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

2. 取材

取材时,最好用徒手切片等方法,检查一下材料的内部结构是否适合需要,不理想时,再重新取材。

要点:

(1)在符合观察要求的情况下,材料越小越好,体积尺寸一般不超过0.5cm。

(2)进行科研用的,材料样本数量要符合统计学的需要,并留有充分的余地。

(3)有特殊需要的材料,如茎尖纵切要看腋芽等结构的,要将材料作好标记——两侧削扁,切片时才有方向性。

(4)材料取下后要设法保持材料的新鲜。材料取好后要立即固定。

3. 固定(FAA者可免)

FAA固定液的配置:(50-70%乙醇90ml+冰醋酸5ml+37-40%甲醛(即福尔马林)5ml),常温下至少24hr或更长(视材料厚薄、大小而定)。固定后一般的材料都可以在此液中于冰箱长期保存。

要点:①固定液的体积为材料体积的20-50倍;②固定液开始浸泡时,要对材料抽气,

5. 脱水

材料完成“冲洗”后,将材料上多余的水尽量除去,然后进入第一级脱水剂中。脱水剂的浓度分为6-7级,从低到高逐级进行,每级脱水约2小时。材料小和嫩的脱水时间可以缩短,材料大和硬(木质化程度高的)脱水的时间可以长一些,需要多总结经验。脱水过程长,尤其是在高浓度脱水剂中的时间长,材料会变脆,不利于切片,见下表。

注意:用FAA固定的材料,因不经“冲洗”,可以直接从2级脱水剂开始脱水。

注意:脱水剂用量不少于材料体积的5倍。叔丁醇脱水所要求的温度,以叔丁醇不凝固

材料进入无水的脱水剂中后,若脱水剂变浑浊,说明材料中的水分未脱干净,必须回到

7. 浸蜡(透蜡)

材料从叔丁醇脱水后进入装有适量融化的叔丁醇(恒温箱最好从36-40度缓慢升到56-60℃,透蜡的效果才好)的蜡管中,在蜡管中逐渐多次加入碎蜡(熔点48-50℃),直至

与叔丁醇等体积为止(每次加蜡后都将透明剂瓶盖上,以免透明剂过渡蒸发),然后在56-60℃温箱中4-8小时或过夜。此时必须盖紧蜡管塞,以免叔丁醇蒸发。浸蜡用石蜡的熔点应该低于包埋用石蜡的熔点、逐渐增加石蜡的浓度、逐渐增加透蜡的温度,才能使石蜡易于慢慢透入材料。

然后,打开瓶塞让透明剂蒸发干净。之后,将材料移入装有溶化石蜡(熔点56-58℃)的小杯中(换容器的目的是便于下一步操作)(仍然在58-60度温箱中),2-4小时后换纯蜡一次,再2-4小时后(60℃恒温),即可包埋(时间长短与材料大小等因素有关)。换蜡时可以在水浴加温情况下进行,以免蜡凝固。

说明:浸蜡(透蜡)的作用——用融化的石蜡代替材料中的透明剂。最重要的是使融化的石蜡完全浸入到细胞的每个部分,并使石蜡紧密地贴在细胞壁的内外,这样切片时材料才不会切坏。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透蜡不彻底,材料中有空洞,切片时会使材料切坏。

浸蜡要从低温至高温,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使石蜡慢慢渗入组织内,将透明剂替代出来。操之过急,则石蜡浸入不彻底,影响切片。

注意:材料(如石蜡)、用具和操作,都必须无灰尘。温箱的温度过高,会使材料变脆。操作要特别小心,不要把材料弄碎。切记要回收废蜡,并标明日期、蜡的熔点等内容。

8. 包埋

事先用牛皮纸或较硬、光滑的纸折好小纸盒若干(不能用有蜡光的纸,气泡太多,牛皮纸最好)。包埋时,不同的材料必须放在不同的纸盒中,每个纸盒通常装三个材料。纸盒的体积约为1×1×6cm。

将小杯中融化的纯石蜡连同材料约3个乘热倒入小纸盒中,迅速用热的解剖针、镊子在材料周围轻轻搅动,以消除气泡等。小杯中的蜡不够时,再加熔化好的同种蜡液。视底部稍有凝固,将材料定位(注意材料纵、横切的不同放置要求,以及材料之间的距离),然后将纸盒快速、平稳轻放水面冷却,待面蜡发白,迅速将蜡盒沉入水中(最好在水中加入冰块、或冰铁块等)。约12小时后(要加速可放入冰箱冷藏室),蜡充分凝固就可以修蜡块。小纸盒上必须记录好材料的名称、切片的内容、日期等。

已经包埋好的材料如果暂时不能切片,可在包埋状态下长期保存。

注意:下一步修蜡块时通常每个小蜡块中只能有一个材料,特殊需要时可以有2个或更多个材料,这主要由包埋时材料和材料之间的距离来决定。包埋材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否则,修蜡块时就难以弥补。

要点:

①迅速冷却能使蜡的结晶颗粒细小,有利于切片。冷却过慢,石蜡一旦形成结晶就无法切片

②冬天切片用熔点较低的蜡(如54℃),夏天切片用溶点较高的蜡(如58-60℃)。但低熔点的蜡易展平,高熔点的蜡不易展平。

③较硬的材料用熔点较高的蜡包埋。包埋的蜡过软,切片时蜡片易后翻或卷曲,难以展平;包埋的蜡过硬,蜡片易被切碎。

9. 修蜡块和粘蜡块

将包有材料的蜡块的横截面修为矩形,底座可稍大(梯形状),每边包材料一般不少于

2-3mm,较小的材料边要留得更厚,使蜡块有较大面积,能牢固地粘在小木块上。

注意:蜡边过少,切片易碎。而且,展片时由于蜡边少,没有足够的拉力把皱褶的材料展平,这样的制片质量不高或不能用。

要点:

①蜡块不能有裂纹和孔隙;

②材料要尽量位于蜡块中央;

③修出的蜡块的几何形状要标准,粘蜡块时要粘得周正,才能切出理想的蜡带。

10. 切片

事前将切片刀磨好,磨刀时要注意刀安置在磨刀机上的方向每次都要保持一样。

使用旋转切片机,切片厚6-12(16)微米(厚度视材料和需要而定,顺、反时针都可以)。

要点:安装切片刀的角度基本为5-8度,过大、过小都无法切片。

影响切片质量的因素:

(1)蜡片卷曲:刀不锋利、角度不正确、切片太薄或太厚、材料硬、石蜡太软或太硬、蜡块中的材料不在中央。

(2)材料与蜡片分离:包埋时石蜡温度与材料温度不一致。

(3)蜡片破碎不成蜡带而吸附于切片刀上:材料过脆与刀口摩擦产生静电。

(4)髓部发达的茎段,在浸蜡时,蜡很难浸到中央髓部,因而髓部疏松,导致切片时髓部被切坏,成空心状态。这种情况,可以重点切材料两端的部位,该部位浸蜡的程度比材料中部好!!!

