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成像技术模拟题13

磁共振成像技术模拟题13
磁共振成像技术模拟题13

磁共振成像技术模拟题13

单选题

1. 部分容积效应是由于

A.病变太大

B.矩阵太小

C.信噪比太低

D.扫描层厚太薄

E.扫描层厚太厚

答案:E

[解答] 层厚增加,采样体积增大,容易造成组织结构重叠而产生部分容积效应。

2. 关于矩阵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矩阵增大,像素变小

B.增加矩阵可提高信噪比

C.常用的矩阵为256×256

D.增加矩阵会增加扫描时间

E.矩阵分为采集矩阵和显示矩阵两种

答案:B

3. 关于流动补偿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信号强度

B.T1加权时不用

C.常用于FSE T2加权序列

D.用于MRA扫描(大血管存在的部位)

E.可消除或减轻其慢流动时产生的伪影,增加信号强度

答案:A

[解答] 流动补偿技术用特定梯度场补偿血流、脑脊液中流动的质子,可消除或减轻其慢流时产生的伪影,增加信号强度。

4. 关于回波链长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每个TR周期内出现的回波次数

B.常用于FSE序列和快速反转恢复序列

C.回波链长,即ETL

D.回波链与扫描的层数成正比

E.回波链与成像时间成反比

答案:D

[解答] 回波链越长,扫描时间越短,允许扫描的层数也减少。

5. 下列哪一种金属物不影响MRI扫描

A.心脏起搏器

B.体内存留弹片

C.大血管手术夹

D.固定骨折用铜板

E.固定椎体的镍钛合金板

答案:E

[解答] 体内具有非铁磁性置入物的患者是可以接受MRI检查的。

6. 关于细胞毒素水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白质、灰质同时受累

B.T2WI之边缘信号较高

C.钠与水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肿胀

D.细胞外间隙减少,常见于慢性脑梗死的周围

E.细胞外间隙减少,常见于急性脑梗死的周围

答案:D

[解答] 钠与水进入细胞内,造成细胞肿胀,细胞外间隙减少,常见于急性脑梗死的周围。

7. 亚急性期脑出血MRI的表现,红细胞内主要为

A.铁蛋白

B.含铁血黄素

C.正铁血红蛋白

D.富含氧血红蛋白

E.去氧血红蛋白

答案:C

[解答] 出血发生后4~7 d,由于出血从周边开始形成正铁血红蛋白。

8. 使用呼吸门控不正确的叙述是

A.使用呼吸门控,受检者可随意呼吸

B.呼吸门控选择呼吸某一时相接收信号

C.高场MRI机做胸部扫描必须使用呼吸门控

D.呼吸周期不规律,采集数据要过多耗费时间

E.胸部、心脏扫描时,呼吸门控与心电门控同时使用效果更好

答案:A

[解答] 使用呼吸门控时,应让受检者尽可能地做到保持有规律的呼吸。

9. 关于顺磁性对比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磁化率高

B.外层电子不成对

C.在B0外也显磁性

D.它们在B0中有磁性

E.顺磁性对比剂缩短T1弛豫时间

答案:C

[解答] 顺磁性对比剂在外加磁场不存在时,其磁性消失。

10. 关于缩短顺磁性对比剂弛豫时间的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射频的能量

B.顺磁性物质的磁矩

C.顺磁性物质的浓度

D.磁场强度、环境温度

E.顺磁性物质结合水的分子数

答案:A

[解答] 顺磁性对比剂缩短T1或T2弛豫时间与下列因素有关:顺磁性物质的浓度、顺磁性物质的磁矩、顺磁性物质结合水的分子数,且磁场强度、环境温度对弛豫时间也有影响。

11. MRI对比增强常用的对比剂是

A.泛影葡胺

B.欧乃派可

C.优维显

D.伊索显

E.Gd-DTPA

答案:E

[解答] Gd-DTPA作为第一种MRI对比剂,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MRI对比剂。

12. Gd-DTPA常见的过敏反应不包括

A.不适

B.恶心

C.呕吐

D.休克

E.荨麻疹

答案:D

[解答] Gd-DTPA常见的过敏反应有:头痛、不适、恶心、呕吐等。

13. 关于Gd-DTPA的特性,正确的是

A.主要缩短机体组织特别是病变组织的T1弛豫时间

B.常规用量下,显示血脑屏障无破坏的肿瘤形态

C.常规用量为0.2 mmol/kg

D.口服Gd-DTPA可吸收

E.主要经肝脏排泄

答案:A

[解答] Gd-DFPA的常规使用剂量为0.1 mmol/kg。常规用量下,显示血脑屏障破坏的病理改变,如肿瘤、缺血、炎症等。Gd-DTPA以原状态由肾脏排出。

14. 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Gd-DTPA注射扫描主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

