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电源原理图及调试方法、故障排除与实例

中频电源原理图及调试方法、故障排除与实例
中频电源原理图及调试方法、故障排除与实例

中频电源原理图及调试方法、故障排除与实例

中频电源调试步骤

首先把调节板中W1过流、W2过压电位器右旋到底;W6电位器右旋到底少回旋;W3、W4电位器调到中间基本水平位置;启动中频电源,调到直流电压到200V,再调W3,直到中频电压是直流电压的倍,停止中频电源,把控制板DIP-1开关拨到下侧(开)再启动中频电源,调到直流电压到200V,再调W4,直到中频电压是直

流电压的倍,停止中频电源,频电压是直流电压的倍,停止中频电源,把控制板DIP-1开关拨到上侧(关),启动中频电源,看中频电压是否能升到750V,直流电压是否能升到500V,如果达不到以上数值,可调节W2达到以上额定值;中频电压再调到200V,加料使电流升高,左旋W1电位器,使电流调至额定电流。

中频电源的故障排除与实例

1 维修前的准备工作

a) 维修时所需的工具有:数字万用表或指针万用表、20M以上双踪示波器、500V摇表、25W 电烙铁、螺丝刀、扳手等。

b) 维修时所需的资料有:设备有关电气图、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c) 维修前应先了解设备的故障现象,出现故障时所发生的情况,以及查看设备的记录资料。

d) 备一些易损件和常用的元器件。

e) 维修前有必要对设备进行一下全面检查,紧固所有连接线和端子,看一下有无出现发黑、打火、短接、虚接等。

2 故障排除

初调的电源出现故障,整机启动失败,并伴随一定的现象,现说明如下:

A) 按下中频启动按钮,调节功率电位器,电源毫无反应或只有直流电压无中频电压,其原因可能是:

a.负载开路及感应器未接入;

b.逆变脉冲功率过小或无脉冲,逆变管未被触发;

c.整流电路发生故障,无整流输出。

B) 按下中频启动按钮后,过流保护动作,整流拉入逆变状态。

对新安装的电源,应检查电压极性是否正确,逆变脉冲的极性是否正确,引前角是否太小。

对已运行的电源不存在极性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a. 晶闸管有无损坏,用万用表测量判断

b. 快熔是否损坏,若坏更换

c. 负载回路是否短路,负载过重

d. 引前角是否太小

e. 逆变脉冲是否有干扰,晶闸管特性是否变坏

f. 过流整定值是否有改变,重新整定】

g. 电流反馈是否过大,反馈量过大也使振荡停止

h. 整流电路出故障,直流输出太低

i. 中频电源绝缘是否降低

j. 电压反馈信号是否断开

3 故障排除实例

1) 故障现象:设备无法启动,启动时只有直流电流表有指示,直流电压、中频电压均无指示。

分析:

a.逆变触发脉冲有缺脉冲现象;

b.逆变晶闸管击穿;

c.电容器击穿;

d.负载有短路、接地现象;

e.中频信号取样回路有开路或短路现象。

2)故障现象:启动困难,启动后中频电压高出直流电压一倍以上,且直流电流过大。

分析:

a. 逆变回路有一只晶闸管损坏;

b. 逆变可控硅有一只不导通,即“三条腿”工作;

c. 中频信号取样回路有开路或极性错误现象;

d. 逆变引前角移相电路出现故障;

3)故障现象:启动困难,启动后直流电压,难以到达满负荷或难以接近满负荷,且电抗器震动大,声音沉闷。

分析:

e. 整流可控硅开路、击穿、软击穿或电参数性能下降

f. 缺少一组整流脉冲

g. 整流可控硅门极开路或短路

4)故障现象:能够启动,但启动后马上停机,设备处于不断重复启动状态。

分析:

h. 引前角太小;

i. 负载振荡频率在它激频率的边缘

5)故障现象:设备启动后,当功率升到一定值时,易过流保护,有时烧坏晶闸管原件,才重新启动,现象依然如故

分析:

j. 如果在刚启动后低电压下产生过流,则逆变引前角太小使可控硅不能可靠关断

k. 逆变晶闸管水冷套散热效果下降

l. 槽路连接导线有接触不良

6)故障现象:设备启动时无任何反应,控制板上缺相等亮

分析:

快熔烧断

7) 故障现象:设备运行时直流电流已达到额定值,但直流电压和中频电压低。

分析:

8) 故障现象:设备运行时,直流电压和中频电压均已达到额定值,但直流电流小,功率低。

分析:

此现象刚好与7)故障现象相反,是由于负载阻抗高引起的

a. 负载补偿电容器的补偿量不足

b. 槽路连接节点接触电阻过大,清理灰

9) 故障现象:设备运行正常,直流电流指示偏高,如果将电流设在额定值,则电压太低,去功率表指示和电流电压表的指示相乘不一致

分析:

此现象通常是分流器与接线的污垢和氧化层使接触电阻增大使分流器上产生的电压增高

所致

10) 故障现象:设备运行正常,但停止后启动无任何反应,也无任何保护。指示。

分析:

a. 中频启动开关损坏

b. 保护电路故障,通常是电路板上扫频电路集成块NE556有问题

c. 给定电路中,给定信号中断

11) 故障现象:频繁烧坏可控硅原件,更换后,又烧坏

分析:

可参考故障E)另外介绍如下:

a. 晶闸管在反向关断时,承受反向电压的瞬时毛刺电压过高,检查阻容吸收

b. 负载对地绝缘降低,及对地打火,或晶闸管两端形成高压

c. 脉冲触发回路故障,突然丢失触发脉冲造成晶闸管开路

d. 设备运行时负载开路

e. 设备运行时负载短路

f. 保护系统故障(保护失灵)

g. 晶闸管冷却水系统故障

h. 电抗器故障,造成逆变侧电流断续,因电抗器磁饱和和失去限流作用烧坏晶闸管

i. 换相电感电感量太大,或绝缘降低引起电流不稳定

12) 故障现象:启动设备时,当打开中频启动开关,主电路开关保护跳闸或过流保护

分析:

a. 功率调节旋钮在最高位置,瞬间电流冲击太大

b. 电流调节器故障,尤其是电流互感器损坏或接线开路,启动无电流反馈抑制,电流冲击太大

13) 故障现象:中频变压器烧坏,更换后启动设备依旧烧坏

分析:

此现象一般发生在升压负载设备上,主要由于泄放电感虚接开路引起,升压方式两组电容电压不一致,放电时高电压放电慢,没放完又开始充电,就会在电容器上积累直流电荷,通过泄放电感释放,泄放电开路,就会通过中频变压器释放,由于中频变压器容量小,烧坏

