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NA1全书练习题(所有章节chapter1至11)

CCNA1全书练习题(所有章节chapter1至11)
CCNA1全书练习题(所有章节chapter1至11)

第2章

1. TCP/IP 网络接入层有何作用?

A.路径确定和数据包交换 B. 数据表示、编码和控制

C. 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

D. 详细规定构成物理链路的组件及其接入方法

E. 将数据段划分为数据包

2.在封装过程中,数据链路层执行什么操作?

A. 不添加地址。

B. 添加逻辑地址。

C. 添加物理地址。

D. 添加进程的端口号。

3.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组设备仅包含终端设备?

A. A、C、D

B. B、E、G、H

C. C、D、G、H、I、J

D. D、E、F、H、I、J

E. E、F、H、I、J

4. 下列哪些陈述正确指出了中间设备在网络中的作用?(选择三项)

A. 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B. 发起数据通信

C. 重新定时和重新传输数据信号

D. 发送数据流

E. 管理数据流

F. 数据流最后的终止点

5. 下列哪三项陈述是对局域网 (LAN) 最准确的描述?(选择三项)

A. LAN 通常位于一个地域内。

B. 此类网络由由一个组织管理。

C. LAN 中的不同网段之间一般通过租用连接的方式连接。

D. 此类网络的安全和访问控制由服务提供商控制。

E. LAN 为同一个组织内的用户提供网络服务和应用程序访问。

F. 此类网络的每个终端通常都连接到电信服务提供商 (TSP)。

6. 通过检查网络层报头可以确定什么?

A. 本地介质上的目的设备

B. 用于到达目的主机的路径

C. 将要通过介质传输的比特

D. 创建数据的源应用程序或进程

7. 哪种设备被视为中间设备?

A. 文件服务器

B. IP 电话

C. 笔记本电脑

D. 打印机

E. 交换机

8. OSI 模型各层从最高层到最低层的正确顺序如何?

A. 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

B. 应用层、物理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表示层

C. 应用层、表示层、物理层、会话层、数据链路层、传输层、网络层

D.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E. 表示层、数据链路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物理层、应用层

9. 请参见图示。哪个网络术语描述了图中所示的数据交替发送过程?

A.通道

B. PDU

C. 流传输

D. 多路复用

E. 封装

10. 请参见图示。所示网络属于哪一类型?

A. WAN

B. MAN

C. LAN

D. WLAN

11. 请参见图示。IP 地址为 10.0.0.34 的“手机A”已经与 IP 地址为 172.16.1.103 的“IP 电话1”建立了 IP 会话。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哪个设备类型是对无线设备“手机A”功能的最准确描述?

A. 目的设备

B. 终端设备

C. 中间设备

D. 介质设备

12. 12. 以下哪种特征正确代表了网络中的终端设备?

A. 管理数据流

B. 发送数据流

C. 重新定时和重新传输数据信号

D. 确定数据传输路径

13. 数据链路层封装添加的报尾信息有何主要功能?

A. 支持差错校验

B. 确保数据按照顺序到达

C. 确保送达正确目的

D. 标识本地网络中的设备

E. 帮助中间设备进行处理和路径选择

14. 14. 请参见图示。哪个术语正确判断出了包含于绿色区域中的设备类型?

A.源 B. 终端 C. 传输 D. 中间

15.封装的关键功能是什么?(选择三项)

A.供传输前修改原始数据 B. 标识数据片段属于同一通信

C. 为通信提供统一的网络路径

D. 确保数据片段可以转发到正确的接收端设备

E. 实现完整消息的重组

F. 跟踪终端设备之间的延迟

16. OSI 模型哪两层的功能与 TCP/IP 模型的网络接入层相同?(选择两项)

A. 网络层

B. 传输层

C. 物理层

D. 数据链路层

E. 会话层

17. 什么是 PDU?

A. 传输期间的帧损坏

B. 在目的设备上重组的数据

C. 因通信丢失而重新传输的数据包

D. 特定层的封装

18. 哪一层负责将数据段封装成数据包?

A. 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19.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三个标签正确标识了图示网段的网络类型?(选择三项)

A. 网络 A -- WAN

B. 网络 B -- WAN

C. 网络 C -- LAN

D. 网络 B – MAN

E. 网络 C – WAN

F. 网络 A -- LAN

20. 第 4 层端口指定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 标识本地介质中的设备

B. 标识源设备和目的设备之间的跳数

C. 向中间设备标识通过该网络的最佳路径

D. 标识正在通信的源终端设备和目的终端设备

E. 标识终端设备内正在通信的进程或服务

21. 选择关于网络协议的正确陈述。(选择三项)

A. 定义特定层 PDU 的结构

B. 规定实现协议层功能的方式

C. 概述层与层之间通信所需的功能

D. 限制了硬件兼容性

E. 需要取决于协议层的封装过程

F. 杜绝厂商之间的标准化

第3章

1. 以下哪三项是点对点应用程序的属性?(选择三项)

A. 在同一次通信中既是客户端也是服务器

B. 需要集中管理帐户

C. 采用混合模式,包括文件集中目录

D. 可以在客户端服务器网络中使用

E. 不需要专用软件

F. 需要集中身份认证

2. 数据网络中的客户端有哪两种特征?(选择两项)

A. 使用守护程序

B. 发起数据交换

C. 是数据库

D. 可以向服务器上传数据

E. 侦听服务器的请求

3. 哪个应用层协议通常用于支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文件传输?

A.HTML

B.HTTP

C.FTP

D.Telnet

4. 将资源名称与所需 IP 地址匹配的自动化服务是什么?

A.HTTP

B.SSH

C.FQDN

D.DNS

E.Telnet

F.SMTP

5. 以下哪三种协议在 OSI 模型的应用层中工作?(选择三项)

A.ARP

B.DNS

C.PPP

D.SMTP

E.POP

F.ICMP

6. OSI 应用层有何作用?

A. 提供数据分段

B. 提供数据加密和转换

C. 提供网络任意终端上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

D. 对源设备和目的设备之间流经的所有数据提供控制

7.为了将三台计算机连接到一起进行游戏和文件共享,已经安装了一个小型家庭网络。以下哪两种属性代表此网络类型?(选择两项)

A.集中管理用户帐户。

B.难以执行安全管理。

C.需要专用的操作系统软件。

D.由一台计算机控制文件访问权限。

E.响应文件共享请求的计算机发挥服务器的作用。

8. 以下哪些应用层协议正确匹配了相应的功能?(选择两项)

A. DNS 为主机动态分配 IP 地址

B. HTTP 从 Web 服务器向客户端传输数据

C. POP 从客户端向电子邮件服务器分发电子邮件

D. SMTP 支持文件共享

E. Telnet 提供远程访问的虚拟连接

9.哪些电子邮件组件用于在服务器之间转发邮件?(选择两项)

A.MDA B.IMAP C.MTA D.POP E.SMTP F. MUA

10.服务器上的应用层通常如何处理多客户端服务请求?

A.终止与服务的所有连接 B.拒绝与单一守护程序的多个连接

C.暂停当前连接,建立新连接 D.使用下一层功能的支持来区分不同的服务连接

11.关于 MTA 在处理电子邮件中的作用,下列哪些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三项)

A.将电子邮件路由到其它服务器上的 MDA B.从客户端的 MUA 接收电子邮件

C.通过 POP3 协议接收电子邮件 D.将电子邮件传送到 MDA 供最终分发

E.使用 SMTP 在服务器之间路由电子邮件 F.通过 POP3 协议将电子邮件分发到客户端

12.应用层软件的两种形式是什么?(选择两项)

A.应用程序B.对话C.请求D.服务E.语法

13.网络管理员正在为拥有二十五名用户的新分公司设计网络。使用客户端-服务器模型有哪些优势?(选择两项)

A.集中管理B.不需要专用软件 C.更易于执行安全管理D.实施成本更低 E.提供单一故障点

14.OSI 模型哪一层提供的服务让用户可以连接到网络?

A.物理层B.会话层C.网络层 D.表示层E.应用层F.传输层

15. 哪个应用层协议中规定了 Microsoft 网络中用于文件共享的服务?

A.DHCP B.DNS C.SMB D.SMTP E.Telnet

16.哪两项协议用于控制从 Web 服务器向客户端浏览器传输 Web 资源?(选择两项)

A.ASP B.FTP C.HTML D.HTTP E.HTTPS F.IP

17.与 SSH 相比,telnet 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A.应用不广泛B.不支持加密 C.消耗的网络带宽更多D.不支持身份验证

18.以下哪两项是点对点网络的特征?(选择两项)

A.可扩展B.单向数据流 C.分散资源 D.集中用户帐户 E.共享资源时可以不借助专用服务器

19.资源记录在 DNS 中有何作用?

A.临时保存解析的条目B.服务器用其解析域名C.由客户端在查询期间发送D.在服务器和客户端之间传送身份认证信息20.请参见图示。第 5 行中所示通信的目的端口是多少?

A.80 B.1261 C.15533 D.3912 E.65520

第4章

1.根据图中所示的传输层报头回答,以下哪些陈述描述了建立的会话?(选择两项。)

A.这是 UDP 报头。B.包含 Telnet 请求。 C.包含 TFTP 数据传输。

D.从这台远程主机返回的数据包将包含确认号 43693。 E.这是 TCP 报头。

2.采用 TCP/IP 数据封装时,以下哪个端口号范围标识了所有常用应用程序?

A.0 到 255 B.256 到 1022 C.0 到 1023 D.1024 到 2047 E.49153 到 65535

3.数据段的 TCP报头中为什么包含端口号?

A.指示转发数据段时应使用的正确路由器接口 B.标识接收或转发数据段时应使用的交换机端口

C.确定封装数据时应使用的第 3 层协议 D.让接收主机转发数据到适当的应用程序

E.让接收主机以正确的顺序组装数据包

4.OSI 模型哪一层负责规范信息从源设备到目的设备准确可靠地流动?

