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大三上选修课数据库实验二数据库维护

北邮大三上选修课数据库实验二数据库维护
北邮大三上选修课数据库实验二数据库维护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实验报告

题目:数据库的日常维护和安全性管理姓名日期

实验环境:Microsoft SQL Server 2012

实验内容与完成情况:

3.1.1 完成数据库的备份、还原分+分)

通过SQL语句,对已建立的数据库StuManagement进行备份和还原操作

备份:

backup database StuManagement

to mybackup1

还原:

use master

restore database StuManagement

from mybackup1

with recovery,replace;

完成数据的导入、导出操作(1分+1分):

直接在Management Studio中,手工对已建立的数据库StuManagement进行数据的导入和导出操作(可导为Access数据库、Excel表格等)

导入:

导出:将S表导出到中

3.1安全性管理

3.2.1对已建立的数据库StuManagement进行,设置用户

直接在Management Studio中,手工对已建立的数据库StuManagement进行安全性管

理,建立2个不同的数据库用户。(1+1分)

在安全性下登录名右键新建,创建

在StuManagement下安全性用户处右键新建两个用户wb和wb1

3.2.2完成“授权和权利回收”的操作例子分+分)

分别用grant和revoke语句,对3.2.1已建立的用户,进行授权和权利回收的操作,并运行验证。

wb用户只具有public身份,用wb登录执行select语句,发现错误。

select Sno

from S;

退出,用Windows 账户登录,grant语句赋给wb select权限,并允许wb把这种权限再授予给别的用户

grant select

on S

to wb with grant option;

断开连接,用wb用户登录,执行select语句,发现成功查询

回收:

revoke select on S from wb cascade

Wb的权限已没有

出现的问题:

解决方案(列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列出没有解决的问题):

数据库系统实验三综述

实验题目实验三创建和使用视图、索引、存储过程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视图、索引、存储过程的定义、索引、存储过程的优点与、索引、存储过程的工作原理; 2、掌握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中创建、修改及删除视图、索引、存储过程; 3、掌握创建视图、索引、存储过程的SQL语句的用法;并能够熟练利用视图向表中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 4、掌握使用视图来查询数据。 二、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机,Windows; 2.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 2005; 三、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一)、视图 1、建立“计算机学院”的学生基本情况视图ies_student_view,该视图包括计算机学院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身年月、专业名称。 2、执行ies_student_view视图并观察结果。 3、建立课程1(上课编号)的学生名册的视图,该名册包括学生的学号、姓名、专业名称和这门课的成绩;并查询结果。 4、建立统计不及格情况的视图,列出不及格学生的学号、姓名和不及格的课程代码; 5、执行视图并观察结果。 6、修改视图ies_student_view,使该视图包括所有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出身年月、学院名称、专业名称。 7、执行ies_student_view视图并观察结果。 8、删除视图ies_student_view。并查询结果。

查询视图SQL语句及执行结果截图

(二)、索引 在student_course 表(学生选课表)的学生学号(sno )列上创建索引sc_sno_index

(三)、存储过程 题目(1)创建存储过程list_student_department,该存储过程接收学院代码作为输入中某个院系学生的全部信息。 查询分析器执行情况: 题目(2)使用SQL语句执行存储过程list_student_department

学生选课数据库SQL语句练习题(详细分解答案)

学生选课数据库SQL语句练习题(详细分解答案)

一、设有一数据库,包括四个表:学生表(Student)、课程表 (Course)、成绩表(Score)以及教师信息表(Teacher)。 四个表的结构分别如表1-1的表(一)~表(四)所示,数据如表1-2的表(一)~表(四)所示。用SQL语句创建四个表并完成相关题目。 表1-1数据库的表结构 表(一)Student 含义 属性名数据类型可否为 空 Sno Char(3) 否学号(主键) Sname Char(8) 否学生姓名 Ssex Char(2) 否学生性别 Sbirthday datetime 可学生出生年 月 Class Char(5) 可学生所在班 级 表(二)Course 含义 属性名数据类型可否为 空 Cno Char(5) 否课程号(主 键) Cname Varchar(10) 否课程名称 Tno Char(3) 否教师编号(外 键) 表(三)Score 含义 属性名数据类型可否为 空 Sno Char(3) 否学号(外键) Cno Char(5) 否课程号(外 键) Degree Decimal(4,1) 可成绩

