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三章--温度

三年级下册第三章--温度
三年级下册第三章--温度

主要知识点:第三单元温度和温度计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它的单位通常用摄氏度(℃)表示。要比较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借助于温度计进行测量。常用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玻璃管内的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我知道的温度计有水温计、室温计、体温计、高温计、数字温度计等,一般的室内温度计量程:—15℃~100℃,测量的最小刻度是1℃。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 ℃。

3、用温度计前要弄清楚的3个问题:①是什么温度计?单位?②每个刻度是多少?③测量的最高、最低温度是多少?读数:25摄氏度可以写成25℃,25℃可以读为25摄氏度。(零下摄氏度的读写:—25℃可以读为零下25摄氏度)

3. 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每一摄氏度细分成10个小格,所以温度计上的每一刻度表示0.1℃.人的正常体温平均在36℃--37℃之间,超过这个温度就是发热。

4、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5、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体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6、跟水相比,冰的特点是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冰和水都无色、无味、透明、有一定体积。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7、对一个物体来说,物体失去热量,温度下降;物体获得热量,温度上升。通过测量一个物体的温度变化可以知道这个物体失去热量还是获得热量。

8、水在自然界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当环境温度低于0摄氏度,水的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当环境温度高于0摄氏度,冰的温度升至0摄氏度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冰水混合在一起,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摄氏度,直至完全融化成水。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9、为何盛冰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因为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杯壁,凝结成看得见得小水滴。

10、水的三种状态(液态、固态和气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温度越高,空气越干燥,有风吹时,水蒸发得越快。)。水蒸气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冰的温度上升变成水的过程叫融化。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一云、雾、雨、露、霜、雪、冰、水蒸气……即水在自然界同时以存在。

11、云: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

露: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体上

雾: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低空

霜: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雪: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12、水在自然界不断经历着三种状态的循环变化,促使水的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

度的变化。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练习题:

10、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规定观测温度时应。

A、俯视B、平视C、仰视

四、填图

2、水的三态变化过程。

1、有一块没有标明磁极的条形磁铁,怎样判断这块磁铁的南、北极?请写出你的判断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一、填空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通常用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测量。它是根据物体的性质制成的。

2、温度计由、、构成,玻璃管上边有。

3、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热量: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

4、水的温度下降到时,水开始结冰。从态变成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热量。

5、当环境温度0℃,冰开始融化成水。从态变成_态。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热量,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地会长时间保持在,直到完全融化成水。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6、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

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做。

7、空气中充满了水蒸气。

8、水蒸发的快慢与周围的有关。能加快水的蒸发

9、水在自然界有各种形态——…。

10、水在自然界中的三种形态:固态、液_态、气态。温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

11、水的三种状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这使水在自然界中产生了循环运动。

12、气温计用来测量空气的温度,体温计用来测量人身体的温度。体温计的测量范围一般是35℃——42℃.。

二、判断

1、温度计不能测量温度。()

2、温度计是华伦海特发明的。()

3、温度计上的每一格刻度表示1摄氏度。()

4、为了观测到比较正确的温度人们观察温度计的读数时要平视()

5、由于嘴里呼出的热气能使温度计中的液柱上升,所以在靠近温度计读取温度时要用鼻子呼吸()

6、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是从杯口溢出来的。()

7、蒸发的速度是恒定的,与外界因素无关。()

8、用湿布在干净的黑板上写出一个字,这个字会越来越清楚。()

9、水只有达到100℃才会蒸发。()

10、到了冬天河里的水一定会结冰。()

11、人工降雨是利用水的三态可以相互转化的性质对自然的改造。()

11、雾在日出后会逐渐消散是因为那些小水滴受热又蒸发的原因。()

12、雨是水滴,是液体状态的水;雪是冰晶,是固体状态的水。()

13、江、河、湖、海以及地面上的水时时刻刻都在蒸发。()

14、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不发生变化。()

15、在通常情况下,水在0℃及0℃以下时才结成冰。()

16、测量体温前,必须先把玻璃管里的水银柱甩到玻璃泡里再进行测量。()

17水蒸气在低空凝结而成为云()

18、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物体变成的小水珠。()

19、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

20、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水温,在读数时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三、问答

1、测量水温的方法: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的液面持平。(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2、冰与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它们都是同一种物质,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物体。

不同点:冰有固定的形状、温度低,不会流动,很坚硬,是固体。水没有固定的形状、较凉、会流动、是液体。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能浮在水面。

3、加快冰融化的三种方法:

①把冰块放到手里②把冰块放到阳光下③把冰块放到台灯下。

4、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

地面上的积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4、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看得见的小水滴。

5、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玻璃杯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摄氏度以下的玻璃杯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6、加快水蒸发的方法?

