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刑法释义

挪用公款罪刑法释义
挪用公款罪刑法释义

遇到刑法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

挪用公款罪刑法释义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归还的行为。

挪用公款,是指将自己经手的钱、财移作自己使用。国家工作人员,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派往非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的规定从事公务的人员.

一、挪用公款罪的主要特征

本罪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的行为。其中包含三个要件:(1)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行为,即行为人未经合法批准而擅自将公款移作他用。(2)行为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利用其主管、管理、经手公款的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3)行为人挪用的公款是归个人使用的,所谓归个人使用,既包括由挪用者本人使用,

也包括由挪用者交给、借给他人使用。根据本条之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具体可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这里所说的非法活动是指挪用公款供个人或他人进行走私、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对这种情况的定罪,没有要求挪用公款的数额要达到较大,也没有规定挪用达到多长时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起点;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或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如果挪用公款未达到以上标准的,一般可不认为构成犯罪。

2、挪用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并且数额较大的。这是指挪用数额较大的公款作为挪用人或者他人进行营利活动的资本,如挪用人本人或者他人将挪用的公款用于生产、经营、买房出租,作为个人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入股资金,存人银行或者借给他人而个人取利等,如果行为人挪用公款后,为私利以个人名义将挪用的公款借给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使用的,不管这些单位是合将其挪用的公款用于营利活动,都应视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营利活动,而不能认为属于挪归公用,这里的数额较大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以挪用公款l5万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对于这种挪

用公款数额较大的公款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法律既没有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多长时间,也不要求行为人营利的目的要真正达到。但如果行为人在案发前已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分别情节,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3、挪用公款归个人用于上述非法活动、营利活动以外的用途,并且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如挪用公款用于建造私房、购置家具和其他生活用品、办理婚丧、支付医疗费或者偿还家庭、个人债务等。这种情况既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数额。也要求挪用公款要达到一定时间。这里的数额较大也是以一万元至三万元为起点,以15万元至20万元为数额巨大的数额起点。“未还”是指案发前(被司法机关、主管部门或者有关单位发现前)未还。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在案发前已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减轻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益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虽在案发前已全部归还本息的,从轻处罚。在实践中,也有这样的情形,行为人多次挪用公款,用后次挪用的公款归还前次挪用的公款,而每次挪用的间隔时间都不超过三个月,对此,应从第一次挪用公款的时间算起。连续累计至挪用行为终止。在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挪用公款的数额按照最后未归还的金额认定。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不知道使用人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用于非法活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构成挪用公款罪,明知

使用人用于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的,应当认定为挪用人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非法活动。

二、司法实践中,正确区分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的界限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并非所有的挪用公款行为都构成犯罪。因此,认定挪用公款罪与非罪界限的关键,是看该挪用公款行为,是否属于法定的挪用公款罪范围。具体来说,是看该行为是否属于法定的挪用公款而构成犯罪的行为范围,除此范围之外的其他挪用公款行为,应视为挪用公款的一般违法行为。

其次,在认定某一挪用公款行为,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时,要把握以下几点:

1、考察行为人是否属于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本法第93条所规定的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范围。如果缺少上述三个条件之一,该行为人也不能成为挪用公款罪的主体。至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范围,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确认。

2、考察行为人是否实施了挪用公款行为,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属于依法从事公务过程中实施的。

3、考察挪用公款的行为,是否具有三性。即从事非法活动性、进行营利活动性和超过三个月未还性。

4、考察所挪用的款项是否属于公款范围。这里的公款作广义解释,既包括货币,也包括有价证券和特定款物。

5、对于营利型、未退还型的挪用行为而言,还要考察被挪用的公款数额是否属于数额较大,即一万元至三万元范围。其中,公款数额不包括挪用时至案发前所生的利息;营利的多少并不影响对营利目的的认定;案发后行为人是否积极退还公款,并不影响对挪用公款罪的认定,但退赃行为可作为量刑情节考虑。

6、对于非法活动型挪用公款行为而言,没有数额、时间上的限制。同时,非法活动泛指一切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命令和规章的活动,不管该非法活动是否完成,只要行为人把所挪用的公款用于从事非法活动时,即视为非法活动型挪用公款行为。

7、挪用公款罪的挪用人与使用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但并不影响对挪用人犯罪的认定。

总之,在认定挪用公款罪与非罪时,一看该行为是否属于法定挪用公款罪的范围;二看该行为是否符合挪用公款罪的构成要件。

三、实践中,还会遇到挪用公款罪和一些其他的挪用行为混淆,正确区分对于当事人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1、拆借资金与挪用公款的区分。

