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表现》教学大纲

《装饰表现》教学大纲
《装饰表现》教学大纲

《装饰表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

《装饰表现》是设计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专业起着设计基础教育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图案设计和装饰画的特征及其表现形式,掌握图案设计与装饰画的表现方式和设计构思形式,达到艺术理论、技能、创新等方面的全面综合发展,以适应从事艺术设计工作的需要。本课程的学习将对视觉传达的专业设计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课程任务: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积累设计专业知识,开拓学生的专业设计思路,丰富思想,提高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和艺术设计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以后的专业设计等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应该结合专业理论知识、分阶段、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图案设计与装饰画的分析来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从理论到实践,逐渐认识、掌握图案设计的创新表现方法和运用特征。

在课程教学的方法上,授课教师应该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素材实例讲解,幻灯片展示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与讲解,使学生能直观的掌握图案设计与装饰画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方法,从创新性、美观性、形式性等方面进行引导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图案与装饰画概述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基本概念、.类别、艺术特征和工艺,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含义。

教学要求: 理解图案与装饰画教育的意义和社会功能。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容:

第一节图案与装饰画的概念与类别

一、图案与装饰画的概念

图案与装饰画有多层次的含义,广义指对造型结构,色彩及图形构成的设想,并依据材料要求、制作要求、实用功能、审美要求的创作来设计作品;狭义是指器物上的装饰图形。

二、图案与装饰画的类别

1.从图案与装饰画的用途来看,分为日用品装饰图案和陈设品装饰图案。

2.从基础训练和实际应用来看,分为基础装饰图案和专业装饰图案。

3.从图案与装饰画的空间来看,分为平面装饰图案和立体装饰图案。

4.从图案与装饰画的取材来看,分为植物装饰图案、动物装饰图案、几何装饰图案、人物装饰图案、风景装饰图案。

5.从图案的组织形式来看,分为单独图案、适合图案、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和独幅式综合图案。

第二节图案与装饰画的艺术特征

1.变形换色

2.概括与加强

3.平面化的表现

4.追求秩序的美感

5.理想化的景象

6.吉祥寓意

第三节图案与装饰画工艺

1.建筑装饰

2.陶瓷装饰

3.染织装饰

4.书籍、商品装饰

5.金属浮雕装饰

6.漆装饰

要求: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概念和艺术特征及图案与装饰画工艺,懂得从日常生活和优秀作品中寻找设计灵感的方法,树立严谨的学习态度,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第二章: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演变概况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演变概况,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的特点教学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艺术规律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容:

第一节中国传统装饰图案

一、新石器时期的彩陶装饰图案

1.动物装饰图案

2.植物装饰图案

3.人物装饰图案

4.几何装饰图案

二、商周时期青铜器装饰图案

1.饕纹

2.夔龙纹

3.凤鸟纹

4.象纹

三、战国时期的装饰图案

1.青铜器装饰图案

2.漆器装饰图案

3.织绣图装饰案

4.玉器

1.画像石

2.画像砖

3.瓦当图案

4.金属制品图案

5.织绣图案

五、南北朝装饰图案

1.石刻装饰图案

2.飞天

3.忍冬草装饰图案

4.莲花装饰图案

六、唐代装饰图案

1.卷草装饰图案

2.折枝花装饰图案

3.团花装饰图案

4.宝相花装饰图案

七、宋元装饰图案

1.莲花装饰图案

2.牡丹装饰图案

八、明清装饰图案

1.瓷器装饰图案

2.丝织装饰图案

4.景泰蓝装饰图案

第二节中国民间装饰图案

一、民间装饰图案的概念

民间装饰图案在历史上是相对宫廷、官方及上层社会的器物装饰图案而言的,是庶民即老百姓的生活用品上的各类装饰图案。民间装饰图案是由各民族的民间生产者自己制作和欣赏的一种艺术。

二、民间装饰图案的特点

1.民间装饰图案与民俗活动相关联

2.民间装饰图案的装饰内容

3.民间装饰图案的寓意、联想

谐音寓意

指物会意

感悟造型

三、民间装饰图案的种类

1.剪纸

2.蓝印花布

3.蜡染

4.刺绣

5.泥玩具

6.木版画

第三节外国装饰图案

一、亚非地区装饰图案

1.波斯装饰图案

2.日本装饰图案

3.埃及装饰图案

4.达荷美装饰图案

5.刚果装饰图案

二、欧美地区装饰图案

1.希腊装饰图案

2.墨西哥装饰图案

3.因纽特人的装饰图案

要求: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演变概况,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艺术发展的特点.