14) 故障现象:在升压电路中泄放电感发热或烧坏

分析:

a. 泄放电感小

b. 逆变脉冲不对称

c. 逆变可控硅有一只烧坏的情况下运行,此时中频输出电压波形崎变,引起泄放电感流过的电流很大,引起发热或烧坏

15) 故障现象:设备能启动,启动成功好频率比原来高很多,有时不好启动

分析:

a. 负载线圈匝间有短路现象

b. 负载电容器柱子有开路

16) 故障现象:容易启动,但升压时电压容易过压,有时过压过流同时出现

分析:

a. 逆变引前角过大,造成逆变毛刺电压过高

b. 电源柜内部主回路有虚接、绝缘降低、打火现象

c. 负载线圈或电容器有虚接、绝缘降低、打火现象

d. 逆变晶闸管触发有问题,连线松动或门极开路

17) 故障现象:设备可用启动,但电压升不高,电抗器声音大,且沉闷,电压升起时不稳定,有时过流过压保护,有时烧坏可控硅,但整流好的

分析:

a. 电抗器电感量大,出现磁饱和,起不到滤波作用

b. 电抗器绝缘不好

此现象不是中频电源故障,而是由于负载阻抗过低引起的

a. 串联电容器有损坏的

b. 感应器有匝间短路现象

常见故障的处理

1.控制开关合上后,控制板上指示灯不亮。此故障可能的原因有:

1)控制开关坏,用测电笔或万用表测量控制开关的进线及出线端是否带电或电压是否正常,若不正常,确认故障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其电压正常。

2)电源变压器坏或者接线不牢靠,先紧固接线,如仍不完好,可断开变压器的一个接线端,用万用表测量变压器的线圈通断情况,如线圈断,则需更换电源变压器。

3)控制电源保险断,可用测电笔测量,确认后更换保险即可。

2.主回路空气开关合不上。

1)水压力低,水压继电器没有接通,应设法使水压正常。

2)空气开关失压保护线圈没有得电。检查失压保护回路,排除出线路的故障,使线圈得电。

3)空气开关合上即跳。主回路中可能有短路现象,应仔细检查,使短路故障消除,再送电工作。或者是因为空气开关的脱扣电流整定不对,应重新整定。

3.静态直流电压不正常。

1)交流输入电压低。

2)整流输出缺相,检查控制板输出脉冲是否正常,可控硅控制极及阴极接线是否可靠,检查快熔是否正常。

3)主回路各连接点接触不良好。

4)整流可控硅坏。

4.设备不能启动。

1)逆变脉冲不正常。

2)逆变检查开关没有拨到自激档(工作位置)。

3)中频电容器上的电流互感器坏或者接线错误。更换互感器的接线端,或者测量互感器的线圈通断情况。

4)中频变压器上的电压信号接线有误。

5)电压或电流信号的瓷盘电位器损坏或接线不可靠,应固定接线或检查电位器并修复。

6)控制板上的进线电阻(5W,470--600Ω)是否损坏。

7)检查电压、电流综合信号的完整线路是否有误。

8)中频电容有短路或有损坏。

9)感应圈有匝间短路或对地短路。

10)逆变桥回路有故障。

5.静态直流电压正常,加负载后电压不能上升。

1)限流调整值过低,此时设备应有“嗡嗡”地异常响声,可调整限流整定电位器,使其正常工作。

2)限压调整值过低,同上方法调整即可。

3)逆变桥中有一只可控硅击穿或不工作。用示波器观察触发脉冲和可控硅两端波形,以便确认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故障。

4)逆变桥中其它部位故障。

6.设备正常工作,电压突然降低,并有“嗡嗡”地异常声音。

1)整流桥中有一只可控硅击穿或不工作。

2)逆变桥中有一只可控硅击穿或不工作。

3)整流桥中有一只快熔损坏。

4)限压或限流发挥作用所致。

7.过压调整好后,调整限压整定电位器,过压保护动作。

此为正常现象,应把限压整定电位器调整到合适位置,按调试说明方法重新调整过压整定值,使其稳定工作。

8.工作时电压升到最大时,但电流较低,功率也较低。

1) 并联谐振电容器容值偏小,应增加电容器。

2) 可改变感应圈的匝数来改变电流。

3) 可改变炉衬的厚度来改变电流。

9.静态直流电压不能够全导通。

1) 相序错误,调整任意两相线路即可。

2) 调节功率电位器阻值不对。

3)保护电路一直处于动作状态。

其他说明:

a. 当发生故障停机后,先观察控制板上哪个故障灯亮,同时检查电源是否正常,kk,kp有无损坏,若没有再启动

b. 当发生故障或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停止功率,待排除故障后方你能重新启动电源

感应电炉日常维修、检修项目

感应电炉的日常维护和检修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及时发现各种隐患,避免重大事故并保证长期安全生产,促进铸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有关感应电炉的炉衬、感应线圈、可绕性导线(水冷电缆)、炉盖、液压系统、冷却系统、电器系统等维护检修内容见表(1、2、3、4)

