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奥数专题第一讲行程问题

小升初奥数专题第一讲行程问题
小升初奥数专题第一讲行程问题

小升初奥数专题讲座

第一讲行程问题

走路、行车、一个物体的移动,总是要涉及到三个数量:

距离走了多远,行驶多少千米,移动了多少米等等;

速度在单位时间内(例如1小时内)行走或移动的距离;

时间行走或移动所花时间.

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距离=速度×时间

很明显,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数量,就马上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从数学上说,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这样的数量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例如

总量=每个人的数量×人数.

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因此,我们从行程问题入手,掌握一些处理这种数量关系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就能解其他类似的问题.

当然,行程问题有它独自的特点,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行程问题的内容最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它不仅在小学,而且在中学数学、物理的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因此,我们非常希望大家能学好这一讲,特别是学会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处理技巧.

这一讲,用5千米/小时表示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用3米/秒表示速度是每秒3米

1.1 追及与相遇

有两个人同时在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距离,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距离之差.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内,

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

通常,“追及问题”要考虑速度差.

例1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

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

所用时间=9÷6=1.5(小时).

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

面包车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时).

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

48×1.5=72(千米).

答: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72千米.

例2小张从家到公园,原打算每分种走50米.为了提早10分钟到,他把速度加快,每分钟走75米.问家到公园多远?

解一:可以作为“追及问题”处理.

假设另有一人,比小张早10分钟出发.考虑小张以75米/分钟速度去追赶,追上所需时间是

50 ×10÷(75- 50)= 20(分钟)·

因此,小张走的距离是

75× 20= 1500(米).

答:从家到公园的距离是1500米.

还有一种不少人采用的方法.

家到公园的距离是

一种解法好不好,首先是“易于思考”,其次是“计算方便”.那么你更喜欢哪一种解法呢?对不同的解法进行比较,能逐渐形成符合你思维习惯的解题思路.

例3 一辆自行车在前面以固定的速度行进,有一辆汽车要去追赶.如果速度是30千米/小时,要1小时才能追上;如果速度是 35千米/小时,要 40分钟才能追上.问自行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一:自行车1小时走了

30×1-已超前距离,

自行车40分钟走了

自行车多走20分钟,走了

因此,自行车的速度是

答:自行车速度是20千米/小时.

解二:因为追上所需时间=追上距离÷速度差

1小时与40分钟是3∶2.所以两者的速度差之比是2∶3.请看下面示意图:

马上可看出前一速度差是15.自行车速度是

35- 15= 20(千米/小时).

解二的想法与第二讲中年龄问题思路完全类同.这一解法的好处是,想清楚后,非常便于心算.

例4 上午8点8分,小明骑自行车从家里出发,8分钟后,爸爸骑摩托车去追他,在离家4千米的地方追上了他.然后爸爸立即回家,到家后又立刻回头去追小明,再追上小明的时候,离家恰好是8千米,这时是几点几分?

解:画一张简单的示意图:

图上可以看出,从爸爸第一次追上到第二次追上,小明走了

8-4=4(千米).

而爸爸骑的距离是 4+ 8= 12(千米).

这就知道,爸爸骑摩托车的速度是小明骑自行车速度的 12÷4=3(倍).按照这个倍数计算,小明骑8千米,爸爸可以骑行8×3=24(千米).

但事实上,爸爸少用了8分钟,骑行了

4+12=16(千米).

少骑行24-16=8(千米).

摩托车的速度是1千米/分,爸爸骑行16千米需要16分钟.

8+8+16=32.

答:这时是8点32分.

下面讲“相遇问题”.

小王从甲地到乙地,小张从乙地到甲地,两人在途中相遇,实质上是小王和小张一起走了甲、乙之间这段距离.如果两人同时出发,那么

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

“相遇问题”,常常要考虑两人的速度和.

例5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步行需要36分钟,小王骑自行车从乙地到甲地需要12分钟.他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两人相遇?

解:走同样长的距离,小张花费的时间是小王花费时间的 36÷12=3(倍),因此自行车的速度是步行速度的3倍,也可以说,在同一时间内,小王骑车走的距离是小张步行走的距离的3倍.如果把甲地乙地之间的距离分成相等的4段,小王走了3段,小张走了1段,小张花费的时间是

36÷(3+1)=9(分钟).

答:两人在9分钟后相遇.

例6 小张从甲地到乙地,每小时步行5千米,小王从乙地到甲地,每小时步行4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然后在离甲、乙两地的中点1千米的地方相遇,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

解:画一张示意图

离中点1千米的地方是A点,从图上可以看出,小张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多1千米,小王走了两地距离的一半少1千米.从出发到相遇,小张比小王多走了2千米小张比小王每小时多走(5-4)千米,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是

2÷(5-4)=2(小时).

因此,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5+ 4)×2=18(千米).

本题表面的现象是“相遇”,实质上却要考虑“小张比小王多走多少?”岂不是有“追及”的特点吗?对小学的应用题,不要简单地说这是什么问题.重要的是抓住题目的本质,究竟考虑速度差,还是考虑速度和,要针对题目中的条件好好想一想.千万不要“两人面对面”就是“相遇”,“两人一前一后”就是“追及”.