第三章:图案与装饰画的形式法则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形式法则

教学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形式法则和造型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容:

第一节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也称多样与统一,它是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也是图案与装饰画化的总则。图案与装饰画的变化与统一主要表现于

1.造型

2.构图

3.色彩

4.处理手法

第二节对称与均衡

1.对称

2.绝对对称

3.相对对称

4.均衡

第三节条理与反复

条理与反复是图案与装饰画组织的重要原则,是构成秩序美感的重要因素;同时,反复的应用又是图案与装饰画艺术所特有的一种美的形式。

1.条理

2.反复

第四节对比与调和

对比使双方鲜明的展示各自的特点,形成了视觉的张力,增强了对视觉的刺激强度,是对事物矛盾的展现。调和是把构成各种强烈对比的因素协调统一,使之趋向缓和。

1.对比的主要表现形式

2.调和的主要表现形式

第五节动感与静感

运动通常是指某一物体位置的移动。静止则与运动相反。动感与静感也来自人们的视觉经验,是相比较而存在的。

第六节节奏与韵律

1.节奏

2.韵律

第七节比例与对照

比例是一个数学概念,通常指同一物体放大或缩小后的数量关系,也常指事物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数量关系。对照即相互参照,具有衡量的含义。

要求:

理解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形式法则表现方法。

第四章:图案与装饰画的素材

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目的,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基本要领

教学要求: 懂得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的应用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容:

第一节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

一、写生的目的

二、写生的要领

1.观察

2.构图

3.整体与局部

4.取舍

三、写生的方法

1.黑白写生方法

慢写

速写

记忆与默写

影绘

2.色彩写生方法

铅笔淡彩

钢笔淡彩

水彩画的表现方法

水粉的表现方法

归纳色表现方法

第二节图案与装饰画素材的其他来源

一、采用摄影的形式搜集素材

二、图片的选择利用

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写生

第五章: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构图及黑白关系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和构图关系

教学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设计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容:

第一节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

1.提炼概括

2.夸张美化

3.淡化透视

4.体现秩序

5.丰富想象

6.形态比例

7.纹饰处理

8.透叠处理

9.近似造型

10.几何造型

11.制约造型

12.求全造型

13.联想造型

14.公共造型

15.互渗造型

16.体现个性

第二节图案与装饰画的构图

一、装饰构图中的透视变化

1.焦点透视法

2.散点透视法

3.环形透视法

4.反向透视法

二、形与形的适应

三、形态结构的重复

1.相同形态结构的重复

2.相似形态结构的重复

四、形态的层次关系

1.形态大小的层次关系

2.相似形态的层次关系

3.形态叠压所产生的层次

五、打破时空观念

第三节图案与装饰画的黑白关系

一、图与地的关系

二、黑白灰关系

三、点、线、面的个性

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的造型、图案与装饰画的构图

第六章:图案与装饰画的色彩与表现方法一、本章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目的: 了解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表现方法

教学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表现方法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内容:

第一节图案与装饰画的色彩

一、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基本知识

1.色与光

2.色彩的分类

3.色彩的三要素

4.色性

5.色调

6.色彩混合

二、归纳自然中的色彩

装饰色彩的构成离不开绚丽多彩的大自然,自然中的色彩美妙而变化无穷,是装饰色彩利用和借鉴的源泉。

三、借鉴绘画、摄影等艺术作品的色彩

第二节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表现方法

一、套色方法

二、渲染方法

三、与不同材料工具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1、与彩色铅笔相结合的方法

2、喷绘法

3、水色笔描绘法

4、剪贴法

5、刮色法

6、稀释法

7、纸纹利用

8、采用高丽纸描绘

9、电脑制作

要求:

掌握图案与装饰画色彩的表现方法

四、实验部分

1.实验教学性质与任务

在表达物体的比例、透视、结构关系的同时,应对物体充分的深入了解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对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

掌握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熟练的表现手法;比较准确地表达物体的比例、透视、结构关系掌握立体感、空间感、质感、量感的处理。

2.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

3.实验项目具体内容

实训项目一:装饰造型的元素【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掌握装饰造型的元素。

【实训内容】:

以点、线、面的形式设计一幅装饰画。

【实训设备】:

画桌,画板。

实训二:装饰造型的形式美【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掌握装饰造型的形式美。

【实训内容】:

以对称的形式设计一幅装饰画。

【实训设备】:

画桌,画板。

实训三:装饰色彩设计【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掌握色彩搭配的方法。

【实训内容】:

使用色彩的推移画一幅人物或风景装饰画。

【实训设备】:

画桌,画板。

实训四:装饰画技法创作

【实训目的】:

通过实训掌握装饰画的各种常用创作方法。

【实训内容】:

以人物或植物为题材创作一幅装饰画。

【实训设备】:

画桌,画板。

4.实验指导书资料

《图案设计艺术》作者:鲍小龙、刘月蕊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装饰艺术设计》作者:唐星明、甘小华编著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装饰画设计》作者:张一民编著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图案设计基础》作者:张美荣著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五、教材与参考书目

《图案设计艺术》作者:鲍小龙、刘月蕊出版社:东华大学出版社《装饰艺术设计》作者:唐星明、甘小华编著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装饰画设计》作者:张一民编著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

《图案设计基础》作者:张美荣著出版社:河北美术出版社

《中国历代装饰画研究》庞薰琴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历代装饰纹样》吴山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传统美术造型法则》石景昭编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中国陶瓷图案集》薛建华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张树贤著,今日中国出版社

