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与DSB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AM与DSB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AM与DSB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1.设计要求

AM和DSB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用模拟乘法器设计一个振幅调制器,使其能实现AM和DSB信号调制。

主要指标:

1. 载波频率:465KHz 正弦波

2. 调制信号:1KHz 正弦波

3.输出信号幅度:≥3V(峰-峰值)无明显失真

2.原理分析

2.1振幅调制产生原理

所谓调制,就是在传送信号的一方将所要传送的信号附加在高频振荡上,再由天线发射出去。这里高频振荡波就是携带信号的运载工具,也叫载波。振幅调制,就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直至随调制信号做线性变化。在线性调制系列中,最先应用的一种幅度调制是全调幅或常规调幅,简称为调幅(AM)。为了提高传输的效率,还有载波受到抑制的双边带调幅波(DSB)和单边带调幅波(SSB)。在频域中已调波频谱是基带调制信号频谱的线性位移;在时域中,已调波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呈线性关系。

2.2标准调幅波(AM)产生原理

调制信号是只来来自信源的消息信号(基带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模拟的,亦可以是数字的。为首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可称为载波,它可以是正弦波,亦可以是非正弦波(如周期性脉冲序列)。载波由高频信号源直接产生即可,然后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作为调幅波的载波,调制信号由低频信号源直接产生,二者经过乘法器后即可产生双边带的调幅波.工作原理如框图所示。

基带调制信号

乘法器加法器标准调制波

设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 调制信号的表达式为: 则调幅信号的表达式为: 式中,m ——调幅系数,m= 标准调幅波示意图如下:

由图可见,调幅波中载波分量占有很大比重,因此信息传输效率较低,称这种调制为

有载波调制。为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广泛采用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振幅调制。

高频载波

t Ucm t uc ω

cos )(=t m U t u ΩΩ=Ωcos )(t

t m ucm t uo ωcos )cos 1()

(Ω+=t

t Ucmma t t Ucmma t Ucm )cos(cos 2

1

)cos(cos 2

1

cos Ω-+Ω++=ωωωωωUcm Um

2.3双边带调幅(DSB )产生原理

在AM 信号中,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信息完全由便在传送。如果在AM 调制模型中将直流分量去掉,即可得到一种高调制效率的调制方式——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波

双边带调幅波的表达式为:

工作原理如框图所示:

t

mu t mu t u c m c cm )cos(2

1)cos(2

1)(0Ω-+Ω+=ωωt

t mu c cm Ω=cos cos ω调制信号 载波信号

乘法器

双边带调幅信号

波形图:

DSB信号载波的相位反映了调制信号的极性,即在调制信号负半周时,已调波高频与原载波反相。因此严格地说,DSB信号已非单纯的振幅调制信号,而是既调幅又调相的信号。DSB波的频谱成份中抑制了载波分量,全部功率为边带占有,功率利用率高于AM波。

3.电路选择

这两种信号都有一个调制信号和载波的乘积项,所以振幅调制电路的实现是以乘法器为核心的频谱线性搬移电路。

调制分为:

低电平调制:先调制后功放,主要用于DSB、SSB以及FM信号。

高电平调制:功放和调制同时进行,主要用于AM信号。

高电平调制分为1.集电极调幅电路 2.基极条幅电路

因为要实现两种AM和DSB的振幅调制,所以我们选择低电平调制电路

低电平调幅电路通常分为1.二极管调幅电路 2.集成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在这里我们选择第二种方法,集成模拟乘法器调幅电路

我们选择的集成模拟乘法器是MC1496。

内部电路图如下所示:

引脚图如下所示:

由于仿真软件中没有MC1496所以我们自己画了MC1494的内部电路图,做成一个芯片,如下图所示:

4.参数设置

由于参数主要是MC内部电路的参数,经过查元件手册都能够得到,我们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由于最后需要达到3V以上的峰峰值我们需要在最后输出端加一级放大级。参数计算如下:

我们选用的放大级三极管是BC369,其β值为85,

我们取Ic为1mA,R17=1k?。

R16=Vcc-Vce- R17*Ic=10Ω,

VEQ=IcR16=10mV,

VBQ=VEQ+Vbes=910mV,

(R21)ll(R19)=VBQ/(6Ibq)= 27.27kΩ,

分别取R21、R19为50 kΩ、60 kΩ,

因为VBQ/Vcc=[(R21)ll(R19)]/[(R21)ll(R19)+R18],所以R18=120k?.

5.仿真电路和结果仿真电路图如下

波形图如下:

(1)DSB波形图

(2)AM波形图

(3)峰峰值

6.结果分析

可以看出最后的结果符合题目要求。通过调节Rw我们可以调制出DSB振幅调制信号和AM振幅调制信号。最后通过最后放大级峰峰值也能够达到要求

7.心得体会

这次制作相对前面而言还是较为顺利的。主要是不需要太多的参数计算和调制。从书上摘录了MC1494的内部电路图我们就可以直接画出电路图。但是在得到最后结果之前我们还是经历了一定的困难。一开始总是不能很好地调制出DSB调制信号。还有就是峰峰值不能够达到要求。没有接最后一级放大之前峰峰值只有467mA左右远远小于最后的结果。

本次设计由于基本都是固定参数,所以计算量比较少,我们主要精力用在仿真部分。一开始我不知道自己搭建的乘法器可以制作成一个芯片,于是整个电路图看起来很庞大且复杂,最终我们采用了董涛同学的仿真图。在最初的仿真中我们并没有加放大部分,发现峰峰值达不到要求时,我们才决定加三极管放大。但该三极管的选型也需要好好斟酌一下:放大倍数较小则达不到要求,过大则会带来失真,经过多次尝试,最终我们选择了BC369。总体来看,此次设计还是比较顺利的。

