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扬传统美德珍爱人间亲情

颂扬传统美德珍爱人间亲情
颂扬传统美德珍爱人间亲情

颂扬传统美德珍爱人间亲情

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亲情是人间最美的情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因此,亲情是一切情感的基石。只有爱父母,才会爱警营、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爱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才能永驻真爱,形成质朴健全的人格。做为新时期成长起来的青年官兵难免会有当前普通青年所具有的特性与不足,同时由于年龄、阅历限制,我们每个人对家人、朋友和战友感情的认识也会不尽相同,从而对个人工作生活在思想上产生相应的影响,这堂课就是和战友们一起感受家人对我们的真挚感情,为每名同志珍惜亲情、回报亲情打下情感基础。

【案例一】首先,我和同志们共同进行一个活动。大家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写上你最喜欢和想念的五个亲人的名字,然后给大家五分钟时间想一想这些亲人为你做了哪些事情,你为什么会喜欢和想念他们。接下来再给大家出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让你从以上亲人中划掉一个人,也就是必须放弃一个亲人,就是说你永远不能再同这个亲人见面,这时你会放弃谁?划掉以后请闭上眼睛,等我说睁开眼睛时再看一看周围的世界(有条件可以给这个亲人打个电话),此时再谈一谈你的感受。

【设疑】请谈一谈你划掉亲人时的心情和睁开眼睛时的感受,并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和感受?

【剖析】以上这个活动是一地方学校在开展亲情教育中的实践作法,通过开展上述活动,许多青年学生在课堂上失声痛哭,回家后主动把这件事告诉了家人,并逐渐克服掉了很多不良习惯,养成了关心父母热爱劳动的亲情观念。刚才

同志在讨论中也谈到在开展活动过程中心情也非常复杂,甚至感到很痛苦,难以取舍,这就是亲情在大家身上的具体体现。以前我们天天和家人朋友生活在一起,对家人朋友的关心体会可能不会很深。凡事只有在失去时才会感到他的珍贵,亲情更是如此。我想大家都会有来到部队后给家人朋友打第一次电话、收到第一封信时抑制不住流泪的情景。也有独自在夜里想念父母的真情,这说明我们每名同志对家人朋友都怀有纯洁和真挚的感情。

【结论】每名官兵要深刻理解亲情的含义。有一句名言说得好:智慧之子使父亲快乐,愚昧之子使母亲蒙羞。父母把我们送到部队,就是希望我们每一名同志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增长才干,即使不能出人头地,也要把身体练得棒棒的,平平安安尽好义务。这里面都饱含着他们浓浓的亲情,记得以前一个战士家长讲了一件事情,让我现在想起来还非常感动。这个战士家开的超市门口也有一个武警中队,他妈妈跟我说,原来看到那些战士出来训练跑步还不觉得有什么,自从自己的儿子参军入伍,再看到这些小战士,她总是不由自主地想多看他们几眼,遇到他们休息,还给他们拿水喝。到了国庆节,他的妈妈太想念儿子了,家里超市生意也不管不顾了,和家里人赶到部队来看儿子。到部队时父母并不是要看自己的儿子是不是立功受奖了,只要看到他长得结实了、长高了,就是一种最大的满足。

不知道那些感受着别人父母亲情的、远在异乡的武警战士是如何体会亲情的,但我知道,现在我们还有许多战士没有用一种感恩的心来体会亲情、理解亲情。有的战士嫌父母唠叨、罗嗦,有的嫌家里不够有权有势,有的同志在家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来到部队虽然身体强壮了,但在父母面前并没有去除娇娇二气,只愿索取不愿付出。甚至有的战士

家庭并不富裕,看见别人摆阔,自己也想攀比,有事没事总会让父母寄钱,父母节衣缩食、含辛茹苦寄来了钱,他们嫌少还不高兴;平时花钱又大手大脚,总想在战友面前“摆阔”、“露富”,而且从不考虑父母的承受能力和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果有人说他家里很穷,他就很不高兴,甚至会记恨别人。

试想,父母忍受着离愁,送你们来部队,就是为了你们尽快成长为一名光荣的武警战士,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高贵的品格,回到他们身边的时候承担起一个儿子、一个男人应尽的责任,为你们的家庭带来一个光辉的未来,为你们今后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可怜天下父母心”,这样的一份苦心,又有多少战士能够真正体会。所以说,我们每一个战士不但都要正确理解亲情,还要用健康的心态去对待它。因为它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最无私、最纯粹、最美好的情感!

