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德国文化概论结课小论文

摘要

德国是欧洲大国,它的许多产品比如电子设备、汽车、工业设计等都领先于世界水平,这得益于德国人的严谨和细致。但是在新闻事业方面,德国却一直落后于英法等国,这是由于历史上的很多原因导致的。德国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定期刊物的国家,但是由于国家长期的分裂、战争和黑暗统治,德国一直到16世纪末都处于落后的地位。

关键词:德国报业通讯社

一、封建时期

(一)定期刊物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是德国的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虽然每周定期发行,但是每次只有一条新闻。后来相继出现了《法兰克福报》、《新到新闻》等,这些都是世界领先的报刊形式。1670年至1790年,德语地区先后出现了3494中期刊,已经超过了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地区期刊出版的总和。

(二)封建势力压制

虽然德国办报理念超前,但是当时的德意志封建割据、邦国林立,政治上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即便政治混乱,但是统治者依然压制报刊印刷,禁锢人民的思想和言论。1608年,神圣罗马帝国规定:报纸出版前必须由教会或者地方检察官检查。18世纪,普鲁士国王为了维护自己的集权统治,只允许官方报纸《柏林特权报》发行,内容也基本是通告法令,其他报刊不允许出版。1728年,政策有所放松,但是也只是各地方政府创办官报刊载商业新闻和广告。当时德意志的另一个邦国奥地利也只有一份官报,其他报刊是禁止印刷的。这一办法在德国延续了上百年,民办刊物无处容身,报业发展缓慢。

二、资本主义时期

(一)资产积极革命时期

1.资产阶级报刊

1789年,德国出现了一份有影响的商业性报刊《总汇报》,但是一直受到政治打压,1810年终于在奥格斯堡立足。该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冲破帝国禁令,大量报道法国大革命消息,显示出自由的精神和民主倾向。随后拿破仑一路攻陷至德国境内,出现了大批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报刊,如《知识界晨报》《莱茵信使》等。

好景不长,1814年拿破仑溃败,5年后德意志联邦议会制定书包检查令,规定只有《普鲁士国家通报》作为政府机关发言,其余报纸不得评论君王和议会,马克思称其为“精神上的大斋期”。

1848年3月,德国爆发资产阶级,各地纷纷办报。但一年不到革命失败,民主报刊随之消失,封建势力开始了更为严厉的新闻管制,一切以官方为标准。直至19世纪上半叶,德国仍然没有一份大报出现。

1862年,俾斯麦出任普鲁士宰相,德国进入了28年的“铁血”统治时期。8

年后德意志结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除奥地利)。这一时期,国家统一、封建主义慢慢消除,加之后来的工业革命,传播技术日益发展,德国的报业逐渐繁荣。《总汇报》、《科伦日报》等继续发展,廉价报纸《柏林日报》也应运而生。1890年俾斯麦下台,“反社会党人法”被废除,德国报刊终于迎来完全自由的环境,商业化的大众报纸也迅速崛起。

2.无产阶级报刊

资本主义日益发展,工人队伍也不断壮大。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问世后,欧洲大陆的资产阶级革命风暴也正在爆发。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办了第一份无产阶级日报《新莱茵报》。

《新莱茵报》不断宣传共产主义革命纲领和路线:对内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统一的德国;对外推行反沙皇俄国的战争。《新莱茵报》的宣传极具特色,将理论与策略结合起来,面向广大人民群众且具有鲜明的战斗风格。

(二) 20世纪的德国报业

1.两次大战期间的报业

19世纪末,现代大众报纸兴起,商业化报纸迅速发展,报业垄断组织逐渐出现。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报业的宣传战也配合的相当好。政府在战争时期严格控制报刊内容,一战时期由直接隶属德军司令部的“作战新闻局”负责检查;二战时期纳粹统治下的报业更是造谣生事,煽动战争狂热。纳粹媒介这种狂热的鼓噪和欺骗性宣传对德国民众有很强的蛊惑力,这种蛊惑人心的、煽动性的、欺骗性的宣传被后人视为一种典型的宣传模式,即“纳粹式宣传”。

2.二战后的报业

二战后德国分裂。联邦德国报业迅速发展,并出现集中、垄断化趋势。经过多年的竞争与兼并,至80年代,联邦德国形成10个大的报业集团。

民主德国的新闻业则是社会主义发展路线,建立党政机关报,各类专业性报刊杂志。至80年代,民主德国出版日报39种,总发行量八百多万份。

1990年德国统一,新闻业重组改制,民主德国报业、报社全部转化为私有资产。1995年出版的报纸总计有444种,总发行量约3240万份。

三、通讯社时代

1.沃尔夫通讯社

沃尔夫通讯社是德国通讯社的始祖,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和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沃尔夫通讯社业务发展极为顺利,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美联社签订三社四边协定,组成联环同盟。沃尔夫通讯社与普鲁士政府关系密切,后置于俾斯麦政府控制下,改组为股份公司。后来一战爆发,沃尔夫通讯社与欧洲其他地区失去联系,被迫终止国外业务。一战后失去国外市场,二战时希特勒将其改组,沃尔夫通讯社就此消失。

2.其他通讯社

德新社是联邦德国最大的通讯社,由英美法三国新闻社组成。德新社成立后,联邦德国很快出现了大量地方性和专业性的新闻社,如德意志电讯社、联合经济通讯社、基督教新闻社等。

德意志通讯社是民主德国唯一的国家通讯社,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中比较权威的新闻发布机关。两德统一后,德通社改为独立股份公司,影响力骤减。

四、德国新闻业不发达的个人观点

德国虽然在历史上有过闪光点,但是纵观全局,没有任何一家报社是连续发展一而惯之的。大型报社都需要基础和读者,德国报纸繁多,但是没有一家能够拥有自己的历史血统,或者是独特的风格。每个历史时期出现大量报刊,但是发展空间不足,政府打压激烈,报业链很容易断裂。

在英美法等国大力发展新闻业的时候,德国政局不稳,报业难以发展。资本主义时期又遇到世界大战,风生水起的沃尔夫通讯社又被孤立于世界之外,发言权也服从于政党。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了德国新闻业无法像其他产业一样达到世界领先水准,在新闻业上出现了大国的短板。

参考文献:

1. 程曼丽《外国新闻传播史》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2. 程曼丽《传播学教程》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3. 尼尔波兹曼(美)《娱乐至死》 [M]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版

