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省份名校

中国各省份名校
中国各省份名校

全国高考已结束,随后,报志愿将成为考生和家长面临的一大难题:心仪的大学在哪个省?每个省有哪些知名大学?各大学有什么优势专业?……这些情况你都了解吗?31个省市自治区的实力大学↓助你填报2015高考志愿!

一、北京(名校众多)

清华大学(一流名校,综合实力很强)

北京大学(一流名校,综合实力很强)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科类实力雄厚)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领域处于领先地位,拥有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师范大学(师范类高校排名前列,心理学也很不错)

二、黑龙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地区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

哈尔滨工程大学(211工程学校,我国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

哈尔滨医科大学(实力较强的医学类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211工程高校,林科是优势,林业工程特色)

黑龙江大学(省属强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

三、吉林

吉林大学(数学、化学、机械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专业实力较强)

东北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类院校中排名靠前)

长春理工大学(省属工科院校的翘楚)

延边大学(211高校,具有一定的少数民族特色)

吉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等专业实力较强)

四、辽宁

大连理工大学(211、985大学,力学、水利、化工、管理是强项)东北大学(“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大连海事大学(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管理学是优势和特色)

中国医科大学(综合实力较强的医学高校)

五、天津

南开大学(老牌名校,经济、数学、历史、光学等专业具有一定优势)

天津大学(近代第一所大学,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中国民航大学(目前我国唯一一所民航学科专业门类齐全、将航空宇航科学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两大学科群交叉融合的高等学府)天津医科大学(211学校,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天津师范大学(有政治学理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

六、河北

华北电力大学(211学校,在电力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

燕山大学(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科实力强劲)

河北大学(河北唯一入选“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高校,动物学实力较强)

河北工业大学(以工为主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源于北洋女师范学堂,有邓颖超、梁漱溟等知名校友)

七、山西

山西大学(化学和工程2学科不错,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

太原理工大学(211学校,有化学工艺、材料加工工程、采矿工程等3个国家重点学科)

中北大学(前身是我党我军第一所兵工学校:太行工业学校)

山西医科大学(生理学是国家重点学科,有临床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山西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学科)

八、山东

山东大学(山东省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

中国海洋大学(211、985高校,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

中国石油大学(211高校,石油特色鲜明)

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科学、生命科学等专业实力较强)

山东师范大学(在全国师范院校中,属于实力较强的院校)

九、陕西

西安交通大学(老牌名校,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211、985高校,理工特色鲜明)

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等学科实力较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11高校,电子科学实力较强)

第四军医大学(211高校,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实力较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211高校,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等7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十、甘肃

兰州大学(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211、985高校)

西北师范大学(师范类学校,前身是国立北平师范大学)

兰州交通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环境工程等学科有较强实力)

兰州理工大学(工科实力比较雄厚)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是特色专业)

十一、内蒙古

内蒙古大学(211高校,蒙古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学科群等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

内蒙古科技大学(冶金、采矿、煤炭、稀土等是特色专业)

内蒙古工业大学(以工科为主)

内蒙古师范大学(具有鲜明民族教育特色,被誉为“民族教育的摇篮”)

内蒙古民族大学(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民族特色)

十二、新疆

新疆大学(211高校,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高校)

石河子大学(211高校)

新疆农业大学(前身为新疆八一农学院,农学专业实力较强)

新疆医科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教育学具有一定实力)

十三、宁夏

宁夏大学(省属211,民族学、草学等专业较强)

北方民族大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宁夏医科大学(宁夏唯一开展医学高等教育的高校)

宁夏理工学院

宁夏师范学院(宁夏唯一一所师范类本科院校)

十四、河南

郑州大学(211大学,在河南高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军队5所综合大学之一,隶属总参谋部)

河南大学(属于河南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

河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具有较强实力)

河南理工大学(采矿、冶金、土木等专业较强)