炉衬炉衬有否裂缝观察坩埚内有否裂缝冷炉每次启炉前

若裂缝宽度在2mm以下、

如不深切屑等物不会嵌进

裂缝时,则不必修补,仍

可使用。否则需要进行修

补后才能使用

出液口的修补观察侧壁炉衬和出液口交界处有否裂缝出液时若出现裂缝,进行修补炉底及渣线部

位炉衬的修补

观察炉底及渣线部位的炉衬有否局部蚀损出液后

若有明显的蚀损需进行修

感应线圈外观检查

a线圈表面有否附着异物

b顶紧线圈各装配螺栓有否松动

1次/日

1次/日

用车间压缩空气吹扫

拧紧螺栓橡胶管

a橡胶管接口处有否漏水

b目测检查橡胶管有否割伤

1次/日

1次/周

线圈出口处冷

却水温度

在额定金属熔液量、额定功率状况下,记

录线圈各支路冷却水温度最大与最小值

1次/日

除尘

用车间压缩空气吹去线圈表面的尘屑和熔

液飞溅物

1次/日

酸洗感应器水管的酸洗1次/1-2年用5%的稀盐酸冲

可绕

性导线

水冷电缆

a有否漏水

b检查电缆是否接触炉坑

c在额定功率下记录电缆出水温度

d为预防事故发生采取的预防措施

1次/日

1次/日

1次/周

1次/年表2

可绕性导线干式电缆

a清除绝缘胶木制的母线夹板上的尘埃

b检查悬挂汇流母线夹板有否折断

1次/日

1次/周

炉盖耐火浇灌料目测检查炉盖里的耐火烧灌层厚度1次/日

耐火浇灌料层厚度剩

1/2时,则要重筑炉盖衬

加润滑油炉盖支点部分1次/周

倾动油缸油缸上下部轴承

及高压管

a轴承部分及高压管上有无金属熔液烫伤的

痕迹

b油漏泄

1次/周

1次/月

观察油缸下面的支座有

无油污,拆下压盖进行

检查

油缸

a密封部位有无漏泄现象

b异常声音

1次/日

1次/日

倾炉时,观察油缸体发

出诸如敲击油缸之类声

音时,多为轴承缺油倾炉限位开关

a动作检查

用手按动限位开关,油泵应停止加载

b限位开关上有无溅着金属熔液

1次/周

1次/周

加润滑油所有各加油口1次/周

低压开关柜

刀开关接触器

a主触头的粗糙程度、磨损量

b检查辅助触头接触是否良好,是否磨损

c灭弧罩是否碳化

d除尘

e检查螺丝是否松动

1次/6个月

1次/6个月

1次/6个月

1次/月

1次/周

粗糙严重时,用锉刀、

砂纸等研平

触头磨损2/3时,调换

触头

碳化部分细砂纸磨去

用车间压缩空气清扫,

用布擦去灰尘绝缘电阻

用1KV兆欧表测量主回路与地之间绝缘电阻

应大于1MW

1次/6个月

接地装置检查接地线是否良好1次/月

表2

中频电源柜柜内外观检查

a元件有无破损、烧坏

b接线头是否松弛、脱落

1次/周

1次/周若松动,有可能烧坏元件动作试验

a检查指示灯是否指示

b过流、过压动作是否灵敏

c漏炉、缺相、欠水压、水温报警等是否工作可靠

1次/日

1次/日

1次/日

柜内除尘用车间压缩空气清扫1次/周

继电器

a检查触头粗糙程度,粗糙严重时用细砂纸打磨光

b调换接点

触头磨损严重时要调换

1次/3个月

1次/2年

变压器检查外观

a有无渗、漏油

b冷却绝缘油是否加到规定位置

1次/周

1次/周

如油液面下降,应及时补

灵敏度

a检查日常温度指示,应低于规定值

b检查温度报警是否灵敏

c检查瓦斯报警、跳闸是否灵敏

1次/日

1次/月

1次/月

响声及振动

a平常通过听和摸进行检查

b仪器测量

其它详见变压器说明书

1次/周

1次/年

容检查外观

a有无油和水漏泄

b各端子螺钉有无松弛

1次/日

1次/周

若发生松弛,端子部分会

因过热变色

电容器组周围的用水银温度计测量1次/日进行通风,使周围温度不

温度超过40℃油

装置

液压油

a油面计显示的油面高度,油的颜色有无变化

b检查液压油中的灰尘量及油的质量

c测量温度

1次/周

1次/6个月

1次/6个月

若油面下降,则回路有漏

质量差时,要调换油

表4

油压装置压力计倾炉压力是否与平常有不同1次/周

泵检查泵的噪声是否与平常不同1次/周

泵有噪声时,有下列原因:

a由吸滤器吸入空气

b泵的吸入侧吸入空气

c过滤器有杂物吸油不畅通调压阀

a从泵起动到压力上升出现时间滞后时及调压阀

噪声变大时,拆开调压阀进行清理

b倾炉速度太慢时,在装置最高使用压力范围内提

高调压阀的设定压力,设定压力不上升,拆出进

行清理

过滤器

拆开过滤器进行清理

调换部件

第1次为半个

月,

以后为

1次/月

1次/年

配管直观检查配管上有无漏油1次/月

却水回路软水冷却装

a装置各部位有无漏水

b电动机、泵的噪声、振动与平常有无不同

c长期停运时,或在冬季、夜间停止运转时,应排

去剩水(指在水温低于+5℃时)

d压盖密封垫的磨损更换

1次/日

1次/月

2年

冷却塔备用

水路

备用进水是否正常1次/月

(甲方自备设备仅供甲方参

考)

冷却水回路冷却水分配

a水压表报警值是否正常发出,压力指示与平常有

无不同

b温度计指示是否正常,报警触头有无异常

c配管有无漏水

1次/月

1次/周

1次/日紧急用设备备用水泵是否正常1次/周

漏炉报警装置电极引出线

检查

a电极引出线联接是否正常

b电极引出线是否接地

1次/日

1次/日

此装置为选配件线圈检查

拆炉时:

线圈有无因金属熔液引起的烧坏

线圈有无凹凸

线圈有无其他损坏

发电厂调速器试验规程讲解

EXC9100励磁系统说明书 第 8 章 试验规程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

目录 8-1.概述 (3) 8-2.安全条件 (3) 8-3.对调试人员的要求 (4) 8-4.紧急事件的说明 (5) 8-5.试验环境 (5) 8-6.适用标准及规范 (6) 8-7.调试大纲 (6) 附录一、EXC9100励磁系统出厂试验大纲 (7) 一、调试的必要条件 (7) 二、机组及励磁系统参数 (8) 三、电源回路检查 (8) 四、校准试验 (10) 五、操作回路及信号回路检查 (11) 六、开环试验 (14) 七、空载闭环试验 (17) 八、负载闭环试验 (21) 九、大电流试验 (24) 十、出厂设定参数 (27) 十一、整组试验后检查 (31) 十二、绝缘及耐压试验 (31) 附录二、EXC9100励磁系统现场试验大纲 (32) 一、调试的必要条件 (32) 二、操作回路及信号回路检查 (33) 三、开环试验 (37) 四、发电机短路试验 (40) 五、发电机它励空载升压试验 (47) 六、空载闭环试验 (48) 七、负载闭环试验 (53) 八、电力系统稳定器(PSS)投运试验 (58) 九、投运参数 (64)

8-1.概述 本试验规程详细介绍了EXC9100型励磁系统的出厂调试和现场调试方法及调试步骤以及相关的安全指南。该试验规程主要面向电站设备维护人员,要求维护人员具备较好的电气工程方面的知识和与励磁系统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 8-2.安全条件

励磁系统要在一个受保护的环境中运行,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国家制定的有关安全规则。不遵循安全规则将引起下列后果: 如果不遵循安全规则,将会引起人身的伤害和设备的损坏。 如果调试工作没有按要求去做,或者是部分的按要求做了,都可能引起损坏,而这种损坏带来的维修成本是很高的。若整流器积满灰尘和污垢,则可能产生很高的放电电压,这是非常危险的。 8-3.对调试人员的要求 ?调试人员必须熟悉励磁系统用户手册和“各种功能” ?必须熟悉本文 ?必须熟悉励磁系统的控制元件、运行和报警显示,还要熟悉励磁装置就地操作和主控室远控操作(见用户手册)。 ?必须熟悉运行、调试、维护和维修的程序。 ?必须清楚:励磁系统的电源接线、构成和原理等方面的各种指令;紧急情况下的停机措施和如何切断事故设备的电压。 ?必须熟悉如何预防工作现场事故的发生、必须经过培训并能在第一时间处理紧急事件和清楚怎样灭火。

黑盒测试方法实例

黑盒测试方法实例分析 一:三角形问题(等价类划分法) 例:输入三个整数为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值,程序打印输出这个三角形为不等边的,等腰的,或是等边三角形。 分析: 设三边分别为A,B,C,如能构成三角形的三边,须: ●A>O,B>0,C>0,且A+B>C,B+C>A,A+C>B; ●如是等腰三角形,则要判断A=B||A=C; ●如是等边三角形,须判断是否A=B,且B=C,且A=C; 由此可得三角形等价类设计表:

设计测试用例,输入顺序为A,B,C 二:找零钱最佳组合(边界值分析法) 例:假设商店货品价格(R)皆不大于100元(且为整数),若顾客付款在100元内(P),求找给顾客最少货币个(张)数?(货币面值50元(N50),10元(N10),5元(N5),1元(N1)四种); 1:分析输入的情形 R:商店货品价格(R=<100且R为整数) P:顾客付款金额(0 100 (无效输出)(1) ●R <= 0 (无效输出)(2)