A.区分水肿及病变组织

B.脑出血的诊断

C.鉴别脑外及脑内肿瘤

D.显示肿瘤内部情况

E.发现平扫未显示的脑内、脑外等信号病变

答案:B

[解答] Gd-DTPA增强扫描主要解决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问题:区分水肿及病变组织,鉴别脑外及脑内肿瘤,显示肿瘤内部情况,发现平扫未显示的脑内、脑外等病变,鉴别诊断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术后及放疗后随访观察疗效。

15. 改善呼吸运动伪影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改变TE值

B.增加采集次数

C.使用预饱和技术

D.采用呼吸门控技术

E.采用快速扫描序列屏气扫描

答案:A

[解答] 改善呼吸运动伪影的方法有减小矩阵、增加采集次数、使用预饱和技术、采用呼吸门控技术、采用快速扫描序列屏气扫描。

16. 关于颅骨MRI解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颅骨内板及外板表现为长T1、短T2信号

B.板障内骨髓T1加权呈高信号

C.脑脊液为长T1、长T2信号

D.板障内骨髓T2加权呈低信号

E.快速流动的血液一般表现为长T1、短T2的流空信号

答案:D

[解答] 颅骨内板及外板SE序列表现为长T1、短T2的低信号,板障内骨髓T1、T2加权像上均呈高信号。

17. 颅脑T1加权像发现高信号病变时,对诊断最有帮助的方法是

A.做增强扫描

B.做弥散加权(DWI)

C.在病变处做冠状位及矢状位T1加权扫描

D.用相同扫描参数,加脂肪抑制再做一次扫描

E.以相同层厚、层间距做T2加权不加和加脂肪抑制扫描

答案:D

18. 颞叶癫痫患者在磁共振扫描时,无需选择

A.包括整个颅脑的常规横轴位T1、T2加权像

B.斜冠状位层厚4~5 mm,层间距1 mm

C.斜冠状位要包括整个颞叶及海马

D.斜冠状位T1加权像

E.斜冠状位T2加权像

答案:D

[解答] 颞叶癫痫患者在磁共振扫描常规横轴位T2WI、T1WI外,还需做斜冠状位。FSET2WI或T2FLAIR,范围包括整个颞叶及海马。

19. 用Gd-DTPA增强扫描,下列肿瘤中不增强的是

A.脑膜瘤

B.胆脂瘤

C.垂体瘤

D.听神经瘤

E.颅咽管瘤

答案:B

[解答] 胆脂瘤为表皮样囊肿,其内液体成分含有毛囊、汗腺、皮脂腺等脂质成分,使水分子活动受大分子蛋白物质牵拉,故水分子活动受限,DWI显高信号,具有特异性诊断意义。