①温度越高,水蒸发的越快,

②增加空气流通速度,

③扩大表面积。

四、温度的读写

零下五摄氏度写作:—5 ℃二十摄氏度写作:20 ℃

零下十七摄氏度写作:—17℃三十七摄氏度写作:37 ℃

—2℃读作:零下二摄氏度 27℃读作:三十七摄氏度

9℃读作:九摄氏度—15℃读作:零下十五摄氏度

小学科学《天气与生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青岛版二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8 课天气与生活P22 页——P23 页 二、教学目标 1、能准确的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能准确描述对不同天气的感受。 3、能主动分享天气与生活的资料和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4、能意识到天气与人类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能准确的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孩子们喜欢动画片吗?谁来说说你喜欢动画片中的什么?(目的吸引学生的注意) 下面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拿出你看动画片的注意力来,看看视频中说了什么? 预设:说了天气多变,气温下降,又要下雨了,及时收看天气预报。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8.天气与生活。(板书课题) 师:哪位小朋友来说一下今天的天气怎样?你喜欢吗? 预设:生答:今天天气阴,晴,温度比较高等。(简单说明描述天气一般从晴、雨、阴;风;气温三个方面来说。并板书)你能尝试说说今天的天气吗? (二)探究 问题一:下雨了你会怎么做,人们的反应一样吗? 1、生说一说下雨了我们应该怎样做。 2、下雨了人们的反应一样吗? 多媒体出示课本22 页图。(看一看,这些人分别在做什么?想一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下面我们看看下雨了这些人在干什么?你想说什么? 问题二: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游戏:小小播音员 要求:1、以4 人小组为单位选出一名同学当播音员。 2、播音员播报天气,其余同学思考面对这样的天气我们应该怎样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各种各样的天气你有什么想法? 观看不同天气的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 小结:天气对我们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能够预知近期的天气情况,可以及早的做好各种准备,充分利用有利的天气,避免和预防不利的天气对我们造成危害。 想一想:我们除了收听天气预报外还可以怎杨预知天气呢? 多媒体出示天气谚语。 (三)课堂测验 1、当好小法官 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没有影响.() 预知天气很重要。() 我们要关系天气。() 大雾天,汽车在高速路上可以高速行驶。() 2、下列活动适宜在哪些天气里进行?连一连: 放风筝无风 捉蝴蝶天寒地冻 收割庄稼晴天 滑雪微风 3、听到将要下暴雨的消息,他们急需做哪些准备? 花农:(把花搬到花棚里。) 水泥厂工人:(把水泥盖好) 晒粮食的农民:(把粮食收起来) 上学的学生:(带好雨具) 通过测试可以看出本节课孩子们掌握的真不错!(给自己鼓鼓掌)希望能够把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四)课堂小结 好天气使人心情愉快!坏天气让人沮丧忧郁! 让天气越来越好,我们应该怎样做? 让我们一起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最后我们在”美丽的大自然”这首歌中结束这节课!希望我们天气能够像歌中那样!

温度传感器实验设计概要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 技术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温度计设计

摘要 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单片机作为一种最经典的微控制器,单片机技术已经普及到我们生活,工作,科研,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我们学习了单片机,就应该把它熟练应用到生活之中来。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温度计,本温度计属于多功能温度计,可以设置上下报警温度,当温度不在设置范围内时,可以报警。本文设计的数字温度计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精确,数字显示,适用范围宽等特点。 关键词:单片机,数字控制,数码管显示,温度计,DS18B20,AT89S52。

目录 1概述 (4) 1.1设计目的 (4) 1.2设计原理 (4) 1.3设计难点 (4)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论证 (4) 2.2.1 主控制器 (5) 2.4 系统整体硬件电路设计 (7) 3系统软件设计 (8) 3.1初始化程序 (8) 3.2读出温度子程序 (9) 3.3读、写时序子程序 (10) 3.4 温度处理子程序 (11) 3.5 显示程序 (12) 4 Proteus软件仿真 (13) 5硬件实物 (14) 6课程设计体会 (15) 附录1: (14) 附录2: (21)

