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小学四年级上册校本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校本教案

(上册)

四年级上册校本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校本课程的评价,要反映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各方面的个性表现。不但要关心学生学会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能,更要关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和变化,关心学生合作与交往能力的提高,关心学生社会化的发展。评价的内容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行为、情感反应、参与程度、合作程度等。要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校本课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反思评价”,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发展和个性化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乐趣。

二、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对校本课程课程却并不了解,因此要逐步培养学生一些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的潜能。

四年级校本课程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

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讨论,开展主题活动,理解学习行为的含义,了解良好的学习行为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的重要性,从而指导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2、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实践操作,了解饮食与健康的重要性。在活动中,让学生更多的发展能力。

3、通过调查我们身边的电和交通工具,让我们用实践行动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4、通过调查、采访,使学生初步了解到人与家庭、社会的关系,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5、通过制作水果拼盘、了解茶文化,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水平。

四、具体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4、善于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五、进度表

进度安排表

第一课《我们的学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和学校。

2、使学生受到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每天在学校学习、活动,你对我们的学校了解多少呢?(学生自由发言,讲自己对学校的了解)

二、组织课堂活动

1、认识学校的位置以及自己家与学校之间的位置关系。

2、了解学校的具体情况。

三、组织课堂活动

四、想一想,自己每天在学校做哪些事情?

五、布置课外活动,了解更多有关学校的情况。

六、安排时间活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学校。

第二课《热爱集体》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班集体,知道应该尊敬老师、孝敬父母,懂得应该与同龄人友好相处。

2、使学生受到集体主义教育,知道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热爱集体生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我们都要热爱这个集体。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看图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

你认为热爱集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讨论后教师可让几名学生发言)

四、想一想

1、你做过那些有意集体的事情?

2、见到有损集体的现象应该怎么做?

五、课堂小结

第三课《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目标:

使学生懂得良好的公共秩序是人们顺利地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保证。知道常去的公共场所应遵守的公共秩序,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重点:使学生感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必要性。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在公共场所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导入新课。

1、设问启发:同学们,你们平时除了在学校和家里生活,学习外,你们还到过哪些场所,去干什么?

2、评一评。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激情明理。

1、自由读课文,了解内容。

2、思考讨论:革命老人徐特立在医院看病是怎样做的?他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3、议一议:假如我有亲戚在医院,我遇到与徐老相似的情况,我也按照徐老样子做了,别人说我“缺心眼”、“爱表现”怎么办?

三、举一反三,对照检查

1、议一议:在动物园、汽车站、轮船码头你应该遵守哪些公共秩序?

2、平时在电影院里,你哪些方面遵守了秩序?哪些方面做得不够?看谁最诚实,敢于自己揭短。

3、设疑:在电影院里,假如出现下列情况,当时你在场,会怎么想?怎么做?小学四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数学英语 2 a.有人站起来吹口哨。 B.有人抢占了你的座位。 c.有人在你身旁大声议论。

四、总结全课,深化认识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四课《劳动创造财富》

教学目标: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劳动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知道人的生活离不开劳动。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光荣的,受到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知道,人要生活,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可以创造财富。

二、看图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学生对图片进行讨论。

三、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们,农民为什么要种田?工人生产机器干什么用?

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可指几名学生发言,教师在旁适当点拨。

四、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其他的劳动方式。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课外活动

了解周围的人,看他们分别从事什么职业。

第五课《主动做家务》

教学目标:

1、懂得家庭需要每个成员共同支撑,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主人。

2、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事。

3、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4、为家庭分忧解难,关心照顾父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文明理

1、自读思考

(1)为什么要主动做家务?

(2)叶刚、李雪分别是怎样做的?

2、分组讨论

3、小结汇报

4、学儿歌家务事主动做不会做的事情学着做不怕脏不怕累劳动光荣要牢记,要牢记

5、小结

三、树立榜样,深化主题

1、名言学习

2、介绍班中典型

四、联系实际,强化观点完成“辨一辨”

五、实践活动,指导行为

1、观察父母一天中要做的家务事

2、交流自己做家务事的感受

六、总结延伸

1、家务事该谁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2、思考与练习说一说:说说周围都有哪些人做的比较好,哪些人做得不够,自己该怎么做?做一做:在家里试着做一次“爸

爸”或“妈妈”,感受一下他们的艰辛。

第六课《从小培养广泛的兴趣》

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认识兴趣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成功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教师出示图片,问:同学们请看,图上的同学正在干什么?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后回答。教师再问:你喜欢参加哪些活动?