20. 临床表现尿崩症做颅脑扫描时,不正确的是

A.矢状位扫描层厚7~8 mm

B.横断位要包括全颅脑

C.冠状位对准病变做薄层扫描

D.扫描中心始终放在垂体区、下丘脑

E.必要时做增强扫描

答案:A

[解答] 尿崩症是垂体、下丘脑出现问题,所以应按照垂体、下丘脑的扫描方法,矢状位层厚为3 mm。

21. 垂体微腺瘤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剂最佳用量是

A.6 ml

B.15 ml

C.20 ml

D.25 ml

E.30 ml

答案:A

[解答] 垂体微腺瘤动态增强扫描注射对比剂6 ml,与扫描同时进行。

22. 脑垂体瘤术后,T1加权在垂体区发现高信号,最合理的扫描是

A.做动态增强扫描

B.GRE序列T2*加权

C.T2加权加脂肪抑制技术

D.T1加权及T1加权脂肪抑制

E.做常规增强扫描除外肿瘤复发

答案:D

23. 眼球病变扫描时,不正确的是

A.固定好头部

B.冠状位T2加权

C.扫描层厚5~8 mm

D.T1、T2加权横断位

E.嘱受检者双眼视正前方,然后闭目

答案:C

[解答] 眼球病变的扫描层厚为3 mm。

24. 临床疑似舌癌,在MRI检查技术中不正确的是

A.平扫不加脂肪抑制

B.SE T1加权;FSE T2加权

C.增强扫描加脂肪抑制技术

D.矢状位、冠状位、横轴位扫描

E.头颅正交线圈,口部位于线圈中心

答案:A

[解答] 舌癌常规平扫3个方位都要做,T2WI要加脂肪抑制。

25. 关于脊髓的MRI表现,不正确的是

A.在矢状位正常脊髓中央管可显示

B.T2加权像脑脊液信号比脊髓高

C.T2加权像椎间盘基质呈高信号

D.T1加权像脑脊液信号比脊髓高

E.脊髓灰质呈典型的蝴蝶形

答案:D

[解答] T1WI像上脑脊液呈低信号,脊髓呈中等信号;T2WI像上脑脊液呈高信号,

脊髓呈中等信号。

26. 脊柱骨转移显示最好的脉冲序列是

A.水成像

B.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C.自旋回波脉冲序列

D.回波平面脉冲序列

E.反转恢复脉冲序列

答案:B

[解答] 脊柱骨转移需做矢状位T2WI加脂肪抑制技术或梯度回波脉冲序列。

27. 颈椎、颈髓MRI扫描方位最好选

A.矢状位T1、T2加权像

B.冠状位T2加权、横断位T2加权像

C.矢状位T2加权像、冠状位T1加权像

D.矢状位T1、T2加权像,横断位T1加权像

E.矢状位T1、T2加权像,横断位T2加权像

答案:E

[解答] 颈椎、颈髓MRI扫描方位最好选矢状位T1、T2加权像,横断位T2加权像。

28. 在气管、支气管MRI技术中,不正确的是

A.需加门控技术

B.冠状位层厚7~8 mm

C.必要时加矢状位扫描

D.可行横断位及冠状斜位扫描

E.斜冠状位扫描用正中矢状位做定位,定位线与气管长轴平行

[解答] 胸部常规扫描冠状位层厚4~5 mm。

29. 心电门控技术中,电极正确的安放方法是

A.与身体长轴垂直方向排列

B.与身体长轴平行方向排列

C.需将导线卷曲成环形

D.呈直角三角形安放

E.呈等腰三角形安放

答案:B

[解答] 心电门控技术中,电极正确的安放方法是与身体长轴平行方向排列。左锁骨中线第2肋间,胸骨左缘第2肋间,胸骨左缘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第7肋间。

30. 心脏MRI检查的适应证不包括

A.冠心痛

B.心律不齐

C.心肌肿瘤

D.先天性心脏病

E.肥厚性心肌病

答案:B

[解答] 心脏MRI检查适应证包括心脏形态检查、心脏功能、心肌灌注及心肌活性等方面的检查。

31. 升、降主动脉及主动脉弓在同一层面显示,定位时选用

A.矢状位

B.横断位

D.短轴位

E.四腔心位

答案:B

[解答] 取横断位做定位像,选斜矢状位扫描方向,使定位线通过升主动脉和降主动脉,显示在同一层面。

32. 如果采用的TR与心动周期吻合,且激发和采集落在舒张中后期,此时血液可表现为较高信号(SE序列),这种现象称之为

A.流入增强效应

B.偶回波效应

C.舒张期假门控现象

D.流空效应

E.偶回波相位重聚

答案:C

[解答] 舒张中末期血流速度很慢,受流动影响很小,主要受血液T1值和T2值的影响,可表现为信号增高甚至呈现高信号。TR与心动周期相吻合。磁共振成像时,若射频脉冲周期与患者心动周期恰好同步,可导致动脉管腔内信号强度反常增强。这种现象的出现需两个条件:①TR值等于R-R间期或它的整数倍。②MR 信号的采集在舒张晚期。其原因是血流在舒张期时较缓慢。这种现象在颅内血管不明显,因颅内血管的脉压差很小。

33. 下列哪项克服心脏搏动伪影效果最好

A.呼吸门控

B.脉搏门控

C.心电门控

D.预饱和技术

E.血流补偿技术

答案:C

[解答] 采用心电门控可有效控制心脏搏动伪影;采用呼吸门控可有效控制呼吸运动伪影。

34. 乳腺组织结构中不存在的是

A.腺体组织

B.乳腺导管

C.脂肪组织

D.结缔组织

E.蜂窝组织

答案:E

[解答] 乳腺组织结构是腺体组织、乳腺导管、脂肪组织、结缔组织及血管淋巴网构成。

35. 不属于肝内管道系统的是

A.肝静脉

B.肝动脉

C.胆总管

D.门静脉

E.肝内胆管

答案:C

[解答] 肝内管道系统有4套: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肝内胆管。

36. In phase与oppsed phase不应用于下列哪种病变的诊断

A.脂肪肝

B.胰腺囊肿

C.肝细胞腺瘤

D.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E.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答案:B

[解答] 肝脏病变疑含有脂肪成分如脂肪肝、肝细胞腺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可采用同相位及反相位图像,且不增加成像时间。