1概述 1.1设计目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单片机控制无疑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它所给人带来的方便也是不可否定的,其中数字温度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但人们对它的要求越来越高,要为现代人工作、科研、生活、提供更好的更方便的设施就需要从数单片机技术入手,一切向着数字化控制,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 本设计所介绍的数字温度计与传统的温度计相比,具有读数方便,测温范围广,测温准确,其输出温度采用数字显示,主要用于对测温比较准确的场所,或科研实验室使用,可广泛用于食品库、冷库、粮库、温室大棚等需要控制温度的地方。目前,该产品已在温控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2设计原理 本系统是一个基于单片机AT89S52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用来测量环境温度,测量范围为-50℃—110℃度。整个设计系统分为4部分:单片机控制、温度传感器、数码显示以及键盘控制电路。整个设计是以AT89S52为核心,通过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来实现环境温度的采集和A/D转换,同时因其输出为数字形式,且为串行输出,这就方便了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但同时也对编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片机把采集到的温度进行相应的转换后,使之能够方便地在数码管上输出。LED采用三位一体共阳的数码管。 1.3设计难点此设计的重点在于编程,程序要实现温度的采集、转换、显示和上下限温度报警,其外围电路所用器件较少,相对简单,实现容易。 2 系统总体方案及硬件设计 2.1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论证 由于本设计是测温电路,可以使用热敏电阻之类的器件利用其感温效应,在将随被测温度变化的电压或电流采集过来,进行A/D转换后,就可以用单片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在显示电路上,就可以将被测温度显示出来,这种设计需要用到A/D 转换电路,感温电路比较麻烦。进而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这是非常容易想到的,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此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2.2总体设计框图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AT89S52,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3位共阴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天气与生活 10 天气与动植物》优质课教学设计_4

第十课天气与动植物 一、教学目标 1.一能简单的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2.能说出根据天气变化来保护动植物的方法。 3.能与同学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 二、教学准备 1.与本课有关的图片或视频。 2.学生课前调查的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及有影响的相关材料。 三、教学过程, 1.情境与问题导入 图画导入,第一幅图为天气炎热时的庄稼,第二幅图为天气炎热时狗吐舌头散热。并借助提问,“你还知道天气对动植物有哪些影响?”以此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本课题要探究的问题。 2.探究与发现 为探究天气对动物和植物的影响,设计两个探究活动活动。 活动一,天气对动物的影响。通过“燕子今天飞得这么低!”“鱼儿都跳出水面了!”这些对话描述了学生观察的内容是什么。提问“动物的这些行为,与天气变化有关系吗?”提示学生注意将这些行为与天气联系起来思考。提出问题,“天气变化时,你还会发现动物的哪些行为?”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观察比较,发现动物会随着天气变化,做出一些一反常态的行为,初步感知动物的这些行为与天气变化是有关系的。 活动二,天气对植物的影响。图片对比,第一组是天气炎热时的玉米,和雨后的玉米。第二组是正常天气生长的悬铃木,和风雨过后的悬铃木。通过对比、观察,可以发现,天气炎热时的玉米叶经低垂,雨后的玉米叶茎直挺,雨水让玉米生机勃勃。正常天气悬铃木挺拔生长,风雨过后的悬铃木被吹倒。通过玉米和悬铃木两组图片对比,引导学生,去发现天气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利有弊,有利于学生从小学会从正反两方面看待事物。 一、应用与拓展 1.提出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天气变化对动植物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应对天气的变化,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动植物呢? 2.观察图片,指导学生看图并提问,图上是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引导学生了解为植物搭防晒网,为大象洗澡降温,为树木安装防风支架,这些都都是保护动植物的做法。 3.分组讨论,你还知道哪些保护动植物的做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适时补充,培养学生利用科学方法保护动植物的意识。 4.拓展内容 保护动植物的方法,一,缠树干,冬季为了防寒,可以用布料,缠裹树干,把树干包严,再用草绳缠上,既保湿又防寒。二,包树根,用地膜为树根部保温防寒,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三,树木涂白,冬季树干涂白剂可减少阳面树皮因昼夜温差大而受伤害,又可消灭在树皮的缝隙中越冬的病虫。四,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稀和濒危的动植物。 动物预报天气法 青蛙,鸡,蚂蚁。含羞草。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