(1)(2)为R的无效输入 ●P > 100(多付)(无效输出)(3) ●0 < R < = 100 P < R (少给)(无效输出)(4) (3)(4)为P的无效输入 ●R<= P <= 100 (5) 0 < R < = 100 (6) (5)(6)同时满足,交易才能进行2:分析输出情形 设PR=P-R(即PR为找给顾客的余额) ●N50 N50 = 1 (PR>=50)(7) N50 = 0 (PR<50)(8) ●N10 4>=N10>=1 (40>=PR>=10) (9) N10 = 0 (PR<10) (10) ●N5 N5=1 (11) N5 = 0 (PR减去个位上钱数能被10整除)(如14-4=10)(12)●N1 4>=N1>=1 (13) N1 = 0 (PR为5的倍数)(14) 3:由上述输入/输出条件组合出可能的情形。 ●R > 100 (1) ●R <= 0 (2) ●0 < R <= 100, P > 100 (3) ●0 < R <= 100, P < R (4) ●0 < R <= 100, R <= P <= 100, RR = 50 (5)(6)(7) ●0 < R <= 100, R <= P <= 100, RR = 49 (5)(6)(8)(9)(11)

OrCAD Capture CIS Cadence原理图绘制

OrCADCaptureCIS(Cadence原理图绘制) 1,打开软件........................................ 2,设置标题栏..................................... 3,创建工程文件................................... 4,设置颜色........................................ 2.制作原理库.......................................... 1,创建元件库...................................... 2,修改元件库位置,新建原理图封库................. 3,原理封装库的操作............................... 3.绘制原理图.......................................... 1.加入元件库,放置元件............................ 2.原理图的操作.................................... 3.browse命令的使用技巧 ........................... 4.元件的替换与更新................................ 4.导出网表............................................ 1.原理图器件序号修改.............................. 2.原理图规则检查.................................. 3.显示DRC错误信息................................ 4.创建网表........................................ 5.生成元件清单(.BOM)..................................

实验黑盒测试用例设计

实验1 黑盒测试用例设计 1、实验目的 1、掌握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2、综合运用所学的黑盒测试方法设计测试用例。 2、实验准备 … 1、黑盒测试用例的设计方法。 2、测试用例模板。 3、实验内容 基本训练 实验一:假设现有以下的三角形分类程序。该程序的功能是,读入代表三角形边长的3个整数,判定它们能否组成三角形。如果能够,则输出三角形是等边、等腰或任意三角形的分类信息。图1显示了该程序的流程图和程序图。为以上的三角形分类程序设计一组测试用例。@ 图1 实验二:为自动售货机设计黑盒测试用例 有一个处理单价为5角钱的饮料的自动售货机软件测试用例的设计。其规格说明如下:若投入5角钱或1元钱的硬币,押下〖橙汁〗或〖啤酒〗的按钮,则相应的饮料就送出来。

若售货机没有零钱找,则一个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亮,这时在投入1元硬币并押下按钮后,饮料不送出来而且1元硬币也退出来;若有零钱找,则显示〖零钱找完〗的红灯灭,在送出饮料的同时退还5角硬币。 | 扩展训练 题目1:利用因果图法编写测试用例。 某奖金计算软件实现功能如下: 1该软件可以计算某公司的年终奖,该公司员工分为普通员工和管理人员。 2员工表现分为普通、优秀和特殊贡献(普通和优秀员工都可以有特殊贡献,普通员工表现普通和管理人员表现普通拿的工资是不同的)。 } 3 根据员工的分类和表现,将奖金分为1类奖金,2类奖金——。 具体分析: 输入条件:员工类别:普通员工A1、管理人员A2 员工表现:普通B1、优秀B2、特殊贡献B3 输出条件:奖金类别:1类奖金C1、2类奖金C2—— … 其中:A1和A2是互斥的,B1和B2是互斥的,B1和B3,B2和B3可以同时满足。 普通员工:A1+B1—>C1 A1+B2 —〉C2 A1+B1+B3—〉C3 A1+B2+B3—〉C4 】 管理人员:A2+B1—〉C5 A2+B2—〉C6 A2+B1+B3—〉C7 A2+B2+B3—〉C8 4、实验步骤 ~ 基本训练 实验一步骤: 第一步:确定测试策略。在本例中,对被测程序的功能有明确的要求,即:(1)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

欧陆590直流调速器调试步骤

欧陆590直流调速器调试步骤 目录 型号说明 (2) 操作面板的使用 (3) 接线 (4) 1、主回路接线 (4) 2、控制端子接线 (5) 3、查看控制端子配置 (7) 默认控制端子基本接线 (8) 必要的修改参数 (10) 浏览内部设置 (11) 系统菜单目录 (13) 通电运行 (15) 中英文对照报警说明 (16) 附录参数表 (24)

一、型号说明

二、操作面板的使用。 面板示意图

三、接线 1、主回路接线 (1)L、N(辅助电流输入。作为控制器控制电源输入)端子接AC220V 为控制电路供电。 (2)L1、L2、L3(三相主电源输入)接AC380V为主电路供电。 (3)A+、A-(电枢输出,A+正极,A-负极)接电枢端口。 (4)F+、F- (励磁输出。F-为负,F+为正。)接励磁端口。 上述端子一般分布图 2、控制端子接线。

(1)、模拟端子 A1 零伏电位,与 B1、C1 同电位,与地线隔离。 A2 模拟输入 1。默认功能为速度输入,可修改。 A3 模拟输入 2。默认功能为辅助速度或电流输入,在默认功能下,由 C8 来切换其输入功能。C8 低态时为速度输入量,C8 高态时为电流量(电流控制方式),不可修改。 A4 模拟输入 3。默认功能为斜坡速度输入,可修改。 A5 模拟输入 4。默认功能为辅助(负)电流箝位,默认功能下由 C6 确定其是否使用。C6 为低态时不使用此功能,C6 为高态时使用其功能来对负电流进行箝位。可修改。 A6 模拟输入 5。默认功能为主电流箝位或辅助(正)电流箝位,默认功能下由 C6 切换其输入功能,C6 为低态时为主电流箝位,同时作用于正负电流的箝位,可修改。 A7 模拟输出 1。默认功能为速度反馈输出,可修改。 A8 模拟输出 2。默认功能为速度给定输出,可修改。 A9 模拟输出 3。默认功能为电流反馈输出,不可修改。 (2)数字端子 B5 数字输出 1,默认功能为电机零速检测,当电机零速时为高态(+24V 输出),当电机运转时为低态(0V 输出)可修改。 B6 数字输出 2,默认功能为控制器正常状态检测,当控制器正常,没有报警或报警复位时为高态(24V 输出),出现报警时为低态(0V 输出)可修改。 B7 数字输出 3,默认功能为控制器准备就绪状态检测,当控制器准备就绪,主电源合闸时为高态(24V 输出),当控制器分闸、停止、出现报警或主电源分闸时为低态(0V 输出),可修改。 C6 数字输入 1 默认功能为电流箝位选择,C6 为低态时为(A6)主电流箝位,C6 为高态时为(A5、A6)双极电流箝位,此时 A5 为负电流箝位,A6 为正电流箝位。可修改。 C7 数字输入 2,默认功能为斜坡保持,当 C7 为高态时,斜坡输出保持在斜坡输入的最后值,此时不管斜坡输入值为多少,输出都一直保持为这个值,当 C7 为低态时,斜坡输出跟踪斜坡输入值。可修改。

orcad原理图中常见DRC错误的取缔方法

orcad原理图中常见DRC错误的取缔方法用“取缔”一词,是源自《嘻哈四重奏》里面卢导的口头禅,哈哈借用一下~大多数DRC warning甚至某些error可以忽略不计,不影响生成网表,但是要想成为一名成熟的电子工程师,你可以忽略某些错误,但是必须懂得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错误,如何取缔掉这些错误,这样才能控制这些错误的作用范围,不致影响系统整体的设计。 1、养成好习惯,先做Annotate,后做 ERC 检查,避免元器件重名; 2、切记不要随意从其他page中拷贝元器件,这样容易在ERC检查时导致以下三个错误: 例如从 这个图(来源于另一个page)中拷贝C209这个电容到下面page中,ERC检查出现了以下三个错误: ERROR: [DRC0010] Duplicate reference C209 ERROR: [DRC0031]