前者是指银行或企业之间相互融通短期资金的一种借贷的行为方式,是一种合法行为;而后者是将原定用于某方面的公款移作他用的行为,它侵犯了公共财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对那些以拆借资

金为名,逃避信贷规模控制和监督制度的非法拆借行为,情节严重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单位主管人员和经办人员,应以挪用公款罪论处。认定拆借行为是否合法,是否构成挪用公款罪,既要根据国家有关拆借行为的金融法律、法规、规定,也要根据本法第185条、第272条和本条规定进行确定。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1995年5月10日)第46条规定:“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期限,拆借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四个月。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用于投资。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拆入资金用于弥补票据结算,联行汇差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这一规定,是认定银行间拆借资金是否合法的最直接根据。

2、挪用公款与借贷公款的区分

借贷公款是一种合法的借贷行为。单位与单位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只要办理了必要的借款手续(借款合同),符合法律、法规政策规定,都可以相互借用款项。其特点在于:一是合法,二是自愿,三是用途合法。这三点,正是挪用公款所不具有的,但其却具有未经合法批准,擅自动用公款的特征。故挪用者与公款所有者之间不存在合法的借贷关系。所谓借贷公款行为,是指单位负责人或经管财务人员,批准、决定将公款借贷给个人使用的行为。借贷,实际上就是放贷,是一种金融信贷行为。根据我国财经金融管理规定,非金融部门未经国家批准是不能进行信贷活动的。借贷行为违反了财经管理制

度,是一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因而具有行政违法性。但是,我国并未设立借贷公款罪,借贷行为是否具有刑事违法性,法律没有规定。所以,将借贷行为归为挪用,是没有法律依据的。

对不同的具体借贷行为有不同的定性和处理:

1、对以下几种借贷行为应以挪用论处:行为人利用职权自批自借,或互批互借,或假名、冒名借贷,或由他人借款后又转归自己使用。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借贷行为具备挪用的主客观构成要件。

2、对以下几种借贷行为,不能以挪用论处,应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

第一,对及时收回本息,未给单位造成损失的,一般可作违反财经纪律处理。因为这种情况下,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小,情节显著轻微,不宜以犯罪论处。

第二,不能及时收回本息,虽采取了积极追讨措施,但仍造成重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应按玩忽职守罪论处。因为其主观上对造成的危害结果具有过失心理态度。

第三,在办理借贷过程中,收受对方财物,数额较大的,应以受贿罪

论处,因为这也是一种权钱交易的行为。

第四,明知对方借款是用于走私等犯罪活动而予以借贷的应以走私等犯罪共犯论处,因为这是一种资助犯罪的行为。

第五,内外勾结诈骗公款的,应以共犯论处。其中,主犯系内部人员的,应以共同贪污罪论处,主犯系外部人员的,则以共同诈骗罪论处。行为的性质是由主犯行为决定。

3、挪用公款进行担保案件的认定

司法实践中,还常常会遇到挪用公款进行担保案件。挪用公款进行担保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并将该项公款用于担保的行为。严格意义说,以所挪用的公款设立的担保,都属于违法的担保。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确定担保是否合法,关键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界定。具体来说:当债权人明知是挪用的公款,而仍与债务人(包括挪用人本人或他人)签订担保合同时,这时的担保行为,应视为非法。对于此情形的挪用人(即债务人)而言,其挪用公款的行为,应视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挪用公款罪范畴。

当债权人不知是挪用的公款,而与债务人(包括挪用人本人或他人)签订担保合同时,这时的担保合同,可视为无效的合同,但不属于非法范畴。对于此情形的挪用人而言,其挪用公款的行为应区别对待。当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在担保过程中获取利益时,则视为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挪用公款行为;当挪用公款数额较大,且在担

保过程中末获取利益时,如果超过三个月末还,则视为“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挪用公款行为。

综上所述,对于挪用公款用于担保的条件,要依照本条规定的挪用公款罪定罪量刑。认定的关键:一看用所挪用的公款进行的担保是否合法;二看挪用人在担保过程中是否获取利益。

4、经领导同意或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借给个人使用案件的认定

经领导同意或者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借给个人或者个体工商户合伙经商,单位从中分利或提成。对于这种情况,因为用公款为单位谋利益,一般不按挪用公款处理为宜。如果批准挪用的主管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借机中饱私囊或索取财物的,则应按贪污或者受贿罪论处。如果这种表现形式,给集体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如造成大量公款无法追回的),可以按玩忽职守罪论处。

