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表格

综合实践活动表格
综合实践活动表格

姜堰市马庄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开题记录

年月日

姜堰市马庄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

年月日

姜堰市马庄中心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评价表

班级姓名

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评价表班级姓名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一) 一、填空。 1、调查问卷一般由、、、等部分组成。 2、标题。标题既要简明扼要,又要,易于调查对象。 3、前言。包括对被调查者的、、、以及一些特殊说明事项等内容。 4、问题。是的核心内容,包括和两个部分,问题的形式一般有、两种,开放式问题就是不提供答案由调查者自由答题,可分为和两种,这种形式利于,封闭式就是提供答案由调查者判断和选择可分为①、 ②③这种形式利于。 5、结束语。在问卷的末尾可设计结束语,主要表达。 6、问卷调查的基本程序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7、问卷调查实施阶段包括、、、 、五个环节。 8、设计调查是在调查准备阶段要完成的工作其步骤先、、、 。在编排问题时遵循先,后; 先后;先后的原则,并要考虑问题的,以及问题的或。 9、回收问卷之后,还必须用统计的方法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对于这些数据,可以用、、、等方式进行处理。 二、简答题。 1、设计调查问卷需要注意的问题? 2、撰写调查报告一般由几部分组成?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二) 1、太阳能是地球上的能量来源,它来自太阳内部剧烈的热核反应所释放的大能量。太阳能具有、、、等优点但是它的能量密度低,到达某一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也因、等影响而极不稳定。 2、太阳能是的简称,可分为和。这种能源利用既不会,又不用担心,太阳能作为一种开发潜力巨大的和同时又被称为。 3、太阳能的利用领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另一个是。 4、“实验一”在铝罐和铁罐上分别贴上五种颜色的纸,结果是。“实验二”用铝箔纸做成方形容器、伞形容器、圆锥形容器装满水,在日光下曝晒,其水温升高的顺序为。“实验三”与太阳光线分别形成90o、60o、30o角时最有利于吸收太阳能。 5、属于对太阳能的光利用领域的主要包括和。 6、太阳能热水器由四部分组成:、、、有了它们太阳能热水器就能正常工作了。

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重点

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论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专业特色整合案例 论文摘要:年来,我一直承担着我院心理咨询专业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任务,在执教的过程中努力探索着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活动的整合。本文论述了如何结合专业特色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内容、活动方式与评价等方面。 1结合专业特色进行课程目标定位 心理咨询专业的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应“具备熟练的心理诊断、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和干预技能和技巧;具备独立开展学校心理教育教学和社会服务工作的能力,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胜任中学心理教育教学工作;能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能从事其它领域心理学实际应用;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良好的身心品质。”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定位于以下几个方面。 1.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了解心理咨询专业,了解相关的心理专业知识,要具有较强人际沟通能力和观察能力,如知道如何接待来访者、观察来访者、与来访者进行沟通等。 1.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课程学习中学会心理问题解决的方法,即针对某一心理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同时还要学会一些程序性的方法,如清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基本过程,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如何实施,如何评估实施的效果等。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课程学习中,有意识地体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成就感与幸福感,体验团体交流的乐趣,培养责任感,丰富自己的人生经验,发展对专业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综合性要求设计者具有更为广博的知识储备,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又要求设计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更多地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实际,更多地与人交往和沟通,更多地发挥自我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这些角度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使学生理解活动特别是心理活动设计的理念和特点,学习心理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可以促进专业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和情意的成长。 2结合专业特色选择课程的内容与活动的方式 我院自2006年秋季开始,就尝试着在心理咨询专业班级的第三学期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四学时,共计72学时。根据《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包括主题探究类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四大块,活动方式有调查、观察、查找资料、实验、设计制作等。我们参考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领域,确定心理专业的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课程资源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论文课程资源论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 源开发的问题与途径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的种种障碍,造成了综合实践课无法真正落实。我们应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资源;开发途径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涵义及基本特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在我国课程行政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是课程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没有预先设定好的框架,也没有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由教师和学生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发展而获得新知的共同生成过程。这一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性: 第一,确定活动目标时应强调活动性。[1]综合实践活