参考文献

[1] 王卫东《高频电子线路》电子工业出版社

[2]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3] 铃木宪次《高频电路设计与制作》科学出版社

振幅调制器的设计MC

通信电子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2015年7月12日

目录 一、项目概述 1.1引言-------------------------------------------------------3 1.1 项目简介---------------------------------------------------3 1.2 任务及要求-------------------------------------------------4 二、项目实施过程 2.1 MC1496部结构及原理---------------------------------------4 2.2原理设计容------------------------------------------------6 2.2.1普通调幅电路设计---------------------------------------6 2.2.2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 ----------------------------------7 2.2.3普通调幅与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的区别-----------------8 2.3元件参数设计-------------------------------------------------8 三、结果分析 3.1调幅电路工作过程--------------------------------------------10 3.2调幅电路实验结果--------------------------------------------12 3.2.1 AM普通调幅调制波形输出-------------------------------12 3.2.2 DSB载波被抑制双边带调幅波形输出----------------------13 3.2.3 信号源的输出------------------------------------------13 四、项目总结-------------------------------------------------------14 五、相关介绍-------------------------------------------------------15 六、参考文献-------------------------------------------------------16 七、附录-----------------------------------------------------------16

AM与DSB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1.设计要求 AM和DSB振幅调制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用模拟乘法器设计一个振幅调制器,使其能实现AM和DSB信号调制。 主要指标: 1. 载波频率:465KHz 正弦波 2. 调制信号:1KHz 正弦波 3.输出信号幅度:≥3V(峰-峰值)无明显失真 2.原理分析 2.1振幅调制产生原理 所谓调制,就是在传送信号的一方将所要传送的信号附加在高频振荡上,再由天线发射出去。这里高频振荡波就是携带信号的运载工具,也叫载波。振幅调制,就是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直至随调制信号做线性变化。在线性调制系列中,最先应用的一种幅度调制是全调幅或常规调幅,简称为调幅(AM)。为了提高传输的效率,还有载波受到抑制的双边带调幅波(DSB)和单边带调幅波(SSB)。在频域中已调波频谱是基带调制信号频谱的线性位移;在时域中,已调波包络与调制信号波形呈线性关系。 2.2标准调幅波(AM)产生原理 调制信号是只来来自信源的消息信号(基带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模拟的,亦可以是数字的。为首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可称为载波,它可以是正弦波,亦可以是非正弦波(如周期性脉冲序列)。载波由高频信号源直接产生即可,然后经过高频功率放大器进行放大,作为调幅波的载波,调制信号由低频信号源直接产生,二者经过乘法器后即可产生双边带的调幅波.工作原理如框图所示。 基带调制信号 乘法器加法器标准调制波

设载波信号的表达式为: 调制信号的表达式为: 则调幅信号的表达式为: 式中,m ——调幅系数,m= 标准调幅波示意图如下: 由图可见,调幅波中载波分量占有很大比重,因此信息传输效率较低,称这种调制为 有载波调制。为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广泛采用抑制载波的双边带或单边带振幅调制。 高频载波 t Ucm t uc ω cos )(=t m U t u ΩΩ=Ωcos )(t t m ucm t uo ωcos )cos 1() (Ω+=t t Ucmma t t Ucmma t Ucm )cos(cos 2 1 )cos(cos 2 1 cos Ω-+Ω++=ωωωωωUcm Um

第6.1节 增强型脉宽调制器(ePWM)

第6章DSP片上控制与采样外设 6.1 增强型脉宽调制器(ePWM)

6.1.1 ePWM模块概述 ?增强型脉冲宽度调制器(ePWM) ?ePWM模块中每个完整的PWM通道都是由两个PWM输出组成,即ePWMxA和ePWMxB ?有时为了能够更精确控制PWM输出,加入了硬件扩展模块—高精度脉冲宽度调制器(HRPWM) ?当多个ePWM模块集成在一个器件内时,如图:

每个ePWM模块都具有以下特征: ●周期和频率可控的16位时间基准计数器。 ●两个PWM输出(EPWMxA,EPWMxB),可以配置成以下工作方式:两个 独立的带有单个边沿操作的PWM输出、两个独立的带有双边沿对称操作的PWM输出、一个独立的带有双边沿非对称操作的PWM输出。 ●通过软件可实现PWM信号的异步越权控制。 ●可编程的相位控制,以支持相对其它ePWM模块的相位滞后或超前操 作。 ●逐周期的硬件上相位同步。 ●独立的上升沿和下降沿死区延时控制。 ●可编程错误区域分配,用于故障时的逐周期控制和单次控制。 ●所有事件都可以触发CPU中断以及ADC启动转换(SOC)。 ●事件可预定标,减小CPU频繁响应中断的负担。 ●循环周期性的硬件锁定(同步)相位关系。 ●错误条件可强制PWM输出为高、低以及高阻状态。 ●高频载波信号实现PWM斩波,对于脉冲变压器门极驱动非常有用。

ePWM子模块概述 ?ePWM模块主要包含以下7部分:时间基准子模块;计数比较子模块;动作限定子模块;死区控制子模块;PWM斩波子模块;错误区域控制子模块和事件触发子模块。 ?每个ePWM模块都是由7个子模块组成,并且系统内通过信号进行连接,如图:

数字PWM直流调速设计

容摘要 本文是基于对直流电机PWM调速器设计的研究,主要实现对直流电机的控制。本设计主要是实现PWM调速器的正转、反转、减速、加速、停止的五大操作。并实现电路的仿真并设计实际电路进行控制。为实现系统的微机控制,在设计中,采用STC89C5单片机作为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电路的核心部分,驱动模块,实现通过PWM波对电动机转速参数的改变和测量;由命令输入模块、H型驱动模块组成。采用带中断的独立式键盘作为命令的输入,单片机在程序控制下,不断给电路发送PWM波形,完成电机正反转控制.是通过H型驱动电路,采用PWM调速方式,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从而改变电动机的电枢电压,进而实现对电动机的调速。设计的整个控制系统,在硬件结构上采用了大量的集成电路模块,大大简化硬件电路,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整个系统的性能得到提高。 索引关键词:直流电机调速;H桥驱动电路;LC显示器;51单片机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 设计目的 (1) 1.2 设计背景 (1) 1.3 设计容 (1) 第二章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方案设计 (1) 2.1 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 (1) 2.2旋转变流机组缺点 (2) 第三章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主电路设计 (3) 3.1 主电路结构设计 (3) 3.2 SG3525引脚各端子功能 (4) 第四章数字PWM直流双闭环系统的电路设计 (5) 4.1 转速调节器ASR电路 (5) 4.2 PWM脉宽控制电路 (6) 后记 (8) 参考文献: (9)

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第一章绪论 1.1 设计目的 通过对一个实用控制系统的设计,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提高工程意识和实践技能,使学生获得控制技术工程的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应用能力。近年来,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起动特性和调速特性。其中调速平滑,方便,可实现频繁的无极快速起动、制动和反转,能承受很大负载,需要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要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WM波调速的3 方法的发现,以及温度漂移等。而用PWM技术后,避免上述的缺点,不仅简化了电路还实现了通过电力电子器件改变开关频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还有抗干扰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很多场合,都要求有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来进行调速,诸如汽车行业中的各种风扇、火箭、雷达、战车等场合。 1.2 设计背景 在电气行业中,随着各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传统工艺有了深层次的提高,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产生了深刻且深远的影响,已经与我们息息相关。当需要良好的启动,制动性能,并需要大围平滑调速时,直流电机是一个很好地选择非线性集成电路以及少量的数字电路组成的直流电机调速控制系统大多数都为早减小模拟信号控制间相互干扰,减小模拟信号产生温漂等不稳定因素。。它的发展趋势将是向大容量、高性能化、外围电路装化等方面发展。 1.3 设计容 近年来,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直流电机具有良好的起动特性和调速特性。其中调速平滑,方便,可实现频繁的无极快速起动、制动和反转,能承受很大负载,需要满足生产过程自动化系统各种不同的特殊要求,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PWM波调速的3 方法的发现,以及温度漂移等。而用PWM技术后,避免上述的缺点,不仅简化了电路还实现了通过电力电子器件改变开关频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还有抗干扰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很多场合,都要求有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来进行调速,诸如汽车行业中的各种风扇、火箭、雷达、战车等场合。 第二章数字PWM直流调速系统方案设计 2.1 直流电动机调速方法 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方法有种: (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U。改变电枢电压主要是从额定电压往下降低电枢电压,从电动机额定转速向下变速,属恒转矩调速方法。对于要求在一定围无级平滑调速的系统来说,这种方法最好。 I变化遇到的时间常数较小,能快速响应,但是需要大容量可调直流电源。 a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调制解调)

基于MATLAB的差分码PSK调制解调实现学生姓名:易武指导老师:吴志敏 摘要 PSK调制是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PSK调制技术的改进也是通信系统性能提高的重要途径。分析了数字调制系统的基本调制解调方法,利用MATLAB作为编程工具,设计了相移键控系统的模型,并且对模型的方针流程以及仿真结果都给出具体详实的分析,为实际系统的构建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数字调制是通信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数字调制解调技术的改进也是通信系统性能提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MATLAB;PSK;调制解调;差分码 1 引言 1.1课程设计目的 差分码PSK的调制解调的实现,通过课程设计,我学到了MATLAB的操作,深入了解了PSK调制解调的原理,利用MATLAB集成环境下的M文件,编程实现差分码的PSK 调制解调,并绘制了调制前后的时域和频域波形级叠加噪声时解调前后额频域波形,根据运行结果和波形来分析该解调过程的正确性及信道对信号的额传输影响,知道了2PSK 信号的产生方法主要有两种。这两种方法的复杂程度差不多,并且都可以用数字信号处理器实现,加深了对信号的调制解调的认识,培养了实际操作能力。 1.2课程设计要求 1)绘制基带信号,PSK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 2)绘制噪声后的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 3)改变噪声功率进行解调,分析噪声对信号传输造成的影响。

1.3课程设计原理 差分码PSK 的调制解调实质上就是DPSK 调制解调,利用载波的多种不同的相位状态来表征数字信息的调制方式,调制解调有2DPSK 和4DPSK 调制解调,本次课程实际采用二进制的DPSK 。 2 PSK 调制解调原理 2.1 2PSK 调制的基本原理 在4PSK 信号中,相位变化是以未调载波的相位作为参考基准的。由于它利用载波相位的绝对数值表示数字信息,所以又称为绝对相移。4PSK 相干解调时,由于载波恢复中相位有0、π模糊性,导致解调过程出现“反向工作”现象,恢复出的数字信号“1”和“0”倒置,从而使2PSK 难以实际应用。为了克服此缺点,提出了二进制差分相移键控(2DPSK )方式。 2DPSK 是利用前后相邻码元的载波相对相位变化传递数字信息,所以又称相对相移键控。假设??为当前码元与前一码元的载波相位差,可定义一种数字信息与??之间的关系为 ”“”“010表示数字信息表示数字信息???=?π? (2-1) 于是可以将一组二进制数字信息与其对应的2DPSK 信号的载波相位关系示例如下: 二进制数字信息: 1 1 0 1 0 0 1 1 0 2DPSK 信号相位: (0) π 0 0 π π π 0 π π 或 (π) 0 π π 0 0 0 π 0 0 数字信息与??之间的关系也可定义为 ”0“”1“0表示数字信息表示数字信息???=?π? 由此示例可知,对于相同的基带数字信息序列,由于初始相位不同,2DPSK 信号的相位并不直接代表基带信号,而前后码元相对相位的差才唯一决定信息符号。 为了更直观地说明信号码元的相位关系,我们可以用矢量图来表述。按照(2-1)的定义关系,我们可以用如图2-1(a )所示的矢量图来表示,图中,虚线矢量位置称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2FSK调制