温度传感器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电气化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13-2 学院:机电院 姓名:崔海艳 ______________ 学号:8021209235 目录 1弓I言................................................................... ..3

2设计要求................................................................. ..3 3工作原理................................................................. ..3 4 方案设计 ................................................................ ..4 5单元电路的设计和元器件的选择.............................................. ..6 5.1微控制器模块........................................................... .6 5.2温度采集模块...................................................... .. (7) 5.3报警模块.......................................................... .. (9) 5.4 温度显示模块..................................................... .. (9) 5.5其它外围电路........................................................ (10) 6 电源模块 (12) 7程序设计 (13) 7.1流程图............................................................... (13) 7.2程序分析............................................................. ..16 8.实例测试 (18) 总结.................................................................... ..18 参考文献................................................................ ..19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第1节《温度》测试 (新版)新人教版

温度 时间:45分钟总分:60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 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A. B. C. D. 2. 以下温度中,最接近的是 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 D. 蜡烛外焰的温度 3. 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体温计精 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 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B. 体温计的外形特殊,玻璃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 C.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 D. 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玻璃泡的要小得多 4. 下面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湿衣服在温度高的地方一定比温度低的地方干得快 B. 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C. 的冰和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D. 把的冰拿到室温是的房间里冰会立即熔化 5. 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 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60dm B. 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 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 6. 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16年1月25日,岛内动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镇 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你认为对应的值的温度分别是 A. 、 B. 、 C. 、 D. 、 7.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 示数为,而插入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 A. B. C. D. 8. 如图所示为意大利物理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 由长颈玻璃瓶侧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 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 B.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玻璃管内液面降低 C. 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D. 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9. 下列关于温度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使用温度计前,要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及分度值 B. 测量时,应使温度计的感温泡跟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C. 只有当温度计内液面停止上升时才能读数,且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小学科学_8、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天气与生活》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平时实践活动中体验天气对生活的影响,能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中准确描述自己对不同天气的感受。能主动分享天气与生活的资料和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人合作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学习,让学生能意识到天气与人类之间的关系,逐步树立保护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描述天气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2、能准确描述自己对不同天气的感受。 难点:让学生理解事物的两面性 三、教学准备:图片、ppt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天气? 生:晴、雨、雪、风、阴等 师:这些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天气和生活。板书课题天气与生活 二、探究新知 (一)要下雨了,人们有哪些反应? 1.看图说话 师:天空乌云密布,要下雨了。看,大家在做什么?或者你们看到了什么?(PPT出示四副图画)小组内交流。 生:要下雨了,妈妈在收衣服,以免雨水把衣服淋湿。 生:要下雨了,小男孩带着雨伞去上学,以免淋湿衣服。 生:要下雨了,农民伯伯非常高兴,雨水的浇灌会让地里的麦苗长得更好。 生:要下雨了,旅游的叔叔在想,下雨不登山了,路滑不安全。2、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同样是下雨天,人们的反应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一生答,并让另一生来评价。 原因:妈妈、上学的小学生、农民伯伯、登山爱好者他们心中的想法和愿望不一样。 3、感情提升 师:农民伯伯喜欢下雨,如果收麦子时下大雨,农民伯伯会喜欢吗?为什么?(PPT展示图片)

生:不喜欢,因为麦子不能淋雨。 师小结:这说明下雨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的,反应不一样是因为需求和愿望不一样,就是事物的两面性,这也告诉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二)要下雨了,人们会做哪些准备? 师:下雨天如果要出行要带雨具什么呢? 生:雨伞、雨衣、雨靴等。 师:同样是下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也有不同的准备,骑车的人要穿雨衣,步行的可打雨伞,还要穿雨靴。有了雨具我们的出行就方便了,安全了。 (三)天气变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师:下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其它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又有什么影响呢?请看图片,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提示首先说是什么天气,再说这种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小组交流,老师巡视,出示图片, 生回答。 师给与评价 三、拓展提高 师:你还知道其它天气对我们的生活的影响吗? 生:沙尘暴、冰雹、台风等。 播放视频沙尘暴、冰雹、台风或龙卷风视频。