“百事孝为先”是大家熟知的一个道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名部队官兵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每名官兵要牢记家乡父母的真挚感情,从现在开始做一名孝子。做一名孝子首先要从内心理解父母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亲情无言,从我们每个人呱呱坠地的时刻起,父母就无时无刻把我们的冷暖放在心上。小时候是父母不分白天黑夜地照顾我们的饮食起居,上学后是父母含薪茹苦地培养我们学习文化知识,每当我们有一点进步父母都会给予真诚的表扬,激励我们努力向上的信心。当然,在我们犯了错误出现问题时父母也会对我们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甚至使我们感到不理解,有时候还会和父母使性子闹矛盾,甚至有的还会离家出走等等。这都是我们不能理解父母的实际表现,现在同志们都是部队的一员,已经开始独立自主生活,也对父母的教育和生活的艰辛有了新的认识。这就需要每名同志从内心深

处对父母怀有感恩之心,克服放纵任性不愿接爱父母教育的毛病。其次要把孝敬父母当做人生的重要目标。人一生中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孝敬父母则是我们全体同志做人的基本准则。作为新时期武警战士更要把孝敬父母当作每名同志思想成熟、工作进步的重要方面。对于官兵来讲,“听娘话跟党走”就是我们对父母最大的孝敬。“听娘话”就是要记住父母从小对我们的教育,牢记父母参军前对我们嘱托,当好兵做好人;“跟党走”就是要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十七大精神学习不断引向深入,使党的十七大精神进入思想进入学习进入工作。党员干部要在工作生活中起好表率作用,团员青年要发挥好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的突击队作用,以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

二、亲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动人体现

【案例二】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罗映珍今年27岁,从1998年9月起在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小勐统镇计生服务所工作。罗映珍的丈夫罗金勇是云南省永德县公安局民警。作为一名警察的妻子,罗映珍模范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弘扬家庭美德,不但热心本职工作,而且热爱公安事业、关心支持缉毒工作。多年来,她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当代女性的奉献之歌、正气之歌、爱心之歌。2005年10月1日,罗金勇与妻子罗映珍回家探望父母,途中罗金勇临危不惧与3名毒贩进行了殊死搏斗,因寡不敌众身受重伤,成了"植物人"。从那以后,罗映珍肩负起了照顾丈夫的责任,不离不弃,精心呵护,无怨无悔。罗金勇在医院接受治疗期间,罗映珍在医院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省吃俭用,每天全身心地守候在丈夫身旁,和丈夫说话,并含泪写下了600多篇爱的日记,用日记呼唤着丈夫意识深处的觉醒。每天早上5点,罗映珍便准时起床,以打果汁、煮粥作为一天的开始,

在晨曦中带着做好的果汁和粥赶到医院,为丈夫洗脸、刷牙、按摩、擦拭身体、喂食……每天晚上罗映珍回到住处,都已经是深夜一点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如今已有3个年头,罗映珍依然在默默地坚守,默默地付出,用饱含着真情和热泪的日记呼唤着丈夫的苏醒。她写道:"我相信只要你有坚强的信念,你就能挺过来,意念可以创造奇迹,我们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要么坚持,要么放弃,我选择继续坚持。"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使罗映珍一次又一次地战胜了心中的悲伤,点燃了内心的希望。现在,罗金勇已从深度昏迷的植物人状态中苏醒过来,能眨眼,能开口讲"你好"、"是"、"累了"等几个简单的字,并在特殊的体位下能喝水,十一国庆期间在妻子和同事的陪同下到天安门前观看升国旗,并在他们的帮助下能够向国旗敬礼。见证了这个奇迹的人们都说,是罗映珍的坚持和爱,唤醒了沉睡的丈夫。

【设疑】是什么力量让罗映珍始终对丈夫不离不弃让罗金勇能够经受病痛的考验,并能从昏迷中恢复过来?