A.应用层B.表示层C.会话层 D.传输层E.网络层

5.请参见图示。主机 A 正在使用 FTP 从服务器 1 下载大型文件。在下载期间,服务器 1 没有收到主机 A 对若干字节传输数据的确认。服务器 1 将默认执行什么操作?

A.创建第 1 层堵塞信号 B.到达超时时间后重新发送需要确认的数据

C.向主机发送 RESET 位 D.更改第 4 层报头中的窗口大小

6.将流量控制用于TCP数据传输的原因是什么?

A.同步设备速度以便发送数据 B.同步并对序列号排序,从而以完整的数字顺序发送数据

C.防止传入数据耗尽接收方资源 D.在服务器上同步窗口大小 E.简化向多台主机传输数据的过程

7.以下哪两个选项代表第 4 层编址?(选择两项)

A.标识目的网 B.标识源主机和目的主机 C.标识正在通信的应用程序 D.标识主机之间的多个会话

E.标识通过本地介质通信的设备

8.请参见图示。此 Wireshark 捕获输出的第 7 行中执行的是哪一项 TCP 操作?

A.会话创建B.数据段重传 C.数据传输D.会话断开

9.请参见图示。从显示的输出中可以确定以下哪两项信息?(选择两项)

A.本地主机使用公认端口号标识源端口。 B.已向 192.135.250.10 发送终止请求。

C.与 64.100.173.42 的通信使用的是安全 HTTP。 D.本地计算机正在接收 HTTP 请求。

E.192.168.1.101:1042 正在执行与 128.107.229.50:80 的三次握手。

10.请参见图示。图中显示的是两台主机之间的 TCP 初始数据交换。假设初始序列号为 0,如果数据段 6 丢失,确认 2 中将包含哪个序列号?

A.2 B.3 C.6 D.1850 E.3431 F.3475

11.下列哪项由源主机在转发数据时动态选择?

A.目的逻辑地址B.源物理地址 C.默认网关地址D.源端口

12.下列哪两项是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的功能?(选择两项)

A.流量控制B.系统开销低 C.无连接D.面向连接 E.序列和确认

13.从源向目的传送数据段的过程中,TCP 使用什么机制提供流量控制?

A.序列号 B.会话创建C.窗口大小D.确认

14.下列哪个传输层协议提供低开销传输因而可用于不需要可靠数据传输的应用场合?

A.TCP B.IP C.UDP D.HTTP E.DNS

15.TCP 报头信息和 UDP 报头信息中都包含下列哪项信息?

A.定序B.流量控制C.确认D.源和目的

16.下列哪三项功能使 TCP 得以准确可靠地跟踪从源设备到目的设备的数据传输?

A.封装B.流量控制C.无连接服务 D.会话创建 E.编号和定序F.尽力传输

17.在 TCP 通信会话期间,如果数据包到达目的主机的顺序混乱,将对原始消息执行什么操作?

A.数据包将无法送达。 B.将从源主机重新传输数据包。

C.数据包将送达目的主机并重组。 D.数据包将送达目的主机但并不重组。

18.下列哪项是 UDP 的重要特征?

A.确认数据送达B.数据传输的延迟最短 C.数据传输的高可靠性D.同序数据传输

19.Web 浏览器向侦听标准端口的 Web 服务器发出请求之后,在服务器响应的 TCP 报头中,源端口号是多少?

A.13 B.53 C.80 D.1024 E.1728

20.以下哪个事件发生于传输层三次握手期间?

A.两个应用程序交换数据。 B.TCP 初始化会话的序列号。

C.UDP 确定要发送的最大字节数。 D.服务器确认从客户端接收的数据字节数。

第五章

1. 请参见图示。如果使用图示中的网络,下列哪一项将成为 19

2.13

3.219.0 网络中主机 A 的默认网关地址?

下一跳:某个路由器的接口。作用是:当局域网内的主机要发送包到外网时,主机就把包直接发到默认网关。

默认网关的IP地址=网络部分地址+主机部分地址为1或255

=192.133.219 + 1或255

A.192.135.250.1 B.192.31.7.1

C.192.133.219.0 D.192.133.219.1

2.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发现网络中存在过多广播。网络管理员采取哪两个步骤可以解决此问题?(选择两项)

广播:一台――>局域网中的所有主机发包

A.用一台路由器更换 S2。B.将所有服务器连接到 S1。 C.禁用 TCP/IP 广播。

D.对 192.168.0.0 /24 网络划分子网。 E.禁用交换机上未使用的所有接口。

3.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正在排除连接故障,需要确定用于向网络外转发网络数据包的地址。管理员使用 netstat -r 命令确定该地址时,会发现所有主机将发往外部网络的数据包发送到以下哪个地址?

default gateway

A.10.10.10.26 B.127.0.0.1 C.10.10.10.6

D.10.10.10.1 E.224.0.0.0

4. 在 IPv4 环境中,路由器根据什么信息在不同的路由器接口之间转发数据包?

A.目的网络地址B.源网络地址 C.源 MAC 地址D.公认端口目的地址

5. 默认网关有何作用?

A.用于物理连接计算机和网络 B.为计算机提供永久地址

C.标识计算机所连接的网络 D.标识网络计算机的逻辑地址,并且是网络中的唯一标识

E.允许本地网络计算机和其它网络中的设备通信的设备标识

6. 大型网络存在哪三个常见问题?(选择三项)

A.广播太少B.性能下降 C.安全问题 D.管理职责受限制 E.主机标识F.协议兼容性

7. 下列哪两项特征通常与动态路由协议相关?(选择两项)

A.无需进行设备配置 B.为路由器提供最新的路由表 C.所需处理能力比静态路由低

D.交换路由信息需要消耗带宽 E.无需手动配置和路由表维护

8. 以下哪一项是路由表条目的组成部分?

A.路由器接口的 MAC 地址B.第 4 层目的端口号 C.目的主机地址D.下一跳地址

9. 下列关于路由及其用途的陈述,哪三项是正确的?(选择三项)

A.如果找不到通往目的网络的路由,则将数据包返回前一个路由器。

B.如果目的网络直接连接的网络,路由器会将数据包转发到目的主机。

C.如果存在代表目的网络的多个网络条目,则使用最常用的路由转发数据包。

D.如果不存在代表目的网络的路由但存在默认路由,则将数据包转发到下一跳路由器。

E.如果发送主机配置了默认网关,可以使用该路由转发以远程网络为目的网络的数据包。

F.如果未对主机手动配置目的网络的路由,该主机将丢弃数据包。

10. IP 数据包的哪个字段用于防止无限循环?

A.服务类型B.标识C.标志 D.生存时间E.报头校验和

11. 下列哪项陈述描述了默认路由的作用?

A.主机使用默认路由将数据传输到位于同一个网段中的其它主机。

B.主机使用默认路由将数据转发到本地交换机,它充当前往所有目的设备的下一跳。

C.主机使用默认路由确定本地网络中终端设备的第 2 层地址。

D.不存在通往目的主机的其它路由时,主机使用默认路由将数据传输到本地网络外的主机。

12. 如果主机上的默认网关配置不正确,对通信有何影响?

A.该主机无法在本地网络上通信。 B.该主机可以与本地网络中的其它主机通信,但不能与远程网络上的主机通信。C.该主机可以与远程网络中的其它主机通信,但不能与本地网络中的主机通信。 D.对通信没有影响。

13. 哪种路由使用的信息需要手动输入路由表中?

A.动态B.内部C.静态D.标准

14. 请参见图示。图中网络的运行完全正常。下列哪两项陈述正确描述了所示拓扑的路由?(选择两项)

A.R3 使用 192.168.0.2 作为下一跳地址将数据包从 10.0.0.0 网络路由到 172.16.0.0 网络。

B.R1 使用 10.0.0.1 作为下一跳地址将数据包从 192.168.12.0 网络路由到 10.0.0.0 网络。

C.R1 使用 192.168.0.1 作为下一跳地址将数据包从 192.168.12.0 网络路由到 172.16.0.0 网络。

D.R3 使用 172.16.0.1 作为下一跳地址将数据包从 10.0.0.0 网络路由到 172.16.0.0 网络。

E.R2 使用 192.168.0.1 作为下一跳地址将数据包从 172.16.0.0 网络路由到 192.168.12.0 网络。

F.R2 使用 192.168.0.2 作为下一跳地址将数据包从 172.16.0.0 网络路由到 192.168.12.0 网络。

15. 将主机分组到同一个网络时应考虑哪些关键因素?(选择三项)

A.网关B.用途C.物理编址 D.软件版本 E.地理位置F.所有权

16. 在无连接系统中,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A.发送数据包之前联系目的设备。 B.发送数据包之前不联系目的设备。

C.目的设备向源设备发送确认,表示已经收到数据包。 D.目的设备向源设备发送确认,请求发送下一个数据包。

17. 如果目的网络未列在 Cisco 路由器的路由表中,路由器可能会采取哪两项措施?(选择两项)

A.路由器发送 ARP 请求以确定所需的下一跳地址。 B.路由器丢弃数据包。

C.路由器将数据包转发到 ARP 表所示的下一跳。 D.路由器将数据包转发到源地址所示的接口。

E.路由器将数据包从默认路由条目所确定的接口发出。

18. 请参见图示。图中显示的所有设备均为出厂默认设置。图示拓扑代表多少个广播域?

A.3 B.4 C.5 D.7 E.8 F.11

19. 下列哪些中间设备可用于在网络之间实施安全保护?(选择两项)

A.路由器B.集线器C.交换机 D.防火墙E.接入点F.网桥

20. OSI 第 3 层封装期间添加什么信息?

A.源 MAC 地址和目的 MAC 地址 B.源应用程序协议和目的应用程序协议

C.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 D.源 IP 地址和目的 IP 地址

21. 路由器使用网络层地址的哪个部分转发数据包?