Same Pin Number connected to more than one net. Ctrl_ultrasound_launch/C209/1 Nets: 'GND' and '5V_A4'. ERROR: [DRC0031] Same Pin Number connected to more than one net. Ctrl_ultrasound_launch/C209/2 Nets: '9V_A1' and 'GND'. 解决方法:先做annotate,所有元器件重新编号,再做ERC检查,这样避免不同页面元器件重名而导致网络连接在一起,可以直接解决以上3个错误~WARNING: [DRC0003] Port has a type which is inconsistent with other ports on the net TMCL 解决方法:Net TMCL两端的端口类型冲突,修改一下type就好了~ERROR: [DRC0004] Possible pin type conflict

dcm-直流调速器快速调试汇编

SINAMICS DCM 简明调试指南 SINAMICS DCM Commissioning Guide User Guide Edition (2012年6 月) 摘要 本文介绍了SINAMICS DCM 的选型,基本调试步骤。 关键词 SINMICS DCM, 6RA80,选型,调试 Key Words SINMICS DCM, 6RA80,Selection, Commissioning 目录 1 DCM 介绍 1.1 DCM介绍 1.2 SINAMICS DCM选型和接线 2 调试 2.1 BOP20 调试 2.2 Starter 配置和调试 3 DCM 功能介绍

3.1 优化 3.2 数据组 3.3 参数复位和存储 3.4 第二块CUD 3.5 自由功能块和DCC 1 DCM 介绍 1.1 DCM介绍 SINAMICS DCM 是 SINAMICS家族中的直流驱动装置,包含直流驱动装置和控制模块两种产品。直流驱动装置功率范围从15-3000A,超过3000A可以用装置并联实现。 控制模块主要用来替代原来的SIMOREG CM系列产品,实现设备的改造。 其型谱如图1: 图1 SINAMICS DCM 型谱

1.2 SINAMICS DCM选型和接线 1.2.1 控制单元选件 ?标配的DCM包含以下部分: ?控制单元电子板CUD ?标准面板BOP20 ?三相晶闸管全控桥(2Q和4Q); ?单相励磁模块 ?风扇(125A及以下装置自冷) DCM上有两个控制单元电子板插槽(左槽和右槽)。左槽为整个驱动装置发出控制指令,右槽的CUD的主要功能可以扩展端子数量,增加计算能力(如DCC 的编程),增加选件插槽(如CBE20)等功能。 控制单元CUD分成两类: Standard CUD 和 Advanced CUD (选件G00),其接线如图1-2所示: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DOC

调速器试验指导书 目录 1概述1 2依据标准1 3调速系统模型及基本参数2 4测试仪器3 5试验准备3 6试验内容及方法4 6.1静态试验4 6.1.1试验条件 (4) 6.1.2控制方式切换试验 (4) 6.1.3机频断线模拟试验 (5) 6.1.4静特性试验 (5) 6.1.5永态转差系数bp校验 (6) 6.1.6人工频率死区校验 (8) 6.1.7PID调节参数(bt、Td)的校验 (9) 6.1.8PID调节参数(Tn)的校验 (10) 6.1.9接力器最短关闭与开启时间测定 (11) 6.1.10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Ty测定 (12) 6.2空载试验13 6.3负载试验14 6.3.1试验条件 (14) 6.3.2一次调频响应时间测试 (14) 6.3.3一次调频动作死区测试 (15) 6.3.4跟踪网频试验 (16) 6.3.5甩负荷试验 (17) 7试验组织与分工17 8试验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18 9试验计划时间及参加人员19

1概述 为保证电网及发电机组安全运行,使并网运行机组随时适应电网负荷和频率的变化,提高电能质量及电网频率的控制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依照《南方区域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若干指导意见》和《****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定》)的要求,并根据《DL/T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等相关标准,通过对****1号机组进行一次调频试验,检验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并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优化一次调频运行参数,以满足系统对其一次调频性能的要求,同时进行参数辨识研究试验,建立与实际调节系统相吻合的仿真模型,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要求。 通过现场试验达到《规定》中所要求的一次调频试验机组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1)机组一次调频的频率死区控制在±0.034Hz以内; 2)机组的永态转差率一般为3%~4%; 3)水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不应加以限制; 4)AGC与一次调频能够协调工作,不相矛盾; 5)机组调速器转速死区小于0.04%; 6)响应行为: ①本电站属于额定水头在50米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按规定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3s; ②当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应在45s 内达到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的70%; ③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开始的60秒内,机组实际出力与机组响应目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理论计算的调整幅度±3%以内。 2依据标准 2.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496-2001) 2.2《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技术规程》(DL/T563-2004) 2.3《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T 9652.1-2007) 2.4《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GB/T 9652.2-2007) 2.5《中国南方电网同步发电机原动机及调节系统参数测试与建模导则》(Q/CSG 11402-2009) 3调速系统模型及基本参数 1)PID调节器 图1 PID调节器仿真模型 2)机械液压系统模型

orcad使用中常见问题

1、什么时FANOUT布线? FANOUT布线:延伸焊盘式布线。 为了保证SMD器件的贴装质量,一般遵循在SMD焊盘上不打孔的原则,因此用fanout布线,从SMD器件的焊盘向外延伸一小段布线,再放置VIA,起到在焊盘上打孔的作用。在LAYOUT PLUS 中,用AUTO/Fanout/Board,实现fanout布线。先要设置好FANOUT的参数。在自动布线前要对PCB上各SMD器件先FANOUT布线。 2、现在顶层图上有四个模块,选中任一模块后,按右键选Descend Hierarchy 后可进入子图,现在子图已画好,如何在顶层中自动生成PORT?而不用自己一个一个往上加PORT?(子图中已给一些管脚放置了PORT) 阶层式电路图的模块PIN脚要自己放置。选中模块后用place pin快捷菜单。自动应该不可能。 3、只是想把板框不带任何一层,单独输出gerber文件.该咋整? 发现在layout 自带的模板中,有一些关于板框和尺寸的定义,都是在notes层。所以你也可以在设定板框时,尝试单独将obstacle type 设定为board outline,将obstacle layer设定为 notes,当然要在layers对话框里添加上notes层,再单独输出notes层gerber文件 4、层次原理图,选中,右键,Descend Hierarchy,出现错误:Unable to descend part.? 建议重新设置层级、重新设置属性后就可以了 5、层次原理图是什么概念呢? 阶层电路就是将经常要用到的原理图(如半加器)作为一个模块,不仅可以使设计版图简洁,而且便于其他设计引用 6、有关ORCAD产生DEVICE的问题 用ORCAD出DEVICE文件时,它只默认原理图上所显示的元件的PIN连接来出,悬空的PIN在DEVICE里的PINCOUNT没有统计进去,而且确定不了元件PIN 的数量(由于悬空没有显示)这样的话,做封装的时候很容易做错,如果没有DATA SHEET的话。 怎么样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呢?在ORCAD里面如何显示元件的全部PIN呢? 原理图的脚和封装的脚有关系吗?做封装当然不能看原理图做了。找DATASHEET 建封装库吧 7、在ORCAD V9.23中如何更改PIN的“NAME”、“NUMBER”字体的大小和PIN 的长短,以及GRID的间距? pin的长短:选择元件点击鼠标右键,edit part,选择管脚鼠标右键/edit properties/shape. name、number 字体大小是固定的,无法修改。 8、请问如何在orcad中填加新的元器件 方法一: 在原理图中加好元器件后,ECO到LAYOUT图. 方法二: 直接在LAYOUTL图里面用TOOL--->COMPONENT--->NEW功能增加元件.

