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保护和建设

内蒙古生态保护和建设
内蒙古生态保护和建设

内蒙古生态保护和建设

□蒙荣耕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期刊名称】北方经济

【年(卷),期】2013(000)011

【总页数】2

一、生态区位的重要性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横跨“三北”,毗邻两国,国土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现有天然草场面积13.2亿亩,占我国草原总面积的22%;森林面积3.55亿亩,占我国森林总面积的7%。以森林、草原为主体的植被带东西直线距离2400公里,南北宽度200—500公里,连接东北、华北、西北,跨越了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三个气候带,占据着大陆北方季风主通道和东北、华北上游水源地等特殊的气候地理位置,对我国北方大气候调节和河流、湖泊等水生态及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防治荒漠化、维护我国生态安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效

依托重点工程,加强生态综合治理。截止到2012年,中央已安排我区生态建设资金680.5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24亿元,各类财政补贴资金456.5亿元,累计生态治理面积4.7亿亩。全区实现了生态环境“整体恶化趋势趋缓,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的良好效果。与国家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启动前的1998年比较,森林面积增加了9395万亩,占全国同期增加面积的17.2%;蓄积量增加了1.9亿立方米,占全国同期增加蓄积量的7.8%;森林覆盖率提高了5.18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森林覆盖率增长幅度高1.37个百分点,提前实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