A.主机部分B.广播地址C.网络部分D.网关地址

第6章

1. 制定 IPv6 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安全性B.报头格式简化C.提高编址能力D.简化编址

2. 静态 IP 地址建议分配给以下哪些网络设备?(选择三项)

A.LAN 工作站B.服务器 C.网络打印机D.路由器

E.远程工作站F.笔记本电脑

3. 下列哪些划分子网后的 IPv4 地址代表有效的主机地址?(选择三项)

A.172.16.4.127 /26 B.172.16.4.155 /26 C.172.16.4.193 /26 D.172.16.4.95 /27

E.172.16.4.159 /27 F.172.16.4.207 /27

4.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已将 192.168.10.0 的地址范围分配给网际网络 LBMISS,并已使用 /29 掩码将此地址范围划分为子网。为了满足新建筑的需要,技术人员决定使用第五个子网配置新网络(子网零是第一个子网)。根据公司规定,必须始终将第一个可用主机地址分配给路由器接口,并将最后一个可用主机地址分配给工作组服务器。为了连接到网络,应该在工作组服务器的属性中输入下列哪一项的配置?

A.IP 地址:192.168.10.38 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默认网关: 192.168.10.39

B.IP 地址:192.168.10.38 子网掩码:255,255,255,240 默认网关: 192.168.10.33

C.IP 地址:192.168.10.38 子网掩码:255,255,255,248 默认网关: 192.168.10.33

D.IP 地址:192.168.10.39 子网掩码:255,255,255,248 默认网关: 192.168.10.31

E.IP 地址:192.168.10.25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10.1

5. 如果路由器接收了 TTL 值为 1 的 ICMP 数据包而且目的主机与其相距若干跳,将产生以下哪两个结果?(选择两项)

A.路由器将丢弃该数据包。 B.路由器将扣减 TTL 值,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通往目的主机路径的沿途的下一台路由器。C.路由器将向源主机发送超时消息。D.路由器将增加 TTL 值,然后将数据包转发到通往目的主机路径的沿途的下一台路由器。E.路由器将向源主机发送 ICMP 重定向消息。

6. 以下哪三项是私有 IP 地址?(选择三项。)

A.172.168.33.1 B.10.35.66.70 C.192.168.99.5

D.172.18.88.90 E.192.33.55.89 F.172.35.16.5

7. IPv4 地址由多少位组成?

A.128 B.64 C.48 D.32

8. 地址高位部分比特模式相同的一组主机称为什么?

A.Internet B.网络C.二进制八位数D.基

9.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个网络前缀将使用图中显示的 IP 编址方案?

A./24 B./16 C./20 D./27 E./25 F./28

10.下列哪些是 IPv6 的特点?(选择三项)

A.更大的地址空间B.更快的路由协议C.数据类型和服务类别D.身份验证和加密

E.改进的主机命名约定F.与 IPv4 相同的编址方案

11. 请参见图示。为什么在 PC 上发出命令 ping 127.0.0.1 后会显示图中所示的响应?

A.主机上的 IP 设置配置不当。 B.主机上的 Internet 协议安装不正确。

C.物理层或数据链路层存在问题。 D.默认网关设备不能正常工作。 E.通往目的主机的路径中有某台路由器发生故障。

12. 下列有关 IPv4 地址网络部分的哪三项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三项)

A.标识每台设备B.对于广播域中的所有主机都相同 C.转发数据包时会发生更改

D.长度不等 E.用于转发数据包 F.使用平面编址

13. 路由器接口分配的 IP 地址为 172.16.192.166,掩码为 255.255.255.248。该 IP 地址属于哪个子网?

A.172.16.0.0 B.172.16.192.0 C.172.16.192.128

D.172.16.192.160 E.172.16.192.168 F.172.16.192.176

14. 假设 IP 地址为 172.16.134.64,子网掩码为 255.255.255.224,以下哪项描述的是此地址?

A.这是可用主机地址。B.这是广播地址。 C.这是网络地址。D.这不是有效地址。

15. 请参见图示。主机 A 连接到 LAN,但无法访问 Internet 上的任何资源。主机的配置如图所示。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A.主机的子网掩码不正确。 B.默认网关为网络地址。 C.默认网关为广播地址。 D.默认网关与主机位于不同的子网。

16.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发现主机 A 无法连接到 Internet,但是服务器群的连接毫无问题。此外,主机 A 完全可以连接到服务器群。此问题可能出于什么原因?

A.路由器的网关不正确。 B.主机 A 的网络地址与其它地址重复。 C.主机 A 配置的默认网关不正确。

D.主机 A 的子网掩码不正确。 E.主机 A 所在的网络需要 NAT。

17. 主机 172.25.67.99 /23 的二进制网络地址是什么?

A.10101100. 00011001.01000011.00000000 B.10101100. 00011001.01000011.11111111

C.10101100. 00011001.01000010.00000000 D.10101100. 00011001.01000010.01100011

E.10101100. 00010001.01000011. 01100010 F.10101100. 00011001.00000000.00000000

18.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必须制定使用 192.168.1.0 /24 地址空间的 IP 编址方案。已经对包含串行链路的网络分配了来自单独范围的地址。每个网络都应分配相同数量的主机地址。下列哪个网络掩码适合为其余网络分配地址?

A.255.255.255.248 B.255.255.255.224 C.255.255.255.192

D.255.255.255.240 E.255.255.255.128 F.255.255.255.252

19. 路由器根据给定 IP 地址和子网掩码来确定子网的网络地址时使用以下哪种运算过程?

A.二进制加法 B.十六进制“与”运算 C.二进制除法 D.二进制乘法 E.二进制“与”运算

20.如果最多可支持 254 台主机,网络管理员会为网络地址 172.30.1.0 分配什么子网掩码?

A.255.255.0.0 B.255.255.255.0 C.255.255.254.0 D.255.255.248.0

21. 下列关于 IP 编址的陈述,哪些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A.NAT 将公有地址转换为发往 Internet 的私有地址。 B.只允许一家公司使用特定的私有网络地址空间。

C.路由器阻止私有地址接入公共 Internet。 D.网络 172.32.0.0 是私有地址空间的一部分。

E.主机可以使用 IP 地址 127.0.0.1 向自身发送通信。

第7章

1. 将数据包封装成帧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提供网间路由 B.格式化数据以便向用户显示 C.有助于数据进出介质 D.标识与传输的数据相关联的服务

2. 数据链路层帧尾有何主要作用?

A.定义逻辑拓扑B.提供介质访问控制 C.支持帧错误检测D传送帧的路由信息

3. 网络管理员有责任以图形精确表示公司网络线路和设备在建筑内的位置。这种图是什么?

A.逻辑拓扑B.物理拓扑 C.电缆路径D.线路网 E.接入拓扑

4. 下列哪些有关介质访问控制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三项)

A.以太网采用 CSMA/CD B.定义为帧在介质中的放置方法

C.以竞争为原则的访问亦称确定性访问 D.802.11 采用 CSMA/CD

E.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了访问不同介质的规则 F.受控访问存在数据冲突

5. 下列哪些关于 OSI 模型各层地址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A.第 2 层通过烧录到网卡的物理地址来标识设备 B.第 2 层地址标识正在通信的应用程序

C.第 3 层地址代表分层编址方案 D.第 4 层地址将通信转发到正确的目的网络 E.第 4 层地址由中间设备用于转发数据6. 当设备从一个网络或子网移至另一个网络或子网时,下列哪两项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A.必须重新分配第 2 层地址。 B.不应改变默认网关地址。 C.设备使用同一个第 2 层地址仍可正常工作。D.需要将其它端口号分配给应用程序和服务。 E.必须重新分配第 3 层地址才能与新的网络通信。

7. 数据链路层有何功能?

A.提供数据格式化 B.在两台主机之间提供端到端数据传送 C.在两个应用程序之间提供数据传送

D.通过公共本地介质提供数据交换

8.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项陈述描述了图示网络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A.三个网络全部采用 CSMA/CA。 B.所有网络都不需要介质访问控制。

C.网络 1 采用 CSMA/CD 而网络 3 采用 CSMA/CA。 D.网络 1 采用 CSMA/CA 而网络 2 采用 CSMA/CD。

E.网络 2 采用 CSMA/CA 而网络 3 采用 CSMA/CD。

9. 请参见图示。通信从 PC 路由到笔记本电脑时,会进行多少次唯一的 CRC 计算?

A.1 B.2 C.4 D.8

10. 请参见图示。PC 正在向笔记本电脑发送帧。离开 RouterB 时,帧中包括的源 MAC 地址和源 IP 地址分别是什么?(选择两项)

A.源 MAC - PC B.源 MAC - RouterA 的 S0/0 C.源 MAC - RouterB 的 Fa0/1

D.源 IP - PC E.源 IP - RouterA 的 S0/0

11. 以太网帧中的前导码有何作用?

A.作为数据的填充位B.标识源地址 C.标识目的地址 D.标示时间信息结束

E.交替使用一和零两种模式来同步时间

12. 数据链路层的哪个子层负责准备供物理层传输的信号?

A.LLC B.MAC C.HDLC D.网卡

13. 有关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的陈述,下列哪一项正确?

A.逻辑拓扑始终与物理拓扑相同。 B.物理拓扑与网络传输帧的方法有关。

C.物理信号路径是按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的。D.逻辑拓扑由节点之间的虚拟连接组成。

14. 有效的以太网第 2 层地址有哪三项特征?(选择三项)

A.其长度为 48 个二进制位。 B.被视为物理地址。 C.通常以十六进制格式表示。

D.由四个二进制八位数组成。 E.用于确定数据的网络通路。 F.当网络中添加或删除以太网设备时必须更改。15.决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因素是什么?(选择两项)

A.网络层编址?B.介质共享 C.应用进程D.逻辑拓扑 E.中间设备的功能

16. 逻辑点对点拓扑的特征是什么?