主码:Sno+ Cno 表(四)Teacher 含义 属性名数据类型可否为 空 Tno Char(3) 否教师编号(主 键)Tname Char(4) 否教师姓名Tsex Char(2) 否教师性别Tbirthday datetime 可教师出生年 月 Prof Char(6) 可职称Depart Varchar(10) 否教师所在部 门 表1-2数据库中的数据 表(一)Student Sno Sname Ssex Sbirthday class 108 曾华男1977-09-01 95033 105 匡明男1975-10-02 95031 107 王丽女1976-01-23 95033 101 李军男1976-02-20 95033 109 王芳女1975-02-10 95031 103 陆君男1974-06-03 95031 表(二)Course Cno Cname Tno 3-105 计算机导论825 3-245 操作系统804 6-166 数字电路856

#(16课时)数据库实验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 (适用于计算机科学和技术、软件工程专业) 热风器4 计算机科学和技术学院 2011年12月 ⒈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数据库系统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现已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数据库原理是计算科学和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实践环节深入理解和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得到数据库使用的基本训练,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⒉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数据库、基本表、视图、索引的建立和数据的更新;关系数据库的查询,包括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等;数据库系统的实现技术,包括事务的概念及并发控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简单数据库使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⒊实验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实验教学重点包括: ⑴数据库、基本表、视图、索引的建立和数据的更新; ⑵SQL的数据查询; ⑶恢复、完整性和安全性实现机制; ⑷简单数据库使用系统的设计实现; 4教材的选用 萨师煊,王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实验1创建数据库(2学时) 实验目的 1.学会数据表的创建; 2.加深对表间关系的理解; 3.理解数据库中数据的简单查询方法和使用。 实验内容 一、给定一个实际问题,实际使用问题的模式设计中至少要包括3个基本表。使用问题是供应商给工程供应零件(课本P74)。 1.按照下面的要求建立数据库: 创建一个数据库,数据库名称可以自己命名,其包含一个主数据文件和一个事务日志文件。注意主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的逻辑名和操作系统文件名,初始容量大小为5MB,

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三 数据控制(安全性)..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报告 题目:实验三数据控制(安全性) 班级姓名学号日期2014年6月6日 一、实验目的 1.通过SQL对数据库进行安全性控制 2.完成教材中例题的上机练习 二、实验平台 微软SQL Server 2000或以上版本。 对于SQL Server 2000,使用查询分析器运行SQL语句,对于SQL Server 2005以上的版本,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运行SQL语句。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使用SQL对数据进行安全性控制,包括授权和权力回收。 操作完成后,查看授权用户是否真正具有所授予的数据操作权利,在权力回收操作之后,用户是否确实丧失了所回收的数据操作权力。 在前几次实验中已经建立了实验数据库,继续在此数据库上进行实验所要求的各项操作。认真填写实验报告,记录所有的实验用例。 四、实验步骤 1.以管理员sa登录数据库,新建DB数据库,然后运行如下SQL语句,创建 我们前几次实验所建立的表。 CREATE TABLE course ( Cno char(4) NOT NULL, Cname char(40) DEFAULT NULL, Cpno char(4) DEFAULT NULL, Ccredit smallint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Cno) ) ; -- -- 转存表中的数据'course' -- INSERT INTO course (Cno, Cname, Cpno, Ccredit) V ALUES ('1', '数据库', '5', 4); INSERT INTO course (Cno, Cname, Cpno, Ccredit) V ALUES ('2', '数学', NULL, 2);

高校学生选课系统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 ——高校学生选课系统 速提升。 本文是在对各大高校全校公开课学生选课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后, 进行详细分析讨论后撰写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报告。全文

从最初的系统规划,到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物理设计。 每一阶段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接下来的实现、运行与维护阶段,还 进行了对本系统的测试,最后是本次项目开发的心得和体会以及本文 的参考文献。 本系统是采用 MVC 模式(jsp+javabean+servlet)进行的 J2EE 企业级开发,主要功能是对学生选课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较行业同类 产品而言,本系统人机界面设计更加合理、人性化,用户操作简单方便。数据库的安全性更高,对用户访问权限进行了严格控制。数据存 取速度更快,使用年限更长。可以很好的满足高校公开课学生选课的 要求,极大的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 关键字:高校学生选课系统;Mysql;JSP 第一章系统开发可行性分析 分析系统的可行性,说明该软件开发项目的实现在技术上、经济上和操作上的可行性,评述为了合理地达到开发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可能实施方案,说明并论证所选定实施方案的理由。 1.1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软件能否满