温度传感器 程序

第4章系统程序的设计 4.1 系统设计内容 系统程序主要包括主程序、读出温度子程序、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计算温度子程序、测量序列号子程序、显示数据刷新子程序等。 4.1.1主程序 主程序主要功能是负责温度的实时显示、读出处理DS18B20的测量温度值。主程序流程图如图4-1所示: 开始 初始化 调用显示子程序 读取并显示序列号 显示当前四路 温度 图4-1 主程序流程图 4.1.2读出温度子程序 读出温度子程序的主要功能是读出RAM中的9字节。在读出时须进行CRC 校验,校验有错时不进行温度数据的改写。 读出温度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2所示:

图4-2 读出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4.1.3 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 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主要是发温度转换开始命令,当采用12位分辨率时,转换时间约为750ms 。在本程序设计中,采用1s 显示程序延时法等待转换的完成。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3所示: 图4-3 温度转换命令子程序流程图 4.1.4计算温度子程序 计算温度子程序将RAM 中读取值进行BCD 码的转换运算,并进行温度值正负的判定。计算温度子程序流程图如图4-4所示: 发DS18B20复位命 发跳过ROM 命令 发温度转换开始命令 结束 开始 复位DS18B20 发跳过ROM 命令 发出温度转换命 转换完毕 复位DS18B20 发匹配ROM 命令 发1个DS18B20序列 读温度值 存入储存器 指向下一个 延时 N Y

图4-4 计算温度子程序流程图 4.1.5 温度数据的计算处理方法 从DS18B20读取出的二进制值必须转换成十进制值,才能用于字符的显示。DS18B20的转换精度为9~12位,为了提高精度采用12位。在采用12位转换精度时,温度寄存器里的值是以0.0625为步进的,即温度值为寄存器里的二进制值乘以0.0625,就是实际的十进制温度值。 通过观察表4-1可以发现,一个十进制与二进制间有很明显的关系,就是把二进制的高字节的低半字节和低字节的高半字节组成一字节,这个字节的二进制化为十进制后,就是温度值的百、十、个位字节,所以二进制值范围是0~F ,转换成十进制小数就是0.0625的倍数(0~15倍)。这样需要4位的数码管来表示小数部分。实际应用不必这么高的精度,采用1位数码管来显示小数,可以精确到0.1℃。 开始 温度零下? 温度值取补码置 “-”标志位 计算小数位温度BCD 值 计算小数位温计算小数位 结束 置“+”标志 N Y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1节《温度》测试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第三章第1节《温度》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D.蜡烛外焰的温度 2.常用温度计的测量准确度(分度值)是1℃,而体温计的准确度可达0.1℃,体温计精度高的主要原因是() A.体温计测量范围小 B.体温计的外形特殊,玻璃管的一边凸起有放大作用 C.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弯曲且特别细的缩口 D.体温计玻璃管的内径很细,其容积比玻璃泡的要小得多 3.下面有关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湿衣服在温度高的地方一定比温度低的地方干得快 B.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 C.0 ℃的冰和0 ℃的水的冷热程度相同 D.把-10 ℃的冰拿到室温是20 ℃的房间里冰会立即熔化 4.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A.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60dm B.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 D.洗澡水的温度约为60℃ 5.据厦门市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2021年1月25日,岛内东渡观测站和同安莲花观测站测到的最低温度,分别创下了厦门市岛内、外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低值。你认为对应的温度分别是() A.-8.8℃、0.1℃B.0.1℃、-8.8℃ C.-0.1℃、8.8℃D.8.8℃、-0.1℃ 6.有一支温度计,刻度是均匀的,但不准确。校正时发现:当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4℃,而插入100℃的沸水中时,其示数为96℃。那么,若用该温度计测得教室里的温度为22.4℃,则教室里的真实温度是

第三单元认识天气-二年级下册科学单元备课复习教案青岛版(五年制)

第三单元认识天气 单元分析 《认识天气》是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材第一次出现有关天气的一些知识,了解了这些基本天气知识以后为三年级《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奠定基础。这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认识常见的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了解天气对人类生活和动植物的影响,了解常用的预知天气的方法。 本单元主要包括“多样的天气”、“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植物”、“怎样预知天气”。 单元页背景图片呈现的是大自然的场景,青山绿树,蓝天白云,这幅图本身就是一种天气现象-天气晴。18页出示了一则谚语:阴和晴,风雨雪,天气变化影响多。燕低飞,鱼儿跳,天气变化早知道。这则谚语从具体的天气现象,天气对人们和动植物的影响、天气的预测等方面概括了本单元的研究内容。19页放大的圆形图,分别是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场景,风筝在风中飞舞,雪花压满枝头,暴雨淹没楼房,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知道这个单元主要研究天气现象以及这些天气对生活、动植物的影响。 课标要求 本单元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在教学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地球上有大气、水、生物、土壤和岩石,地球内部有地壳、地幔和地核这一大概念。本单元的主要学习内容是课标中14.1部分“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 在1~2年级的学习目标是:知道有阴、晴、雨、雪、风等天气现象,会描述天气变化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对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难点是描述。