A.对节点进行物理连接。 B.节点的物理布局受到限制。 C.介质访问控制协议可以非常简单。

D.链路上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需要较大的帧头。

17. 下列哪些陈述描述的是令牌传递逻辑拓扑?(选择两项)

A.按照先到先得原则使用网络。 B.只有当计算机拥有令牌时才能传输数据。

C.所有主机都将接收其它主机发送的数据。D.相互之间依次传递电子令牌。 E.令牌传递网络存在冲突率高的问题。18. 下列哪些选项是共享介质以竞争为原则的介质访问属性?(选择三项)

A.非确定性B.开销较低 C.每次只有一个站点能够传输D.存在冲突

E.设备必须等待轮到自己F.令牌传递

19. 在网络中实现第 2 层协议时应该考虑哪三个因素?(选择三项)

A.所选的第 3 层协议B.网络的地址范围 C.传输层定义的 PDU D.物理层实现 E.要连接的主机数量

20.请参见图示。假设图示中的网络已收敛,即路由表和 ARP 表均完整,主机 A 将在发往 www.server 的以太网帧目的地址字段中放入以下哪个 MAC 地址?

A.00-1c-41-ab-c0-00 B.00-0c-85-cf-65-c0 C.00-0c-85-cf-65-c1 D.00-12-3f-32-05-af

第8章

1. 对网络电缆采用的连接器不正确可能产生什么后果?

A.会将数据转发到错误的节点。 B.通过该电缆传输的数据可能发生信号丢失。

C.将对该电缆中传输的数据采用不正确的信号方法。 D.该电缆中发送的数据所采用的编码方法将更改,用于补偿不当连接。

2. 大多数企业 LAN 中的双绞线网络电缆使用哪种连接器?

A.BNC B.RJ-11 C.RJ-45 D.F 型

3. 在可能存在电气危险或电磁干扰的 LAN 安装中,主干布线建议使用哪种类型的介质?

A.同轴B.光纤C.5e 类 UTP D.6 类 UTP E.STP

4. 如果在网络中使用非屏蔽双绞线铜缆,导致线对内串扰的原因是什么?

A.相邻线对周围的磁场B.使用编织线屏蔽相邻线对

C.从电缆远端反射回来的电波D.因两个节点尝试同时使用介质而导致的冲突

5. 以下哪些特征描述的是光缆?(选择两项)

A.不受 EMI 或 RFI 影响。B.每对电缆都包裹在金属箔中。

C.结合取消、屏蔽和绕绞技术来保护数据。 D.最高速度为 100 Mbps。 E.最昂贵的 LAN 电缆类型。

6. 网络中什么时候使用直通电缆?

A.通过控制台端口连接路由器时 B.连接两台交换机时 C.连接主机与交换机时 D.连接两台路由器时

7. 数据传输的三种量度标准是什么?(选择三项)

A.实际吞吐量B.频率C.幅度D.吞吐量 E.串扰F.带宽

8. 以下哪项是单模光缆的特征?

A.一般使用 LED 作为光源 B.因为有多条光通路,核心相对较粗

C.价格比多模低 D.一般使用激光作为光源

9. 哪种电缆通常与光缆相关联?

A.主干电缆B.水平电缆 C.跳线电缆D.工作区域电缆

10. 使用什么设备可以检查安装的光纤是否存在错误并检查其完整性和介质性能?

A.光注入器B.OTDR C.TDR D.万用表

11. 哪种信号传输方法使用无线电波传送信号?

A.电B.光C.无线D.声

12. UTP 电缆的哪个特征有助于减少干扰的影响?

A.屏蔽层中的金属编织 B.包裹核心的反射涂层 C.电缆中的线对绕绞 D.外皮中的绝缘材料

13. OSI 哪一层负责网络通信的二进制传输、电缆规格和物理方面?

A.表示层B.传输层C.数据链路层D.物理层

14. 请参见图示。哪种 5 类电缆用于在主机 A 和主机 B 之间建立以太网连接?

A.同轴电缆 B.全反电缆 C.交叉电缆D.直通电缆

15. XYZ 公司正在其数据网络中安装新的电缆。下列哪两种类型是新架设时最常用的电缆?(选择两项)A.同轴B.4 类 UTP C.5 类 UTP D.6 类 UTP E.STP

16. 哪种光纤连接器支持全双工以太网?

A.B.

C.D.

17. 在网络中传输数据时,物理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创建信号以表示介质上每个帧中的比特 B.为设备提供物理编址 C.确定数据包的网络通路 D.控制数据对介质的访问18. 以下哪项被视为选择无线介质的优点?

A.主机移动更方便B.安全风险更低 C.减少干扰的影响D.环境对有效覆盖面积的影响更小

第9章

1. 以太网在 TCP/IP 网络模型的哪一层工作?

A.应用层 B.物理层 C.传输层 D.Internet 层 E.数据链路层 F.网络接入层

2. 以下哪两项特性使交换机在以太网中比集线器更加适合?(选择两项)

A.串扰减少B.冲突减少C.支持 UTP 电缆 D.分割成多个广播域 E.通信吞吐量增长

3. 采用 CSMA/CD 的网络中发生冲突时,需要传输数据的主机在回退时间到期后做何反应?

A.主机恢复传输前侦听模式。 B.造成冲突的主机优先发送数据。

C.造成冲突的主机重新传输最后 16 个帧。 D.主机延长其延迟时间以便快速传输。

4. 发生以太网冲突之后调用回退算法时,哪种设备优先传输数据?

A.涉入冲突的设备中 MAC 地址最小的设备 B.涉入冲突的设备中 IP 地址最小的设备

C.冲突域中回退计时器首先过期的任何设备 D.同时开始传输的设备

5. 以下哪项是 CSMA/CD 访问方法的缺点?

A.冲突会降低网络性能。 B.比非确定性协议复杂。 C.确定性介质访问协议会减慢网络速度。

D.CSMA/CD LAN 技术只能以低于其它 LAN 技术的速度提供。

6. 请参见图示。交换机和工作站已针对全双工操作进行了管理配置。下列哪项陈述准确反映了此链路的运行?

A.此链路不会发生冲突。 B.每次只有一台设备能够传输。

C.交换机将优先传输数据。 D.如果发生过多冲突,设备将默认恢复半双工操作。

7. ARP 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A.将 URL 转换成 IP 地址 B.将 IPv4 地址解析为 MAC 地址 C.D.E.F.

8. 在图示中,当主机 B 希望向主机 C 传输帧时,主机 A 向主机 D 发送 1 KB 以太网帧的过程已完成了 50%。主机 B 必须执行什么操作?

A.主机 B 可以立即传输,因为它连接到自己的电缆部分中。

B.主机 B 必须等待接收从集线器传输的 CSMA,这表示轮到它传输。

C.主机 B 必须通过传输帧间隙向主机 A 发送请求信号。 D.主机 B 必须等待,直至确定主机 A 已完成帧发送。

9. 以太网在 OSI 模型的哪些协议层上运行?(选择两项)

A.网络层B.传输层C.物理层 D.应用层E.会话层F.数据链路层

10. 主机 A 的IP 地址为172.16.225.93,掩码为255.255.248.0。主机 A 需要与IP 地址为172.16.231.78 的新主机通信。主机 A 对目的地址执行“与”运算。此操作会得出以下哪两个结果?(选择两项)

A.主机 A 会将目的 IP 地址更改为最近的路由器的 IP 地址并转发数据包。

B.主机 A 将广播 ARP 请求,查找其默认网关的 MAC 地址。 C.捕获结果将为 172.16.225.0。

D.主机 A 将广播 ARP 请求,查找目的主机的 MAC 地址。 E.捕获结果将为 172.16.224.0。

F.捕获结果将为 172.16.225.255。

11. 以下哪些陈述正确描述了 MAC 地址?(选择三项)

A.动态分配 B.系统启动期间复制到 RAM 中 C.第 3 层地址D.包含 3 字节 OUI

E.长 6 个字节F.长 32 位

12. 请参见图示。Host_A 尝试连接 Server_B。下列哪些陈述正确描述了 Host_A 在该过程中生成的地址?(选择两项)

A以 Router_B 为目的 IP 地址的数据包。B.以 Switch_A 为目的 MAC 地址的帧。C.以 Router_A 为目的 IP 地址的数据包。D.以 Router_A 为目的 MAC 地址的帧。E.以 Server_B 为目的 IP 地址的数据包。 F.以 Server_B 为目的 MAC 地址的帧。

13. IEEE 802.2 标准在以太网技术中代表什么?

A.MAC 子层B.物理层 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D.网络层

14. 以下哪些选项描述的是帧间隙?(选择两项)

A.任何站点在发送另一帧前必须等待的最短时间间隔,以比特时间为测量单位

B.任何站点在发送另一帧前必须等待的最长时间间隔,以比特时间为测量单位

C.插入帧中的 96 位负载填充位,用于使其达到合法的帧大小D.帧之间传输的 96 位帧填充位,用于实现正确同步E.可以让速度较慢的站点处理帧并准备下一帧的时间

F.站点在发送另一帧前不得超过的最长时间间隔,否则将视其为无法到达

15. 将二进制数字 10111010 转换为等值的十六进制数字。请从下面选择正确的答案。

A.85 B.90 C.BA D.A1 E.B3 F.1C

16. OSI 模型中的数据链路上子层有哪三项功能?(选择三项)

A.识别比特流B.建立与上层的连接C.标识源应用程序和目的应用程序

D.使网络层协议不受物理设备变化的影响E.在多台设备同时传输时确定传输来源

17. 数据链路层封装提供哪三项主要功能?(选择三项)

A.编址B.错误检测C.帧定界 D.端口标识E.路径确定F.IP 地址解析

18. 以下哪两项是当今以太网络中最常用的介质类型?(选择两项)

A.同轴粗缆B.UTP 铜缆 C.同轴细缆D.光纤E.屏蔽双绞线

19.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个选项对帧字段类型与帧字段中所含内容的匹配是正确的?

