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gis中62个常用技巧

Arcgis中62个常用技巧
Arcgis中62个常用技巧

一、计算面积( 可以帮我们计算小班面积 )

添加 AREA 字段,然后右键点击字段列,然后点击CALCULATE VALUES; ---> 选择 ADVANCED --》把下面的代码输入,然后在最下面 = 处写 OUTPUT 点击 OK 就 OK

了。Dim Output as doubleDim pArea as IareaSet pArea = [shape]Output = pArea.area

二、计算长度( 可以帮我们计算林带长度 )

同上添加 LENGTH 字段,然后右键点击字段列,然后点击CALCULATE VALUES; ---> 选择 ADVANCED --》把下面的代码输入,然后在最下面 = 处写 OUTPUT 。点击 OK 就 OK 了。Dim Output as doubleDim pCurve as ICurveSet pCurve = [shape]Output = pCurve.Length

三、小班升序排列:

同上添加小班号字段,然后右键点击字段列,然后点击CALCULATE VALUES; ---> 选择 ADVANCED --》把下面的代码输入,然后在最下面 = 处写 OUTPUT 。点击 OK 就 OK 了。Static i as longDim Output as stringi=i+1Output =i

四、村界切割小班

选择 -> 根据位置选择 , 小班 are are crossed by the outline of 村面 , 然后选择 -> 设置可选择图层为村面。用追踪工具,任务为切割多边形要素,进行切割

五、字段赋值

选择 -> 根据位置选择 , 小班 are within 村面。打开属性表显示选中的,选择一整列计算字段值对整个字段赋一个常量或,勾选高级加求变量代码。

六、拓扑检查

ArcCatalog 选要进行拓扑检查的文件夹右键 -> 新建个人 geodatabase-> 新建要素集 -> 导入要素类 -> 新建拓扑(导入要拓扑的图层)。ArcMap 中打开由拓扑规则产生的文件,编辑状态下利用 topolopy 工具条中给出的错误记录信息进行修改。搜索要修改的错误 -> 右键 ( 平移到 ) 选融合或新建等等。( 用 P+ENTER 组合键加快修改速度 ) , 修改完后右键图层名 -> 选导出数据。

七、投影和投影转换

ArcToolbox-> 数据管理 -> 投影和投影转换

->project , batch project 。更多干货敬请关注:GIS前沿(地理变换中加入之前创建自定义地理变换文件)。

八、合并图层

ArcToolbox-> 数据管理 -> 常规 ->merge

九、其他格式文件转 shpfile

ArcToolbox-> 转换工具 -> 到 shpfile

十、 dxf 批量转 shp

用 ArcCatlog 打开全部选择右键转为 shp

十一、批量定义投影

ArcToolbox-> 示列 ->batch define coordinate system 9( 可以用来批量矫正跑偏的卫片 )

十二、校正

提前可选取捕捉选项校正进行仿射校正

十三、属性表多项查询

" 村 " =6 AND( " 优势树种 " = '150 落叶松 ' OR " 优势树种 " = '491 榆树 ' OR " 优势树种 " = '530 杨树 ' OR " 优势树种 " = '535 柳树 ' )

十四、数据库挂接

根据两属性库相同字段,相同值连接库文件 ( 新库中只保留与旧库的公共字段, Arcgis 挂接时编辑器一定要打开,挂接完需要导出数据生成成果文件。注意 : 从 Arcgis 导出excel 表修改数据时,容易串行,此时只要保留两表中的共字段,然后用以上方法把数据库挂接回去就可以了,挂回去的库会在相同公共字段的地方进行内容替换 )注意:一般情况下公共字段用乡 *1000000+ 林班 *1000+ 小班号得出,原表可以在 Arcgis 中添加字段,然后计算字段值求得,要挂接的数据库可在 VF 中增加字段,用 repl 公共字段名with 乡*1000000+ 林班 *1000+ 小班号all 填充。

十五、裁切

利用矩形对栅格数据裁剪 :ArcToolbox 中,datamanagement>raster>clipInputRaster 中选择被裁剪的

栅格数据,设定好矩形四个顶点即可。

十六、小班删除和融合

小班内部删除相当于减少面积,外部删除去掉地块。小班内部融合相当于面积不变。

十七、 ArcGIS 中影像图配准(校正扫描地图)

栅格配准 - 根据地图坐标添加控制点, x= 经度去掉前两位数带号后加 3 个零, y= 纬度后加 3 个零(如 21575 为 575000,5357 为 5357000 )。选二次多项式,选择校正,选择校正后的数据类型和名字。

十八、 ArcGIS 工程空间参考第一个加的图层。

十九、字段值显示不同颜色

打开图层后,右键单击图层, properties 里面,symbology ,采用 categories 分类,用 unique values ,右边的 value field 选取你说的那个“图斑的属性”,添加所有值

二十、线图层和面图层之间转换

数据管理工具 -> 要素 -> 要素到多边形,多边形到要素

二十一、融合后全部打散

ArcToolbox-> 数据管理 -> 属性 ->mergemultipart to singlepart

二十二、图层关系处理

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叠加 -> Erase (图层擦除指根据参照图层的范围大小,擦除参照图层所覆盖的输入涂层内的要素。)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叠加 -> Updat e (输入的图层中被修正图层覆盖的那一部分的属性将被修

正图层的属性代替,注意在更新时输入图层必须透明)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叠加 -> Symmetrical

difference (获得两个图层叠加后去掉其公共的区域的图像,新生成的图像的属性也是综合两者的属性而产生的)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提取 ->Clip 得到裁切要素区域

范围中输入图层的数据ArcToolbox-> 分析工具 -> 叠加 -> Intersect 交集操作是通过叠置处理得到两个图层的交

集部分,并且原图层的所用属性将在同时得到的新的图层显示出来。

二十三、选择性导出数据生成新图层

选中要生成新图层的数据 , 源图层右键,数据,导出数据,选择选中的要素,修改图层名,确定(同样适用于选择性导出 dbf 文件)

二十四、 ArcGIS 根据坐标点生成面图层和线图层;并根据图层文件导出坐标点文件

ArcToolbox-> 示列 -> 数据管理 ->Create Features From Text File其中, input txt file 选择下面格式中

的坐标点 txt 文件, Input decimal separator 中在英文状态下输入任一字符,但不能使用空格, Output Feature Class 选输出路径, Output Feature Class Spatial Reference 中选择坐标系或导入参考已有图层坐标系。txt 文件格式说明:

1 、 Polyline 后面不能有空格;(如果要生成面,将Polyline 改成 Polygon )

2 、数据间的空格间隔只能是一个字符;

3 、生成线的每一点要按顺序排列,按不同顺序排列会生成不同的图像;

4 、第一个点的序号从 0 开始编号;(面图层的时候每个小班第一个点和最后一个点一样)

5 、若要生成多条线,对每条线要编号;且要符合上述的要求,每条线的点重新从 0 开始编号;

6 、最后一行要加上 END ;

7 、将数据从 EXCEL 表中导出成 TXT 格式后,按上述要求调整好数据格式,新建一个 TXT 文档,将数据复制到新建的文档当中。

8 、各个点的坐标数据必须保留 1 位以上的小数。格式必须要符合上述规定如下:在同一个图层上同时生成两个小班地块

Polygon

0 0

0 477140.9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1 477186.3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2 477186.300 268507.559 1.#QNAN 1.#QNAN