足开发者的需要等。本课题是以jsp平台和Myeclipse作为开发工具,运用java 等语言进行开发,所使用的数据库是Mysql,数据库小巧、速度快,而且功能也十分完善,非常适合软件的开发。而且,平台降低开发和管理他们的数据基础设施的时间和成本,使得系统可以以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来运行他们最关键任务的应用程序。因此,系统的软件开发平台已成熟可行。硬件方面,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硬件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可靠性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低,其硬件平台完全能满足此系统的需要。综上所述,本系统所使用的技术完全可以满足该系统的开发。 1.2经济可行性 本课题开发所涉及的操作平台、开发工具基本上都是实验室机房已具备的软件,都是免费使用的,而且如今的市场情况是:其他都在涨价,就电子类产品在降价。而且我们可以免费参阅图书馆的书籍、期刊,免费下载相关文献资料,所以在经济上不存在很大的负担。 1.3操作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是以数据、图表作为人机交互载体的,在整个系统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用户输入相关信息,根据相应提示进行选择即可,操作简单,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系统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和易用性,用户只需要阅读用户手册,或者观看别人演示,即可熟练掌握本系统的使用。因此从操作可行性方面来说,本系统也是完全可行的。 第二章需求分析 2.1引言 为了规范、有条理的进行本系统的设计以及合理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为使后续的开发维护工作变得可靠而轻松,编写本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旨在开发过程中进行参考,使系统在需求的范围之内进行开发,避免重复劳动,加快开发进度以及提高开发效率,同时也是为以后系统维护服务提供指南。

福建工程学院《实验指导书(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

数据库系统原理 实验指导书 (本科)

目录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1) 实验二SQL Sever中的单表查询 (3) 实验三SQL Serve中的连接查询 (4) 实验四SQL Serve的数据更新、视图 (5) 实验五数据控制(完整性与安全性) (7) 实验六语法元素与流程控制 (9) 实验七存储过程与用户自定义函数 (11) 实验八触发器 (12)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2000/2005查询分析器。 2.掌握SQL语言的DDL语言,在SQL Server2000/2005环境下采用Transact-SQL实现表 的定义、删除与修改,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方法。 3.掌握SQL Server2000/2005实现完整性的六种约束。 二、实验内容 1.启动SQL Server2000/2005查询分析器,并连接服务器。 2.创建数据库: (请先在D盘下创建DB文件夹) 1)在SQL Server2000中建立一个StuDB数据库: 有一个数据文件:逻辑名为StuData,文件名为“d:\db\S tuDat.mdf”,文件初始大小为5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不受限制,文件的增长率为2MB; 有一个日志文件,逻辑名为StuLog,文件名为“d:\db\StuLog.ldf”,文件初始大小为5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为10MB,文件的增长率为10% 2)刷新管理器查看是否创建成功,右击StuDB查看它的属性。 3.设置StuDB为当前数据库。 4.在StuDB数据库中作如下操作: 设有如下关系表S:S(CLASS,SNO, NAME, SEX, AGE), 其中:CLASS为班号,char(5) ;SNO为座号,char(2);NAME为姓名,char(10),设姓名的取值唯一;SEX为性别,char(2) ;AGE为年龄,int,表中主码为班号+座号。 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SQL语句。 (1)创建表S; (2)刷新管理器查看表是否创建成功; (3)右击表S插入3个记录:95031班25号李明,男性,21岁; 95101班10号王丽,女性,20岁; 95031班座号为30,名为郑和的学生记录; (4)将年龄的数据类型改为smallint; (5)向S表添加“入学时间(comedate)”列,其数据类型为日期型(datetime); (6)对表S,按年龄降序建索引(索引名为inxage); (7)删除S表的inxage索引; (8)删除S表; 5.在StuDB数据库中, (1)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P82页的学生-课程数据库创建STUDENT、COURSE 和SC三张表,每一张表都必须有主码约束,合理使用列级完整性约束和表级完整性。 并输入相关数据。 (2)将StuDB数据库分离,在D盘下创建DB文件夹下找到StuDB数据库的两个文件,进行备份,后面的实验要用到这个数据库。 6.(课外)按照《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P74页习题5的SPJ数据库。创建SPJ数据 库,并在其中创建S、P、J和SPJ四张表。每一张表都必须有主码约束,合理使用列级完整性约束和表级完整性。要作好备份以便后面的实验使用该数据库数据。 三、实验要求:

中南大学大型数据库报告实验三

中南大学 大型数据库报告 学生姓名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计科120x

《大型数据库技术》实验三 1.创建一个PROFILE文件pTester,设置锁定用户的登录失败次数为3次,会话的总计连接时间60分钟,口令可用天数30天。 CREATE PROFILE pTester LIMIT FAILED_LOGIN_ATTEMPTS 3 connect_time 60 password_life_time 30; 2.查询目前所有的环境资源文件及其限制。 SELECT PROFILE, RESOURCE_NAME, LIMIT FROM DBA_PROFILES ORDER BY PROFILE