动课程是学生自主实践的过程,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否则学生将会漫无目的,达不到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第二,挑选活动内容时应重视综合性。[1]综合实践活动是将研究性学习、社会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进行有机结合,不断探究世界,发展自我的活动。其综合性的内容,要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第三,安排活动过程时应突出实践性。[1]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灵气和魂魄,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这一课程必须要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亲身经历的直接经验,从而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什么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不仅在课堂中进行,更需要引导学生走向校外,分析和研究地方、社区的背景与条件,充分挖掘地方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历史状况等方面的课程资源。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实施、常态实施、有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和基础,就是教师和学生对课程资源认识理解和研究思考的逐步深入,这是一种基于课程先进理念指导下,有计划、全方位的课程资源开发活动和课程资源建设活动。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上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3—6年级上册(试用) (内部资料,仅供本区教师参考)

前言 为推动我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规范实施、科学发展,提高我区课程实施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编写了这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我们设计《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分上下册, 每册由三年级至六年级。每个年级每册(每学期)共六个单元。内容由浅入深, 科学系统,来源于我区的实际情况和学生日常生活。使用过程中,教师们可从中任选四个单元开展活动,也可根据教学生活实际和学科、学校特点选择资源开展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强调 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软化学科界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学习方式强调学生亲历,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式的,学习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对社会的了解与参与,密切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建立新的学习方式;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使学生具有多方面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利用信息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校、班级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计划,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严格按课程要求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其几种常态课型有创设情境课、方法指导课、设计制作课、主题研讨课、成果展示课、专项研究性活动课等。 开展活动过程中,希望广大师生认真学习相关材料,积极开展并研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完善这套《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试用)。 编写仓促,难免存在很多问题,恳请提出宝贵意见,以利于不断充实完善! 内部材料,仅限本区教师借鉴!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最新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价值取向,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为此,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小学阶段,应在3—6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这一新型课程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一、指导思想 必须实现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封闭性,引导学生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综合应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现实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学生及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培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阶段。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的具体目标是: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 的初步能力。 三、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实施过程中要遵循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等原则。 四、课程设置 1、内容框架设置课程菜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不是并列的关系,不能相互割裂。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结合学校、社会实际,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指定领域之间的整合,及指定领域与班队活动、学校传统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整合,从“探索自然”、“发展自我”、“亲近社会”等板块着手,整合形成了“生活与体验”、“卫生与健康”、“民风民俗”、“种植与养殖”等小板块的课程内容,形成序列、体现个性差异、体现地方特色。 2、课时安排彰显弹性特点 按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要求,综合实践活动每周为三课时。考虑到现行的课时计划和活动实施的实际,必须灵活安排课时,实行弹性课时制度。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简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简介 2010年4月由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 作者:管锡基主编,程福蒙、刘作建副主编 本书是烟台市教科院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提高全市综合实践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程实施水平,组织优秀教科研人员和一线教师编写的。书稿充分挖掘了地方课程资源,体现了烟台地域特色。全书共九章,除第一章外,其他各章先是专题综述,然后是6 个活动案例。每个案例大致包括活动主题确定、活动目标、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具体实施过程、活动效果和反思、点评几部分。 目录 前言 第一章课程编制纲要 第二章物产资源调查 活动案例1.人间仙镜——蓬莱阁 活动案例2.走进“民间小故宫”——牟氏庄园 活动案例3.鲁菜故乡话鲁菜 活动案例4.百年开埠与朝阳街 活动案例5.走进黄金王国 活动案例6.品重醴泉——张裕葡萄酒 第三章民风民俗探源 活动案例1.探秘传统节日,传承民族文化 活动案例2.异族一家人的趣味过年 活动案例3.粽艾香里话端午 活动案例4.京剧与烟台 活动案例5.海阳大秧歌 活动案例6.古韵新风渔灯节 第四章环境保护与节能 活动案例1.我给垃圾找个“家” 活动案例2.绿满校园——校园绿化调查活动