十五、江苏

南京大学(历史悠久的百年名校,211、985高校,综合实力较强)东南大学(211、985高校,生物医学工程、交通运输工程、艺术学理论等学科名列前茅)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1高校,在航空科技领域居于领先地位)

南京理工大学(211高校,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

南京农业大学(211高校,农学实力强大)

十六、湖北

武汉大学(211、985高校,综合实力很强)

华中科技大学(211、985高校,有7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武汉理工大学(211高校,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新材料等学科实力较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11高校,地质类专业优势明显)

华中师范大学(实力很强的师范类211高校)

十七、安徽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大学,211、985高校)

合肥工业大学(211工程院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

安徽大学(有汉语言文字学和计算机应用技术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建校最早的高校,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学和性病学具有一定优势)

十八、四川

四川大学(985、211大学,有46个国家重点学科)

电子科技大学(985、211大学,在信息领域有较强实力)

西南交通大学(211大学,中国近代交通矿冶、土木工程教育的发源地)

西南财经大学(财经强校,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名校,地质、能源、资源科学、核技术、环境科学为优势学科)

十九、重庆

重庆大学(以机电、能源、材料、信息、生物、经管等学科优势而著称,建筑、土木、环保等学科实力也较强)

西南大学(农学、师范并举)

第三军医大学(医学实力较强)

西南政法大学(新中国最早建立的高等政法学府,经济法学和诉讼法学是优势专业)

重庆医科大学(有4个国家重点学科)

二十、湖南

中南大学(211、985高校,材料科学、工程学、临床医学、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等专业较强)湖南大学(211、985高校,综合实力较强)

湖南师范大学(全国师范类学科排名靠前)

湘潭大学(综合性国家重点大学,基础学科、经济和工学较强)长沙理工大学(拥有土木工程、会计学等特色专业)

二十一、江西

南昌大学(江西省综合性大学)

江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江西师范大学(化学专业实力较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江西农业大学(以农为优势、以生物技术为特色)

华东交通大学(以工科为主,交通运输专业具有一定优势)

二十二、上海

复旦大学(人文社科、自然学科、管理领域的佼佼者)

上海交通大学(百年名校,在工科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同济大学(实力很强的综合性大学,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学科处于领先地位)

华东师范大学(师范类名校,实力较强)

华东理工大学(化工领域佼佼者)

二十三、青海

青海大学(工、农、经管、医等学科,均处于青海前列)

青海师范大学(水利、师范、民族学是强项)

青海民族大学(青海三大本科院校之一,民族学、教育学、交通学科是强项)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二十四、西藏

西藏大学(农、林、工、医在西藏均名列前茅,藏语学全国领先)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学和新兴学科发展很快,校址在咸阳)

西藏藏医学院

拉萨师范专科学校

西藏经管高等专科学校

二十五、广西

广西大学(农、工、基础学科,在广西处于领先)

广西师范大学(文理、师范较强)

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较强)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在通信IT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理学、社会学为基础,新兴学科发展很快)

二十六、浙江

浙江大学(综合实力很强的高校,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4个)浙江工业大学(省属工科强校,浙江省属重点大学之一,化学和工程科学较强)

浙江师范大学(浙江省属重点大学)

宁波大学(省属重点大学,材料、师范、海洋类专业很强)

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是优势专业)

二十七、贵州

贵州大学(工、农、医、文、理均是全省第一)

贵州师范大学(理学、历史学较强)

遵义医学院(药理、麻醉、临床专业较强)

贵阳医学院(基础医学较强)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实力较强)

二十八、云南

云南大学(民族学,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昆明理工大学(工科强校)

云南师范大学(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并重、基础宽厚、多学科协调发展)

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作物学等专业实力较强)

昆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是强项)

二十九、福建

厦门大学(人文、财经学科较强,会计学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福州大学(211工科学校,电气、机械、土木较强)

福建师范大学(师范大学排名靠前,文理师范均是强项)

