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英国兴衰的作用

合集下载

世界历史中的大国兴衰规律研究

世界历史中的大国兴衰规律研究

世界历史中的大国兴衰规律研究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大国的兴衰如同潮起潮落,引人深思。

研究这些大国的兴衰规律,对于我们理解过去、把握现在以及展望未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离不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机遇。

以英国为例,18 世纪的工业革命为其提供了绝佳的发展契机。

新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使得英国的生产力大幅提升,迅速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强国。

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商品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来,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

强大的工业基础为英国带来了丰厚的经济利益,使其有足够的资金用于军事建设和海外扩张。

经济实力是大国崛起的基石。

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够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还能促进科技的进步和创新。

美国在 20 世纪成为世界头号强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科技创新能力。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在电力、汽车、通信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科技的创新在大国崛起中也起着关键作用。

德国在 19 世纪后期重视科技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人才,在化学、电气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迅速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之一。

科技创新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推动产业升级,使国家在经济和军事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政治制度的优劣也会影响大国的兴衰。

一个稳定、高效、民主的政治制度能够凝聚民心,调动各方力量为国家的发展服务。

相反,腐朽、专制的政治制度则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阻碍国家的发展。

古代罗马共和国在初期实行的共和制度,使得罗马能够迅速扩张,成为地中海地区的霸主。

但随着帝制的建立,政治腐败、内部争斗不断,最终导致罗马帝国的衰落。

教育的发展对于大国的兴衰同样至关重要。

一个重视教育的国家能够培养出大量优秀的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大力发展教育,普及义务教育,培养了大批具有现代知识和技能的人才,为日本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然而,大国的兴衰并非一帆风顺,许多曾经辉煌的大国也在历史的进程中逐渐衰落。

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

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影响浅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及其影响摘要:英国是首创议会制的国家,其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因此,了解英国议会制度的产生形成过程,分析英国议会制度的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英国议会制度作为民主制度的产物,不仅对英国意义非凡,也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认可、采用和借鉴,在世界民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英国议会制度;发展历程;影响一、英国议会制度的产生形成过程(一)英国议会制度的开端自11世纪以后,英国国王的权力不断加强。

13世纪,约翰王统治时期经常增加额外的捐税,对外战争接连失败,还干涉封建法庭的权力,使国王与贵族的关系日趋紧张,并与教皇发生了冲突,被教皇革除了教籍。

分离倾向日益明显的强大贵族势力乘机联合教士、骑士和城市市民开始了反对国王的斗争。

1215年,约翰王被迫接受了他们所拟的《大宪章》。

大宪章保证贵族和骑士的领地继承权,由贵族和骑士组成王国的“大会议”,只有得到这个会议的同意,国王才能向封建主征收额外的税金。

这就意味着在英国长期以来至高无上的专制王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约束。

《大宪章》虽然是封建的法律文献,但具有进步意义,它的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置王权于封建法律的约束下。

因此它被称之为“英国自由的奠基石”,是英国第一部“宪法”。

到了17世纪,资产阶级为了适应反封建的要求,对它赋予了新的解释,成为资产阶级法治的主要依据。

但约翰王并未实行这个宪章,并且准备对贵族进行新的战争。

1258年,亨利因为干预意大利战争,不顾农业歉收和饥荒,要求贵族缴纳三分之一的收入作为军费,激起了贵族的不满。

贵族武装冲入王宫,亨利无奈,被迫于当年6月在牛津召开了贵族大会,制定了《牛津条例》,把国家权力交给贵族操纵的十五人会议,国王非经同意,不得做任何决定。

《牛津条例》是继《大宪章》之后又一重要的政治和法律文献,首次提出政府主要大臣要对委员会而非国王负责以及定期召开议会的原则,公开宣布王权处于法之下,议会是全国最高立法机构。

英国政治制度史 后感 5000字

英国政治制度史 后感 5000字

英国政治制度史后感一、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不列颠岛上曾经存在着一些原始部落。

这些部落之间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关系,进而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松散的政治联盟。

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不列颠岛上的政治制度受到了罗马政治制度的影响。

随着罗马帝国的衰落和撤离,不列颠岛上的政治制度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从中世纪开始,英国的封建制度逐渐形成,政治权力逐渐集中于国王手中。

二、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政治制度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