(5)蜡片不成蜡带:有时是因为刀切蜡块的一面的劈面不成平面(系磨刀不善造成),这时,可以将刀片的两面交换后再切。

11. 展片和粘片

明胶粘贴剂配制:

溶液甲:明胶(粉状)1g + 100ml(36℃)蒸馏水(明胶溶化后)+石炭酸(结晶)2g + 甘油15ml(溶化),最后用滤纸过滤。

溶液乙:甲醛4ml+100ml 蒸馏水(即4%的福尔马林)

将很少的溶液甲(约一小滴)涂抹在载玻片上(事先将洗干净的载玻片用干净的绸缎擦干,以免起毛。涂抹时手一定要干净,否则会使胶不粘,导致今后材料脱片),待溶液甲基本干后,加大滴溶液乙,再放蜡带(借助于毛笔),使其浮起,展片台展片(35-45℃)。以蜡不溶化,充分展开没有皱折为宜。展片不平时,可将温度调到50℃(55℃)左右,甲醛液多加一点,短时内迅速展平,以免蜡熔化。

注意:如果蜡熔化,将使后续的脱蜡难以进行。(2004年10月的一组,因为大意,展片时的温度高达80度以上,蜡全融化了,继续做下去的结果,片子似乎还是正常的)然后干燥24小时(30℃温箱中或风干),进入脱蜡阶段。

要点:

①溶液甲不能多,而且要待其基本干透后再放溶液乙;

②粘片时蜡带的背面(光亮面)自然朝下,才能粘得牢固。

12. 脱蜡、复水、染色和透明

这是一系列不能分开的连续过程。将材料已经干燥了的载玻片装于载玻片架上,以架为单位进行以下操作(一个载玻片架可以装载玻片20或30片)。

注:①0.5-1g番红+100ml 50%乙醇;

②0.5g固绿+50ml丁香油(A液),1ml A液+乙醇25ml+二甲苯25ml][固绿的另一配法:0.5g固绿+50ml丁香油+50ml纯酒精]

可以用亮绿代替固绿:

配方1 亮绿0.2g + 95%酒精100ml,染20-30分钟

配方2 亮绿1g + 丁香油100ml,染1分钟(丁香油价格昂贵)

配方3 亮绿1g + 丁香油15ml +纯酒精25ml,染1分钟

2004.10月(生计02班)年用改良的配方3(亮绿1g + 丁香油100ml +纯酒精300ml,染4-8分钟)效果还可以。

要点:

①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时时知道材料位于载玻片的哪一面!

②如番红染色过深,应在染缸中加1-2滴浓盐酸,分色或入酸性酒精中分色(醋酸1ml+70%酒精100ml);也可在50%酒精中腿色至合适。如材料木质化程度太低,番红难以染色,要延长染色时间。

③如果固绿染色过深,可延长在1/2二甲苯+1/2乙醇中的时间,腿色至合适,或者用橘红G丁香油饱和液复染,进行分色。

13. 封片

从固绿出来,经二甲苯脱水和透明后,就可以用树胶封片。

将洗干净的盖玻片用干净的绸缎擦干,以免起毛。

在桌子上垫上干净的白纸(最好是滤纸)

将载玻片从二甲苯中取出,务必使有材料的一面朝上。

(待二甲苯基本挥发时)迅速在材料上加适量封固剂,封固剂最好正正地滴在材料上(不能使二甲苯干很久后才封片)。如封固剂有气泡,可迅速(!)将载玻片在酒精灯火焰上过几次,除去气泡。

用镊子持住盖片,初学者使盖片一端先与封固剂接触,然后缓缓抽去镊子,让盖片缓缓下降即可,这样便于操作,但是往往胶不均匀,即盖玻片下的胶一端厚、一端薄,甚至漏胶,影响观察。最好的方法是,用镊子持住盖片,并用手在载玻片两侧挡住盖玻片,注意将盖玻片的中央对准材料及胶滴,然后使盖玻片水平地慢慢下降,这样胶的厚薄就均匀一致,有利于观察。

要点:

①二甲苯极易挥发,载玻片从二甲苯中取出后要迅速滴胶,以免材料干燥、开裂或吸收

空气中的水分而报废;

②注意胶的浓度,太浓时,用适量二甲苯稀释;

③胶的数量以刚好不溢出盖玻片为宜(约半滴或一小滴)。

④封片后,材料最好要位于盖玻片的中央,不要偏离太多,不便于观察,而且干固后材料容易漏胶。

14. 清洗和贴标签

待制片干固后(约需20天),用毛笔和二甲苯清洗载玻片上多余的封片剂;在载玻片的右侧,贴上标签,注明切片的内容、切片的编号及日期等。如制片不干固前贴标签,容易碰着盖玻片而移位,使载玻片上的材料变形而报废。

1 取材与固定

工具:

离心管:清洗后的1.5mL离心管多个,将离心管底剪去,在离心管盖做好样品标记大的塑料瓶:可考虑广口瓶、塑料试剂瓶、蓝盖液相瓶,用来装FAA固定液及样品小的矿泉水瓶330mL:用来装固定液,材料浸泡前赶走气泡用

镊子、小刀、刀片、凿子、手套、保鲜膜、标签纸、笔、相机

试剂:

FAA固定液:

50%乙醇或90%乙醇90mL

冰醋酸5mL

福尔马林(甲醛)5mL

番红染料配制

2 脱水透明

叔丁醇

无水乙醇

3 浸蜡

石蜡(熔点48-50℃)及石蜡(熔点56-58℃)

小广口瓶

4 包埋

纸盒

解剖针、镊子

5 修整蜡块

小木块、打火机、小刀

6 切片

磨刀机

7 展片、粘片

粘合剂:

新鲜蛋白50mL

甘油50mL

石炭酸1g

用玻璃棒搅匀,用消毒棉或纱布过滤后即可。

盖玻片、载玻片

8 脱蜡、复水、染色、透明

95%乙醇(100mL):95mL乙醇+5mL蒸馏水

85%乙醇(100mL):85mL乙醇+15mL蒸馏水70%乙醇(100mL):70mL乙醇+30mL蒸馏水50%乙醇(100mL):50mL乙醇+50mL蒸馏水纯乙醇

二甲苯

9 封片

镊子、加拿大树胶

标签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1、载玻片的处理: 抗原修复过程中,由于高温、高压、辐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易造成脱片。为保证试验的正常进行,可选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01 APES、ZLI-9003 Histogrip TM或ZLI-9005 Poly-L-Lysine等几种试剂,对已清洗的载玻片进行处理。具体方法如下: 1.1 APES:现用现配。将洗净的玻片放入以1:50比例丙酮稀释的APES中,停留20~30秒钟,取出稍停片刻,再入纯丙酮溶液或蒸馏水中涮去未结合的APES,置通风橱中晾干即可。用此载玻片捞片时应注意组织要一步到位,并尽量减少气泡的存在,以免影响染色结果。 1.2 Histogrip TM:将洗净的玻片放入以1:50比例丙酮稀释的Histogrip液中,停留1~2分钟,然后用双蒸水快速清洗三次,室温干燥或60o C烤箱烘烤一小时,装盒备用。 1.3 Poly-L-Lysine:将洗净、干燥的载玻片放入以1:10比例去离子水稀释的多聚赖氨酸溶液中,浸泡5分钟,60o C烤箱烘烤一小时或室温过夜干燥。装盒备用。试验中使用的器具均为非玻璃制品。 2、常用酶消化: 2.1 胰蛋白酶:一般使用浓度为0.05%~0.1%,消化时间为37℃、10~40分钟,主要用于细胞内抗原的显示。 2.2 胃蛋白酶:一般使用浓度为0.4%,消化时间为37℃、30~180分钟,主要用于细胞间质抗原的显示,如:Laminin(层粘蛋白),Collagen IV(IV型胶原)等。 2.3 皂素(Saponin):一般使用浓度为2~的saponin溶液,消化时间为室温孵育30分钟。 3、抗原热修复: 可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条件,选用微波炉抗原修复、高压锅抗原修复或水浴高温抗原修复。抗原热修复可选用各种缓冲液,如TBS、PBS、重金属盐溶液等,但实验证明,以0.01M枸橼酸盐缓冲液(pH6.0)效果最好。请选用我公司提供的ZLI-9064 枸橼酸盐缓冲液(粉剂)配制,取该粉剂一包溶于1000ml 的蒸馏水中,混匀,其pH值在6.0 0.1,如因蒸馏水本身造成的pH值偏差,请自行调整。 3.1 石蜡切片微波炉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后,3%H2O2处理10分钟,蒸馏水洗2分钟×3。将切片放入盛有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的容器中,置微波炉内加热使容器内液体温度保持在92℃~98℃之间并持续10~15分钟(注意:无论是使用医用或家用微波炉,请根据具体机型酌情设置条件,务必满足以上步骤中对温度和时间的要求)。取出容器,室温冷却10~20分钟(注意:不可将切片从缓冲液中取出冷却,以便使蛋白能够恢复原有的空间构型)。PBS洗,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3.2 石蜡切片高压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将1500ml~3000ml的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注入不锈钢压力锅中加热至沸腾。切片置于金属架上,放入锅内,使切片位于液面以下,盖锅压阀。当压力锅开始慢慢喷气时(约加热5~6分钟后),计时1~2分钟,然后将压力锅端离热源,冷水冲至室温后,取下气阀,打开锅盖,取出切片,蒸馏水洗后,PBS洗2分钟×3,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3.3 石蜡切片电炉煮沸抗原修复操作方法:切片脱蜡至水后,放入盛有枸橼酸盐缓冲液(工作液)的容器中,并将此容器置于盛有一定数量自来水的大器皿中,电炉上加热煮沸,从小容器的温度到达92℃~98℃起开始计时15~20分钟,然后端离电炉,室温冷却20~30分钟,蒸馏水冲洗,PBS洗,下接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4、免疫组化染色步骤: (以美国ZYMED公司SP试剂盒为例) 4.1石蜡切片脱蜡至水。 4.2 3%H2O2室温孵育5~10分钟,以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4.3蒸馏水冲洗,PBS浸泡5分钟,(如需采用抗原修复,可在此步后进行)。