4.阿道司·赫胥黎(英)《美丽新世界》[M]王波译重庆出版社2005年6月版

5.马歇尔·麦克卢汉(加)《理解媒介》[M] 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 2000年10月版

外国新闻事业传播史知识要点

外国新闻事业传播史知识要点 一、在下面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概念 1、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经过了(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国际互联网传播)等五个阶段。 2、(语言)的产生是传播史上第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3、(《每日纪闻》)是公告式的官方公报。 4、在公元前500年出现的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叫(新闻信)。 5、手抄小报发源于(意大利境内的威尼斯)。 6、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升)首创胶泥活字排版印刷。 7、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茨的工匠(古登堡)成功地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 8、1482年奥格斯堡发行的(《巴西探险记》)等被认为是印刷新闻传播的萌芽。 9、近代报纸是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背景下产生的。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年德意志地区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两种周报,它们是(《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 10资产阶级报刊的发展与(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紧密联系。 11、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美国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12、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创刊于(科伦)的(《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份马克思主义日报,被誉为(革命无产阶级最好的机关报)。 13、(1900)年,列宁创办和领导了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全俄政治报纸(《火星报》),这表明,无产阶级报刊已经发展成为(无产阶级党报)。 14、现代报业可分为(资本主义)报业、(社会主义)报业和(发展中国家)报业三种类型。 15、报业垄断的两个标志是:(发行量增加,报纸种类减少);(一城一报现象普遍)。 16、世界上最早创立的四大通讯社分别是:(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通讯社、(露透)社和(美国联合)通讯社。 17、现有的四家世界性通讯社分别是:美国的(美联社)、(和众国际社),英国的(露透社),法国的(法新社)。 18、1920年11月2日,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在匹兹堡建立(KDKA)电台,因为它是美国第一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家正式办理了(执照的)广播电台,所以一般认为,1920年是无线电广播事业的(开端)。 19、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11月2日起定时向公中播出(黑白)电视节目,这被认为是(世界电视事业诞生)的标志。 20、一般认为,国际互联网脱胎于三十多年前诞生的美国军事网络(ARPA net)。 21、在18世纪以前,统治法国新闻界的三大报纸是:(《公报》)、(《学者报》)、(《信使报》)。 22、(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旗手。 23、加拿大新闻传播事业的一个主要指导思想就是贯彻(加拿大化)的方针。 24、(《金字塔报》)是非洲第一大报。 25、(尼日利亚大学新闻系)、(肯尼亚新闻学院)、(南非大学新闻系)是非洲比较有名的新闻教育单位。 二、请在下列各概念之间建立起逻辑联系 1、1605年纳撒尼尔?巴特《约克郡谋杀案》

新闻事业发展史考试复习资料

一、中国古代的新闻事业宋代定本制度 定本(①宋王朝为加强对封建官报的舆论控制而推行的一项制度;②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③ “定本”,指进奏院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枢密院或宰相审查通过为“定本”,进奏院必须以“定本”为准传发,不得擅自增减。) 二、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察世俗每月统纪传》问世 第一家近代境外中文报刊,1815年8月5日(—1821)年于南洋马六甲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主编米怜、梁发(中国人);一份宗教宣传性质的期刊 目的:向中国人炫耀西方科技水平之高超,显示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友好,以改变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看法。内容:以“阐发基督教义”为宗旨;介绍西方科技文化,以“灌输知识”、“砥砺道德”为教义之辅。 特点:a:尊重读者心理,引用孔孟语录等形式以适应中国读者;b:写作文体丰富多彩,刊登了近代中文报刊第一条消息《月食》。 c :雕版印刷,免费发行 三、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第一家境内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于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 内容:a:宗旨是宣传西方文化征服中国人骄傲自大思想,传播西方友谊消除中国人敌视心理; b:内容以传教、道德、科学为主,宗教退居其次,增加科学和时事政治性内容。 特点:首次刊登社会新闻、行情价目表(广告)和文学作品,首创“编者按;刊载中文报刊史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新闻纸略论》;与《察世俗每月统纪传》相仿,处处附会儒学,尽可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吻合四、鸦片战争前后的新闻外报在华的发展 《申报》:①最具代表性且最为成功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标志着外人在华办报进入高潮。② 1872年于上海由英国商人美查等合资创办③以盈利为目的④特点是由中国人担任主笔以吸引读者;采用廉价纸张,降低成本,赢得市场。⑤内容上涵盖新闻、言论、文艺(副刊)、广告四要素,基本成熟:a:言论,新闻量多面广,注重时效性,看法了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条由报社记者所发的电讯(新闻专电);b:刊载文艺作品和广告,出版了我国最早的文学刊物《瀛寰琐记》;c:第一个刊登新闻画。 另外两张具有广泛影响的中文商业报纸:1882年创刊于上海的《字林沪报》(附出的《消闲录》是中文报纸的第一个副刊),1893年英商丹福士等主办的《新闻纸》 新闻报:《新闻报》1893 年2月17日初为中外合资,后为英商丹福士所有与《申报》竞争开我国日报定期附送画页的先例 如何分析与评价外人办报? 1、外报垄断是殖民主义者的侵略行为。(无论中文、外文报刊,无论宗教、商业报刊,其主办者无论传教士、商人、政客,从实质上来说,都是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舆论工具,都是为维护外人在华利益服务的。)2、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就客观而言,外报所传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开阔国人眼界,启迪国人心智,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等主张) 3、外报办报实践有助于我国报业发展。(1)报刊观念方面:将言论、出版自由等西方近代报刊观念引入中国;(2)报刊内容与版式、传播机构设置方面分工明细;(3)物质技术方面:铅字、印刷机、有线电报等。 五、戊戌变法前后的新闻事业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的办报思想 王韬Ⅰ主张思想:①阐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即通过报纸来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②阐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报纸可以使“民隐得以上达”;报纸可以使“君惠得以下逮”;报纸可以使“达内事于外”;报纸可以使“通外情于内”③阐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言论自由”④阐述了报纸的文风。“直抒胸臆,词达而已”⑤阐述了报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知识广博的通材”“品德高尚,持论公平” Ⅱ贡献:①鼓吹国人办报②重视报刊政论,创立报刊政论文体,以评论当前现实的政治时事为主,不过多地重视学理上的阐述;以达意为主明白清晰,不重形式文采。③我国新闻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办报人,为办报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 《循环日报》:①1874年于香港由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创办的我国第一家政论报刊,在早期国人自办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②其宗旨为“强中以攮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③创立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报刊政论文体:①是我国近代中文报刊出现以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新的政论文体;②其特点是:直陈时事,浅显通俗,不附典雅;③在这一文体发展中著名政论家王韬作用最大;④报刊政论文体对后代影响深远,尤其为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奠定了基础。 郑观应新闻观点:①日报是“通民隐,达民情”的有力工具②创办报纸是中国变法图强的重要手段,应该维护民族尊严,允许国人办报③制定报律来规范报业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重点 3?古代中国手书新闻传播 汉代:邸报一一唐代:进奏院状一一宋代:定本制度/民间小报 6.日报的诞生 ①德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家日报:《新到新闻》(1656年,德国人蒂莫苔斯?里兹赫在莱比 锡创办) 《莱比锡新闻》,1660年,莱比锡印刷局长创办,这份周报3年后改为日报出版,德国以及 世界上第二家日报。 ②英国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1702年3月11日,爱德华?马莱特创刊) ③法国第一家日报:《法国新闻》(1777年元旦,雅克?布里索在巴黎创办)第二节集权主义理论及其来源 1. 历史渊源:柏拉图,韩非子,马基雅维利都认为政府控制报业是必然的。 第三节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各种手段 ①特许出版制度 1538年,亨利八世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出版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需事先经过特许。1694年才被最终废除 ②新闻检查制度 定义:在新闻报道发布之前,必须经过有关当局审阅,以预防危险的或反政府的内容。 ③知识税 定义:是在18世纪初发明的一种控制手段。其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向报纸,纸张,广告等知 识产品征税,以提高新闻出版物的售价,限制报刊的发行,从而达到寓禁于征的目的。 ④津贴制度 定义:政府用大量金钱收买非官方著名报人或重要报刊发行人,以加强宣传效果,从而更有 力的控制舆论。 ⑤严刑峻法 第四节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1 ?约翰?弥尔顿(英国伦敦人)的《论出版自由》 ①1644年初次印行,是弥尔顿对国会质询的答辩词。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 1. 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思想准备(思考题) 本杰明?富兰克林 ①1730年,创办《宾夕法尼亚报》 ②在此报上登载政治漫画“蛇的漫画”(用简洁凝练、触目惊心的形象激起读者的情绪达到 良好的传播效果。) 托马斯?潘恩一一《常识》,《危机》的背景,意义,内容 3.爱德华?开夫——《绅士杂志》

