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试题B卷

马基试题B卷
马基试题B卷

广东工业大学考试试卷 ( B )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2008年 12 月 31 日 (第 18 周星期三 )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

评卷得分

评卷签名

复核得分

复核签名

注意:本试题有五大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写在答题纸上不予以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纸

相应位置涂黑。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

A.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5、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 A.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6、“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

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告诉我们

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

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

D.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

.

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A.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B.主体性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 反映的观点

8、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成是人脑的分泌物,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9、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

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

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

10、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拓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 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11、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12、改革和社会革命都根源于

A.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D.统治阶级内部各政治派别之间的矛盾

13、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

A、借助具体劳动转移到产品中去

B、能够发生价值增殖

C、随着生产耗费而逐渐消失

D、借助抽象劳动而再生产出来

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15、价值规律是通过商品交换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表现出来的。这说明

A. 事物的发展是由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过程

B.必然性可以转化为偶然性

C. 必然性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

D.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向质变转变

的过

16、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商业资本家 D.金融寡头

1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

B.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

C.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18、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奠基人是

A.马克思B.托马斯·康帕内拉

C.托马斯·莫尔D.恩格斯

19、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资本论》的出版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哥达纲领批判》的发表D.《相对论》的问世

20、中华民族走向人类美好的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是

.

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发展民族经济

C.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D.阶级斗争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二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和

少选均不得分。请在答题纸相位置涂黑。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白马非马"的命题是

A.割裂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B.割裂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揭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D.割裂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下列适用于一切社会形态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有

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原动力的原理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

C.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原理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原理

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明资本本质和特征的选项有

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B.资本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阶级关系

C.资本是个历史的范畴 D.资本是一种以价值为主体的运动

4、二战后,生产日益具有国际化的趋势,表现在

A.科技革命使科技发展和生产进步日益具有国际性

B.产业资本国际化、跨国公司兴起和国际专业化分工

C.资本输出出现,有力推动了生产和交换国际化

D.旧殖民体系瓦解,发展中国家日益被卷人世界工业分工体系

5、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描述主要是

A.生产资料归全社会所有B.根据社会需要,有计划地调节生产

B.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扣除之后,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D.国家已经消

三、辨析题(先判断对错,然后说明理由。每小题5分,满分15分)

1、矛盾的同一性就是己方的存在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

2、贱买贵卖是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的源泉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四、简答题(在下面的5题中选3题回答;全答者按前3题计分;每小题8分,共

24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并简要予以说明之

2、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3、如何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4、什么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什么说该基本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

内在矛盾及其发展?

5、概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阐述其理论和实践意义。

五、论述题(在下面的3题中选1题回答;全答者按第1题计分;满分16分)

1、在你的视域中,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生了那些新变化?

2、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到的“两个必然”和“两个决

不会”的关系?

.

.

核心制度考试试题A卷

核心制度试题(A)卷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0分) 1、第一次接诊的医师或科室为和。 2、首诊医师下班前,应将患者移交接班医师,把患者的病情及需注意的事项交待清楚,并认真做好。 3、任何科室、任何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收治病人。 4、医疗机构应建立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实行、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5、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次;主治医师查房每日次。住院医师对所管患者实行小时负责制,实行早晚查房。 6、对新入院患者,住院医师应查看患者,主治医师应在小时内查看患者并提出处理意见,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应在小时内查看患者并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处理提出指导意见。 7、住院医师查房,要求重点巡视、、、疑难、待诊断、新入院、手术后的患者,同时巡视一般患者; 8、凡遇病例、入院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会诊讨论。 9、医疗会诊包括:会诊、会诊、会诊、会诊、院外会诊等 10、急诊会诊可以电话或书面形式通知相关科室,相关科室在接到会诊通知后,应在内到位。会诊医师在签署会诊意见时应注明时间具体到。 11、科内会诊原则上应举行1次,人员参加。 12 患者病情超出本科专业范围,需要其他专科协助诊疗者,需行会诊。 13、科间会诊时,应邀科室应派主治医师以上人员进行会诊。 14、病情疑难复杂且需要多科共同协作者、突发事件、重大医疗纠纷或某些特殊患者等应进行会诊。 15、住院医师对患者的检查、、、、、转科、转院等工作负责。 16、出院病历一般应在天内归档,特殊病历归档时间不超过。 17、医嘱不得涂改,需要取消时,应当。 18、麻醉药品五专管理指。 19、临床输血一次用血、备血超过毫升需履行报批手续。 20、医疗废物交接单保存年。 21、每张门诊处方不得超过种药品。

