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刘小敏

投资建设事业部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包括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两个方面。合理的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有效控制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费用限额之内。

[关键词]造价的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全过程管理

引言

施工总承包企业长期以来,普遍忽视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费用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即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做为一个施工总承包单位转型的产物,在拓展投资板块时往往脱离不了施工总承包原有的工作模式,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才逐步意识到我们是以投资为主的模式,必须甩掉总承包的尾巴。然而投资+建设的项目怎样才能把项目成本在合理范围和批准的限额内,笔者认为,重视从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工程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达到合理控制造价。

1、投资估算阶段

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决策的重要因素,投资估算一旦批准,是不允许随意更改的,所以在项目筹备阶段,造价管理及商务管理部门需根据项目的定位对项目的投资情况做出较详细、较准确的投资估算。它不仅是银行评估拟建项目的贷款依据,还是项目建设期及施工期的重要指导作用依据。

投资建设事业部成立以来在投资估算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为确保投资估算的误差率控制在土10%U内,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对拟建项目做了详细的投资估算。为拟建项目是否能正确的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优秀的施工合作及项目建设期资金筹集及回收情况团队提供重要依据。

2、设计概算阶段

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是设计阶段,而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合理性和选择设计最佳方案的依据,是工程造价管理及编制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依据。

设计概算阶段对拟建项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拟建项目总投资额的影响

占总费用不到3%勺设计费用,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到为75%~95%从百分比不难看出设计阶段的重要性。

(2)对拟建项目工期的影响

根据投资估算控制概算的原则,拟(筹)建项目的设计概算若超出投资估算的10%则该项目的必须重新报批,或者重新修改概算。

在投资建设事业部所承接及投资的项目,设计概算均有设计院提供,由于在事业部成立初期设计人员未配备到位,往往会忽略了设计概算重要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收集已完工程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建立已完工程信息库,在编制筹建项目的设计概算时要结合拟建项目所在地的价格水平,提高设计概算的准确性。工程造价人员应针对初步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使项目实施成本达到最省,功能最优,减少施工过程中设计增量,避免成本管理失控,已达到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目的。

3、施工图预算阶段

施工图预算是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计量与计价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各种费用定额等有关资料进行计算和编制的预算造价文件。它是考核工程成本、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是编制投标文件、签订合同的依据,是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等。

3.1若在建项目未及时编制施工图预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某项目前期启动时间较紧,在施工图未出图前即进行施工合作单位招标,未编制施工图预算;此项工作在项目开工后才完成,使总承包方在主体施工时处于不利的状态。且该项

目为定向开发,项目未派驻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为现场工程师处理各类签证或索赔事件提供技术支持,因此造成后期结算时出现的争议比较多。由此可见作为施工总承包方,施工图预算是控制整个施工周期发生费用的依据,是不容忽视的环节。

(2)某项目在项目开工后外墙真石漆工程招标前,工程造价人员对专业分包项进行成本分析,发现原外墙施工设计方案超出设计概算。经相关部门进行讨论并与设计院沟通,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为依据将原外墙三层以下石材改为仿石材真石漆。

3.2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造价人员应在施工图预算编制前熟悉施工图,参加项目部组织的技术交底会议, 勘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土方,桩基情况。

(2)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确定承建项目的计价模式跟取费方式及时调整施工图设计总超出设计概算的方案。

(3)项目特征中必须描述的内容要清晰,工作内容要清楚。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争议,减少签证的发生。

4、招投标阶段

招标控制价是指招标人根据国家、省级计价文件及行业准则和办法,按照设计施工图计算的,对招标工程限定的最高工程造价,其主要作用是招标人对招标工程的最高限价。

投标报价是施工单位根据招标文件及有关计算规则,计价依据等,结合企业自身的因素及投标策略及各种影响造价的因素,提出的投标报价,它是施工单位是否中标的关键。

不管是作为投标单位还是作为招标单位,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这一阶段的商务工作应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1)造价人员应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的审核,确保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作为招标方式必须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招标工程量清单应准确、严谨、招标范围完整,作为投标方应测算项目投标成本,做到项目不缺项不漏项。

(2)主动参与评标工作并出具评标报告,分析各单位的投标策略,看是否有不合理报价的

部分。同时也审核投标单位的商务标书是否规范,是否有违反计价规定的地方,以保证评标的公平、公正;我方作为投标方时,要分析招标文件是否有不平等因素在里面,是否对我公司存在不利因素,根据招标控制价及公司的实际情况合理报价。

(3)加强合同管理。根据事业部的管理大纲,合同管理是商务工作的范围之内,虽

然目前还归属于经营管理部,但商务管理部在合同签订中,应重点审核合同中涉及材料价格、过程核价原则,以及结算时调价方法及调价幅度的条款是否合理,是否有违反相关政策及行业准则,我方与合作单位、专业分包单位是否存在预付款,以及进度款的付款方式是否有利于资金管理。通过投资事业部合同评审流程,保证合同的公平性。合同签订后,商务管理部要协助项目部监督合作单位及专业分包单位按时履行合同内容,纠正违反合同现象,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计价与计量问题,使甲、乙双方能够正确地履行合同。