《中国乡土艺术设计大系》郑军编著,广西美术出版社《中国民俗吉祥图》许道丰著,气象出版社

《国外古典陶瓷图形》舒杨等编,吉林美术出版社

《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20232029 课程英文名称:Engine Principle 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4 实验:6 上机:0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装甲车辆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该课是车辆工程、交通运输、装甲车辆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内燃机工作过程;掌握整机工作性能评定指标及其影响因素,运转特性及调整特性,获得一般的试验方法及操作技能,以便正确合理的选择、运用内燃机,同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内燃机理论循环;内燃机的实际循环;指示指标、有效指标及其它性能指标;机械损失及其测定;内燃机的环境指标;热平衡。 2.掌握四行程内燃机换气过程;四行程内燃机的充气效率;减少进气系统阻力;合理选择配气定时。 3. 掌握内燃机增压技术的类型及原理;废气涡轮增压器国内外发展现状、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影响废气能量利用的因素;与整机的匹配 3.掌握燃料的使用特性及燃烧的基本知识。 4.熟练掌握汽油机的燃烧过程,空气供给、燃油的供给与喷射;燃烧室的结构;汽油机电喷技术。 5.熟练掌握供油系统分类与结构,燃油的喷射与雾化,柴油机的燃烧过程, 油气混合及燃烧室结构,燃烧过程的匹配。 6.掌握内燃机工况;内燃机的磨合试验与功率标定、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可靠性试验、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负荷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的速度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内燃机万有特性概念及作图方法;内燃机的调整特性与试验方法、相关技术规范。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和自学相结合,辅以课外练习。讲课讲授着重使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中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在教学中以传统黑板方式为主,辅以PPT多媒体教学手段。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内燃机构造。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习题内容的选择基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UbuntuLinux操作系统第2版(微课版)—教学大纲

《Ubuntu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学分: 4 学时:48 适用专业: 高职高专类计算机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课程。课程安排在第学期。 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管理、软件使用和编程环境部署。本课程将紧密结合实际,以首选的Linux桌面系统Ubuntu 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使用和配置,为学生今后进行系统管理运维、软件开发和部署奠定基础。整个课程按照从基础到应用,从基本功能到高级功能的逻辑进行讲授,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掌握相关的技术操作技能。 前导课程: 《计算机原理》、《Windows操作系统》。 后续课程: 《Linux应用开发》 二、教学基本要求 理论上,要求学生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知识,包括配置管理、桌面应用、编程和软件开发环境。 技能上,要求学生能掌握Ubuntu Linux操作系统的配置方法和使用技能,涵盖系统安装和基本使用、图形界面与命令行、用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桌面应用、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Android应用开发、LAMP 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部署,以及Ubuntu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培养的IEET核心能力: ?具备系统管理方向的系统工程师的工程能力:掌握Linux配置管理和运维,包括用 户与组管理、文件与目录管理、磁盘存储管理、软件包管理、系统高级管理、服务器安装与管理。 ?具备应用开发工程师的开发环境部署能力,包括Shell编程、C/C++编程、Java与 Android应用开发、LAMP平台与PHP、Python、Node.js开发环境的部署和流程。 ?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接受企业 的文化;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等基本能力;具有基本的英语文档阅读能力,能较熟练地阅读理解Ubuntu Linux的相关英文资料。

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大纲

《汽车电气设备》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其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汽车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正确使用各类汽车电器的方法,了解现代汽车电器的发展方向。为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所从事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系统掌握“电工学”、“汽车构造”等课程的有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汽车电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为学习“汽车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等专业课以及进行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四、教学内容、重点、教学进度、学时分配 (一)车载电源(10学时)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汽车电源的组成与要求,汽车电源的现状与发展,蓄电池,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电源系统的使用。 2、重点 掌握汽车电源的组成、作用、要求;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构造、工作特性,掌握晶体管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充电指示灯电路、汽车电源系统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 3、教学要求 了解汽车电源的现状与发展,掌握汽车电源的组成、作用、要求;了解蓄电池的构造及型号,了解蓄电池容量的概念及影响因素,了解蓄电池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掌握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工作特性,了解免维护蓄电池的结构及工艺特点;掌握交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流发电机及调节器的构造、工作特性,掌握晶体管电子调节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充电指示灯电路、汽车电源系统保护电路的工作原理;了解电源系统的使用与维护操作注意事项,了解充电系统常见故障及判断方法。 (二)起动系统(6学时) 1、主要内容 主要介绍起动系统的基本组成,起动机的类型,起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起动机的使用与故障诊断。 2、重点 掌握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电磁开关的工作原理,掌握起动机的工作特性,掌握

计算机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计算机系统结构》教学大纲 (参考学时:约48学时) 1.课程的性质、目的和意义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技术课。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说明,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主要依靠器件的变革和系统结构的改进。今天,在器件潜力几乎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改进尤为重要。 本课程是从外部来研究计算机系统, 即使用者所看到的物理计算机的抽象;编写出能够在机器上正确运行的程序所必须了解到的计算机的属性;软硬件功能分配及分界面的确定。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生熟悉现代计算机系统特别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开发、应用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系统结构的分析能力,掌握系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即如何最合理地利用新器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力,设计并构成综合性能指标最佳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本科)高年级课程,需要综合几乎所有计算机专业基础和相关的前继专业课程知识。主要有: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本课程的新内容为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线程级并行、多核处理器、多处理器系统及其并行计算等。 1.教学内容 本课程知识结构图如图1所示。