第三单元复习课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梳理本单元知识。 科学探究:经历梳理知识的过程。 科学态度: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天气与生活的关系。教学准备:科学活动手册。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复习课 教学过程: 知识乐园: 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多样的天气 天气与生活、天气与动植物、怎样预知天气。 说说学到的有关知识。 科学实验手册的7到10页 学习的这些知识间有什么联系? 科学殿堂: 对于本单元学习还有什么疑问? 师生交流 反思空间: 你能得到几颗星星 通过科学实验手册复习本单元内容。 板书: 知识树的形式梳理 板书设计:树形图 反思: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 第1节 温度 教案

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案 课标要求 1.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 2.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4.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和沸点联系起来。 6.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7.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温度、温度计及其使用、熔化和凝固、蒸发和沸腾、液化、升华和凝华。由于热现象和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所以中考命题思路和类型较多,常见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简答题等。由于中考逐年注重实验操作能力和应用知识能力方面的考查,因而温度计的使用、物态变化的图象和对各种物态变化现象的科学探究仍是今后中考命题的热点。在解答题目时,特别要注意物质在发生物态变化时,需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但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液体在沸腾时温度却保持不变。并注意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应用,特别是数学知识在物理中的实际应用,会对各类图象进行分析。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本章内容原本就有一定的基础,对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并不陌生,且教学要求也不是很高,主要是了解一些基本的规律,然后应用这些规律解决生产和生活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作为本章重点。 2.在学生的意识里,认为“白气”是“水蒸气”,摸起来热的物体温度一定高、冷的物体温度一定低等凭自己主观想象或自己经验、感受获得的错误信息,要及时纠正.教师可鼓励学生多搜集资料,并互相交流讨论,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这些知识。 3.学生虽然熟悉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现象,但区分起来,却不知从何入手,教师可多举例,讲明分析的思路和判断的依据。 4.有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不够仔细,或没有耐心,教师可适当引导。如注意物态变化前后温度的变化,出现了什么现象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归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建议

温度传感器论文..

温度传感器设计论文题目:基于DS18B20温度传感器的智能测温仪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 姓名: 学号:

目录 目录------------------------------------------------------------------------------1 摘要------------------------------------------------------------------------------2 一、传感器概诉-------------------------------------------------------------3 1、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发展现状-------------------------------------3 2、主要元器件介绍-------------------------------------------------------3 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6 1、课程设计名称----------------------------------------------------------6 2、设计要求、目的及意义----------------------------------------------6 三、设计达到的指标-------------------------------------------------------7 四、传感器设计原理-------------------------------------------------------7 1、三个重要组成部分----------------------------------------------------7 2、DS1802工作原理------------------------------------------------------7 3、DS1802内部结构图---------------------------------------------------8 4、程序流程图--------------------------------------------------------------9 5、proteus仿真原理图----------------------------------------------------9 五、实验过程-----------------------------------------------------------------10 1、前期准备-----------------------------------------------------------------10 2、课程设计过程-----------------------------------------------------------10 3、个人主要工作及遇到问题--------------------------------------------11 六、数据分析与结论--------------------------------------------------------11 七、课程设计总结、思考与致谢-----------------------------------------12 八、参考文献-----------------------------------------------------------------14 九、附录-----------------------------------------------------------------------15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第三章第1节《温度》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学科:物理年级:八年级上册教师:李彩燕

一、教材分析 《温度》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的第一节。这一章的教学以“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为起点,不仅仅因为它们是本章的预备知识,更因为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可以说“温度”是“物态变化”的核心,而学会使用“温度计”则是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但动手能力较弱,加上刚接触物理不久,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缺少认识,也缺乏必要的逻辑知识。因此,以学生常见的现象进行引入,以便使学生能逐步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学生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温度的概念;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读出各种温度计的示数。难点: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体温计与实验室温度计的对比 五、教学准备 广口瓶,带颜色的水、橡皮塞、细玻璃管、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烧杯3只,中等大小)、多媒体课件、开水、冷水若干。 六、教学过程 思考回答:需要用温度计测量