浅谈我对新闻事业史的认识及看法

浅谈我对新闻事业史的认识及看法

转眼间我的大学生活的八分之一已经过去了。现在已经到了本学期的期末了,我们新闻事业史的课程也已经结束了。首先我真的很感谢赵智敏老师这一个学期对我们的辛勤教导。赵老师不仅传授我们专业知识,还要我们了解到许多历史和新闻方面知识。课堂的气氛总是那么活跃,赵老师永远都是那么活力无限。经过这一个学期的熏陶,我对新闻的认识也慢慢加深,从原来的只会简单的看各种媒体发布的新闻的一个新闻受众渐渐成长为一个对新闻的发展有一定的认识的准媒体人。当然,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媒体人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它包括各个方面,这些我都会在今后的学习中慢慢理解和领会。现在我就谈一下我对中国新闻事业史的一点认识和看法。 在我看来学习新闻史,正是帮助我们从历史的角度,以史为鉴的去看待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中国新闻史与新闻理论、新闻业务并称为新闻学体系的三大分支,在新闻学中也称为历史新闻学。作为历史学学术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新闻史作为一门专门史一般被归入文化史范畴。作为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学生,学习新闻史,一方面是对于新闻学的全面认识必不可少的一课,同时是在人文历史学科的教育内对于同时代历史文化的一个全面把握。不管是否从事新闻工作,学习新闻史都是重要而有益的。 新闻史以时间为顺序,研究新闻界历史上一些比较著名的事件,和新闻事业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中国新闻事业史,是指从19世纪初到今天这不到200年内,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西方新闻事业渗透到中国并在国内逐渐扎根生长的过程。如果按照新闻观念的演变历程来划分,从19世纪末到辛亥革命,中国报业的幼芽顶着巨石生长起来,并走向现代化;辛亥革命后到30年代及30年代到49年,使新闻本位的时代,也是大众化与新闻宣传并存的时代,更是我国新闻业与革命全面结合的时代;而49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非市场化阶段和79年到现在的信息化、市场化阶段,是全方位思考新闻规律和新闻传播

德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曲折过程

外国新闻事业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三次作业 题目德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曲折过程 姓名杨灏 学号 20164551 班级新闻1班 2017年 3 月 25 日

德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曲折过程 德国作为创办了第一家报纸的国家,其新闻媒体的发展过程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其独特性。德国的新闻媒体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封建阶段,二是资产阶级阶段,三是世界大战阶段。报业大体的发展过程为官报到党报到商报,这是其典型性。然而又因为其历史的复杂性,在其间也有不正常的坎坷历程。 在160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鲁道夫二世下令,报纸出版前须教会或地方官检查,德国新闻审查制度由此开始。这也为后来报业为官方独有的阶段埋下了伏笔。到了威廉一世时期,官方强化了报业管理,只允许官报《柏林特权报》发行。到了弗里德里希大帝时期,受启蒙思想影响,一度放松出版审查制度,实行“开明专制”。在这样的情况下,报人施本纳创办《柏林政治与学术问题新闻》,使得报业从官报开始向民间转变。我们可以看到这个转变是由启蒙思想引起的,历史上的转变大多数都与大事件有关。普奥战争后,大帝收回承诺,重新颁布报刊审查令。这也标识着德国报业又开始逆转回了官报时期。 随着拿破仑的入侵,德国19世纪初接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洗礼。德国的新闻传播业也逐渐出现了资产阶级的萌芽。1802《科伦日报》创刊,《科伦日报》带有自由主义色彩,标识着报业对于官方的一次挑战。1841年,为缓和国内矛盾,普鲁士第六个国王威廉四世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部分条款较以往宽松,出现资产阶级办报高潮。1842年《莱茵报》创刊,马克思参加了该报的筹办,该报具有革命的民主主义立场,拥有了党报的意识雏形,为党报的出现打开了一条