活动案例3.拒烟总动员,健康到永远 活动案例4.聚焦空气污染 活动案例5.警惕身边的电磁污染 活动案例6.节能在行动 第五章心理调控与自我保护 活动案例1.感恩生命,爱心永驻 活动案例2.我认识了我自己 活动案例3.当地震发生时 活动案例4.做时间的主人 活动案例5.悠悠寸草心 活动案例6.让“心灵之窗”永远明亮 第六章农作物种植与管理 活动案例1.我与向日葵交朋友 活动案例2.小小西红柿 活动案例3.花生栽培和管理的调查与实践 活动案例4.苹果树冬春两季管理的调查与实践 活动案例5.小麦的种植与管理 活动案例6. 枣木的嫁接技术 第七章学科研究性学习 活动案例1:海事沧桑 活动案例2.汉字王国之旅 活动案例3.探秘饮食健康,遨游小数王国 活动案例4.我时尚,我追星 活动案例5.保护水资源——我们在行动 活动案例6.口袋食品距健康有多远 第八章小制作小发明 活动案例1.可调温的儿童饮水杯 活动案例2.花生地膜覆盖生芽果、腐烂果防治试验研究活动案例3.苍耳提取液对几种害虫的拒食性研究 活动案例4.创意贝壳 活动案例5.小小树根进课堂,民间工艺得弘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最新版】

工作计划参考范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计划【最新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学情分析 六年级四班共有39名同学,因为学生来源复杂,基础不一。所以虽然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在本学期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二、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四部分内容。 总的指导思想: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四年级综合实践资源包

王舍人镇第二实验小学张海鹰 2011.3

《三·八节的礼物》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三·八”节要到了——→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日——→你与妈妈或年长的女性有怎样的感情,为什么——→送给自己的妈妈一份小礼物。 二、活动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1) 知道“三·八”节的来历。初步掌握一些查找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处理,并对结果做出一定的解释。 3) 了解女性在社会的重要性,懂得尊重、谦让女性。 2、情感态度: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让他们主动探究,让学生到社会去调查了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3、价值取向: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提高自治与领导能力。 三、活动的内容: 1、查找资料:“三·八”节的来历。 2、实践活动:利用综合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制作小礼物:结合狗年制作一些小的吉祥物,剪纸或折纸等。 3、交流汇报:自己亲自制作的小礼物。还可以做什么礼物。

4、进一步实践:为妈妈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我还可以做什么。 5、活动延伸:经常利用休息日、节假日帮妈妈做事情。 四、涉及学科: 科学、语文、美术、信息技术、数学、品德与生活 五、教学方法: 谈话法、交流指导法、调查研究法、演示法、激趣法、合作学习六、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一课时:查找与收集 一认识这个节日 ㈠课前引入: 1、思考:将要过的节日是——“三·八”节,你知道它的意义吗? 2、各抒己见,要求:自己真实的想法或调查所得。 3、记录交流的结果; ㈡、引入主题:“三·八”节的礼物 ㈢、互相介绍:相互介绍“三·八”的来历。可以从网上、书中查找。二说说你最尊敬的女性(课间小调查) 1 仔细想想看,你认为最亲近的是谁 心目中最漂亮的是谁 最可信任的是谁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盐城市滨海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中心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情况汇报 伴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承载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它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最佳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最佳途径。我校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围绕“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我”办学理念以及学校素质教育总目标,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创造型人才奠定基础。我校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足课时,培训师资,确保课程顺利实施。 1.开足课时。面向全体学生,按课程计划开齐、开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本学期每周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3-6年级1节,开设劳动与技术教育3-6年级1节,开设(综合)研究性学习3-6年级每周1节,班队活动课各年级每周1节。结合校本课程开设书法课各年级每周1节;一、二年级每周地方课各2节;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至少1节。 2.教师配备。安排优秀的班主任和骨干老师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兼职老师。信息技术教师兼职4人,研究性学习、劳技教师兼职14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校兼职3人。组织教师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原则,掌握课程实施中的各种方法,不断提高教师课程实施的执行能力。 3.加强管理。学校校长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教务处、班主任以及全体师生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管理者。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制度,科学合理的计算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工作量,并将其作为业务考核、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想方设法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设施设备、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保障。 二.文化引领,强化意识。校园文化建设引领着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搭建起综合实践课程的基础平台,我校把综合实践多个主题融入班级文化的设计中,每个班级的布置都独具匠心、富含深意。我校还充分挖掘自身资源,培训活动形式多样,校本培训有集体学习,分专题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础知识、特征、价值、核心理念、基本要素等,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分散自学,组织教师自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书籍,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有外出观摩,组织教师到兄弟学校学习取经;有校内研讨,组织任课教师每人每学期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相互学习探讨;有面对面交流,开展活动,及时听取教师意见建议,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三.设计活动,规范流程。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精心设计经典诵读、科技教育、数学乐园、珠心算、童声放歌、经典读书节为主的活动。我们还充分利用学校所在社区的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开发和创建综合实践活动基地,我们整体规划各个实践基地的活动时间与活动人员,多头并举,有序实施:“走进图书馆”,孩子们徜徉在书籍的海洋,感受着文化的气息;让“基地”成为学生的天地。为了确保实效,我们每个主题活动均按以下基本环节进行:(1)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民主协商确定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2)组织指导学生开展活动,调整活动方案;(3)展示活动过程和成果;(4)多维评价,收集资料,进行活动小结。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计划 石淑芝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产物是正在探索中的一类新型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它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有效的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因此综合实践课的开设必须要塑造学生完满人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 通过去年一学年实践课的实施情况来看,无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相应的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综合实践课的开设以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中最为关注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为基本内容。现就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计划如下: 教学中使学生不局限在书本里、课堂上、学校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真正把装进学生书包里的知识通过综合治理性、实践性、开放性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在对社会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课题的选择因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开始,涉及到生活教