华侨大学(全国华侨、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经济、材料、电气自动化等专业较强)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林学、林业工程等全国排名靠前)

三十、海南

海南大学(211工程院校,校园很美,对热带植物的研究名列前茅)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唯一师范本科院校,生态学、化学很好)

海南医学院(服务当地,就业不错)

琼州学院

海口经济学院

三十一、广东

中山大学(综合实力较强的名校)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轻工、食品、建筑是强项)

暨南大学(财经类很强的高校,临床医学也实力不俗)

华南师范大学(在师范类全国高校排名中靠前,光学和心理学较强)华南农业大学(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经济

管理等5个国家重点学科)

中国省级行政区简介-地理方面

中国省级行政区简介(地理方面) 北京:中国首都,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位于华北平原北端。 天津:中国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中国北方经济中心、环渤海地区经济中心,位于华北平原。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 重庆:国家中心城市,长江上游地区经济和金融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河北:地处华北,漳河以北,东临渤海、内环京津,西为太行山地,北为燕山山地。 山西:位于太行山之西,黄河以东,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 吉林:位于中国东北中部,处于日、俄、朝、韩、蒙与中国东北部组成的东北亚的腹心地带。辽宁: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 黑龙江:中国最东北的省,西部属松嫩平原,东北部为三江平原,北部、东南部为山地。 陕西:位于中国西北地区,中国内陆的腹地,属于黄河中游和长江上游。 甘肃: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控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 青海: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位于我国西北地区。 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黄河下游、京杭大运河的中北段。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 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连安徽、江西,北接上海、江苏。 台湾: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 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承东启西、联南望北。 湖北:位于中国中部、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 湖南:位于长江中游南部。大部分地区在洞庭湖之南,故称湖南。 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江南地带。 江苏:中国东部沿海省份,简称“苏”,位于华东地区。 安徽:中国东部的省份,简称“皖”,属于华东地区,省会合肥市。 广东:中国大陆南端沿海的省份,与海南隔海相望。 海南:中国第五个经济特区,中国陆地面积最小,海洋面积最大的省。 四川:位于我国西南地区、长江上游,有闻名于世的四川盆地。 贵州: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省会贵阳市,简称“贵”或“黔”。 云南: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 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疆,东部草原辽阔,西部沙漠广布。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六分之一。 宁夏:处在中国西部的黄河上游地区,简称宁,首府银川。 广西:地处中国华南,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有“绿城”之美称。 西藏:位于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简称“藏”。 香港:亚洲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地处华南沿岸,在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以东。 澳门: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西岸,毗邻广东省。

中国各个省份城市知识讲解

一、中国共有省级行政区34个,具体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4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23个省: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 东、海南、甘肃、青海、台湾。 5个自治区: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 二、各市省会目录 1.北京市北京 2.天津市天津 3.上海市上海 4.重庆市重庆 5.河北省石家庄 6.山西省太原 7.陕西省西安 8.山东省济南 9.河南省郑州 10.辽宁省沈阳 11.吉林省长春 12.黑龙江省哈尔滨 13.江苏省南京 14.浙江省杭州 15.安徽省合肥 16.江西省南昌 17.福建省福州 18.湖北省武汉 19.湖南省长沙 20.四川省成都 21.贵州省贵阳 22.云南省昆明 23.广东省广州 24.海南省海口 25.甘肃省兰州 26.青海省西宁 27.台湾省台北 28.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2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 30.西藏自治区拉萨 31.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 32.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 33.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 34.澳门特别行政区澳门