湘南学院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 系别:计算机科学系 专业班级:通信一班 学号: 06 02 36 26 29 姓名:肖雅青、许芬、蒋小松、杨潜、杨志 题目:基于Matlab的2FSK调制及仿真 完成日期: 2010年 12月 31日 指导老师:王鲁达 2010年 12月31 日

目录 1、设计题目 (3) 2、设计原理 (3) 3、实现方法 (4) 4、设计结果及分析 (7) 5、参考文献 (10)

Ⅰ.设计题目 基于Matlab 的2FSK 调制及仿真 Ⅱ.设计原理 数字频率调制又称频移键控,记作FSK ;二进制频移键控记作2FSK 。 2FSK 数字调制原理: 1、2FSK 信号的产生: 2FSK 是利用数字基带信号控制在波的频率来传送信息。例如,1码用频率f1来传输,0码用频率f2来传输,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故其表示式为 {) cos()cos(211 2 2 )(θωθω?++=t A t A FSK t 时 发送时 发送"1""0" 式中,假设码元的初始相位分别为1θ和2θ;112f π=ω和222f π=ω为两个不同的码元的角频率;幅度为A 为一常数,表示码元的包络为矩形脉冲。 2FSK 信号的产生方法有两种: (1)模拟法,即用数字基带信号作为调制信号进行调频。如图1-1(a )所示。 (2)键控法,用数字基带信号)(t g 及其反)(t g 相分别控制两个开关门电路,以此对两个载波发生器进行选通。如图1-1(b )所示。 这两种方法产生的2FSK 信号的波形基本相同,只有一点差异,即由调频器产生的2FSK 信号在相邻码元之间的相位是连续的,而键控法产生的2FSK 信号,则分别有两个独立的频率源产生两个不同频率的信号,故相邻码元的相位不一定是连续的。 (a) (b) 图1-1 2FSK 信号产生原理图 由键控法产生原理可知,一位相位离散的2FSK 信号可看成不同频率交替发送的两个2ASK 信号之和,即

LPC2378学习笔记之脉冲宽度调制器(PWM)

PWM波的用途: 可以做步进电机的调速、可以通过无缘蜂鸣器播放音乐、可以通过滤波的方法做DA转换,还可以控制灯的亮度,就这些了吧,对了还可以做信号调制。一般用于电机调速,还有开关电源,。PWM波就是占空比传函,改变脉宽可以输出一系列的平均电压系列。 PWM波的产生形式: Pulse Width Modulation -- 脉宽调制/脉冲宽度调制。脉冲宽度调制(PWM)是利用微处理器的数字输出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技术,广泛应用在从测量、通信到功率控制与变换的许多领域中。脉宽调制是开关型稳压电源中的术语。这是按稳压的控制方式分类的,除了PWM型,还有PFM 型和PWM、PFM混合型。脉宽调制式开关型稳压电路是在控制电路输出频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电压反馈调整其占空比,从而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PWM一种模拟控制方式,根据相应载荷的变化来调制晶体管栅极或基极的偏置,来实现开关稳压电源输出晶体管或晶体管导通时间的改变,这种方式能使电源的输出电压在工作条件变化时保持恒定。 PWM是一种对模拟信号电平进行数字编码的方法。通过高分辨率计数器的使用,方波的占空比被调制用来对一个具体模拟信号的电平进行编码。PWM信号仍然是数字的,因为在给定的任何时刻,满幅值的直流供电要么完全有(ON),要么完全无(OFF)。电压或电流源是以一种通(ON)或断(OFF)的重复脉冲序列被加到模拟负载上去的。通的时候即是直流供电被加到负载上的时候,断的时候即是供电被断开的时候。只要带宽足够,任何模拟值都可以使用PWM进行编码。多数负载(无论是电感性负载还是电容性负载)需要的调制频率高于10Hz,通常调制频率为1kHz到200kHz之间。 许多微控制器内部都包含有PWM控制器。例如,Microchip公司的PIC16C67内含两个PWM控制器,每一个都可以选择接通时间和周期。占空比是接通时间与周期之比;调制频率为周期的倒数。执行PWM操作之前,这种微处理器要求在软件中完成以下工作: * 设置提供调制方波的片上定时器/计数器的周期 * 在PWM控制寄存器中设置接通时间 * 设置PWM输出的方向,这个输出是一个通用I/O管脚 * 启动定时器 * 使能PWM控制器 PWM的一个优点是从处理器到被控系统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无需进行数模转换。让信号保持为数字形式可将噪声影响降到最小。噪声只有在强到足以将逻辑1改变为逻辑0或将逻辑0改变为逻辑1时,也才能对数字信号产生影响。 对噪声抵抗能力的增强是PWM相对于模拟控制的另外一个优点,而且这也是在某些时候将PWM用于通信的主要原因。从模拟信号转向PWM可以极大地延长通信距离。在接收端,通过适当的RC或LC网络可以滤除调制高频方波并将信号还原为模拟形式。