调速器现场电气试验指导(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调速器现场调试指导 编写: 校核: 审定: 武汉三联水电控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2004年10月10日 一.试验内容 (一).无水试验 1.静态特性试验 A.试验目的:检验调速器的转速死区和非线性度 方法一、 ①置调速器处于空载状态,或负载状态频率调节模式(模拟发电机

断路器合),置永态转差系数bp=6%,PID参数取最小值bt=3%、td=3s、tn=0s,频率给定值=50Hz。不跟踪指示灯亮。 ②把电气开限L开至全开,增加开度给定将导叶接力器开至50%左 右的行程。 ③用稳定的频率信号源输入频率信号,升高或降低频率使接力器全 开或全关:调整信号值(变化值0.3Hz),使之按一个方向单调升高或降低,在导叶接力器行程每次变化稳定后,记录本次信号频率值及相应的接力器行程值,分别绘制频率升高和降低时的调速器静态特性曲线。将频给和相应的接力器行程值记入表内。 方法二、 ①断开机组PT和母线PT与调速器的连线,将机频和网频输入信号 端子与工频信号(调速器自带AC 5V)相联,置调速器于负载状态频率调节模式(模拟发电机断路器合),置永态转差系数bp=6%,负 =0.00Hz,载PID参数取最小值bt=3%、td=2s、tn=0s,频率死区E f 置静特性标。(本方法适用于数码管显示PLC微机调速器) ②置频率给定Fs=50Hz,开度给定Ys=0.00%,电气开限L=99.99%,此 时接力器将关至0%。 ③将频给从50Hz开始每0.3Hz变化一次,使力器行程单调上升或 下降,在导叶接力器行程每次变化稳定后,记录本次信号频率给定值及相应的接力器行程值,分别绘制频给升高和降低时的调速器静态特性曲线。将频给和相应的接力器行程值记入试验报告中相应的表格。 每条曲线在接力器行程的5%-95%之间,测点不少于8个,如测点有1/4不在线上,则本次实验无效。两条曲线间的最大间距就是转速死区。 B. 国家标准: GB/T 9652.1-1997《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4.3.2规定:对于大型调速器转速死区ix≤0.04%,中小型调速转速死区ix≤0.1%;最大非线性度ε≤5%。 2.手自动切换试验 A.试验目的:检验调节系统在工作方式切换时的响应过程。 B.试验方法:将调速器自的5V工频信作为模拟机频和网频送入调器的机频网频输入端,将接力器开至任意开度,模拟机组断路器合处于并

测试用例实例—常见功能测试点

测试用例实例--常见功能测试点 笔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文章,个人认为此文对于“软件常用功能测试点”总结的很好,特此摘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 1. 登陆、添加、删除、查询模块是我们经常遇到的,这些模块的测试点该如何考虑 1)登陆 ①用户名和密码都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②用户名和密码都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③用户名符合要求,密码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④密码符合要求,用户名不符合要求(格式上的要求) ⑤用户名或密码为空 ⑥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不存在的密码 ⑦数据库中存在的用户名,错误的密码 ⑧数据库中不存在的用户名,存在的密码 ⑨输入的数据前存在空格 ⑩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密码以后按[enter]是否能登陆 ------------------------------------------------------------------------------------------------------ 2) 添加 ①要添加的数据项均合理,检查数据库中是否添加了相应的数据 ②留出一个必填数据为空

③按照边界值等价类设计测试用例的原则设计其他输入项的测试用例 ④不符合要求的地方要有错误提示 ⑤是否支持table键 ⑥按enter是否能保存 ⑦若提示不能保存,也要察看数据库里是否多了一条数据 ------------------------------------------------------------------------------------------------------ 3) 删除 ①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存在的数据,然后查看数据库中是否删除 ②删除一个数据库中并不存在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③输入一个格式错误的数据,看是否有错误提示,并且数据库中没有数据被删除。 ④输入的正确数据前加空格,看是否能正确删除数据 ⑤什么也不输入 ⑥是否支持table键 ⑦是否支持enter键 ------------------------------------------------------------------------------------------------------ 4)查询 精确查询:

ORCAD原理图绘制规范初稿

原理图绘制规范初稿 1、图纸规则: 1)、建立工程文件,工程文件名称格式“项目名称-版本号”,如SE80SM-D1-1.0; 2)、建立原理图页,每页原理图名称定义为原理图链路名称,为了使原理图按照顺序显示,链路名称前面加01_、02_...;如果同一功能分多页原理图,通过后缀01、02… 区分,如下图所示;

图1:原理图名称示例 3)、根据原理图选择图纸幅面,常用幅面为A(9.7*7.2inches)、B(15.2*9.7inches)、C (20.2*15.2inches),原理图名称、版本、日期等位于右下角,如下图所示;

图2:原理图信息格式示例 字体格式:项目名称宋体9#字 Title Times New Roman 8 DATE Times New Roman 8 Rev Times New Roman 8 Sheet Times New Roman 8 2、器件符号及注释规则: 1)、原理图中的器件符号选用公司标准原理图库中的符号,检查原理图库是否带有封装信息,如果缺少需要补全信息再使用; 2)、保证原理图中出现的器件就是实际使用的器件,位号及芯片名称尽量靠近器件放置,并且尽量整齐;横向放置时位号和参数标识要求放置于元件上方;竖立放置时位号和参数标识要求放置于元件的左方;对于四面都有引脚符号较大的器件,芯片名称可放置在芯片符号中间空白处,如下图所示: 图3:原理图位号及名称格式示例 3)、器件符号设计,按照功能区分,并尽量符合信号流程,便于读图,如输入引脚放置芯片左端,输出放置芯片右端,电源在上端,地在下端等;如果器件有多个电源,电源不得设置为隐藏,要全部显示出来;

BWT-1B调速器调试手册

重庆水轮机厂水电控制设备分公司BWT-1B调速器调试手册BWT-1B微机调速控制器 调试手册 重庆水轮机厂水电控制设备分公司 2010.9

1 安装运行调试操作 1.1 接线检查 按随机提供的操作系统图及端子图接线,电源同时输入AC220V及DC220V两组,输出操作电源DC24V一组,传感器专用电源DC±24V一组。接线完毕后均应仔细检查,确认无误。 1.2 通电检查 用万用表测量AC220V输入端,两端子间电阻约5欧姆。投入AC220V电源,控制器应工作正常,然后关掉AC220V电源,投入DC220V电源,控制器应工作正常,再投入AC220V电源,使控制器为双电源并馈供电。当关掉AC220V电源时,控制器无干扰切换到DC220V电源供电。 1.3 静态调试 (1)位移传感器:将导叶的传感器固定后(注意:固定位移传感器的位置必须保证导叶 全开全关都在传感器有效行程内),打开油阀, PLC;再将导叶手动至全开,按上面同样操作将“全 PLC;记录完毕后切记要将“全行程” PLC,至此导叶的行程校定才算结束。 (2)事故停机:检查事故停机回路,在机旁或中控室操作按键,调速器应迅速全关,同时点亮事故停机指示灯。 (3)开关机时间:根据调保计算要求,调整开机和关机时间。 (4)参数设置:发电机组在开机前需要设置的参数有,给定频率,启动开度,空载开度,PID参数,行程设定(前面已经介绍)