三、5 - 32省会的地级市与县级市 5.河北省(11个地级市、22个县级市): 11个地级市:石家庄市、唐山市、秦皇岛市、邯郸市、邢台市、保定市、张家口市、承德市、沧州市、廊坊市、衡水市。 22个县级市:辛集市、藁城市、晋州市、新乐市、鹿泉市、遵化市、迁安市、武安市、南宫市、沙河市、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霸州市、三河市、冀州市、深州市。 6、山西省城市(11个地级市、11个县级市) 11个地级市:太原、大同、朔州、阳泉、长治、晋城、忻州、晋中、临汾、运城、吕梁 11个县级市:古交、潞城、高平、原平、介休、侯马、霍州、永济、河津、孝义、汾阳 7.陕西省(10个地级市、3个县级市): 10个地级市:西安市、铜川市、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延安市、汉中市、榆林市、安康市、商洛市。 3个县级市:兴平市、韩城市、华阴市。 8.山东省(17个地级市、31个县级市): 17个地级市: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枣庄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莱芜市、临沂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菏泽市。 31个县级市:章丘市、胶南市、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即墨市、滕州市、龙口市、莱阳市、莱州市、招远市、蓬莱市、栖霞市、海阳市、青州市、诸城市、寿光市、安丘市、高密市、昌邑市、曲阜市、兖州市、邹城市、新泰市、肥城市、乳山市、文登市、荣成市、乐陵市、禹城市、临清市。 9.河南省(17个地级市、21个县级市): 17个地级市:郑州市、开封市、洛阳市、平顶山市、安阳市、鹤壁市、新乡市、焦作市、濮阳市、许昌市、漯河市、三门峡市、南阳市、商丘市、信阳市、周口市、驻马店市。 21个县级市:巩义市、新郑市、新密市、登封市、荥阳市、中牟县、偃师市、汝州市、舞钢市、林州市、卫辉市、辉县市、沁阳市、孟州市、禹州市、长葛市、义马市、灵宝市、邓州市、永城市、项城市、济源市。 10.辽宁省(14个地级市、17个县级市): 14个地级市:沈阳市、大连市、鞍山市、抚顺市、本溪市、丹东市、锦州市、营口市、阜新市、辽阳市、盘锦市、铁岭市、朝阳市、葫芦岛市。 17个县级市:新民市、瓦房店市、普兰店市、庄河市、海城市、东港市、凤城市、凌海市、北镇市、大石桥市、盖州市、灯塔市、调兵山市、开原市、凌源市、北票市、兴城市 11.吉林省(8个地级市、1个州、20个县级市): 8个地级市: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通化市、白山市、松原市、白城市。 1个州: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0个县级市:九台市、榆树市、德惠市、舒兰市、桦甸市、蛟河市、磐石市、公主岭市、双辽市、梅河口市、集安市、临江市、大安市、洮南市、延吉市、图们市、敦化市、龙井市、

中国各个省份名称由来的简介

中国各个省份由来的简介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 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 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 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全国各省份简称、简介表(最新最全)

全国各省份简称、简介 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序号12 3东北 (三省)位置省份名称 辽宁 吉林 黑龙江简称辽吉 黑省会城市 沈阳 长春 哈尔滨简介 因省内有一条辽河而得名。 位于东北平原的中心,是中国的“汽车城”。 有“北大仓”(粮仓)之称,是中国最北的,也是最东的省份又称“冰城”,每年的元旦到春节期间,这里举办冰雕艺术节。 因位于黄河北岸而得名的,古代它的部分土地属于冀州,故简称“冀”。 有“煤海”之称,因位于太行山的西面而得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首都北京的门户,是全国著名经济中心。45 华北 (两省两市6一区)78910

11 12 13 14 15华东 (六省一市)河北 山西 北京市 天津市 内蒙古自治区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上海市冀晋京津蒙苏浙皖闽赣鲁沪石家庄 太原 北京 天津