第一部分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础 1.教学内容 2.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分类; 3.计算机系统多级层次结构和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 4.计算机系统设计的评价标准和定量原理; 5.软件、器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 6.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计算机系统结构定义,计算机组成定义,计算 机实现定义,系统结构、组成与实现的三者关系,透明性,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原理),MIPS定义,MFLOPS 定义。 2.掌握内容: 弗林分类法,冯·诺依曼计算机特征,计算机系统结构的演变,软件、器 件、应用对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影响,模拟与仿真。 3.了解内容: 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设计的主要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组成和计算机实现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2.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Amdahl定律,CPU性能公式,并行性原理,局部性 原理); 3.系统结构的评价标准; 4.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分类。 难点: 1.计算机系统设计的定量分析原理。 第二部分计算机指令系统 1. 教学内容 1.数据类型; 2.寻址技术; 3.指令系统的设计; 4.指令系统的改进。 2.教学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容:数据表示和数据结构,自定义数据表示,大端存储和小端存储,寻址 方式,指令格式的优化(Huffman编码法、扩展编码法),RISC的定义与特点,减少指令平均执行周期数方法。

《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技术》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总学时:40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汽车运用技术》是汽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适用于汽车电子技术专业。 本课程的任务:了解工程热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内燃机原理、汽车理论及汽车运用知识,加强对汽车结构设计的综合理解,为最终创造性的运用相关理论,提高内燃机性能及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操纵稳定性及汽车的通过性和平顺性打下基础。熟悉了解汽车运用方面的知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汽车公害及防治、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汽车更新、汽车购置、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重点认识汽车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制动性理论。了解汽车的稳定性、通过性和行驶平顺性等内容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一、汽车使用性能 1 、汽车动力性 2、汽车燃油经济性 3、汽车制动性 4、汽车操纵稳定性 5、汽车行驶平顺性 6、汽车通过性本章小结 重点:汽车等速百公里油耗检测 难点:汽车制动性检测 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使用 1、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2、汽车电子控制自动变速器 3、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4、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重点: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难点:汽车电子控制防抱死制动系统 三、汽车在特殊条件下的使用 1、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2、汽车在低温条件下的使用 3、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 4、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重点:汽车走合期的使用 难点:汽车在高温条件下的使用、汽车在高原和山区条件下的使用 四、汽车运行材料及其使用

1、汽车燃油及其使用 2、汽车润滑剂及其使用 3、汽车特种液及其使用 重点:汽车燃油及其使用 难点:汽车燃油及其使用 五、汽车公害及防治 1、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 2、汽车噪声公害及防治 重点: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 难点:汽车排放公害及防治 六、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1、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2、汽车状况分级与评定 重点: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难点:汽车技术状况及其变化 七、汽车更新 八、汽车购置 九、汽车驾驶与安全行驶 1、汽车基础驾驶 2、汽车在一般道路上的驾驶 3、汽车在高速公路上的驾驶 4、汽车在复杂环境下的驾驶 5、汽车安全行驶 重点:汽车在一般道路上的驾驶 难点:汽车安全行驶 三、学时分配表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计算机操作系统 总学时:68 理论学时:56 实验学时:12 一、课程性质及培养目标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课之一。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工作原理,包括操作系统内部工作过程与结构及相关概念、技术和理论,并作为实例介绍目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工作原理。在各章节中会介绍当前主流操作系统Windows的各部分功能及实现作为实例,以求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原理能够融会贯通。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地位和特点,熟练掌握和运用操作系统在进行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和调度时常用的概念、方法、算法、策略等。 二、课程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总结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制定本课程的教学原则为:理论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以语言形式获得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以直观形式获得直接经验的方法(例如演示法),以实际训练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例如讲练结合法、实验法等)。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单元操作系统引论 1、教学内容 任务1 操作系统概述 任务2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任务3 操作系统的分类 2、教学基本要求 让学生对操作系统形成初步的认识,对操作系统中的概念有整体的了解。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掌握操作系统类型和功能、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熟练掌握操作系统定义。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操作系统的分类、基本特征和功能 教学难点: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4、复习参考题 ⑴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⑵OS有哪几大特征?最基本得特征是什么? 第二单元操作系统原理基础 1、教学内容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讲述操作系统的原理,使学生不仅能够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而且可以学到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主要内容 包括:操作系统的概论;操作系统的作业管理;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原理; 操作系统的进程概念、进程调度和控制、进程互斥和同步等;操作系统的各 种存储管理方式以及存储保护和共享;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一般原理。其次 在实验环节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 操作系统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计算机学科的软件工程专业中是一门专业方向课,也可以面向计算机类的其它专业。其任务是讲授操作系统的原理,从系统内部了解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以级软件设计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方法;同时介绍实例操作系统的若干实现技术。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从操作系统内部获知操作系统的工作原理,理解操作系统几大管理模块的分工和管理思想,学习设计系统软件的思想方法,通过实验环节掌握操作系统实例的若干实现技术,如:Windows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等。 三、面向专业: 软件工程、计算机类 四、先修课程: 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以计算系统基础,C/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结构,数据结构等为先修课程,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求学生掌握先修课程的知识,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能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结构等课程的知识融入到本课程之中。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论(2学时) 第一节:操作系统的地位及作用 操作系统的地位(A);操作系统的作用(A)。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功能 单道系统与多道系统(B);操作系统的功能(A)。 第三节:操作系统的分类 批处理操作系统(B);分时操作系统(B);实时操作系统(B)。 第二章:作业管理(2学时) 第一节:作业的组织 作业与作业步(B);作业的分类(B);作业的状态(B);作业控制块(B)。 第二节:操作系统的用户接口 程序级接口(A);作业控制级接口(A)。 第三节:作业调度 作业调度程序的功能(B);作业调度策略(B);作业调度算法(B)。 第四节:作业控制 脱机控制方式(A);联机控制方式(A)。 第三章:文件管理(8学时) 第一节:文件与文件系统(1学时) 文件(B);文件的种类(B);文件系统及其功能(A)。 第二节:文件的组织结构(1学时) 文件的逻辑结构(A);文件的物理结构(A)。 第三节:文件目录结构(1学时) 文件说明(B);文件目录的结构(A);当前目录和目录文件(B)。 第四节:文件存取与操作(1学时) 文件的存取方法(A);文件存储设备(C);活动文件(B);文件操作(A)。 第五节: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2学时) 空闲块表(A);空闲区表(A);空闲块链(A);位示图(A)。 第六节:文件的共享和保护(2学时)