在17世纪的英国内战中,国王和议会之间进行了长期的权力斗争。

议会取得了胜利,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

这一制度中,国王的权力受到一定的限制,而议会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标志着英国政治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也为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议会制度的完善在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之后,英国的议会制度逐渐完善起来。

议会逐渐形成了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在内的完整的议会制度。

上议院和下议院在立法和监督方面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共同维护着国家政治稳定和发展。

议会制度的完善为英国政治制度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政党政治的昌盛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英国的政治生活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

政党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保守党和工党成为英国政治制度中的两大主要政党,它们在政治较量中各据一方,共同推动着国家政治的发展。

政党政治的昌盛为英国政治制度的民主化发展提供了保障。

五、君主制度的延续在英国的政治制度中,君主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尽管国王或女王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但英国的君主制度仍然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君主制度不仅是英国政治制度的一部分,也是英国历史和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对英国政治制度的思考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丰富多彩,充满了曲折和变革。

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议会制度的完善、政党政治的昌盛以及君主制度的延续,构成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的主要轨迹。

19世纪英国政治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19世纪英国政治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19世纪英国政治发展趋势及其影响(1)英国19世纪后半期政治发展的新趋势:①内阁权利的上升,议会权力的下降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的权力曾经无所不能,但到19世纪70年代后,议会的权力有所下降,内阁权力上升,被称为“第三院”。

主要表现为:内阁占用议会会议时间达84.5%以上,议员缺乏发言时间。

b内阁实际上垄断了立法提案权,在许多问题上,议会定一般原则,内阁制定具体细则。

c内阁逐渐掌控了议会的财政权。

首相和内阁作为多数党的领导核心。

对议会下院控制很强。

②文官制度逐渐建立,军队、警察力量逐渐强化。

③社会立法加强。

为了保障工人和底层人民的生存权利,进行广泛的社会立法。

在最低工资、最高工时、养老、失业救济、医疗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立法,来保障人民权利。

3.美国两党政治的形成和南北战争(1)19世纪美国政党政治的发展状况①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基本情况:华盛顿之后,美国的总统选举受到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的局面。

民主党于1828年正式成立,共和党于1854年成立。

19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

19世纪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民主党主要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主要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有其截然不同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

②两大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a它们控制国会,左右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政党是美国政治生活的主角。

b两党对垒,提出对于美国发展的不同策略,以吸引选民,赢得选民支持,也代表选民利益。

两党交替执政是美国政治特色(宪法并没有排出其他党执政可能,只是美国的其他党力量太弱小)虽然两党历史传统和代表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执政期的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c两党之间的竞争也是一种有效监督。

不同于一党制政府的党群关系,两党制政府的政治竞争是党与党的关系。

两党之间相互竞争,相互揭短,本身是一种监督绝好方式。

政党竞争其实有利于美国的发展,因为它时刻激励一个政党的健康、廉洁、进步、与时俱进,否则就会丧失政权甚至解散。

(推荐)高三专题复习国别史:英国

(推荐)高三专题复习国别史:英国

大国崛起之英国一、崛起过程(1)工业革命前(16 世纪-18 世纪中期)(政治、经济、对外、科技)①政治:1640-1688 年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并于 1689 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②经济: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和掠夺、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了资本。

③对外关系: 1588 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17 世纪中期打败荷兰;18 世纪下半叶打败法国,最终确立海上霸主的地位。

④科技文化: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2)工业革命时期(18 世纪中期-19 世纪 70 年代)①政治: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 1832 年议会改革,使英国君主立宪制得到完善。

②经济: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最终确立“世界工厂”的地位。

③对外关系: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在 1854-1856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打败俄国。

④科技文化:1859 年达尔文《物种起源》确立的生物进化论冲击了神创论;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 30 年代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拜伦和雪莱(3)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19 世纪 70 年代-1917 年)①政治:国际地位开始下降,殖民体系动摇,但仍占主要地位;经过多次议会改革使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②经济: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缓慢,丧失了世界工业中的垄断地位\③对外:参加瓜分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1917 年-二战①经济:1929-1933 年英国发生经济危机,经济出现严重衰退;20 世纪 30 年代出现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凯恩斯主义。

②科技文化:1926 年贝尔德发明电视。

(5)二战后到今①政治:地位衰落,追随美国,参加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对抗苏联;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英国所在的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可轻视力量。