石蜡切片的制作

说明 石蜡切片法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一般的组织从取材固定到封片制成玻片标本需要数日,但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为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取材 应根据要求选取材料来源及部位。例如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多选取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快又便于切取;猪的肝小叶边界清晰明确;耳蜗以豚鼠的内耳易于定位和剥离。材料必须新鲜,搁置时间过久则产生蛋白质分解变性,导致细胞自溶及细菌的滋生,而不能反映组织活体时的形态结构。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固定 用适当的化学药液——固定液浸渍切成小块的新鲜材料,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固定能使组织硬化,有利于切片的进行,而且也有媒浸作用,有利于组织着色。固定液的种类很多,其对组织的硬化收缩程度以及组织内蛋白质、脂肪、糖类等物质的作用各不相同。例如纯酒精可固定肝糖而能溶解脂肪,甲醛能固定一般组织,但溶解肝糖和色素。固定液可分为单一固定液及混合固定液。前者有甲醛(蚁醛、福尔马林)、酒精、醋酸或冰醋酸、升汞、锇酸(四氧化锇)、重铬酸钾及苦味酸等,单一固定液不能固定细胞中的所有成分;混合固定液可以互补不足,常用的混合固定液有Bouin氏液、Zenker氏液、FAA液、Carnoy氏液、SuSa 液(配方见有关技术书籍)。因此,应根据所要显示的内容来选择适宜的固定液。10%福尔马林(4%甲醛)或10%磷酸缓冲福尔马林是病理切片常规使用的固定液,不仅适用于常规HE(苏木精-伊红)染色,还可以用于组织学有关的其他技术的切片染色。固定液的用量通常为材料块的20倍左右,固定时间则根据材料块的大小及松密程度以及固定液的穿透速度而定,可以从1小时至数天,通常为数小时至24小时。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洗涤与脱水 固定后的组织材料需除去留在组织内的固定液及其结晶沉淀,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染色效果。多数用流水冲洗;使用含有苦味酸的固定液固定的则需用酒精多次浸洗;如果组织经酒精或酒精混合液固定,则不必洗涤,可直接进行脱水。固定后或洗涤后的组织内充满水分,如不除去水分就无法进行以后的透明、浸蜡与包埋,因为透明剂多数是苯类,苯类和石蜡均不能与水相

HE石蜡切片步骤,免疫组化步骤

HE染色 1.取材 切取的组织块不宜太大,以利于固定剂穿透,通常以6mm×6mm×5mm为宜。 注意事项: (1)取材动作要迅速,不宜作太久的拖延以免组织细胞的成分、结构等发生变化。 (2)切片材料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尽可能不要损伤所需要的部分。 2.固定 将切好的组织用生理盐水组织洗3次,立即投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液或4%多聚甲醛中固定,固定36小时。 注意事项: (1)一般固定液,都以新配为好,配好后应贮存在阴凉处,不宜放在日光下,以免引起化学变化,失去固定作用。 (2)有些混合固定液的成份之间会发生氧化还原作用,一定要在使用前才混合,如果混合太早,固定时就没有作用了。 (3)固定材料时,固定液必须充足,一般为材料块的20~30倍,有些水分多的材料,中间应更换1-2次新液。 (4)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容器里,同时在容器外上标签,并随同材料在溶液中投入相应的标签,以免相互混淆。标签上注明固定液、材料来源、日期等。标签上的文字,应用黑色铅笔或绘图黑墨水书写。 脱钙72小时中间不换液是样本30倍中杉金桥(进口脱钙液) 镊子触质粒由硬变韧性为准。 (美):固定3-5天根据组织大小确定天数,越大固定时间越长。 3. 洗涤 材料经固定后,PBS或双蒸水冲洗约3小时。(20,30,30,60) (美):流水冲洗约4小时 4. 脱水 材料依次经80%、90%、100%、100%各级乙醇溶液脱水,各30min 注意事项: (1)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品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2)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可用吸管吸出器皿中的脱水剂,再用吸水吸尽器皿内剩余液,然后于皿中加入高一级脱水剂。 (3)在低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不宜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4)在高浓度或纯酒精中,每级停留的时间也不宜太长,否则会使组织变脆,影响切片。(5)如需过夜,应停留在80%酒精中。 (6)脱水必须彻底,否则不易透明,甚至使透明剂内出现白色混浊现象 (美):80%的酒精×2小时 95%的酒精×2小时 100%的酒精×2小时×2 100%的酒精×1小时或者更长时间 5.透明(环保透明脱蜡液)中杉金桥 纯酒精、二甲苯等量混合液15min,二甲苯Ⅰ60min、Ⅱ30min(至透明为止)。 由于乙醇与石蜡不相溶,而二甲苯既能溶于乙醇又能溶于石蜡,所以脱水后还要经过二甲苯以过渡。当组织中全部被二甲苯占有时,光线可以透过,组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透明状态。

石蜡切片详细步骤

石蜡切片 1.仪器 石蜡切片机、烘箱、显微镜、染色缸、小培养皿、镊子、毛笔、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等。 2. 试剂 FAA固定液(70%酒精90ml、冰醋酸5ml、福尔马林5ml)、10%番红水溶液、0.5%固绿(用95%的酒精配制)、酒精(100%、95%、80%、70%、50%)、二甲苯、蒸馏水、甘油、中性树胶等。 3.取材 幼嫩的油菜植株叶片和茎 4.方法与步骤(参照) 1.固定: FAA固定液固定48小时以上。 2.脱水: 50%酒精→70%酒精→83%酒精→95%酒精→100%酒精→100%酒精。每级2h。100%酒精中1.5h。其中70%酒精处可长期保存。 3.透明: 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 (2h) →纯二甲苯(1.5h) →纯二甲苯(1.5h) 4.浸蜡: 将处理的材料置于1/2石蜡(固体粉末状)+1/2二甲苯中,40℃烘箱敞口过夜。 5.包埋: 先提升恒温箱的温度至60℃,换纯蜡3次,每次1-2h,用硬的电光纸、牛皮纸叠纸盒,置于45-60℃的烫板上,倒入材料,摆放好材料,把标签(正面向外置于底部),补足石蜡,倒好后轻轻的置于冷水盆中,注意底面要接触盆中凉水,待石蜡全部凝固后可取出晾干,也可在凉水盆中放置过夜。 6.切片 对包埋的材料进行修块、粘块、整修后,保证材料四周都有石蜡包围。但不可太多。切面的上、下边平行。用加热的解剖刀蘸取少许石蜡碎屑,并迅速将石蜡块四周的碎屑烫平,使石蜡块牢固地粘在台木上。检查切片机,安装切片刀、调整好刀的角度,调整石蜡块与刀口之间的角度与位置后开始切片。

