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度和弯沉

压实度和弯沉
压实度和弯沉

压实度和弯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由于土颗粒比重大于水、气而使单位体积的密度增大,减小孔隙率,称之为压实。工程上衡量路基路面的压实程度是工地实际达到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的比值百分数为压实度。一般应先做压实度,待稳定几天(一般7天以上),在检测弯沉。在验收规范里稳定层的实测项目离也有压实度的要求。如果是级配碎石的话,用普通的方法是测不出来压实度的.在工程上一般都是控制弯沉来进行路面设计的.

弯沉是表征路基或路面各结构层抵抗是、竖直变形的能力。弯沉值越大,说明结构层强度越低。弯沉值的作用主要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评价路基或路面结构强度

车辆荷载在路基、路面结构中产生的有效作用区通常在1.5~2.0m,路面各结构层顶面检测的弯沉值包含有一定厚度土基及其相应下承层的强度。因此,弯沉是一个综合反映路基路面整体强度。这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采用弯沉作为沥青路面设计强度指标的原因。

(2)评价路基或路面各结构层次的均匀性

即使同一路段,土基填料千差万别,填土高度交替变化,三交地段频繁出现。这些因素引起路床强度差异显著,最终导致在强度薄弱处首先出现早期局部损坏。因此,路基、路面各结构层次强度的均匀性正越来越受重视。其均匀性的控制一方面通过宏观调节,如材料的进场、摊铺、平整、碾压等工艺流程,可采用目视法,随时纠正;另一方面通过具体指标检验评价。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等指标均可用作为评价均匀性的辅助指标,但由于检验这些指标的频率很低,如验评标准中抽检基层压实度频率仅要求每200m每车道仅检测2处;施工规范要求检测每评定段或每2000m2仅检测6处,很难综合评价结构层的均匀性。应加大弯沉检测频率,每车道每20m一个断面检测(最低频率每公里也达40~50个测点),这样才更真实评价路面弯沉情况。尽管目前验收评定标准取消弯沉作为验收检查项目,笔者认为,弯沉值应作为基本要求的一个项目很有必要。或者说将弯沉检验作为施工质量控制的必检项目。

(3)消除土基或基层下承层的质量隐患

检测弯沉值结果还不仅仅局限于检测层,综合地反映其下承层,甚至土基的强度和均匀性。土基、底基层、基层交工后可能要相隔一段时间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期间由于气候、水分等因素变化,引起其自身强度和稳定性变化。若因为土基或底基层引起基层弯沉值过大,在施工期间可通过及时处理这些薄弱部位,达到消除质量隐患。

三种常用的检测路基压实度检测的方法

路基压实度测定方法及其操作规程 灌砂法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压实度检测方法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方法及步骤 一、现场压实度检测准备工作 1、需要的仪器:灌沙筒、金属标定罐、基板样、天平或台秤、含水率测定器具、量砂(标准砂)。 2、标准击实试验数据: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二、现场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操作步骤: 1、首先要在实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2、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3、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4、将灌沙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沙筒内应放满砂,使灌沙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沙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沙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沙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三、含水率测定和计算: 1、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内,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2、(湿土+铝盒)-(燃烧后的干土+铝盒)=水重 水重除以干土重=含水量

四、压实度计算: 1、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沙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2、挖出土的总质量/试洞内砂的质量*标准砂的密度=路基土的湿密度。 3、干密度=湿密度/(1+0.01X含水量) 4、压实度=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五、注意事项: 1、当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 2、当填料粒径等于或者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采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

现场压实度检测方法

压实度检测方法 第一节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 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 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 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 0~30cm应不小于95%。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 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杏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上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于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元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各试验方法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I051-93)。 (二)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基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可参照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振动法。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公路工程元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执行,用标准击实法求得,但当粒料含量高时(50%以上),由于击实筒空间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