②经济:二战后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调整和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20 世纪 50-60 年代进入“黄金时期”;1973 年后出现“滞胀”现象,国家减少对经济的干预;1973 年加入欧洲共同体融入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的潮流。

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概述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英国政治制度是一种设定了国家权力分配的政治体系,它是英国政治体制的核心,也是英国政治体制的基础。

英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是多元化、分权制衡、民主选举和法治。

首先,英国政治制度的多元化特点表现在它的政治体制中,它是一个联合君主立宪制国家,具有议会制、行政制和司法制三大政治体制,这三大政治体制相互制衡,形成了一个多元化的政治体制。

其次,英国政治制度的分权制衡特点表现在它的政治体制中,它是一个联合君主立宪制国家,具有议会制、行政制和司法制三大政治体制,这三大政治体制相互制衡,形成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英国的议会制是一种多党制,它由两院议会组成,上议院和下议院,上议院由贵族和上层社会人士组成,下议院由选举产生,它们相互制衡,形成了一个分权制衡的政治体制。

英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英国兴衰的作用

英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英国兴衰的作用

英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英国兴衰的作用摘要:英国是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源地。

英国政治生活的主体主要包括:君主、议会、内阁、政党。

本文通过梳理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阐述了政治制度、英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英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影响。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政治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

它对英国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专制崛起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政治制度的变革始终是世界各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是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源地[1]。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典型代表有两种类型,即立宪制和共和制。

其中立宪制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代表,共和制以美国的总统制联邦制的共和制为代表,两种制度都统称资产阶级代议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是责任内阁制,国会分上下两院。

上院由各类册封的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组成;下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下院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就会成为首相。

首相负责组阁,内阁对首相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国王处于临朝不理政的状态,游离于党派纷争之外,只作为国家的象征[2]。

英国今日的政治制度的原型早在13世纪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13世纪形成了英国宪政史上的两个重要基础——《自由大宪章》和议会制度,它们共同奠定了英国宪政民主的政治基础。

从贵族化的君主专制体制走向平民化的君主立宪式的民主体制,1689年光荣革命是英国由近代封建专制君主制向现代立宪君主制转变的标志, 也是英国社会由依附性的臣民社会向契约性公民社会转变的标志[3]。

专制王权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为英国的崛起准备了政治条件。

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之中,在各个“国家”内部,国王并不具有超越于贵族的权利,只是他们当中居位较高的一员。

英美概况课件英国政党

英美概况课件英国政党
政策影响
自由民主党的政策主张对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05
其他政党
绿党
绿党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社会运动,主张生态主义,保护环境和生态多样性, 倡导可持续发展。
绿党在政治上主张非暴力、基层民主、社会正义和尊重人权,强调全球责任和国际 合作。
在英国,绿党于1973年成立,虽然从未在大选中赢得多数席位,但在地方选举和欧 洲议会选举中取得了一定成就。
该党在政治上主张苏格兰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强调苏格兰文化和历史 的重要性。
苏格兰民族党在苏格兰议会中拥有多数席位,并多次推动苏格兰独立公 投。虽然2014年的公投未获通过,但该党继续为苏格兰独立而奋斗。
06
英国政党制度评价与展望
英国政党制度特点分析
两党制为主导
英国政党制度以保守党和工党两大政党为主导,长期轮流执政,形 成稳定的两党制格局。
自由民主党政治主张及政策
政治主张
自由民主党主张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市场经济和民主政 治。
主要政策
该党支持减少政府干预,降低税收,加强环保和公共服务等领 域的改革。
自由民主党在英国政治中的地位
议会席位
自由民主党在议会中拥有一定席位,对英国政治具有一定影响力。
联合执政
自由民主党曾与保守党联合执政,共同推行一系列政策改革。
选举制度缺陷
简单多数制容易导致少 数派政党被边缘化,无 法充分反映民意;同时, 选举人团制度也存在一 定争议。
民众参与度下降
近年来,英国选民对政 党的信任度下降,参与 政治的热情降低,导致 政党与选民之间的联系 减弱。
未来英国政党发展趋势预测
多元化趋势加强 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选民需求多样化,未来英国政党 可能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吸引不同背景的选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英国兴衰的作用
摘要:英国是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源地。