7.粘片 将粘贴剂置簿玻片上,再取切片浮置粘片剂上,然后置烘片台上,使切片展开烫平,材料不现皱纹为度。最后将切片依次排好,用滤纸吸去多余水分,同时以记号笔在玻片上编号,放入温箱中烘干,温度30~40℃中过夜。 8.脱蜡 脱蜡用二甲苯,把烤好的载玻片放于盛二甲苯的染缸中:纯二甲苯(10-20min)→纯二甲苯(5-10min) 9.染色 将纯二甲苯脱蜡完全的材料,1/2 二甲苯十1/2纯酒精→100%酒精→95%酒精→85%酒精→70%酒精→50%酒精→1%番红染色(4h以上) →50%酒精→70%酒精→85%酒精→95%酒精→0.5%固绿(1min)→95%酒精→100%酒精→100%酒精(未注明时间各级均为3min) 10.胶封 滴加加拿大树胶封藏。 11.镜检,拍照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一、取材选取目的组织块,修剪到合适的大小; 二、固定 将组织块放入福尔马林固定液(10%甲醛溶液),固定时间由组织块大小而定,一般不少于24h;体积1cm3的组织块,一般为3-7天; 三、冲水自来水洗几下,泡1小时; 四、系列酒精脱水 50%酒精,1h; 70%酒精,1h; 80%酒精,1h; 90%酒精,1h; 100%酒精(I),1h; 100%酒精(II),1h; 五、透明 酒精:二甲苯=1:1溶液,过夜; 二甲苯,1h; 六、包埋 二甲苯:石蜡=1:1,65-70 ℃,2h; 新鲜石蜡(I),65-70 ℃,1h; 新鲜石蜡(II),65-70 ℃,4h; 新鲜石蜡包埋; 七、切片切片厚度为5-7um; 八、展片温水(40-42 ℃)展片; 九、捞片将展好的片子贴于载玻片上; 十、烘片42 ℃将片子上的水烘干; 十一、烤片60 ℃烤片12-24h; 十二、脱腊 二甲苯(I):2min; 酒精:二甲苯=1:1溶液:2min; 十三、水化 100%酒精(I):1min; 100%酒精(II):1min; 95%酒精:1.5min; 80%酒精:1.5min; 70%酒精:1.5min; 50%酒精:1.5min; 自来水洗:2min 十四、H&E染色 Hematoxylin染色3-5min(2.5min时取出观察染色效果),自来水洗3次,盐酸分化(2/3杯玻璃缸+3滴1N盐酸),10s;自来水洗蓝化,镜下观察染色效果;(伊红)Eosin染色30-50s,直接脱水(90%酒精-----100%酒精I,100%酒精II各1分------酒精:二甲苯=1:1溶液:1-1.5min);十五、脱水 90%酒精-100%酒精-100%酒精,各1min; 十六、透明 二甲苯:酒精:1-1.5min;二甲苯:2min;

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体内部的细微结构之前,必须根据植物材料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植物材料进行处理,把材料制成透明的玻片标本.根据材料的性质和制作法的不同,常用的植物显微制片技术可以分为切片法与非切片法两大类,前者常用的有徒手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石蜡切片法,冷冻切片法等,其中以石蜡切片法最为常用.后者包括整体封藏法,涂布法,压片法等. 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是以石蜡作包埋剂,用旋转切片机将材料切成薄片,经一系列处理制成永久制片的方法.在研究植物的细胞,组织,胚胎以及形态等方面石蜡切片法是最理想的制片方法. 石蜡切片法的一般流程为:取材→固定→抽气→洗涤→脱水→透明→浸蜡→包埋→修块→切片→粘片→染色→封片. 取材 用锋利的刀片切取新鲜的植物材料,选定适宜的材料,立即固定. 取材的注意事项如下: (1)取材料要新鲜.动作要迅速,以免挤压损坏组织;取病理材料时,应设置对照材料. (2)所取材料大小要适当:根和茎一般直径≤5mm,切取成5-10mm小段;叶片一般取过中脉处,切成2-5mm宽,5-8mm长.在切材料时,必须注意刀片与中轴成直角,两切面平行,否则制成的切片细胞是斜的.雌,雄蕊一般不需分割. (3)取材时间可根据切片要求有所区别.如:在进行植物发育的研究过程时,需要找到细胞分裂相,一般在晴天的早晨9:00-10:00时取材,此时植物细胞分裂活动较明显. (4)取材不易过老,否则制片有难度(过老的材料须在滑走切片机上进行);对纵切的材料适当多取材,如根尖,茎尖等,因为切到材料正中的概率较低. (二)固定 将已切好的材料尽快地浸入相当于材料10-15倍体积的固定液中.借助固定液的作用,使细胞的新陈代谢瞬时停止,并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构造及其内含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从而达到使组织变硬从而便于切片,增强内含物的折光度,令细胞易于着色的目的,同时具有防腐作用.以新鲜配制固定液效果较好.固定的时间依材料的种类,性质,大小等而定.材料固定完毕,保存于加盖的容器内,贴上标签. 良好的固定剂,应是穿透力强,使细胞立刻致死,原生质全部凝固;不发生任何变形,增强折光率,并且不妨碍染色. 常用固定液: 简单固定液以一种化学药品配制的固定液. ⑴乙醇为凝固型固定剂.常用无水乙醇或95%乙醇. ⑵甲醛为非凝固性固定剂.具强烈刺激性气味.纯净的甲醛为无色透明液体.固定用的浓度为4%-10%. ⑶醋酸为凝固型固定剂.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刺激性极强,低温下凝结成冰,故又名冰醋酸. 2.混合固定液: 由几种试剂,适量配制而成.混合遵循原则:①优缺点互补;②膨胀与收缩相互平衡;③强氧化剂与还原剂应

老鼠组织标本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老鼠组织标本石蜡切片免疫组化实验的具体步骤及方法 根据聚合酶技术把辣根过氧化物酶抗鼠或/和抗兔IgG分子结合在多聚酶上形成多聚物分子,其与待检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后,加入底物显色。 1. 石蜡切片置于67℃烘箱中,烘片2小时,脱蜡至水,用pH7.4的PBS冲洗三次,每次3分钟(3×3’)。 2. 取一定量pH=6.0柠檬酸盐缓冲液,加入微波盒中,微波加热至沸腾,将脱蜡水化后的组织切片置于耐高温塑料切片架上,放入已沸腾的缓冲液中,中档微波处理10分钟,取出微波盒流水自然泠却,从缓冲液中取出玻片,先用蒸馏水冲洗两次,之后用PBS冲洗2×3’。(注:不是所有的抗体都需要微波修复的,视具体情况而定) 3. 每张切片加1滴3%H2O2,室温下孵育10分钟,以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BS冲洗3×3’。 4. 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相应的第一抗体(相应稀释倍数),室温下孵育2小时。 5. PBS冲洗3×5’。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聚合物增强剂,室温下孵育20分钟。PBS冲洗3×3’。

6. 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酶标抗鼠/兔聚合物,室温下孵育30分钟。PBS冲洗3×5’。 7. 除去PBS液,每张切片加1滴新鲜配制的DAB液(二氨基联苯胺),显微镜下观察5分钟。 8. 苏木素复染,0.1%HCl分化,自来水冲洗,蓝化,切片经梯度酒精脱水干燥,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固,晾干后观察。 注意事项 1. 在切片加上一抗后,第二抗体标记多聚螯合物酶(HRP)的复合物与一抗结合,在多聚螯合物上有大量的HRP分子,使抗原信号有显著的放大,其敏感性较SABC、SP法高。 2. 由于多聚物在体内不存在,又不使用生物素,从而避免了由于生物素引起的非特异性背景染色,背景比SABC、SP法清晰。 3. 辣根过氧化物酶与二抗结合在多聚物上,替代传统方法的二抗、三抗,减少了实验步骤,且试剂孵育时间短,只需15分钟,使得免疫组化方法更简单,实验时间比SABC、SP法大为缩短。 一、特点 1. 在切片加上一抗后,第二抗体标记多聚螯合物酶(HRP)的复合物与一抗