请再看一个例子.

例7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于C点.如果甲车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6千米.求A,B两地距离.

解:先画一张行程示意图如下

设乙加速后与甲相遇于D点,甲加速后与乙相遇于E点.同时出发后的相遇时间,是由速度和决定的.不论甲加速,还是乙加速,它们的速度和比原来都增加5千米,因此,不论在D点相遇,还是在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一样的,这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下面的考虑重点转向速度差.

在同样的时间内,甲如果加速,就到E点,而不加速,只能到 D点.这两点距离是 12+ 16= 28(千米),加速与不加速所形成的速度差是5千米/小时.因此,在D点(或E点)相遇所用时间是

小升初奥数讲座

小升初奥数讲座 第一讲行程问题 走路、行车、一个物体的移动,总是要涉及到三个数量: 距离走了多远,行驶多少千米,移动了多少米等等; 速度在单位时间内(例如1小时内)行走或移动的距离; 时间行走或移动所花时间. 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表示: 距离=速度×时间 很明显,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数量,就马上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从数学上说,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这样的数量关系也是最常见的,例如 总量=每个人的数量×人数.

工作量=工作效率×时间. 因此,我们从行程问题入手,掌握一些处理这种数量关系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就能解其他类似的问题. 当然,行程问题有它独自的特点,在小学的应用题中,行程问题的内容最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它不仅在小学,而且在中学数学、物理的学习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因此,我们非常希望大家能学好这一讲,特别是学会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方法和处理技巧. 这一讲,用5千米/小时表示速度是每小时5千米,用3米/秒表示速度是每秒3米 1.1追及与相遇 有两个人同时在行走,一个走得快,一个走得慢,当走得慢的在前,走得快的过了一些时间就能追上他.这就产生了“追及问题”.实质上,要算走得快的人在某一段时间内,比走得慢的人多走的距离,也就是要计算两人走的距离之差.如果设甲走得快,乙走得慢,在相同时间内, 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 通常,“追及问题”要考虑速度差. 例1 小轿车的速度比面包车速度每小时快6千米,小轿车和面包车同时从学校开出,沿着同一路线行驶,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当面包车到达城门时,小轿车已离城门9千米,问学校到城门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解:先计算,从学校开出,到面包车到达城门用了多少时间. 此时,小轿车比面包车多走了9千米,而小轿车与面包车的速度差是6千米/小时,因此 所用时间=9÷6=1.5(小时). 小轿车比面包车早10分钟到达城门,面包车到达时,小轿车离城门9千米,说明小轿车的速度是面包车速度是 54-6=48(千米/小时). 城门离学校的距离是 48×1.5=72(千米).

2020最新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应用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祝同学们小升初考出好成绩!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一、相遇问题 1、一列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从甲、乙两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6小时相遇,相遇后快车继续行驶3小时后到达乙站。已知慢车每小时行45千米,甲、乙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二人分别以每小时3千米和5千米的速度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后二人继续往前走,如果甲从相遇点到达B地共行4小时,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一列快车从甲城开往乙城,每小时行65千米,一列客车

同时从乙城开往甲城,每小时行60千米,两列火车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4、兄弟两人 同时从家里出发到学校,路程是1400米。哥哥骑自行车每分钟行200米,弟弟步行每分钟行80米,在行进中弟弟与刚到学校就立即返回来的哥哥相遇。从出发到相遇,弟弟走了多少米?相遇处距学校有多少米? 5、有两只蜗牛同时从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点A出发(如图),分别沿着两腰爬行。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5米,另一只蜗牛每分钟行2米,8分钟后在离C点6米处的P点相遇,BP的长度是多少米?

6、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相遇时距A地120米,相遇后,他们继续前进,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距A地150米处再次相遇,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米? 7、A、B两地相距38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8千米,乙每小时行11千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乙到达A地后立即返回B地,几小时后两人在途中相遇?相遇时距A地多远? 10、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丙从B地到A地。他们同时出发,甲骑车每小时行8千米,丙骑车每小时行10千米,甲丙两人经过5小时相遇,再过1小时,乙、丙两人相遇。求乙的速度。 11、甲、乙、丙三人行走的速度依次分别为每分钟30米、

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五升六讲义第3讲找规律(奥数版块)北师大版

第三讲 找规律 例题1:判断推理,把边长为1cm 的正方形如图那样一层、两层、三层······通过摆放,拼成各种图形,你能发现其中的规律吗?看图找出规律并填写表格。 变式练习 1.把边长为1cm 的正方形纸片按如下规律拼搭: (1)那么第五个图形应该用几张正方形纸片拼成? (2)第10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如图由若干个边长为5cm 的小正方形拼成,若有100层,则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例题2.按规律填数:0.4,0.8,1.2,( ),( ),( ) 变式练习 按规律填数:,4.0,21 ( ),145,114,( ) 例题3.如图,依次连接第一个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正方形,再次连接第二个正方形各边中点得到第三个正方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若第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则第n 个正方形的面积( ) ......... 变式练习: 观察图中菱形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可知数2013应标在( )A .第503个菱形的上方B .第503个菱形的下 观察图中菱形四个顶点所标的数字规律,可知数2013应标在( )

