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练习题

高三数学练习题
高三数学练习题

N

P M A 18中2020学年高三年级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 满足(1i)2z +=,则复数z 的虚部为

A .1

B .1-

C .i

D .i - 2.设集合{}|21A x x =-≤≤,{}

2

2|log (23)B x y x x ==--,则A B =I

A .[2,1)-

B .(1,1]-

C .[2,1)--

D .[1,1)-

3.已知1sin 3θ=

,(,)2

π

θπ∈,则tan θ= A .2- B .2-

C .2-

D .2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n 为

A .1

B .2

C .3

D .4

5.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20220x y x y x y +-≥??

-+≥??--≤?

, 则3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2-

B .2

C .3

D .4 6.已知m ,n 为两个非零向量,则“m 与n 共线”是“||?=?m n m n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7.如图,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及粗虚线画出的 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A.

23 B. 43 C.2 D. 83

8.函数sin()26x y π=+的图像可以由函数cos 2

x

y =的图像经过

A .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得到 B .向右平移23π个单位长度得到

C .向左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得到 D .向左平移23π个单位长度得到

9.某校毕业典礼由6个节目组成,考虑整体效果,对节目演出顺序有如下要求:节目甲必须排在

前三位,且节目丙、丁必须排在一起,则该校毕业典礼节目演出顺序的编排方案共有 A. 120种 B. 156种 C. 188种 D. 240种

10.已知三棱锥P 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 的球面上,ABC ?满足2,90AB ACB =∠=o ,PA 为球O 的直径且4PA =,则点P 到底面ABC 的距离为

A 2

B .22

C 3

D .3

11. 已知动直线l 与圆22:4O x y +=相交于,A B 两点,且满足||2AB =,点C 为直线l 上一点,

且满足52

CB CA =uu r uu r ,若M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OC OM ?u u u r u u u u r

的值为

A .3

B .3 C. 2 D .3-

12.已知双曲线22

22:1(0,0)x y C a b a b -=>>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F F ,P 为双曲线C 上第二象

限内一点,若直线b

y x a

=恰为线段2PF 的垂直平分线,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

A 2

B 3

C 5

D 6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高三(2)班现有64名学生,随机编号为0,1,2,L ,63,依编号顺序平均分成8组,组 号依次为1,2,3,L ,8. 现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8的样本,若在第一组中随机 抽取的号码为5,则在第6组中抽取的号码为 . 14.二项式5

2()x x

-的展开式中3x 的系数为 .

15.已知ABC ?的面积为3,,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3

A π

=,则a 的最小值

为 . 16.已知函数2

ln(1),0,

()=3,0

x x f x x x x +>??

-+≤?,若不等式|()|20f x mx -+≥恒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 围为 .

三.解答题:共70分.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7.(12分)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

22n n S +=-,记(*)n n n b a S n N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 18.(12分)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90ABC ACD ∠=∠=o ,BAC ∠60CAD =∠=o ,PA ⊥

平面ABCD ,2,1PA AB ==.设,M N 分别为,PD AD 的中点.

(1)求证:平面CMN ∥平面PAB ;

(2)求二面角N PC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19.微信已成为人们常用的社交软件,“微信运动”是微信里由腾讯开发的一个类似计步数据库的公众账号.手机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微信运动”公众号查看自己每天行走的步数,同时也可以和好友进行运动量的或点赞.现从小明的微信朋友圈内随机选取了40人(男、女各20人)

(1

列联表,并据此

判断能否有90%的把握认为“评定类型”

(2)如果从小明这40X 人,求X 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E X .

附:

20.(12分)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短轴长为2.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设直线:l y kx m =+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O 为坐标原点,若5

4

OM ON k k

?=,求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

21.(12分)

设函数2()ln 2(,)f x x mx n m n =--∈R . (1)讨论()f x 的单调性;

(2)若()f x 有最大值ln 2-,求m n +的最小值.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2cos 22sin x y α

α?=??=+??(为参数),直线的方程

为y x =

,以为极点,以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曲线和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2)若直线与曲线交于,P Q 两点,求||||OP OQ ?的值.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设函数()|23|f x x =-.

(1)求不等式()5|2|f x x >-+的解集;

(2)若()()()g x f x m f x m =++-的最小值为4,求实数m 的值.

PK 22?()()()()()

2

2

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xOy 1C α2C O x 1C 2C 2C 1C

理科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二、填空题:13.45 14. 10- 15. 16. [3--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推演步骤.

17.【解析】(1)∵122n n S +=-, ∴当1n =时,11

11222a S +==-=;

当2n ≥时,1

12

22n n n

n n n a S S +-=-=-=,

又∵1122a ==, ∴2n

n a =. ………………6分 (2)由(1)知,1

242n n n n n b a S +==?-,

∴123231

1232(4444)(222)n n n n T b b b b +=++++=++++-+++

L L L

124(14)4(12)24

242141233

n n

n n ++--=?

-=?-+--. ………………12分

18.【解析】(1∴2

2

40(131278) 2.5 2.70620202119

K ??-?=

(2)由(1)知,从小明这40位好友内该天走路步数超过10000步的人中男性

6人,女性2人, 现从中抽取3人,抽取的女性人数X 服从超几何分布, X 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2,

363820(0)56C P X C ===, 12263830(1)56C C P X C ===, 12623

186

(2)56

C C P X C ===, …………9分 ∴X 的分布列如下:

∴203063()012.5656564

E X =?

