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电流和电路》教学设计

杨柳中心学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电流的形成条件,知道电流方向的规定。

2.通过实验体会电路的组成,从能量的角度认识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能画简单的电路图,能连接简单的电路。

4.能够识别通路、断路和短路,知道短路的危害。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电路的连接,让学生初步了解电路的组成。认识简单的电路中的各元件的作用。通过学习画电路图,了解用简单的符号代替实物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搜集生活中的简单电路和电路元件,让学生体验物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乐于观察和探索生活中物理学道理。在学习电路连接、画电路图等基本技能的实践活动中培养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安全操作意识。

2.通过连接电路,激发学习兴趣,体验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本节课中,学生们是第一次

接触到电路元件,第一次学习连接电路,第一次学习画电路,同时还学习了初中电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电学物理量──电流。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后,学生能否学会识别电路、连接电路、会画电路图等,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电学知识的学习。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认识简单电路,能亲自动手连接简单电路,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上,并在学习电学的一开始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电学实验习惯和良好的电路作图的习惯。并通过学生的实际实验,认识并区分电路的三个状态。当然识别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是本节课的难点。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重点是经历从实验中归纳结论的过程,形成安全操作的初步意识。

三、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体现重兴趣培养、重过程探究、重思维训练、重知识应用的思想。为实现这一理念,突破本节重难点,达成本节学习目标,可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积极性和学生对学习的责任感,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给学生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提高能力留有充足的空间。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对电流的形成和电流方向等抽象知识的学习,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因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的重要性和后续性,所以要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就应该让学生多动手,多实验,多画图,多识图。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都要给学生创造机会和提供条件,让学生在实践中将知识和能力逐渐内化。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及课件,电学演示试验装置(两节干电池、一个开关、一盏小灯泡、一个电动机、一个蜂鸣器、一个发光二极管、导线若干)。

五、教学过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