英国政治生活的主体主要包括:君主、议会、内阁、政党。

本文通过梳理近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创立和发展, 阐述了政治制度、英国的政治制度及其对英国政治、经济、军事发展的影响。

英国的政治制度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政治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

它对英国的兴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专制崛起
在世界近代历史上的社会转型过程中, 政治制度的变革始终是世界各国社会转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是现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发源地[1]。

政治制度是指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现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人类出于维护共同体的安全和利益,维持一定的公共秩序和分配方式的目的,对各种政治关系所做的一系列规定。

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典型代表有两种类型,即立宪制和共和制。

其中立宪制以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代表,共和制以美国的总统制联邦制的共和制为代表,两种制度都统称资产阶级代议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主要是责任内阁制,国会分上下两院。

上院由各类册封的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组成;下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下院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就会成为首相。

首相负责组阁,内阁对首相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国王处于临朝不理政的状态,游离于党派纷争之外,只作为国家的象征[2]。

英国今日的政治制度的原型早在13世纪就已经建立起来了。

13世纪形成了英国宪政史上的两个重要基础——《自由大宪章》和议会制度,它们共同奠定了英国宪政民主的政治基础。

从贵族化的君主专制体制走向平民化的君主立宪式的民主体制,1689年光荣革命是英国由近代封建专制君主制向现代立宪君主制转变的标志, 也是英国社会由依附性的臣民社会向契约性公民社会转变的标志[3]。

专制王权和民族国家的建立为英国的崛起准备了政治条件。

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之中,在各个“国家”内部,国王并不具有超越于贵族的权利,只是他们当中居位较高的一员。

在这样的分裂状态之中,很难会有经济发展、
国家富强、军事强大。

英国通过都铎诸君主的努力,建立了民族国家,国王超越于一般贵族之上,成为整个国家的代表。

此时,由于民族国家与王权在利益上的一致,专制君主运用手中的权力,推行了一系列对英国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的政策[4]。

主要是重商主义和积极推动海外贸易和扩张,英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但是,随着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旧势贵族之间的矛盾激化,工商业对自由发展空间的要求便与专制制度不可避免地发生对抗。

英国要想进一步发展就要克服专制这一障碍。

议会与国王的对抗发展到极致,于是发生了第一次现代意义上的反对专制王权的政治革命—光荣革命。

英国通过“光荣革命”建立起一种现代意义上的政治制度,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一个稳定而平和的社会环境。

“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制度设计基本上都是围绕限制君权以及加强议会的权力而进行的。

统一的民族国家,合理谋利的思想意识,工商业的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和走向成熟的君主立宪制度,和平的国内环境,以及积极的对外殖民扩张,使英国具备了诸多优势。

它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英国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发展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随着经济力量的不断增长,从而有力地进行海外扩张,进入到列强争夺殖民地的行列中,最终成为殖民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世界霸主。

在国家实力不断增长的同时,英国国内的政治制度也不断走向完善。

根据“主权在民”的原则,人民通过一定的程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来行使自己权利的代议制民主制度通过历次议会改革得到发展,两党制逐渐形成并确立,政党制度是一国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之一[5],以文官制度为标志的政府行政体系的率先建立,极大地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因此,英国几乎在任何一个方面都成为其他国家的榜样。

事实上,以上制度的创新都最终根源于英国率先建立的现代意义上的议会民主制度,也即它的政治制度具有创新性,一句话,制度决定了英国的崛起。

英国和实行英国式政治的国家依然是世界上最为健康的经济体。

但是英国满足于现状而拒绝了深层次的革新,从而很快地被后起之秀所超越。

一战和二战中,英国国力大大削弱。

而此时美国坐享其成,逐渐替代英国的地位成为世界霸主。

英国不得不成为美国的附庸。

就这样一个传奇的国家,逐渐远离了世界的中心。

不断创新才是真正的发展之路。

英国的兴衰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崛起,需要合适的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参考文献:
[1]曹静,柳朴方:《英国式政治发展的经验:渐进与务实》,科技经济市场,2007(5)
[2]胡康大:《英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王谏,王守杰:《社会和谐与大国复兴》,经济论坛,2005 (8)
[4]张玲玲,姜守明:《英国兴衰的启示:制度创新的存与废》,学海2006(1)
[5]聂圣平,郑易平:《三党角逐对英国政局稳定的影响及其原因探究——基于文化和历史的视角》,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