最新青岛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7.多样的天气 教学目标: 1、能感知天气变化的多样性,能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图形符号。 2、能用文学词语(包括诗歌)和科学的术语描述天气的变化。能说出两种以上科学描述天气变化的要素。 3、愿意收集各种预测天气变化的谚语。 4、愿意关注、收集与天气变化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描述多种多样的天气变化,并体验科学技术发展对获得天气消息方式的影响。 难点:用冷暖干湿、阴晴雨雪和风向风力等要素来科学表示天气的变化。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引入 1.(创设情景):师:今天早上起床推开窗,你发现天气如何?你的心情怎样?出门要准备什么? 生自由谈感受 谈话:今天的天气怎么样?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汇报。 小结:天气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情、生活、学习。

(二)学习新课: 1、活动1。 (1)谈话:在生活中,我们常用哪些词汇来描述天气?文学家常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天气?你知道哪些与天气有关的诗歌?(2)学生思考,汇报。 文学词语:细雨纷飞、春暖花开、白雪皑皑、秋高气爽。。。。。。 (3)观看课件:“天气变化”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天气变化。(出示图片)师讲解不常见的天气现象。 (4)1.谈话:“你最喜欢什么天气,和小组成员口头交流”2。记录我喜欢的天气(可以用绘画或诗歌的形式记录)3。分组交流我们的记录。4。各组展示我们记录的天气。 (5)教师评价,总结。 2、怎样知道天气变化的消息。 (1)师:什么是天气?怎样科学地描述天气? (2)师:生活中,人们还有哪些了解天气的方法? (3)学生汇报。 (4)师:在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哪些自然现象能预知天气变化?利用这些谚语来预测天气的变化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5)学生汇报。 (6)教师小结:在没有天气预报之前,人们是靠观测自然

温度传感器温度控制设计

1 系统总体设计 1.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设计框图如下所示: 图1-1系统框图 1.2 单元电路方案的论证与选择 硬件电路的设计是整个实验的关键部分,我们在设计中主要考虑了这几个方面:电路简单易懂,较好的体现物理思想;可行性好,操作方便。在设计过程中有的电路有多种备选方案,我们综合各种因素做出了如下选择。 1.2.1 温度信号采集电路的论证与选择 采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 美国DALLAS 公司的产品可编程单总线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可实现室内温度信号的采集,有很多优点:如直接输出数字信号,故省去了后继的信号放大及模数转换部分,外围电路简单,成本低;单总线接口,只有一根信号线作为单总线与CPU 连接,且每一只都有自己唯一的64位系列号存储在其内部的ROM 存储器中,故在一根信号线上可以挂接多个DS18820,便于多点测量且易于扩展。 DS18B20的测温范围较大,集成度较高,但需要串口来模拟其时序才能使用,故选用此方案。 1.2.2 DS18B20单线智能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DS18B20温度传感器是美国DALLAS 半导体公司最近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等测温元件相比,它能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 1.2.3 DS18B20单线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性能特点 ①采用单总线专用技术,既可通过串行口线,也可通过其它I/O 口线与微机接口,无须经过其它变换电路,直接输出被测温度值(9位二进制数,含符号位); ②测温范围为-55℃— +125℃,测量分辨率为0.0625℃; ③内含64位经过激光修正的只读存储器ROM ; ④适配各种单片机或系统机; 计算机控制 温 度 信 号 采 集 电 路 温度控制接口电路 继电器控制 与加热电路 继电器控制 与降温电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1节温度同步练习含答案 知识点温度、摄氏温度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比0℃的水冷 B.-6℃读作“零下6摄氏度” C.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约为25℃ D.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 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B.我国最高气温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3.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如图所示,是手机中显示天气预报的截图,观察此图可知,当天的最大温差是______℃;19:54时的气温是______℃ 知识点温度计 4.如图所示是实验室常用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计的示数为39℃ B.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 C.常用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5.下列图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6.(湘西州中考)在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时,如图所示的a、b、c三种方法,正确的是( ) A.方法a B.方法b C.方法c D.a、b、c三种方法都对 知识点体温计 7.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8.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A.放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B.用自来水加以冲刷 C.用酒精灯烘烤 D.用医用酒精擦拭