压实度检测的常规方法及注意点 一、压实度检测原理 压实度是控制土料、无机结合料、砂砾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等压实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压实度反应了现场压实后填筑材料的密实状况。压实度越高,密度越大,材料整体性能越好。例如:在道路施工中,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碾压后,才能保证其强度和刚度,投入使用后不致出现路面下沉、凹陷、裂缝。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使浇筑的地坪不致下沉出现开裂,对基础回填也有压实度要求。 所谓压实度是指在施工现场抽取的样土经烘干至恒重测得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例如:10%灰土层现场取样的干密度为1.61g/cm3,设计压实度指标为≥97%,标准击实的最大干密度为1.67g/cm3取样的压实度为1.61/1.67=96.4%,不符合设计要求。 二、击实实验 土样的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密度 最大干密度 含水量 最佳含水量 密度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增大,当达到最大值时,随含水量的不断增大而减小。标准击实试验就是获得土样的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然后求得最大干密度下的含水量即最佳含水量。 标准击实试验根据击实功的不同分为重型击实和轻型击实二种。实验室试验一般是通过调整击实锤重量及落距、样土体积来转换轻型或重型试验。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应根据施工技术要求及施工工艺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采用选择何种试验方法必须要明确。因为二者由于击实功的不同,所得的干密度相差甚远,对以此为基准计算得出的压实度结果截然不同。通常是道路、场地等按市政道路设计要求的应采用重型击实;一般的房屋建筑工程回填以轻型击实为多。

标准击实的作用:一是取得的最佳含水量可为实际施工中提供材料含水量的控制指标;二是为以后的压实度检测提供最大干密度标准值。 (一)、试样制备的注意点 1、试样含水量的确定 标准击实的试件一般制备6个,其中5个是用作正常实验,一个备用。在制备试件时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预估最佳含水量。通常是土样的塑性指标,若不知塑性指标时可根据经验来确定。即:素土为:14%左右、5%灰土为:14%左右、7%灰土为:16%左右、9%灰土为:18%左右、砂石混合料为:5%左右、二灰碎石为:8%左右。其中灰土混合料的含灰量与含水量是成正比的,含灰量高预估最佳含水量就相应提高;砂石混合料中砂的比例大,预估最佳含水量应相应增大;同理二灰碎石的二灰比例大,预估最佳含水量应相应增大。确定预估最佳含水量后,根据预估最佳含水量按一定等距确定5个试件的含水量。例如:素土的5个试件含水量分别为:10%、12%、14%、16%、18%。 2、试样土的搅拌与浸润 盛放试样的容器需保证不吸水,甚至可用湿布将容器擦拭一遍。加水可用洒水壶均匀喷洒。加水后,试样土必须反复搅拌均匀,否则会导致平行含水量测定的不准确或数据作废。试样土搅拌均匀后应放入密封容器中浸润24小时,浸润时间不能过短以保证水分充分均匀扩散。 (二)、试件制作的注意点 在试件的制作中应注意控制试件的高度,试件高度控制在高于试样筒3mm,不宜过高或过低,否则会影响击实功及试件不容易削平。对于无经验的初试者可尝试以下方法:若分5层击实的,将试样土平均分成5份,逐份加入击实。同理分3层的将试样土平均分成3份,逐份加入击实。每层击实完毕后应将样土表面刨毛,后再加入第二份样土进行击实,这样可使层间能充分结合。 当一个试样击实完毕后,对高出试样筒的余土沿筒口削除,尽量与试样筒口平齐,否则会影响试件密度的准确性。因为计算试件的湿密度是以试样筒的容积作为试件的体积,以试件质量除以试样筒的容积得出试件湿密度。如果试件高出试样筒,则湿密度会偏大,反之则偏小。 在试件中取含水量测定样品时注意取样需具有代表性,取样部位宜分别在试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压实度检测试验作业指导书 室外试验: 压实度试验检测2人,试验用时25-40分钟。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⑵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3.2mm,但不大于 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⑴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主要尺寸见表

T 092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上部为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⑵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⑶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⑷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⑸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40mm的搪瓷盘存放。 ⑹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率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0.01g、0.1g、1.0g。 ⑺含水率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压实度检测方法

压实度检测方法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灌砂法检测压实度方法及步骤 一、现场压实度检测准备工作 1、需要的仪器:灌沙筒、金属标定罐、基板样、天平或台秤、含水率测定器具、量砂(标准砂)。 2、标准击实试验数据:最大干密度,最佳含水量 二、现场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操作步骤: 1、首先要在实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并将其清扫干净。 2、将基板放在此平坦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试样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放在已知质量的塑料袋内,密封。 3、试洞的深度应等于碾压层厚度。凿洞毕,称此袋中全部试样质量,准确至1克。减去已知塑料袋的质量后即为试样的总质量。 4、将灌沙筒直接安放在挖好的试洞上,这时灌沙筒内应放满砂,使灌沙筒的下口对准试洞。打开灌沙筒开关,让砂流入试洞内。直到灌沙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走灌沙筒,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准确至1克。 三、含水率测定和计算: 1、从挖出的全部试样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入铝盒内,用酒精燃烧法测其含水量。 2、(湿土+铝盒)-(燃烧后的干土+铝盒)=水重 水重除以干土重=含水量