马基习题4

1. 哲学上所认为的“人类世界”是指() · A. 人类世界是由人组成的世界 · B. “人化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 C. 与自在世界无关的又一个世界 · D. 人的“自然性”和人的“自然史”答案( 2 ) 2. 事物矛盾的精髓是() ·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 B.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 D.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答案( 2 ) 3. 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 A. 主体不同 · B. 层次、水平不同 · C. 跟经济基础的联系不同 · D. 跟社会生活的联系不同答案( 2 ) 4. 哲学是(????? ) ·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B. 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 C. 理论化和系统化的世界观? ·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答案( 3 ) 5.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 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 C.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 ·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答案( 4 )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 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 只有唯心主义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 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答案( 4 ) 7.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 A. 矛盾的普遍性 · B. 矛盾的斗争性 · C. 矛盾的特殊性 · D. 矛盾的同一性答案( 3 ) 8.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 生产方式 · B. 地理条件 · C. 社会意识 · D. 人口因素答案( 1 ) 9. 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发展是() · A. 事物由不完善向比较完善的转化 · B. 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 C. 新事物的不断产生和旧事物的不断灭亡 · D. 事物的永恒运动答案( 3 ) 10. 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指出:“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这一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说明:· A. 国家的社会法律制度、民族精神都根源于地理环境的本性 · B. 人所生存的自然环境因素决定着社会法律制度的形成 · C. 地理环境影响并作用于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 D. 地理环境既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也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答案( 3 ) 11.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答案( 4 ) 12. 列宁指出:“设想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按部就班地向前发展,不会有时出现大幅度的跃退,那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这句话体现的关于社会形态更替的原理是 · A.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 B.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 C. 社会形态更替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D.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答案( 1 )

管理思想史模拟试题一

《管理思想史》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古巴比伦王国为了巩固其统治,_______编制了法典,作为国家行为的准绳。 2.泰勒的科学管理的三个基本出发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梅奥和蒙特斯伯格所建立的人际关系学说,提出了与当时流行的泰勒科学管理思想不同的新观点:其一是职工是_______,其二是企业中存在_______,其三是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_______。 4.美国行为科学家麦克米兰在1966年提出的成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三类基本激励需要:即对_______的需要,对_______的需要,对_______的需要。 5.最早研究分工的詹姆斯·斯图亚特爵士早于亚当·斯密9年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分工是_______和_______的一个主要支柱。 6.波特在对行业结构的5种作用力进行深入分析以后,提出了企业的3种基本的竞争战略。这3种战略就是:_______战略、_______战略和_______战略。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 1.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社会思潮是( )。 A.资本主义 B.人文主义 C.个性解放 D.人身自由 2.霍桑实验的结果由梅奥于1933年将它正式发表,书名是《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这就是行为科学的前身——( )学说的正式诞生。 A.公共关系 B.群体关系 C.社会人 D.人际关系 3.埃及人是首先意识到( )的实践者。 A.管理跨度 B.管理层次 C.管理组织 D.管理职能 4.马基雅维利在对政治体制的研究中认识到:( )在国家的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 A.国王 B.人民 C.圣徒 D.教皇 5.苏格拉底用问答法传播他的思想,他把这种通过谈话、提问、揭露矛盾而从个别求得一般 的方法,叫做( )。

医疗核心制度考试试题卷三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18项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 (2017年版卷三)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44分) 1、凡住院死亡病例,必须在死亡后7天内进行讨论,特殊病例应及时组织讨论。 2、分级护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由医生以医嘱形式下达护理等级,护士按照不同的护理等级实施不同的护理措施。 3、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处方量仅限于 1 天用量。 4、手术安全检查是指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的工作。 5、医疗机构三级医师治疗体系包括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 6、新入院患者,24小时内应有主治医师查房记录,72小时内有1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查房。 7、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少于8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的医师提出申请,上级医师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申请备血量在800-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的医师提出申请,经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方可备血。同一患者一天申请备血量达到或超过1600毫升的,由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提出申请,科室主任核准签发后,报医务部批准,方可备血。 8、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划分成非限制使用和限制使用、特殊使用三级。 二、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关于“危重疑难病例讨论”说法错误的有( A ) A.入院2周以上诊断不明、疗效较差病例需讨论。 B.讨论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可组织医疗、护理、医技及药学等相关人员共同参加。