该阶段工作未做足而出现了以下现象:

(1)专业分包工程量预估不足,造成个别专业分包结算金额超出合同金额35%如: 某在建项目前期对项目情况预估不足,场地1.5米以下土质为淤泥土,开挖难度大且土质无法用于回填,加上场地设计标高比原始地坪标高高出 1.35米需购买大量回填土等,造成土方专业分包费用超合同价256万元;水泥基防水工程招标时对地下室水泥基防潮层工程量预估不足,未将厨房及阳台防潮层考虑在合同内,造成涂膜防水专业

分包费用超合同价35万元。

(2)鉴于合同中关于材料价格确认的约定为“南京市信息价缺项的材料,由乙方报价,甲方根据市场询价后进行确认”,两家合作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大量的认价材料,造成我方在

核价过程中优势不明显。

5、竣工结算阶段

竣工结算是施工单位在完成合同内所承包的工程全部完工后,与建设单位进行的最终工程价款结算,是一个结果的反映。它反映该工程施工单位实际造价是多少,以及还又多少工程款

要结算。通过竣工结算,施工单位可以测算该工程的盈亏情况。但是如果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未深入到位,结算时会将问题一一暴露出来。

投资建设事业部已完工项目在结算中遇到的一下问题:

(1)合作单位及分包单位的选择对结算的影响

合理的确认施工合作单位及专业分包单位的数量,分包单位过多会对在建项目的施工管理、现场协调、资料整理,进度款办理、竣工结算都会增加难度和成本费用。所以有必要合理控制分包商的数量,优选有实力、综合能力强的分包单位。

(2)未采用工程量清单招标的分项工程

在建项目中若施工合作单位不是通过工程量清单招标的方式确定的,结算时会缺少商务标及清单的约束,随意调整综合单价,在双方核对结算量、价的过程中,没有综合单价作为标准,会出现较大的分歧。

(3)工程结算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签证现场未及时办理,存在补签现象。

(4)出现结算总费用超出设计概算的项目。

在结算阶段会出现以上情况,是我们忽视了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有效的控制项目实施工程中的各个阶段,将专业知识合理的运用到结算中,多查阅现场的声像、影像资料及施工规范,合理的控制成本。

6、结束语

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三超”现在很严重,因此工程造价控制应贯穿全过程,并分阶段按照设定的目标控制,这不仅能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也能有效的控制贯穿成本, 增加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工作内容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工作内容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工作内容 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前期准备阶段: A:在工程施工前期,编制施工图预算,从而对整个工程有一个总体的造价控制依据,有利于建设方方案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B:编制施工图预算,从而对整个图纸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便于建设方参考及决策。 二、工程施工阶段: A: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形象进度编制工程割算,得出这一阶段工程的进展情况以及完成整个工程量的比例。从而有助于建设方了解工程情况,为建设方拨款提供依据。 B: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工程审计变更,工程签证,这就要求我们协助建设方审查设计变更内容是否符合规定:审查设计变更内容与原工程标底预算是否重复列项,即设计变更增加的经费是否已包含在合同造价中,如有上述情况,应与签证人员联系补充修改,使其符合规定后,再进行调整修改。审查内容是否清楚。设计变更都应资料齐全,内容表达清楚,有具体的变更部位、变更原因、变更项目、数量,以及特殊情况的技术处理意见等。审查签证是否准确。有无把不属签证范畴的内容列入签证参与决算的情况,诸如像施工单位自身原因返工的项目,施工现场临时设施项目,及施工单位现场用工等。 C:在施工过程中,协助建设方考察材料价格,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三、工程结算阶段: A:竣工资料的收集工作。包括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现场变更、设备清单、材料及设备的采购发票等。 B:竣工资料的认定工作。工程竣工资料,应由建设单位的现场管理人员、造价管理人员及施工单位有关人员共同认定,以确保竣工资料的准确、可靠,从而更好地维护建设方的利益。 C:竣工结算审计,主要目的是帮助建设方强化管理意识、改进管理方法等,使工程建设投资达到最佳的经济性,工作中应坚持深入施工现场,了解工程变更内容的具体做法,熟悉工程变更增减工程量情况,同时要建立严格的审计制度,严格坚持项目全程审计制度,把好事后控制关。 1 / 1

【精品】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浅谈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06-05—22 一、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的必要性谈到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我们便习惯地想到是工程预决算,确实,就目前的体制和现实而言,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就是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计取费用(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工作只是事后算帐,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一个建设项目从酝酿、规划、设计到建成投产包括以下程序: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评估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后评估。相应地,工程造价的确定与工程建设阶段性工作相适应,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设计概算,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对以施工图预算为基础招投标