A.第503个菱形的上方 B.第503个菱形的下方 C.第504个菱形的左方 D.第504个菱形的右方 例题4.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4□8=24, 10□6=46, 6□10=34,那么:5□2=()。 变式练习: 1.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2*4=8,4*6=14,5*3=13,8*7=23,按此规定,9*3=() 2.有一个数学运算符号“@”,使下列算式成立:6@2=12,4@3=13,3@4=15,5@1=8,求8@4=() 课后作业 1..把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如图那样一层、两层、三层······一直拼下去。那么拼成的图形的周长恰为2016厘米时,这个图形共有()层。 2.将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硬纸片如图一层、二层、三层、……地排下去: (1)排到第5层,一周的长是()厘米。 (2)当周长为280厘米时,一共有()层。 3.观察下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9个图形共有______个

五升六奥数行程问题

五升六奥数行程问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五升六奥数行程问题(一) 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1480千米的AB两城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2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甲、乙两城相距660千米,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货车先行4小时,客车才从乙城出发开往甲城,又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从400米环形跑道上的A点出发向相反方向跑,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40秒第二次相遇,甲每秒钟跑6米,乙每秒钟跑多少米 4、两辆汽车从相距7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原计划甲每小时行34千米,乙每小时行42千米。实际开车时,甲车加快了速度,每小时行53千米,那么,相遇时,乙车比原计划少行多少千米 5、甲由东村去西村,同时乙从西村到东村,经过14分钟,两人相遇后又相距90米。已知甲走完全程需24分钟,乙每分钟走60米,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51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途中甲车发生故障停了1小时,乙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相遇时甲车行驶了多少米 7、A、B两地相距164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4千米,乙每小时行11千米,乙在途中修车耽搁了1小时,然后继续行驶与甲相遇。求两车相遇时乙行了几小时 8、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中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

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9、张欣和王颖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张欣每小时行4千米,王颖每小时行5千米,3小时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10、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张村和李村同时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两车行了5小时还相距240千米,求张村和李村间的距离。 1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相遇后甲车继续行驶了4小时到达B地,已知乙车每小时行44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米12、张欣和王颖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张欣每小时行4千米,王颖每小时行5千米,两地相距18千米,他俩几小时相遇 13、小李和小王的家相距1650千米,他们同时从自己的家出发到对方家里去,走了6分钟还相距750米,共需要几分钟两人才能相遇 14、甲乙两地相距1500米,张力每分钟走150米,他从甲地出发2分钟后,王明才从乙地出发,王明每分钟走90米,王明出发后几分钟两人才相遇 15、AB两地相距27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8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与乙相遇。他俩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少分钟 16、甲乙两村相距4800米,小王和小李同时从甲村出发去乙村,小王骑车每分钟行240米,小李步行每分钟走60米,小王到达乙村后休息10 分钟,然后返回,又经过几分钟与小李相遇

五升六奥数行程问题

五升六奥数行程问题 The pony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五升六奥数行程问题(一) 1、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1480千米的AB两城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22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甲、乙两城相距660千米,货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货车先行4小时,客车才从乙城出发开往甲城,又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甲乙两人从400米环形跑道上的A点出发向相反方向跑,在第一次相遇后又经过40秒第二次相遇,甲每秒钟跑6米,乙每秒钟跑多少米 4、两辆汽车从相距76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原计划甲每小时行34千米,乙每小时行42千米。实际开车时,甲车加快了速度,每小时行53千米,那么,相遇时,乙车比原计划少行多少千米 5、甲由东村去西村,同时乙从西村到东村,经过14分钟,两人相遇后又相距90米。已知甲走完全程需24分钟,乙每分钟走60米,东、西两村相距多少米 6、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51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途中甲车发生故障停了1小时,乙车每小时行驶30千米,相遇时甲车行驶了多少米 7、A、B两地相距164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4千米,乙每小时行11千米,乙在途中修车耽搁了1小时,然后继续行驶与甲相遇。求两车相遇时乙行了几小时 8、东、西两镇相距240千米,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东镇开往西镇,一辆货车上午9时从西镇开往东镇,到中午12时,两车恰好在两镇间的中点相遇。如果两车都从上午8时由