+?+?= 19.【解析】(1)证明:∵,M N 分别为,PD AD 的中点, ………………12分 则MN ∥PA .又∵MN ?平面PAB ,PA ?平面PAB , ∴MN ∥平面PAB .

在Rt ACD ?中,60,CAD CN AN ∠==o

∴60ACN ∠=o

.

又∵60BAC

∠=o

, ∴CN ∥AB .

∵CN ?平面PAB ,AB ?平面PAB ,∴CN ∥平面PAB . ………………4分 又∵CN MN N =I , ∴平面CMN ∥平面PAB . ………………

6分 (2

)∵PA ⊥平面ABCD ,∴平面PAC ⊥平面ACD ,

又∵DC AC ⊥,平面PAC I 平面ACD AC =,∴DC ⊥平面PAC

如图,以点A

为原点,AC 为x 轴,AP 为z 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

(0,0,0),(2,0,0),(0,0,2),(2,A C P D ,

N ,∴(

2)CN

PN =-=-u u u r u u u r

设(,,)x y z =n 是平面PCN 的法向量,则0

CN PN ??=???=??u r u u u r

n n ,

即020

x x z ?-+=??+-=??

,可取=n , 又平面PAC 的法向量为(0,CD =u u u r

∴cos ,|||CD CD CD ?===

u u u r

u u u r u u u r n n n |, 由图可知,二面角N PC A --的平面角为锐角,

∴二面角N PC A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7

. …………12分

20.【解析】(1)设焦距为2c ,由已知c e a =

=,22b =,∴1b =,2a =, ∴椭圆C 的标准方程为2

214

x y +=. ………………4分 (2)设1122(,),(,)M x y N x y ,联立2214

y kx m x y =+???+=??得222

(41)8440k x kmx m +++-=,

依题意,222

(8)4(41)(44)0km k m ?=-+->,化简得2241m k <+,① 2121222844

,4141

km m x x x x k k -+=-=++, ………………6分

2212121212()()()y y kx m kx m k x x km x x m =++=+++,

若5

4

OM ON k k ?=,则121254y y x x =, 即121245y y x x =,

∴2

2

12121244()45k x x km x x m x x +++

=,∴22

222

4(1)8(45)4()404141

m km

k km m k k --?+?-+=++, 即222222

(45)(1)8(41)0k m k m m k ---++=,化简得2254

m k +=,②………………9分

由①②得22615

0,5204

m k ≤<<≤, ………………10分

∵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d =,

∴22

22225941114(1)k m d k k k -===-++++, 又∵215204

k <≤,

∴28

07

d ≤<

, ∴原点O 到直线l

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0,7. ………………12分 21.【解析】(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0,)+∞,2

114()4mx f x mx x x

-'=-=,

当0m ≤时,()0f x '>, ∴()f x 在(0,)+∞上单调递增;

当0m >时,解()0f x '>

得0x <<,

∴()f x

在(0,

2m

上单调递增,在)2m

+∞上单调递减. ………………6分 (2)由(1)知,当0m >时,()f x

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max 111()2ln 2ln ln 2422

f x f m n m n m ==?-=----=-, ∴11ln 22n m =--, ∴11

ln 22

m n m m +=--,

令11()ln 22h m m m =--,则121

()122m h m m m -'=-=

, ∴()h m 在1(0,)2上单调递减,在1

(,)2+∞上单调递增,

∴min 11()()ln 222h m h ==, ∴m n +的最小值为1

ln 22

. ……………………12分

22.【解析】(1)曲线

的普通方程为22

((2)4x y +-=,

即22

430x y y +--+=,

的极坐标方程为2

cos 4sin 30ρθρθ--+=, …………………3分

∵直线

的方程为y x =

,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6

R π

θρ=

∈. …………………5分

(2)设1122(,),(,)P Q ρθρθ, 将()6

R π

θρ=

代入2cos 4sin 30ρθρθ--+=得,2530ρρ-+=,

∴123ρρ?=, ∴12|||| 3.OP OQ ρρ?== …………………10分

23.【解析】(1)∵()5|2|f x x >-+可化为|23||2|5x x -++>,

∴当3

2x ≥

时,原不等式化为(23)(2)5x x -++>,解得2x >,∴2x >; 当3

22

x -<<时,原不等式化为(32)(2)5x x -++>,解得0x <,∴20x -<<;

当2x ≤-时,原不等式化为(32)(2)5x x --+>,解得4

3

x <-,∴2x ≤-.