的工程,承包合同价也是以经济合同形式确定的建安工程造价;在工程实施阶段要按承包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以合同价为基础,同时考虑物价上涨所引起的造价提高,考虑到设计中难以预计而在实施阶段实际发生的工程和费用,例题确定估算价;在竣工验收阶段,全面汇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实际花费的全部费用,编制竣工决算,如实体现该建设工程的实际造价.”四算两价”互相关联,前者制约后者,后者补充前者.所谓建设工程造价的管理与控制,就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承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的发生控制在批准的造价限额以内,随时纠正发生的偏差,以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在各个建设项目中能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在决策阶段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拟建项目进行经济评价,选择技术上可行、经济上例题的建设方案,并在优化建设方案的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项目投资估算,使其在项目建设中真正起到控制项目总投资的作用。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有:1、建设标准水平的确定。2、建设地区的选择.3、建设地点(厂址)的选择。4、项目的经济规模。 5、工艺评选。 6、设备选用.如建设地区的选择,有一个基本原则,即靠近原料、燃料和消费地的原则.这样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避免原料、燃料和成品的远途运输,减少费用,降低成本;可缩短运输距离,减少流通时间,加快资金周转,有利于企业经营.如项目的经济规模,规模经济标准是指产品的合理生产批量,一些产品的生产在一定条件下呈"收益递增"的经济现象,即随生产

工程造价论文题目

1.房地产经营策略 2.浅谈工程造价的预算审核 3.施工组织的方法与管理 4.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实施项目管理探讨 5.工程变更对造价管理的影响 6.浅谈工程造价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7.制约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改革的几个主要问题 8.项目管理与工程造价控制 9.论“定额计价模式”向“工程量清单模式”的转换 10.论工程索赔和控制及其费用的确定 11.论优化设计与工程建设投资控制 12.项目管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3.正确认识和大力发展非国有建筑经济 14.工程造价与建筑市场关系的认识与思考 15.清单计价模式的造价控制 16.论工程合同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17.装饰工程造价 18.浅谈商品住宅小区开发成本的控制 19.浅谈Internet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0.新型材料的出现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21.浅谈造价管理与投资控制 22.招投标在建筑领域中的作用 23.浅谈工程施工投标技巧 24.论房地产在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 25.关于项目成本控制的思考 26.关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问题的探讨 27.论价值工程与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关系 28.路桥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29.节能建筑对造价的影响

30.房地产投资风险理论 31.工程造价记价依据 32.成本加利润投标方法的探讨 33.工程造价控制 34.信息技术发展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影响 35.关于“合同管理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分析 36.施工阶段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范围及实施 37.论如何有效降低建筑项目成本 38.如何做好施工单位工程结算工作 39.工程造价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 40.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41.浅谈如何有效进行工程造价管理 42.浅谈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43.以工程量清单计价为核心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简析 44.基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建设工程造价审计研究 45.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46.推行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深化工程造价计价依据改革 47.工程量清单报价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 48.如何搞好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 49.xx市排水公司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50.我国电力工程造价管理探析 51.价值工程在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2.计价依据与计价模式改革 53.重大合资铁路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与投资控制的研究 54.工程造价计价模式和造价控制研究 55.基于工程量清单的工程造价管理 56.水利水电工程投资控制及实证分析 57.我国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研究 58.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研究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心得

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心得 全过程造价控制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成本控制,三大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极其复杂又重要的工作。造价控制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建筑产品性价比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效益。 如何把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如何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这是我们造价工作者应努力研究的课题。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是指:建设项目设计阶段、招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结算阶段全过程的造价管理控制工作。 各阶段造价控制的侧重点不同,设计阶段要求满足经济与设计艺术的统一,招标阶段要求招标文件要严谨、算量套价要准确,施工阶段要求动态监控成本目标偏差,结算阶段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合同为准则,如实计算工程造价。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立足于事前控制,强调在项目决策和设计前期阶段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是一门专业,也是一门技术。如何把造价控制原理运用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下面本人根据从事造价工作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和体会谈一点心得。 一、方案及设计阶段造价控制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从开始到结束,项目资源投入由小变大、再逐渐变小,项目风险逐渐由大变小,项目相关人对项目的控制力由强变弱。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是重中之重,人们常说,设计的浪费是极大的浪费,一旦图纸定型,后续管理是无法控制大方向造价。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仅对工程完工后的决算投入很大的精力,而对决策和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不是很重视,这样做除了对防止施工单位的高估冒算有作用外,未能做到对建设工程造价进行有效的控制。通常设计费只占建设工程寿命费用的1%以下,而这1%以下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占75%以上,设计在工程造价全过程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施工图纸一旦完成,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性只剩10 %左右。 业主在确定基本需求后确定项目初期概念方案,通常可采用:设计方案招标进行多方案比选,并运用价值工程进行设计优化和限额设计。作为造价工程顾问公司在项目建设工程中提供的主要服务概括为: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摘要: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反映着投资效益的好坏,充分体现了建设项目的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在工程建设中,只有把造价管理工作作为一项核心工作,才能真正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本文为提高工程造价管理质量,对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和如何促进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关键词:造价管理全过程必要性管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TU72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造价领域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之后,这种体制已不适应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的经营和竞争。尤其是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加大了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责任和风险,客观上要求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传统的基于资源消耗的相对静态的造价确定方法不同,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在确定造价时,首先从分析项目具体活动与具体活动过程入手,然后依据开展项目活动的过程和开展项目所用的技术方法与工效水平去确定项目的资源消耗几占用,最终定出项目的造价。一、参与和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1.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是建筑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市场、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规模庞大、信誉良好的造价咨询单位可以充当业主和承包商的代理人,使政府不必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而仅依靠间接管理手段即可达到目的。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到招标承包合同价,再到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整个计价过程均应由造价咨询单位来完成。所以培育和完善造价全过程的咨询服务是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维护甲乙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 2.随着WTO的加入,我国正式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范围,市场的开放会突破封闭条件下需求和资源的制约,极大提高我国的建筑资源配置效率,由社会资源有效