3 477186.300 268522.561 1.#QNAN 1.#QNAN

4 477192.300 268522.461 1.#QNAN 1.#QNAN

5 477192.300 268507.459 1.#QNAN 1.#QNAN

6 477192.3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7 477263.9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8 477263.900 268408.400 1.#QNAN 1.#QNAN

0 477140.900 268443.400 1.#QNAN 1.#QNAN

END

Polygon

0 0

0 700680 5247849 1.#QNAN 1.#QNAN

1 700676 5247846 1.#QNAN 1.#QNAN

2 70060

3 5247885 1.#QNAN 1.#QNAN

3 700609 5247891 1.#QNAN 1.#QNAN

0 700680 5247849 1.#QNAN 1.#QNAN

END

生成线图层

Polyline

0 0

0 700680 5247849 1.#QNAN 1.#QNAN

1 700676 5247846 1.#QNAN 1.#QNAN

2 70060

3 5247885 1.#QNAN 1.#QNAN

3 700609 5247891 1.#QNAN 1.#QNAN

END

二十五、内容列表区图层文件拷贝

一个打开工程中内容列表区的图层文件全部复制拷贝到另一个打开工程的内容列表中,在源工程内容列表区中选中要

复制的图层文件上右键复制,在目标工程内容列表区中图层上右键粘贴图层文件。

二十六、快捷键

ALT+R 键然后 S 键可以帮助你快速保存图层文件。

ALT+R 键然后 G 键同样可以快速融合文件。

CTRL+F6 捕捉顶点,

CTRL+F8 捕捉边线

注:地方林业局在最近几年有电子版的资料,但是这些资料部分还是“北京 54 坐标系”,与现在大家统一用的“西安80 坐标系”不同。如果我们想利用这部分资料做参考,大家可以先把“北京 54 坐标系”做一次投影转换转为“西安 80 坐标系”然后再利用小班和影像做一下配准。就可以得到我们想要的“西安 80 坐标系”。具体操作步骤在上面的操作方法里面都有。

二十七、 GPS 和电脑连接、数据传输、坐标点成图MapSource 客户端软件和 GPS 驱动程序

安装安装好驱动和 MapSource 程序,用 GPS 自带数据线和 GPS 连接好,(驱动程序和 MapSource 程序都在 GPS 附带光盘里)

MapSource 参数设置

MapSource 编辑 -> 首选项 -> 位置用户定义的格网,用户定义的地图基准。属性进行设置,具体参数设置和当地林业局 GPS 参数设置一样。

MapSource 数据接收和保存

传送 -> 从设备接收,接收内容一般选航点。文件 -> 另存为保存路径文件名,文件类型为默认 .gdb (这是 GPS 数据库和 GPS 设备上的数据一致,以后就可以拔掉 GPS 直接打开这个 gdb 文件进行操作相当于连接上 GPS 操作);同样文件 -> 另存为 .TXT 文件( gdb 文件的 txt 形式)。

Excel 获取坐标点

Excel 中数据 -> 导入外部数据找到保存的 txt 文件,下一步 -> 选分隔符,再下一步选中“空格和其它”确定(保存的 txt 文件导入 Excel 中),其中 Name 列为坐标点号, Description 列为打点时间,正常情况 Position 列为坐标点,得到了坐标点。坐标点成图(分 1.0 成图和 ArcGIS 成图两种方法)

1.0 成图:

如果参数是严格按照上面 MapSource 参数设置中的步骤设置的话,坐标点可以直接上图。在 Excel 中新建三列分别为 id , x , y ,其中 id 为一个图中的同一地块所有坐标点共同 id 号(同一块地 id 值相同如都设为 1 ,另一块

地 id 值则都设为 2 )。然后用 1.0 点成面或线再加上属性库就得到 GPS 打点形成的图层。

ArcGIS 成图:

在上面的“二十四。ArcGIS 根据坐标点生成面图层和线

图层”中有详细描述。

二十八、另外一种坐标点成图方法(需要用到工具 ->Add XY Data )

1 、将数据导入到 Excel 里面,总共有两列 X , Y (列名为 X , Y 即可),下面对应 x , y 坐标数据即可,将

文件保存成 *.xls 或者 *.dbf 文件。

2 、 ArcGis 下面,菜单工具 - >Add XY Data 工具 ( 可以同时上多个地块,不同地块中间用空行分隔,导入 Excel 中编辑完点号,再导出 Txt 文件,编辑为成面图层的点文件 ) 。这时会形成一个新图层,所有的点都添加进来了,但现在添加

进来的点由于没有 objectID 或者 FID ,现在图层不具备

*.shp 图层的大部分功能,如点的选择,编辑,关联,属性等

操作。

3 、在刚才生成的图层上点右键,选 data-expot data …,导出成 .shp 文件。

4 、利用 write features to Text file 工具生成 txt 文件,这个文件主要是描述各个点的坐标和格式化用的 . 将

Point 改成 Polyline 或 Polygon ,即可满足连接生成线和面。

5 、利用 Create Features From Text File 工具导入刚刚你生成的并改 Polyline 或 Polygon 的 txt 文

件。

TXT 文件格式如下:

Point

1 37374000 2516000

2 37375000 2516000

3 37376000 2516000

4 37373000 2515000

End

二十九、中央经线、中央经线算法

中央经线:每一个 6 度或 3 度分带中间的经线称为中央经线,我国领土跨 11 个 6 度投影带,即第 13~23 带。我国领土跨 22 个 3 度投影带,即第 24~45 带

6 度带中央经线算法:当地中央经线 =6* 当地带号 -3 。(适用于 1:2.5 万和 1:1 万地形图)

3 度带中央经线算法:当地中央经线精度 =3* 当地带号。(适用于 1:1 万地形图)6 度分带:从 0 度经线(即 0 度

经线)开始自西向东每个精度 6 度一个投影带,全球共分 60 个投影带。

当地所处带数= 当地东经整度数/6 取整数加 1 。

3 度分带:从东经 1.5 度经线开始,每隔 3 度一带,全球共分为 120 个投影带。当地所处带数计算方法同上。

三十、高斯-克吕格投影

高斯-克吕格投影以 6 度或 3 度分带,每一个分带构成一个独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网,投影带中央经线投影后的直线为X 轴(纵轴,纬度方向),赤道投影后为 Y 轴(横轴,经度方向),为了防止经度方向的坐标出现负值,规定每带的中央经线西移 500 公里,即东伪偏移值为 500 公里,由于高斯- 克吕格投影每一个投影带的坐标都是对本带坐标原点的相

对值,所以各带的坐标完全相同,因此规定在横轴坐标前加上带号,如 (4231898,21655933) 其中 21 即为带号,同样所定义的东伪偏移值也需要加上带号,如 21 带的东伪偏移值为21500000 米。六度带自 0 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 6 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第 1 、 2 ... 60 带。三度带是在六度带的基础上分成的,它的中央子午线与六度带的中央子午线和分带子午线重合,即自 1.5 度子午线起每隔经差 3 度自西向东分带,带号依次编为三度带第 1 、 2 (120)