综上,不等式()5|2|f x x >-+的解集为(,0)(2,)-∞+∞U . …………………5分 (2)∵()|23|f x x =-,

∴()()()|223||223|g x f x m f x m x m x m =++-=+-+--

|(223)(223)||4|x m x m m ≥+----=,

∴依题设有4||4m =,解得1m =±. …………………10分

1C 1C 2C 2C

2014年高三数学选择题专题训练(12套)有答案

高三数学选择题专题训练(一) 1.已知集合{}1),(≤+=y x y x P ,{ }1),(22≤+=y x y x Q ,则有 ( ) A .Q P ?≠ B .Q P = C .P Q P = D .Q Q P = 2.函数11)(+-=x x e e x f 的反函数是( ) A .)11( 11)(1<<-+-=-x x x Ln x f B .)11(11)(1-<>+-=-x x x x Ln x f 或 C .)11( 11)(1 <<--+=-x x x Ln x f D .)11(11)(1-<>-+=-x x x x Ln x f 或 3.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369-=S ,10413-=S ,等比数列{}n b 中,55a b =,77a b =, 则6b 的值 ( ) A .24 B .24- C .24± D .无法确定 4.若α、β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 、m 是两条不重合的直线,则α∥β的一个充分而非必要 条件是 ( ) A . αα??m 且 ∥β m ∥β B .βα??m 且 ∥m C .βα⊥⊥m 且 ∥m D . ∥α m ∥β 且 ∥m 5.已知n n n x a x a a x x x +++=++++++ 102)1()1()1(,若n a a a n -=+++-509121,则n 的 值 ( ) A .7 B .8 C .9 D .10 6.已知O ,A ,M ,B 为平面上四点,则)1(λλ-+=,)2,1(∈λ,则( ) A .点M 在线段A B 上 B .点B 在线段AM 上 C .点A 在线段BM 上 D .O ,A ,M ,B 四点共线 7.若A 为抛物线24 1x y = 的顶点,过抛物线焦点的直线交抛物线于B 、C 两点,则AC AB ?等于 ( ) A .31- B .3- C .3 D .43- 8.用四种不同颜色给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六个面涂色,要求相邻两个面涂不同的颜色, 则共有涂色方法 ( ) A .24种 B .72种 C .96种 D .48种 9.若函数x x a y 2cos 2sin -=的图象关于直线π8 7=x 对称,那么a 的值 ( ) A .2 B .2- C .1 D .1-

高三数学专题总复习

高考数学复习专题

专题一集合、逻辑与不等式 集合概念及其基本理论,是近代数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集合的语言、思想、观点渗透于中学数学内容的各个分支.有关简易逻辑的常识与原理始终贯穿于数学的分析、推理与计算之中,学习关于逻辑的有关知识,可以使我们对数学的有关概念理解更透彻,表达更准确.不等式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工具性很强的一部分内容,解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等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关注本专题内容在其他各专题中的应用是学习这一专题内容时要注意的. §1-1 集合 【知识要点】 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2.集合常用的两种表示方法:列举法和描述法,另外还有大写字母表示法,图示法〔韦恩图〕,一些数集也可以用区间的形式表示. 3.两类不同的关系: 〔1〕从属关系——元素与集合间的关系; 〔2〕包含关系——两个集合间的关系〔相等是包含关系的特殊情况〕. 4.集合的三种运算:交集、并集、补集. 【复习要求】 1.对于给定的集合能认识它表示什么集合.在中学常见的集合有两类:数集和点集.2.能正确区分和表示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两类不同的关系. 3.掌握集合的交、并、补运算.能使用韦恩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4.把集合作为工具正确地表示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方程与不等式的解集等. 【例题分析】 例1 给出下列六个关系: 〔1〕0∈N* 〔2〕0{-1,1} 〔3〕∈{0} 〔4〕{0} 〔5〕{0}∈{0,1} 〔6〕{0}{0} 其中正确的关系是______. 解答:〔2〕〔4〕〔6〕 【评析】1.熟悉集合的常用符号: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N表示自然数集;N+或N*表示正整数集;Z表示整数集;Q表示有理数集;R表示实数集.?2.明确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如果a 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 3.明确集合与集合的关系及符号表示:如果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的元素,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子集.记作:AB或BA.?? 如果集合A是集合B的子集,且B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A,那么,集合A叫做集合B的真子集.AB或BA. 4.子集的性质: ①任何集合都是它本身的子集:AA;?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A;?? 提示: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③传递性:如果AB,BC,则AC;如果AB,BC,则AC.??? 例2 已知全集U={小于10的正整数},其子集A,B满足条件〔UA〕∩〔UB〕={1,9},A∩B={2},B∩〔UA〕={4,6,8}.求集合A,B. 解:根据已知条件,得到如图1-1所示的韦恩图,