例如: 数字键5000,再触摸,如果输入错误,触摸键 其他参数的设置输入也都同样操作。按下开机键或给“开机”令,控制器自动转入开 f>49.5HZ时,自动转入 f=50HZ时,导叶开度为设定的空载开度。在手动状态下假合油开 在上述调试过程中,如果此时条件不满足复位,开机,空载,发电,调相,停机等状态,就 转入无状态运行 1.4 动态调试 (1)手动开机:机组冲水后,选择纯手动运行方式,手动开机,机组转动后,频率逐渐上升,使其稳定于50HZ,记录此开度为空载开度(KZ=a0)。 给定频率:50.00 空载开度:a0 永态转差:6 比例:40 积分:14 微分:0 模式:0 跟网:0 死区:0 面,切换到自动运行状态,频率应在50±0.25HZ内稳定运行。 (2)空扰实验:调速器空载稳定运行后,可作空扰实验。参考“参数设定”一节,直接进入“空扰试验”画面,修改参数中的给定频率(Fr=50到Fr=52)和(Fr=50到Fr=48),

实验1 利用黑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

14级本科《软件测试技术》实验指导书 实验1 利用黑盒测试技术设计测试用例 【实验目的】 1、熟悉并掌握黑盒测试的方法: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场景法。 2、了解待测的功能,灵活应用黑盒测试方法中的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以及场景法,设计测试用例,掌握正面测试和负面测试。 【实验内容】 【1】应用等价类划分法进行测试。 用户注册功能,要求用户密码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长度为6到8位。 ?必须是字母和数字的组合。 (1)请分析等价类,填写表1-1。 表1-1 等价类表 (2)根据表1-1的等价类设计测试数据,填写表1-2。 表1-2 根据等价类划分法设计的测试数据 【2】应用等价类划分法和边界值分析法进行测试。 在教务系统中进行课程成绩录入,要求0≤成绩≤100,且成绩为整数。 (1)请分析等价类,填写表1-3。 表1-3 等价类表

(2)根据表1-3的等价类设计测试数据,填写表1-4。 表1-4 根据等价类划分法设计的测试数据 (3)根据边界值分析法设计测试数据,填写表1-5。 表1-5 根据边界值分析法设计的测试数据 阅读附录A.9的功能描述,了解借书功能。设计借书功能的测试用例。(1)首先按照场景法来分析借书功能的基本流和备选流,见表2-12。 表2-12 借书功能的基本流和备选流 (2)设计借书功能的场景,见表2-13。 表2-13 借书功能的场景设计

I(Invalid,无效的)表示无效数据,“n/a”表示这个条件不适用于测试用例。 表2-14 测试用例表 【4】设计修改产品功能的测试用例。 阅读附录A.3、A.4的功能描述,了解添加产品、修改产品功能,分析添加产品功能的测试用例的设计思路,如表2-4所示,参考添加产品功能的测试用例(如表2-5所示),设计修改产品功能的测试用例,填写表2-6。 表2-4 添加产品功能的测试用例的设计思路

OrCAD绘制原理图规范

OrCAD绘制原理图规范 文件建立 1. 原理图命名参考文档命名规范,示意如下: 2. 对于有一定规模的设计采用多页设计的原则,按照功能模块分页设计。 3. 页面尺寸一般选择B(单位:英寸),如果单页内容较多,可选择C。 4. 在原理图根目录下放置系统框图(1System:System Block Diagram),原理图修改记录页(2Memo:Hardware Modify Record),以及多页层次连接关系(3Symbol: System Symbol)。示例如下:

5. 多页原理图命名增加编号确定页面显示顺序,如01Decoder,02Memory,03AV 等。 6. 采用统一的页面标题块(TitleBlock),正确标识各部分,如项目标题,功能模块名称,页码等。 元器件编号及数值标识 1. 元器件编号命名前缀: 电阻:R 排阻:RN 电容:C 电解电容:EC 电感:L 磁珠:FB 芯片:U 模块:MOD 或U 晶振:X 三极管:Q 或T (普通小信号放大管采用Q 为前缀,MOSFET 管采用T 为前缀标识) 二极管:D 整流二极管:ZD 发光二极管:LED 连接器:CON 跳线:J 开关:K 或SW 电池:BAT … 固定通孔:MH Mark 点:H 测试点:TP 2. 各分页元器件标号采用3 位数标识方法,第一位数表示页号,后两位数表示页内编码。如R115,U203等。 3. 电阻电容类元器件默认封装为贴片0603,如有封装,功率,精度要求的,需标记清楚。如 100,0805或1R0,1/4W,8R2,1%等 4. 电阻电容类元器件设计值使用有效数字位形式标记。如100K 电阻标记为104,8.2 Ohm 电阻标记为8R2,10 Ohm 电阻标记为10R 或100;4p 电容标记为4C0,22p 电容标志为22C 或220,0.1uF 电容标记为104 等。 5. 原理图设计中为调试,测试,或者作为选项的电路部分的元器件,在标识值的时候,增加NI(Not Install)标识。示例见下。 6. Connector 有极性的原理图上需标识,如公头DB9 标记为DB9M (Male),母头的标记为DB9F (Famale) 绘图 1. 建立统一元器件库,原理图使用到的元器件从统一的库文件中调用。 2. 连接多页面的端口从页面左上角开始向下放置,端口连接线长度统一为8 个

自下而上画OrCAD层次原理图实例

目录 自下而上画OrCAD层次原理图实例 (1) 层次原理图的优点 (1) 效果比较(先有分部分的原理图,后生成总模块图) (2) 实例逐步实现自下而上实现层次原理图 (3) 自下而上画OrCAD层次原理图实例 层次原理图的优点 在层次原理图设计中,能在总模块图中清晰的看到各模块之间的信号连接关系,能通过右键相应模块,选择“Descend Hierarchy”进入相应模块的原理图,非常方便。 而且在相应的模块原理图中,也可以通过右键图纸,选择“Ascend Hierarchy”回到模块设计原理图。

效果比较(先有分部分的原理图,后生成总模块图)先对比一下先后的效果: 总模块图如下(注:还没有连接各模块之间的信号)

实例逐步实现自下而上实现层次原理图 下面逐步说明如何实现自下而上实现层次原理图的设计。 1.首先,在各原理图中添加port,如,注意输入与输出的原理图中port的名 字一定要相同。 2.在.dsn工程文件上右键,选择“New Schematic”,输入总模块名称,这里为“All”。 3.右键刚生成的模块,选择“Make Root”,指定其处于root。