带。我国的经度范围西起 73 °东至 135 °,可分成六度带十一个,即 13-23 带。各带中央经线依次为 75 °、 81 °、

87 °、……、 117 °、 123 °、 129 °、 135 °,或三度带二十二个。六度带可用于中小比例尺(如1 :250000 )测图,三度带可用于大比例尺(如1 :10000 )测图。

三十一、地理坐标系和投影坐标系

地理坐标系( Geograpic Coordinate System, 简称 GCS )和投影坐标系( Projected Coordinate System ,简称 PCS )。投影坐标系统是根据某种映射关系,将地理坐标系统中由经纬

度确定的三维球面坐标投影到二维的平面上所使用的坐标系统。每一个投影坐标系统都由一个地理坐标系统投影转化而成。(投影坐标系=地理坐标系+投影过程)

三十二、导出图层小班坐标点并整理

ArcToolbox-> 示列 -> 数据管理 -> Write Features To Text File (从图层导出坐标点)

其中 Intput Feature 输入想要导出坐标点的图层文件, Output Txtfile 输入导出路径和文件名(文件名要

加 .txt 后缀),导出格式为:

Polygon

0 0

0 700680.0 5247849.0 0.0 0.0

1 700676.0 5247846.0 0.0 0.0

2 700603.0 5247885.0 0.0 0.0

3 700609.0 5247891.0 0.0 0.0

4 700680.0 5247849.0 0.0 0.0

END

打开 Excel 数据 -> 导入外部数据,选分隔下一步,选空格,其他下一步。Txt 文件分列导入到 Excel 中,再把需要的坐标点文件复制,在目标 Excel 中右键选择性粘贴,选中转置,把一列坐标点拷贝成一行坐标点用来作为纸质文件。(可以用 Excel 中的格式刷制表)

三十三、 Arcgis 出图

要出图的所有图层文件加入工程中, Arcgis -> 视图 -> 版面视图 -> 改变版面布局 -> 常规下选择一种版面。可直接对版面编辑。

三十四、小班号林班号和地类在图上以分数形式标出图层右键 -> 属性 -> 标注 -> 表达式,“ [ 林班号 ] & "--" & [ 小班号 ] &chr(13) & "--------" &chr(13) & [ 土地种类 ] ”

三十五、在图层上插入常用的工具

Arcgis -> 插入 -> 图列、指北针、比例尺、文字比例尺;其中插入对象可以把你的坐标点等以文本、 word 、 excel 或其它形式显示在图层上;插入图框,并设置图框的投影坐标系,加入要在局部显示的图层,在局部以小地图形式全局显示图层。

三十六、建立网格

1 、在图层窗口单击右键,点击“Data Frame Properties”;

2 、选择“Grids”选项卡,点击“New Grid”;

3 、选择要建立的 Grid 类型可建立经纬线格网或坐标单位格网,点击“下一步”;

4 、设置线型、风格大小等,点击“下一步”;

5 、设置字体等,点击“下一步”;

6 、设置属性等,点击“Finish”完成网格的创建。

备注:生成的 Grid 要在版面视图中才可以看见。

三十七、Arcgis -> 文件 -> 导出地图,导出已经完成并准备打印的电子版地图。(出图可以分为卫片出图,地形图出图,只要在 Arcgis 中加入卫片或地形图就可以)

三十八、从“ Sheet1 ”表按树种分类把坐标点拷贝到“杨树”表,并且按有面积地块给小班排 ID 号,Excel 的 VBA 代码。在工具 -> 宏 -> 编辑代码Sub Macro4()

Dim i As Integer

Dim x, z, n As Integer

x = 4 z = 2 n = 1

For i = 1 To 400

If Worksheets("Sheet1").Cells(x, 6).Value = " 杨树" Then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2).Value

=Worksheets("Sheet1").Cells(x, 9).Value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3).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4).Value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1).Value = n

z = z + 1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2).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0).Value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3).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5).Value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1).Value = n

z = z + 1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2).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1).Value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3).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6).Value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1).Value = n

z = z + 1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2).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2).Value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3).Value =

Worksheets("Sheet1").Cells(x, 17).Value

Worksheets(" 杨树").Cells(z, 1).Value = n

z = z + 1

x = x + 1

Else

x = x + 1

End If

If (Worksheets("Sheet1").Cells(x, 4).Value > 0) Then n = n + 1

Next i

End Sub

三十九、删除单元格值为空的行,注意删除一行默认为下方单元格上移,并且行号没有丢失Sub Macro0()

Dim i, x As Integer

x = 2

For i = 1 To 2 000

If (Worksheets(" 杨树").Cells(x, 2).Value = "") Then Worksheets(" 杨树").Rows(x).Select

Worksheets(" 杨树").Rows(x).Delete

Else

x = x + 1

End If

Next i

End Sub

四十、生成网格

arctoolbox 中 data management->feature

class->create fishnet 可以生成需要的网格

四十一、由小班生成村界,把一个村界线范围内小班全部融合形成一个村界,把所有村(林班)全部融合形成乡镇界,把所有乡镇界全部融合形成旗县界。

四十二、坐标点是相对当地中央经线的地点值,是 6 度或 3 度分带范围内。经纬度是绝对的,在全球一个经纬度对应唯一一个地点。两者切换时在 Arcgis> 视图 > 数据框属性 > 标准选项卡中的地图单位,米是坐标点单位,度分秒是经纬度单位。

四十三、经纬度上图

用 MapSource 导出一份样本 ( 经纬度 txt 文件 ) ,在 excel 中打开,用目标经纬度替换掉样本,保存。再用GPSBabel 转换软件,把 txt 文件转为 mps 文件,用MapSource 打开,设置参数,导出坐标点 txt 文件。直接用上面说到的 Arcgis 直接成图方法。

四十四、坐标点导航

用 MapSource 导出一份样本 ( 坐标点 txt 文件 ) ,在 excel 中打开,用目标坐标点替换掉样本,保存。再用GPSBabel 转换软件,把 txt 文件转为 mps 文件,用MapSource 打开,设置参数,选择数据传输,输出到 gps 中。

四十五、在 MapSource 中选中图形点复制,然后在 excel 中粘贴。得到部分目标坐标点。

四十六、ARCGIS 从源图层复制要拷贝的数据,然后拷贝到目标图层;注意在数据量不大的时候,可以替代图层合并,要把目标图层相同位置数据删除后,再进行拷贝。

四十七、随机函数:Rnd*(B-A+1)+A 。

四十八、公顷面积:[ 小班面积 ] /10000

四十九、小班排号:Static ii=i+1i

五十、亩面积:[ 小班面积 ] /10000 *15 。

五十一、出现双线,删掉小班,用追踪自动完成一圈。

五十二、Arcgis 建立投影坐标系统时

Xian_1980_GK_CM_117E 和 Xian_1980_GK_Zone_21N 是不加带号的投影坐标系统;Xian_1980_GK_Zone_20 是加带号的坐标系统。

五十三、经纬度转坐标点

考研常用翻译技巧总结

考研常用翻译技巧总结 考研翻译题里一般会考查三方面的内容: 1、专有名词(如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习惯用法(如depend on)及多义词的翻译(如school、set的多义) 2、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等等 3、具体句型(定从、状从、主从、宾从、表从、同位从、强调结构、并列、比较、倒装、插入、被动、否定等) 其中2、3是大考点,具体内容在此不赘述。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一、常用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 1 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 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 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4) Even the people in the fascist countries were stripped of their human rights. 就是法西斯国家本国的人民也被剥夺了人权。(增译物主代词) (5)While the magistrates were free to burn down house, the common people were forbidden to light lamps. (增译连词)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6)This is yet another common point between the people of our two countries.