高考模拟复习试卷试题模拟卷高三数学数学试卷文科001

高考模拟复习试卷试题模拟卷高三数学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分)设集合A={1,2,6},B={2,4},C={1,2,3,4},则(A∪B)∩C=()A.{2} B.{1,2,4} C.{1,2,4,6} D.{1,2,3,4,6} 2.(5分)设x∈R,则“2﹣x≥0”是“|x﹣1|≤1”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5分)有5支彩笔(除颜色外无差别),颜色分别为红、黄、蓝、绿、紫.从这5支彩笔中任取2支不同颜色的彩笔,则取出的2支彩笔中含有红色彩笔的概率为()A.B.C.D. 4.(5分)阅读如图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若输入N的值为19,则输出N的值为() A.0 B.1 C.2 D.3 5.(5分)已知双曲线﹣=1(a>0,b>0)的右焦点为F,点A在双曲线的渐近线上,△OAF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O为原点),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 B. C.D. 6.(5分)已知奇函数f(x)在R上是增函数.若a=﹣f(),b=f(log24.1),c=f(20.8),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a<b<c B.b<a<c C.c<b<a D.c<a<b 7.(5分)设函数f(x)=2sin(ωx+φ),x∈R,其中ω>0,|φ|<π.若f()=2,f ()=0,且f(x)的最小正周期大于2π,则() A.ω=,φ=B.ω=,φ=﹣ C.ω=,φ=﹣D.ω=,φ= 8.(5分)已知函数f(x)=,设a∈R,若关于x的不等式f(x)≥|+a|在R上恒成立,则a的取值范围是() A.[﹣2,2] 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9.(5分)已知a∈R,i为虚数单位,若为实数,则a的值为. 10.(5分)已知a∈R,设函数f(x)=ax﹣lnx的图象在点(1,f(1))处的切线为l,则l在y轴上的截距为. 11.(5分)已知一个正方体的所有顶点在一个球面上,若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为18,则这个球的体积为. 12.(5分)设抛物线y2=4x的焦点为F,准线为l.已知点C在l上,以C为圆心的圆与y 轴的正半轴相切于点A.若∠FAC=120°,则圆的方程为. 13.(5分)若a,b∈R,ab>0,则的最小值为. 14.(5分)在△ABC中,∠A=60°,AB=3,AC=2.若=2,=λ﹣(λ∈R),且=﹣4,则λ的值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8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2018年高三文科数学模拟试卷04

2018年高三文科数学模拟试卷04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04 文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II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草纲目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 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 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 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 ...... 答无交通工效 ......。 3.第I卷共12小题,第小题5分,共60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 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变量x , y 满足约束条件20, 2,0,x y y x y +-≥?? ≤??-≤? 则2z x y =+的最 大值为( ) A .2 B .3 C .4 D .6 7.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n 的值为6,则输出s 的值为( ) A. 105 B. 16 C. 15 D. 1 8. 设函数()3x f x e x =-,则( ) A . 3x e =为 () f x 的极大值点 B .3x e =为()f x 的 极小值点 C .ln 3x =为()f x 的极大值点 D .ln 3x =为()f x 的极小值点

9. 已知直线0Ax y C ++=,其中,,4A C 成等比数列,且直线经过抛物线2 8y x =的焦点,则A C +=( ) A .1- B .0 C .1 D .4 10. 如图所示,某几何体的正视图(主视图),侧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分别是等腰梯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和长方形,则该几何体体积为( ) A .53 B . 23 C .7 3 D .103 11. 对于任意两个复数1 z a bi =+,2 z c di =+(,,,a b c d ∈R ), 定义运算“?”为:1 2 z z ac bd ?=+.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 A .()()1i i -?-= B .()1i i i ??= C .()122i i ?+= D .()()112i i -?+= 12.已知函数f(x)=ax 3-3x 2+1,若f(x)存在唯一的零点x 0,且x 0>0,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B .(1,+∞) C .(-∞,-2) D .(-∞,-1) 第II 卷 2 1 正俯 侧 图3

高三数学专题分类

专题1集合 考点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考点2:集合的基本运算 考点3:与集合相关的新概念问题 专题2 命题及其关系、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点4、命题及其关系 考点5、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考点6、利用关系或条件求解参数范围问题 ? 专题3、简单的逻辑联结词、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考点7、逻辑连接词 考点8、全称量词和存在量词 考点9、利用逻辑连接词探求参数问题 专题4: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 考点10、函数的表示与函数的定义域 考点11、分段函数及其应用 ¥ 专题5、函数的基本性质 考点12、函数的单调性 考点13、函数的奇偶性 考点14、函数性质的综合性质应用问题 二次函数与幂函数 考点15、二次函数及其应用 考点16、幂函数 主题7、指数与指数函数 ? 考点17、幂的运算 考点18、指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考点19、与指数函数相关的综合问题 专题8、对数与对数函数 考点20、对数的运算 考点21、对数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考点22、函数图像的应用问题 专题9、函数的图像 @

考点23、函数图像的辨识 考点24、函数图像的变换 考点25、函数图像的应用问题 专题10、函数与方程 考点26、函数零点所在区间的判断 考点27、函数零点、方程根的个数 考点28、函数零点的应用问题 函数的模型与应用 " 考点29、函数常见的模型与应用 考点30、函数与其他知识相联系问题 导数 专题12 导数及其运算 考点31、导数的概念与几何意义 考点32、导数的运算 专题13、导数的应用 考点33、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 》 考点34、函数与函数的极值、最值 考点35、利用导数求参数的范围问题 考点36、利用导数求参数的范围问题 考点37、利用导数解决综合问题 专题14、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考点38、利用微积分基本定理求解定积分 考点39、利用定积分求分平面图形的面积 第四部分、三角函数 ] 专题15、三角函数的概念、同角三角函数的的基本关系考点40、三角函数的概念 考点4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诱导公式 专题16、三角函数的图像与应用 考点42、三角函数的的图形与变换 考点43、求三角函数的解析式 专题17、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应用 考点44、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最值 &