四、有关挪用公款的数额计算

多次挪用公款不还,挪用公款数额累计计算;多次挪用公款,井以后次挪用的公款们还前次挪用的公款,挪用公款数额以案发时未还的实际数额认定。

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是指挪用公款数额臣大,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退还的。

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贿赂构成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

五、区分本罪与他罪的界限

1、挪用公款罪与挪用特定款物罪

(1)侵犯的具体客体对象不同

挪用公款罪侵犯的是公款的使用权,侵犯的对象主要是一般的公款,也包括其他的公物及特定款物;挪用特定款物罪侵犯的是国家财经管理中七种特定款物的专用制度,侵犯的对象限于特定款物。

(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

挪用公款罪表现为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行为;挪用特定款物罪表现为把特定款物挪作其他公用事项,并且情节严重,致使国家和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挪用特定款物罪的主体一般是国家工作人员,主要是掌握国家救灾、救济等款物的财会人员或有权调拨特定款物的人员,即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方面不同

挪用公款罪的挪用是为了个人使用或者借给他人使用;挪用特定款物罪的挪用则是为了单位另行使用。

2、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限

两者在客观上都侵犯了公共财物的所有权;两者在客观上均是利用职务之便;主观上两者都是出于直接故意。但是,作为两种不同犯罪形式,两者又有如下区别:

(1)对犯罪客体侵犯程度与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前者只侵犯公共财物所有权中的占有、使用、收益三种权能,而后者侵犯了包括出有、使用、收益、处分权能的公共财产所有权的四种权能;就犯罪对象而言,前者为公款和特定公物,后者为公共财产。

(2)犯罪的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是使用公款,后者是占有财物。

(3)犯罪的目的不同。前者只是暂时使用,后者为永久占有。

(4)犯罪的危害程度不同。挪用公款的数额并不等于对所有者造成的实际损失额,公款的本息要全部归还或追缴;而贪污数额就是对所有者的财产造成的实际损失数额。

(5)构成犯罪的时限要求不同。前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非营利性的合法使用的,必须非法控制公款超过三个月未还才构成犯罪;而贪污罪只要非法占有了公物即构成犯罪。

(6)在特定情况下的法律后果不同。如挪用公款未超过一万元归个人进行非营利性的合法使用时,超过三个月后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不认为犯罪;而贪污行为一经实施,即使在案发前全部退赃也不影响其犯罪的构成。

(7)量刑程度不同。后者要比前者处罚重。

3、区分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的界限

挪用资金罪与挪用公款罪在客观行为表现和主观方面有相同之处。但两者的区别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前者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后者是依法从事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对于国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或者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单位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应按挪用公款罪论处。

(2)犯罪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及财产所有权;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以及接受委派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在的非国有单

位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资金所有权。可见,前者所侵害客体的范围,比后者广。

(3)犯罪的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是公司、企业所有公共财产属性的公款。它既包括资金、有价证券,也包括特定款物,后者既包括当然的公共财产,也包括拟定的公共财产以及接受委派的国家工作人员所在的非国有单位的资金。

(4)刑罚不同。前者比后者刑罚轻。

4、区分挪用公款罪与玩忽职守罪的界限

两罪的区别在于,所挪用的公款是否经领导批准或同意。具体来说,(1)如果批准者与挪用者事先有共同挪用的故意或批准后参与

共同使用公款的,应以挪用公款共同犯罪论处。

(2)如果挪用人以迂回申请、隐瞒款项真实用途、导致大量公款不能收回造成重大损失的,对挪用者以挪用公款罪论处;对因被骗而批准或同意的领导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则以玩忽职守罪论处。

六、挪用公款罪的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l998年5月9日施行)的规定,对挪用公款案量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包括挪用者本人使用或者给他人使用。

挪用公款给私有公司、私有企业使用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

2、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给国家、集体造成的利息损失应予追缴。挪用公款数额巨大,超过三个月,案发前全部归还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3、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制。在案发前部分或者全部归还本息的,可以从轻处罚;情节轻微的,可以免除处罚。

挪用公款存入银行、用于集资、购买股票、国债等,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所获取的利息、收益等违法所得,应当追缴,但不计人挪用公款的数额。

4、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数额较大和挪用时间的限制。

5、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末还的,以挪用公款一万元至三万元为数额较大的起点,以挪用公款十五万元至二十万元为数额巨大的起点。挪用公款情节严重,是指挪用公款数额巨大,或者数额虽未达到巨大,但挪用公款手段恶劣;多次挪用公款;因挪用公款严重影响生产、经营,造成严重损失等情形。