常用的专业销售技巧总结-销售技巧完整篇.doc

常用的专业销售技巧总结-销售技巧 常用的专业销售技巧总结如果只是一个假象的问题,也仍然要予以处理。只不过我们可以把它推迟到在进行产品介绍时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予以处理。 2、表示理解 表示理解是指对客户的反对意见表示理解,而不是同意或同情。比如: 购买者:“李先生,恐怕你的价格太高了些。” 销售员:“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这种表示理解的表述目的在于承认购买者对价格的忧虑,但却

没有表示赞同或表现出防卫的意识,在答复人们的反对意见时永远不要使用“但是”或“然而”这样的转折词。用了这两个词就好象是在马上否定掉它们前面的那句话,因而也就在销售人员和购买者之间竖起了一道障碍,如果你一定用连词的话,请用“那么”。 错误表述:“是啊,似乎是贵了点,但是……” 正确表述:“陈先生,我理解你的观点,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这样双方就建立起了合作关系,而不是抵触的情绪。 3、让客户对你的反驳作好准备 在这一刻我们的目标是降低客户的紧张程度,从而减少引起冲突的可能性。

4、提供新的证据 至此,既然反对意见已经得到了降温,我们便可以提出反驳了。根据反对意见的类别,定出最具体的、符合逻辑和确切的答复,接着把它们记住,并一遍遍地使用直到它听起来让你感到自然为止。 5、征求订单 处理反对意见的最后一步是征求订单。在你作出尽可能最佳的答复后,你可以征求客户意见,是否同意购买。 处理反对意见的技巧 在处理反对意见时,我们的目标是既消除不同意见,又不让客户失去面子。

常用的专业销售技巧总结-销售技巧 常用的专业销售技巧总结如果只是一个假象的问题,也仍然要予以处理。只不过我们可以把它推迟到在进行产品介绍时找一个合适的地方予以处理。 2、表示理解 表示理解是指对客户的反对意见表示理解,而不是同意或同情。比如: 购买者:“李先生,恐怕你的价格太高了些。”

常用专业销售技巧总结(doc 32页)

常用专业销售技巧总结(doc 32页)

常用的专业销售技巧总结 I)开场白: 你的自我介绍必须注明以下几点: 你是谁? 你是代表哪家公司? 你的来意? 为什么他们要花时间听你谈话? 例子: “陈先生,我们曾经使一家和你们情况类似的公司将他们的产品购买量降低了15%,而他们并没有付出多余的工作。我相信我们也可以为你们这样做——为彻底了解你们的情况,我想问你们几个问题…… (II) 寒喧 你们的寒喧应该友好而简短,你的形象和微笑应该有利于创造一种友好的气氛。密切注意观察你未来的客户。买与不买的感觉通常是很明显的。它告诉你,你应进入销售模式中的哪一步了。你或许已做成了一笔销售业务。但另一方面,客户可能对此根本不感兴趣。他/她或许要么是持非常消级的态度,要么是根本不听你在说些什么。 我们每一次拜访新老客户的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自己正面

临着以下三种可能出现的购买氛围中的一种。 ·积极的购买氛围:客户积极地倾向于购买。不必要作任何促销游说,可以直接成交。 ·中性的购买氛围:客户既不积极地倾向于也不消极地对待购买.你就必须开始去发现他的需求。如果你销售技巧运用得当,又有着足够的产品知识,那么客户就极有可能会购买。 ·消极的购买氛围:客户采取封闭的心态,他根本就不感兴趣,有时还可能说出极其消极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不可能作出任何购买的决定.那么我们需极短的时间内把客户至少引领到中性区域,否则你就根本没有机会做成生意。 在首次拜访新客户时,可能出现的主要挑战是怎样把客户从消极的区域引领到中性区域,以使他们从心理和感情上作好接受新内容的准备。许多知识丰富的专业销售人员认为包括寒喧在内你一般只有25秒钟不到的时间去羸得客户的兴趣。同时,越来越多的销售人员坚持认为对于消极和冷漠的购买态度加紧催逼是无济于事的。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a b a q u s常用技巧总结-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本手册是由simwe等论坛上精华帖以及本人下载的其他资料整理,由于很多资料搜集已经很久,而且时间有限,都没有注明原作者,也没有最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见谅。如需要,请PM给我。 Shelly31 Python.tzy@https://www.360docs.net/doc/361090809.html, 2007.8.1 建议阅读方式:

目录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2) 目录 (3) 1.对TIME INCREMENT的根本理解 (5) 2.ABAQUS 请问 MOMENT的加载 (5) 3.ABAQUS计算时C盘的临时文件太大了,怎么改目录? (6) 4.CAE中如何加预应力 (6) 5.HYPERMESH里面看到ABAQUS分析的结果 (6) 6.X-Y PLOTS (6) 7.把上一次的分析结果作为下一次分析的初始条件该怎么做 (7) 8.材料方向与增量步 (8) 9.多个INP文件如何实现批处理 (9) 10.关于ABAQUS的任务管理 (10) 11.关于数据的输入输出 (12) 12.后处理积分 (12) 13.接触分析激活杀死 (13) 14.利用QUEUE的功能由本地机器向远程UNIX机器提交ABAQUS作业的方法[精华] (14) 15.利用命令进行计算时如何设置调用内存量 (17) 16.清华大学BBS的ABAQUS精华 (17) 17.请问怎么实现双曲线 (55)

18.取消坐标系等的显示 (56) 19.如何在计算中修改材料特性 (57) 20.输出计算过程中的总质量和总刚度矩阵 (60) 21.先张预应力: (61) 22.用户子程序的使用 (61) 23.怎样设定用双CPU机器进行ABAQUS计算 (61) 24.中途停止正在运算的JOB (62) 25.自适应网格技术 (62) 26.ABAQUS计算与内存 (63) 27.质量缩放 (64) 28.ABAQUS多处理器进行并行计算的效果研究 (79) 29.YAHOO讨论组摘录--CONTACT+OVERCLOSURE (81) 30.原创:无限元建立方法,希望得到加分 (95) 31.[分享]ABAQUS 使用问答 (102) 32.[转帖]ABAQUS6.4导入外来模型的几点小经验! (122) 33.ABAQUS的多图层绘图 (125) 34.子结构 (125) 35.如何在不同的分析步改变材料的参数 (126) 36.模型的重启动分析-RESTART (127) 37. ABAQUS的单位心得 (128)

Win10使用技巧总结

Microsoft Windows10 日常使用新增快捷键使用技巧大全 Win10技术预览版作为微软最新一代操作系统,笔者在体验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日常应用的小技巧,分享给大家。其中有些功能并非Win10独有,但功能十分有用或者较少人知道,笔者也会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快捷键的使用 快捷键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除了我们在Windows XP/7/8熟知的“Ctrl + c”、“Ctrl + V”等日常操作外,还有哪些我们不熟悉、或者在Windows 10新增的快捷键操作呢? Windows + X:快速打开快捷菜单。 Windows + R:快速打开运行。

