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环境人群营养

第二单元:特定环境人群的营养第五讲:接触辐射人群的营养

接触辐射人群的营养:

?电离辐射:指一种有足够能量使电子离开原子所产生的辐射?粒子辐射:带电的α粒子、β粒子和质子

?不带电的中子

?电磁辐射:x射线、γ射线

电离辐射来源:

?天然存在:宇宙射线和地壳中铀、镭、钍等

?非天然:核试验、核动力生产、医疗照射和职业照射?人体受到照射方式:外照射和内照射

人体也是一个小放射源:

?摄入途径:食物、饮水、呼吸

?核素种类:40K、14C、87Rb、氡子体?我国标准成人

40K:4.11×105/min

14C: 1.93 ×105/min

辐射的生物效应:

?生物分子损伤是一切辐射生物效应的物质的基础。而生物分子损伤与自由基生成密切相关。?DNA 是电离辐射作用的靶分子,在细胞辐射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临床症状效应

DNA

损伤

细胞死亡

细胞变异

体细胞

生殖细胞

功能障碍

确定性效应

多细胞死亡导致

随机性效应

单一细胞变异导致生殖细胞

体细胞

不孕

肿瘤

遗传效应

辐射的生物效应产生的过程和机理:

世界卫生组织列出辐射对人体的五大影响

?1. 辐射是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癌基因突变的主要诱因。

?2. 辐射会对人体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造成伤害。

?3. 辐射是孕妇流产、不育、畸胎等病变的诱因。

?4. 辐射直接影响儿童的发育,包括骨髓发育、导视力下降、视网膜脱落、肝脏造血功能下降。

?5. 辐射可使性功能下降,女性内分泌紊乱,月经失调。

一、辐射对人体生理、营养代谢的影响二、接触辐射人群的膳食营养需要

三、接触辐射人群的一日膳食举例

目录

接触辐射人群的营养

一、辐射对人体生理、营养代谢的影响

1. 能量

2.蛋白质

3. 脂肪

4. 碳水化合物

5. 矿物质

6. 维生素

1. 能量

电离辐射大量自由基能量消耗增加

加大机体对辐射的敏

增加能量摄入

感性

2. 蛋白质

分解代谢↑

尿素氮↑

氨基酸排出↑

血液中氨基酸含量↑

组织中氨基酸含量↓因此增加蛋白质的供给量可以减轻放射损伤,促进恢复。特别是含有两个氨基的氨基酸。

尿肌酸/肌苷↑清蛋白/白蛋白↓氨基酸代谢紊乱

合成代谢↓

尿中肌酸排出↑清蛋白↓白蛋白↑辐射

3. 脂肪

脂质过氧化↑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

甘油三酯合成

代谢>分解代谢

辐射

影响生物膜功能高血脂患病率↑

衰老

4. 碳水化合物

糖异生↑

组织对糖的利用↓肝糖原↑

辐射

5. 矿物质

?大剂量照射后,尿钾、钠和氯离子排泄增多,通过呕吐和腹泻物引起钠、氯离子丢失增加,导致电解质紊乱。?由于组织分解和细胞损伤,可出现高钾血症。

?辐射后还可以出现血清锌、铁与铜增加等改变。

6. 维生素

?电离辐射使机体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加大了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消耗;

?电离辐射使血中B族维生素含量减少,尿中B族维生素排出增加。

二、辐射人群膳食营养需要

1.保证充足的产能营养素供给:?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2%~18%?碳水化合物供能占总能量的占60%~65?注意增加必需脂肪酸和油酸的摄入,控制脂肪摄入

2.注意选择富含抗氧化营养素的果蔬食品:

?维生素A每日供给1000μg视黄醇当量,其中50%应来自动物性食物或油脂?维生素D32.5~50μg

?维生素E5~10mg

?维生素K120~150μg

?抗坏血酸100mg ?硫胺素2mg

?核黄素2mg

?维生素B62.5mg ?尼克酸20mg ?叶酸0.5mg

?维生素B123μg

3.补充适量的矿物质:

?适量增加微量元素(如锌、铁、铜、硒和锰)和常量元素(钠和钾)的摄人量,并注意各元素之间的平衡,有利于辐射的防护。

?建议每日摄入

钙600~800mg镁300~350mg

铁10~12mg锌15mg

碘130~140μg

4.提供有较好防辐射效果的食物:

?供给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的食物,除主食外,可多选用蛋、乳类、瘦肉、大豆及豆制品、卷心菜、胡萝卜、海带、紫菜、柑橘及茶叶等食物。

?应在早餐或午餐时供给酸牛奶,放射性工作人员可常食用酸牛奶。

?多食用肌腱、皮肤等富含胶原蛋白含量较多的食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