9.(邵阳市中考)3月24日是世界结核病防治日,我市各中小学在日常防治工作中,体温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图,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 10.如图是两支水平放置的温度计,且这两支温度计的两端都没有画全。你能读出它们此时的示数分别是多少吗? 甲的示数为_____℃,乙的示数为_____℃ 11.寒暑表(如图)的示数是_____℃ 12.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_____ A.选用测量范围合适的温度计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D.把温度计的玻璃泡跟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E.取出温度计并放好 F.让温度计与被测的液体接触一段时间,直至温度计内液面稳定

冀人2017课标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天气与生活 11 天气与生活》优质课教学设计_1

《天气与生活》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能简单描述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能说出应对天气变化,保护自身安全的常识。 3、等对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 本课以学生对天气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研究“天 气与生活”使学生认识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使学生感悟到研究 天气的重要性,激起学生研究与天气有关的问题的欲望。 教学重点:让学生感知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对人类的工作及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学习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天气与生活” (板书课题) 2、明确学习目标(课件展示) (全体朗读) 3、欣赏视频: (导入新课)你喜欢这样的天气吗?在这样的天气里我们可以做什么,有哪些有利或是不利方面? 学生活动:学生谈自己的想法,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二)探究活动: 1、天气对人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呢?(课件展示)引起学生对天气的兴趣,谈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和交流,师生归纳出不同天气对人类的影响作用。(课件出示)如晴天、雪天、风天、雨天的情景。 3、应对不同天气时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课件出示)引导学生结合图片从生活实际和自身感受谈论交流。初步感知到“天气变化与人们的生活,尤其是身体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4、说一说人们在不同的天气里都会做些什么?(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天气里人们的不同活动,回忆天气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不同影响。 (三)应用与拓展 1、面对一些特殊天气,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自身安全呢?(课件出示)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适当补充,培养安全意识。 2、师生梳理归纳,加深认识。 (四)小结:天气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天气变化会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从小要学会根据天气适时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特殊天气里如何做好防护,学会科学的生活、安全的生活。 四、教学反思: 《天气与生活》一课是部编教材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的内容。本课围绕天气与生活,从生活实际和自身感受方面,运用图画介绍天气与生活的关系。备课时我紧紧围绕课本和教参书确定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教学过程,课堂上让全班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组织学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同步训练:第三章第一节温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温度同步训练 一、单选题 1.对于水银体温计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分度值为0.01℃ B.它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C.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D.可以不采取任何措施进行连续测量 2.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确的温度计,用它测标准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为5℃,测沸水的温度时为95℃,若用它来测得室内温度为32℃,则室内的实际温度约为() A.35℃ B.30℃ C.33℃ D.37℃ 3.下表是l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信息,能做测温物质在我国各个地区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 B.水银温度计 C.酒精温度计 D.乙醚温度计 4.0℃的水与0℃的冰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冰冷一些 B.水冷一些 C.冰和水的冷热程度一样 D.无法判断 5.有一个粗心的护士在使用体温计前都未甩.有一次她用一支示数为39℃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40℃和38℃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 B.40℃,39℃ C.38℃,40℃ D.40℃,40℃ 6.温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以下给出了一组常见的温度值,你认为合理的是() A.人体正常体温是39℃ B.江阴市冬季最低温度约为-50℃ C.人体感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 D.适合人们洗澡的热水温度约80℃ 7.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体温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的读数 B.可以用体温计测冰水混合的温度 C.不能用体温计直接测量沸水的温度 D.常用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8.在制作液体温度计时,为了提高温度计的准确程度,下面措施可行的是() A.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 B.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 C.玻璃泡的容积做大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粗一些 D.玻璃泡的容积做小一些,玻璃管内径做细一些

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教材

黄河科技学院《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姓名:时鹏 院(系):工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S13 级 1 班 学号1303050025 姓名时鹏指导教师朱煜钰 题目: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 2014年10月27 日至2014年11 月10 日共 2 周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摘要 一、课程设计题目: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二、课程设计要求 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结合来测量温度。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信号,计算后在LED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温度值。其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精确到0.5℃。数字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3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三、课程设计摘要 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本文结合实际使用经验,介绍了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 该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大部分组成。下位机实现温度的检测并提供标准RS232通信接口,芯片使用了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和DALLAS公司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上位机部分使用了通用PC。该系统可应用于仓库测温、楼宇空调控制和生产过程监控等领域。 四、关键字:单片机温度测量 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 AT89C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