Windows + 方向键:用于快速分屏功能。 ?贴靠窗口:Win +左/右> Win +上/下>窗口可以变为1/4大小放置在屏幕4个角落 ?切换窗口:Alt + Tab(不是新的,但任务切换界面改进) ?任务视图:Win + T ab(松开键盘界面不会消失) ?创建新的虚拟桌面:Win + Ctrl + D ?关闭当前虚拟桌面:Win + Ctrl + F4 ?切换虚拟桌面:Win + Ctrl +左/右 另外,微软为Win10技术预览版命令行(Command Prompt)加入了Ctrl + V的支持,Scott Hanselman为此整理了命令行中的键盘快捷键。 Win10新增功能快捷键大全: 贴靠窗口:Win + 左/右> Win + 上/下> 窗口可以变为1/4 大小放置在屏幕4 个角落。 切换窗口:Alt + Tab(不是新的,但任务切换界面改进)。 任务视图:Win + Tab(松开键盘界面不会消失)。 创建新的虚拟桌面:Win + Ctrl + D。 关闭当前虚拟桌面:Win + Ctrl + F4。 切换虚拟桌面:Win + Ctrl + 左/右。 Win10常用Win快捷键

Windows10_使用技巧总结

Win10技术预览版作为微软最新一代操作系统,笔者在体验过程中总结了一些日常应用的小技巧,分享给大家。其中有些功能并非Win10独有,但功能十分有用或者较少人知道,笔者也会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快捷键的使用 快捷键的应用极大的方便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除了我们在Windows XP/7/8熟知的“Ctrl + c”、“Ctrl + V”等日常操作外, 还有哪些我们不熟悉、或者在Windows 10新增的快捷键操作呢? Windows + X:快速打开快捷菜单。 Windows + R:快速打开运行。 Windows + 方向键:用于快速分屏功能 。 ? 贴靠窗口:Win +左/右> Win +上/下>窗口可以变为1/4大小放置在屏幕4个角落 ? 切换窗口:Alt + Tab(不是新的,但任务切换界面改进) ? 任务视图:Win + Tab(松开键盘界面不会消失) ? 创建新的虚拟桌面:Win + Ctrl + D ? 关闭当前虚拟桌面:Win + Ctrl + F4 ? 切换虚拟桌面:Win + Ctrl +左/右 另外,微软为Win10技术预览版命令行(Command Prompt)加入了Ctrl + V的支持,Scott Hanselman 为此整理了命令行中的键盘快捷键。 Win10新增功能快捷键大全: 贴靠窗口:Win + 左/右> Win + 上/下>窗口可以变为 1/4 大小放置在屏幕 4 个角落。 切换窗口:Alt + Tab(不是新的,但任务切换界面改进)。 任务视图:Win + Tab(松开键盘界面不会消失)。、、 创建新的虚拟桌面:Win + Ctrl + D。 关闭当前虚拟桌面:Win + Ctrl + F4。

常用java技巧总结

面向对象的思想特点 A:是一种更符合我们思想习惯的思想 B:可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C:将我们从执行者变成了指挥者 面向对象: 我们怎么才能更符合面向对象思想呢? A:有哪些类呢? B:每个类有哪些东西呢? C:类与类直接的关系是什么呢? 开发,设计,特征 面向对象开发 就是不断的创建对象,使用对象,指挥对象做事情。 面向对象设计 其实就是在管理和维护对象之间的关系。 面向对象特征 封装(encapsulation) 继承(inheritance) 多态(polymorphism) 继承:把多个类中相同的成员给提取出来定义到一个独立的类中。然后让这多个类和该独立的类产生一个关系,这多个类就具备了这些内容。这个关系叫继承。 继承的好处: A: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B:提高了代码的维护性 C:让类与类产生了一个关系,是多态的前提 继承的弊端: A:让类的耦合性增强。这样某个类的改变,就会影响其他和该类相关的类。 原则:低耦合,高内聚。 耦合:类与类的关系 内聚:自己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 B:打破了封装性 Java中继承的特点 A:Java中类只支持单继承 B:Java中可以多层(重)继承(继承体系) 继承的注意事项: A:子类不能继承父类的私有成员 B:子类不能继承父类的构造方法,但是可以通过super去访问 C:不要为了部分功能而去继承

多态:同一个对象在不同时刻体现出来的不同状态。 多态前提: A:有继承或者实现关系。 B:有方法重写。 C:有父类或者父接口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多态中的成员访问特点 A:成员变量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B:构造方法 子类的构造都会默认访问父类构造 C:成员方法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右边 D:静态方法 编译看左边,运行看左边 多态的好处 提高了程序的维护性(由继承保证) 提高了程序的扩展性(由多态保证) 多态的弊端 不能访问子类特有功能 静态的特点: A: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 B:优先与对象存在 C:被类的所有对象共享 这其实也是我们判断该不该使用静态的依据。 D:可以通过类名调用 静态变量和成员变量的区别 A:所属不同 静态变量:属于类,类变量 成员变量:属于对象,对象变量,实例变量 B:内存位置不同 静态变量:方法区的静态区 成员变量:堆内存 C:生命周期不同 静态变量:静态变量是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随着类的消失而消失 成员变量:成员变量是随着对象的创建而存在,随着对象的消失而消失D:调用不同 静态变量:可以通过对象名调用,也可以通过类名调用 成员变量:只能通过对象名调用

珍藏版常用翻译方法技巧总结

珍藏版常用翻译方法技巧总结 个人认为,翻译题很重要!考研是个充实自己的过程,只要你还需要英语,就离不开翻译,所以大家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首先个人推荐一本书,XDF唐静老师的《拆分与组合翻译法》,我听过他的课,他的方法很实用,感觉很象下面介绍的第四种方法。 翻译题里考察三方面内容: 1、专有名词(如operational research expert)、习惯用法(如depend on)及多 义词的翻译(如school、set的多义) 2、一般性翻译技巧:包括词义选择,词序调整,词性转换和增词法等等 3、具体句型(定从、状从、主从、宾从、表从、同位从、强调结构、并列、 比较、倒装、插入、被动、否定等) 其中2、3是大考点,具体内容可在论坛下XDF的翻译笔记来看,在此不赘述。 可看出,应对翻译题的主要武器是翻译技巧,下面正式进入正题(常用方法、被动语态译法、形容词译法、举例详解) 一、常用方法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词汇、修辞等方面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在进行英汉互译时必然会遇到很多困难,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作指导。常用的翻译技巧有增译法、省译法、转换法、拆句法、合并法、正译法、反译法、倒置法、包孕法、插入法、重组法和综合法等。这些技巧不但可以运用于笔译之中,也可以运用于口译过程中,而且应该用得更加熟练。 1、增译法:指根据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增添一些词、短句或句子,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包含的意义。这种方式多半用在汉译英里。汉语无主句较多,而英语句子一般都要有主语,所以在翻译汉语无主句的时候,除了少数可用英语无主句、被动语态或“There be…”结构来翻译以外,一般都要根据语境补出主语,使句子完整。英汉两种语言在名词、代词、连词、介词和冠词的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很大差别。英语中代词使用频率较高,凡说到人的器官和归某人所有的或与某人有关的事物时,必须在前面加上物主代词。因此,在汉译英时需要增补物主代词,而在英译汉时又需要根据情况适当地删减。英语词与词、词组与词组以及句子与句子的逻辑关系一般用连词来表示,而汉语则往往通过上下文和语序来表示这种关系。因此,在汉译英时常常需要增补连词。英语句子离不开介词和冠词。另外,在翻译时还要注意增补一些原文中暗含而没有明言的词语和一些概括性、注释性的词语,以确保译文意思的完整。总之,通过增译,一是保证译文语法结构的完整,二是保证译文意思的明确。如: (1)What about calling him right away? 马上给他打个电话,你觉得如何?(增译主语和谓语) (2)If only I could see the realization of the four modernizations. 要是我能看到四个现代化实现该有多好啊!(增译主句) (3)Indeed, the reverse is true 实际情况恰好相反。(增译名词)