探析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探析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重要性 【摘要】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的任务是加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动态管理,强化工程造价的约束机制,维护有关各方的经济利益,规范价格行为,促进微观和宏观效益的统一。本文针对公路造价管理的各个环节进行探讨和总结。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 1.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的必要性 谈到公路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我们便习惯地想到是工程预决算,即预决算人员根据已经确定的施工图计算工程量、套用定额、计取费用(施工图预算),或在施工结束后根据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以及现场施工签证记录等资料编制竣工决算。这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或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了的,而施工是以按图施工为原则,那么这时预决算人员所做的工作只是计算设计变更所产生的费用变化以及防止高估冒算,而假如项目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决策存在失误;假如设计方案在技术上不可行或者不是最优,则预决算人员无能为力,也就是说现行体制下,预决算人员的工作只是事后算帐,只能消极地反映已完工程量,只能被动地反映设计和施工,这显然是片面的,不够的,我们必须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进行全过程监控。一个建设项目从酝酿、规划、设计到建成投产包括以下程序:即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评估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以及后评估。 2.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性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项目的各项技术经济决策,对建设工程造价以及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是建设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一般建立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对拟定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工程方案及估算工程量,按照《公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编制办法》规定,采用《公路工程估算指标》中的‘分项指标’来编制完成的。投资估算是建设项目造价需要花费的最大预测值,而不是人们预先设定的希望投资额,一经确定即为下个阶段的设计限额指标。 如何才能编制好这一阶段的投资估算?我认为首先要对项目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等作好充分的调查研究,通过必要的勘测分析,合理的拟定项目建设采用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工程方案。充分考虑到项目建设期内各种可能的引起造价变动因素,如工程地质变化,物价上涨,银行贷款利息及国家政策调整等等,打足投资,不留缺口。其次,对不同的工程方案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比较、论证,对拟定的工程方案,按照投资估算编制要求进行工程量估算,实事求是、不重不漏。再次是与本地区同类工程的造价资料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确定估算投资总额。 3.初步设计阶段——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将经济观念贯穿于设计全过程

工程造价论文题目

工程造价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1.国内外工程造价构成研究 2.浅谈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的异同 3.探讨低价中标在建筑工程中的合理应用 4.如何编制一份高质量的工程量清单 5.项目决策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研究 6.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法研究 7.建设项目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研究 8.浅谈建设项目施工招投标 9.工程进度款的支付研究 10.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研究 11.建设工程索赔研究 12.建设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研究 13.建设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研究 14.浅谈建设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 15.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研究 16.浅谈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17.项目资金筹措的渠道与方式研究 18.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研究 19.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施工过程中风险分担研究 20.浅谈工程地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21.施工组织设计技术经济分析

22.浅谈建筑工程合同价款的确定与调整 23.浅谈用价值工程原理控制工程成本 24.建设工程纠纷的处理研究 25.建设工程违约责任分析 26.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办法后如何进行工程报价 27.工程量清单计价与传统报价模式比较研究 28.浅谈投标报价策略及报价技巧 29.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30.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31.注重工程结算提高索赔意识 32.经评审的最低价中标制度的认识 33.编制预结算过程中几个疑难问题之我见34.运用预算电算化软件的一些体会 35.工程量清单与无标底招标的一些思考 36.浅谈工程项目内部成本控制及措施 37.对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项目管理的几点思考 38.建筑工程项目承包管理方式的探讨 39.如何进行项目成本管理 40.施工项目管理与项目成本控制 41.项目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和对策 42.工程项目承包管理特点初探 43.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的发展趋势

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从工程建设立项到工程项目结算,每个环节都存在造价管理。因此要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关键词: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abstract: the engineering cost management through the whole construction course, from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to project settlement, every link exists cost management. so in th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determin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project cost, strengthen the project cost management. keywords: engineering; cost; whole proces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项综合的过程,牵涉到很多方面,可以说参与从事工程建设的各方都不同程度地与工程造价有联系,并且想方设法地降低造价或是工程成本。目前建筑市场上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比如说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等现象。那么,如何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总结以往几年的工作,我认为可以将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过程中,合理控制影响工程造价的各个环节,最大程度发挥投资效应。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环节:

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也就是一项工程通过建设形成相应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所需用一次性费用的总和。这一含义是从投资者—业主的角度来定义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工程造价就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的建筑安装工程的价格和建设工程总价格。 通常是把工程造价的第二种含义只认定为工程承发包价格。它是在建筑市场通过招投标,由需求主体投资者和供给主体建筑商共同认可的价格。 工程造价管理的两种含义: 一是建设工程投资费用管理。 二是工程价格管理。 工程造价计价依据的管理和工程造价专业队伍建设的管理则是为这两种管理服务的。作为建设工程的投资费用管理,它属于工程建设投资管理范畴。工程建设投资费用管理,是指为了实现投资的预期目标,在撰写的规划、设计方案的条件下,预测、计算、确定和监控工程造价及其变动的系统活动。 工程价格管理,属于价格管理范畴。在微观层次上,是生产企业

在掌握市场价格信息的基础上,为实现管理目标而进行的成本控制、计价、定价和竞价的系统活动。在宏观层次上,是政府根据社会经济的要求,利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对价格进行管理和调控,以及通过市场管理规范市场主体价格行为的系统活动。 工程造价管理是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方法,在统一目标、各负其责的原则下,为确保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有关各方面的经济权益而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建安工程价格所进行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符合政策和客观规律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项目投资的重要环节。 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缺乏的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持适当的发展速度,需要投入更多的建设资金,而筹措资金很不容易也很有限。因此,从这一基本国情出发,如何有效地利用投入建设工程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尽量少的劳动和物质消耗,取得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保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工程造价管理浅析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浅析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一个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就不再是单单考虑工程质量问题了,在达到既定的工程质量不变的前提下追求尽可能经济是每一个项目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应该正确认识和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建立科学的工程造价体系。把强化工程造价管理以确保建设工程进度,建设工程质量的理念,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实现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合理的、批准的投资限额之内,保证投资管理目标的实现,达到理想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工程工程造价造价管理 一、前言 近年来,国民经济高速增长,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社会固定资产额快速增长。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项目部分,建设工程投资大幅度上升,相应地,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显得越来越突出。搞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方面,可以直接控制、节省投资,在一定投资额度情况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以间接规范建设市场竞争秩序,引导建设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工程造价的控制、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为控制好工程建设资金,节约投资,做到有的放矢,下面就如何抓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略谈浅识。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 工程造价是指建设某项工程项目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我们所指的造价管理即是对建设项目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招标投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以及建设结算阶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保证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求能在建设项目中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财力,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 工程造价管理是遵循工程造价的运动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和经济及法律等管理手段,解决工程建设活动中的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技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实际问题,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全部业务行为和组织活动。工程造价管理的基本内容是合理确定,提高效益,有效控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没有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管理内容、管理方式的改革创新,当今我国的建筑业就难以在世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强盛起来。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投资体制、价格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基本建设项目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工程造价管理计价模式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多年沿用了前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在工程计价上一直采用定额计价。但由于定额的推广模式浪费大量时间,造成定额落后。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全过程、全

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浅谈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 心内容,对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项综合的过程,牵涉到方方面面,所有从事工程建设的各方都不同程度地关注着造价,并想方设法地降低造价或是工程成本。目前建筑市场上存在的许多不规范行为,大多与工程造价有关,许多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的现象。那么如何才能把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和批准的限额内,并取得良好的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认为,实施从项目设计、工程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造价管理,以达到合理控制造价,有效发挥投资效益的目的,是当前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建设项目的开发需经历三个阶段,即:工程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和工程实施阶段。 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是控制总体工程造价的基础环节,只有在设计图纸未交付实施之前把好工程造价管理关,才能为总体工程造价控制打好基础。加强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应重点把握以下环节:一是设计人员在满足设计任务书和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在设计时要采用合理的工艺技术,材料设备和合理的结构形式,尽可能地降低工程成本。二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介入设计阶段的概算审核,把好概算阶段的造价关。三是应推行设计招标,实施限额设计,让造价工作者在项目建设前期阶段实行造价监理,克服长期以来工程设计重技术、轻经济的思想,树立设

计人员的高度责任感,正确处理好项目建设中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关系。做好了项目的经济决策和设计造价监理工作就等于抓住了投资控制的主动权。建设单位应精选优良设计方案,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二、加强招投标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招投标阶段是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重点。在当前实施工程量清单招标的条件下,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对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加强对工程量清单的审核,为工程量清单的准确合理提供保证。第二,审核工程招标书,重点审核其中涉及造价的条款,防止不平等交易现象的发生。第三,参与评标工作,主要是审核招标单位确定的招标工程成本底线是否合理,是否有压级压价现象,同时也审核投标单位的商务标书是否规范,是否有违反计价规定的地方,以保证评标的公平、公正。 三、加强合同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加强对合同签订和实施过程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也是工程造价管理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职责。在合同签订中,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要重点把握合同中涉及价格、调价幅度、调价方法和结算方法的条款是否合理,是否有违反国家政策之处,通过严把合同关,保证合同的公平性。合同签订后,工程造价管理部门还要监督合同内容的履行情况,要经常深入建设、施工单位,深入施工现场,及时了解掌握合同履行情况,纠正违反合同现象,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计价问题,使甲、乙双方能够正确地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浅谈对工程造价及管理问题的认识