4.会看到“All”已经处于root。右键“All”,选择“New Page”,生成总模块原理图,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添加原理图名称,这里命名为“AllModule”。 5.重复步骤2,建立“BlueTooth”模块文件夹,并将原理图文件“BlueTooth”拖到该模块文件夹下。 6.打开总模块原理图文件“AllModule”,菜单“Place”->“Hierarchical Block”,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相应信息,如上图。 7.在原理图上按下鼠标左键拖动出一个矩形框,即模块,如下图。

调速器知识

一调节系统参数 1 水流惯性时间常数 w T 水流惯性时间常数是指在额定工况下,表征过水管道中水流惯性的特征时间, 其表达式为 22 3580 r r a r r J GD n T M N ω ==r w r r LV Q L T gH S gH == ∑ ∑ 式中 w T为水流惯性时间常数, Q r 为水轮机设计流量, H r 为水轮机设计水头, S为每段过水管道的截面面积, L为相应每段过水管道的长度, V为响应每段过水管道的流速, G为重力加速度 w T表示过水管道水流的惯性,它是水轮机主动力矩变化存在滞后的主要原因, 也是造成调节系统不稳定和动态品质恶化的主要因素。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w T越大,水流惯性越大,水击作用越显着,则调节过程的振幅越大,振荡次数越多,调节时间越长,以至最后超出稳定范围。 2 机组惯性时间常数 机组惯性时间常数是指机组在额定转速时的动量矩与额定转矩之比。其表达式为 式中T a 为机组惯性时间常数, Jω r 为额定转速时机组的动量矩, GD2为机组飞轮力矩,

M r 为机组额定转矩, N r 为发电机额定功率, n r 为机组额定转速 T a 的物理意义是:在与发出额定功率相当的额定转矩下,机组由静止达到额定转速所需要的时间。T a 越大,越有利于调节系统的稳定,而且在调节过程中能够见效转速的偏差和减缓转速的变化,但有可能使调节时间变长。若T a 过小,将使调节系统难以稳定。 3永态转差系数b p 、永态调差系数e p 调节系统的静特性有两种情况:图1(a )为无差静特性,表示机组出力不论 为何值,调节系统均保持机组转速n 0,即静态误差为零。图1(b )为有差静特性,当机组出力增大时,调节系统将保持较低的机组转速,即静态误差不为零,永态调差系数e p 定义为调速系统静特性曲线图上某一规定点的斜率的负数。(反馈为功率反馈) 图1(c )也为有差静特性,它以接力器行程Y 为横坐标,以机组转速n 为纵坐标 (反馈为导叶反馈)。永态转差系数b p 为 max x f b p 图1(b) 有差静特性 r x f e p 图1(c) 有差静特性 永态转 差系数b p 是电力系统各机组负荷分配的关键参数,根据电厂在系统的作用不同,各电厂调速器的b p 有所不同。当系统负荷变化时,首先由b p 小的机组承当变化后的负荷,再由b p 大的机组承当变化后的负荷。一般担任调峰、调频的机组比非调

调速器调试试验

调速器调试试验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键入文档标题] [键入作者姓名] 2013/10/15 目录

1实验目的 为了检验调速器性能的优劣,在正式投入运行前必须进行一系列调整实验,合理的选择整定调速器的各种调节参数,使其具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从而保证水轮发电机组安全可靠运行。 2静态实验(无水实验) 2.1 试验前的检查 2.1.1 电气柜、机械柜安装 电气柜安装于电站屏柜布置层,不得与大电流、大功率设备,如励磁系统安装在一起。柜体安装牢固,采用螺钉(或焊接方式)固定与基础板上,柜体包括柜体活动部分(前后门)必须可靠接地。 2.1.2 线路检查 安装单位电缆接线已经结束,安装检查工作已经结束。 调速器交、直流220V输入电源线由独立电缆线输入,进入指定接线端子。核实LCU输入调速器的离散量接点(开机令、停机令、增减负荷

令、紧急停机令)、来自锁锭位置的接点和机组出口断路器接点必须为无源接点。 调速器信号输入屏蔽线按照要求接入,电缆屏蔽线应单边接入调速器接地端子,并且不得与动力线同用一根电缆。 2.1.3 安全检查 发电机开关跳开、闸刀已拉开。 工作门全关、闸门落下(或蝴蝶阀已经全关),压力钢管处于无水状态。 水车室、转轮室内不得有人工作。 调速器静态试验工作票已开。 有关人员确认调试人员可以开始工作。 油压装置处于正常自动运行状态 2.1.4 上电检查 上电前,断开调速器柜内主设备电源输入端(位移传感器电源、接近开关电源等)。 通入交直流220V电压,测量上一步骤中断开各端电源电压是否正确,并记录当前工作电源的电压值。 在开度传感器侧测量与传感器接线电缆电源值(与设计传感器电源相同)。 检查完毕,断开电源,恢复线路。

水轮机调速器现场调试规程09.03.30

试验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技术条件》(GB9652.1—1997)、GB/ T 9652. 2—1997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装置试验验收规程》 1.静态试验(无水试验) 一、试验前的检查 1、电气柜、机械柜安装 电气柜安装于电站屏柜布置层,不得与大电流、大功率设备如励磁系统安装在一起。柜体安装牢固,采用螺钉(或焊接方式)固定与基础板上,柜体包括柜体活动部分(前后门)必须可靠接地。 2、线路检查 (1)安装单位电缆接线已经结束,安装自检工作结束。 (2)调速器交、直流220V输入电源线由独立电缆线输入,进入指定接线端子,此时不得送电。 注:交流电源应取至电厂逆变电源。核实LCU输入调速器的离散量接点(开机令、停机令、增减负荷令、紧急停机令)、来自锁锭位置接点和机组出口断路器接点必须为无源接点。 (3)在调速器端子排测量急停阀、与复归阀线圈电阻。 急停阀线圈电阻:Ω(1K±10%) 复归阀线圈电阻:Ω(1K±10%) (4)调速器信号输入屏蔽线按照要求接入,电缆屏蔽线应单边接入调速器接地端子,对于电流型位移传感器在本体侧安装0.1uF滤波电容,但在通电前将传感器电源线与信号线断开(注意线与线间不得短路),并且不得与动力线同用一根电缆。 (5)机、电柜之间的连接线接入指定端子。伺服电机、步进电机动力电缆与编码器电缆由本公司单独提供(自复中调速器类型)。 3、安全检查 (1)发电机开关跳开、闸刀已拉开。 (2)工作门全关、闸门落下(或蝴蝶阀已经全关),压力钢管处于无水状态。 (3)水车室、转轮室内不得有人工作。 (4)调速器静态试验工作票已开。 (5)有关人员确认调试人员可以开始工作。 (6)油压装置处于正常自动运行状态。 (7)锁锭投、退正常。 4、上电检查 远方交直流电源已输入调速器 (1)上电前,断开调速器柜内主设备电源输入端(位移传感器电源、接近开关电源等等)。(2)通入交直流220V电压,测量上一步骤中断开各端电源电压是否正确,并记录当前工作电源的电压值。记录如下: AC220V: V DC220V: V(极性) DC24V : V (极性) DC5V : V(极性) 其他 : V (极性) 以上电压值要求在±10%为正常值 驱动装置直流电源: V (3)在开度传感器侧测量与传感器接线电缆电源值: V(与设计传感器电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