中国新闻史课后习题

中国新闻事业史 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选) 中国古代报纸是指在唐代出现的有确证的专门用以传播新闻的媒介。 (中国最早的报纸——唐朝的官报中国古代的报纸起始于唐朝。最先问世的是唐朝政府发行的官报(内容是宫庭动态,读者是首都官吏)。“开元杂报”出版于唐玄宗开元年间,是已知的最早的一份官报。唐人孙樵所写的《读开元杂报》一文,是关于这份古代官报的最早的记载。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收藏的“敦煌邸报”(内容是通报归义军节度使的使臣到朝廷索要符节的经过情节),发行于唐僖宗光启三年(公元887年),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被发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现存的古老的报纸。) 特征:内容:刊登皇帝谕旨、臣僚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 形式:一个材料又一个材料的堆砌,没有分栏、标题和文字体裁划分,没有广告 发行与传递: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由水陆驿站传递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选)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邸报:内容日益丰富,并趋于规范化, 内容:皇帝谕旨及起居动态,臣僚章奏官吏任免开降奖惩、战报等。 性质: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作用:它是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发行的官客观上满足了官吏和士子们对信息的需求。

小报内容:以新闻和时事性政治材料为主,是一个不定期的非宫方报纸。 性质: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 作用:它突破了宫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宫方“邸报”一统天下的格局,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信息的需求。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和作用。(选) 内容:基本上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章奏三大部分。 性质:它是由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报抄。 作用:公开发行的京报,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作用。 同时也为其他近代报刊提供转载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选) 印刷: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 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传抄的办法; 始于明代中后期民间报房的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 此后出现“黄皮京报” 发行: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因此,邸报又称驿报; 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 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 京报有人专送 6.邸报与现代报纸的区别。(主观) 第二章中国新式报刊的产生 1.怎样评价外报的作用和影响。 消极作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活动中的作用,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 积极作用:①使中国人认识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

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圣才出品】

第九章新闻统制的建立与国民党新闻事业的发展 9.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国民党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1.新闻统制制度的建立 (1)1927年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后,立即实行以统制为本的新闻政策,并利用政权的力量、通过法律手段,很快就建设起一个以统制为本的新闻法律制度,简称新闻统制制度。 (2)1928年国民党政府建立不久即发布开放“言禁”的通电。同时又提出“以党治报”的方针,要求国统区所有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国民党的思想指导和行政管理。据此,国民党及其所谓国民政府制定与颁行了一大批实行新闻统制的法律、法令,建立新闻统制制度。 (3)“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统治面临严重的危机。为了对付日益发展的进步新闻

宣传活动,国民党统治集团大量汲取了德、意等国家的法西斯主义的新闻思想与经验,以进一步严密控制新闻界。 ①效法法西斯主义的“国家至上”的原则,利用民族危机,大肆鼓吹和提倡“国民”“国家”“民族”等抽象观念,进行所谓的“民族主义的新闻建设”,凡是反对国民党的新闻宣传,一律以危害“国家”“民族”利益为由予以取缔与镇压。 ②加强新闻界自身的控制力量,利用新闻的力量来实行所谓的“科学的新闻统制”,即按照法西斯主义的原则改造新闻事业,将国民党的新闻事业和非国民党的新闻事业统筹规划、统一管制。 据此,国民党政府自1932年起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新闻检查的法令,将出版后审查制度改为出版前检查制度,史称新闻检查制度。 (4)国民党统治建立之时,正是中国广播事业进入蓬勃发展之日。广播法规的制定与颁行,也是国民党当局在这一时期新闻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7月,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公布《无线电台管理条例》,并设立无线电管理处,管辖中国境内和国际间包括广播电台在内的全部无线电事业。相关的职能部门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对广播电台的经营做出规定。 2.抗战爆发后新闻统制制度的日趋强化 战时新闻检查法令的大量颁布和战时新闻检查制度的日趋完备,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新闻统制立法活动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之一。 抗战爆发后,鉴于中国进入战时状态,国民党政府“名正言顺”地颁发了一系列战时新闻检查法令,建立和健全战时新闻检查制度。

中外新闻传播史

《中外新闻传播史》考试重点 3.古代中国手书新闻传播 汉代:邸报——唐代:进奏院状——宋代:定本制度/民间小报 6.日报的诞生 ①德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家日报:《新到新闻》(1656年,德国人蒂莫苔斯?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 《莱比锡新闻》,1660年,莱比锡印刷局长创办,这份周报3年后改为日报出版,德国以及世界上第二家日报。 ②英国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1702年3月11日,爱德华?马莱特创刊) ③法国第一家日报:《法国新闻》(1777年元旦,雅克?布里索在巴黎创办) 第二节集权主义理论及其来源 1.历史渊源:柏拉图,韩非子,马基雅维利都认为政府控制报业是必然的。 第三节专制政府控制报业的各种手段 ①特许出版制度 1538年,亨利八世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出版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需事先经过特许。1694年才被最终废除 ②新闻检查制度 定义:在新闻报道发布之前,必须经过有关当局审阅,以预防危险的或反政府的内容。