价值工程 0引言 在一个规范的经济环境中,工程承发包双方认可的造价,一般表现为合同造价,只要合同签订过程正常,应该是合理的,但现阶段还存在着一些影响合同合理性的因素,如市场倾斜、企业间不正当的竞争等。这些因素影响着造价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造价形成的合理化。不论是研究工程造价管理还是造价体制改革,以下几个问题是应该予以关注并探讨的。 1关于预算定额体系的作用 预算定额体系,包括预算定额、价格、费用定额、调价规定的作用是造价体制改革首先面对的问题。这些年来,对于其的争论的集中问题是定额的作用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其实,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至今,我们再注重定额尤其是当中价格的指令性作用已明显的不适宜了。同时与价格法等有关的规定也不一致。整个定额体制,在不考虑材料代用的情况下,能够普遍适用的只是材料消耗量的标准,其它的。诸如材料价格、费用定额等也只是作为参考的标准,已经没有强制效力了。然而,假如进行深层次分析,对于定额体制作用的定位不应该只是限制在是指令性还是指导性。第一,我们要清楚,到目前为止,在建设工程中,计价的主要根据依然是预算定额体系。第二,在工程的承发包双方之中,定额体系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对于承包方来讲,它是报价的参考;对于发包方来讲,它是明确工程投资额的根据。对于具体的工程来讲,承发包两方决定了定额的作用,假如他们以定额作为依据进而明确工程造价,同时在合同中也作出约定,则定额体系也就有了法律性。依据合同的约定,定额一方面能够具备法律效力,另一方面,也能够不具备约束力。但是,在目前的阶段,无论它的作用怎样,在建设工程中,作为主要的计价依据的仍然是预算定额体系。 2关于量价分离 量价分离不仅是这些年造价体制改革中的话题,而且也是其中的详细内容以及目标。它是针对于预算定额而说的,主要是对省(专业部)级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适用于本行政(行业)区域的预算定额,由于建设部颁发的全国统一定额(包括土建工程基础定额、市政、安装工程预算定额)只应是生产要素的量的消耗标准,不应包括价格。省级造价管理部门颁发的定额随着造价信息采集与发布范围、频度的扩大、计算机软件计价系统功能的改进和工程计价过程的个别化,是否含有价格已不再重要,由于各工程的计价过程都需要生产要素价格的个别取定和输入,这要依靠完善造价信息的工作以及改进计价软件功能。包含了完善价格信息的工作以及改进计价软件功能(两个条件)之后,有无价格的重要性在预算定额中就显得无所谓了。造价管理部门“生成基价表”的过程会转化成各个工程的个别计价过程,只要具备前面所述的两个条件,一定会做到量价分离。造价管理部门发布的定额依然能够以基价表的形式存在,投资者在估算工程造价或者编制标底的时候,对顶时间发布的工程造价指数与其可以共同作为根据。 3关于造价确定的合理化 3.1招标文件中要有足够的正确引导投标人报价的内容依据招投标法的规定,要包含“投标报价要求、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的条款”。在当中,主要具备以下两方面:①列出工程量清单(这种做法可以给不同的投标人员提供相同的报价基础);②确定工程价格是稳定的还是可以调控的,是使用单价合同还是总价合同,造价调整具备的条件以及原则,这就规定了报价能够依循的形式,能够让报价有更好的可比性。在招标文件中,有关造价的内容要符合我国的相关法律,例如合同法等,尤其是应与合同的示范文本相一致。 3.2投标者即施工企业自行报价,这是价格法、招投标法的共同要求企业报价要按照本企业的情况进行,也就是要依据企业定额,能够承担的生产要素价格以及市场供求等。招投标法要求“投标人不得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此处的成本是企业的个别生产经营成本。由于其水平只有企业自身掌握,其他的人不知道。因此,此项规定不容易控制。成本报价高于企业一方面破坏了建筑市场的竞争秩序,另一方面也损坏了本身的利益。随着合同的定价约束力的加强,企业将会付出相对很大的代价。造价产生的表现方式就是企业依据个别成本进行报价。只有合理的报价,企业才能在市场获得生存,满足经营需求。企业要给予探究去制定成本费用,进而控制标准,同时将每一个经营环节落到实处,从而投标竞标与内部管理就有了依据可循。 3.3认真签订合同合同一经签订,则就确定了工程承发包双方之间的关系,进而明确了工程造价。招投标法规定招标人与投标人“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为了能偶将合同规范化,在签订合同过程中,要依据“建立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在招标文件中,因为其包含了主要的款项,这也就约束了承发包双方,因此,确立合同的主要内容大致上是在招投标过程中。为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要把招投标和合同签订中的主要环节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使两者之间没有矛盾。 4关于造价纠纷处理的依据 当前,造价工程师以及造价咨询部门出具的造价鉴定意见是否可以当作造价纠纷处理的根据,或许现在还不能达成一致。特别是在法院审理案件和仲裁机构作出裁决时。从造价纠纷与合同的关系来讲,产生造价纠纷有以下两个重要的原因:①合同自身就有异议; ②在执行合同时也有异议。但是,不管哪种纠纷,在当前阶段,造价工程师以及造价咨询部门出具法律判决依据并不存在着肯定性。鉴于工程造价的现状,以及由于各级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是由理论知识深厚和经验丰富的专家构成,笔者认为最合理有效的方法是此协会为造价纠纷提供鉴定。另外,由于仲裁流程相对简单,同时仲裁委员会之中也有各个方面的专家,因而,处理纠纷采用仲裁形式也较为合理。 浅谈对工程造价及管理问题的认识 Talking about the Project Cost and Management Issues (The1st Engineering Co.,Ltd.of China Railway23th Bureau Group,Rizhao276826,China)摘要:我国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仍处于起步和过度阶段,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与经济运行的现状存在着矛盾,是工程造价体制改 革的背景。从工程造价领域看,虽然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将工程定价权交给当事人,但施工企业仍依赖于现存的预算定额体制去计价。 Abstract:The management reform of cost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and the excessive stage,and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s of market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operation status,which is the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cost system.Seeing from the field of the project cost,although the market economic system gives pricing power to the parties,the construction companies still rely on the existing budget system to fix the price. 关键词:工程造价;现阶段;认识;管理 Key words:construction cost;at this stage;awareness;management —— — ·70·