【剖析】支撑罗映珍的根本力量是她对丈夫真挚无私的爱,是夫妻两人生死与共的亲情。人类的伟大之处除了能够进行生产创造之处就在于拥有丰富的感情,并能够以感情为纽带架起人与人之间勾通交往的桥梁。在区映珍的精心照顾下,罗金勇从内心感受到妻子无微不至的关心与亲情,本能地产生一股求生与病痛斗争的力量,加上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科学治疗,自然就会慢慢地恢复健康。这就是我所说的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会使一个人产生奇迹。

【结论】每名官兵要真正懂得亲情的珍贵

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有的战友可能知道,这位母亲为了给自己的儿子创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接连三次搬家,真的是用心良苦,望子成龙。某中队战士小梗的事情也是一

个很好的例子。中队年终考核前,母亲患重病住院,为了让他在部队不分心,好好干,家里人一直瞒着他,每次他打电话回家,都说家里一切都好。一直到老兵退伍后,他家人才让他请假回家看看病重的母亲。平心而论,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母亲怎么会不想得到儿子的安慰?母亲怎么会不想依靠儿子的肩膀?家人怎么会不想感受远在他乡的亲人的关爱?但是这些家属都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成全子女,这是他们珍惜亲情的表现。反过来说,在座的各位战友,请相信我的推测,万一你们的家里发生了这样那样的事情,你们的父母会也会和战士小梗的父母一样做出同样的选择:牺牲自己,成全你们。

我们在座的战友都是只身一人来到部队,远离父母,我相信你们应该更有机会用写信、打电话的方式与家人沟通,对亲情你们应该比在家时有更切身的体会。因此,我们要倍加珍惜这份亲情,父母家人生日时发去一条短信、寄去几张贺卡、送去一份小礼物,祝福他们的生日。歌里唱得好:“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只图个平平安安。”父母是我们最亲、最亲的人,有本怀念母亲的小说《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相信看过的人都掉下了眼泪,父母有生之日,就是我们的有福之时。要尽情畅饮亲情这杯美酒,也要把亲情看作自己的眼睛那样珍贵,“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说的就是亲人早逝、子女懵懂的遗憾。希望大家用真诚的心感悟亲情、回报亲情。你的一个小动作、一句贴心话,都能让你的父母激动良久,难以忘怀。如果你不相信,试试在平常的日子打个电话回家跟爸妈说说心里话,试试在父亲节、母亲节等特殊的日子向亲人表示问候,给他们一份惊喜,你会发现,自己在付出的同时,也很幸福!

【案例三】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美国的妻子会合。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霓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刀子削苹果,船突然剧烈地摇晃,摔倒时,刀子正好扎在他的胸口。父亲顿时全身颤抖,嘴唇乌青。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住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慢慢地爬了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擦去了刀锋上的血迹。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和平常一样,而小女儿尚注意不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前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光是那样的忧伤。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不也就要见到妈妈了吗,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下身,在女儿额上深深留下了一个吻。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在喊着:“妈妈!妈妈!”就在这时,周围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只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刹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尸解的结果让所有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三天的供血。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有人说要叫……“够了,”首席的一位老医生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设疑】故事中的父亲为什么能在心脏被刺伤后还能坚强地生活?

【剖析】以上的故事和我们听到、看到的一些令人心灵震撼的事情都从理论和上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在亲情的鼓舞和激励下会使一个产生平时达不到的勇气和力量,也可以说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人生命中的一种表现,这个父亲的行为就是一个实际的例子。在为祖国解放和走向富强的奋斗过程中无数革命先烈克服普通人难以想的困难,在长征途中、抗美援朝战争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谱写了中国人民爱国情怀的美好诗篇。

【结论】要努力争做珍爱亲情的模范

战友们,孔融让梨的动人故事我们有的同志可能学习过,妈妈给了一大一小两个梨,孔融毫不犹豫把大的一个给了哥哥,小的那一个留给了自己,事情虽小,寓意却深。可是在我们身边有的同志说的是一套,做的却是另一套。有的战士不要说孝敬长辈,连起码的道理都不懂。我们支队以前也有不少这样的战士,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十分富裕,但每月津贴工资却都攒不下,甚至在退伍时欠战友钱的现象也不是没有,更有甚者连退伍证都让小卖店扣下,借钱回家。以上两个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说明了能否珍视在每个人身上不同结果。同志们,我们说亲情无私,是因为它从来只有付出不求回报,真正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们说亲情伟大,是因为它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更给了我们一生的牵挂,好像风筝一样,不管我们当兵在外还是打工离乡,那根线总是丝丝缕缕牵在妈妈的心里。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亲情的无私与伟大,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当好兵、站好岗,才是尽好孝心最好的方式,才是对父母最好的报答!

最后让我们齐唱李春波的《一封家书》来结束今天的这堂课,也把这首歌献给我们的爸爸妈妈,献给挂念我们的所

有亲人,愿他们都能平平安安健康幸福。

讨论题:亲情的含义是什么?武警战士应如何正确理解亲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