四、压实度计算: 1、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沙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2、挖出土的总质量/试洞内砂的质量*标准砂的密度=路基土的湿密度。 3、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量) 4、压实度=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五、注意事项: 1、当填料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 2、当填料粒径等于或者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超过150mm,但不超过200mm时,应采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指导书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 φ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但不大于40mm,测定层的厚度超过 150mm,但不(2 超过200mm时,应用φ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型式和主要尺寸见图1及表1。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面开口,直径与储砂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图1 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1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 300mm×500mm×40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6mm或0.25,0.5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压实度计算方法

压实度计算方法(灌砂法) 1、称取一定量的标准砂重m千克 2、称取土的重量m1千克 3、称取剩余砂的重量m2千克 4、试坑内实际消耗砂重M=m- m2- m3 (m3圆锥体砂重) 5、试坑体积V=M/P砂(P砂为标准砂的密度),则V即为土的体积 6、试样土的密度为P土湿= m1/V ( g/cm3) 7、求出试样土含水量W水(称取30~40克湿试样土,烧干后再称 取重量,土中水的重量与干后土的重量比用百分数表示) 8、求试样干密度P干=P土湿/1+W水(1+W水通常用湿试样土重与干 后土重之比求得) 9、压实度是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试验求得)之比用百分数表示 K=P干*100%/P大 10、例:灌砂筒与原有砂重为4000克,圆锥体内砂重为270克,灌 沙筒与剩余砂重m2=2720克,量砂密度为1.42g/cm3,试坑内湿试样重1460克,求压实度。(称取30克试样,用酒精烧两遍后称重量为25.9克,P大为1.89g/ cm3) 解:M=4000-2720-270=1010克V=M/ P砂=1010/1.42=711.3 cm3 P土湿= m1/V=1460/711.3=2.05 g/ cm3 W水=(30-25.9)*100/25.9=15.8% 1+ W水=30/25.9=1.158 P干=P土湿/1+W水=2.05/1.158=1.77 g/ cm3 压实度K= P干*100%/P大=1.77*100%/1.89=93.7%

一.化验白灰滴定液配制 1.钙红0.2g,硫酸钾20g。(硫酸钾用微波炉加热105℃/小时) 研磨 2.乙二胺四乙酸二钠37.26g兑1000ml蒸馏水(EDTA) 3.三乙醇胺2ml兑蒸馏水1000ml和氢氧化钠18g。 4.氯化铵500g兑蒸馏水4500ml. 二.实验步骤 1.取100g土和200ml氯化铵搅拌沉淀30分钟。 2.取50ml氢氧化钠放入锥体瓶内,然后用吸管吸入10ml氯化 铵。 3.滴入钙红,变红为止。 4.取(EDTA)50ml装入滴管,滴入锥体瓶内由红变蓝为止。 5.试管内剩余(EDFA)量符合给定值时,石灰含量合格。三.压实度法求石灰量。 1.压实度*最大干密度*长度*宽度*厚度*石灰剂量/1+石灰剂 量。 例:压实度为93%,最大干密度1.78 g/cm3,宽为7m,厚为0.16m,石灰10%求1m需石灰量T。 0.93*1.78*1*7*0.16*0.1/1+0.1=0.169T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 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