③知识税 定义:是在18世纪初发明的一种控制手段。其具体的做法是通过向报纸,纸张,广告等知识产品征税,以提高新闻出版物的售价,限制报刊的发行,从而达到寓禁于征的目的。 ④津贴制度 定义:政府用大量金钱收买非官方著名报人或重要报刊发行人,以加强宣传效果,从而更有力的控制舆论。 ⑤严刑峻法 第四节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 1.约翰?弥尔顿(英国伦敦人)的《论出版自由》 ①1644年初次印行,是弥尔顿对国会质询的答辩词。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 1.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的思想准备(思考题) 本杰明?富兰克林 ①1730年,创办《宾夕法尼亚报》 ②在此报上登载政治漫画“蛇的漫画”(用简洁凝练、触目惊心的形象激起读者的情绪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 古代 1官报 邸报定本制度《读开元杂报》印刷技术应用----宋代 P9 两份进奏院状《天变邸抄》P28 《急选报》 2 小报(非官报) 内容:封建官报不准备报道和未来得及报道的事情P18特点P19第四段商品性(报纸开始成为商品宋代) 3京报 清代(明代中叶开始产生我过民间报房办的报纸P21 P38 京报的内容 辕门抄,京门抄的概念P40 为什么说京报是古代最完备的报纸?发行,内容P38 近代 1 外国人办报 A 鸦片战争以前 代表报刊 境外《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米怜3条原则P45 境内《东西洋考》〈新闻纸略论> 中文报刊中第一篇新闻学转文 -<天下新闻>------印刷 2外文报纸 第一家<蜜蜂华报> <广州记录报> <中国丛报> <各国消息>------第一个石印 这一时期报刊的性质 B 鸦片战争以后 1传教士办的中文报刊<遐尔贯珍> P53 <万国公报> 2商人资本家半的中文报刊申报,,上海新报,,新闻报字林沪报所办副刊<消闲报> 3外文报刊P51得臣报,士蔑西报, 耔剌报, 字林西报----旧中国影响最大 天津<时报> eg: 外人在华办报活动(论述) 答:1过程(鸦片战争前后) 2 性质(两个方面) 中国人办报 上海<隳hui报> <西国近事汇编> P77 1873年8月<昭文新报> P76 <述报> ---印刷 (重点)香港<循环日报>王韬 三个第一--------政论著称,报刊政论家,政论文集 写作原则及其意义 维新派办报: <万国公报>---à<中外记闻> 作为强学会机关报.创办时间 华东,华南,华中,华北各个代表报,创办时间,创办人 <清议报>和<新民丛报> P109—110 <大公报>,<京话日报>,<时报>,<东方杂志> 需注意: 1时务文体 2 梁启超的板报活动极其新闻思想,舆论观(对他这个人物要能够串起来),可分为两个时期: 戊戌时期和辛亥革命时期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总结

中国新闻事业史课后习题总结 第一章 1、什么是中国古代报纸?它有何特征? 开元杂报,可能是中国最为早期的中国古代报纸。 特征是:①它的内容不同于现代报纸,它刊登的是皇帝的谕旨、臣僚的奏折以及官员的任免升降奖惩、宫廷动态等公告性材料;②它的形式也不同于现代报纸,没有分栏,没有消息、通讯、评论等文字体裁的分野,没有版面,没定型,也没有广告;③它的发行与传递也不同于现代报纸,是由朝廷或官方其他机构发布。 2、唐代“开元杂报”、“归义军进奏院状”辨识。 唐代有朝廷发布的“报”,也有来自进奏院的“状”。但“报”只有文字记载,无实物可考,根据历史记载可以推断,朝廷发布时,京师官员和各地驻京进奏官都会作抄录,随后转递传阅,因而它具有新闻传播的作用;而“状”却有实物可供研究,内容不是朝廷公文所载的,而是进奏院官员收集、归纳的,具有新闻报道的性质。 3、评述宋代邸报(朝报)、小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所谓小报,是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或刻印流传)的报纸。这种报纸的新闻来自官方,但传播者各取所需,甚至收入一引起捕风捉影的材料,真真假假,在所难免。 4、评述京报的内容、性质与作用。 北京的民间报房各自抄录、刊印的邸抄,都称为京报。 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作用是可以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能够起到一些“解渴”的作用。 5、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印刷与发行情况。 ①宋代官方的“进奏院状”是手写抄传的。→明代官方发布的邸报,仍为手抄,逐级抄传,仍为邸报的传递方式。→清代的官方邸报,继续采用手写抄传的办法。 京报最初可能是手抄的,但很快就有了刻印的。 ②自唐至清,历代官方的邸报都是经过邮驿渠道,从中央发往各地的。明代和清代的邸报,都是由通政使司和担塘官交付邮驿递送的。私自刊行的小报和复制(复抄或翻印)的邸报,历代都是自行销售的。民间报房刊行的京报,从收集材料、编印或复抄到发行,都是自行办理的。京报有人专送。 第二章 1、外报是在何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为什么外报能够一度在中国报业中占据垄断地位? ①19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开拓商品市场与进行殖民扩张的势头正旺,一批又一批的商人、传教士、政客、冒险者来到东方,来到中国。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中国新闻事业史》重要事件汇编(一) 2009-07-24 10:33:34| 分类:考研资料 |字号订阅 1、 “京报”—古代报纸的完备形式---“京报”发展到完备形式,即可以用《京报》来指称。 始于乾隆年代,清中叶以后日趋盛行。 名称开始固定,性质仍属于官场的情报资料,其内容仍是些可以公开的宫门抄、明发谕旨和大臣奏章。与前不同的只是有原来分散的雇人抄报,改为统一由民营作坊印刷。 这时,《京报》的性质已经出现变化, a)它继续邸报的余绪,在中央和地方官吏中发行,含有内部参考资料性质 b)它公开销售于民间,只要付钱便可订阅,具有大众传播工具的商品特征。它已不属于政府公报性质。但还不能属于大众传播媒介。因为它只有抄录和印刷人员,没有记者、编辑,只许照章抄录宫门抄、谕旨和奏章,不准自行采写新闻、发表评论、安排版面。 总之,《京报》与以前的同类在体相比,虽有很大不同,但仍没质 2、 《东西洋考》创办的目的和宣传的特点--- (一)办报目的--为宣扬西方文化的优越,政府中国人骄傲自大的排外心理。 (二)宣传的特点--虽是宗教性报刊,但已没有解释教义的专文,宗教内容已退居次要地位。

A、言论:不再阐述教义,而是用来宣传中外人士之间的行为准则。 B、科学文化知识:除介绍西方的情况外,还大量介绍东南亚各国和印度的情况,旨在打破中国人闭关自守的观念,美化英国殖民统治。 C、新闻信息传播:每期必有一定数量的新闻,绝大部分译自外报,少数录自穗澳的地方新闻,后期也录有些“京报”的材料。该刊所载《新闻纸略论》一文,为中文报刊上第一篇新闻学专文。它还比较重视贸易活动,后期曾多次看懂中外进出靠贸易的物价表。 D、编辑业务:文字通俗,文章简短,又作连载,每期有目录,便于阅读,栏目也比较固定。 E、宣传策略:与《察世俗》相同,处处附会儒学,封面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主编署名“爱汉者”。 3、 香港报业的发展与商业报刊的崛起--- a、鸦片战争后中国报业的一个最重要的现象,就是商业性报刊崛起并迅速成为报业发展的主流。 香港最早出现的4家商业性报纸为《中国之友》《香港记录报》《德臣报》《子子喇报》。1860年前,香港的商业性报纸由《德臣报》《香港记录报》《中国之友》三足鼎立。1860年后,形成《子子喇报》与《德臣报》两家对峙的格局。 b、香港的中文商业性报纸,最早是从早已成熟的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出来。 c、商业性报纸的涌现,推动了新闻时效观念的提高,原来的中文报刊均为月刊、周刊,而中文商业报纸则多为周三刊和日报。通讯手段和采编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印刷条件日趋先进。为争取快速出版,它已报刊已经摆脱了以往的书本形式,形成近代报纸散页出版物的模式。要求信息量大,及时真实,使报纸充分体现新闻纸的特性,一些消闲性的志怪传奇之作被日益排除在新闻之外。