历年马基试题精华整理版

历年马基试题 【辨析题】 1、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不完全正确。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3分)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错。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3分)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错。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1分)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1分)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3分) 4、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答: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工人的劳动,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仅补偿劳动力的工资,还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准。 答:不完全正确。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力起间接作用。 6、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答:错。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则不是直接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错。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马基原模拟试题1答案

马基原模拟试题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BCCCA 6-10:DDBAD 11-15:CABCD 16-20:DCDBA 21-25:CDBBB 26-30:CCBBA 31-35:CABBD 36-40:BAAAA 41:A 二、简答题 42、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 定义: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义:第一,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第二,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43、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4、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及割裂二者的统一会导致的错误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它是对事物片面的、现象的和外部联系的认识。它是具体的、丰富的、生动的,然而,也是表面的、个别的、不深刻的。(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它是抽象的、间接的、相对稳定的,也是深刻的。(3)二者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的。②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4)将二者割裂开来,就会犯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在实际工作中,经验论和唯理论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认识论根源。 45、什么是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用二者辩证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是坚持了唯物论,承认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就是坚持了辩证法。(1)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包含两方面含义:①任何真理总是包含着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②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包含两层含义:①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②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认识有待于深化。(3)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的关系:①二者相互依存。②二者相互包含、相互渗透。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颗粒。③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真理的发展过程就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4)两种错误态度: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相对主义夸大真理的相对性,而否认真理的绝对性,也就是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绝对主义则否认真理的相对性,将人的认识僵化。(5)现实意义:对于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因为它具有绝对性,所以我们必须它;又因为它具有相对性,所以我们又必须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它,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既坚持,又发展。

马基试卷8(选择题)

试卷8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过程 C.方向和道路 D.可能性和现实性 3.社会精神文明包括 A.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 B.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 C.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D.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4.时间是指 A.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B.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客观性 D.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 5.国家的职能是由 A.国家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B.国家的大小强弱决定的 C.国家的形式决定的 D.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6.经济基础是指该社会的 A.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7.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8.阶级对立的根源是由于人们之间的 A.政治立场的根本对立 B.价值观念的根本对立

C.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D.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9.风俗、习惯、乡土观念,它们是 A.低水平的社会意识 B。高水平的社会意识 C.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正确反映 D.对社会生活过程的错误反映 10.事物的度是 A.事物发展的一定程度 B.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质要求量达到的高度 D.量要求质达到的深度 11.历史上存在的两种基本的国家类型是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B.君主立宪国家和民主共和家 C.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2.物质的肯定方面是指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C.某些不可知论也承认的观点 D.某些唯心主义也承认的观点 1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A.17世纪40年代 B.18世纪4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15.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 A.一元论于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于唯心论的对立 C.辩证法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6.唯心主义否认联系的 A.普遍性 B.客观性 C.多样性 D.复杂性 17.列宁说,唯物主义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辨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这段话揭示了 A.矛盾的客观性 B.矛盾的主观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8.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A.人们收入的来源忽然收入的多少

