


这一课同样可以使用第一课的各种变化弓法、变化节奏,但单纯的从宽广分弓来看,只要掌握了快速敏捷的运弓、左右手的配合,相邻弦的转弦(这一课不涉及跨弦转弦)以及在运弓时肩部、大臂对平面的控制,小臂腕指对于上下弓的控制,也就达到了训练的目的,说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希望这三个小节的分析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乐曲中很多地方都是文中所述的技术的应用,用心的朋友不难发现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