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以挪用公款五千元至一万元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数额起点。挪用公款五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情形之一。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情节严重的其他情形,按照上述规定执行。

各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按照上述规定的数抵幅度,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

挪用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数额标准,参照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数额标准。

6、缓刑问题。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分子依法正确适用缓刑的若干规定》(1996年6月26日)规定,

对下列挪用公款犯罪分子可不适用缓刑:

(1)犯罪行为使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没有退赃,无悔改表现的;

(3)犯罪动机、手段等情节恶劣,或将赃款用于走私、赌博等非法活动的;

(4)属于共同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或有数罪的;

(5)曾因经济违法犯罪行为受过行政处分或刑事处罚的;

(6)犯罪涉及的财物属于特定款物,情节严重的。

?贩毒判刑量刑标准是什么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9.html

?什么叫做取保候审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8.html ?我朋友下载色情片被抓已40天能不能保释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7.html

?没收财产刑特别没收的对象包括哪些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6.html

?如何判刑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5.html

?故意杀人是什么,故意杀人罪的量刑规定有哪些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4.html

?浅谈有期徒刑犯的减刑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3.html

?致人自杀怎么处罚,逼迫他人自杀怎么处罚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2.html

?盗窃被发现后伤人,属于盗窃还是抢劫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1.html

?取保候审申请书的条件有哪些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30.html

?查验样本笔迹的作用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9.html

?故意杀人罪的量刑标准(2018),故意杀人罪犯罪构成是什么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8.html

?取保候审案可超期审理吗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7.html

?索债型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的相同和不同之处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6.html

?赌博罪认定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5.html

?监视居住的程序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4.html

?高利贷违法吗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3.html

?关于取保候审解除的规定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2.html

?故意伤害罪与故意杀人罪区别,故意杀人罪具体量刑标准2018最新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1.html

?信用卡诈骗罪申请取保候审的申请书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20.html

?取保候审要交多少钱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9.html

?股东挪用资金构成罪吗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8.html

?哪些情况故意杀人判死刑,大义灭亲是故意杀人吗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7.html

?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关系涉嫌强奸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6.html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的要回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5.html

?过失致人死亡法院会怎么判,判刑后是否需要赔偿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4.html

?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的区别在哪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3.html

?取保候审保证人义务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2.html

?特别的取保候审程序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1.html

?什么是绑架罪,成立绑架罪要符合哪些条件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10.html

?赌博罪判几年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9.html

?与监视居住有关的法律法规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8.html

?取保候审到期后怎么办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7.html

?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未遂,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的赔偿标准(2018) 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6.html

?浅析剥夺政治权利的法律规定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5.html

?取保候审保证金起点及退还问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4.html

?抢劫与抢夺有什么不同吗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3.html

?选择确定物证笔迹特征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2.html

?高利贷罪的处罚标准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1.html

?取保候审申请书(家属申请用)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700.html

?我国应如何完善取保候审制度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9.html

?2018年最新故意伤害罪司法解释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8.html

?无碳复写纸色料的原位光谱扫描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7.html

?绑架罪与非罪的界限,为索债实施绑架怎么定罪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6.html

?合同诈骗7万元全部退赔还会判刑吗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5.html

?团伙犯罪能取保候审是不是就没事了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4.html

?2018年最新职务侵占罪量刑标准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3.html

?什么是抢劫罪,抢劫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是什么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2.html

?论陪审制改革的基本路径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1.html

?保证期案件不必重新办理取保候审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90.html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遵守的规定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9.html

?西安律师网诈骗罪需要什么证据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8.html

?取保候审的程序及相关法律规定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7.html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绑架罪的刑事责任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6.html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的区别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5.html

?简述取保候审强制措施的规定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4.html

?试论我国刑事诉讼中被害人自诉救济制度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3.html

?团伙诈骗从犯能取保候审吗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2.html

?被告人认罪,律师还可以做无罪辩护吗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1.html

?英国保释制度与我国取保候审制度之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80.html

?强奸罪与强制猥亵妇女罪的区别,强奸罪应予立案的情形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79.html

?奸淫幼女罪与强奸罪的区别,奸淫幼女与猥亵女童的区别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78.html

?略谈刑事辩护中对控诉证据合法性的审查和判断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77.html

?关于司法实践中可适用取保候审的情形https://www.360docs.net/doc/35482025.html,/l/xf/584676.html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