基于CPLD的PWM发生器设计

第32卷 第6期 2010-6 【151】 基于CPLD的PWM发生器设计 A PWM generator designed with CPLD 耿伟松,于海东 GENG Wei-song, YU Hai-dong (扬州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扬州 225009) 摘 要:H形桥式变换器在多种动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电机控制中,H桥中开关的控制一般采 用PWM控制技术。采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设计了基于CPLD的PWM发生器,并使用Max+PlusⅡ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设计中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来实现,其原理简单。基于CPLD的PWM发生器将会简化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获得更高的开关频率,其应用这将大大简化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并且改善系统的控制性能。 关键词:H桥;PWM发生器;CPLD;VHDL;Max+ Plus Ⅱ 中图分类号:TM38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34(2010)06-0151-03Doi: 10.3969/j.issn.1009-0134.2010.06.50 0 引 言 自从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问世以后,就出现了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的高频开关控制方式,形成了直流P W M 调速系统[1]。脉宽调制变换器的作用是: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频率一定、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序列,从而改变平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调节电机转速。 PWM变换器电路有多种形式,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两大类。其中可逆PWM变换器主电路有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桥式(H形)电路。桥式变换器在许多动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直流驱动,直流-交流逆变器,开关电源等等)。 1 PWM 发生器的设计 桥式变换器应用在直流电机调速系统中的主要电路结构如图1所示,开关控制基本上采用 PWM技术。 图1 桥式变换器原理图 PWM信号发生器一般是通过模拟电路或者是 基于微处理器的软件控制技术来实现,但随着高速开关器件的涌现,对于复杂的调制技术,即使采用最先进的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也很难实现。 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和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设计成本在不断降低。CPLD/FPGA是实现ASIC的主流器件,它们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工作速度快,开发效率高,成本低,可靠性好。近年来,CPLD在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收到了系统设计人员越来越多的重视。用CPLD来设计PWM发生器将会简化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获得更高的开关频率,减少微处理器的计算工作量。 VHDL具有与具体硬件电路无关和与设计平台无关的特性,并且具有良好的电路行为描述和系统描述的能力,并在语言易读性和层次化、结构化设计方面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应用潜力[2],因此本文选用VHDL语言进行编程,用一片CPLD设计了PWM发生器。 由于桥式PWM变换器的工作状态是确定的,所以采用状态机方式来编程[3]也是情有可原,虽然只有六个状态,但其程序实现起来是很复杂的。用数字比较器代替模拟比较器、用线性计数器代替锯齿波发生器来产生PWM信号[4,5]的设计方法也很繁琐。在分析了桥式PWM变换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来设计,其原理简单,程序容易实现。 收稿日期:2010-03-24 作者简介:耿伟松(1990-),男,江苏连云港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

2ASK调制解调课程设计论文(简单版)

目录 1 引言 1.1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研究现状……………………………………………………………… 1.3论文的内容安排………………………………………………………… 2 系统原理及设计方法 2.1 2ASK调制的原理…………………………………………………………Y 2.2 ASK解调原理及设计方法…………………………………………………… 3 ASK调制与解调的VHDL系统建模 3.1软件平台介绍………………………………………………………………… 3.2整体方案设计………………………………………………………………… 4 2ASK调制系统VHDL建模 4.1 2ASK调制系统仿真模型……………………………………………………… 4.1.1 m序列原理………………………………………………………… 4.1.2 m序列的实现…………………………………………………… 4.1.3分频器原理……………………………………………… 4.2 调制程序实现…………………………………… 4.2.1 M序列的实现………………………………………… 4.2.2分频器的实现…………… 4.3 2ASK调制系统仿真…………… 4.3.1 M序列伪随机码仿真………………………………………… 4.3.2分频器仿真…………………………………………… 4.3.3 2ASK调制仿真…………………………………………………… 5 2ASK解调系统VHDL建模与仿真 5.1 2ASK解调系统仿真模型……………………………………………………… 5.2 2ASK解调系统的实现………………………… 5.2.1 2ASK解调系统的VHDL设计…………………………………………

某脉宽调制数字快速电磁阀方案设计及仿真研究

某脉宽调制数字快速电磁阀方案设计及仿真研究 摘要:脉宽调制数字快速电磁阀作为重要的电液转换元件,在燃油控制系统的作用日益突出。针对断电常开型快速电磁阀的需求,开展断电常开型脉宽调制数字快速电磁阀的方案设计及仿真研究,并通过工程验证使该脉宽调制数字快速电磁阀的设计方案得到优化。 0.概述 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已由原机械液压控制调节方式向电子控制调节方式发展,其核心关键是机电液转换元件。 近年来,由于脉宽调制数字快速电磁阀(以下简称快速电磁阀)在航空发动机燃油控制中的广泛使用,其经常被作为航空发动机燃油调节系统的执行部件。快速电磁阀多采用脉宽调制(PWM)来控制,利用脉冲占空比的变化来调节阀口开关的时间,使得快速电磁阀能像其它数字流量电磁阀一样,对燃油流量进行连续的控制。虽然普通的电磁阀也具有同样的数字开关特征,但是普通的电磁阀响应特性较慢,而快速电磁阀体积小、重量轻、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控制精度高。 本文以某喷口加力调节器用快速电磁阀的需求为研究背景,进行了快速电磁阀方案设计及仿真工作,并对断电常0开型快速阀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 1.工作原理分析及结构设计方案 1.1 电磁阀结构及工作原理 高速数字电磁阀作为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电液转换装置,是电子控制器的关键执行元件(见图1)。主要工作原理为:在断电情况下,挡板活门在铁芯弹簧力作用下关闭活门座,电磁阀进口和出口处于关闭状态;当线圈通电时,电磁力克服铁芯弹簧力使活门座打开,使电磁阀进口和出口处于相通状态,属于断电关闭型阀门。 图1 某定型快速阀结构图 注:1-活门座2-活门弹簧3-挡板活门4-铁芯顶头5-铁芯弹簧 该快速电磁阀采用“喷嘴-挡板”结构,其优点是技术成熟,加工容易实现,耐污染能力好,但结构不紧凑,长时间使用挡板磨损严重,且不满足航空发动机使用中断电长开的要求,需要对该电磁阀进行适当改进。

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BPSK调制解调研究

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BPSK 调制解调研究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 2012年3月9日