3.创建一个新用户Tester(C##Tester),密码为Tester,缺省表空间是CAP_ts。在CAP_ts 表空间中可以使用2M空间,指定环境资源文件为pTester。 CREATE USER Tester IDENTIFIED BY Tester DEFAULT TABLESPACE CAP_ts QUOTA 2M ON CAP_ts PROFILE pTester; 4.将创建会话的权限授权给用户Tester(C##Tester)。 GRANT CREATE SESSION To Tester SELECT * FROM DBA_SYS_PRIVS 5.将角色RESOURCE指派给用户Tester。 GRANT resource TO Tester;

6.查看用户Tester(C##Tester)具有的所有系统权限。 SELECT * FROM DBA_SYS_PRIVS 7.新用户Tester(C##Tester)创建一个表Tester_customers,表的结构与CAP数据库中的表Customers一致。将在该表上进行SELECT和DELETE的权限授予用户CAPUser(假设CAPUser是已存在的数据库CAP中所有对象的创建者)。 create table Tester_customers as select * from Customers; grant select,delete on Tester_customers to CAPUser 8.查看与用户Tester(C##Tester)相关的所有对象授权信息。 SELECT * FROM DBA_TAB_PRIVS WHERE GRANTEE='Tester'; 9.用命令行方式将表Orders中一季度的订单记录导出到文件expOrders1.dmp中。 EXP useid=system/Manager11 grant=Y file=c:\expOrders1.dmp tables=(Orders:season1); 10.用命令行方式将所有的顾客记录导出到文件expCustomers.dmp中。 EXP useid=system/Manager11 file=C:\expCustomers.dmp grant=Y tables=(Customers); 11.将用户CAPUser所属的表Customers(已导出到文件expCustomers.dmp中),导入账户Tester(C##Tester)。 imp system/Manager11 file=exptrainee fromuser=CAPUser touser=Tester table=Customers

数据库设计学生选课系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与报告 2010 / 2011 学年第 2 学期 姓名:季亚 学号: 班级: 09数媒(1)班 指导教师:周蓓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1

目录 实验八数据库设计.................................................... 一、概要设计 1.1目的和意义 1.2内容和要求 二、需求分析 2.1背景 2.2概要分析 2.3开发技术 2.4系统主要功能 三、E-R图 3.1 概念设计................................................. 3.2 E-R图................................................... 四、逻辑结构 4.1逻辑转换 4.2细化表结构 五、数据库实施 5.1创建表 5.2创建必要视图 5.3创建必要触发器 5.4创建必要存储过程 六、总结 参考文献.........................................................

实验八数据库设计 一、概要设计 1.1目的和意义 随着无纸化办公的普遍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以及网络式的信息交互方式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让计算机来管理学生的信息是现在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网上选课与传统的选课方式相比更加节约资源,增加了学生选课自主权。 学生选课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一个学校不可或缺的部分, 学生选课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选课信息而设计的。学生选课系统的将使选课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选课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准确、及时、有效的查询和修改学生选课情况。 与传统的选课方式相比,网上选课系统利用局域网为学生选课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学生在公共机房,或者宿舍的个人电脑上便可以通过校园网络来选课。在选课期间内,学生能够使用选课系统灵活的修改自己的选课情况,大大提高了学校选课工作的效率。教务处的教师则可以通过选课系统的管理员子系统来管理学生的选课情况,使得学生选课工作达到系统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学校的工作效率,为广大师生及相关人员节省了极多的时间。 数据库对于一个应用系统的意义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设计良好的数据库系统一方面,能够给开发者带来便捷,更轻松的进行系统设计与编码;另一方面,对于系统的后期维护也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数据库系统能够保证系统的可扩充性,以及系统的移植性等问题。 1.2内容和要求 本实验将设计出一个高校网上选课数据库系统,其要求简要如下: (1)系统用户由三类组成:教师、学生和管理员。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第六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实验指导 (第六版) 计算机学院 2010/09