石蜡切片标本制作法

石蜡切片标本制作法: 这是最常用的组织学标本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取材、固定、脱 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和封固 (一)取材、固定 所取材的组织在动物死后或离体后会很快解体,这可能是由于细菌或是组织本身所含酶的分解所致。所以,动物在乙醚麻醉下或以不同方法杀死后,应立即进行取材和固定,以停止其分解作用。尽可能保存细胞组织生前结构和成分。 1.取材: 即从动物体内取下器官或组织材料的过程。以取肝脏为例,取材的步骤为:将动物麻醉或杀死后,腹部向上固着在蜡盘上,打开腹部,暴露肝脏,用锋锐的解剖剪或手术刀细致而又迅速地取下一块大小适宜(0.5cm3)的肝脏组织块,立即投入固定液内。 2.固定: 固定是将组织用化学试剂浸泡,使其蛋白质等成分迅速凝固,尽量保持其生前形态结构而不发生死后的变化。固定时所使用的化学溶液,称为固定液。 常用的固定液配方: ⑴Susa液: 使用时取等量的I液和U液混合后,将组织块投入,固定24小时 (2)Helly干液: 重铬酸钾 2.5g 氯化汞 5.0g 硫酸钠 1.0g

(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 这几个步骤是为了将组织包埋在较硬的物质即石蜡中,以便制备较薄的石蜡切片。 1.脱水: 普通固定液大多是水溶液,必须先脱去组织内的水分,为浸蜡创造条件。脱水剂通常使用酒精。脱水的步骤是逐步升高酒精溶液的浓度,以去净组织块内的水分,最后完全由纯酒取代。 Susa液固定的组织块,须先入含碘的95%酒精,脱水并脱去组织内的汞沉淀,然后入 无水酒精。 10%甲醛液固定后的组织块,脱水时应依次经过70%、80%、90%、95%酒精和无水 酒精。 2.透明: 因石蜡不溶于酒精而溶于二甲苯,因而组织块经脱水后须再用二甲苯置换出酒精。组织 块浸入二甲苯后逐渐变得透明,故此步骤称为透明。透明时间根据组织块的大小及性质而定。 3.浸蜡:

石蜡切片步骤

石蜡切片制作 大致步骤: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和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 1、取材 植物材料选择时必须尽可能不损伤植物体或所需要的部分。 取材必须新鲜,尽可能割取所需要的组织块,并随即投入固定液。 取材时刀要锐利,避免因挤压细胞使其受到损伤。 切取的材料应该小而薄,便于固定剂迅速渗入内部。一般厚度不超过2mm,大小不超过5*5mm2。 2、固定 用适当的化学药液—固定液浸渍切成小块的新鲜材料,迅速凝固或沉淀细胞和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 固定液的选用:FAA固定液 FAA固定液配制:福尔马林(38%甲醛)5 ml 冰醋酸 5 ml 70%酒精 90 ml 5 ml甘油(丙三醇) 固定时间根据材料块的大小及松密程度而定。 3、洗涤与脱水 固定后的组织材料需要除去留在组织内的固定液及其结晶沉淀,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染色效果。多数用流水冲洗:使用含有苦味酸的固定液固定的则需要用酒精多次浸洗;如果组织经酒精或酒精混合液固定,则不必洗涤,可直接进行脱水。 酒精为常用的脱水剂,为了减少组织材料的急剧收缩,应使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递增的顺序进行,通常从30%或50%酒精开始,经70%、85%、95%直至纯酒精(无水乙醇),每次时间为1-数小时,如不能及时进行脱水,材料可以放在70%酒精中保存,因高浓度酒精易使组织收缩硬化。 4、透明 选用二甲苯为酒精和石蜡的浸媒液,替换出组织内的酒精。通常组织先经过纯酒精和透明剂各半的混合液浸渍1-2小时,再转入纯透明剂中浸渍。时间根据材料块大小而定。 5、浸蜡与包埋 用石蜡取代透明剂,使石蜡浸入组织而起支持作用。通常把组织材料块放在熔化的石蜡和二甲苯的等量混合液浸渍1-2小时,再先后移入2个熔化的石蜡液中浸渍3小时左右,浸蜡应在高于石蜡熔点3℃左右的温箱中进行,以利于石蜡浸入组织内。浸蜡后的组织材料块放在装有蜡液的容器中(摆好在蜡中的位置),待蜡液表层凝固即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即做成含有组织块的蜡块。容器可用光亮且厚的纸折叠成纸盒或金属包埋框盒。如果包埋的组织块数量多,应进行编号,以免差错。石蜡熔化后应在蜡箱内过滤后使用,以免因含有杂质而影响切片质量,且可能损伤切片刀。 6、切片 包埋好的蜡块用刀片修成规整的四棱台,以少许热蜡液将其底部迅速贴附于小木块上,夹在轮转式切片机的蜡块钳内,使蜡块切面与切片刀刃平行,旋紧。切片刀的锐利与否、蜡块硬度适当都直接影响切片质量,可用热水或冷水等方法适当改变蜡块硬度。通常切片厚度为 4-7微米,切出一片接一片的蜡带,用毛笔轻托轻放在纸上。 7、贴片与烤片

组织切片石蜡切片过程

石蜡切片过程 一、石蜡包埋: 1.脱水:组织水洗后便可酒精脱水,70% →80% →90% →95%→ 100%酒精(无水乙醇)→100%酒精,各级酒精脱水时间30-45 min。(注意:80%酒精内组织可留之较久,当天如果来不及做完就可以暂时保存一晚上,次日再继续做下去。70%的酒精可作为更久的保存剂。) 2.透蜡:脱水后组织:50%酒精+50%二甲苯30 - 45min. 二甲苯(组织透明即可停止) 15min. 50%二甲苯+50%石蜡20-30min. 纯石蜡1 45min. 纯石蜡2 45min.(透腊之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腊杯,烘箱温度保持55—60℃左右,使石腊熔化,温度不宜过高,以免使组织发脆。) 3.包埋: a.折好纸盒,准备小镊子、酒精灯、解剖针、冷水等。 b.用温热吸管吸取石蜡注入纸盒。等待底稍微凝固,温镊子夹住样品放入盒子中央,面朝底(可以将蜡一次倒入纸盒,然后待蜡表面起膜后,用温镊子夹住样品放入蜡中,待冷却即可,整个操作过程中,切勿让蜡中起气泡)。 c.两手拿着两端,入冷水一半,吹气,使表面石蜡形成移较厚腊层,然后急速全部进入冷水中3分钟。 d.修正蜡块(上下两个面一定要平行并且光滑) e.固着蜡块

二、切片 1.切片(切片时,可以在刀片以及刀片周围涂上一点甘油) 2.贴片烤片(甘油蛋白=1/2甘油+1/2鸡蛋清)(在贴片时,用细吸管取一点点甘油蛋白(越少越好)于载玻片上,然后用手抹匀,手一定要干净。将切片放在载玻片(光亮面朝向下),然后滴几滴冷水使切片悬于水上。接着将载玻片放在37℃上烘烤。 常见问题分析: 1.切片分离不能形成蜡带:?室温过低,蜡过硬。 2.蜡带弯曲:?蜡块口下面不平行,或蜡块不与刀刃平行所致。 3.切片厚薄不一:?切片刀或蜡块未固定紧。 4.切成片后,组织与蜡块脱离:?脱水不干净等。 5.蜡片易粘在切片上或蜡片萎缩:?室温太高或蜡太软或刀的角度 太小。 6.切片破裂:?浸蜡不足或浸蜡温度过高,或在脱水剂、透明剂中 时间过长,引起组织发脆或有杂质,材料脱钙不完全,此种无法补救。 7.蜡片上卷,切过刀口即破裂:?刀口太钝或沾有石蜡或刀的角 度过大或蜡太硬。 *:包埋时,时间长会使标本变质,过短则石蜡不能透进标本。石蜡包埋过程中,注意控制温度保持在58-60℃,石蜡不能融化。

石蜡切片的制作过程(精)