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界、国防教育、科技教育。其主要思路是围绕“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与社会、我与大自然”等综合性实践活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展开。 重视学生的发展,围绕发展学生潜能这一核心,正确处理学生、教师、教材及家庭、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 重视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使其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 重视学生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应用,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学生全体参与,学会共处,学会分享,学会合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顺利得以实施,需要广大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共同努力,付诸实践。 总之通过计划及综合实践课的实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主动活泼、主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进行探究和综合实践。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心理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界、国防教育、科技教育。

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及其分类

课程资源及其分类 一、课程资源的含义 什么是课程资源 ?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本章所要探讨的是广义的课程资源,即课程实施所需要的资源。目前已经出现多种对课程资源进行划分的方式。 二、课程资源的分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地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有形资源包括教材、教具、仪器设备等有形的物质资源;无形资源的范围更广,可以包括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家长的支持态度和能力等。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素材性课程资源包括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条件性资源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因素。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和网络化资源。校内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动植物标本、矿物标本、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 VCD 、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外资源,主要指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家长、校外学科专家、上级教研部门、大学设施、研究机构、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学校的设施、学术团体、野外、工厂、农村、商场、企业、公司、科技活动中心、少年宫、社区组织、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网络化资源,主要指多媒体化、网络化、交互化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开发的校内外资源。 上述三种类型的划分有其理论的依据,但大多是学校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只要是便于学校对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采用何种方式划分都有其合理性。总体上说,三种课程资源的划分都比以前更能够反映课程改革的实际,课程资源的范畴更大,也更科学。但目前一些研究者和学校有将课程资源无限扩大的倾向,这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究。课程资源如果被过于宽泛地界定,那么反而可能造成学校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困难。学校建立起自身对课程资源比较合理和科学的观念,有助于课程资源得到合理的拓展和整合,从而对课程实施产生实效。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1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是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既关注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又兼顾学生的长远发展。本学期四年级学生围绕这个主题文明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包括: 1、学生了解自己和家人,了解自然,了解社会,关注社会生活。 2、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与同学们分享劳动成果,在交流、汇报中学会了赞美,学会了欣赏,学会了理解,获得了知识。 3、同时努力号召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培养自我发展和合作精神意识。在课程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多元化综合实践活动。 新课改方案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为必修课程,这是教学改革的重大举措。通过设计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模式,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此基础上,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各门文化课程紧密结合,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奠定了文化课质量提高的坚实基础。如在与语文学科的密切配合中,开展读书乐,组成小组读书会,组织故事会,展示学生的才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更喜爱文学知识,重视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为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构建校园文化、熏陶文学人才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进行有益的社会调查活动。 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存在于他人之中,世界之中。教育就需要使学生具有强烈的现实感、生活感。这种现实感、生活感的获得与体验,是其存在和生活的直接目的。在处理与自然、社会关系的进程中,逐步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生自己去研究生活、社会调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这个期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如调查大涌牛仔服的发展,生长过程和取得的成就等,希望通过这个调查活动,学生对于自己家乡的特色产业就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________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7 页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访问、探索、调查、试验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社会考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 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3、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及活动范围,每个班选择一个课题 第 2 页共 7 页