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否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土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干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土方路基2113(灌砂法)压实度5261计算公式: 压实度就等于土4102的干密度/土的最大1653干密度*100% 试坑质量=灌入前-灌入后-两次粗糙面 含水量=水除以干土质量 干密度=上述求出来的H除以1+含水量(注,含水量用%表示,含水量8.这里就是1.08) 为了保证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规定:路基“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 “检测频率为每1000平方米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平方米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检验标准,土质路基压实层应符合表17-7的规定。 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砂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挖出土的总质量除以试洞内砂的质量再乘以标准砂的密度可计算路基土的湿密度。干密度就等于湿密度/(1+0.01*含水量)压实度就等于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提高现场压实机械的工作效率,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是通过试验准确确定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二是现场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实际施工中,填土的含水量是一个影响压实效果的关键指标,路基施工中当含水量过大时应翻松晾晒或掺灰处理,降低含水量;当含水量过低时,应翻松并洒水闷料,以达到较佳的含水量。 三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施工前,要先确定填土分层的压实厚度。最大压实厚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四是加强现场检测控制。填筑路基时,每层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对压实度、平整度、中线高程、路基宽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1 、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2 、挖坑灌砂法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 、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 mm 时,宜采用φ100mm 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 ,但不大于40mm ,测定层的厚度超过150mm ,但不超过200mm 时,应用φ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 、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形式和主要尺寸见图4-1 及表4- 2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 、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 、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 、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 的方形板。 5 、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 ×500mm ×40mm 的搪瓷盘存放。 6 、天平或台秤:称量10 ~15kg ,感量不大于1g ,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 、0.1g 、1.0g 。 7 、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 、量砂:粒径0.30 ~0.60mm 或0.25 ~0.50mm 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 ~40kg ,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1/19页 9 、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 、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图4-1 灌砂筒和标定罐( 尺寸单位:mm) 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表4 -1 注: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40mm ,则应相应地增大灌砂筒和标定罐的尺寸。如集料的最大粒径超过60mm ,灌砂筒和现场试洞的直径应为200mm 。 三、方法与步骤 1 、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ρdm )及最佳含水量(w 0 )。 2 、按一.2 的规定选用适宜的灌砂筒。 3 、按下列步骤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1) 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离筒顶15mm 左右为止。称取装入筒内砂的质量m 1 ,准确至1g 。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2) 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口圆孔及开关铁板中心的圆孔上下对准,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

现场压实度检测的几种常规方法

现场压实度检测的几种常规方法 用挖坑灌砂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 13、2,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 13、2mm,但不大于31,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应用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2、核子密度湿度仪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现场用核子密度湿度仪以散射法或直接透射法测定路基或路面材料的密度和含水率,并计算施工压实度。(2)核子密度湿度仪是现场检测压实度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仪器按规定方法标定后,其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的依据。本方法可以检测土、碎石、土石混合物、沥青混合材料和非硬化水泥混凝土等材料。3、环刀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本方法适用于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但对于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其龄期不宜超过2d,且适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4、钻芯法测定沥青面层压实度试验方法压实度的大小取决于实测的压实度密度,同样也与标准密度的大小有关。有些工程在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便重新进行马歇尔试验,调整标准密度,只要把标准密度作小一些,压实度就高了,如果再把不合格的数据随意舍弃,那么钻孔试件的压实度数据将失去价值。

这里方法与步骤不多做解释。5、无核密度仪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1)本方法适用于现场无核密度仪快速测定沥青路面各层沥青混合料的密度,并计算施工压实度,但测定结果不宜用于评定验收或仲裁。 无核密度仪是一种无损检测手段,鉴于其使用效果尚未经过足够验证,故目前其测定结果不宜用于评定验收或仲裁。(3)无核密度仪可用于检测铺筑完工的沥青路面、现场沥青混合料铺筑层密度及快速检查混合料的离析。(4)由于本试验可靠性需要反复对比和检测,故还没有普遍用于工程质量的检测,只能作为一种间接的检测手段。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方法

路基压实度的检测 第一节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干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 目的和适用范围 1、本试验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2、挖坑灌砂法法测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5mm 、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 mm 时,宜采用 ? 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 当集料的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15mm ,但不大于40mm ,测定层的厚度超 过150mm ,但不超过200mm 时,应用? 150mm 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二、仪具与材料 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 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根据需要采用,形式和主要尺寸见图4-1 及表4-2 。 当尺寸与表中不一致,但不影响使用时,亦可使用,储砂筒筒底中心有一圆孔,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斗上开口相接,在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罐,上端周围有一罐缘。 3、基板: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的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600mm的方形板。 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 X 500mm X 40mm的搪瓷盘存放。

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感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 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 7、含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 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图4-1灌砂筒和标定罐(尺寸单位:mm) 灌砂仪的主要尺寸表4 -1