A.报头字段 - 前导码和帧尾 B.数据字段 - 网络层数据包 C.数据字段 - 物理编址 D.报尾字段 - FCS 和 SoF

20. 以太网网段中的主机发生冲突时,为何要在尝试传输帧之前随机延迟?

A.随机延迟旨在确保无冲突链路。 B.每台设备的随机延迟值由制造商指定。

C.网络设备厂商之间无法就标准的延迟值达成一致。 D.随机延迟有助于防止站点在传输期间再次发生冲突。

第11章

1. 请参见图示。技术人员将图示中的配置应用于全新的路由器。为了验证配置,技术人员在与该路由器的 CLI 会话中发出了 show running-config 命令。技术人员在路由器的 show running-config 命令输出中应看到哪几行结果?

A.enable password class line console 0 password ccna

B.enable secret cisco enable password class line console 0 password ccna

C.enable secret 5 $1$v0/3$QyQWmJyT7zCa/yaBRasJm0

enable password class line console 0 password ccna

D.enable secret cisco enable password 7 14141E0A1F17

line console 0 password 7 020507550A

E.enable secret 5 $1$v0/3$QyQWmJyT7zCa/yaBRasJm0 enable password 7 14141E0A1F17

line console 0 password 7 020507550A

2. Cisco 路由器上的哪个接口将用于初始配置?

A.B.C.D.

3. 路由器完成启动步骤后,网络管理员希望立即检查路由器配置。管理员从特权执行模式可以使用以下哪些命令达到此目的?(选择两项)

A.show flash B.show NVRAM C.show startup-config D.show running-config E.show version

4. 将默认的路由器名称更改为 Fontana 使用哪条命令?

A.Router# name Fontana B.Router# hostname Fontana

C.Router(config)# name Fontana D.Router(config)# hostname Fontana

5. 在 Cisco 路由器中,对运行中配置所做的更改何时生效?

A.系统重新启动后 B.输入命令时 C.注销系统时 D.将该配置保存到启动配置中时

6. 请参见图示。网络管理员无法从 HostA 访问 FTP 服务器。从 HostA 到 RouterB S1 接口的第三层连通性测试成功。网络管理员通过下列哪组命令可以 telnet 至 RouterB 并运行调试命令?

A.RouterB(config)# enable secret class RouterB(config)# line vty 0 4 RouterB(config-if)# login

B.RouterB(config)# enable secret class RouterB(config)# line vty 0 2RouterB(config-vty)# password ciscoRouterB(config-vty)# login

C.RouterB(config)# enable secret classRouterB(config)# line vty 0 RouterB(config-line)# password cisco RouterB(config-line)# login D.RouterB(config)# enable secret class RouterB(config)# line aux 0RouterB(config-line)# password cisco RouterB(config-line)# login E.RouterB(config)# enable secret class RouterB(config)# line aux 0

RouterB(config-vty)# password cisco RouterB(config-vty)# login

7. CLI 提示符后将使用哪种组合键中断 ping 或 traceroute 过程?

A.Ctrl-C B.Ctrl-P C.Ctrl-R D.Ctrl-Shift-6 E.Ctrl-Z

8. 请参见图示。某学生负责测试图中所示网络的 IP 编址、配置和连接。从主机 B ping 主机 C 的结果是目的无法到达,但是从主机 B 可以成功 ping 通主机 A。根据图示和 Dallas 路由器的部分路由器输出回答,下列哪两个原因可能导致此故障?(选择两项)

A.主机 A 关闭。 B.Dallas 上的 Fa0/0 接口关闭。 C.LAN 电缆与主机 B 断开。D.Dallas 的 S0/0/1 IP 地址配置不当。E.Dallas 上的 Fa0/0 接口与主机 B 位于不同子网。 F.Dallas 和 NYC 之间的串行链路缺少时钟频率。

9. 网络管理员与路由器建立远程 CLI 连接对其实施管理时,需要确保用户 ID、口令和会话内容的保密性。应该选择哪种访问方法?

A.Telnet B.控制台 C.AUX D.SSH

10. 哪三个术语正确定义了 Cisco IOS 中可用的帮助形式?(选择三项)

A.热键B.上下文检查C.对上下文敏感的帮助

D.系统化检查E.命令覆盖F.命令语法检查

11.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条命令可将路由器置于正确模式,用于配置适当的接口连接到 LAN?

A.UBAMA# configure terminal B.UBAMA(config)# line vty 0 4 C.UBAMA(config)# line console 0 D.UBAMA(config)# interface Serial 0/0/0 E.UBAMA(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12. 请参见图示。还需要发出什么命令才能远程访问此交换机?

A.NA-SW1(config-if)# no shutdown B.NA-SW1(config)# enable password password

C.NA-SW1(config)# ip default-gateway address D.NA-SW1(config-if)# description description

13. 在 Cisco 设备中,IOS 文件在系统启动之前存储于何处?

A.RAM B.ROM C.闪存D.NVRAM

14. 请参见图示。下列哪些名称正确判断了 Switch-East4# 提示符代表的 CLI 模式?(选择两项)

A.线路配置模式 B.用户执行模式 C.全局配置模式 D.特权执行模式 E.接口配置模式 F.使能模式15. 路由器 B 和 C 之间的连接测试获得成功。但是,重新启动路由器 C 之后,管理员注意到网络10.10.3.0 和 10.10.4.0 之间的响应时间变慢。两台路由器之间可以成功 Ping 通。跟踪路由操作显示路由器 B 到路由器 C 之间要经过三跳。要解决此问题,还可采取什么措施?

A.从路由器 C Ping 路由器 B 的 S0/1 连接。 B.跟踪路由器 B 与路由器 C S0/1 之间的连接。C.在路由器 B 上发出 show ip route 命令,检验是否已启用路由。 D.在路由器 C 上发出 show interfaces 命令。

16. 您需要配置图中所示的串行连接,必须在 Sydney 路由器上发出以下哪条配置命令才能与 Melbourne 站点建立连接?(选择三项)

A.Sydney(config-if)# ip address 201.100.53.2 255.255.255.0 B.Sydney(config-if)# no shutdown

C.Sydney(config-if)# ip address 201.100.53.1 255.255.255.224 D.Sydney(config-if)# clock rate 56000 E.Sydney(config-if)# ip host Melbourne 201.100.53.2

17. 网络服务出现故障时,通常使用哪个端口访问路由器进行管理?

A.AUX B.以太网 C.控制台 D.Telnet E.SSH

18. 网络中的用户发现向远程服务器传输文件时响应很慢。发出什么命令可以确定路由器是否存在任何输入或输出错误?

A.show running-config B.show startup-config C.show interfacesD.show ip route E.show version F.show memory 19. 请参见图示。显示的输出是在路由器 A 上执行 show ip route 命令的结果。IP 地址 192.168.2.2 代表什么?

A.192.168.1.0 网络的网关 B.192.168.3.0 网络的网关 C.分配给路由器 A 串行端口的 IP

D.分配给路由器 B 串行端口的 IP

第一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题答案 一、是非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3.× 14.× 15.√ 二、选择题 1.D 2.D 3.D 4.C 5.D 6.B 7.B 8.C 9.D 10.D 11.B 12.D 13.A 14.D 15.C 16.D 习题解答 1. 请指出下列公式的适用条件: (1) △H=Q p;(2) △U=Q V;(3)W=-nRlnV2/V1 解:(1)封闭系统,恒压不做其他功。 (2)封闭系统,恒容不做其他功。 (3)封闭系统,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过程。 2. 用热力学概念判断下列各过程中功、热、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 (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2)van der Waals气体等温自由膨胀; (3)Zn(s)+2HCl(l)===ZnCl2(l)+H2(g)进行非绝热等压反应; (4)H2(g)+C12(g)===2HCl(g)在绝热钢瓶中进行; (5)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273.15K,101.325kPa)。 解:(1)W=0,Q=0,△U=0,△H=0 (2)W=0,Q>0,△U>0,△H不能确定。 (3)W<0,Q<0,△U<0,△H<0 (4) W=0,Q=0,△U=0,△H>0 (5) W>0,Q<0,△U<0,△H<0 3.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氢气和氧气从4种不同的途径生成相同终态的水; (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爆鸣;(3)氢氧热爆炸;(4)氢氧燃料电池。请问这4种变化途径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是否相同? 解:相同。 4. 一定量的水,从海洋蒸发变为云,云在高山上变为雨、雪,并凝结成冰。冰、雪融化变成水流入江河,最后流入大海。整个循环,水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是多少? 解:零。 5. 10mol理想气体,始态压力为1000kPa,温度为300K。在等温下:分别计算下述途径所做的功。

1.第一章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 1.(Q1)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host and an end system List the types of end systems. Is a Web server an end system Answer: There is no difference. Throughout this text, the words “host” and “end system” are used interchangeably. End systems inc lude PCs, workstations, Web servers, mail servers, Internet-connected PDAs, WebTVs, etc. 2.(Q2) The word protocol is often used to describe diplomatic relations. Give an example of a diplomatic protocol. Answer: Suppose Alice,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A wants to invite Bob, an ambassador of country B, over for dinner. Alice doesn’t simply just call Bob on the phone and say, come to our dinner table now”. Instead, she calls Bob and suggests a date and time. Bob may respond by saying he’s not available that particular date, but he is available another date. Alice and Bob continue to send “messages” back and forth until they agree on a date and time. Bob then shows up at the embassy on the agreed date, hopefully not more than 15 minutes before or after the agreed time. Diplomatic protocols also allow for either Alice or Bob to politely cancel the engagement if they have reasonable excuses. 3.(Q3) What is a client program What is a server program Does a server program request and receive services from a client program Answer: A networking program usually has two programs, each running on a different host, communica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program that initiates the communication is the client. Typically, the client program requests and receives services from the server program.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短期经济波动模型: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1.决定总需求的重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要点:收入水平和结构、供求水平的结构对应、消费、投资、净出口的大小、物价水平、利率水平、政府支出 2.为什么价格水平的上升会提高利率? 答案要点: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价格水平上升意味着货币需求增大和实际货币存量的减少,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就必须提高利率来抑制货币需求的增长。 3.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答案要点:在投资的预期收益不变情况下,利率下降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减少和利润的增加,所以,企业会增加投资。而增加投资需求就会增加产出和均衡收入。这样,IS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下方倾斜。 4.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答案要点:均衡收入提高增加了货币的交易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上升,以便抑制货币的投机需求。于是,LM曲线就会表现出向右上方倾斜。 5.减少政府支出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这会降低货币需求,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为维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利率必须降低。 6.增加货币供给为什么会降低利率? 答案要点:货币供给增加会使货币市场失去原来的均衡,要