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 的几点认识和体会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逐步发展,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控制也由过去的只重视施工阶段的被动控制,向项目立项阶段、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工程结算阶段整个项目建设过程全方位的主动控制转变。下面我结合在飞虹项目建设工程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一、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很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直都存在一个对工程造价控制理解的误区,认为造价控制主要就是控制好工程变更和签证。据有关数据统计,技术设计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程度为35%;而至施工开始, 通过技术组织措施节约工程造价的可能只有5-10%。影响建设项目造价的主要阶段是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建设项目设计的节约是最大的节约,设计确定了工程造价,预算、结算只能计量而并不能改变工程造价。因此建设单位的工程造价控制要以设计阶段为重点,这是有效控制建设项目造价的根本所在。 下面介绍一下飞虹建设项目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设计过程中没有遵循一些规范要求,以及设计图纸在某些方面的遗漏等原因,造成上部结构工程造价增加了157万。可见在设计阶段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是非常有必要,而且也会取得很好的效果的。我觉得作为建设单位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因设计原因导致工程经费增加的项目 . 专业学习资料.

. 专业学习资料.

1、实行设计方案招投标制度。建设单位在委托设计时应大力引进竞争机制,加强管理工作。通过设计招投标来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从而保证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准确性,避免因设计质量问题对工程造价造成的影响。作为一个设计单位,如果对各种规范要求都不清楚,在设计图纸中遗漏如防水这样项目,必然会造成最终工程造价的增加。 2、实行限额设计。限额设计是工程建设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控制方法,也是控制投资规模的有效措施之一。 3、开展价值工程的应用。对所研究对象进行功能分析,使设计工作做到功能与造价统一,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4、加强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是在合同签订后进行的,大多数问题的解决只能增加工程造价,但是能够在正式施工前解决,可以减少签证,减少返工费用及承包商的施工索赔,而且随着承包商和监理公司的介入,可以从施工及监理的角度审核核图纸,发现错误和不合理因素。经历了飞虹建设项目后,我觉得我们工程技术人员要培养一种工程造价管理的意识,当我们接触到一份施工图纸后,要在脑海里不停的出现问号。比方说当看到地下车库入口的坡道时,我们要问坡道的坡度、坡道入口的净高是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看到有玻璃窗户时,我们就要问玻璃是否有安全性方面的要求;看到地下室顶板时,我们要看是否设置了防水项目等等。如果有不符合规范要求、遗漏的项目,在施工过后才发现这些问题,会

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造价的重要性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造价的重要性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造价的重要性探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大型工程项目的管理越来越复杂,工程造价作为项目决策、投资计划、资金筹备的重要依据,在项目管理中占据相当重要的部分,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并做好造价的管理控制,是广大项目管理者和投资者特别重视的地方。本文从项目管理涉及的各个阶段为出发点,对每个阶段的管理过程中,进行工程造价及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现如今造价存在的问题和一些解决措施,为做好各阶段的工程造价乃至整个工程项目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广大项目管理和相关投资控制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工程造价项目管理重要性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我国大力发展工程建设,给项目管理和控制带来诸多困难和不便,尤其体现在复杂的大型项目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工程的决策、设计、招标、施工、竣工结算等阶段,而工程造价作为衡量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影响投资和成本,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依据和组成部分,需要广大管理者和相关投资、咨询人员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遵循项目管理的路线,也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个阶段和环节,做好每个环节的造价控制,充分认识在各个阶段的重要程度,也是项目管理相关人员需要高度重视。本文就针对工程造价在项目管理各个阶段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为做好工程项目的管理控制提供指点和帮助。 2 工程造价及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是一个涵盖多方面技术理论的集合体,集现代工程技术、管理理论,然后将建设项目付诸实践,进行投资控制,实现项目目标,项目管理过程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工程造价是进行工程建设所花全部费用,其构成是指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各类费用的支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全过程管理的重要性 刘小敏 投资建设事业部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包括工程造价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两个方面。合理的确定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承包合同价、结算价、竣工决算。有效控制是在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和建设实施阶段,把建设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费用限额之内。 [关键词]造价的合理确定;有效控制;全过程管理 引言 施工总承包企业长期以来,普遍忽视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费用控制,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即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做为一个施工总承包单位转型的产物,在拓展投资板块时往往脱离不了施工总承包原有的工作模式,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才逐步意识到我们是以投资为主的模式,必须甩掉总承包的尾巴。然而投资+建设的项目怎样才能把项目成本在合理范围和批准的限额内,笔者认为,重视从项目决策、项目设计、工程招投标、施工合同签订,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造价管理,才能达到合理控制造价。 1、投资估算阶段 项目投资估算是项目决策的重要因素,投资估算一旦批准,是不允许随意更改的,所以在项目筹备阶段,造价管理及商务管理部门需根据项目的定位对项目的投资情况做出较详细、较准确的投资估算。它不仅是银行评估拟建项目的贷款依据,还是项目建设期及施工期的重要指导作用依据。 投资建设事业部成立以来在投资估算方面还是比较重视的,为确保投资估算的误差率控制在±10%以内,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对拟建项目做了详细的投资估算。为拟建项目是否能正确的选择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优秀的施工合作及项目建设期资金筹集及回收情况团队提供重要依据。 2、设计概算阶段