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第六章路基路面现场试验检测方法 第一节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 击实试验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杏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上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于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元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 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各试验方法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I051-93)。 (二)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基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0.25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响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在平均年降雨量超过2000mm,潮湿系数>2的过湿地区和不能晾晒的多雨地区,天然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5%时,要达到上述的要求极为困难,应进行稳定处理后再压实。 由于上的性质、颗粒的差别,确定最大干密度的方法也有区别,除了一般上的“击实法”以外,还有粗粒上和巨粒上最大干密度的确定方法。由于击实功的不同,可分为重型和轻型击实,两个试验的原理和基本规律相似,但重型击实试验的击实功提高了4.5倍。击实试验中按采集土样的含水量,分湿土法和干土法;按土能否重复使用,也分为两种,即土能重复使用和不能重复使用。选择时应根据下列原则进行: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选用于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量上宜选用湿土法;对于非高含水量土则选用于土法;除易击碎的试样外)试样可以重复使用。 振动台法与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均是采用振动方法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前者是整个土样同时受到垂直方向的振动作用,而后者是振动作用自上体表面垂直向下传递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元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这两种方法最大干密度试验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但前者试验设备及操作较复杂,后者相对容易,且更接近于现场振动碾压的实际状况。因此,使用时可根据试验设备拥有情况择其一即可,但推荐优先采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已有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砂、卵、漂石及堆石料等无粘聚性自由排水上而言,一致公认采用振动方法而不是普通击实法。因此,建议采用振动方法测定无粘聚性自由排水土的最大干密度。 各试验方法的仪器设备、试验步骤等详见《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I051-93)。 (二)路面基层混合料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常见的路面基层材料有半刚性基层及粒料类基层,粒料类基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可参照粗粒土和巨粒土的振动法。半刚性基层材料按照《公路工程元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057-94)执行,用标准击实法求得,但当粒料含量高时(50%以上),由于击实筒空间的限制,现行方法就不能得出真正的最大干密度,若以此为准,按施工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成

压实度检测方法

压实度检测方法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压实度检测方法第一节压实度试验检测方法 ??????路基、路面压实质量是道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最重要的内在指标之一,只有对路基、路面结构层进行充分压实,才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强度。刚度及路面的平整度,并可以保证及延长路基、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 ??????现场压实质量用压实度表示,对于路基土及路面基层,压实度是指工地实际达到的干密度与室内标准击实试验所得的最大于密度的比值;对沥青路面,压实度是指现场实际达到的密度与室内标准密度的比值。 一、标准密度(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的确定方法 ??????由于筑路材料结构层次等因素的不同,确定室内标准密度的方法也多样化,有些方法需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最大干密度是指在标准击实曲线(驼峰曲线)上最大的干密度值,该值对应的含水量即为最佳含水量。 ??????(一)路基土的最大子密度和最佳含水量确定方法 ??????路基受到的荷载应力,随深度而迅速减少,所以路基上部的压实度应高一些;另外,公路等级高,其路面等级也高,对路基强度的要求则相应提高,所以对路基压实度的要求也应高一些。因此,高速、一级公路路基的压实度标准,对于路床0~80cm应不小于95%,路堤80~ 150cm应不小于93%,150cm以下应不小于90%;对于零填及路堑、路槽底面以下0~30cm应不小于95% 。 ??????在平均年降雨量少于150mm且地下水位低的特殊干旱地区(相当于潮湿系数≤ 地区)的压实度标准可降低2%~3%。因为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地下水位低,天然土的含水量大大低于最佳含水量,要加水到最佳含水量情况下进行压实确有很大困难,压实度标准适当降低也不致影

回填土密实度(或压实度)检测方案

基坑回填土密实度(或压实度)检测方案 一、工程概述:(监督编号: TJ08 ) 1、工程名称:广州花都宝井汽车钢材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主大门 2、回填土类别:粘土回填位置(部位):承台基坑四周 回填面积: 250 m2密实度(或压实度)设计值:不小于 二、制定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及其他有关规定。 三、检测方法及数量 1、按每个监督编号送一组(30~50kg)回填粘土到检测单位做击实试验(提供监理见证记 录,要求取样要有代表性)。 2、测点随机选取,均匀分布。路基压实度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水泥稳定土压实度每 200m每车道2处。建筑地基垫层的施工质量检验必须分层进行。检验点数量:对大基坑每50~100m2不应少于1个检验点;对基槽每10~20m不应少于1个点;每个独立柱基不应少于1点。 3、现场检测有两种方法供选择: ①环刀法□√数量: 9 组(仅适用于无石粒的粘土、砂土及砂); ②灌砂法□数量:组 四、检测位置的确定 1、具体检测位置由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等视现场情况共同选定,形成具体受检位 置确认表(见附表)。 2、如特殊原因无法提供附表的由相应检测单位,汇同施工和监理方视现场情况按对应数量 随机抽检。 建设单位意见:监理单位意见:

项目负责人签名:(盖章)总监(代表)签名:(盖章)时间:时间: 设计单位意见:施工单位意见: 项目负责人签名:(盖章)项目经理签名:(盖章)时间:时间: 年月日 附表: 受检位置确认表 工程名称:监督编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