马基练习卷1

试卷名称《马基练习-01》 共100 题共100 分计时60 分钟 第一题(共60 题,总分60 分) 1.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 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 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答案( 3 ) 2. 历史人物指的是 A. 历史上普通个人 B. 推动历史前进的劳动者 C. 历史上起重要作用,产生重大影响的人 D. 杰出人物的思想答案( 3 )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答案( 3 ) 4. 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种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种观点是 A. 相对主义诡辩论 B. 唯物主义决走论 C.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答案( 3 ) 5.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A.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 B. 确定事物的质 C. 认识事物的量 D. 把握事物的度答案( 4 ) 6.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 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 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 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为是非答案( 4 ) 7. 否认逻辑证明的作用是() A. 教条主义的表现 B. 经验主义的表现 C.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答案( 2 ) 8. 教条主义犯了() A.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 类似相对主义的错误 D. 类似诡辩论的错误答案( 1 ) 9. 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理论贡献是() A.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C.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答案( 3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考试试题(B卷) 科室: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题,共25分)。 1.临床查对完全正确的是( ) A、护士执行医嘱时,一定要做到“十对” B、医师开具各种医疗文件时,对患者的姓名、床号加以核实 C、抢救患者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必须口头复诵一遍,核对无误方可执行,并将使用的空安瓿、药瓶、相关包装等物品保留备查 D、采集标本时应查患者姓名、性别、床号、标签、标本质量 2.按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按照手术风险性和难易程度不同,手术分为四级 B、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管理工作制度和手术分级管理目录 C、医疗机构应当建立手术分级授权管理机制,建立手术医师技术档案 D、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医师职称直接授予手术权限,不需要定期评估 3.关于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的定义正确的是( ) A、指在麻醉实施前对患者手部位、麻醉方式等进行核查的制度 B、指在手术开始前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等进行核查的制度 C、指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患者身份、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进行多方参与的核查,以保障患者安全的制度 D、指在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对患者身份、患者病历等进行核查的制度 4. 关于抗菌药物使用的权限,以下错误的是() A、住院医生处方权限为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B、主治医师处方权限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 C、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处方权限为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及由医院授权后可以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D、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在值班或急诊时遇到严重感染的情况,可直接使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 5. 关于病历书写哪项是错误的( ) A、药名不能用符号或缩写,一种药名不能中英文混写 B、冒用或临摹代替他人签名 C、医务人员应签全名,随机3 人不能辨认即认为不合格(潦草)签名 D、患者姓名、性别、联系电话等基本信息由挂号人员或患者本人填写,但接诊医师应予以核实、完善 二、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 接获“危急值”报告者,应立即汇报主管(或当班)医师并做好记录。() 2. 电子病历必须符合卫计委颁发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 ) 3. 各临床科室成立的质量管理小组, 应负责对病历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

马基试题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9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40 分) 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A.对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C.对谁是历史创造者的不同回答 D.对意识是否反作用于物质的不同回答 2.客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A.客观存在的 B.人的意识或意志造成的 C.由神创造的或者是客观精神产生出来的 D.由两个本原构成的3.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代替与被代替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4.作为概念,“物质本身是纯粹的思想创造物和纯粹的抽象”。这一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5.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手脚分工 B.语言的产生 C.社会的出现 D.劳动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的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意志主义观点 7.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 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 8.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A.人们的一切活动 B.人们的日常生活活动 C.人们的纯精神活动 D.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 9.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 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10.在从猿变人的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A.类人猿的生理结构 B.类人猿的生活特点 C.生产劳动 D.气候变化 11.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2.国家的起源是()。

雅思考试巩固模拟试题及答案1word版本

2019年雅思考试巩固模拟试题及答案1

2019年雅思考试巩固模拟试题及答案1 Next Year Marks the EU's 50th Anniversary of the Treaty A. After a period of introversion and stunned self-disbelief, continental European governments will recover their enthusiasm for pan-European institution-building in 2007. Whether the European public will welcome a return to what voters in two countries had rejected so short a time before is another matter. B. There are several reasons for Europe’s recovering self-confidence. For years European economies had been lagging dismally behind America (to say nothing of Asia), but in 2006 the large continental economies had one of their best years for a decade, briefly outstripping America in terms of growth. Since politics often reacts to economic change with a lag, 2006’s improvement in economic growth will have its impact in 2007, though the recovery may be ebbing by then. C. The coming year also marks a particular point in a political cycle so regular that it almost seems to amount to a natural law. Every four or five years, European countries take a large stride towards further integration by signing a new treaty: the Maastricht treaty in 1992, the Treaty of Amsterdam in 1997, the Treaty of Nice in 2001. And in 2005 they were supposed to ratify a European constitution, laying the ground for yet more integration—until the calm rhythm was rudely shattered by French and Dutch voters. But the political impetus to sign something every four or five years has only been interrupted, not immobilised, by this setback. D. In 2007 the European Union marks the 50th anniversary of another treaty—the Treaty of Rome, its founding charter. Government leaders have already agreed to celebrate it

马基试题B卷

请在答题纸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广东工业大学考试试卷(B )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试卷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2008年12月31日(第18周星期三) 题号 -一- -二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评卷得分 评卷签名 复核得分 复核签名 注意:本试题有五大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写在答题纸上不予以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相应位置涂黑。本大题共 2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30分) 1、马克思的两个伟大理论发现是 B. 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D.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 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 3、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两种观点是 A.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B.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C. 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 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 者是对前者的发展 4、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A.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 力 5、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并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这一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 A .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B.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 C ?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 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出了否证 6、“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那些什么事都 想做的人,