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四、具体要求: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6、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本学期学校将在十二月上旬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评比,并在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五、研究内容:(一)、活动主题:甘甜的自来水(二)、活动主题:安全自护我能行通过以上活动拟达到: 1、引导学生学会与老师、同学共同生活、热爱集体。 2、具有主动探索身边环境的兴趣,并努力的想出办法去研究。 (通过活动使他们获得生活的知识以及得到他人理解、友谊的技能)3、结合“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教育学生学会有责任感的生活。 (诚实待人、对待自己的错误、失败、挫折的办法、策略,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自理的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书 第 3 页共 7 页

综合实践活动设计方案 (1)

生活中的标志 洛阳市洛宁县城关镇西街小学张鹏飞 主题来源 “生活中的标志”是海燕版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六年级下册的活动主题。 活动背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一些精心设计且具有高度实用性的标志,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因此,在我们生活中“标志”无处不在,时刻提醒着我们遵守规则。但这些标志,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来说,往往熟视无睹,或者说视而不见,因此,常常出现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情,比如:有的孩子买小食品时,不注意包装上的质量安全标志,食用不合格食品,使身体受到伤害;有的孩子过马路时忽视了应遵守的行走标志而发生意外。可见,标志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安排这一主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了解标志的分类、作用,并能设计简单的标志,让学生通过观察与体验,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 重点难点 1.重点是主题生成和学生活动方案的制定。 2.难点是学生提问题时的思维有效碰撞和主题的归纳。 活动准备 有关情景资料的幻灯片、数码照相机、摄像机、活动方案空白表、个人评价表、记号笔、粘贴纸、小组座牌号。 活动过程 一、展示情境提出问题 1、看一看,说一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标志,它们给我们的学习与生活带来了许多方 便。请看大屏幕,多媒体展示步行街、中国工商银行、城市地铁站等标志。 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常用标志,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看一看,说一说,增强直 观性。) 2、比一比:分小组比赛竞猜以下各种公共场所标志分别代表什么?多媒体课件出示 禁止吸烟、安全通道、禁止行人通行等标志,每题10分,分数最高组为第一名。(小组比 赛猜标志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 个教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同学们从资料中发现了哪些问题?看一看哪一组提出的问题最多。各小组选派一人把 该小组提出的问题写在指定位置。 (1)用记号笔写;(2)问题用陈述语句表达。 二、问题归并确定主题 1.问题筛选合并完善 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关于标志的问题。我们先来筛选一下这些问题。 学Array生按以 上原则 讨论交

综合实践精彩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辛店镇同源完全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 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课程。这就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大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领域。所以国家很难编制统一的教材,拟定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各地学校需要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利用当地的社区资源进行自主开发。本文通过对永清县各地小学的访谈和实证,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实施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策略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论述。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 引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 指定领域:即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非指定领域: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校传统活动(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等)、学生同伴间的交往活动、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心理健康活动等。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积极开

发与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新设置的课程,由于这门课程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牲、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国家没有编教材,也没有相应的课程标准,只有指导纲要,因此,其设计和实施主要由学校进行。就目前情况看,学校对这门课程的资源储备是极为有限的。而且由于课程是新设置的,对其资源的发掘和利用,无论在理论层面、技术层面和实效层面,大家都还缺乏理性的认识和实践的经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直接经验取向的课程,它不以获得系统知识为主要目的,强调以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背景、生活感受到的问题与需要为中心,强调学生经验在课程中的独特地位,让学生亲身经历、接触社会、反思自我的过程,在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知,有所得,有所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为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引领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谋求自我、社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那么,如何因生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校制宜地开展小学生喜欢的社会实践活动呢?我认为,只有不断地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开发课程资源,设计活动主题,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加丰富多彩,具有生命力。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的界定 1、小学 这里的小学主要是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学生。由于时间和现实情况限制,本文的对象主要是小学3-5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综合实践活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生活为核心,以观察、访问、探索、调查、试验等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引导他们学习简单的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社会实践的能力和必要的生活技能。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3、使学生具有基本的社会考察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验证的方法。 5、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塑造完善人格,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 三、主要工作任务: 1、构建出“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补充与拓展,以劳动与技术教育及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为主

要活动形式”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模式。 2、在校内和社区开辟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 3、提供综合实践活动备选主题及活动范围,每个班选择一个课题进行研究,注意活动过程中资料的积累,期末整理好资料上交。 四、具体要求: 1、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 2、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 3、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并制定好实施计划 4、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四大领域 5、丰富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活动的方式 6、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的评价工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注重学生主体参与实践的过程及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合作性、操作能力和创新的意识。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和可选择性,可自评、生评和师评相结合。本学期学校将在十二月上旬举行综合实践活动评比,并在期末做好实验班级活动成果的展示、交流和评价工作 五、研究内容: 、活动主题:甘甜的自来水