呼和浩特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意指“青色的城市”。 南京 杭州 合肥 福州 南昌 济南 上海中国著名的“六朝古都”。 位于中国东南部沿海的中段。景风优美,是我国“七大古都”之 一。" 出产“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湖笔,为浙江湖州[今吴兴]出产的毛笔)。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南段,因境内第一大河闽江而得名。福州又称“榕城”,因城中榕树多而得名。 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赣江是省内最大的河流,故简称“赣”。 因位于太行山以东而得名,在古代是齐国和鲁国的所在地,故简称“鲁”。济南市,是中国著名的“泉城”。 位于长江的入海处,全国最大的工业基地、商业中和贸易中心。 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两个重要发祥地之一,它是中国古代“九州岛”中的“豫州”,故简称“豫”,有大量古代历史和文化遗址。 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因境内最大的河流湘江流经全省,故简称“湘”。

中国省份列表

中国省份列表 周总理曾把我国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七言诗。这首诗通俗易记,琅琅上口,读几遍,便可记住。从周总理巧编地理诗中,能够看到他胸怀全国一盘棋的态度和机智的工作方法。当然,没包括后面才回归的香港和澳门。中国省份诗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第一句指: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第二句指: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江的谐音)、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第三句指;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第四句指: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和天津 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不行政区、23个省·列表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香港特不行政区、澳门特不行政区、台湾省 四个直辖市1、北京(京)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唐宋往常,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通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不称“申”。 4、重庆(渝)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五个自治区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因此盟旗为内蒙古。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乌鲁木齐市)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拉萨市) 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乌思”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明代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清代称西藏东部为“康”(喀木),中部为“卫”,西部日喀则一带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国西部,故称西藏。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取全称中的“藏”字作为简称。另一讲认为简称源于故称“乌思藏”。

全国省份列表

周总理曾把我国省、市、自治区的名称编成一首七言诗。这首诗通俗易记,琅琅上口,读几遍,便可记住。从周总理巧编地理诗中,可以看到他胸怀全国一盘棋的态度和机智的工作方法。当然,没包括后面才回归的香港和澳门。 中国省份诗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 四西二宁青甘陕,还有内台北上天。 第一句指: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 第二句指:江苏、浙江、江西、黑龙江、新疆(江的谐音)、云南、贵州、福建、吉林、安徽 第三句指;四川、西藏、宁夏、辽宁、青海、甘肃、陕西 第四句指:内蒙古、台湾、北京、上海和天津 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2个特别行政区、23个省·列表 【华北】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东北】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 【华东】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 【中南】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西南】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西北】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港澳台】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 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中国各省份简介

中国各个省份的简介 一、四个直辖市 1、北京(京) 北京有据可查的第一个名称为“蓟”,是春秋战国时燕国的都城。辽金是将北京作为陪都,称为燕京。金灭辽后,迁都于此,称中都。元代改称大都。明成祖朱棣从南京迁都于此,改称“北京”。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设为直辖市。取全称中的“京”字作为简称。 2、天津(津) 唐宋以前,天津称为直沽。金代形成集市称“直沽寨”。元代设津海镇,这是天津建城的开始。明永乐2年(1404年)筑城设卫,始称天津卫,取“天子经过的渡口”之意。1949年设为直辖市。 取全称中的“津”字作为简称。 3、上海(沪) 上海之称始于宋代,当时上海已成为我国的一个新兴贸易港口,那时的上海地区有十八大浦,其中一条叫上海浦,它的西岸设有上海镇。1292年,上海改镇为县。这是上海这一名称的由来。1949年,上海设为直辖市。 古时,上海地区的渔民发明了一种竹编的捕鱼工具“扈”,当时还没有上海这一地名,因此,这一带被称为“沪渎”,故上海简称“沪”。春秋战国时上海是楚春申君黄歇封邑的一部分,故上海别称“申”。 4、重庆(渝) 重庆古称“巴”。秦时称江州。隋称渝州。北宋称恭州。重庆之名始于1190年,因南宋光宗赵敦先封恭王,后登帝位,遂将恭州升为重庆府,取“双重喜庆”之意。1997年,重庆设为直辖市。 隋时,嘉陵江称渝水,重庆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庆简称“渝”。 二、五个自治区 1、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 蒙古原为部落名,始见于唐代记载。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国。元灭后,蒙古族退居塞北。明清形成内、外蒙古之称。晚清以后,泛指大漠以南、长城以北、东起哲里木盟、西至套西厄鲁特所以盟旗为内蒙古。 取全称中“内蒙古”三字作为简称。 2、维吾尔自治区(新) 辖区古称西域。西汉设西域都护府。东汉魏晋改都护为长史。唐代设伊、西、庭三州和安西、北庭两个都护府。17世纪中叶以后,清朝平定了准噶尔部叛乱,在天山南北设伊犁将军。清光绪10年(1884年),改为新疆省,意为“故土新归”。1955年,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全称中的“新”字作为简称。 3、西藏自治区(藏) 元时称西藏地区为“乌思藏”。“乌思”是藏语“中央”的意思,“藏”是“圣洁”的意思。明代设立两个都指挥使司。清代称西藏东部为“康”(喀木),中部为“卫”,西部日喀则一带为“藏”(包括阿里),因其在中国西部,故称西藏。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 取全称中的“藏”字作为简称。另一说认为简称源于故称“乌思藏”。 4、宁夏回族自治区(宁)