全过程工程造价的控制重点是设计阶段,而设计概算是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设计方案技术经济合理性和选择设计最佳方案的依据,是工程造价管理及编制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依据。 设计概算阶段对拟建项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对拟建项目总投资额的影响 占总费用不到3%的设计费用,对项目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到为75%~95%,从百分比不难看出设计阶段的重要性。 (2)对拟建项目工期的影响 根据投资估算控制概算的原则,拟(筹)建项目的设计概算若超出投资估算的10%,则该项目的必须重新报批,或者重新修改概算。 在投资建设事业部所承接及投资的项目,设计概算均有设计院提供,由于在事业部成立初期设计人员未配备到位,往往会忽略了设计概算重要性。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收集已完工程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建立已完工程信息库,在编制筹建项目的设计概算时要结合拟建项目所在地的价格水平,提高设计概算的准确性。工程造价人员应针对初步设计方案,提出优化建议,使项目实施成本达到最省,功能最优,减少施工过程中设计增量,避免成本管理失控,已达到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目的。 3、施工图预算阶段 施工图预算是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计量与计价表、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及各种费用定额等有关资料进行计算和编制的预算造价文件。它是考核工程成本、确定工程造价的主要依据,是编制投标文件、签订合同的依据,是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等。 3.1 若在建项目未及时编制施工图预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某项目前期启动时间较紧,在施工图未出图前即进行施工合作单位招标,未编制施工图预算;此项工作在项目开工后才完成,使总承包方在主体施工时处于不利的状态。且该项目为定向开发,项目未派驻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及时为现场工程师处理各

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建筑工程: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工程造价领域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地加快,原有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特别是我国加入WTO 之后,这种体制已不适应参与国际工程咨询市场的经营和竞争。尤其是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负责制,加大了项目法人对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责任和风险,客观上要求对建设项目实行全过程造价管理。传统的基于资源消耗的相对静态的造价确定方法不同,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要求在确定造价时,首先从分析项目具体活动与具体活动过程入手,然后依据开展项目活动的过程和开展项目所用的技术方法与工效水平去确定项目的资源消耗几占用,最终定出项目的造价。 一、参与和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1. 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单位是建筑市场中介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市场、企业之间联系的纽带。规模庞大、信誉良好的造价咨询单位可以充当业主和承包商的代理人,使政府不必对项目进行直接管理,而仅依靠间接管理手段即可达到目的。从投资估算、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到招标承包合同价,再到工程结算和竣工决算,整个计价过程均应由造价咨询单位来完成。所以培育和完善造价全过程的咨询服务是提高投资效益、保证工程质量、维护甲乙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内容。

2. 随着WTO的加入,我国正式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范围,市场的开放会突破封闭条件下需求和资源的制约,极大提高我国的建筑资源配置效率,由社会资源有效利用原则决定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咨询服务的需求将会不断增长。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如能在工程造价管理的各个重要环节提供有效的咨询,将是对社会资源的良好使用。 3. 随着改革的深入,工程招投标制度、项目法人责任制等工程管理制度的确立,工程索赔、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融资等新业务的出现,客观上也需要一批同时具备通晓经济法、经济管理、工程计量与计价与工程造价管理的人才队伍协助投资者对投资项目进行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程造价咨询机构作为社会中介服务机构,已经在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乃至整个基本建设投资市场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这也使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参与和加强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成为可能。 二、如何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在全过程造价管理的具体程序中,首先要确定以什么样的精度来分析项目的各项活动,然后进行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图表模型的方式描述项目的活动层次和过程。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项目具体活动的能力占用和资源消耗清单,他反映的是各项具体活动过程中使用了那些能力。消耗了那些资源。随后,就可以参照这份清单依据资源的市价或市场预测价等价格信息,计算出各项具体的造价,最后汇总得到项目的全部造价。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时也要针对项目活动来进行,促使能力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这种基于活动的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