两地相向开出,速度不变,到上午10时,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9、张欣和王颖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张欣每小时行4千米,王颖每小时行5千米,3小时相遇,求AB两地的距离。 10、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张村和李村同时相对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5千米,两车行了5小时还相距240千米,求张村和李村间的距离。 11、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相遇后甲车继续行驶了4小时到达B地,已知乙车每小时行44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米 12、张欣和王颖同时从甲乙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张欣每小时行4千米,王颖每小时行5千米,两地相距18千米,他俩几小时相遇 13、小李和小王的家相距1650千米,他们同时从自己的家出发到对方家里去,走了6分钟还相距750米,共需要几分钟两人才能相遇 14、甲乙两地相距1500米,张力每分钟走150米,他从甲地出发2分钟后,王明才从乙地出发,王明每分钟走90米,王明出发后几分钟两人才相遇 15、AB两地相距2700米,甲乙两人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分钟行100米,乙每分钟行8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与乙相遇。他俩从出发到相遇共经过多少分钟 16、甲乙两村相距4800米,小王和小李同时从甲村出发去乙村,小王骑车每分钟行240米,小李步行每分钟走60米,小王到达乙村后休息10分钟,然后返回,又经过几分钟与小李相遇 17、甲乙两人骑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8小时相遇。如果甲每小时少行1千米,乙

五年级奥数数学行程问题知识点及练习

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是小学阶段接触最多、难度比较大的一类应用题,程问题有其基本的解答规律。这一讲所讲的行程问题是比较复杂行程问题,解答这类行程问题时不能生搬硬套关系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基本数量关系式: 速度x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一、专题简析: 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相背问题和追及问题。这一周我们来学习一些常用的、基本的行程问题。 解答行程问题时,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来思考,对具体问题要作仔细分析,弄清出发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练习一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2: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头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练习二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2、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例3: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推荐】五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五升六讲义第11讲 同余问题(奥数板块)北师大版

第十一讲 数论之同余(选讲) 一、 余数定理:若A x ÷余a ,B x ÷余b ,则有 ① ()A B x ?÷的余数=()a b x ?÷的余数; ② 当,A B a b >>时,()A B x ±÷的余数=()a b x ±÷的余数; ③ 当,A B a b ><时,()A B x -÷的余数=()x a b x +-÷的余数; ④ ()()A B a b x +-+÷????的余数为0; ⑤ 若a 、b 相等,则()A B x -÷的余数为0 【例 1】 一个两位奇数除1477,余数是49,那么,这个两位奇数是多少? 【巩固】 2024除以一个两位数,余数是22.求出符合条件的所有的两位数. 【例 2】 求4373091993??被7除的余数. 【巩固】 一个数被7除,余数是3,该数的3倍被7除,余数是多少?

【例 3】 20032与22003的和除以7的余数是多少? 【巩固】 2008222008+除以7的余数是多少? 【例 4】 19977 77777???个除以41的余数是多少? 【巩固】 已知20082008 200820082008a =个,问:a 除以13所得的余数是多少?

【例5】若2836,4582,5164,6522四个自然数都被同一个自然数相除,所得余数相同且为两位数,除数和余数的和是多少? 【巩固】有一个整数,用它去除70,110,160所得到的3个余数之和是50,那么这个整数是多少? 【例6】六名小学生分别带着14元、17元、18元、21元、26元、37元钱,一起到新华书店购买《成语大词典》.一看定价才发现有5个人带的钱不够,但是其中甲、乙、丙3人的钱凑在一起恰好可买2本,丁、戊2人的钱凑在一起恰好可买1本.这种《成语大词典》的定价是多少元? 【巩固】商店里有六箱货物,分别重15,16,18,19,20,31千克,两个顾客买走了其中的五箱.已知一个顾客买的货物重量是另一个顾客的2倍,那么商店剩下的一箱货物重量是多少千克?

小升初奥数详解——行程问题之多人行程

小升初奥数详解——行程问题之多人行程 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变化最多的一个专题,不论在奥数竞赛中还是在“小升初”的升学考试中,都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行程问题中包括: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沿途数车、猎狗追兔、环形行程、多人行程,等等。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 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 三个关系:1.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 2.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3.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三种关系,就会发现解决行程问题还是有很多方法可循的。 如“多人行程问题”,实际最常见的是“三人行程” 例1: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

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分析: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 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 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 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 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114=8892(米) 我们把这样一个抽象的三人行程问题分解为三个简单的问题,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总之,行程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只要理解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汇总

六年级奥数行程问题汇总 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距离=速度×时间。它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相向而行:相遇时间=距离÷速度和 (2)相背而行:相背距离=速度和×时间。 (3)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在环形跑道上,速度快的在前,慢的在后。 追及距离=速度差×时间。 解决行程问题时,要注意充分利用图示把题中的情节形象地表示出来,有助于分析数量关系,有助于迅速地找到解题思路。 两辆汽车同时从某地出发,运送一批货物到距离165千米的工地。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甲车行完全程用了多少小时?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已知甲车比乙车早到8分钟,当甲车到达时,乙车还距工地24千米”。这句话的实质就是:“乙48分钟行了24千米”。可以先求乙的速度,然后根据路程求时间。也可以先求出全程165千米是24千米的多少倍,再求甲行完全程要用多少小时。 解法一:乙车速度:24÷48×60=30(千米/小时) 甲行完全程的时间:165÷30—=4.7(小时) 解法二:48×(165÷24)—48=282(分钟)=4.7(小时) 答:甲车行完全程用了4.7小时。 1、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42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甲地开往乙地。第一辆每小时行42千米,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28千米。第一辆汽车到乙地立即返回。两辆汽车从开出到相遇共用多少小时? 2、A、B两地相距900千米,甲车由A地到B地需15小时,乙车由B地到A地需10小时。两车同时从两地开出,相遇时甲车距B地还有多少千米? 3、甲、乙两辆汽车早上8点钟分别从A、B两城同时相向而行。到10点钟时两车相距112.5千米。继续行进到下午1时,两车相距还是112.5千米。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站相向开出。第一次在离东站60千米的地方相遇。之后,两车继续以原来的速度前进。各自到达对方车站后都立即返回,又在距中点西侧30千米处相遇。两站相距多少千米?