改版履历

目录 目录 (3) 1.实验概要 (4) 1.1.实验说明 (4) 1.2.实验环境和配置 (4) 1.3.上机要求 (4) 2.实验1:数据库/表的基本操作和表级约束 (5) 2.1.目的和要求 (5) 2.2.实验准备 (5) 2.3.实验内容 (5) 3.实验2:库级约束和基本表的数据操作 (8) 3.1.目的和要求 (8) 3.2.实验准备 (8) 3.3.实验内容 (8) 4.实验3:视图操作和安全性控制 (10) 4.1.目的和要求 (10) 4.2.实验准备 (10) 4.3.实验内容 (10) 5.实验4:存储过程/触发器/ODBC数据库编程 (12) 5.1.目的与要求 (12) 5.2.实验准备 (12) 5.3.实验内容 (12) 6.实验5:数据库综合实验 (14) 6.1.目的与要求 (14) 6.2.实验准备 (14) 6.3.实验内容 (14) 5.3.1.题目一:零件交易中心管理系统 (15) 5.3.2.题目二:图书管理系统 (15) 5.3.3.题目三:民航订票管理系统 (15) 5.3.4.题目四:学生学籍管理系统 (15) 5.3.5.题目五:车站售票管理系统 (16) 5.3.6.题目六:企业人事管理系统 (16) 5.3.7.题目七:电话交费管理系统 (16) 5.3.8.题目八:医药销售管理系统 (16) 7.附录:实验报告格式 (17)

1.实验概要 1.1.实验说明 内容:本课程实验分5次完成,每次完成一部分。具体内容参考本指导的后半部分。 成绩:每次实验100分,最后取所有实验的平均分作为实验的总成绩。评分标准如下: 上述每一项按照百分制给出分值,最后按照比率计算每次实验的最终成绩。 实验报告 每次实验需提交电子版的实验报告(最后一次实验需提交设计文档,源程序等相关资料)。每次实验结束时,将写好的实验报告,提交给各班辅导老师。如果确有困难没有完成的情况下,课后自己完成之后提交到辅导老师的邮箱里。由辅导老师根据课堂上机实验检查状况和实验报告的内容给出每次实验的成绩。 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内容、实验步骤、程序源码、运行结果(可以是程序的输出,也可以是运行画面的抓屏,抓屏图片要尽可能的小,否则文件太大)。每份实验报告是一个WORD文档。实验报告命名规则如下:DBx(实验次数)_XXXXXX(学号)_姓名例如:052978的学生的第一次实验报告文件名: DB1_052978_李宁注意:请每个人保存好自己的实验报告的电子版,直到该门课考试成绩公布之后。 1.2.实验环境和配置 SQL Server 2008(Microsoft SQL Server 2008 Express With Advance Service) 1.3.上机要求 ●上机之前,请做好预习,需要写一个简单的预习报告,格式不限。 ●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数据库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一、概述 项目背景:数据库课程设计 系统名称:教务管理系统 开发环境:SQL Server 2008 二、需求分析 1、系统的概述 ?一个学校由很多个学院组成,每个学院有多个专业,每个专业有1个或 者多个班级。一个学生只属于1个班级,学生有姓名、学号、性别、身 份证号、入学时间等属性。 ?每个专业的每个年级都有对应的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指定了这个专业这 个年级的某门课程在那个学期上,学分、学时是多少。每个学院都设置 有1个教务秘书,这些信息都由教务秘书进行输入。每个院系的课程都 有自己的唯一编码,比如计算机系上的C语言,和电子系上的C语言, 虽然都是同一门课,但是编码是不同的。但是同一个院系中的相同的课 程,课程代码是唯一的。比如计算机学院的07计算机软件专业和计算机 学院的07计算机科学专业都有C语言课程,这两门课程的课程代码是相 同的。 ?教务秘书在每个学期的中间时刻,为下一个学期进行排课,排课的内容 根据教学计划,比如08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在2009-2010年第2 学期上的课程,可以通过教学计划得知要上什么课程,然后对这些课程 安排上课教师(比如陈越)、上课时间(比如星期2,第1-2节)和地点 (理工楼234),有的课程是单周上,有的双周,也有是每周都上的。 ?在每个学期期末,学生登录到网站上选择下一个学期需要上的课,选择 的时刻,可以选择是否需要教材,如果某门课程的人数选满了,则不能 给任何学生选择了。 ?学生根据选择的课程进行上课,参加考试。每个老师可以用自己的用户 名和密码登陆网站,选择这个学期自己所教的课程(一个老师可以上多 个班级的课程),输入这个班级的成绩,成绩分为期末考试成绩、期中考 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成绩以及总评成绩。这些成绩都需要进行存储。 ?为了保证安全性,老师输入的成绩并不是直接放到最终的成绩表中,而 是放在一个临时的表中,只有当教务秘书审核过后,才导入到最终的成 绩表中。

《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修订(new)

