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红土镍矿的探索性试验报告

1 原料性能及其研究方法

1.1 原料物化性能

原矿来自印尼爪洼岛和苏拉维奇的红土镍矿,来样有四种,分不为Cy-1-A(破裂干燥后呈红色),Cy-2-A(破裂干燥后呈橙色),Cy-1-B(破裂干燥后呈橙色),Cy-2-B(破裂干燥后呈绿色),A为散料,B为块矿。对来样分不测其水分,通过晒矿后再测水分,结果如表1-1。晒后对块矿进行粗破,测其粒度组成,结果如表1-2。对四种原矿采纳鄂式破裂机粗破(<5mm),再通过干燥(这种矿石的外在水分以吸附水状态存在,不易脱除,因此干燥是在120℃的风箱中干燥8小时后才进行下一步操作)、对辊机破裂,然后按重量比混合,形成一种混合原料,混合料的水分6.22%,作为我们的试验原料,混合料中Cy-1-A占43.0%,Cy-2-A 占29.7%,Cy-1-B占13.7%,Cy-2-B占13.6%,各组分的堆密度和粒度组成结果如表1-3,各组分取样磨细(<0.075mm占90%)后送矿冶研究院分析,分析结果如表1-4。

表1-1 来样的水分变化

名称Cy-1-A Cy-2-A Cy-1-B Cy-2-B 来样水分/% 23.20 34.30 15.62 36.28

晒后水分/% 13.65 23.84 6.69 4.73

注:由于块矿不行测水分,只取块矿中的散料测其水分,而块矿中的实际水分比较大。

表1-2 来样的粒度组成/%

种类

粒度组成/mm

+40 -40~+25 -25~+16 -16~+10 -10~+5 -5 Cy-1-A 10.2 9.8 12.3 13.1 19.7 34.9 Cy-2-A 0.8 2.9 5.9 10.9 16.2 63.1 Cy-1-B 45.2 19.9 8.6 5.8 6.0 14.4 Cy-2-B 64.6 10.4 3.7 2.9 4.3 14.1 注:对两组块矿进行粗破(手工锤击),来样中细小颗粒(-5mm)

专门少,大部分是在筛分过程中产生。

表1-3 各组分的堆密度和粒度组成/%

种类堆密度/t·m-3

粒度组成/mm

+0.830 -0.830~+0.212 -0.212~-+0.106 -0.106~+0.074 -0.074 Cy-1-A 0.897 18.4 42.0 15.4 9.1 15.2 Cy-2-A 0.973 12.5 42.3 18.9 7.8 18.5 Cy-1-B 0.887 19.3 42.6 16.4 5.9 15.8 Cy-2-B 0.933 13.5 45.9 18.0 7.1 15.5

试验原料 1.006 14.7 42.1 18.1 7.2 17.9

表1-4 各组分的化学成分分析/%

种类TFe FeO Fe2O3Ni Co Cu SiO2

Al2O

3CaO MgO MnO2

Cr2O

3

S Ig

Cy-1-A 12.6

2

0.7

7

17.1

8

1.8

4

0.026

0.002

8

44.4

8

4.1

8

0.6

8

15.3

0.2

4

0.8

1

0.01

6

12.7

6

Cy-2-A 16.9

6

0.3

3

23.8

8

1.7

8

0.063

0.002

8

35.6

4

4.1

8

0.6

6

12.1

2

0.3

8

1.0

8

0.06

16.0

3

Cy-1-10.4 1.113.6 1.50.013 0.00345.3 4.20.719.80.10.70.0111.6

B 8 8 7 8 5 4 7 0 5 9 2 5 2 Cy-2-

B 8.14

1.1

7

10.3

4

1.2

0.008

5

0.001

8

44.6

8

3.4

1

0.3

7

24.3

4

0.1

7

0.6

9

0.03

5

13.5

2

混合料

12.5

4

0.7

7

17.0

7

1.7

0.036

0.002

8

43.3

5

3.9

6

0.6

5

16.7

0.2

6

0.9

3

0.03

13.3

7 从表1-4能够看出,试验原料全铁品位12.54%,Fe2O317.07%,

烧损13.37%,可见铁矿石中要紧以褐铁矿形式存在。全镍品位1.70%。其中要紧脉石矿物二氧化硅,含量为43.35%,氧化镁16.70%,为高镁质红土镍矿。

还原煤是来自新疆的褐煤,经鄂式破裂机粗破(<10mm)后再用对辊破裂机细破(<1mm),既为我们的试验内配煤,煤的工业分析结果如表1-5。

表1-5 煤的工业分析

水分/% 灰份/% 挥发份/% 固定碳/% 焦渣特性

4.58 4.74 37.22 57.07 2

从表1-5能够看出,这种煤的挥发份含量高,灰分低,配入铁矿石中焙烧后对铁镍的品位降低不大。

1.2 研究方法

前期探究性试验对原料分不进行了物理分选研究,火法研究,火法和物理分选相结合试验研究。物理分选研究要紧是对原料进行摇床试验、反浮选试验、强磁选试验;火法研究要紧是试