(完整版)1.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题总汇

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题总汇 (一)相遇问题(异地相向而行) 三个基本数量关系:路程= 相遇时间?速度和 (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2)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4)甲车每小时行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千米,两车于相隔1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65千米? (5)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二)追击问题(同向异速而行相遇) 同向追及问题的特点是:两个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慢者在前面,快者在后面。他们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直到快者追上慢者。 设V1 < V2 甲的速度为V1 乙的速度为V2 甲乙相距△S 甲在乙前若同时同向而行当甲乙相遇即乙刚好追上甲时 用时T 则: △S + V1?T = V2?T 它有三个基本的数量:追及时间、速度差以及路程差。其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

追及时间=路程差(即相隔路程)/速度差(快行速度-慢行速度) 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 路程差=速度差 追及时间 (1)小强和小英从相距80米的两地同时同向行走,小英在前面每分钟走50米, 小强在后面每分钟走70米。两分钟后小强和小英还相隔多少米? (2)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0千米的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轮船每小时行 驶25千米,乙轮船在后每小时行38千米,几小时后两轮船还相距21千米? (3)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在汽车开出1小时后,一辆 摩托车以每小时75千米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行驶路线去追这辆汽车,几小时可以追上?追上时距出发地的距离是多少? (4)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去货场运货。甲车每小时行64千米,乙车每小 时行48千米。途中甲车因出故障,停车修理3小时,结果乙车比甲车早1小时到达货场,问出发地到货场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三)环形跑道问题 环形跑道问题,从同一地点出发,如果是相向而行,则每合走一圈相遇一次;如果是同向而行,则每追上一圈相遇一次.这个等量关系往往成为我们解决问题的关键。 (1)一条环形跑道长400米,小强每分钟跑300米,小星每分钟跑250米,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经过多长时间小强第一次追上小星? (2) 光明小学有一条长200米的环形跑道,亮亮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亮亮每秒跑6米,晶晶每秒跑4米,问:亮亮第一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米? (3) 一环形公路周长是24千米,甲乙两人从公路上的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出

奥数:行程问题(6题)_非常有用、经典!

奥数:行程问题(6题) 例1:某校和某工厂间有一条公路,该校下午2点钟派车去该厂接某劳模来较作报告,往返需用1小时,这位劳模在下午1点钟便离厂步行向学校走来,途中遇到接他的汽车,上车去学校,在下午2点40分到,汽车速度是劳模的几倍 解:汽车行驶全程时间是1个小时,现在情况汽车2点出发,2点40分回来,说明汽车行驶40分钟,也就是说走了全程的三分之二。在不管单位的情况下可列式:车速*20min=三分之二路程(因为往返用了40min,所以单程是20min),人步行的时间是1点走到2点的60min,再加上汽车行驶三分之二路程用的20min,即80min,可列式:人速*80min=三分之一路程。两式相除车速=8倍人速 8倍 例2、自行车队出发24分钟后,通信员骑摩托车去追他们。在距出发点9千米处追上了自行车队。通信员立即回出发点,然后又返回去追自行车队,再追上时恰好离出发点18千米。求自行车队和摩托车的速度。 答案:与例1类似,摩托车24分钟行9千米×2,所以速度为9×2×(60÷24)=45(千米/小时) 摩托车行9千米用12(=24÷2)分钟,比自行车快24分钟,所以自行车36(=12+24)分钟行9千米,速度为9×60÷36=15(千米/小时) 例3、刘江骑自行车在一条公共汽车线路上行驶。线路的起点站和终点站间隔相同的时间发一次车,并且车速都相同。他发现从背后每隔12分钟开过来一辆汽车,而迎面每隔4分钟有一辆汽车驶来。问汽车是每隔多少时间发一辆车? 答案:由于每隔12分钟,背后开过来一辆车,而每隔4分钟有一辆车迎面驶来,所以每经过12分钟,恰好有两辆车从不同的方向驶过身边,不妨假设一开始就如此。设相邻两辆车的间隔为1个单位,到开始时,刘江背后的一辆车与刘江相距1个单位,刘江前面的在第三辆车与刘江相距3个单位,经过12分钟,这两辆车从不同方向驶过刘江身边,由于这两辆车之间相距4个单位,车速相等,所以各驶过2个单位,而刘江则走过1个单位,这表明车速是刘江的2倍,于是汽车6(=12÷2)分钟驶过1个单位,即每6分钟发一辆车。 例4、一条街上,一个骑车人与一个步行人同向而行,骑车人的速度是步行人速度的3倍。每隔1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步行人;每隔20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超过骑车人。如果公共汽车从始发站每次隔同样的时间发一辆车,那么每隔多少分钟发一辆公共汽车? 答案:20÷10×3=6,所以骑车人20分钟所走距离是步行人的6倍,多出5倍,也是汽车在20-10=10分钟内所行距离是步行人的5倍。所以两辆汽车(即步行人与身后第一辆车)的间隔是步行人10分钟所走距离的5-1=4倍,汽车10分钟行5个间隔,行4个间隔用10÷5×4=8分钟,即每8分钟发一辆车。