汽车营销教学大纲

《汽车营销》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课先修课程:汽车构造、市场营销学 总学时数:48+2周(其中讲课:40学时,案例:8学时,课程设计:2周) 适合层次:本科学分:4、5 适合专业:工商管理(汽车营销)、车辆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就是工商管理专业汽车营销方向的核心专业课,也就是汽车运用工程、车辆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等本科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旨在既熟悉汽车产品,又掌握汽车营销理论,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汽车营销管理人才。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将市场营销学的基本原理应用于汽车市场的研究。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汽车营销理念,了解国际汽车市场的变化趋势,了解国内外主要汽车营销模式,熟练掌握汽车产品知识,深刻理解汽车营销理论与方法,熟悉汽车营销战略及策略的制定,掌握汽车市场调研与分析的方法,同时把握国内外汽车营销发展的前沿问题,通过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并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对汽车市场的综合分析能力与解决汽车产品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40H)(包括重点△、难点★) 1、汽车营销概述(3H) 了解汽车产品的社会经济价值,了解我国汽车市场;了解汽车市场营销的功能、特征与营销管理的内容;了解汽车市场营销环境的构成、特征,汽车市场营销的宏观与微观环境的构成内容及其对汽车市场的影响;能够运用市场营销环境的分析方法,对汽车营销环境的变化因素及其对特定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该企业营销对策。 2、汽车市场竞争(4H)难点★ 了解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了解不同竞争地位的汽车企业的特点,掌握汽车市场竞争策略的制定及选择;并能够运用竞争战略管理模型,对特定汽车企业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并提供竞争方案。 3、汽车购买行为分析(4H)难点★重点△ 了解汽车购买者的分类,熟悉影响汽车购买者购买行为的基本因素,掌握各类汽车消费市场与汽车业务市场的购买行为特征;能够通过对汽车购买者行为的研究,提出对汽车产品设计、价格、促销与销售渠道等策略提供支持。 4、汽车市场调研与预测(3H) 掌握汽车市场调研的内容与方法,掌握汽车市场预测的主要方法;能够根据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方法,对特定的汽车市场进行调查研究。 5、汽车目标市场(4H)难点★ 理解汽车市场细分、汽车目标市场、汽车市场定位的概念,掌握汽车市场细分的方法,掌握汽车目标市场的选择与汽车市场定位的方法。 6、汽车产品策略(4H)重点△ 理解汽车产品整体概念的内涵,能够通过对产品整体概念的应用,理解汽车产品三个层次的构成,对汽车产品技术设计、外观设计与品牌战略的设计提供决策支持;掌握汽车产品组合策略,能够通过对产品组合概念的应用,对汽车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方向、汽车产品更新换代与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操作系统》总学时与学分:72学时 4学分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涉及考研等进一步进修的重要课程,是计算机 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操作 系统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操作系统的使用和一般的管理方法,从而为学生以后的 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学 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5第二章 进程管理12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12第四章 存储管理12第五章 设备管理10第六章 文件管理8第七章 操作系统接口4第八章 网络操作系统3第九章 系统安全性3第十章 UNIX 操作系统3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系统的作用和发展过 程,知道操作系统是配置在计算机硬件上的第一层软件,是对计算机系统的首次扩充,是 现代计算机系统必须配置的软件。 基本要求:掌握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发展过程、基本特征及主要功能;了解操作 系统的结构设计 本章重点:操作系统的概念、作用,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本章难点:操作系统基本特征的理解,操作系统主要功能的体现。 教学方法: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电气课件中调试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

《汽车运用工程》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运用工程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运用工程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层次:专起本 课程代号:28655 学时: 64学时学分:4 一、课程的作用、地位和任务 1、课程作用 《汽车运用工程学》是自学考试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其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有效的使用车辆,以较低的消耗充分发挥汽车的使用性能,延长汽车的使用寿命。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以及毕业后从事汽车技术使用和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3、课程学习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汽车运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汽车运用工程的主要技术指标,掌握汽车运用工程的基本分析方法和技术分析方法,并能够结合实际运用到实践中。使学生初步掌握汽车使用性能试验方法、汽车合理使用和汽车检测的基本技能。 4、课程类型:专业课 5、先修课程:汽车原理 二、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理论教学