高三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文科)精选

高三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f(x)=的定义域为( ) A.(﹣∞,0] B.(﹣∞,0)C.(0,)D.(﹣∞,) 2.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 A.1﹣2i B.1+2i C.﹣1+2i D.﹣1﹣2i 3.已知向量=(λ, 1),=(λ+2,1),若|+|=|﹣|,则实数λ的值为( ) A.1 B.2 C.﹣1 D.﹣2 4.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若a4=9,a6=11,则S9等于( ) A.180 B.90 C.72 D.10 5.已知双曲线﹣=1(a>0,b>0)的离心率为,则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 ) A.y=±2x B.y=±x C.y=±x D.y=±x 6.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A.“在三角形ABC中,若sinA>sinB,则A>B”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B.命题p:x≠2或y≠3,命题q:x+y≠5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C.“?x∈R,x3﹣x2+1≤0”的否定是“?x∈R,x3﹣x2+1>0”; D.“若a>b,则2a>2b﹣1”的否命题为“若a≤b,则2a≤2b﹣1”. A.1 B.2 C.3 D.4 7.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这个几何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等于( ) A.B.16πC.8πD. 8.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63,则判断框中的整数M的值是( )

A.5 B.6 C.7 D.8 9.已知函数f(x)=+2x,若存在满足0≤x0≤3的实数x0,使得曲线y=f(x)在点(x0,f(x0))处的切线与直线x+my﹣10=0垂直,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三分之一前有一个负号)( ) A.C.D. 10.若直线2ax﹣by+2=0(a>0,b>0)恰好平分圆x2+y2+2x﹣4y+1=0的面积,则的最小值( ) A.B.C.2 D.4 11.设不等式组表示的区域为Ω1,不等式x2+y2≤1表示的平面区域为Ω2.若Ω1与Ω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则m等于( ) A.﹣B.C.±D. 12.已知函数f(x)=sin(x+)﹣在上有两个零点,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A.B.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设函数f(x)=,则方程f(x)=的解集为__________. 14.现有10个数,它们能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若从这10个数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则它小于8的概率是__________. 15.若点P(cosα,sinα)在直线y=﹣2x上,则的值等于__________. 16.16、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M、N分别是棱C1D1、C1C的中点.以下四个结论: ①直线AM与直线CC1相交; ②直线AM与直线BN平行; ③直线AM与直线DD1异面; ④直线BN与直线MB1异面.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__.

最新高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训练(共20题)[1]

1.已知点)1,0(F ,一动圆过点F 且与圆8)1(2 2 =++y x 内切. (1)求动圆圆心的轨迹C 的方程; (2)设点)0,(a A ,点P 为曲线C 上任一点,求点A 到点P 距离的最大值)(a d ; (3)在10<

3.已知点A (-1,0),B (1,0),C (- 5712,0),D (5712 ,0),动点P (x , y )满足AP →·BP → =0,动点Q (x , y )满足|QC →|+|QD →|=10 3 ⑴求动点P 的轨迹方程C 0和动点Q 的轨迹方程C 1; ⑵是否存在与曲线C 0外切且与曲线C 1内接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一个这样的平行四边形,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固定曲线C 0,在⑵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一般性问题,使⑵成为⑶的特例,探究能得出相应结论(或加强结论)需满足的条件,并说明理由。 4.已知函数f (x )=m x 2+(m -3)x +1的图像与x 轴的交点至少有一个在原点右侧, ⑴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⑵令t =-m +2,求[1 t ];(其中[t ]表示不超过t 的最大整数,例如:[1]=1, [2.5]=2, [-2.5]=-3) ⑶对⑵中的t ,求函数g (t )=t +1t [t ][1t ]+[t ]+[1t ]+1的值域。

高三数学专题选择题集锦

[教育资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3698526.html,] 教学资源集散地。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数学试题 选择题集锦 陕西特级教师 安振平 1. 满足不等式03329≥-?-x x 的x 的最小实数值是 (A) –1 (B) 0 (C) 1 (D) 3 2. 在ABC ?中, AB=5, ,3≤AC 7≥BC , 则

[教育资源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43698526.html,] 教学资源集散地。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5. 设22+-=z z z f )(,且),()(R y x yi x i f ∈+=+1,则)(i f -1等于 (A) yi x + (B )yi x -- (C )yi x +- (D )yi x - 6. 已知函数)(x f 是奇函数,当0+=a ax tg y θ的自变量x 从n 变到n+1(n ∈N )时,y 恰好从-∞变到+ ∞,则常数a 的值为 (A) 1 (B ) 2 (C) 2π (D) π 13. 某农贸市场出售西红柿,当价格上涨时,供给量相应增加,而需求量相应减少,具体调 查结果如下表: 表1 市场供给量 表2 市场需求量 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市场供需平衡点(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单价)应在区间 ( A )(2.3,2.6)内 (B ) (2.4,2.6)内 (C) (2.6,2.8)内 ( D) (2.8,2.9)内 (A ) (B ) (C ) (D )