五升六奥数题集

第一讲和差问题 专题简析: 和差问题是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差,求大小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为了解答这种应用题,首先要弄清两个数相差多少的不同叙述方式.有些题目明确给了两个数的差,而有些应用题把两个数的差“暗藏”起来,我们管暗藏的差叫“暗差”。 重点: 例1:两筐水果共重150千克,第一筐比第二筐少10千克,两筐水果各多少千克? 随堂练习: 1、果园共260棵桃树和梨树,其中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20棵.桃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2、有一根钢管长12米,要锯成两段,使第一段比第二段短2米.每段各长多少米? 例2:长方形操场的长与宽相差80米,沿操场跑一周是400米,求这个操场的长与宽是多少米? 随堂练习: 1、假设磨李小区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它的长比宽长360m,现知道绕磨李一周需走3000m。问:你能知道磨李小区有多大面积吗? 2、长方形的周长是72cm,长比宽多16cm,问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cm2? 例3: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6包,从乙仓库调8包到甲仓库,两个仓库大米的包数就同样多了,甲、乙两个仓库原有大米各多少包? 随堂练习: 1、兔妈妈拔了29个萝卜分给了小白兔和小黑兔,因为分的萝卜不一样多,兔妈妈让小白兔给了小黑兔5个,这时再来数发现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出1个萝卜,你知道原来小白兔和小黑兔各分到了多少个萝卜吗? 2、刘星和哥哥上个月共有720元零花钱,刘星给哥哥60元他们的钱数就会一样多。问:他们原来各有多少元零花钱? 例4: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一共有22只,如果再买4只白兔,白兔和黑兔的只数一样多.小勇家养的白兔和黑兔各多少只?

1、图书馆的书架上、下两层共存书220本,如果从上层拿出10本放入下层,则两层书架上书数相等.求原来上、下层各存书多少本? 2、周明和王刚两人数学成绩的和是182分.周明如果多考5分,就比王刚多3分.周明和王刚的数学各考了多少分? 例5:甲、乙两人同时以相同的速度打字,2分钟共打了240个字,已知甲每分钟比乙多打10个字.问甲、乙两人每分钟各打多少个? 随堂练习: 1、小华每天写8个大字,比小军每天多写2个.小华和小军一星期一共写多少个大字? 2、商店里每天卖出电脑10台,卖出的彩电比电脑多5台,一个星期商店卖出电脑和彩电一共多少台? 例6:甲、乙两校共有学生1050人,部分学生因搬家需要转学,已知由甲校转入乙校20人,这样甲校比乙校还多10人,求两校原来有学生多少人? 随堂练习: 1、小华和小敏共有铅笔25枝,如果小华用去4枝,小敏用去3枝,那么小华还比小敏多2枝,小华和小敏原来各有多少枝铅笔? 2、甲乙两个学校共有学生1245人,如果从甲校调20人去乙校后,甲校比乙校还多5人,两校原有学生多少人? 补充: 1、甲、乙、丙三个数的和是105,甲数比乙数多4,乙数比丙数多4,求丙数. 2、有3条绳子,共长95米,第一条比第二条长7米,第二条比第三条长8米,问3条绳子各长多少米?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小升初必考题――行程问题分析(可编辑修改word版)

[小学奥数解题方法]小升初必考题――行程问题分析 行程问题是“小升初”考试中的必考题目,更是考察孩子逻辑思维的重要题型。行程题以应用题的形式出现,需要学生敏锐的发现很多量之间的关系,并能都灵活熟练的运用一些综合的做题方法,比如:方程、比例、周期性问题等。 现就教学中学生遇到的一些问题,总结一下这一专题,并给出行程中最基本的题型,或者说是"题种"。 1. 火车车长问题: 1)基本题型: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两点:火车车长记入总路程;重点是车尾:火车与人擦肩而过,即车尾离人而去。 【例1】火车通过一条长1140 米的桥梁用了50 秒,火车穿过1980 米的隧道用了80 秒,求这列火车的速度和车长。(过桥问题) 【例2】一列火车通过800 米的桥需55 秒,通过500 米的隧道需40 秒。问该列车与另一列长384、每秒钟行18 米的列车迎面错车需要多少秒钟?(火车相遇) 2)错车或者超车:看哪辆车经过,路程和或差就是哪辆车的车长 【例3】快、慢两列火车相向而行,快车的车长是50 米,慢车的车长是80 米,快车的速度是慢车的2 倍,如果坐在慢车的人见快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5 秒,那么,坐在快车的人见慢车驶过窗口的时间是多少? 3)综合题:用车长求出速度;虽然不知道总路程,但是可以求出某两个时刻间两人或车之间的路程关系 【例4】铁路旁有一条小路,一列长为110 米的火车以每小时30 千米的速度向南驶去,8 点时追上向南行走的一名军人,15 秒后离他而去,8 点6 分迎面遇到一个向北走的农民,12 秒后离开这个农民。问军人与农民何时相遇? 2. 时钟问题: 两个速度单位:1 格/时和12 格/时,一个路程单位12 格 时钟问题主要有3 大类题型:第一类是追及问题(注意时针分针关系的时候往往有两种情况);第二类是相遇问题(时针分针永远不会是相遇的关系,但是当时针分针与某一刻度夹角相等时,可以求出路程和);第三种就是走不准问题,这一类问题中最关键的一点:找到表与现实时间的比例关系。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答案