石蜡切片的制作 目的要求:了解生物制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石蜡切片制作的基本过程;学会制作石蜡切片。 一、生物制片的基本原理 (一生物制片的目的与发展概况 生物制片是研究生物有机体微观结构的基础方法,其目的是提供在显微镜下以适度的样品,有效地对其进行形态和功能观察研究。 (二生物制片的方法 当我们研究生物体的组织或细胞时,除了某些生物体可用相差显微镜或偏光显微镜等方法达到观察目的外,其余大部分生物体,因为组织较厚,光线不易透过内部等关系而达不到观察的要求,为了达到此目的,就必须将生物体的组织切成薄切片或不切片,经过一系列处理,使光线易于透过,即可进行观察。因此,根据标本的制作方法分为切片法和非切片法两种。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应该适当的配合使用,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1.切片法 (1切片法的种类 切片法就是利用锐利的刀具,将器官组织或幼小个体分割成许多极薄的薄片,而制成切片标本的一种方法。切片法在切成薄片以前必须设法使组织内渗透某种支持物质。使组织保持一定的硬度,然后利用切片机进行切片。根据所用支持物质的不同切片法又可分为石蜡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炭蜡切片法等类型。现分述如下: ⅰ.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即用石蜡作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石蜡切片法是一般组织学、病理学等常规制片方法,因此用得最多,它有很多优点:比较省时间,容易操作,可切成极薄的切片(4um 以下,能制作连续切片,组织块可包埋在石蜡中永久保存。缺点是只能用于较小的组织块,较大的组织块不易切好,容易破碎,组织在脱水透明过程中产生收缩并易变脆。制片时间太长。 ⅱ.火棉胶切片法 火棉胶切片法是以火棉胶为支持剂进行切片的方法。此法的优点是包埋过程中不用二甲苯及石蜡,不经高温,可避免组织收缩及变脆,适于精细材料(如脑的切片,也引火棉胶有韧性切片不知有折卷或破裂,适宜于大块组织及多空洞的组织(脑、眼球,硬度较高的组织(骨、肌腱。缺点:手续麻烦、费时间,切片不能切薄,起码在10um以上,不能作连续切片,因此,在生物制片技术上已经不经常采用。 ⅲ.冰冻切片法 冰冻切片法是利用液体二氧化碳或其它药剂(如氯乙烷在变成气体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组织迅速结成冰块而后再进行切片的方法。目前国内外用半导体致冷调节器来代替二氧化碳的冰冻,冷冻速度更快更为方便。 冰冻切片法的优点是较前两种方法简便,组织不经脱水、透明、包埋等手续即可切片,因而可节省很多时间,十分钟左右即能制成切片。常用于临床病理手术诊断,银材料不经溶媒处理就可直接进行切片,材料不受试剂的激烈刺激及温度影响,所以组织没有显著的收缩,细胞形态不致有大的改变,也引冰冻切片不需有机溶剂处理,所以能保存脂肪、类脂等成分,所以冰冻切片法常用于组织化学,尤其是神经组织,临床病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新鲜的组织或已经固定的组织,经短时间处理后即可进行切片。用任何固定及处理的材料均适合冰冻切片,但一般的经验用福尔马林固定的材料最适合冰冻切片,而用酒精、甘油保存的材料必须充分水洗后才易于冰冻,否则不易切成完整的切片

石蜡切片的制片方法

石蜡切片制作基本技术 实验器材:转动切片机、镊子、解剖刀、解剖针、玻璃缸或小塑料盆、小烧杯(50ml)、酒精灯、打火机、染色缸、吸管、温台、温箱、毛笔、纱布、双面刀片。 试剂:95%的乙醇、无水乙醇、二甲苯、甲醛、石碳酸、甘油、新鲜鸡蛋清、加拿大树胶、番红、铬绿、熔点48~50℃和56~58℃的石蜡。 其它:无水CaCl2 、铁帆、苏木精、重铬酸钾、浓硫酸 石蜡切片制作基本技术:石蜡切片法包括取材、固定、洗涤和脱水、透明、 浸蜡、包埋、切片与粘片、脱蜡、染色、脱水、透明、封片等步骤。 1.取材应根据要求选取材料来源及部位。采下的标本要注意保湿,冲洗干净后截取大小合适的样品迅速投入固定液中。(注意材料切割形状以便于包埋,尤其植物叶片横纵切面) 2.固定卡诺氏固定液(无水乙醇:冰醋酸=3:1)固定24h,70%酒精保存。固定液的用量通常为材料块的20倍左右,固定时间则根据材料块的大小及松密程度以及固定液的穿透速度而定,可以从1小时至数天,通常为数小时至24小时。 3.洗涤与脱水从50%开始→70%→85%→95%→无水乙醇(30min)(此步骤需两遍),每次时间为1~2h;如不能及时进行各级脱水,材料可以放在70%酒精中保存。脱水乙醇的用量为材料体积的3~5倍。 无水乙醇中要加入不含结晶水的CaCl2 ;用95%的乙醇配制各级脱水乙醇(原浓度95%,要配浓度y%,则取yml95%乙醇加上95-y=?ml蒸馏水即可)。 4.透明经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氯仿)至纯二甲苯(氯仿)两级透明,每级停留2h。在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时加入少量番红干粉。 5.浸蜡在浸入有植物材料的透明剂中投入切成小块的低熔点石蜡,加入石蜡的量溶入透明剂的用石蜡溶液=透明剂体积为原则。用浮石蜡(石蜡放入容器中,水浴熔融,取出石蜡,冷却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空气进入,冷却后即为浮石蜡)。加蜡后放有材料的有盖容器放入35℃的温箱中6h或更长时间。之后调高温度至56℃,打开盖子让透明剂蒸发,2h后将石蜡溶液倾去。将植物材料移入高熔点的熔融纯石蜡小烧杯中,2~4h再换一次熔融纯石蜡,2~4h即可进行包埋。 6.包埋、切片和粘片 (1)折包埋纸盒; (2)材料包埋:熔融的石蜡到入纸盒中,用在酒精灯上烧热的镊子或解剖针将材料排好(快速,避免石蜡结晶),然后将包埋纸盒放入冷水中冷却凝固。(3)修蜡:每块拉一个材料,双面刀片切开。 (4)粘蜡快:2*2*2.5~3cm的长方形木块,长轴一端刻出网格;木块具网格一端浸入已溶化的废石蜡中,蜡块修成下宽上窄的台体,用烧热的解剖针一面贴

石蜡切片步骤

石蜡切片基本步骤 (一)取材和固定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材料。将整个虫体或虫体的内部器官(如肠道、马氏管、唾液腺等)取出后,立即投入固定液。 取材大小:0.5cm×0.5 cm×0.2或者1.0 cm×1.0 cm×0.2,厚度不宜超过3mm。 固定液:2.5%的戊二醛固定液,Bouin氏液,10%甲醛等。 固定时间:4oC固定24小时。 注意事项: 取材:1.勿使组织块受挤压切取组织块所用刀、剪要锋利,切割时不可来回切割。夹取组织时,镊子要轻,切勿挤压,以免损伤组织。取材时,组织块可稍大一点,以便在固定后,将组织块的不平整部分修去。 2.选好组织块的切面应熟悉器官组织的组成,并根据观察目的来确定纵切或横切。 3.保持材料的清洁组织块上如有血液、污物、粘液、食物等,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再入固定液。 4.切除(清除)不需要的部分特别是组织周围的脂肪等,应尽可能清除掉,以免影响以后的程序和观察。 固定:1.材料新鲜取出组织后须立即固定。否则时间相隔过久,体积就要收缩变形或发生自溶现象。 2.抽气生物组织常有气体的存在,使材料不能沉入固定液中,抽气使得固定液有效渗入。真空泵抽气或者用空针管抽气。昆虫整体固定,固定前用解剖针刺数个小孔,以利用固定液渗透。 3.固定剂用量一般为组织体积的10~20倍。勿使组织贴于瓶底或瓶壁,以免影响固定剂的渗入。 4.避免阳光尽可能避免接触阳光以免失去固定作用。 5.加速固定轻轻摇动盛器使组织移动有利于固定液渗入,对长期固定的标本可经常更换固定液。