(二)实践教学内容及要求 1、实验 实验、实习结合理论教学进行,实验、实习项目和要求如下: 2.课程设计(包括综合实践)

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掌握汽车几大评价指标中的某种指标的评价方法和评价全过程。 课程设计题目类型:某某汽车动力性指标计算; 设计内容: 1.选定动力性计算时所需的参数 2. 确定发动机外特性曲线 3、计算最高车速 4、计算最大爬坡度 5、计算最大加速度 三、学时分配表 四、考核的内容及要求 1.课程考核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 参考理论教学的要求,理论教学的重点即是考核的考察点。 2.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3.考试时间:90分钟 4.试卷结构: 题型包括:填空20%、判断题20%、名词术语20%和计算或问答题40%。 题目难易比例为1:3.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2014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大纲 一、设计目的和要求 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配合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课《操作系统》而开设的,其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使学生能将操作系统的概念具体化,并从整体和动态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操作系统,以巩固和补充操作系统的原理教学,提高学生解决操作系统设计及实现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实施,要求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培养学生在模拟条件下与实际环境中实现功能模块和系统的能力: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实际进行操作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和编程实现,具体包括: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个简单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培养学生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合理分析试验结果的能力: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实验设计、程序调试、错误分析,从而熟悉实验设计方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方法。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系统和过程的能力:学生需根据设计项目的功能要求及操作系统原理的相关理论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需考虑项目实现的软硬件环境,设计相关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实现过程中发现解决方案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改进。 (4)培养学生分析并清楚阐述设计合理性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项目上机验收和实验报告中分析阐述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5)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课程设计分小组进行,每个小组有一个组长,负责组织本组成员的分工及合作。 二、设计学时和学分 学时:32 ;学分:1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以下三个题目中:1、2中选做一题,第3题必做。 1、基于线程的多任务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掌握线程的定义和特征,线程的基本状态,线程的私有堆栈,线程控制块TCB,理解线程与进程的区别,实现线程的创建、撤消和CPU切换。 (2)时间片轮转调度 理解各种调度算法、调度的原因,完成时钟中断的截取,具体实现调度程序。 (3)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 理解优先权的概念,并实现最高优先权优先调度策略。 (4)利用记录型信号量实现线程的同步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5408202 一、课程性质、目的及开课对象 (一)课程的性质:专业必修课 (二)课程的目的: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质点、质点系和刚体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为学习有关的后继课程打好必要的基础,并为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科学技术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建立力学模型的初步能力;综合本课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开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专业(汽车运用工程方向)本科生 二、先修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方式 (一)教学方法:理论教学 (二)考核方式:考试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54。其中理论:46,习题:8。 五、教学内容与学时 绪论(1学时) 【主要内容】: 0.1 工程中的力学问题 0.2 本课程的任务、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重点难点】:工程中的力学问题,本课程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学生掌握要点】:理论力学的任务和研究方法。 第1章基本概念与物体的受力分析(5学时) 【主要内容】: 1.1力学的基本概念 1.2 静力学公理 1.3 约束与约束力 1.4 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重点难点】:约束与约束力,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学生掌握要点】:静力学公理,物体的受力分析和受力图。 第2章平面汇交力系(2学时)