Word使用经验技巧总结(极好的资料)

Word使用经验技巧总结 word插公式时让公式居中对齐 插公式时经常需要让公式居中对齐、行末的公式编号右对齐。只要设一个居中制表位和一个右对齐制表位,输入时按TAB即可。建议居中制表位位置用字符做单位,比如五号字体在缺省A4页面上是每行40字符,居中制表位就可以设在20字符处。 我的公式编号用SEQ域输入,从“插入”菜单选“域”即可。这样做的好处是如果我有100个公式,在最开始插入一个新的,那么这100个公式的编号都要加1、 如果手工修改会非常耗体,而Ctrl+A全部选定再F9更新域则十分快捷。 参考文献用尾注,也在“插入”菜单里。缺省的是上标格式,按Ctrl+'+'可以改成正常格式。好处也是可以自动排号。 图片说明用题注。一般排版要让题注宽度小于版心距,我用水平标尺上的悬挂缩进加右缩进实现。 Word表格中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比如我有一个表格,让第三列的值显示第二列比第一列多百分之几,用“表格”菜单的“公式”即可,不用Excel高射炮轰蚊子。 对公式、尾注、图片、表格的引用一概用交叉引用,“插入”菜单下。好处是可以做成超级链接,而且公式编号改动的话对这个公式的引用会跟着改。 所有的章节标题都用样式,并且用多级项目符号列表。好处是标题编号(第几章、第几节)可以自动生成,可以在文档结构图(“视图”菜单)中浏览,可以用垂直滚动条下方的定位按钮快速定位,还可以生成目录。我一般关闭“基于所用格式定义样式”这个自作聪明的功能,所有样式都自己选。 我的图片和表格做成嵌入式的,这样不会乱跑。表格每个单元格水平垂直均居中对齐(Word 2000新增功能)。表格段落格式选“段中不分页”,这样不会出现表格拆到两页上的恶心局面。 我的正文缺省样式是首行缩进2字符。输公式的时候要另起一行,但是逻辑上它应该跟前面的文字算作一段(鼠标三击可以选定段),我用Shift+Enter小回车搞定。每次要输入公式的时候,点到前一个包含公式的段,用格式刷复制即可。 先写这么多,以后有新的再补充,也欢迎大家补充。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建议阅读方式:

目录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1) 目录 (2) 1.对TIME INCREMENT的根本理解 (4) 2.ABAQUS 请问MOMENT的加载 (4) 3.ABAQUS计算时C盘的临时文件太大了,怎么改目录? (5) 4.CAE中如何加预应力 (5) 5.HYPERMESH里面看到ABAQUS分析的结果 (5) 6.X-Y PLOTS (5) 7.把上一次的分析结果作为下一次分析的初始条件该怎么做 (6) 8.材料方向与增量步 (7) 9.多个INP文件如何实现批处理 (7) 10.关于ABAQUS的任务管理 (8) 11.关于数据的输入输出 (9) 12.后处理积分 (10) 13.接触分析激活杀死 (10) 14.利用QUEUE的功能由本地机器向远程UNIX机器提交ABAQUS作业的方法[精华] (10) 15.利用命令进行计算时如何设置调用内存量 (13) 16.清华大学BBS的ABAQUS精华 (13) 17.请问怎么实现双曲线 (36)

18.取消坐标系等的显示 (37) 19.如何在计算中修改材料特性 (37) 20.输出计算过程中的总质量和总刚度矩阵 (40) 21.先张预应力: (40) 22.用户子程序的使用 (41) 23.怎样设定用双CPU机器进行ABAQUS计算 (41) 24.中途停止正在运算的JOB (42) 25.自适应网格技术 (42) 26.ABAQUS计算与内存 (42) 27.质量缩放 (43) 28.ABAQUS多处理器进行并行计算的效果研究 (54) 29.YAHOO讨论组摘录--CONTACT+OVERCLOSURE (55) 30.原创:无限元建立方法,希望得到加分 (70) 31.[分享]ABAQUS 使用问答 (76) 32.[转帖]ABAQUS6.4导入外来模型的几点小经验! (87) 33.ABAQUS的多图层绘图 (88) 34.子结构 (89) 35.如何在不同的分析步改变材料的参数 (89) 36.模型的重启动分析-RESTART (91) 37. ABAQUS的单位心得 (92)

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答题技巧总结(全)65859

表达效果:简单一点说就是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描写方法、修辞)的作用。 容易混淆的几个概念 一、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表现方法 修辞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初中语文中是经常提及的两个名词术语:它们之间区别很大。(一)修辞方式:是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方法,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初中课文常见的 修辞方式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反问、设问、对比、借代、反复、反语、引用、互文、婉曲、顶真、回环、通感等。 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的作用: 1.比喻、拟人: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抽象的事物更形象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2.拟人: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 3.借代: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4.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5.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6.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相同句式构成排比,增加语势,起强调作用,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议论文往往用排比增加语势,起到了强调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7.设问:形式为自问自答。作用是: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 ●在结构上还起到引出下文、承上启下、使条理清晰的作用。 8.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作用。 (二)表达方式:也叫表达方法,其内涵包括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个方面。 (1)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记叙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作者对人物的经历和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场景、空间的转换所作的叙说和交代。在写事文章中应用较为广泛。