外国新闻传播史德国整理

第四节德国新闻传播史 一、早期现代报刊 1)1615年,艾莫尔创办《法兰克福新闻》(Frankfurter Jouranl,周报),被视为德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真正的报纸” 2)1650年书商里兹在莱比锡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日报《新到新闻》,是世界新闻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3)1682年,奥·门克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家科学杂志《学术纪事》 二、德国实现新闻出版自由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1、神圣罗马帝国时期:除了教会的审查制度之外,从1524年起,德国各邦国政权陆续建立书报检查制度。 2、1815—1918年,霍亨索伦王王朝被迫缓慢地放宽新闻出版政策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出版自由政策 1)1919年在魏玛城通过宪法,规定:每个德国人在一般法律的范围内,都有权通过言论、印刷品、图画以及其他方式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 2)共和国时期新闻出版自由基本得到了保障,德国的新闻传播业获得了一个短暂的全面发展的机会。 4、1933-1945年,法西斯主义的专制主义新闻政策 5、1949年,联邦德国最终确立新闻出版自由体制 1949年5月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限制公民订阅外国报刊的权利、禁止收听电台和其他广播、制定违禁文学作品的官方名单以及政府根据政治观点分配新闻纸限额、停止提供新闻来加以控制等等,都是宪法所不允许的。 三、从神圣罗马帝国到第三帝国,德国新闻传播业的发展 1、神圣罗马帝国后期,新闻传播业缓慢发展 1)1704年,一位姓福斯的出版商创办了他的的小报,1772年改为日报,即《福斯报》,出版到1934年 2)一位姓施本纳的出版商传播《施本纳报》,出版至1874年。 3)民营小报中,有德国姓科塔的出版家族于1798年创办的《总汇报》 2、1815-1871年间的新闻传播业 1)1842-143年在科隆出版的《莱茵政治、工业和商业日报》,简称《莱茵报》(政治性报纸),恩格斯称它是“德国现代期刊的先声”,马克思参与了该报的创办并是该报后期实际上的主编,但出版不久便被当局查封。 2)1848年维也纳和柏林发生三月革命,革命带来了全德空前的新闻出版自由的环境。其中革命民主派的代表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办的《新莱茵报》(1848-1939) 3)曾经在哈瓦斯通讯社担任议员的德国人沃尔夫,1848年在柏林创办了《国民报》,并于1849年创建了沃尔夫通讯社。这是德国第一家通讯社,也是19世纪欧洲三大通讯社之一。 3、德意志帝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业,大众报纸兴起,报团出现 1)在首都柏林,大众化报刊悄然出现。齐总1904年创办的《柏林午报》在德国新闻史上被视为第一家真正的大众报纸。 2)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莫泽、舍尔、乌尔施泰因分别以《柏林午报》、《柏林地方新闻》、《柏林晨邮报》为核心报纸,形成大众化报刊的报团。其中乌氏报团最大,1916年,由于舍尔报团出现财政问题,全部转手于胡根堡 3、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新闻传播业,政党报刊与大众报刊并行发展 1)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的新闻业得到比较全面、自由的发展,其特点是各政党的党报极为兴盛,同时大众化报刊业十分发达。

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德国新闻事业简史 --德国文化概论结课小论文 摘要 德国是欧洲大国,它的许多产品比如电子设备、汽车、工业设计等都领先于世界水平,这得益于德国人的严谨和细致。但是在新闻事业方面,德国却一直落后于英法等国,这是由于历史上的很多原因导致的。德国是欧洲活字印刷的发源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定期刊物的国家,但是由于国家长期的分裂、战争和黑暗统治,德国一直到16世纪末都处于落后的地位。 关键词:德国报业通讯社 一、封建时期 (一)定期刊物出现 世界上最早的定期刊物是德国的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虽然每周定期发行,但是每次只有一条新闻。后来相继出现了《法兰克福报》、《新到新闻》等,这些都是世界领先的报刊形式。1670年至1790年,德语地区先后出现了3494中期刊,已经超过了同时期世界上其他地区期刊出版的总和。 (二)封建势力压制 虽然德国办报理念超前,但是当时的德意志封建割据、邦国林立,政治上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即便政治混乱,但是统治者依然压制报刊印刷,禁锢人民的思想和言论。1608年,神圣罗马帝国规定:报纸出版前必须由教会或者地方检察官检查。18世纪,普鲁士国王为了维护自己的集权统治,只允许官方报纸《柏林特权报》发行,内容也基本是通告法令,其他报刊不允许出版。1728年,政策有所放松,但是也只是各地方政府创办官报刊载商业新闻和广告。当时德意志的另一个邦国奥地利也只有一份官报,其他报刊是禁止印刷的。这一办法在德国延续了上百年,民办刊物无处容身,报业发展缓慢。 二、资本主义时期 (一)资产积极革命时期 1.资产阶级报刊 1789年,德国出现了一份有影响的商业性报刊《总汇报》,但是一直受到政治打压,1810年终于在奥格斯堡立足。该报自创刊之日起就冲破帝国禁令,大量报道法国大革命消息,显示出自由的精神和民主倾向。随后拿破仑一路攻陷至德国境内,出现了大批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报刊,如《知识界晨报》《莱茵信使》等。 好景不长,1814年拿破仑溃败,5年后德意志联邦议会制定书包检查令,规定只有《普鲁士国家通报》作为政府机关发言,其余报纸不得评论君王和议会,马克思称其为“精神上的大斋期”。