高中文科数学高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高中文科数学高考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如果复数 )()2(R a i ai ∈+的实部与虚部是互为相反数,则a 的值等于 A .2 B .1 C .2- D .1- 2.已知两条不同直线1l 和2l 及平面α,则直线21//l l 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 .α//1l 且α//2l B .α⊥1l 且α⊥2l C .α//1l 且α?2l D .α//1l 且α?2l 3.在等差数列}{n a 中,69327a a a -=+,n S 表示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11S A .18 B .99 C .198 D .297 4.右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 可得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A .π32 B .π16 C .π12 D .π8 5.已知点)4 3cos ,43 (sin ππP 落在角θ的终边上,且)2,0[πθ∈,则θ的值为 A . 4 π B . 4 3π C . 4 5π D . 4 7π 6.按如下程序框图,若输出结果为170,则判断框内应补充的条件为 A .5i > B .7i ≥ C .9i > D .9i ≥ 7.若平面向量)2,1(-=与的夹角是?180,且||=b A .)6,3(- B .)6,3(- C .)3,6(- 8.若函数)(log )(b x x f a +=的大致图像如右图,其中则函数b a x g x +=)(的大致图像是 A B C D 9.设平面区域D 是由双曲线1422 =-x y 的两条渐近线和椭圆12 22 =+y x 的右准线所围成的三角形(含边界与内部).若点D y x ∈),(,则目标函数y x z +=的最大值为 A .1 B .2 C .3 D .6 10.设()11x f x x +=-,又记()()()()()11,,1,2,,k k f x f x f x f f x k +===L 则()2009=f x A .1x - B .x C .11x x -+ D .11x x +- 俯视图

高三数学专项训练: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高三数学专项训练:函数值的大小比较 一、选择题1.设112 4 50.5,0.9,log 0.3a b c ,则c b a ,,的大小关系是(). A. b c a B. b a c C. c b a D. c a b 2.设2 lg ,(lg ),lg ,a e b e c e 则( ) A .a b c B .a c b C .c a b D .c b a 3.设 a b c ,,分别是方程1122 2 11 2=log ,() log ,() log ,2 2x x x x x x 的实数根, 则有( ) A. a b c B.c b a C.b a c D.c a b 4.若1 3 (1)ln 2ln ln x e a x b x c x ,,,,,则( ) A . a < b < c B .c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知识点

高三数学专题复习知识点 【篇一】 1.进行集合的交、并、补运算时,不要忘了全集和空集的特殊情况,不要忘记了借助数轴和文氏图进行求解. 2.在应用条件时,易A忽略是空集的情况 3.你会用补集的思想解决有关问题吗? 4.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有什么区别?四种命题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如何判断充分与必要条件? 5.你知道“否命题”与“命题的否定形式”的区别. 6.求解与函数有关的问题易忽略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7.判断函数奇偶性时,易忽略检验函数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8.求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和一个函数的反函数时,易忽略标注该函数的定义域. 9.原函数在区间[-a,a]上单调递增,则一定存在反函数,且反函数也单调递增;但一个函数存在反函数,此函数不一定单调 10.你熟练地掌握了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方法吗?定义法(取值,作差,判正负)和导数法 11.求函数单调性时,易错误地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添加符号“∪”和“或”;单调区间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表示. 12.求函数的值域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13.如何应用函数的单调性与奇偶性解题?①比较函数值的大小;②解抽象函数不等式;③求参数的范围(恒成立问题).这几种基本应用你掌握了吗? 14.解对数函数问题时,你注意到真数与底数的限制条件了吗? (真数大于零,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字母底数还需讨论 15.三个二次(哪三个二次?)的关系及应用掌握了吗?如何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

16.用换元法解题时易忽略换元前后的等价性,易忽略参数的范围。 17.“实系数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解”转化时,你是否注意到:当时,“方程有解”不能转化为。若原题中没有指出是二次方程,二次函数或二次不等式,你是否考虑到二次项系数可能为的零的情形? 18.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你是否注意到:“一正;二定;三等”. 19.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及其几何意义是什么? 20.解分式不等式应注意什么问题?用“根轴法”解整式(分式)不等式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21.解含参数不等式的通法是“定义域为前提,函数的单调性为基础,分类讨论是关键”,注意解完之后要写上:“综上,原不等式的解集是……”. 22.在求不等式的解集、定义域及值域时,其结果一定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不能用不等式表示. 23.两个不等式相乘时,必须注意同向同正时才能相乘,即同向同正可乘;同时要注意“同号可倒”即a>b>0,a24.解决一些等比数列的前项和问题,你注意到要对公比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了吗? 25.在“已知,求”的问题中,你在利用公式时注意到了吗?(时,应有)需要验证,有些题目通项是分段函数。 26.你知道存在的条件吗?(你理解数列、有穷数列、无穷数列的概念吗?你知道无穷数列的前项和与所有项的和的不同吗?什么样的无穷等比数列的所有项的和必定存在? 27.数列单调性问题能否等同于对应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数列是特殊函数,但其定义域中的值不是连续的。) 28.应用数学归纳法一要注意步骤齐全,二要注意从到过程中,先假设时成立,再结合一些数学方法用来证明时也成立。

高三数学文科高考模拟试卷

2009年高考模拟试卷 数学(文科)卷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 第Ⅰ卷(共50分)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1 3 V Sh =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球的表面积公式:2 4πS R =,其中R 是球的半径.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3,1,2,3,4A x x B =<=,则(R A )∩B =( ) A .{4} B .{3,4} C .{2,3,4} D .{1,2,3,4} (课本练习改编) (2) i 是虚数单位,若 (1+i)z=i ,则z=( ) A . i 2121+ B .i 2121+- C .i 2121- D .i 2 121-- (课本练习改编) (3) “f(0)=0”是“函数y=f(x)是奇函数”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原创) (4) 同时抛掷两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则出现两个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 . 21 B .31 C .41 D .8 1 (课本练习改编) (5) 已知向量)4 tan(//),1,(sin ),2,(cos π ααα-=-=,则且b a b a 等于( ) A .3 B .-3 C . 31 D .3 1- (6)下面框图表示的程序所输出的结果是 ( ) A . 3 B .12 C .60 D .360 (7)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过平面外一点作此平面的垂面是唯一的 。 B .过平面的一点作此平面的垂线是唯一的 。 C .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垂线是唯一的 D .过直线外一点作此直线的平行平面是唯一的 (课本练习改编)