常用的算法技巧总结

常用的算法技巧总结 今天和大家讲讲,在做算法题时常用的一些技巧。对于平时没用过这些技巧的人,或许你可以考虑试着去看看在实践中能否用的上这些技巧来优化问题的解。 1. 巧用数组下标 数组的下标是一个隐含的很有用的数组,特别是在统计一些数字,或者判断一些整型数是否出现过的时候。例如,给你一串字母,让你判断这些字母出现的次数时,我们就可以把这些字母作为下标,在遍历的时候,如果字母a遍历到,则arr[a]就可以加1了,即arr[a]++; 通过这种巧用下标的方法,我们不需要逐个字母去判断。 我再举个例子: 问题:给你n个无序的int整型数组arr,并且这些整数的取值范围都在0-20之间,要你在O(n) 的时间复杂度中把这n 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打印出来。 对于这道题,如果你是先把这n 个数先排序,再打印,是不可能O(n)的时间打印出来的。但是数值范围在0-20。我们就可以巧用数组下标了。把对应的数值作为数组下标,如果这个数出现过,则对应的数组加1。 代码如下: public void f(int arr[]) { int[] temp = new int[21]; for (int i = 0; i > 1 n / 4 等价于n >> 2 n / 8 等价于n >> 3。 这样通过移位的运算在执行速度上是会比较快的,也可以显的你很厉害的样子,哈哈。 还有一些">if(n % 2 == 1){ dosomething();} 不过我们用与或运算的话会快很多。例如判断是否是奇数,我们就可以把n和1相与了,如果结果为1,则是奇数,否则就不会。即 if(n ) 具体的一些运算技巧,还得需要你们多在实践中尝试着去使用,这样用久后就会比较熟练了。

ansys 常见技巧汇总

一、前处理 1.实体显示*.sat、*.x_t等外部导入模型/facet,fine /replot Gui: 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Solid Model Facets 2.修改ansys背景jpgprf,500,100,1 /replot 3.隐藏坐标系的显示/triad,off /replot Gui: Utility Menu>PlotCtrls>Window Controls>Reset Window Options Utility Menu>PlotCtrls>Window Controls>Window Options 4.设置参考温度TREF, TREF Gui:Main Menu>Solution>Define Loads>Settings>Reference Temp 5.显示单元实际形状/eshape,1.0 Gui: 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Size and Shape 6.透明显示单元、体、面/TRLCY, Lab, TLEVEL, N1, N2, NINC Gui: 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Translucency 7.显示编号/PNUM, Label, KEY Gui: Utility Menu>PlotCtrls>Numbering 8.导入hypermesh有限元模型/input,filename,prp Gui: Utility Menu>File>Read Input from 9.导入abaqus格式的有限元模型/input,filename,inp Gui:Gui: Utility Menu>File>Read Input from 10.ansys作为fluent前处理输出 cdwrite,db,filename,cdb gui: Main Menu>Preprocessor>Archive Model>Write 11.不显示单元轮廓线 /gline,1,-1 Gui: Utility Menu>PlotCtrls>Style>Edge Options 12.显示施加到几何元素上的约束 dtran /replot Gui:Main Menu>Preprocessor>Loads>Define Loads>Operate>Transfer to FE>Constraints 13.显示施加到几何元素上的面载荷 sftran /replot Gui:Main Menu>Preprocessor>Loads>Define Loads>Operate>Transfer to FE>Surface Loads 14.显示载荷标记及数值 /pbc,f,,2 Gui: Utility Menu>PlotCtrls>Symbols 15.设置显示容差BTOL, PTOL默认值PTOL为1e-5,可以根据需要修改GUI: Main Menu>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Settings 16.如何使用用户定义用户自定义矩阵 Matrix 27用户定义用户自定义矩阵,由单元选项控制定义质量、刚度或阻尼矩阵,你只要在同一组接点,分别定义三次MATRIX27单元(KEYOPT(2)分别为2,4,5)即可,然后在定义实常数时,分别定义三种单元对应的质量、刚度、阻尼矩阵系数。 17.ANSYS的UNDO功能 ANSYS的UNDO功能,多数人都认为ansys没有undo功能。其实这个功能一直就存在,在安装目录\apdl\start100.ans(10.0版,其他版本相应数值变化),后面加上两行命令 /undo,on$*abbr,undo,undo.启动ansys以后就会出现一个undo的快捷工具18.运算完成后电脑自动关机 喜欢用apdl的朋友可能会碰到这么一个麻烦:就是当运算量较大的时候不知道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1 显示单元号和节点号 mesh模块 > view > part display options > mesh > show node labels & show element lables. 2 设置起始工作路径 鼠标右键点击abaqus图标,属性-》起始位置,设置你的工作路径。 实在不行,在abaqus command,属性,起始位置 CAE窗口中,file》work direction 一起设置 3 显示快速坐标平面选择 view》 toolbars》 views 4 如何修改显示精度? View--part display options,如果将Curve refinement的类型改为Fine,就可以看的精度很高的光滑曲线和曲面了,特别指出的是,这个命令只有在part模块和后处理模块中才有,因为组件中用不到,且比较废显卡。 前处理: 1 AUTOCAD 二维 DXF 格式导入 abaqus a. file > import > sketch > xxx.dxf b. part模块 > create part > 2D > continue add菜单 > sketch d. "section must be closed for this type of featur e." 原因与解决。 原因:图形没有闭合,闭合的情况当然包括两线没交于一点的情况,同时它包括两面相交的交线等情况 (例如:“日”字的情况)。 解决方法:把“日”字分别处理成两个“口”,导入 part,为 part-1 和 part2 (参照上述的 b 步骤); 在 assembly 模块 create instance 将其合并;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1.对time increment的根本理解 abaqus的step里有maximum number of increment、initial increment、minimum increment 、maximum increment四个量许多网友不知怎样设置合理,合理设置是建立在深刻理解基础上的。 要理解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abaqus的计算过程和有限元计算收敛性问题,abaqus首先用initial 值输入进行叠代计算,如果计算结果收敛,则继续以这个值代入计算下一步,如果不收敛,则自动减小时 间步长(time increment)重新计算直到收敛然后计算下一步。 但是如果时间步长减小到最小值minimum时计算结果还是不收敛,则abaqus将停止计算,由此可 知maximum值和minimum值分别是abaqus在收敛计算时时间步长的上下限,同时total time=求和(time increment*number),当时间步长很小时,需要计算的步数number相应增大(电脑计算花的时间也随之增大),因此number一般要设置较大值。minimum并不是越小越好,因为1)number即计算时间增大2)abaqus计算精度约在10^(-5),当时间步长小于这个值,计算结果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有限元计算收敛性与(最小空间步长/时间步长)值有关,若minimum设为10^(-5),还是不收敛, 可适当减小空间步长(即把网格画细点),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办法,如果实在计算不了,也许是模型本身 有点问题,或改为显示explicit计算 总而言之,maximun number要适当设置较大值,initial可适当改小(如-2,-3量级),minimum (-5量级)不要修改,maximum值影响不大,可不改. 2.moment的加载 一个大筒体上有三个接管端面固定,大筒体两端加载扭距,如何加载? (1)将大筒体两端要施加扭矩的节点分别定义为两个Nset:left, right. (2)分别在大筒体两端的圆心处定义两个reference node: rp-left,rp-right. (3)用如下命令将两个节点集绕3轴旋转的自由度与参考点耦合起来,其他自由度度是否耦合根据具 体问题而定: *KINEMATIC COUPLING, REF NODE=rp-left left, 6,6 *KINEMATIC COUPLING, REF NODE=rp-right right, 6,6 (4)在两个参考点上施加绕3轴旋转的弯矩. 提醒:reference node也有自由度,注意相应的边界条件. 3.abaqus计算时c盘的临时文件太大了,怎么改目录? 临时目录是Windows自己定义的,可以在系统环境变量中修改. 4.CAE中如何加预应力 具体没作过,看看*PRESTRESS HOLD和*INITIAL CONDITIONS, TYPE=SOLUTION, REBAR 这两个命令以及ABAQUS Analysis User's Manual “Defining reinforcement,” Section 2.2.3 “Defining rebar a s an element property,” Section 2.2.4 5.hypermesh里面看abaqus分析的结果 (1)你在abaqus中计算完成后,将结果文件输出到*.fil. (2)利用hyperworks提供的hmabaqus.exe(在安装目录下的Altair\hw7.0\translators中)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Abaqus常用技巧总结 本手册是由simwe等论坛上精华帖以及本人下载的其他资料整理,由于很多资料搜集已经很久,而且时间有限,都没有注明原作者,也没有最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见谅。如需要,请PM给我。 Shelly31 建议阅读方式:

目录 ABAQUS 常用技巧总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对TIME INCREMENT 的根本理解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请问 MOMENT 的加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计算时C盘的临时文件太大了,怎么改目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如何加预应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里面看到ABAQUS分析的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PLOTS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把上一次的分析结果作为下一次分析的初始条件该怎么做错误!未定义书签。 8.材料方向与增量步.................................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多个INP文件如何实现批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关于ABAQUS的任务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关于数据的输入输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后处理积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接触分析激活杀死................................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利用QUEUE的功能由本地机器向远程UNIX机器提交ABAQUS作业的方法 [精华]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利用命令进行计算时如何设置调用内存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清华大学BBS的ABAQUS精华.......................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请问怎么实现双曲线..............................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字万用表使用总结及技巧

数字万用表使用总结及技巧 一、电压的测量 1、直流电压的测量,如电池、随身听电源等。首先将黑表笔插进“com”孔,红表笔插进“V Ω ”。把旋钮选到比估计值大的量程(注意:表盘上的数值均为最大量程,“V-”表示直流电压档,“V~”表示交流电压档,“A”是电流档),接着把表笔接电源或电池两端;保持接触稳定。数值可以直接从显示屏上读取,若显示为“1.”,则表明量程太小,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后再测量。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表笔极性与实际电源极性相反,此时红表笔接的是负极。 2、交流电压的测量。表笔插孔与直流电压的测量一样,不过应该将旋钮打到交流档“V~”处所需的量程即可。交流电压无正负之分,测量方法跟前面相同。无论测交流还是直流电压,都要注意人身安全,不要随便用手触摸表笔的金属部分。 二、电流的测量 1、直流电流的测量。先将黑表笔插入“COM”孔。若测量大于200mA的电流,则要将红表笔插入“1 0A”插孔并将旋钮打到直流“10A”档;若测量小于200mA的电流,则将红表笔插入“200mA”插孔,将旋钮打到直流200mA以内的合适量程。调整好后,就可以测量了。将万用表串进电路中,保持稳定,即可读数。若显示为“1.”,那么就要加大量程;如果在数值左边出现“-”,则表明电流从黑表笔流进万用表。 交流电流的测量。测量方法与1相同,不过档位应该打到交流档位,电流测量完毕后应将红笔插回“V Ω”孔,若忘记这一步而直接测电压,哈哈!你的表或电源会在“一缕青烟中上云霄”--报废! 三、电阻的测量 将表笔插进“COM”和“VΩ”孔中,把旋钮打旋到“Ω”中所需的量程,用表笔接在电阻两端金属部位,测量中可以用手接触电阻,但不要把手同时接触电阻两端,这样会影响测量精确度的--人体是电阻很大但是有限大的导体。读数时,要保持表笔和电阻有良好的接触;注意单位:在“200”档时单位是“Ω”,在“2K”到“200K“档时单位为“KΩ ”,“2M”以上的单位是“MΩ”。 四、二极管的测量 数字万用表可以测量发光二极管,整流二极管……测量时,表笔位置与电压测量一样,将旋钮旋到“ ”档;用红表笔接二极管的正极,黑表笔接负极,这时会显示二极管的正向压降。肖特基二极管的压降是0.2V左右,普通硅整流管(1N4000、1N5400系列等)约为0.7V,发光二极管约为1.8~2.3V。调换表笔,显示屏显示“1.”则为正常,因为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很大,否则此管已被击穿。 五、三极管的测量 表笔插位同上;其原理同二极管。先假定A脚为基极,用黑表笔与该脚相接,红表笔与其他两脚分别接触其他两脚;若两次读数均为0.7V左右,然后再用红笔接A脚,黑笔接触其他两脚,若均显示"1",则A脚为基极,否则需要重新测量,且此管为PNP管。那么集电极和发射极如何判断呢?数字表不能像指针表那样利用指针摆幅来判断,那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利用“hFE”档来判断:先将档位打到“hF E”档,可以看到档位旁有一排小插孔,分为PNP和NPN管的测量。前面已经判断出管型,将基极插入对应管型“b”孔,其余两脚分别插入“c”,“e”孔,此时可以读取数值,即β值;再固定基极,其余两脚对调;比较两次读数,读数较大的管脚位置与表面“c”,“e”相对应。 小技巧:上法只能直接对如9000系列的小型管测量,若要测量大管,可以采用接线法,即用小导线将三个管脚引出。这样方便了很多哦。 六、MOS场效应管的测量 N沟道的有国产的3D01,4D01,日产的3SK系列。G极(栅极)的确定:利用万用表的二极管档。若某脚与其他两脚间的正反压降均大于2V,即显示“1”,此脚即为栅极G。再交换表笔测量其余两脚,压降小的那次中,黑表笔接的是D极(漏极),红表笔接的是S极(源极)。 一、电压档:

ppt技巧总结

一些ppt技巧总结 1、快速放映:无需点击菜单栏中“观看放映”选项,直接按F5 键,幻灯片就开始放映。 2、快速停止放映:除了按“ESC”键外还可以按“-”键,快速停止放映。 3、任意进到第n 张幻灯片:在放映中如果你想回到或进到第n 张幻灯片,怎样操作能快速实现?此时你只要按数字n,再同时按“+”和回车键,就可以实现。 4、快速显示黑屏,或从黑屏返回到幻灯片放映:在放映中如果你想显示黑屏,此时你只要按一下B 或者“.”键,就可以实现。此时再重复按一下B 或者“.”键,又可从黑屏返回到幻灯片放映。 5、显示白屏,或从白屏返回到幻灯片放映:按W或者“,”键,就可以从放映状态切换到显示白屏,再重复按一下W或者“,”键,又可从白屏返回到幻灯片放映。 6、隐藏和显示鼠标指针:放映时鼠标指针老是出现在画面上可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此时按CTRL+H就可以隐藏鼠标指针;反过来按CTRL+A 隐藏的鼠标指针又会重现。 7、返回到第一张幻灯片:你只要同时按住鼠标的左右键2秒以上,就可以从任意放映页面快速返回到第一张幻灯片。 8、暂停或重新开始自动幻灯片放映:对于自动放映的幻灯片,如果你想暂停或者重新开始自动放映,此时只要按S或者“+”键就可以实现。 9、放映过程中也可以在幻灯片上书写:a)在幻灯片的放映过程中,有可能要在幻灯片上写写划划,例如画一幅图表或者在字词下面划线加注重号。这时可以利用PPT所拥有的虚拟注释笔,在作演示的同时也可以在幻灯片上作标记。b)使用注释笔方法:首先在幻灯片放映窗口中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图5,再依次选择“指针选项”、“绘图笔”即可,用画笔完成所需动作之后,再按ESC 键退出绘图状态。 10、在幻灯片放映过程中显示快捷方式:在放映PPT 幻灯片时如果你忘记了快速快捷方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