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真题

新闻传播学考研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考研 真题 1、清华大学考研真题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8新闻与传播史论考研真题及详解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2.棱镜门事件 3.拟态环境 4.二级传播理论 5.尼尔·波兹曼 6.观点的自由市场 7.蒙太奇 8.美国便士报运动 9.史量才 二、简答题(15×3=45) 1.当前中国媒介融合的内涵与意义。 2.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3.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类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三、论述题(20×3=60)

1.分析微博等社交媒体对中国社会发展与转型的影响。 2.经典传播理论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还适用吗?举两个例子。 3.关于大V责任运动,说说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618新闻与传播史论 一、名词解释(5×9=45) 1.精确新闻学 答:精确新闻学又称精确新闻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报道新闻。由美国学者、新闻记者菲利普·迈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其特点是用精确的数据、概念来分析新闻事件,尽可能避免主观的、人为的错误,从而使新闻报道更加客观、公正、令人信服。这一新闻报道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风行于美国新闻界,后传遍世界各国新闻界。20世纪80年代,中国新闻界开始运用这种新闻报道理论和方法报道新闻信息。 2.棱镜门事件 答:棱镜门事件是指发生在2013年的美国情报局泄密事件。2013年6月,前中情局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诸多秘密被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有一项代号为"棱镜"的秘密项目,要求电信巨头威瑞森公司必须每天上交数百万用户的通话记录。过去6年间,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通过进入微软、谷歌、苹果、雅虎等九大网络巨头的服务

外国新闻传播史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书:16世纪末,在手抄小报流行的同时,西欧等地开始出现了不定期的印刷品,报道某些重要事件,它与记事性小册子相比,新闻性明显增强,多为书本形式,被称为新闻书,也有单页的新闻传单。 2、廉价报纸:以工业革命为背景,各国先后出现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世界第一家廉价报纸是1833年纽约《太阳报》。 3、《泰晤士报》:创办于1785年1月1日,原名《每日环球记录报》,创办人约翰沃尔特,1788年改为现名,尽量公正、详实地报道国会辩论、各国动态、商业行情等消息。 4、三社四边协定:早期通讯社竞争和垄断的产物,欧洲的哈瓦斯、沃尔夫、路透社与本国的殖民扩张一起经过十几的竞争,已经把世界新闻市场刮分完毕,为了确认既定事实和各社的垄断范围,于1870年签订了“联环同盟”协议,由于美联社也参加了,但被限制在美国以内,协议规定了各社采访和发布新闻的范围,并规定了互相交换所采集到的新闻,又称“三社四边”协定。 5、白虹贯日:1918年8月,全国84家报社新闻记者代表在大阪召开“关西记者大会”,并形成决议:要求寺内正毅内阁立即集体辞职;要求言论自由等。报道这次大会情况的《大阪朝日新闻》使用了“白虹贯日”一语,政府当局以“这一消息是暗示革命”为理由起诉该报。结果,登载这一消息的当天报纸被禁止发售;发行人兼编辑山口和专写这条新闻的记者大西利夫被判刑两个月;社长被迫辞职;包括总编辑在内的许多编辑人员被迫退出报社。 6、古登堡:德国美因茨的工匠。1450年前后成功创造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技术。他还支撑了木质的、靠螺旋在印板上压力的印刷机,代替了纯粹的手工操作,从而提高了印刷的质量和效率。印出了《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等书。古登堡印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是人类传播史的第三座重要里程碑。它使得大量而迅速地复制信息成为可能 7、联合企业: 8、高级报纸:报纸大众化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分类,形成了“高级报纸”和“大众报纸”之分,详细报导国内外政治、经济新闻,登载有说服力的社论,虽然发行量较少,但对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9、黄色新闻:是指一种大量运用煽情主义的浅层次感官刺激的手法,集中渲染、夸大报道耸人听闻的色情、暴力、犯罪、天灾人祸等新闻事件,旨在赚取高额利润的新闻样式。 10传播集团:新闻垄断组织的一种形式。 二、简答题 1、为什么英国新闻传播业总能平稳而渐进地发展? ⑴思想方面:英国是言论、出版、新闻自由的发源地,弥尔顿、洛克、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体系为资产阶级新闻业的自由主义发展道路奠定思想和理论基础 ⑵媒介角色:主流媒介具“第四等级”的地位,坚守政治中立的超脱立场和新闻专业价值,媒介发展始终贯穿着新闻媒介与政治、市场的博弈 ⑶泰晤士报、BBC广播新闻等是严肃新闻的典范。、新闻业务规范的标杆 ⑷英国拥有以为公共利益服务为目标的广播电视业的标本,以BBC为主的公共广电体系 ⑸对媒介的良性监管,使之服务于公民表达自由、知情权和公民社会、公共利益

印度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十六章印度的新闻传播事业 第一节报业 一、历史沿革 在17世纪后半期的18世纪初,印度出现了类似中国邸报的手抄新闻,主要记述皇室活动,供各层官吏阅读。 (一)早期英文报纸 印度的近代报业产生于殖民地时期。 《孟加拉公报》1780年由詹姆斯·奥古斯塔斯创办于加尔各答,是一份英文周报。 《加尔各答日报》英政府在印度的官方机关报。 其他英文报纸:《孟加拉新闻》、《加尔各答纪事》、《孟买先锋报》、《孟买日报》、《孟买信使报》 (二)早期印地语报 19世纪初,印度有了本地文字的报纸。 《印度之境》第一份印地语报纸,1818年英国传教士在加尔各答创办。 《孟买新闻》第二家印地语报纸,至今尚存,是印度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 《达尔巴新闻》第一份孟加拉语的报纸。 报纸作为斗争工具: 1、与殖民者作斗争,主张出版自由,批评殖民政策的报纸。 最著名的是《加尔各答报》,英国人詹姆斯·白金汉创办,主张给印度人民新闻自由。 2、印度本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兰姆·莫罕·罗易:印度宗教改革家,报业先驱。创办了孟加拉语的《明镜报》、《孟加拉使者》,波斯语的《波斯文周刊》、《镜报》。 (三)废除检查制度后的报刊 1835年印度代理总督宣布废除新闻检查制度,实行出版自由。 《印度时报》1861年由自由派报纸《孟买时报》和其他两家合并成商业性报纸 其他报纸:《甘露市场报》、《政治家报》、《凤凰》,均在加尔各答创刊。 19世纪后半期政治性报纸发展迅速: 《印度教徒报》1878年六名爱国知识分子在马德拉斯创办,为英文报 《醒狮周刊》1880年国大党创始人巴尔·提拉克在浦那创办的马拉特文报 二、20世纪的报刊 (一)概述 20世纪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方兴未艾。甘地在这一时期创办了一系列报纸,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报刊出现。30年代经济危机打击下的印度掀起又一次民族解放高潮,甘地又创办一系列报纸。1947年印度独立,宪法规定了公民言论出版自由的条款,印度报业迅速发展。 (二)印度报业结构的特点 1、种数多,销量不大; 2、语种繁多; 3、出版地集中 (三)主要报刊与报系 《印度快报》1940年创刊于孟买。印度快报系有15种出版物,是印度最大的报团。 《印度时报》1838年创办于孟买,原名《孟买时报》。该报系有14种出版物。 《印度教徒报》该报常被比作英国《卫报》,该报系有4种出版物。 印度的报刊大多是私营的。