东北石油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通信综合课程设计 题目基于MATLAB的BPSK调制解调研究 专业XXXXXXX姓名XXX学号XXXXXXXXX 主要内容: 1、简要阐述了BPSK的调制与解调原理; 2、利用MATLAB进行仿真,附上仿真程序和仿真结果,并对仿真结果进 行分析。 基本要求: 掌握数字带通BPSK调制解调相关知识,学习MATLAB软件,掌握相关调制解调的MATLAB函数的使用。运用MATLAB进行编程实现BPSK的调制解调过程,并且仿真输出调制前的基带信号、调制后的BPSK信号和叠加噪声后的2PSK信号波形、解调器在接收到信号后解调的各点的信号波形,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主要参考资料: [1] 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M].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205-212. [2] 章宜华.精通MATLAB5[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36-140. [3] 沈兰芬,李治群.调制解调的数字实现[J].电信科学,1993,(6):27-31. 完成期限2012.2.20—2012.3.9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2012年2月20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1) 2.设计原理 (1) 2.1BPSK的调制原理 (1) 2.2BPSK的解调原理 (3) 3.基于MATLAB的BPSK调制解调仿真 (4) 3.1仿真框图 (4) 3.2仿真源程序 (4) 3.3仿真输出结果 (6) 3.4仿真结果分析 (9) 4.总结 (10) 参考文献 (10)

课程设计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

AM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与仿真 目录 1.课程设计的目的 (2)

2.课程设计的内容 (2) 3.课程设计的原理 (2) 4.课程设计的步骤或计算 (4) 5.课程设计的结果与结论 (8) 6.参考文献 (9)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强对高频电子技术电路的理解,学会查寻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等环节。进一步提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造一个动脑动手﹑独立开展电路实验的机会,锻炼分析﹑解决高频电子电路问题的实际本领,真正实现由课本知识向实际能力的转化;通过典型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加深对基本原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 课程设计的内容 1、 AM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 (1)AM振幅调制解调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用模拟乘法器MC1496设计一振幅调制器,使其能实现AM信号调制主要指标:载波频率:15MHz 正弦波调制信号:1KHz 正弦波 输出信号幅度:大于等于5V(峰峰值)无明显失真 (2)AM信号同步检波器 设计要求:用模拟乘法器MC1496设计一AM信号同步检波器 主要指标:输入AM信号:载波频率15MHz 正弦波,调制信号:1KHz 正弦波,幅度大于1V,调制度为60%。输出信号:无明显失真,幅度大于5V。 三. 课程设计原理

1. MC1496模拟乘法器 MC1496是双平衡四象限模拟乘法器。其内部电路和引脚如下图(a)(b)所示。其中VT1,VT2与VT3,VT4组成双差分放大器,VT5,VT6组成的单差分放大器用以激励VT1~VT4。VT7、VT8及其偏置电路组成差分放大器、的恒流源。引脚8与10接输入电压UX,1与4接另一输入电压Uy,输出电压U0从引脚6与12输出。引脚2与3 外接电阻RE,对差分放大器VT5、VT6 产生串联电流负反馈,以扩展输入电压Uy的线性动态范围。引脚14为负电源端(双电源供电时)或接地端(单电源供电使),引脚5外接电阻R5。用来调节偏置电流I5及镜像电流I0的值。 MC1496的内部电路图及引脚电路 2. 振幅调制 振幅调制是使载波信号的峰值正比于调制信号的瞬时值的变换过程。通常载

数字式PWM可逆直流调速系统

一、设计要求: 1、调速范围D=20,静差率S ≤5%。再整个调速范围内要求转速无极、平滑可调; 2、动态性能指标:电流环超调量 δ≤5%: 空载启动到额定转速时转速超量δ≤10% 直流电动机的参数: 直流电动机 型号(KW ) Z2—32 额定容量(KW ) 2.2 额定电压(V ) 220 额定电流(A ) 12.5 最大电流(A ) 18.75 额定转速(rpm ) 1500 额定励磁(A ) 0.61 GD 2 (kg m 2 ) 0.105 电动机电枢电阻RA () 1.3 电动机电枢电感la (Mh ) 10 名称 数值 整流侧内阻Rn (Ω) 0.037 整流变压器漏感Lt (mH ) 0.24 电抗器直流电阻Rh (Ω) 0.024 电抗器电感Lh (mh ) 3.2 2.1控制系统的整体设计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转速调节器与电流调节器串极联结,转速调节器的输出作为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PWM 装置。其中脉宽调制变换器的作用是: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频率一定、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序列,从而可以改变平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调节电机转速,达到设计要求。总体方案简化图如图1所示。 ASR ACR U *n + - U U i U * i + - U c TA V M + U d I d UPE L - M

2.2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的工作原理 脉宽调制器的作用是: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方法,把恒定的直流电源电压调制成频率一定宽度可变的脉冲电压序列,从而平均输出电压的大小,以调节电机转速。桥式可逆PWM 变换器电路如图2所示。这是电动机M两端电压的极性随开关器件驱动电压的极性变化而变化。 图2 桥式可逆PWM变换器电路

DSB波的调制与解调课程设计报告材料

- 1 - 现代通信系统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DSB-SC调制与解调 学生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一、调幅与解调原理: (4) 二、DSB的调制调制与解调总系统框:………………………………………… ..4 三、DSB调制与解调: (4) 3.1.双边带调制原理 (4) 3.2调幅波的解调:......................................................... .. (6) 3.3乘法器原理 (7) 四、单元电路设计: (7) 4.1调幅电路图、波形图以及频谱图及理论分析 (8) 4.2解调电路图、波形图以及频谱图及理论分析 (9) 4.3低通滤波器电路图、已调波波形图以及频谱图及理论分析 (10) 五:总电路图: (18) 六、自设问题并解答以及心得体会 (19) 七、附录元器件清单: (20) 八、参考文献 (21) 摘要 模拟通信系统具有直观,容易实现等优点,在早期的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早期的电话系统就是模拟通信系统。抑制双边带调幅(DSB-SC)作为最经典的模拟通