验采纳原料内配煤的方法进行还原焙烧,通过改变焙烧的反应器(竖炉、马弗炉和微波炉)、焙烧的温度、时刻等来研究焙烧制度对还原的阻碍,

图1-1 试验主流程图

弱精 化验

焙烧后通过破裂、磨矿、磁选,从而来实现铁镍和其他元素的分离富集;火法和湿法相结合研究要紧是对原料内配煤与不配煤两种情况进行焙烧后再做湿法处理。试验主流程如图1-1。

2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2.1 物理分选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2.1.1摇床试验

取原矿50g,湿磨5min,-200目达95%,进行摇床试验,试验过程中矿石分为中矿及尾矿带,但分带不是专门明显。过滤烘干制样后中矿和尾矿分不送去化验.化验结果如表2-1。

表2-1矿石磨细后摇床重选试验结果产品名称产率/% 铁品位/% 镍品位/% 铁回收率/% 镍回收率/%

中矿20.00 11.16 1.62 16.00 26.00

尾矿80.00 14.62 1.15 84.00 74.00

从试验结果能够看出,中矿和尾矿中的铁镍出现了一些分离,中矿中镍高铁低,可见镍所存在的物质比较轻,而铁存在的

物质要重,只是分离的效果不是专门明显。

2.1.2反浮选试验

由原矿性质得知,原矿中硅所占的比例较大达43.35%,因此能够利用反浮选脱除其中的硅。反浮选试验采纳的铁矿抑制剂为可溶性淀粉;采纳十二胺作为捕收剂,浮选铝硅酸盐矿物;Ph 调整剂为NaOH;起泡剂为2#油,整个试验流程如图2-1所示。

取原矿50g,磨矿时刻为5min,可溶性淀粉用量800g/t,十二胺用量200g/t. 十二胺的活性在pH值为9时最强,因此试验过程中用NaOH溶液调节矿浆的pH值为9左右。

试验过程中气泡上的矿比较少。试验数据如表2-2. 从试验数据看出:尾矿中硅品位并没有得到降低,镍也没有出现分离。

表2-2反浮选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 产率/% 硅品位/% 镍品位/% 硅回收率/% 镍回收率/% 精矿 9.87 43.68 1.58 10.06 10.28 尾矿

90.13

42.80

1.51

89.94

89.72

2.1.2.1改变调整剂对反浮选试验的阻碍

调整剂改用碳酸钠与氧化钙的混合调整剂,碳酸钠:氧化钙按重量比为1:4,取碳酸钠0.2g,氧化钙0.8g 配制成100ml 溶液。该调整剂既能够调整ph 值,而且其中Ca 2+

是石英的活化剂。试验流程如图2-2,

表2-3 改变调整剂的反浮选试验结果

产品名称 产率/% 硅品位/% 镍品位/% 硅回收率/%

镍回收率/%

精矿 5.37 40.94 1.60 5.00 6.00 尾矿

94.63

41.35

1.51

95.00

94.00

PH=9) 800g/t 4ml

5'

图2-2 调整剂对反浮选试

试验现象为:气泡较少,浮矿不多。试验结果如表2-3.结果表明改变条件后,反浮选脱硅效果仍然不明显。可能是捕收剂捕收不到矿物。做了水筛试验,磨矿5min 后-200目大于95%,因此并不是磨矿细度太粗的问题,可能缘故是:十二胺的捕收能力不大或加淀粉过多矿物都被抑制。

2.1.2.2改变抑制剂和捕收剂对反浮选试验的阻碍

改用变性淀粉做抑制剂、季胺与羟戊酸作为组合捕收剂。用量为变性淀粉800g/t ,季胺200g/t ,羟戊酸200g/t ,试验流程如图2-3。

试验中加羟戊酸以后气泡由大变为小,同时专门丰富,比较

PH=9) 800g/t 4ml

,羟戊酸200g/t 1滴 滴

5'

图2-3 改变抑制剂和捕收剂对反

正常。试验结果如表2-4。试验结果表明:反浮选脱硅效果依旧不明显,可见二氧化硅以硅酸盐状态存在,或者以其它复杂形式存在,采纳反浮选的方法不易脱除。

表2-4改变抑制剂与捕收剂后的试验结果产品名称产率/% 硅品位/% 镍品位/% 硅回收率/% 镍回收率/% 精矿17.68 39.96 1.59 19.44 20.12

尾矿74.42 39.33 1.50 80.56 78.99

2.1.3 强磁选试验

取原矿50g,磨矿5min,大致分为两份,配成矿浆浓度为25%的矿浆,分不在电流30A、磁场强度0.7T及电流40A、磁场强度0.9T 的磁场中磁选。磁选后过滤、烘干、称重、磨样、化验。试验结果如表2-5.

表2-5不同磁场强度的原矿强磁选试验结果

精矿/% 尾矿/%

磁场强度/T

r ηFeηNiεFeεNi r ηFeηNiεFeεNi

0.7 27.1022.74 1.2145.2524.1972.9010.23 1.4154.7575.81

0.9 30.0016.69 1.5940.7334.3970.0010.41 1.3059.2765.61

从表2-5能够有以下一些推测:原矿中大部分镍不是与铁赋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