意大利新闻传播史

第九章意大利的新闻传播事业 1.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同时也是现代新闻事业的发祥地,世界上最早的定期手写新闻《每日纪闻》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2.1566年,在威尼斯开始发行系统的定期的手抄新闻,称为《威尼斯公报》; 3.现存最早的意大利印刷新闻纸是1636年出版的,无报名(当时的报纸均无报名)。1645年,意大利萨丁王国授予教士沙西尼发行周刊的特许权,为期五年,这是意大利最早有关印刷定期报纸的记录。 4.路萨斯.阿萨琳诺在热那亚出版名为《诚实报》的印刷新闻纸,由于他善于采访,交游面广,报纸办得很成功,因而常被称为“意大利第一报人”。 第一节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发展 一、早期近代报纸 背景: (1)18世纪,意大利经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业发展远远落在英法等国的后面;(2)法国思想启蒙运动及其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意大利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并促进其民族意识的形成; (3)法国的拿破仑军队率军入侵,击败了奥地利人,动摇了意大利封建专制制度。 主要报纸: 1.《罗马新闻》于1714年在罗马创刊,是意大利的首份近代报纸,该报是教皇统治区的官方报纸,在意大利新闻界居主导地位长达100年之久。 2.《意大利军事邮报》(后改名为《意大利军队观察法国报》),该报宣传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 二、政党报纸的兴起 1.《米兰报》(1816——1875)奥地利当局在其占领下的北部地区出版的官方报纸; 2.《意大利周报》 1820年至1821年,意大利“烧炭党人”举行了反对封建专制的起义,在这场斗争中诞生了著名的革命报纸《意大利周报》。该报创刊于1820年,是烧炭党的机关报。它主张驱逐外国侵略者,限制专制统治,实行政治改革。虽未违法刊物,但影响很大; 3.《意大利青年报》 1831年,后起的资产阶级民主派建立了“青年意大利”秘密组织,第一次提出了统一祖国、消灭专制制度、实现共和制的明确目标。《意大利青年报》就是此时创刊的(1831),由资产阶级民主派的领导人朱塞佩.马志尼创办。该报是“青年意大利”的机关报,对意大利青年一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1848年至1849年,第一次独立战争迫使意大利境内最大的萨丁王国开始实行民主政治,并于1848年公布了新宪法。宪法第25条规定:新闻事业应予以自由,但法律应限制自由之滥用。这就从根本上废除了书报检查制度,给民主派报刊的出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这一时期比较著名的报纸是在佛罗伦萨出版的《黎明报》,主编法拉林,恩格斯说:《黎明报》是意大利为数不多的坚决维护民主原则的报纸之一。另一家具有代表性的报纸是罗马的《现代人报》。

中国事业新闻发展史

一、名词解释 1、《时务报》:是维新运动时期著名的维新派报纸,是当时维新派最重要的、影响最大的机关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刊。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创办。 2、“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3、《新青年》:是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一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原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自1915年9月15 日创刊号至1926年7月终刊共出9卷54号。由陈独秀在上海创立,群益书社发行。 4、萍踪寄语:是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出版家邹韬奋所著的散文选集。 5、时务文体:甲午战后新的报章文体,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运用得最好,故称时务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为后来的五四白话文运动开了先河。 6、《国闻报》:是维新派在华北的舆论阵地,也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日报,1897年10月26日创刊于天津。 7、《循环日报》1874年2月4日创刊于香港,是我国历史上第一家宣扬资产阶级政治改良主义思想的报纸,也是中国人自办成功的最早的中文日报,宗旨是:“变法自强”,它的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 8、《每周评论》:是这个新的报刊宣传阵线中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积极配合《新青年》,将新文化运动推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22日在北京创刊,是陈独秀、李大钊等《新青年》同仁为适应新的形势而创办的一份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9、《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地点广州,1834年发表《新闻之略论》一文,是在中国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10、大清报律:1908年1月16日,清朝商部、民政部、法部等参考日本的新闻纸法拟定了《大清报律》草案报清廷审批。 11、“洋旗报”:是以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可以不接受日伪军的新闻检查,因而在1938年之后出现了大办“洋旗报”的热潮。代表报纸有《文汇报》《申报》《新闻报》《每日译报》等。 1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世界上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它是1815年8 月5 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免费赠送的宗教月刊。该刊以传教为宗旨,绝大部分内容是阐述基督教教义,其次是宣讲伦理道德,再次是介绍天文学等科学知识,后期增辟专栏,介绍世界各国概况,涉及时政,语言风格生动平易,通俗易懂。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创造的新闻之最有:①最早的预告性新闻《月食》;②最早的广告《告贴》;③最早的新闻图画《事逗娘娘悬人环运图》。1815年,标志着中国近代报刊开始。 13、大江报案:《大江报》是武汉地区颇有影响的革命派报刊,是文学社的机关报。以新军士兵和下级军官为主要读者对象。1911年7月17日该报发表何海鸣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7月26日又发表黄侃署名“奇谈”评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这两篇文章中指出:中国社会已病入膏肓,必须有极大极烈之改革才能救中国,认为只有“大乱”(即革命)才是拯救中国的唯一途径。 14、《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16开月刊,每6号为1卷,由上海群益书店印刷发行。自第2卷起因其名与上海基督教青年会主办的《上海青年》有重名之嫌而改名为《新青年》,之后闻名于世。 二、填空题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是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创办地点广州,1834年发表《新闻之略论》一文,是在中国国内发表的第一篇新闻学专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