二、组织课堂活动一

同学之间交流各自的兴趣爱好。交流结束后,请几名学生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

三、组织课堂活动二

认识兴趣爱好对学习的帮助和在生活中的作用。

四、课堂小结

第七课《爱护人民币》

教学目的: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人民币正、背面主景有关知识,增强学生自觉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言激情

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是怎样来的?用什么换来的?

(板书:人民币)

我们每天都在用人民币,你们知道人民币上正面、背面的主景吗?今天,我们来了解人民币的有关知识。

二、听老师讲故事:《如此“征友”》

故事内容:武汉某中学一女生为了广交朋友,在伍角纸币上写上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联络方式等,然后把纸币用出去,这样做了很多次。

讨论:

1.以上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2.生活中还有哪些损坏人民币的现象?

三、交流讨论情况(每小组推选一人发言)

师述: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我们要从小爱护它;人民币也是知识的宝库,我们要了解它。

四、出示第四套人民币课件(1元、2元、5元、10元、50元、100元)或实物。

师对人民币背面、正面主景介绍。

背面:

壹元:万里长城贰元:南天一柱伍元:长江三峡

拾元:珠穆朗玛峰伍拾元:黄河壹佰元:井冈山主峰

正面人头像:

伍拾元:三个人物头像各代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壹佰元:依次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侧浮雕

师述:人民币上都有国徽图案,国徽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代表国家的主权,体现国家的尊严,所以爱护人民币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

五、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放录音)

六、小品表演

小品内容:一外国人向一中国老太太买水果,把中国老太太找的零钞扔在地上,还需在有意无意中踏了一脚。中国老太太马上追过去,严肃地示意外国人拾起来。外国人拾起来塞给老太太,表示自己嫌面值太小送给老太太算了。老太太见外国人不理解自己的意思,指着票面上的国徽激动地说:“China!China(中国)!”外国人这下懂了,拂去票面上的灰尘对老太太竖起了大拇指说:“Good!Good(好样的)!”看完小品,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七、议一议

我们在使用人民币时应注意什么呢?(板书:“爱护”,在“人民币”前板书“爱护”二字)

八、作业:写出1-2则爱护人民币的宣传语

九、小结

师述: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上有我国的国徽图案,有旅游胜地、人物头像,爱护人民币是维护国家的尊严,热爱祖国的表现。今后大家要自觉地爱护人民币。

第八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养成好的习惯,学习和工作才能取得好的成绩。从各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你们生活中、学习上经常有成功和失败的时候,原因是什么呢?这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有关。有了好的习惯就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没有好的习惯就可能影响你的学习成绩。可见,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我们今天就学习新的一课《学习要有好习惯》。

二、学文明理

(1)教师通过放录音,讲[档案馆]里的故事,引导同学思考:佳佳在班上出了丑,到底是谁的错?应该怎样做?可分组讨论,然后找代表进行汇报。

(2)教师按课文提示,帮助学生明事理,让学生明白:习惯有好坏之分,但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我们应该不断约束自己,养成好的习惯。

三、活动明理

(1)演一演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从而学习剧中人物的某种精神,如:

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取得了好的效果,教育学生要

向熊姐姐学习,做作业的时候认真仔细,不丢三落四,从小养成认真负责的精神。

熊妹妹是一个做事不认真的人,比较马虎,但她能知错就改,这种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要克服缺点,培养自己的好习惯,没有这种精神也不行。

(2)填一填

教师在黑板上写两段话,让学生读,并思考在空白处填上什么词语,才能使勉励子完整。目的是使学生记住,只有办事认真才能有好结果。学生填空时,不拘于词语的准确,只要意思对就行。

如:熊姐姐是一个办事认真的人,所以能取得好的效果。

熊妹妹是一个办事不认真的人,但她能知错能改。

四、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看到,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助天学习和工作的提高,小学生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文明礼貌的好习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