高三文科数学模拟试卷(一).docx

2016届高三文科数学模拟试卷(一)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1A x x =≤,集合B Z =,则A B =( ) A.{}0 B.{}11A x x =-≤≤ C.{}1,0,1- D.? 1.解:集合{} {}111A x x x x =≤=-≤≤,所以{}1,0,1A B =-,选C. 2.设i 是虚数单位,复数111i z i -=+ +在复平面上所表示的点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解:复数12 1111i z i i i -=+ ==-++.所对应的点为(1,1)-,在第四象限,选D. 3.已知向量(,2)a m =-,(4,2)b m =-,条件p ://a b ,条件q :2m =,则p 是q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解:因为2//2802a b m m ?-+=?=±,所以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选B. 4.函数1()cos23sin cos 2 f x x x x =+的一个对称中心是( ) A.(,0)3π B.(,0)6 π C.(,0)6 π - D.(,0)12 π - 4.解:函数113()cos23sin cos cos2sin 2sin(2)2226 f x x x x x x x π =+=+=+的对称中心的横 坐标满足2,6 x k k Z π π+ =∈,即,212k x k Z ππ= -∈,所以(,0)12 π -是它的一个对称中心, 选D.

高三数学数列专题训练(含解析)

数列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22,5642=+=a a a ,数列{}n b 满足n n n na b b b =+++-12122 ,设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S 。 (Ⅰ)求数列{}{}n n b a ,的通项公式; (Ⅱ)求满足1413<

(1)求这7条鱼中至少有6条被QQ 先生吃掉的概率; (2)以ξ表示这7条鱼中被QQ 先生吃掉的鱼的条数,求ξ的分布列及其数学期望E ξ. 18.解:(1)设QQ 先生能吃到的鱼的条数为ξ QQ 先生要想吃到7条鱼就必须在第一天吃掉黑鱼,()177 P ξ== ……………2分 QQ 先生要想吃到6条鱼就必须在第二天吃掉黑鱼,()61667535 P ξ==?= ……4分 故QQ 先生至少吃掉6条鱼的概率是()()()1166735P P P ξξξ≥==+== ……6分 (2)QQ 先生能吃到的鱼的条数ξ可取4,5,6,7,最坏的情况是只能吃到4条鱼:前3天各吃掉1条青鱼,其余3条青鱼被黑鱼吃掉,第4天QQ 先生吃掉黑鱼,其概率为 64216(4)75335P ξ==??= ………8分 ()6418575335 P ξ==??=………10分 所以ξ的分布列为(必须写出分布列, 否则扣1分) ……………………11分 故416586675535353535 E ξ????= +++=,所求期望值为5. (12) 20.∵a 2=5,a 4+a 6=22,∴a 1+d=5,(a 1+3d )+(a 1+5d )=22, 解得:a 1=3,d=2. ∴12+=n a n …………2分 在n n n na b b b =+++-1212 2 中令n=1得:b 1=a 1=3, 又b 1+2b 2+…+2n b n+1=(n+1)a n+1, ∴2n b n+1=(n+1)a n+1一na n . ∴2n b n+1=(n+1)(2n+3)-n (2n+1)=4n+3,

高三数学专题外接球汇编

高三数学专题外接球 1.正棱柱,长方体的外接球球心是其中心 例1:已知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的正四棱柱的高为,体积为,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 . B . C . D . 2.补形法(补成长方体) 例2:若三棱锥的三个侧面两两垂直,且侧棱长均为,则其外接球的表面积是 . 3.依据垂直关系找球心 例3:已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底面满足 ,若该三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3,则其外接球的体积为( ) A . B . C . D . 一、单选题 1.棱长分别为 2、、的长方体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 C . D . 2.设三棱柱的侧棱垂直于底面,所有棱的长都为,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20π24π32π图2图3P ABC -ABC △BA BC ==π 2 ABC ∠= 16π16π3 32π3 24π48π

A .12π B .28π C .44π D .60π 3.把边长为3的正方形沿对角线对折,使得平面平面,则三棱锥 的外接 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 C . D . 4.某几何体是由两个同底面的三棱锥组成,其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则该几何体外接球的面积为( ) A . B . C . D . 5.三棱锥的所有顶点都在球的表面上,平面,,,则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 C . D . 6.如图是边长为1的正方体,是高为1的正四棱锥,若点,,,,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 . B . C . D . ABCD ABC ⊥ADC D ABC -32π27 π22πa 23πa 24πa A BCD -AB ⊥BCD 2BC BD = =2AB CD ==32π60π64π1111ABCD A B C D -S ABCD -9 π16 25π16 49π16 81π16