(二)洗涤 2.5%戊二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0.2M, pH7.2磷酸缓冲液漂洗三次,每次10min Bouin氏固定液固定的组织:直接入70%酒精更换数次即可脱水,注意苦味酸。 甲醛固定的组织:直接投入50%或70%酒精脱水,不经水洗。但如果在甲醛中时间过长,则仍应当用流水冲洗。 陈旧性标本和混合性固定液应及时洗涤,有利于脱水、切片和染色。否则会影响以后的染色效果。 (三)脱水与透明 漂洗后即入酒精脱水,经50%,70%,80%,90%,95%,100%酒精脱水,其中95%,100%酒精需重复两次。每级10min。 脱水后,入1/3二甲苯+2/3乙醇混合液→1/2二甲苯+1/2乙醇混合液→2/3二甲苯+1/3乙醇混合液→二甲苯→二甲苯,每次约10min,至组织透明为止。 注意: 1. 一般经水洗的材料脱水可从35%开始,柔弱的材料从15%开始,若用酒精洗涤,则可直接移入50%或70%酒精中继续脱水。 2. 每级脱水时间,依照材料的大小、性质以及留在固定液中的时间长短和固定液的溶解性而定。动物组织每级10~30min。 3. 脱水应彻底,否则与二甲苯混合后混浊,必须倒回重脱水且效果不好;如需过夜,则停留在70%酒精中。 (四)透蜡 透明后,先把组织材料块放在熔化的石蜡和二甲苯的等量混合液浸渍3小时,再先后移入2个熔化的石蜡液中浸渍6小时左右,直至用石蜡完全置换了组织块中的二甲苯,浸蜡应在高于石蜡熔点3℃左右(60°C)的温箱中进行,以利石蜡浸入组织内。便于今后的包理与切片。

石蜡切片制作过程

(一)材料与用具 1.材料: 鱼皮肤、性腺、肠、肝胰脏等。 2.用具: 溶蜡箱、蜡杯、不同熔点的石蜡、酒精灯等。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取材及固定 取动物体上的小块组织成为组织块。组织块的大小以不超过 0.5立方厘米为宜。切去组织块时动作要轻,切忌用力牵引或挟持,以免组织内部发生变化。 组织块取下后,先用 0.85%的生理盐水漂洗以洗去血液与污渍,如果是管状组织则必须把管腔中污物洗净,可用注射器自一端向管腔中注射生理盐水数次,使其管腔冲洗干净,切忌不可用刀或其他器具刮之。 由动物身上切取的组织必须是新鲜的,材料越新鲜越好,一般不应超过死后24小时。 如果是管状器官或是其中有分泌之消化液,则死后应迅速采取,以免组织自溶或上皮剥落。 材料由动物体取下后应当迅速固定,固定的目的是尽快使固定液渗入组织内部,将组织固定,以保持其原有的结构。不同的组织应选用适当的固定液。固定液的用量与组织块体积之比一般在20:1。不应使组织块贴于容器壁上,应记录固定液的名称,材料的种类,动物品种及开始固定的时间。 2.冲洗

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必须用流水洗去固定液。组织块应用纱布包好,注名,放金属水洗网中用流水冲洗,甲醛固定液固定的组织一般水洗24小时,Bouins固定液固定的组织水洗24小时。AFA固定液则不需要水洗。 3.脱水和硬化 经过固定后的组织在水洗后要进行脱水,脱水的目的将组织内的水分用酒精或其他溶剂置换出来,使组织逐渐变硬,便于油类或其他透明及浸入,为熔化的石蜡浸渗到组织中创造条件。 常用的脱水剂是不同浓度的酒精,因为酒精与水有很大的亲和力,酒精浓度可以逐渐升高,置换出组织中的水。脱水必须充分,脱水不充分会影响透明和浸蜡。脱水过程要逐级上升,不能操之过急,跳级脱水会引起组织块强烈的收缩变形。 脱水所用的酒精浓度及过程如下: 30%—→50%—→70%—→80%—→90%—→95%—→100%(Ⅰ)—→100%(Ⅱ)组织块在各级较低浓酒精(小于70%)中脱水的时间应视组织块的大小而定,大小不超过 0.5立方厘米的组织块脱水时间为6~12小时,在高浓度酒精中(大于70%)脱水时间为3小时左右。组织块在无水酒精中需经过两次处理,以保证脱净水分。由于无水酒精有使组织变脆的缺点,故在无水酒精中脱水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应在15~30分钟左右。 在脱水瓶中酒精的量与组织块之比约为50:1。 简化步骤如下: 70%(一夜)——80%(1小时)——90%(30分)——95%(30分)——100%(15分)——酒精+二甲苯(15分)——二甲苯(3分)——石蜡+二甲苯(30分)——石蜡(80分) 4.透明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制作

植物组织石蜡切片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石蜡切片的方法。 2.掌握永久制片的制作过程,为研究植物的内部结构奠定基础。 3.学会植物内部结构的比较研究方法。 二、实验器具与试剂 1.器具 石蜡切片机、烘箱、显微镜、染色缸、小培养皿、镊子、毛笔、吸水纸、纱布、载玻片、盖玻片等。 2.试剂 10%番红水溶液、0.5%固绿(用95%的酒精配制)、酒精(100%、95%、80%、70%、50%)、二甲苯、蒸馏水、甘油、中性树胶等。 三、实验材料 幼嫩植物各部分,根据季节选择材料。 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石蜡切片法是显微技术上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是把材料封埋在石蜡里面,用旋转切片机切片,可以切出很薄的切片。凡是精细的工结构,大都用石蜡切片。全都过程如下:1.固定 2.洗涤 3.脱水与硬化 4.脱酒精 2.封埋 6.切片 7.粘片 8.脱蜡 9.染色 10.脱水 11. 透明 12.胶封 (一)固定 1.固定的意义:固定就是用药品把细胞杀死,使细胞的原生质凝固,死后不发生变化,尽可能保持原来的结构以供我们观察。良好的固定剂,应是穿透力强,使细胞立刻致死,原生质全部凝固;不发生任何变形,增强折光率,并且不妨碍染色。 2.固定液的种类:固定液的种类很多,根据配制成分可划分为: (1) 简单固定液:以一种化学药品配制的固定液。常用的简单固定液有: A.酒精即乙醇,用作固定液,常用纯酒精或95%酒精。酒精穿透力强,固定时间常在1小时以内。高浓度酒精有使材料收缩的作用。70%的酒精可作保存液。配制低度酒精必需要用普通酒精即95%的酒精,绝不可用纯酒精。酒精为还原剂,不能与铬酸、锇酸、重铬酸钾等氧化剂配合。酒精可使核酸,蛋白质及肝醣等发生沉淀,但能溶解脂肪及拟脂。 B.福尔马林即甲醛,具强烈刺激性的气味,纯净的甲醛,为无色透明液体。固定用的浓度为4-10%甲醛也是强还原剂。不能与铬酸、锇酸等氧化剂配合。经固定后,材料变硬,通常不引起皱缩,但随后经过他种药剂处理时,就每每出现皱缩。所以甲醛一般不单独作固定,而与其他液体混合使用。 C.醋酸: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刺激性极强,冷则凝结成冰,故又叫冰醋酸。醋酸以与水和酒精配成各种比例的溶液,所用浓度为0.2~5%,也常与其他固定剂配合使用。醋酸穿透性很强,单独使用,有使原生质膨胀的作用,故常与酒精,甲醛等合用,醋酸为固定染色体的优良固定液,因此固定染色体的固定液中,几乎都含有醋酸。 (2) 混合固定液:由几种药剂,适量配制而成。常用的有下列几种: A、F.A.A固定液(又称万能固定液): [用途]这个固定液在植物研究上,应用最多,为植物组织最常用的固定液。固定时间,不受