信系统之一,具有调制效率高,抗噪性能好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应用。MATLAB仿真软件具有编程效率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科学领域,而SIMUINK作为一种可视化的仿真工具直观以及便捷等优点。本次仿真就是基于这两种仿真平台对DSB通信系统进行仿真建模,在对一个系统进行仿真建模时需要我们对原理部分熟练掌握,在建模过程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仿真建模对于教学研究具有积极作用。 本次设计首先在简要概述DSB通信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MATLAB与SIMULINK 的仿真建模,其中主要包括调制部分,信道与解调部分的仿真建模。整个通信系统中以正弦信号为基带信号,经过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后通过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以及相干解调方式解调得到解调信号;在SIMULINK对整个DSB系统进行建模的基础上再对该系统的各个部分进行了MATLAB仿真建模。在仿真后的数据分析中得到了与理论分析一致的结果,从而也验证了此次仿真建模的成功。 关键词:模拟通信系统;仿真建模; DSB; MATLAB; SIMULINK 绪论 课题研究的意义

推荐-基极振幅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精品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题目基极振幅调制器的设计与实现 系 (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XX 年 7 月 8 日至 7 月 12 日共 1 周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目录

前言 目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了将低频信号有效地辐射出去为了使发射与接收效率碌在发射机与接收机方面部必须采用天线和谐振回路。但语言、音乐图像信号等的频率变化范围如果直接发射音频信号财发射机将工作于同一频率范围。这样接收机将同时收到许多不同电台的节目无法加以选择。克服以上的困难必须利用高频振荡将低频信号“附加”在高频振荡人这样就使天线的辐射效率提高尺寸缩小同时每个电台都工作于不同的载波颠串接收机可以调谐选择不同脉电台这就解除了上述的种种困难。 调幅是使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瞬时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通过用调制信号来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大小,使得调制信号的信息包含于高频信号之中,通过天线把高频信号发射出去,然后就把调制信号也传播出去了。这时候在接收端可以把调制信号解调出来,也就是把高频信号的幅度解读出来就可以得到调制信号了 调幅波的形成早期VHF 频段的移动通信电台大都采用调幅方式,由于信道衰落会使模拟调幅产生附加调幅而造成失真,目前已很少采用。调频调制在抗干扰和抗衰落性能方面优于调幅调制,对移动信道有较好的适应性。高频信号的幅度随着调制信号作相应的变化,这就是调幅波。由于高频信号的幅度很容易被周围的环境所影响。所以调幅信号的传输并不十分可靠。在传输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窃听,不安全。所以现在这种技术已经比较少被采用,但在简单设备的通信中还有采用。比如收音机中的AM波段就是调幅波,大家可以和FM波段的调频波相比较,可以看到它的音质和FM波段的调频波相比会比较差,原因就是它更容易被干扰。 所谓基极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电压来改变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基极偏压,以实现条幅。其基本原理是,低频调制信号电压与直流偏压相串联。放大器的有效偏压等于这两个电压之和,它随着调制信号波形而变化。使三极管工作在欠压状态下,集电极电流的基波分量随着基极电压成正比变化。因此,集电极的回路输出高频电压振幅将随着调制信号的波形而变化,于是得到调幅波输出。

光调制器原理及设计doc资料

光调制器原理及设计

光调制器原理及设计 姓名:张歆怡 学号:20111101209 班级:物理1102

一、光调制器的原理 光调制器是高速、短距离光通信的关键器件,也是最重要的集成光学器件之一。光调制器按照其调制原理来讲,可分为电光、热光、声光、全光等,它们所依据的基本理论是各种不同形式的电光效应、声光效应、磁光效应、Franz-Keldysh效应、量子阱Stark效应、载流子色散效应等。其中电光调制器是通过电压或电场的变化最终调控输出光的折射率、吸收率、振幅或相位的器件,它在损耗、功耗、速度、集成性等方面都优于其他类型的调制器,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调制器。在整体光通信的光发射、传输、接收过程中,光调制器被用于控制光的强度,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光调制的目的是对所需的信号或被传输的信息进行包括“去背景信号、去噪声、抗干扰”在内的形式变换,从而使之便于处理、传输和检测。根据将信息加载到光波上的位置,可将调制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用电信号去调制光源的驱动电源;另一类是直接对广播进行调制。前者主要用于光通讯,后者主要用于光传感。简称为:内调制和外调制。根据调制方式,调制类型又有:1强度调制;2相位调制;3偏振调制;4频率和波长调制。 1.1强度调制 光强度调制是以光的强度作为调制对象,利用外界因素使待测的直流或缓慢变化的光信号转换成以某一较快频率变化的光信

号,这样,就可采用交流选频放大器放大,然后把待测的量连续测量出来。 1.2相位调制 利用外界因素改变光波的相位,通过检测相位变化来测量物理量的原理称为光相位调制。 光波的相位由光传播的物理长度、传播介质的折射率及其分布等参数决定,也就是说改变上述参量即可产生光波相位的变化,实现相位调制。 由于光探测器一般都不能感知光波相位的变化,必须采用光的干涉技术将相位变化转变为光强变化,才能实现对外界物理量的检测,因此,光相位调制应包括两部分:一是产生光波相位变化的物理机理;二是光的干涉。 1.3偏振调制 利用偏振光振动面旋转,实现光调制最简单的方法是用两块偏振器相对转动,按马吕斯定理,输出光强为 I=I0cos2α 其中:I0表示两偏振器主平面一致时所通过的光强;α表示两偏振器主平面间的夹角。 1.4频率和波长调制 利用外界因素改变光的频率或光的波长,通过检测光的频率或光的波长的变化来测量外界的物理量的原理,称为光的频率和波长调制。