《大型数据库系统》课程实验指导书修订刘忠民刘晓瑢

实验一DDL语句及DML语句操作 一、实验目的 ●了解Oracle系统的组织结构和操作环境 ●熟悉Oracle系统环境 ●掌握创建、修改、删除表的不同方法 二、实验环境 一台计算机,安装了WINDOWS 2000 SERVER和Oracle 9i。Oracle帐户(system/manager, sys/change_on_install, scott/tiger) 三、预备知识 表是组织数据的基本数据结构,又叫基本表或基表。每张表都有一个名字,称为表名或关系名。一张表可以由若干列组成,列名唯一,又称为属性名。表中的一行称为一个元组或一条记录。同一列的数据必须具有相同的数据类型。表中的每一列值必须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 SQL语言是一种综合的、通用的、功能极强的关系数据库语言,SQL语言包括三种类型的语句:DDL(数据定义语言)、DML(数据操纵语言)和DCL(数据控制语言)。其中DDL用来定义数据库中的对象(表、视图等),DML用来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增删改及查询操作。 与表有关的DDL语句有建表、修改表、删除表。 建表语句CREATE TABLE ?基本语法如下 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1 数据类型[列完整性约束], 列名1 数据类型[列完整性约束], ...... [表完整性约束]) [存储子句] ; 如: CREATE TABLE student (sno NUMBER(6), sname CHAR(6) DEFAULT ‘无名氏’, sex CHAR(2), birthday DA TE DEFAULT SYSDA TE, dno CHAR(3)); 可以用DEFAULT方式给出列的默认值。 定义表的完整性约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定义表时一般都需要为表定义适当的约束,在Oracle中包括主码完整性约束(PRIMARY KEY)、唯一完整性约束(UNIQUE)、非空完整性约束(NOT NULL)、基于属性值的完整性约束(CHECK)、引用完整性约束或外键约束(REFERENCES)

大型数据库系统(SQL Server 2005)--实验指导讲义

实验一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服务器界面使用及数据库原理知 识的应用 1.实验目的 (1)通过使用SQL Server 2005的控制界面感受SQL Server 2005。 (2)熟悉SQL Server 2005所需的软、硬件要求。 (3)熟悉SQL Server 2005支持的身份验证种类。 (4)掌握SQL Server 2005服务的几种启动方法。 (5)掌握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常规使用。 (6)掌握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方法——E-R图。 2.实验准备 (1)了解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的常规使用。 (2)了解SQL Server 2005所需的软、硬件要求。 (3)了解SQL Server 2005支持的身份验证种类。 (4)了解SQL Server 2005服务的几种启动方法。 (5)了解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方法——E-R图。 3.实验内容 (1)分别使用“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和“SQL Server和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登录SQL Server 2005集成控制台。 (2)利用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配置SQL Server 2005服务器。 (3)利用SQL Server 2005创建的默认帐户,通过注册服务器向导首次注册服务器。 (4)试着创建一些由SQL Server 2005验证的账户,删除第一次注册的服务器后用新建的账户来注册服务器。 (5)为某一个数据库服务器指定服务器别名,然后通过服务器别名注册该数据库服务器。 (6)熟悉和学习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7)设计E-R图。参照书上19页的优化模式,要求注明实体的主码、联系的类型和主码。

北邮大三数据库实验六数据查询分析实验

实验六数据查询分析实验 实验目的 通过对不同情况下查询语句的执行分析,巩固和加深对查询和查询优化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优化数据库系统的实践能力,熟悉了解Sybase中查询分析器的使用,并进一步提高编写复杂查询的SQL 程序的能力。 实验内容 1.索引对查询的影响 (1)对结果集只有一个元组的查询分三种情况进行执行(必如查询一个具体学生的信息):不建立索引,(学号上)建立非聚集索引,(学号上)建立聚集索引。 建立聚集索引: create clustered index student on student(student_id) go 建立非聚集索引: create nonclustered index student_index on student(student_id) go 用查询分析器的执行步骤和结果对执行进行分析比较。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_id='30201' 不建立索引 建立聚集索引

建立非聚集索引 (2)对结果集中有多个元组的查询(例如查看某门成绩的成绩表)分类似(1)的三种情况进行执行比较。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_id>'30401' 不建立索引:

建立聚集索引: 建立非聚集索引: (3)对查询条件为一个连续的范围的查询(例如查看学号在某个范围内的学生的选课情况)分类似(1)的三种情况进行执行比较,注意系统处理的选择。 select*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_id between'31201'and'31415' 不建立索引:

数据库学生选课系统完整版

数据库学生选课系统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数据库设计——学生选课系统 设计内容: 我们组设计的是学生选课管理系统,选课管理系统是学校教务系统中很庞大、很复杂的一个数据库系统,在这里我们将其简化,只选取了部分比较直观的关系模式。我们设计的系统涉及院系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课程信息、选课信息、还有成绩管理及查询。 设计目标: 所实现的功能有:能记录院系、学生、教师以及课程的基本情况,能记录学生所选的课程以及相应的成绩和授课教师。每个学生和老师都只能被一个院系管理,为了简化每个教师最多教授一门课程,每个学生可选多门课程或者不选,每个学生选修的每门课程有一个成绩记载,每个教师教授最多一门课程,学生在系统中可以有查询成绩的权限,管理员有修改成绩的权限。 需求分析 :需求背景 随着信息时代科技不断提高,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大学期间有许多公共选修课,以往的选修课方法是课堂报名或者纸上填写方式报名,这种方法虽然直接,但是造成选课的盲目性,而且学生选过课程后不好在更改查看,一方面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另一方面浪费时间以及在认为统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差错的情况。这给广大的老师和学生带来诸多的不便,管理起来也相当困难。使用网上选课系统可以提前进行网上选课,并且选课以后学生还可以在查看和更改,随意选择各个老师的课程,老师管理起来也比较方便。鉴于它的重要性,这就迫切需要研制开发一款功能强大,操作简单,具有人性化的网上选课系统。 :选课分析 根据分析,本系统的实体有学生、教师、课程和选课信息。 描述学生的属性有:学号、院系、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入学时间、专业、班级。 描述教师的属性有:教师编号、姓名、性别、职称、专业。 描述课程的属性有:课程编豪、课程名称、授课老师、课程类型、上课时间、上课地点、学时、学分。

数据库系统实验

实验指导书 班级:090402 姓名:郑锦坤

序言 数据库是数据管理的最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通过学习重点让大家掌握数据库技术的程序设计思想和方法,学习开发管理系统的技术,并结合PB8.0以上版本和SQL SERVER 2000以上版本上机环境编程测试。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这里安排五个实验单元。 实验报告的内容 1.题目 描述每个实验的内容是什么。 2.需求分析 用E-R图描述数据库的模式设计及每个关系模式的建立;描述数据字典及程序数据流;每个事件、函数或过程 的头和规格说明; 3.源程序清单和结果 源程序要加注释,要有测试数据及结果。

实验1:学习SQL 语句与SQL SERVER的数据库环境(4学时) 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学会使用SQL SERVER环境建 库的方法,学会SQL SERVER企业管理器和查询分析器的使用,通过数据库操纵环境,了解库的建立、表的建立、数据库 的查询实现方法。实验数据如下: Student SC

实验报告 1 日期: 一.SQL语句实验题目: 1.建立课程表 2.建立学生表 3.建立选课表 4.查询所有学生的详细信息

SELECT Student.SCLASS, Student.SNO,Student.SNAME, Student.SSEX, Student.SAGE , Student.SDEPT,https://www.360docs.net/doc/378806457.html,O,SC.GRADE,https://www.360docs.net/doc/378806457.html,AME,Course.CPNO,Course. CCREDIT FROM Course,Student,SC WHERE SC.SCLASS=Student.SCLASS AND SC.SNO=Student.SNO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378806457.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378806457.html,O 5.查询1班的学生号学及姓名 SELECT SNO,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CLASS='1' 6.查询‘刘晨’的出生年 7.查询姓‘刘’的学生的详细情况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范文

《数据库系统原理》实验指导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与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二○一二年

目录 实验一认识DBMS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二交互式SQL(4小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三数据库完整性(2小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实验四数据库安全性(2小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一认识DBMS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某个商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安装使用,初步了解DBMS的工作环境和系统构架。在此推荐SQL SERVER2005。 2.熟悉DBMS的安装、配置及使用。 3.搭建今后实验的平台。 二、实验平台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数据库管理系统:SQL SERVER2005。选择安装各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之前,请仔细看清硬件的配置要求。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根据安装文件的说明安装数据库管理系统。在安装过程中记录安装的选择,并且对所作的选择进行思考,为何要进行这样的配置,对今后运行数据库管理系统会有什么影响。 2.学会启动和停止数据库服务。 在正确安装SQL SERVER2005后,SQL SERVER数据库引擎服务会在系统启动时自动启动。如果要手动地启动和停止数据库引擎服务,可以通过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SQL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来进行管理。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综合了SQLSERVER 2000中的服务管理器、服务器网络适用工具和客户端网络实用工具的功能。 打开 SQL SERVER配置管理器工具,单击“SQL SERVER2005服务”节点,其中的“SQL SERVER”服务就是我们所说的数据库引擎。与SQL SERVER 2000一样,可以通过这个配置管理器来启动、停止所安装的服务,如“SQLSERVER(MSSQLSERVER)”。 3.了解RDBMS系统的体系结构。 SQL SERVER2005是一款具有“客户机/服务器”架构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使用T-SQL语言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传递客户机的请求和服务器的响应。 数据库体系结构:又划分为数据库逻辑结构和数据库物理结构。数据库逻辑结构主要应用于面向用户的数据组织和管理,如表、视图、存储过程和触发器、约束等。数据库物理结构主要应用于面向计算机的数据组织和管理,如数据以表文件的形式存放在硬盘上。 4.了解RDBMS的管理和使用。例如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是SQL SERVER 2005种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它融合了SQL SERVER2000的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OLAP分析器等多种工具的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简单的实用工具,使用这个工具既可以用图形化的方法,也可以通过编写SQL语句来实现数据库的操作。 5.初步了解RDBMS的安全性,这里主要是服务器用户的登录和服务器预定义角色。可以尝试建立一个新的登录名,赋予其数据库管理员的角色,今后的实验可以用该登录名来创建数据库用户。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全套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实验指导书 (本科) 福建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系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教研室 浅诺制作 2012年5月