恢复均衡就需要相应增大货币需求,为此,利率就会降低。 7.IS曲线和LM曲线为什么不能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答案要点:IS曲线涉及的利率是外生变量,必须由货币市场决定;LM曲线涉及的收入也是外生变量,必须由产品市场决定,所以他们都无法各自独立地决定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均衡的利率。 8.你认为IS?LM模型是说明总需求的好模型吗? 答案要点:该模型具有较简洁、直观、能大致说明宏观经济中总需求的优点和特征。但其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一是两条曲线的交点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严重影响其说服力。二是模型无法反映消费需求的情况。三是该模型受限于其静态表现。四是没有表现出凯恩斯所强调的投资需求的不确定性,表现的却是投资与利率的确定性关系。参见教材p113?115的内容。

ccna章节与期末答案

第一章:正确答案:2.4.5 解析:由于不需要使用网络设备和专用服务器,对等网络易于创建,复杂性更低,且成本更少。而且对等网络也没有集中管理。这种网络安全性更低,不可扩展,而且那些同时充当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设备可能性能更差 正确答案:1 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选择网络介质的条件包括:所选介质可以成功传送信号的距离、要安装所选介质的环境、必须传输的数据量和速度以及介质和安装的成本。 正确答案:3和4 解析:终端设备上的应用程序可以生成数据,更改数据内容并且负责启动封装过程。 正确答案:1和4 解析:终端设备会发出通过网络传输的数据。中间设备会在链路发生故障时通过备用路径传输数据,并且会过滤数据传输以增强安全性。网络介质提供网络消息的传输通道。 正确答案:4

解析:外联网是公司外部的人或企业合作伙伴访问数据的网络区域。内部网只描述通常仅供内部人员访问的网络区域。当设备连接到有线网络时,有线 LAN 会受 BYOD(自带设备)影响。使用大学无线 LAN 的设备多为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大学生主要使用无线 WAN 来访问他们的手机运营商网络。 . 正确答案:2 解析:由于通过 Internet 可以联系在线供应商,所以家庭用户通过 Internet 进行网上购物。内联网基本上是仅供内部使用的局域网。外联网是外部合作伙伴访问组织内部特定资源的网络。家庭用户并不一定使用 LAN 来访问 Internet。例如,PC 可以通过调制解调器直接连接到 ISP。 正确答案:1 解析:内部网这个术语用于表示一个组织的私有局域网和广域网连接。内部网的设计旨在仅允许该组织的成员、员工或其他获得授权的人员进行访问。 正确答案:2和4 解析:电缆和 DSL 均能实现高带宽、始终联网,并提供到主机计算机或 LAN 的以太网连接。

第1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 1.试求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Uo,忽略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 解: (a)图分析: 1)若D1导通,忽略D1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1V,U D2=1-4=-3V。即D1导通,D2截止。 2)若D2导通,忽略D2的正向压降和正向电阻,得等效电路如图所示,则U O=4V,在这种情况下,D1两端电压为U D1=4-1=3V,远超过二极管的导通电压,D1将因电流过大而烧毁,所以正常情况下,不因出现这种情况。 综上分析,正确的答案是U O= 1V。 (b)图分析: 1.由于输出端开路,所以D1、D2均受反向电压而截止,等效电路如图所示,所以U O=U I=10V。

2.图所示电路中, E

解: (a)图 当u I<E时,D截止,u O=E=5V; 当u I≥E时,D导通,u O=u I u O波形如图所示。 u I ωt 5V 10V uo ωt 5V 10V (b)图 当u I<-E=-5V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E<u I<E时,D1导通D2截止,uo=E=5V; 当u I≥E=5V时,uo=u I 所以输出电压u o的波形与(a)图波形相同。 5.在图所示电路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F的电位UF及各元件(R、DA、DB)中通过的电流:( 1 )UA=UB=0V;( 2 )UA= +3V,UB = 0 V。( 3 ) UA= UB = +3V。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 解:(1)U A=U B=0V时,D A、D B都导通,在忽略二极管正向管压降的情况下,有:U F=0V mA k R U I F R 08 .3 9.3 12 12 = = - =

高数第十一章习题

第十一章第一节曲线积分习题 一、填空题: 1、已知曲线形构件L的线密度为),(y x ρ,则L的质量M=_______________; 2、 ?L ds =_______________; 3、对________的曲线积分与曲线的方向无关; 4、 ? L ds y x f ),(=?'+'β α φ?φ?dt t t t t f )()()](),([22中要求α ________β. 5、计算下列求弧长的曲线积分: 1、 ?+L y x ds e 2 2,其中L为圆周222a y x =+,直线y=x及x轴在第一象限内所围成的扇形的整个边界; 2、?Γ yzds x 2 ,其中L为折线ABCD,这里A,B,C,D依次为点(0,0,0),(0,0,2),(1,0,2),(1,3,2); 3、?+L ds y x )(2 2 ,其中L为曲线? ??-=+=)cos (sin ) sin (cos t t t a y t t t a x π20≤≤t ; 4、计算?L ds y ,其中L为双纽线 )0()()(2 22222>-=+a y x a y x . 三、设螺旋形弹簧一圈的方程为 t a x cos =,t a y sin =,kt z =,其中π20≤≤t ,它的线密度222),,(z y x z y x ++=ρ,求: 1、它关于Z 轴的转动惯量Z I ; 2、它的重心 . 答案一、1、?L ds y x ),(ρ; 2、L 的弧长; 3、弧长; 4、<. 二、1、2)4 2(-+ a e a π ;2、9;3、)21(2232ππ+a ; 4、)22(22-a . 三、)43(3 22 22222k a k a a I z ππ++=;222 2436k a ak x π+=; 2222436k a ak y ππ+-=; 2 2222243) 2(3k a k a k z πππ++= . 第二节对坐标的曲线积分习题 一、填空题: 1、 对______________的曲线积分与曲线的方向有关; 2、设0),(),(≠+?dy y x Q dx y x P L ,则 =++??-L L dy y x Q dx y x P dy y x Q dx y x P ),(),(),(),(____________; 3、在公式=+?dy y x Q dx y x P L ),(),(?'+'β α φφ??φ?dt t t t Q t t t P )}()](),([)()](),([{中,下限a 对应于L 的____点,上限β对应 于L 的____点; 4、两类曲线积分的联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下列对坐标的曲线积分: 1、? L xydx ,其中L 为圆周)0()(222>=+-a a y a x 及X 轴所围成的在第一象限内的区域的整个边界(按逆时针方向绕行); 2、?+--+L y x dy y x dx y x 22)()(,其中L 为圆周2 22a y x =+(按逆时针方向饶行); 3、?Γ +-ydz dy dx ,其中为有向闭折线ABCD ,这里的C B A ,,依次为点(1,0,0),(0,1,0),(0,0,1); 4、 ?++ABCDA y x dy dx ,其中ABCDA 是以)0,1(A ,)1,0(B ,)0,1(-C ,)1,0(-D 为顶点的正方形正向边界线 . 三、设z 轴与重力的方向一致,求质量为m 的质点从位置),,(111z y x 沿直线移到),,(222z y x 时重力所作的功. 四、把对坐标的曲线积分?+L dy y x Q dx y x P ),(),(化成对弧长的积分, 其中L 为:1、在xoy 面内沿直线从点(0,0)到点(1,1);2、 沿抛物线2 x y =从点(0,0)到点(1,1);3、沿上半圆周x y x 222 =+从点(0,0)到点(1,1). 答案 一、1、坐标; 2、-1; 3、起,点; 4、 dz R Qdy Pdx ?Γ ++ds R Q P )cos cos cos (γβα?Γ ++=. 二、1、;2 3a π - 2、π2-; 3、 2 1 ; 4、0.三、{})(,,0,012z z mg W mg F -==.

ccna1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OSI 数据链路层 1. 在网络中实现第 2 层协议时应该考虑哪三个因素?(选择三项) 所选的第 3 层协议 网络的地址范围 传输层定义的PDU 物理层实现 要连接的主机数量 2. 请参见图示。假设图示中的网络已收敛,即路由表和 的以太网帧目的地址字段中放入以下哪个MAC地址? ARP表均完整,主机 A 将在发往www.server 0 0-1c-41-ab-c0-00 00-0c-85-cf-65-c0 00-0c-85-cf-65-c1 00-12-3f-32-05-af 3. 下列哪些选项是共享介质以竞争为原则的介质访问属性?(选择三项) 非确定性 开销较低 每次只有一个站点能够传输 存在冲突 设备必须等待轮到自己 令牌传递 4. 有关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的陈述,下列哪一项正确? 逻辑拓扑始终与物理拓扑相同。 物理拓扑与网络传输帧的方法有关。 物理信号路径是按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的。 逻辑拓扑由节点之间的虚拟连接组成。 5.