2020年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2020年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总结 摘要:组织教师实施活动,进行评价总结等。家政校本教材的开发对于全面落实综合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学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因此学校还成立家政综合教育校本教材开发小 自20xx年以来,我校坚持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积极实践,开展以家政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家庭自我服务、家庭礼仪、家居美化、家庭饮食、家庭健康及家庭理财等六部分。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到了社会和教育系统的广泛认可。 一、我校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做法 1、准确定位,科学规划。为了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学校多次研究,确定了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总体思路,即:统一认识,统筹规划,准确定位综合实践课在教学活动中的位置,积极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为了保证活动的有的放矢,学校成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智囊团,仔细分析了学校师资、生源现状,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最后定下以家政教育为主题,以十字壮绣为突破口,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全面开展。 2、合理安排,重点保障,抓好落实。我们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

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落实。 时间和内容的保障。学校每学期统筹安排课程表,统一制定每月的家政教育主题,每周每班安排一节家政综合实践课,保证固定的时间开展家政教育。各年级参照学校制定的家政教育内容自行安排活动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每月的教育主题可以相互渗透,交错进行。 设施和场地保障。为了保证学生有操作实践场地,使家政活动课有实效,我校在教室紧张的情况下,成立了主打项目十字壮绣工作室点点绣坊,专门收集、展示师生十字绣作品,孩子们的部分十字壮绣课可以到绣坊里上,孩子们在工作室里受到壮族文化的熏陶,体会到亲手创作的快乐,提高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启迪了孩子们的身心。学校的劳技综合实验室也正在积极建设中。 经费和师资保障。为了保证家政综合活动顺利开展,学校每年都有一定的经费用于家政设施的更新和购买工具、材料,在配备师资方面也颇费了一份心思,学校聘请每位班主任为兼职家政教师,聘请科任教师中的能者为师。 另外,还想方设法从社会上聘请民间艺人、社区中家政服务志愿者及有特长的家长充实到家政教育师资队伍中来。还专门了成立家政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中心组,成员包括南宁市骨干教师和学校各学科骨干教师,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开展研讨活动、组织对教师的培训、进行评价总结等。 学校非常重视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家政教材的开发,及时成立了家政综合教育校本教材研发小组,经过五年的摸索,初步形成了特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第32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7月 Vol. 32 No. 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 2010 ────────── 基金项目:唐山师范学院青年发展专项研究课题(09C16) 收稿日期:2009-11-24 作者简介:李剑(1972-),女,河北唐山人,硕士,唐山师范学院教育系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学、教育心理学。 -133-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李 剑 (唐山师范学院 教育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针对目前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存在教师队伍建设滞后,课程内容不具有整合性等问题,提出重视师资力量,开发教师课程资源;立足学校,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家校沟通,挖掘家庭课程资源等措施,为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提供保证。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资源;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10)04-0133-02 Strateg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hensive Practicing Courses in Primary Schools LI Ji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Tangshan 063000,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in course development such as the lagging behind of cultivation of teaching staff and course content cannot be integrated. It proposes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eacher cultivation, developing teacher education courses, making use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exchanging views between parents and schools, and developing home curriculum, so as to insure adequate comprehensive practicing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s.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practicing courses; course resource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全新的课程,它强调学生的亲身实践、自主探究,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承载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它的实施要求突破传统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把学生置于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之中,而大量探究性、实践性的教学活动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予以支持。诸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都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然而实践表明,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该课程产生预期实效。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一)课程队伍建设落后,不能满足课程发展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 但是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团队却不容乐观。有的学校将课程搭给班主任,有的将其分给专业能力差的教师或者是需要照顾的教师,有的稍好一点,设立一到两名综合实践的专职教师来负责全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然而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都缺乏专业的培训,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开发能力严重不足。其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要求体现综合性、开放性,要求指导教师应该是团队形式进行合作开展工作,但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群体的集体优势并未得到充足的重视,并未形成团体资源开发的趋势和氛围。甚至有时课题在需要多个指导教师时,由于责任不明而出现等待、推诿等情况。 (二)课程资源开发单一,具有片面性 国家教育部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四个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 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但这四个领域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