目录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1) 实验二 SQL Sever中的单表查询 (5) 实验三 SQL Serve中的连接查询 (8) 实验四 SQL Serve的数据更新、视图 (12) 实验五数据控制(完整性与安全性) (17) 实验六语法元素与流程控制 (22) 实验七存储过程与用户自定义函数 (28) 实验八触发器 (34)

实验一数据定义语言 一、实验目的 1.熟悉SQL Server2000/2005查询分析器。 2.掌握SQL语言的DDL语言,在SQL Server2000/2005环境下采用Transact-SQL实现表 的定义、删除与修改,掌握索引的建立与删除方法。 3.掌握SQL Server2000/2005实现完整性的六种约束。 二、实验内容 1.启动SQL Server2000/2005查询分析器,并连接服务器。 2.创建数据库: (请先在D盘下创建DB文件夹) 1)在SQL Server2000中建立一个StuDB数据库: 有一个数据文件:逻辑名为StuData,文件名为“d:\db\”,文件初始大小为5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不受限制,文件的增长率为2MB; 有一个日志文件,逻辑名为StuLog,文件名为“d:\db\”,文件初始大小为5MB,文件的最大大小为10MB,文件的增长率为10%

2)刷新管理器查看是否创建成功,右击StuDB查看它的属性。 3.设置StuDB为当前数据库。 4.在StuDB数据库中作如下操作: 设有如下关系表S: S(CLASS,SNO, NAME, SEX, AGE), 其中:CLASS为班号,char(5) ;SNO为座号,char(2);NAME为姓名,char(10),设姓名的取值唯一;SEX为性别,char(2) ;AGE为年龄,int,表中主码为班号+座号。 写出实现下列功能的SQL语句。 (1)创建表S; (2)刷新管理器查看表是否创建成功; (3)右击表S插入3个记录:95031班25号李明,男性,21岁; 95101班10号王丽,女性,20岁; 95031班座号为30,名为郑和的学生记录;

数据库系统实验报告_实验三_数据控制(安全性)

可得到最后界面如下: 3.以sa用户(DBA)登录,运行教材上 4.2.4中的例1~例7对7个新用户授权。 每运行一个例子后,以相应的用户名重新登录,验证新用户是否具有授予的权限。 注:SQL Server中的权限授予与回收命令与教材例题上的细节有所不同,这里只写出在SQL 2000中的权限授予与回收命令语句。 【例1】把查询student表的权限授给用户u1。 GRANT SELECT

TO u1; 执行完授权语句后,用u1登录,验证其是否已有查询权利。 重新连接数据库,登录界面如下: 用u1登录后,执行一条SELECT命令,显示了查询结果如下所示,说明u1已具有了对student表的查询权限。 【例2】把对student表和course表的全部操作权限授予用户u2和u3。 GRANT ALL PRIVILEGES ON student TO u2,u3; GRANT ALL PRIVILEGES

TO u2,u3; 执行完授权语句后,用u2登录,验证其是否已有所有权利。 用u2登录后,执行两条SELECT命令,显示了查询结果如下所示,说明u2已具有了对student表的查询权限,再执行INSERT命令,DELETE命令,UPDATE 命令,同样可得到结果。说明u2已具有了对student表和SC表的所有权限。 同u2一样,u3也已具有了对student表和SC表的所有权限。 【例3】把对表SC的查询权限授予所有的用户。 GRANT SELECT ON SC TO PUBLIC; 【例4】把查询student表和修改学生学号的权限授予用户u4。 GRANT UPDATE(Sno),SELECT ON stud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