决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因素是什么?(选择两项) 网络层编址 介质共享 应用进程 逻辑拓扑 中间设备的功能 6. 下列哪些有关介质访问控制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三项) 以太网采用CSMA/CD 定义为帧在介质中的放置方法 以竞争为原则的访问亦称确定性访问 802.11采用CSMA/CD 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了访问不同介质的规则 受控访问存在数据冲突 7、 下列哪些陈述描述的是令牌传递逻辑拓扑?(选择两项) 按照先到先得原则使用网络。 只有当计算机拥有令牌时才能传输数据。 所有主机都将接收其它主机发送的数据。 相互之间依次传递电子令牌。 令牌传递网络存在冲突率高的问题。 8、 网络管理员有责任以图形精确表示公司网络线路和设备在建筑内的位置。这种图是什么?逻辑拓扑 物理拓扑 电缆路径 线路网 接入拓扑 9、 以太网帧中的前导码有何作用? 作为数据的填充位 用于同步计时 用于标识源地址。 用于标识目的地址。 10 、 下列哪些关于OSI 模型各层地址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第 2 层通过烧录到网卡的物理地址来标识设备 第 2 层地址标识正在通信的应用程序 第 3 层地址代表分层编址方案 第 4 层地址将通信转发到正确的目的网络 第 4 层地址由中间设备用于转发数据 11、

语言学练习题(附答案)-Chapter-1--Language

Chapter One Language 1. Define the following terms 1) discreteness2) design features 3) arbitrariness 4) duality 5) displacement 6) cultural transmission 7) the imaginative function of language8) the personal function of language 9) the heuristic function of language10) language 2. Multiple Choice Directions: In each question there are four choices. Decide which one would b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or to complete the sentence best.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rds is entirely arbitrary? A. tree B. crash C. typewriter D. bang 2)The function of the sentence “Water boils at 100 degrees Centigrade” is ________. A. interrogative B. directive C. informative D. performative 3) In Chinese when someone breaks a bowl or a plate the host or the people present are likely to say sui sui ping an (every

思考题-答案-思考题第十一章6S管理

第十一章6S管理 思考题: **的内容是什么? **的作用是什么? **实施的场所有哪些? 4、推动6S的工具有哪些? 5、6S实施步骤是什么? 6.什么是安全生产工作?包括的内容有哪些? 思考题答案: **的内容是什么? 答:整理(SEIRI)——将工作场所的任何物品区分为有必要和没有必要的,除了有必要的留下来,其他的都消除掉。目的:腾出空间,空间活用,防止误用,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 整顿(SEITON)——把留下来的必要物品依规定位置摆放,并放置整齐加以标识。目的:工作场所一目了然,消除寻找物品的时间,整整齐齐的工作环境,消除过多的积压物品。 清扫(SEISO)——将工作场所内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地方清扫干净,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的环境。目的:稳定品质,减少工业伤害。 清洁(SEIKETSU)——将整理、整顿、清扫进行到底,并且制度化,经常保持环境外在美观的状态。目的:创造明朗现场,维持上面3S成果。 素养(SHITSUKE)——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也称习惯性)。目的:培养有好习惯、遵守规则的员工,营造团队精神。 安全(SECURITY)——重视成员安全教育,每时每刻都有安全第一观念,防范于未然。目的:建立起安全生产的环境,所有的工作应建立在安全的前提下。 用以下的简短语句来描述6S,也能方便记忆: 整理:要与不要,一留一弃; 整顿:科学布局,取用快捷; 清扫:清除垃圾,美化环境; 清洁:形成制度,贯彻到底; 素养:养成习惯,以人为本; 安全:安全操作,生命第一。 **的作用是什么? 答:①提升公司形象。②营造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员工的归属感。③增加工作效率,减少浪费,降低成本。④保障工作质量。⑤改善情绪。⑥保证生产安全。 **实施的场所有哪些? 6S实施的场所包括企业里每一个工作场所,主要有:厂区、办公室、生产车间、仓库、工具库,还有其他地方(包括:宿舍、餐厅、停车场等)。 4、推动6S的工具有哪些? 将信息转化成图表、照片、标志,再加上文字说明,使员工能容易明白所传达内容。包括:看板管理、定点照相、红单作战、颜色管理。 5、6S实施步骤是什么? 6S的推行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成立组织。 (2)制定6S管理规范、标准和制度。 (3)宣传和培训工作。 (4)推行。

ccna1答案第七章

第七章OSI数据链路层 1. 在网络中实现第 2 层协议时应该考虑哪三个因素?(选择三项) 所选的第3 层协议 网络的地址范围 传输层定义的PDU 物理层实现 要连接的主机数量 2. 请参见图示。假设图示中的网络已收敛,即路由表和ARP 表均完整,主机 A 将在发往www.server 的以太网帧目的地址字段中放入以下哪个MAC 地址? 00-1c-41-ab-c0-00 00-0c-85-cf-65-c0 00-0c-85-cf-65-c1 00-12-3f-32-05-af 3. 下列哪些选项是共享介质以竞争为原则的介质访问属性?(选择三项) 非确定性 开销较低 每次只有一个站点能够传输 存在冲突 设备必须等待轮到自己 令牌传递 4. 有关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的陈述,下列哪一项正确? 逻辑拓扑始终与物理拓扑相同。 物理拓扑与网络传输帧的方法有关。 物理信号路径是按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的。 逻辑拓扑由节点之间的虚拟连接组成。 5.

决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因素是什么?(选择两项) 网络层编址 介质共享 应用进程 逻辑拓扑 中间设备的功能 6. 下列哪些有关介质访问控制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三项) 以太网采用CSMA/CD 定义为帧在介质中的放置方法 以竞争为原则的访问亦称确定性访问 802.11 采用CSMA/CD 数据链路层协议定义了访问不同介质的规则 受控访问存在数据冲突 7、 下列哪些陈述描述的是令牌传递逻辑拓扑?(选择两项) 按照先到先得原则使用网络。 只有当计算机拥有令牌时才能传输数据。 所有主机都将接收其它主机发送的数据。 相互之间依次传递电子令牌。 令牌传递网络存在冲突率高的问题。 8、 网络管理员有责任以图形精确表示公司网络线路和设备在建筑内的位置。这种图是什么?逻辑拓扑 物理拓扑 电缆路径 线路网 接入拓扑 9、 以太网帧中的前导码有何作用? 作为数据的填充位 用于同步计时 用于标识源地址。 用于标识目的地址。 10、 下列哪些关于OSI 模型各层地址的陈述是正确的?(选择两项) 第2 层通过烧录到网卡的物理地址来标识设备 第2 层地址标识正在通信的应用程序 第3 层地址代表分层编址方案 第4 层地址将通信转发到正确的目的网络 第4 层地址由中间设备用于转发数据 11、

语言学chapter1课后练习答案

Chapter 1 Revision exercises reference 1.How do you interpret the following definition of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i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Refer to section1.1.1 Linguistics investigates not any particular language, e.g. English, Chinese, Arabic and Latin, but language in general. Its ultimate goal is to find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 structure and use of language that can be applied to all human languages. It is a scientific study because it is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objective linguistic data, not sentence made up by linguists themselves. In their investigation linguistics follow a procedure quite similar to that of natural scientists. First of all they have to observe and collect language facts, i.e. the language people actually use. Based on the data thus obtained, they make some hypothese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the language. Then the hypotheses have to be checked again and again against more language data before its validity is fully proved. Only at this stage can the linguists draw a conclusion. From the way the linguists work, we can say their study of language is objective and scientific. 2.What are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What does each of them study? Refer to section1.1.2 The major branches of linguistics include the following: Phonetics: The study of sounds used in linguistics communication. Phonology: The study how sounds are put together and are used to convey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 Morphology: The study of how morphemes, i.e. symbols, are arranged and combined to form work. Syntax: The study of rules that govern the grammatical formation of sentences. Seman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meaning. Pragmatics: The study of how language is used in actual communication. The study of language can also be combined with other branches of learning of the humanities. These include the following: Socio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aspects of language and its relation with society. Psycho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how the mind works when language is used. Applied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how findings in linguistics studies can be applied to the solu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 such as the recovery of speech ability and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信号与系统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

第1章 习题答案 1-1 题1-1图所示信号中,哪些是连续信号?哪些是离散信号?哪些是周期信号?哪些是非周期信号?哪些是有始信号? 解: ① 连续信号:图(a )、(c )、(d ); ② 离散信号:图(b ); ③ 周期信号:图(d ); ④ 非周期信号:图(a )、(b )、(c ); ⑤有始信号:图(a )、(b )、(c )。 1-2 已知某系统的输入f(t)与输出y(t)的关系为y(t)=|f(t)|,试判定该系统是否为线性时不变系统。 解: 设T 为此系统的运算子,由已知条件可知: y(t)=T[f(t)]=|f(t)|,以下分别判定此系统的线性和时不变性。 ① 线性 1)可加性 不失一般性,设f(t)=f 1(t)+f 2(t),则 y 1(t)=T[f 1(t)]=|f 1(t)|,y 2(t)=T[f 2(t)]=|f 2(t)|,y(t)=T[f(t)]=T[f 1(t)+f 2(t)]=|f 1(t)+f 2(t)|,而 |f 1(t)|+|f 2(t)|≠|f 1(t)+f 2(t)| 即在f 1(t)→y 1(t)、f 2(t)→y 2(t)前提下,不存在f 1(t)+f 2(t)→y 1(t)+y 2(t),因此系统不具备可加性。 由此,即足以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而不需在判定系统是否具备齐次性特性。 2)齐次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T[af(t)]=|af(t)|≠a|f(t)|=ay(t) (其中a 为任一常数) 即在f(t)→y(t)前提下,不存在af(t)→ay(t),此系统不具备齐次性,由此亦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系统。 ② 时不变特性 由已知条件y(t)=T[f(t)]=|f(t)|,则y(t-t 0)=T[f(t-t 0)]=|f(t-t 0)|, 即由f(t)→y(t),可推出f(t-t 0)→y(t-t 0),因此,此系统具备时不变特性。 依据上述①、②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非线性时不变系统。 1-3 判定下列方程所表示系统的性质: )()()]([)()(3)(2)(2)()()2()()(3)(2)()()()()() (2''''''''0t f t y t y d t f t y t ty t y c t f t f t y t y t y b dx x f dt t df t y a t =+=++-+=+++=? 解:(a )① 线性 1)可加性 由 ?+=t dx x f dt t df t y 0)()()(可得?????→+=→+=??t t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t f dx x f dt t df t y 01122011111)()()()()()()()()()(即即 则 ???+++=+++=+t t t dx x f x f t f t f dt d dx x f dt t df dx x f dt t df t y t y 0212102201121)]()([)]()([)()()()()()( 即在)()()()()()()()(21212211t y t y t f t f t y t f t y t f ++前提下,有、→→→,因此系统具备可加性。 2)齐次性 由)()(t y t f →即?+=t dx x f dt t df t y 0)()()(,设a 为任一常数,可得 )(])()([)()()]([)]([000t ay dx x f dt t df a dx x f a dt t df a dx x af t af dt d t t t =+=+=+??? 即)()(t ay t af →,因此,此系统亦具备齐次性。 由上述1)、2)两点,可判定此系统为一线性系统。