37. 关于肾上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肾上腺左右两支的粗细大约是膈脚的3倍

B.肾上腺T1加权像是中等信号

C.正常肾上腺信号与肝实质相仿

D.肾上腺T2加权像与周围组织对比度较小

E.肾上腺在T1加权像上与周围高信号脂肪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A

[解答] 正常肾上腺左右两支,其粗细不应超过同侧膈脚的最厚部分。

38. 肾上腺皮质增生扫描时,不正确的是

A.使用呼吸门控

B.扫描层厚4~5 mm

C.横轴位SE T1、T2加权像,冠状位T2加权像

D.利用肾上腺与周围脂肪的自然对比不加脂肪抑制

E.相位编码方向:横断位取左右向;冠状位取上下向

答案:E

[解答] 肾上腺扫描时相位编码方向是横断位取前后向;冠状位取左右向。

39. MRCP扫描以下哪个层厚最合理

A.5~7 mm

B.3~9 mm

C.7~9 mm

D.9~11 mm

E.14~16 mm

答案:B

40. MRCP与ERCP相比,哪项不是MRCP的优点

A.无创检查技术

B.ERCP插管失败不能做者可使用

C.能显示扩张的胰管

D.对碘过敏不能做ERCP者可使用

E.有胆道感染患者不会造成逆行感染

答案:C

[解答] MRCP与ERCP相比,其优点有:是无创检查技术,对ERCP插管失败或对碘过敏不能做ERCP者可使用MRCP,有胆道感染患者不会造成逆行感染。

41. 关于泌尿系水成像(MRU)扫描技术,不正确的是

A.使用呼吸门控

B.扫描层厚3~4 mm

C.使用脂肪抑制技术

D.在病变处加做横断位水成像

E.包括范围上自肾上极,下至输尿管上段

答案:E

[解答] 扫描范围上自肾上极,下至膀胱。

42. 关于男性盆腔MRI解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膀胱壁呈长T1、短T2信号

B.膀胱与耻骨间有脂肪间隙

C.正常淋巴结一般很难见到

D.盆腔内血管呈对称流空增强信号

E.膀胱周围脂肪与尿液界面形成化学位移伪影

答案:D

[解答] 盆腔内血管呈对称分布的流空信号。

43. 以下部位做增强扫描时,不强调用动态增强的是

A.肝脏

B.胰腺

C.肾脏

D.盆腔

E.胸部纵隔

答案:D

[解答] 盆腔占位性病变需做增强扫描,并加脂肪抑制技术,必要时才行动态增强扫描。

44. 目前诊断半月板撕裂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

A.CT

B.X线平片

C.MRI检查

D.关节镜检查

E.X线关节造影

答案:C

45. 流动血液的信号与下列哪项无关

A.湍流

B.层流

C.流动方向

D.流动速度

E.流动血液黏稠度

答案:E

[解答] 流动血液的信号与下列因素有关:湍流、层流、流动方向、流动速度。

46. 流入成像区域的血液在之前没有RF激励,饱和效应少,则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

A.低信号

B.呈黑色

C.高信号

D.中等信号

E.与周围实质性组织的信号类似

答案:C

[解答] 流入成像区域的血液在之前没有RF激励,饱和效应少,在T1加权像上表现为高信号。

47. 描述MRA技术不正确的是

A.时间飞越法——TOF

B.相位对比法——PC

C.黑血技术——预饱和技术

D.MRA是流体的流速效应

E.流速效应即流空效应和流入性增强效应

答案:C

[解答] 黑血技术利用的是流空效应,血管内没有MRI信号而表现为“黑色”。

48. 关于流入性增强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饱和的质子群呈低信号

B.充分弛豫的质子群流入扫描层面

C.无论流动的或静止的血流均呈高信号

D.成像区血液中流入充分弛豫的质子群,形成高信号

E.周围静止组织因受过脉冲激励,不再接受新的脉冲激励

答案:C

[解答] 未经激发的质子群流入扫描,经脉冲激发产生宏观磁化矢量,产生较强信号,与静止组织相比表现为高信号。

49. 关于三维TOF MRA优缺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空间分辨力高

B.扫描时间相对较长

C.背景组织抑制效果较好

D.容积内血流远侧信号明显减弱

E.容积内血流饱和明显,不利于慢血流显示

答案:C

[解答] 三维TOF MRA的背景组织抑制不如二维TOF MRA。

50. 关于CE-MRA扫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减影技术

B.透视触发技术

C.循环时间计算法

D.智能自动触发技术

E.扫描时机宽容度小,掌握好时机是成功的关键

答案:A

[解答] CE-MRA扫描有透视触发技术、循环时间计算法、智能自动触发技术,扫描时机宽容度小,掌握好时机是成功的关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