中国各省介绍

1、北京 全国政治文化中心,身为“首善之区”,棋盘式的城市格局宏伟整齐,城市建设颇有气派,是北方内陆型城市的代表。北京气候较为恶劣,春天沙尘弥漫,夏天酷热难耐,冬天寒流滚滚,惟有秋高气爽,比较可爱。 据说,古代北京人重礼数,善待人,颇有尊贤礼让之风。现今,老北京人多承八旗子弟余风沐浴,又许多既受官文化熏染,常以居高临下的眼光看事,又以玩世的心态体味人生。居高,故睥睨世界,纵横捭阖,尤其 在“地方上”的人面前,盛气凌人;玩世,故油嘴滑舌,善打哈哈,于是侃爷辈出,背上了“京油子”的不好名声。而北京作为移民城市,来自四面八方、南北东西的移民也给这座古朴的城市增添了新的血液。 北京最大的魅力在与其文化教育事业,它有着有许多著名大学和文化机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不少人才,这座古都的文脉之得以延续。 2、天津 天津也是中国的一个直辖市,但它既缺少北京那种宏伟大气的庄重,又没有上海那种溜光异彩的繁华,也不象重庆那样山重水复,诡谲多姿。天津与一般北方城市相比,天津又颇有几分水乡的秀丽,海河等几条河道纵横全市,星星点点的湖泊分布城区周围,虽然不大,却也为这座城市平添了姿色。天津近海,明代作为海防要地而设卫,故称天津卫。天津话和周边差异很大,据说是因为天津以天津卫为基础发展起来,当时天津卫的守军及其家属多来自安徽和其它各地的移民,形成了独特的天津话。 天津是码头,也是商埠,天津人的见多识广,能说善道与这种城市功能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天津人能说善侃,有“卫嘴子”之称,与“京油子”相映成趣。但比起“京油子”玩世不恭的“油”来,“卫嘴子”更带有码头“青 皮”的“赖”和商埠商民的“奸”,“赖”则执着,“奸”则机巧,具有着生意人的气息。天津的相声不象北京那样“滑”,却更耐咀嚼。 天津原是北方最大的商埠,又是北方最早开放的沿海城市之一,解放前是全国第二大城市,但临近北京,经济受到不少压制,即便如此,天津仍有着众多的优势。 3、上海, 上海为中国第一大城市,它商业繁华,建设突飞猛进,高楼林立,霓虹闪耀,在大陆城市中,最具现代大都会气派。上海人的公民素质和敬业态度在国内各城市中亦算一流,服务业可见一斑,在上海,售票员总是走到乘客面前,挨个卖票,言语也比较柔和,表现了良好的服务意识,商店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