2018年高三文科数学模拟试卷04

2016年高考模拟试卷04 文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II 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草纲目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交通工效............。 3.第I 卷共12小题,第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I 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1,0,1M =-和{}0,1,2,3N =的关系的韦恩(Venn )图如图1所示,则阴影部 分所示的集合是( ) A .{}0 B .{}0,1 C .{}1,2,3- D .{}1,0,1,2,3- 2. 命题“存在实数x ,使2280x x +-=”的否定是( ) A .对任意实数x , 都有2280x x +-= B .不存在实数x ,使2280x x +-≠ C .对任意实数x , 都有2280x x +-≠ D .存在实数x ,使2280x x +-≠ 3. 若复数 1i 1 2i 2 b +=+(i 是虚数单位,b 是实数),则b =( ) A .2- B .1 2 - C .12 D .2 4. 已知平面向量(1,2)AB =,(2,)AC y =,且0AB AC ?=,则23AB AC +=( ) A .(8,1) B .(8,7) C .()8,8- D .()16,8 图1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专题复习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专题复习 一、选择题: 1.若r r |a -b|=r r |a|=4, |b|=5,则r r a与b 的数量积为 ( ) A .10 3 B .-10 3 C .10 2 D .10 2.若点P 分 AB 所成的比为 4 3 ,则A 分BP 所成的比是( ) A.73 B. 37 C.- 37 D.-7 3 3.若将向量r a =(2, 1)围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π 4 得到向量b r ,则向量b r 的坐标为( ) A .) 2 23,22(-- B .)223,22( C .)22,223(- D .)2 2,223(- 4.在矩形ABCD 中,u u r u u r u u r u u r u u r u u r 设11AE =AB,BF =BC, AB =(a,0),AD =(0,b)22,当u u r u u r EF ⊥DE 时, |a| |b| 的值为 ( ) A .2 B .3 C .2 D .3 5.已知A (5,7),B (2,3),将u u r r AB a 按=(4,1)平移后的坐标为 ( ) A .(-3,-4) B .(-4,-3) C .(1,-3) D .(-3,1) 6.将函数 )(x f y =图象上的点P (1,0)平移至P ′(2,0),则经过这种平移后得到的新 函数的解析式为 ( ) A .y =f(x -1) B .y =f(x)-1 C .y =f(x +1) D .y =f(x)+1 7.设点P 分有向线段21P P 的比是λ,且点P 在有向线段21P P 的延长线上,则λ的取值范围是( ) A.(-∞,-1) B.(-1,0) C.(-∞,0) D.(-∞,-2 1 ) 8.已知02 =+?AB BC AB ,则△ABC 一定是 (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9.若非零向量r r a,b 互相垂直,则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 ) A .r r r r a + b =a -b B .r r r r |a +b|=|a -b| C .r r r r (a +b)(a -b)=0 D .r r 2 (a -b)=0 10.设四边形ABCD 中,有DC =2 1 ,且||=|BC |,则这个四边形是( ) 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等腰梯形 D.菱形 11.已知平行四边形的3个顶点为A(a,b),B(-b,a),C(0,0),则它的第4个顶点D 的坐标是 A.(2a,b) B.(a-b,a+b) C.(a+b,b-a) D.(a-b,b-a) 12.将椭圆0716******* 2 =---+y x y x 按向量r a 平移,使中心与原点重合,则r a 的坐标为 ( ) A .(2,1) B .(-1,-2) C .(-1,2) D .(1,-2)

高三数学文科高考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4届高三数学文科高考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I 、II ,试卷共4页,有三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I 、II 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蓝、黑墨水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I 、II 的相应位置上,用2B 铅笔将答卷I 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方框内涂黑。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 B 互斥, 那么 棱柱的体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V =Sh 如果事件A , B 相互独立, 那么 其中S 表示棱柱的底面积, h 表示棱柱的高 P (A ·B )=P (A )·P (B ) 棱锥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 那么n V = 3 1Sh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S 表示棱锥的底面积, h 表示棱锥的高 P n (k )=C k n p k (1-p )n -k (k = 0,1,2,…, n ) 球的表面积公式 棱台的体积公式 S = 4πR 2 )2211(3 1 S S S S h V ++=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S 1, S 2分别表示棱台的上.下底面积, h 表示棱台 V =3 4πR 3 的高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选择题部分(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全集}9,7,6,4,2,1{=I , 其中}9,7,4,2{=M ,}9,7,4,1{=P ,}7,4,2{=S 是I 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等于 ( ▲ ) (A )}9,7,4{ (B )}9,7{ (C )}9,4{ (D )}9{ 2.已知a R ∈,则“2a >”是“2 2a a >”成立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已知βα,是不同的两个平面,n m ,是不同的两条直线,则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 ) (A )若α⊥m n m ,//,则α⊥n (B )若,m m αβ⊥⊥,则αβ∥ (C )若βα?⊥m m ,,则αβ⊥ (D )若,m n ααβ=I ∥,则m n ∥ 4.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 , 0(∞+上单调递增的是( ▲ ) (A )||ln x y = (B )2 x y -= (C )x e y = (D )x y cos = 5. 某中学高三理科班从甲、乙两个班各选出7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他们取得的成绩(满分100分)的茎叶图如右图,其中甲班学生成绩的平均分是85,乙班学生成绩的中位数是83,则x +y 的值为( ▲ ) (A )8 (B )7 (C )9 (D )168 (第5题) 乙甲y x 6 1 1 92 6 11805 679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