【主要内容】: 2.1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解析法。 2.2 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重点难点】:用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问题。 【学生掌握要点】: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几何法,平面汇交力系合成与平衡的解析法。 第3章力矩与力偶(2学时) 【主要内容】: 3.1 力对点之矩 3.2 力偶与力偶矩 3.3 力偶的等效条件 3.4 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重点难点】:力偶的基本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学生掌握要点】:力偶的基本性质,平面力偶系的合成与平衡。 第4章平面任意力系(6学时) 【主要内容】: 4.1 力线平移定理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意一点简化 4.3 主矢与主矩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 4.5 合力矩定理 4.6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4.7 物体系的平衡 【重点难点】: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方法与简化结果,平衡方程的应用,物体系的平衡。 【学生掌握要点】:力线平移定理,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和平衡,物体及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第5章摩擦(2学时) 【主要内容】: 5.1 滑动摩擦 5.2 摩擦角与自锁现象 5.3 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5.4 滚动摩擦的概念 【重点难点】:摩擦角与自锁,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学生掌握要点】:摩擦的基本规律,考虑滑动摩擦时物体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 第6章空间力系(4学时) 【主要内容】 6.1 力在空间坐标轴上的投影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操作系统(英)》课程教学大纲 (Operating Systems) 一、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1201313 学分:3学分 总学时:51学时(其中实验 9 学时) 适用对象: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等专业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 二、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生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信息类各专业的必修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操作系统在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系统的开发模式、开发方法和操作系统的分析、设计能力,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以后参与系统软件分析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使用原版教材,采用双语教学,采用课堂讲授和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并在多媒体环境下进行教学。 (三)教学安排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51学时,其中课堂讲授42学时,上机实践教学9学时。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5 hours, Lab 0 hour) Main Points: Short history,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 Objectives, Functions, Multiprogramming, Real-Time System, Batch system, Time-sharing system,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Network operating system. Chapter 2 Computer-System Structures ( 1.5 hours , Lab 0 hour)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课程标准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系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课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 链接学制:三年制 开设学期:三学期 占有学分:6分 1 前言 1.1 课程描述 《建筑装饰表现技法》课程是贵州交通职业技术院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Photoshop绘图软件的操作,并能使用绘图软件来表现设计思想,表现设计方案,完成设计交流。着重培养建筑装饰从业人员的常用绘图软件设计表现技能,课程主要讲授Photoshop绘图软件概述,绘图软件的工具与运用方法,表现图的构图、实用透视作图法与色彩,设计草图表现技法,以及其它各种绘图软件表现技法等五部分组成。 熟悉表现图的构成要素,理解各表现技法的具体要求,掌握分类表现技法和技巧,具有能选择运用适宜的表现技法进行设计表现;具有对表现图的明暗、色调、材质的分析与表现能力,具有表现图透视与构图的能力,具有快速地表现其设计构思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设计岗位职业道德、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设计艺术修养直接配合的相关课程是:《建筑装饰效果图》等课程。 1.2 设计思路 设置依据:《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根据2012版教学计划。 服务项目:本门课在专业中的主要工作项目是提供设计方案、施工资料。 教学模式:采用基于工作系统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 课业资源:这门课实施所需相关资料如:教材、规范、多媒体课件、设计方案案例、教学软件以及绘图工具等。 评价方式:是理论考试+过程考核+成果考核。 总控学时:96课时(理论32课时,课内实践64课时) 2课程学习目标 1)熟悉Photoshop绘图软件的操作方法; 2)表现图的构图、实用透视作图法与色彩; 3)具有绘制表现图透视图线稿的能力;

汽车概论新教学大纲

《汽车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概论》 课程编号: 学分:4学分 学时:48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相关课程:《汽车文化》《汽车工程概论》《汽车运用工程》 适用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汽车概论》是高等职业学院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的必须课之一,是专业基础课。也可以作为非汽车专业的选修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鉴赏判断汽车的能力。介绍汽车概论、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汽车使用性能、汽车管理相关知识、汽车发展简史、要求学习者掌握以上的汽车基本知识。 2.知识点目标:掌握汽车总体构造及基本原理、汽车车史文化、汽车名人文化、掌握汽车的发展、汽车的公害和汽车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讲授汽车概论的基本知识,让学生了解汽车专业,扩大知识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为学习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 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可根据具体教学时数选取教材中的有关章节,未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内容,下面所列教学内容仅供参考。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汽车认识概论(6学时) 教学内容 1、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汽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汽车专业的定位及努力方向。 教学要求 1、了解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2、熟悉汽车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1、掌握汽车专业的定位及努力方向。 重点与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培养专业兴趣,热爱汽车行业。 2、通过学习使学生培养具有认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汽车发展简史(8学时) 教学内容 1、汽车萌芽阶段 2、第一辆汽车 3、第一台柴油机 4、汽车史上的三次重大变革 教学要求 1、熟悉汽车发展史。 2、掌握汽车的三次重大变革。 重点与难点: 1、汽车的诞生和发展阶段。 2、汽车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事件。 3、德国、法国、美国相应国的汽车发展史。 (三)著名汽车公司及汽车名人(8学时)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附件1: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制定(修订)人: 李灿平、郭亚莎制定(修订)时间: 2006年 7 月所在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本章简要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以及发展历史。同时讨论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操作系统以及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本节重点: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掌握操作系统与硬件软件的关系。 §1.2 操作系统的历史 本节按器件工艺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本节重点:多道程序系统的概念。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理解多道程序系统概念。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 本节介绍常见的操作系统的类型、特点及适用的对象。 本节重点: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上述三大操作系统的特点及适用对象。 §1.4 操作系统功能 本节简单介绍操作系统的五个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上述功能。 §1.5 计算机硬件简介 本节简单介绍计算机硬件系统。 本节要求学生自修。