第十一章 沟通 思考题参考答案(编辑定稿)

第十一章沟通 思考题参考答案 1.阐述政治沟通三种主要含义之间的差异与联系。 (1)政治传播,一种政治信息、思想和态度的劝服性语言传播活动,主要关注社会系统的政治传播,普通公众被视为政治传播活动的受众。 (2)政治沟通,指的是政治系统进行输入—输出的工具,主要关注政治系统的信息传递与处理机制,不涉及社会系统内部的政治沟通或传播。 (3)政治交往,政府与公众基于公共性和相互理解的对话协商,强调公众参与、公共精神,关注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协商沟通程序。 政治传播以传播效果为评判标准,政治沟通以信息对称为评判标准,它们构成政治交往活动的基础。政治交往不仅要求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以及信息的对称和真实,更包括了对政治合法性的价值诉求以及基于政治正当性的规范程序。 2.结合现实,阐述非正式沟通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影响。 (1)正式沟通,是指在政治生活中,通过正式的组织、合法的程序和公开的通道进行的政治沟通。 (2)非正式沟通则常常以社会关系和人际交往网络为基础,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和合法程序。 (3)非正式沟通传播速度快,正式沟通则相对较慢;非正式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正式沟通在传播速度上的不足,且沟通成本常常比正式沟通要低。 (4)非正式沟通往往会导致信息失真和歪曲,并且政治沟通者不需负相关法律责任,因此容易成为舆论操纵的工具,误导信息接受者进而导致决策错误。 3.在政治沟通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信息的真实性? (1)信息发送与接受方编码与解码方式的差异。 (2)信息传输通道的过长、过窄。 (3)信息传输过程中的噪音干扰。 (4)信息处理分析的“时延”掌握不当。 (5)信息处理者的主观意图与偏好。 4.如何看待新兴的网络政治沟通? (1)网络的兴起与发展,为政治沟通提供了新的技术与平台。

CCNA第一学期各章习题和参考答案.doc

CCNA第一学期各章习题和参考答案 第二章网络通信 1、TCP/IP网络接入层有何作用? A路径确定和数据包交换B数据表示、编码和控制 C可靠性、流量控制和错误检测 E将数据段划分为数据包 2、下列哪些陈述正确指出了中间设备在网络中的作用?(选择三项) B发起数据通信 D发送数据流 F数据流最后的终止点 3、下列哪三项陈述是对局域网(LAN) 最准确的描述?(选择三项) C LAN 中的不同网段之间一般通过租用连接的方式连接。 D此类网络的安全和访问控制由服务提供商控制。 F此类网络的每个终端通常都连接到电信服务提供商(TSP)。 004 什么是PDU? A传输期间的帧损坏 B在目的设备上重组的数据 C因通信丢失而重新传输的数据包 005 OSI 模型哪两层的功能与TCP/IP 模型的网络接入层相同?(选择两项) 018哪个应用层协议通常用于支持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文件传输?

A HTML B HTTP D Telnet 019哪个应用层协议中规定了Microsoft 网络中用于文件共享的服务? A DHCP B DNS D SMTP E Telnet 020服务器上的应用层通常如何处理多客户端服务请求? A终止与服务的所有连接 B拒绝与单一守护程序的多个连接 C暂停当前连接,建立新连接 第四章OSI传输层 001下列哪两项是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的功能?(选择两项) A流量控制 D 面向连接E 序列和确认 002请参见图示。此Wireshark 捕获输出的第7 行中执行的是哪一项TCP 操作? A会话创建B 数据段重传C 数据传输D 会话断开 003数据段的TCP 报头中为什么包含端口号? A指示转发数据段时应使用的正确路由器接口 B 标识接收或转发数据段时应使用的交换机端口 C确定封装数据时应使用的第3 层协议 让接收主机转发数据到适当的应用程序 E让接收主机以正确的顺序组装数据包 004OSI 模型哪一层负责规范信息从源设备到目的设备准确可靠地流动?A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会话层传输层 E 网络层

chapter1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 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壁厚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2、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成分是多糖或多肽。 3、菌落:将单个细菌细胞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4、基内菌丝:当孢子落在固体基质表面并发芽后,就不断伸长、分枝并以放射状向基质表面和内层扩展,形成大量色浅、较细的具有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废物功能的基内菌丝 5、孢囊:指固氮菌尤其是棕色固氮菌等少数细菌在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营养细胞的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一个营养细胞仅形成一个孢囊。 6、质粒:指细菌细胞质内存在于染色体外或附加于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绝大多数由共价闭合环状双螺旋DNA分子构成。 7、微生物:是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细菌、放线菌、霉菌、酵母菌和病毒等大类群。 8、鞭毛:是从细菌质膜和细胞壁伸出细胞外面的蛋白质组成的丝状结构,使细胞具有运动性。 9、菌落:将单个或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经培养后会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集团称菌落。 10、放线菌:一类呈丝状生长、以孢子繁殖、陆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11、荚膜:有些细菌在生命过程中在其表面分泌一层松散透明的粘液物质,这些粘液物质具有一定外形,相对稳定地附于细胞壁外面,称为荚膜。 二. 填空 1、芽孢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孢外壁、芽孢衣、皮层和核心四部分。 2、细菌的繁殖方式主要是裂殖,少数种类进行芽殖。 3、放线菌产生的孢子有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两种。 4、细菌的核糖体的沉降系数是70s 。 5、细菌的鞭毛有三个基本部分,分别为基体,钩形鞘,和鞭毛丝。 6、微生物修复受损DNA的作用有__光复活作用__和_切除修复。 7、基因工程中取得目的基因的途径有_3_条。 8、在低渗溶液中,G+ 菌的肽聚糖被破坏,细胞将涨破。 9、原核细胞通过其附属物称为性菌毛从一个细胞向另一个细胞转移DNA。 10、支原体细胞膜中含有甾醇,与动物相似。 11、脂多糖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特有成分,它由三部分组成,即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性侧链。 12、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有两层,内层称为电子致密层,约2-3nm厚以肽聚糖为主要成分,外层称为脂多糖层,约8nm 厚,不含肽聚糖。 13、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有一层,其厚度为20-80nm磷壁酸是革兰氏阳性细菌特有的化学成分。 14、在周质空间中,存在着多种蛋白质,包括: 水解酶类、合成酶类、结合蛋白和受体蛋白。 15、芽孢是某些细菌在生活史的一定阶段形成的没有生长活性的休眠体,对热,干燥和辐射具有抗性。

第1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 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简单组成规则间有何关系? 答:最基本的三角形规则,其间关系可用下图说明: 图a 为三刚片三铰不共线情况。图b 为III 刚片改成链杆,两刚片一铰一杆不共线情况。图c 为I 、II 刚片间的铰改成两链杆(虚铰),两刚片三杆不全部平行、不交于一点的情况。图d 为三个实铰均改成两链杆(虚铰),变成三刚片每两刚片间用一虚铰相连、三虚铰不共线的情况。图e 为将I 、III 看成二元体,减二元体所成的情况。 2.实铰与虚铰有何差别? 答:从瞬间转动效应来说,实铰和虚铰是一样的。但是实铰的转动中心是不变的,而虚铰转动中心为瞬间的链杆交点,产生转动后瞬时转动中心是要变化的,也即“铰”的位置实铰不变,虚铰要发生变化。 3.试举例说明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的原因。接近瞬变的体系是否可作为结构? 答:如图所示AC 、CB 与大地三刚片由A 、B 、C 三铰彼此相连,因为三铰共线,体系瞬变。设该 体系受图示荷载P F 作用,体系C 点发生微小位移 δ,AC 、CB 分别转过微小角度α和β。微小位移 后三铰不再共线变成几何不变体系,在变形后的位置体系能平衡外荷P F ,取隔离体如图所 示,则列投影平衡方程可得 210 cos cos 0x F T T βα=?=∑,21P 0 sin sin y F T T F βα=+=∑ 由于位移δ非常小,因此cos cos 1βα≈≈,sin , sin ββαα≈≈,将此代入上式可得 21T T T ≈=,()P P F T F T βαβα +==?∞+, 由此可见,瞬变体系受荷作用后将产生巨大的内力,没有材料可以经受巨大内力而不破坏,因而瞬变体系不能作为结构。由上分析可见,虽三铰不共线,但当体系接近瞬变时,一样将产生巨大内力,因此也不能作为结构使用。 4.平面体系几何组成特征与其静力特征间关系如何? 答:无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就能分析受力) 有多余约束几何不变体系?超静定结构(仅用平衡条件不能全部解决受力分析) 瞬变体系?受小的外力作用,瞬时可导致某些杆无穷大的内力 常变体系?除特定外力作用外,不能平衡 5. 系计算自由度有何作用? 答:当W >0时,可确定体系一定可变;当W <0且不可变时,可确定第4章超静定次数;W =0又不能用简单规则分析时,可用第2章零载法分析体系可变性。 6.作平面体系组成分析的基本思路、步骤如何? 答:分析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化简,找刚片看能用什么规则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