第28周行程问题(一) 例 1 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一 1,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出发,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时,与汽车还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二人同时从东村到西村,甲每分钟行120米,乙每分钟行100米,结果甲比乙早5分钟到达西村。东村到西村的路程是多少米?

例 2 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练习二 1,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2,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达乙地? 3,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都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如果这批树苗全部给五(1)班的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树?

例3 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三 1,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3.2千米处与乙相遇。A、B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小平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小平家,小平每分钟比小红多走20米。30分钟后小平到家,到家后立即原路返回,在离家350米处遇到小红。小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3,甲、乙二人上午7时同时从A地去B地,甲每小时比乙快8千米。上午11时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24千米处与乙相遇。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之行程相遇问题(附答案)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之行程相遇问题(附答 案) 小升初奥数知识点之行程相遇问题: 1、【中难度】题目: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30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5千米,经过5小时相遇,问:乙的速度是多少? 解答:甲乙5个小时路程和是300千米,相遇时间是5小时,所以二人的速度和是300 5=60千米/时,乙的速度是60-35=25千米/时。 2、【中难度】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两车相遇时,甲车正好走了300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答【分析】相遇时甲走了300千米,所以甲走了300 50=6时,这6时正好是甲、乙两车的相遇时间,两地的距离(50+60)6=660千米。 3、【中难度】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相距380千米的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比甲车晚出发1小时,乙车出发后,甲、乙两车几小时相遇? 解答:乙车晚出发1小时,则乙车出发时甲已经行驶了50 1=50千米,此时甲、乙两车的距离是380-50=330千米,所以乙车出发后,相遇时间为330 (50+60)=3小时。 4、【高难度】一列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45千米,一列客车从乙地开往甲地,平均每小时比货车快15千米,已知客车比货车迟发2小时,客车出发后4小时两车相遇,然后仍继续前进,问:当客车到达甲地时,货车离乙地还有多少千米? 解答:货车每小时行45千米,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快15千米,

所以,客车速度为每小时45+15=60千米;两车相遇时,货车已行了4+2=6小时,货车所行驶的路程是45 6=270千米,客车行驶的路程是60 4=240千米,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270+240=510千米,客车行完全程所用时间:510 60=8.5(小时)。客车到甲地时,货车离乙地的 5、【中难度】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甲车从A地、乙车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两车相遇后4.5时,甲车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两车相遇后4.5小时,甲车到达B地,注意到甲车4.5小时走的正好是乙相遇时所行的路程,所以相遇时乙行了4.5 40=180(千米),相遇时间为180 60=3(小时),AB两地的距离是(40+60)3=300(千米)。

(完整版)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题总汇

小升初数学行程问题专题总汇 行程问题 (一)相遇问题(异地相向而行) 三个基本数量关系:路程 = 相遇时间×速度和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例2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例3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4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例5甲车每小时行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千米,两车于相隔1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65千米? 例6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二)追击问题(同向异速而行相遇) 同向追及问题的特点是:两个物体同时沿同一方向运动,慢者在前面,快者在后面。他们之间的距离不断缩短,直到快者追上慢者。 设 V 1 < V 2 甲的速度为V 1 乙的速度为V 2 甲乙相距△S