4-1脉宽调制变换器

本章提要 □ 脉宽调制变换器 □ 直流脉宽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 V-M直流调速系统通过调节触发装置GT的控制电压来移动触发脉冲的相位,即可改变整流电压U d,从而实现平滑调速。与G-M系统相比V-M系统有很多优越性,但它也有缺点: ① 电流是脉动的,产生谐波分量,尤其在低速时,因此需要加平波电抗器。设备投入大,体积增加,同时电感大又限制了系统的快速性。 ② 当系统在较低速运行时,晶闸管的导通角很小,使系统的功率因素很低,并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引起电网电压波形畸变殃及附近的用电设备,也限制了调速范围。 ③ 对过电压、过电流敏感,要注意保护。 ◎直流PWM调速系统优点: ① 主电路简单,不用电抗器,用电机本身的电感,从而获得脉动很小的直流电流; ② 开关频率高,电枢电流容易连续,无电流断续问题; ③ 系统的低速运行平稳,调速范围较宽; ④ 频带宽,响应快; ⑤ 功率因数高。电流和电压永远相同,无无功功率问题。 PWM 调速系统和V-M 调速系统主要区别在主电路和PWM控制电路。闭环控制系统以及静、动态分析和设计基本一样。 PWM 脉宽调速系统的主电路采用脉宽调制变换器。 4-1 脉宽调制变换器 一、不可逆PWM变换器

电机两端得到的平均电压为 式中ρ= ton / T 为PWM 波形的占空比,改变ρ(0 ≤ ρ < 1 )即可调节电机的转速。 PWM 脉宽调速系统如上述介绍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缺点: ① 过压能力低,需保护; ② VT单向导电性,不可逆,无制动。 需要制动时,必须具有反向电流-id的通路,因此应再设置一个电力晶体管。 二、可逆PWM变换器 可逆PWM变换器主电路有H型、T型多种形式,最常用的是桥式(亦称H型)电路,如下图所示。 这时,电动机M 两端电压的极性随开关器件基极驱动电压极性的变化而改变,其控制方式有双极式、单极式、受限单极式等多种,这里只着重分析最常用的双极式控制的可逆PWM变换器。

SPWM脉宽调制控制系统设计

SPWM脉宽调制控制系统设计 一、作品名称:SPWM脉宽调制控制系统设计 二、原理:脉宽控制技术(PWM)是非常重要的电力电子控制技术,对提高电力电子装置的性能,促进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PWM)是应用最广泛的PWM 技术。 SPWM(Sinusoidal PWM)在高性能电机驱动、步进电机细分控制、变频电源、电力电子逆变控制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特别是随着FPGA技术进入这一行业,使SPWM技术的应用更有了长足的进步,使其得到了更高效、更深入和更广泛的应用。 相对于空间矢量PWM、随机采样PWM、电流滞环PWM、自然采样PWM、等面积采样PWM或规则采样等方式的PWM,正弦采样的PWM在逆变控制等技术应用中,产生的谐波含量最小,因此应用也最广泛。数字方式产生SPWM 波的原理如图1-1所示,其中等腰三角波是载波,正弦波是调制波,当这两路信号经过一个数字比较器后输出图1-1下方的脉冲波形,即SPWM波。当正弦波大于三角波时,比较器输出1,反之输出0。三角波与正弦波的频率比称为载波比;它们的频率如果等比例增减则为同步调制方式,否则就是异步调制方式。载波频率通常为数十KHz,载波比为数百。图1-6是基于5E+系统的SPWM波发生器的基本电路图。其中PLL20输出两路时钟,一路C0,输出3.6MHz,为三角波信号发生器提供载波时钟;另一路C1输出200kHz,为正弦波调制信号提供时钟。CNT10B是10位计数器,其一为三角波发生模块TRANG提供递增数据。另一CNT10B是正弦波数据ROM的地址发生器。ROM10模块的数据可用生成的mif 生成器产生,深度是1024,数据宽度是10位。当下载图1-6的设计于5E+系统后,利用逻辑分析仪进行分析,看SignalTap II实测的波形与图1-1的波形是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图1-1 SPWM波生成原理图 三、步骤

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与仿真

贵州大学明德学院 《高频电子线路》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模拟角度调制系统 学院:明德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周科远 指导老师:宁阳 2012年1月 1日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设计是专业实践环节之一,是学习完《高频电子线路》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让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极其构造和运用,特别是理论联系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设计任务 课程设计一、高频放大器 课程设计二、高频振荡器 课程设计三、模拟线性调制系统 课程设计四、模拟角度调制系统 课程设计五、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 课程设计六、通信系统中的锁相环调制系统 共6个课题选择,学生任选一个课题为自己的课程设计题目,独立完成;具体内容按方向分别进行,不能有雷同;任务包括原理介绍、系统仿真、波形分析等;要求按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规范撰写一份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时间 课程设计总时间1周(5个工作日) 四、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在完成任务书中所要求的课程设计作品和成果外,要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说明书须每人一份,独立完成。 2、设计说明书应包括封面、任务书、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资料)等内容,以及附图或附件等材料。 3、题目字体用小三,黑体,正文字体用五号字,宋体,小标题用四号及小四,宋体,并用A4纸打印。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与要求.. (1)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1) 二.FM调制解调系统设计 (2) 2.1FM调制模型的建立 (3) 2.2调制过程分析 (3) 2.3FM解调模型的建立 (4) 2.4解调过程分析 (5) 2.5高斯白噪声信道特性 (6) 2.6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9) 三.仿真实现 (10) 3.1MATLAB源代码 (11) 3.2仿真结果 (15) 四.心得体会 (18) 五.参考文献 (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