§1.6 算法的描述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有关过程所用的描述算法。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本书所采用的描述算法。 §1.7 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 本节介绍研究操作系统的几种观点。系统管理的观点,用户界面观点和进程管理观点。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上述三种观点。 第二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 本章主要讨论操作系统的两个用户接口,并以UNIX系统为例,简单介绍用户接口的使用操作方法。 §2.1 作业的基本概念 本节介绍作业的基本概念,什么是作业及作业组织(结构)。 本节重点:作业的基本概念。 本节要求学生掌握作业的基本概念,了解作业的组织。 §2.2 作业的建立 本节介绍作业的几种输入方式和作业的建立过程。 本节重点:联机输入方式和Spooling系统,作业控制块PCB和作业的四个阶段。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作业的几种输入方式,理解Spooling系统,掌握作业建立的过程内容。理解作业的四个基本阶段。提交、后备、执行以及完成阶段。 §2.3 命令控制界面接口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的命令接口界面。介绍命令接口的两种使用方式。讨论联机方式下操作命令的分类。 本节重点:命令接口的使用方式。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命令接口的作用和使用方式。了解联机方式下操作命令的分类。 §2.4 系统调用 本节介绍操作系统提供给编程人员的唯一接口,系统调用。同时讨论系统调用的分类。 本节重点:编程人员通过系统调用使用操作系统内核所提供的各种功能和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系统调用的分类、理解系统调用的功能、掌握系统调用的处理过程。 §2.5 UNIX用户界面 本节简单介绍UNIX系统的发展历史和特点以及UNIX系统结构。同时讨论UNIX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的分类功能和使用方法。 本节重点:UNIX系统的特点。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UNIX系统的发展史,掌握UNIX系统的特点,理解UNIX系统操作命令和系统调用的功能。 第三章进程管理 本章详细介绍进程和线程管理的有关概念和技术。 §3.1 进程的概念 本节介绍进程的基本概念。通过程序的并发执行,引出进程具有并发性特征的概念。同时讨论进程的各式各样的定义以及作业和进程的关系。 本节重点:进程的特征。 本节要求学生了解程序的并发执行,掌握进程的特征。 §3.2 进程的描述 本节介绍进程的静态描述以及进程上下文结构。 本节重点,进程的上下文结构。 本节要求学生理解进程的静态描述内容,掌握进程控制块PCB的作用和进程上下文结构。

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技法 内容摘要:在黑白装饰画设计与创作中,对于技法的灵活掌握与恰如其分的选择,是能否表现出感人至深的视觉形象的重要方面。文章认为,除了不断从自然的形态中摄取丰富的感性认识外,更应该着重考虑如何生动地将视觉形象呈现于画面中,以使画面上的每根线、每个块、每个空白都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关键词:点线面明暗关系工具肌理 黑白装饰画是一种装饰性艺术,它以黑白两色为造型手段,通过点、线、面组合来表现形象,具有高度概括的艺术特色。通过概括、提炼、归纳和抽象,人们将丰富的色彩最大限度地简化为黑与白两大元素,使它具有简洁、纯朴、充满活力的美,并产生独特的魅力。它吸收了版画艺术的风格及图案的格律节奏,是将有形与无形相互补充,并把装饰与自然融贯一体的黑白装饰画种类之一。黑白装饰画制作方便、工具简单、效果明显又具有广泛的实用价值及审美价值。 装饰画设计中,技法的表现是装饰语言的技巧再创造,画面中的每一个有意义的符号、每一个元素的组合、每一个形象的处理,技法都是相当重要的。不同的造型特征需要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要引入恰当的表现技法去体现。 1.点绘法。在黑白装饰画技法中,点绘是主要手段之一。点有很多种,不同的点和不同的组织形式可构成不同的视觉效果。利用点的大小、疏密、轻重、聚散,表现黑、白、灰的色阶,从而表现明暗、光影和层次。当它做大小渐变以及呈现不同的排列方式时,能够产生静止、夸张、运动等多种感觉。点的疏密、聚散,不仅可以表现出浓淡,而且可以表现立体感。以点的疏密来强调、表现立体感时,将会增强形态的趣味性和形式美感。用点塑造出来的物象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既可以是细密的也可以是概括的。 2.组线法。线是黑白装饰造型中极有情感和表现力的形态要素,线自身的刚柔曲直、长短粗细、浓淡枯润、抑扬顿挫等,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排列上,有平行排列、非平行排列。平行排列,有等距排列、不等距排列和渐变排列等。在排列组合上,线可从粗到细,可有规则地粗细交替,也可无规则地粗细交替变化。在排列方向上,可垂直、水平、倾斜和不同方向排列或交叉组合。通过线条的粗细、长短、疏密、缓急等排列,可以形成空间、体积和构成感。 3.剪影法。剪影法是模仿民间剪纸效果进行设计和创作的。剪纸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装饰艺术,能刻画出既有条理又非常概括的图形。剪影法要求形体间穿插合理,主要以粗线和面为造型语言,黑白相互转换变化,相互衬托,有着浓厚的北方民间艺术风格,一般多用来表现人物、动物、花卉植物等题材。 4.综合法。综合法是把点、线、面三者有机地运用在同一画面中,运用不同形状的点,粗细、曲直等各异的线,大小、方圆等不同的面,进行装饰画创作。纯线条的组合看来未免缺乏厚重之感,而单纯的色块则过于平板。综合技法特别适合用来表现复杂的画面层次。在指导学生时,要引导他们熟练使用疏密、虚实等形式美法则来增强黑白装饰画的表现效果。 5.光影法。明度的两极是白与黑,中间是程度不同的各种灰色调。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光照的效果,在环境中因反差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结果都会产生黑、白、灰明度的变化。光影法依赖光的作用来塑造形象,注重光影、明暗关系的处理,能很好地表现画面空间感和实体感。 6.平光法。平光法不依赖光的作用来塑造形象,而是把物象本身的固有色的明度作为处理黑白、明暗关系的依据。物体本身的固有色,光照的效果,在环境中因反差程度不同而形成的结果都会产生黑、白、灰明度的变化。平光法注重图形本身的塑造,有外形清晰、明确的特点。 7.拓印法。拓印法巧妙利用如植物自然生长的纹理变化,根据画面需要把叶、草、树皮等拓印到纸上,再进行整理补绘,制作出富有美感的装饰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