甲在乙前若同时同向而行当甲乙相遇即乙刚好追上甲时用时T 则: △S + V 1*T = V 2 *T 它有三个基本的数量:追及时间、速度差以及路程差。其基本的数量关系式是:追及时间=路程差(即相隔路程)/速度差(快行速度-慢行速度)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1)小强和小英从相距80米的两地同时同向行走,小英在前面每分钟走50米,小强在后面每分钟走 70米。两分钟后小强和小英还相隔多少米? (2)甲、乙两艘轮船从相距60千米的码头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轮船每小时行驶25千米,乙轮船在后 每小时行38千米,几小时后两轮船还相距21千米? (3)娟子和小平从相距140米的两地同时同向而行,小平在前每分钟走45米,娟子在后每分钟走65米, 即分钟后娟子可以追上小平? (4)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速度是每小时50千米,在汽车开出1小时后,一辆摩托车以每小时75千米 的速度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行驶路线去追这辆汽车,几小时可以追上?追上时距出发地的距离是多少? (5)甲、乙两车同时、同地出发去货场运货。甲车每小时行6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8千米。途中甲车 因出故障,停车修理3小时,结果乙车比甲车早1小时到达货场,问出发地到货场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思路启迪根据要求,要想求出两地之间的距离,需要先求出甲车或乙车的行使时间。求行使的时间,可以用追及的问题求时间的思路来解答。条件“甲车中途停车3小时,乙车比甲车早1小时到达“可以理解为乙车比甲车先出发2小时,两车同时到达货场。也就是甲车要追的路程为48*2=96(千米),速度差为64-48=16(千米),这样可求出甲车行使的时间为96/16=6(小时),从而求出两地之间的路程。解: 64*((48*2)/(64-48)+2)=384(千米) ***(6) 甲、乙两人在一个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跑步,若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 甲过10分钟第一次从乙身后追上乙;若二人同时从同一点反向而行,只要2分钟就相遇。求甲、乙的速度? 思路启迪此题是一道追击问题和相遇合一的题。由题意可知,同向即为追及问题,那甲、乙的速度差为400/10=40(米/分钟),甲、乙的速度和为400/2=200(米/分钟);那甲的速度为(200+40)/2=120(米/分钟),乙的速度为(200-40)/2=80(米/分钟)。 (三)环形跑道问题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讲座及练习答案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讲座及练习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五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讲座及练习答案 行程应用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知道三个量中的两个量,就能求出第三个量。 例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 56 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8 千米。两车在距中点 32 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两车在距中点 32 千米处相遇,由于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相遇时,甲车应行了全程的一半多 32 千米,乙车行了全程的一半少 32 千米,因此,两车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共多行了 32 × 2= 64 (千米)。两车同时出发,又相遇了,两车所行的时同是一样的,为什么甲车会比乙车多行 64 千米?因为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多行 56-48 = 8 (千米)。 64 ÷8 =8 所以两车各行了 8 小时,求东、西的路程只要用( 56 + 48 )× 8 即可。 32× 2 ÷(56-48 )= 8 (小时) ( 56 + 48 ) ×8 = 832 (千米)答:东、西两地相距 832 千米。 【疯狂操练】 1、小玲每分行 100 米,小平每分行 80 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 120 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解:小玲速度比小平速度快,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也就是说他们相遇的时候小玲比小平多走了120×2=240米,那么他们相遇时间为240÷(100-80)=12分钟, 总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和乘以相遇时间:(100 + 80)×12 = 2160(米) 答:学校到少年宫有2160米.

小学奥数5升6测试题

2011年暑假小五升小六数学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附加分2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审核: 班级五升六姓名成绩 一、填空(每空1分,共7分) 1. 汽车2小时共行100千米,它每小时行()千米 2. 两数之和为20,两数之差为10,大数是(),小数是()。 3. 一支钢笔能换3支圆珠笔,4支圆珠笔能换7支铅笔,那么4支钢笔能换()支铅笔。 4. 三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105,其中最大的数是(),把这个数分解质因数是(). 5.黑珠和白珠共有2000颗,按照下面的规律排列: ●○○○●○○○●○○○……第2000颗珠子是()色的。 二、口算(每题1分,共12分) 22×28= 36×76= 51×59= 23×83= 81×89= 63×43= 27×87= 79×39= 68×62= 42×62= 93×97= 43×47= 三、计算:能简便的就简便算(前5题3分一题,后5题6分一题,共计45) 1.395-283+154+246-117 2. 25×99 3.14×75+14×25 4. 125×18÷(18÷8) 5. 9600 ÷ 4 ÷ 25 6. 17+26+83+29+74+71 7. 1111 1223344950 ++++ ???? 8. 8795-4998+2994-3002-2008 9.3 25 × +3 58 × +3 811 × 10. 1+2+3+4+5……+30 教师寄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坚持学习就是成功! 1

四、解答题(1,2题必须用方程做)(每题4分,共28分) 1.两城相距600千米,客货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7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80千米,几小时两车相遇? 2. 两个水池共贮水60吨,甲池用去6吨,乙池又注入8吨水后,乙池的水比甲池的水少4吨,原来两池各贮水多少吨? 3.三个植树队植树1900棵,甲队植树的棵数是乙队的2倍,乙队比丙队少植300棵,三个队各植了多少棵? 4.幼儿园把一些积木分给小朋友,如果每人分2个,则剩下20个;如果每人分3个,则差40个。幼儿园有多少个小朋友?一共有多少个积木? 5.2. 爷爷今年72岁,孙子今年12岁。几年后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5倍?几年前爷爷的年龄是孙子的13倍? 6.五名裁判给一名运动员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平均得分9.58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高分,均分为9.46分;如果只去掉一个最低分,均分为9.66分。求这名运动员的最高得分和最低得分分别是多少? 教师寄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坚持学习就是成功!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