石蜡切片的制作

石蜡切片的制作 一:试验目的 掌握石蜡切片的制作 二:器材和试剂 实验动物、手术刀、手术剪、镊子、托盘、标本缸、石蜡切片机、恒温箱、水浴锅、温度计、烧杯、电磁炉、石蜡、包埋纸盒、毛笔、载玻片、盖玻片、中性树胶、染色架、鸡蛋清、甘油、甲醛、各级浓度的酒精(50%、70%、80%、85% 、90%、95%、100%)、二甲苯、苏木精、伊红、盐酸、蒸馏水、30%三氯化铁液。 三:试剂配制 苏木精染液:甲液:苏木精1g、无水酒精100ml;乙液:30%三氯化铁液4ml、蒸馏水 100ml、盐酸1ml。使用时将甲液、乙液等量混合。 伊红染液:伊红1g、95%酒精100ml、冰醋酸1-2滴。 1%盐酸酒精:盐酸1ml、70%酒精99ml。 福尔马林:甲醛10ml、蒸馏水90ml。 蛋白甘油1:1配制 四:实验步骤 1.取材和固定 处死实验动物,迅速取出所需的组织,清洗干净放入福尔马林中固定,12h后换福尔马林。 注意事项: (1)取材动作要迅速,不宜作太久的拖延以免组织细胞的成分、结构等发生变化。 (2)切片材料应根据需要观察的部位进行选择,尽可能不要损伤所需要的部分。 (3)材料固定完毕后,保存于严密紧塞或加盖的标本缸里,同时在容器外上标签。标签上注明固定液、材料来源、日期等。 ⑷如需清洗的材料可用生理盐水轻轻擦洗。 2.清洗 材料固定后,用清水清洗4小时 2.脱水: 50%酒精12h,在依次经70%、85%、95%、100%各级酒精溶液脱水1-2h。 注意事项: (1)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品中进行,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酒精挥发。 (2)在低浓度酒精中,每级停留不宜太长,否则易使组织变软,助长材料的解体。

石蜡切片

(请教)石蜡切片时碎片的缘故! vetsyl 发贴:67 积分: 1 状态:离线 2005-04-28 17:08 石蜡切片时怎么老是碎片和片堆积到一起,褶皱很大啊 vetsyl 发贴:67 积分: 1 状态:离线 2005-04-28 17:10 请各位专家给出宝贵的建议!谢谢 bluelove 用心做好每件事 发贴:164 积分:33 状态:隐身 2005-04-28 19:28 组织切下来之后要先放到水浴锅里,温度一般是40度左右,待组织完 全展开之后再捞片,就不会皱了! 碎片的原因有很多,有可能是你的组织处理(脱水问题)的问题,也有 可能是切片时蜡块没有修齐,要找到原因再对症处理了! vetsyl 发贴:67 积分: 1 状态:离线 2005-04-29 15:58 这边展片不是在水浴锅里,是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放到一个加热 的板上。 但是问题是切片时那些薄片松散的很厉害,像一包渣样,假如有 浴锅可能都放不进去呀,不知道是刀片的问题,还是脱水的问题, 还是修切的问题? bluelove2005-04-29 19:53

用心做好每件事 发贴:164 积分:33 状态:隐身 我个人认为组织放到载玻片上之后就沾上去了展片效果不好,还 是在水浴锅里等组织完全展开之后再捞片效果好一些! 你的切片是什么地方烂?如果是组织烂就可能是组织处理的问 题,如果石蜡部分都是烂的,恐怕就是你修切的问题了吧! 野原 诺言来之不易 丁香园版主 发贴:3774 积分:404 状态:隐身 2005-04-30 08:12 vetsyl wrote: 这边展片不是在水浴锅里,是放在载玻片上,然后放到一个加热的板上。 但是问题是切片时那些薄片松散的很厉害,像一包渣样,假如有浴锅可 能都放不进去呀,不知道是刀片的问题,还是脱水的问题,还是修切的 问题? 1.切片时用一块冰在石蜡切面上冷冻一下蜡块再切。 2.使用的蜡太软,换用硬一些的蜡再次浸蜡包埋。 3.换用新刀片,找高手切。 4.标本处理有问题,在纯酒精中时间太久导致组织脱水严重从而质地变 硬变脆。 GOOD LUCK! bluelove 用心做好每件事 发贴:164 积分:33 状态:隐身 2005-04-30 13:07 野原wrote: 1.切片时用一块冰在石蜡切面上冷冻一下蜡块再切。 2.使用的蜡太软,换用硬一些的蜡再次浸蜡包埋。 3.换用新刀片,找高手切。 4.标本处理有问题,在纯酒精中时间太久导致组织脱水严重从而质地变 硬变脆。

石蜡切片免疫组化操作步骤

石蜡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操作流程 一、组织获取(本实验室多做脑组织,所以以脑组织为例) 1.动物麻醉:所用麻醉药物(水合氯醛水溶剂)剂量为350mg/kg动物体重,常用麻醉药 物浓度为5%、6%、7%、10%(麻醉浓度越大,动物进入麻醉时间越短,但麻醉致死率相应较高,本人使用7%浓度,若注射位置正确,约3min进入麻醉状态);动物麻醉后,将其固定于灌流操作平台,仰卧位; 2.动物灌流手术:以胸骨剑突为起点,沿左右两侧肋下缘剪开老鼠皮肤至腋下,再次以剑 突为起点,剪开皮下肌肉层,沿同样方向剪开肌肉至腋下,避免伤到内部脏器,剪破膈膜,沿左右两侧剪断胸骨,用止血钳夹住剑突向上翻转,充分暴露心脏;用弯镊分离心脏表面黏膜;左手持止血钳轻夹起心脏,倾斜一定角度,使心尖方向与升主动脉尽量位于同一直线上,右手持灌流针,沿直线所在所在角度由左心室进针,将灌流针直接插入升主动脉(可挑动灌流针于升主动脉内观察是否正确插入,此方法操作不熟练易插错血管或是直接刺穿心脏——或者直接将灌流针插入左心室,但前方法灌流效率较高);固定器械(器械松动或是位置变化会严重影响灌流质量,有时会因为器械位置的变动直接将心脏牵扯下来导致灌流失败,应给与充分注意) 3.动物灌流:C57小鼠25-30g左右,灌流开始,可见右心耳充盈,用剪刀剪开,便于血液 流出:吊瓶灌流——以生理盐水50-100ml快速冲洗血液,持续最好不要超过5min(时间过长会导致脑组织降解),待无明显血迹流出后换用4%多聚甲醛进行灌流,约 100-150ml,灌流速度不宜过快,约10min,固定液较充分的固定组织;注射器灌流——生理盐水50ml快速推注,后换用4%多聚甲醛50ml缓慢推注。灌流成功的标志——灌流开始,可见肝脏颜色迅速变浅,随着灌流进行,肝脏颜色逐渐变为乳黄色或是白色; 换用4%多甲固定液后小鼠全身痉挛抽搐,组织僵硬。 4.开颅取脑:根据实验取材位置的不同,分为不同的取脑方式:应注意需要的组织区域, 避免取脑过程中损坏,多从小脑后方依次向前剥离颅骨,获取脑组织(在颅骨剥开后,应注意脑膜的存在,因为会发生脑膜将皮层割裂损伤的情况) 5.脑组织修块:将多余脑组织去除,便于固定充分均匀,应留出试刀或找平的部分多余组 织(本人实验中因需要海马组织,故修块时沿大脑皮层后边缘切除多余小脑,人字缝前约2.5-3mm切除前脑部分) 6.固定过夜:将修块完成的脑组织,浸泡于4%多聚甲醛中,固定过夜,通常不要超过18 小时(固定时间越长,组织抗原损失越严重,呈数量级损失),一般控制在12小时以内为宜 二、组织石蜡包埋 7.组织梯度脱水透明:将过夜固定的脑组织取出置于包埋窗内,并用铅笔做好相应标记, 自来水流水冲洗约10min,去除残留的杂质成分,进行梯度酒精脱水(注意:不同的组织类型,同组织类型不同组织块大小所需的每阶段脱水时间不同,需根据自身需要进行简单摸索;若盲目脱水透明,脱水透明过头,会使组织脆性增加,切片时全为粉末状,无法成形;脱水透明不够,会使组织与蜡块分离,无法获取平整组织切片) 本实验中,组织样本为脑组织,组织修块后所进行的脱水流程如下: 自来水冲洗完成→50%乙醇 25min→70%乙醇 25min→80%乙醇 25min→90%乙醇 25min →95%乙醇I 10min→95%乙醇II 15min→无水乙醇I 10min→无水乙醇II 15min→二甲苯I 15min→二甲苯II 15min 8.组织浸蜡:在进行二甲苯透明开始的时候,将石蜡用沸水融化,置于60度烘箱内备用 (此过程中应注意将盛放石蜡的烧杯上口封闭,避免水分溅入;根据组织块的数目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