2012-2013马基第一学期试卷A(1)

扬州大学试题纸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学院班(年)级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卷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选出填在题后的括号里。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 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实践性 B.运动性 C.物质性 D.客观性 3、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D.哲学是自然科学的概括 4、实践的主体是() A.绝对精神 B.人的理性 C.人 D.人的意识 5、“居安思危”这句名言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B.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C.内因和外因相结合推动事物发展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6、事物发展的动力是()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起作用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时起作用 C.矛盾的同一性 D.矛盾的斗争性 7、否认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会导致两种错误:一种是直线论,另一种是() A.激变论 B.循环论 C.庸俗进化论 D.庸俗唯物论 8、“在对现存的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9、哲学史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共同点是() A.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B.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 C.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 D.夸大感性认识,否认理性认识 10“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11、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医疗核心制度试题及答案

炮车医院医疗核心制度考试卷(2018.6 ) 姓名科室得分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 1、会诊医师必须具备的最低职称条件是(B) A、住院医师 B、主治医师 C、副主任医师 D、主任医师 2、病人出院前,哪级医师必须查房?( D ) A、住院医师 B、经治医师 C、主治医师 D、经治医师和上级医师 3、因抢救急危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C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A 、1小时B、2小时C、6小时D、12小时 4、对新入院普通病人,住院医师应在( B )小时内进行诊治并开具医嘱。 A、1小时 B、2小时 C、6小时 D、12小时 5、病人入院3天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应组织( A )会诊。 A、科内会诊 B、科间会诊 C、全院会诊 D、院外会诊 6、关于抢救中执行口头医嘱,下列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D ) A、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执行 B、保留安瓶以备事后查对 C、护理记录单要及时记录 D、来不及记录护理记录单的,可于抢救后12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7、一般处方不得超过(B )天用药量;急诊处方不得超过()天用药量。 A、3 天, 1 天 B、7 天, 3 天 C、7 天, 5 天 D、7 天, 1 天 8、一次用血、备血量超过(B )时,《输血申请单》需要科主任和输血科主任签字,并报医务科批准。 A、1000ml B、2000ml C、3000ml D、5000ml 9、关于分级护理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D ) A. 特级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5-30min巡视病人一次。 B. 一级护理: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C. 二级护理:适用于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的病人。 D. 三级护理: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求。 10、二级护理要求每(B )小时巡视患者一次。 A、1小时 B、2-3小时 C、4小时 D、8小时 11、住院医师应在病人出院前(C )小时内完成出院小结。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12、病人入院7天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应组织( B )会诊。 A、科内会诊 B、科间会诊 C、全院会诊 D、院外会诊 13、主治医师应对所管病人每(A )天查房一次。 A、1天 B、2天 C、3天 D、4天 14、一般情况下,择期手术的麻醉术前谈话和手术前谈话及签字应在什么时间进行?( A ) A、必须在手术前一日完成。 B、必须在手术前二日完成, C、必须在手术前三日完成,D必须在手术前四日完成 15、医嘱必须每日总查对多少次?(A) A、1 次, B、2 次, C、3 次, D、4 次 16、院区内急会诊要求会诊医师在多长时间内到位?( B ) A、5分钟, B、10分钟, C、15分钟,D 20分钟 17、病人入院10天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应组织( C )会诊。 A、科内会诊 B、科间会诊 C、全院会诊 D、院外会诊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二)

《管理学基础》模拟试题(二) (本试题依据湖南师出版社仲崇高教材所编,题后为出题编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下列关于管理的理解不正确的是。()P11 A管理是人们进行的一项实践活动。 B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等环节来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C管理学的主要目的是指导管理实践活动。 D管理的本质是控制 2.下列关于管理的职能不正确的是。() p12 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协调 3.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理论下面哪个不属于管理者应具备的技能。p22 A技术技能 B人际技能 C认识技能 D概念技能 4.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p29 A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 B马基埃维利提出的四项领导原理。 C孙子提出的《孙子兵法》 D亚当斯密和他的《国富论》。 5.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p11 A主持或负责某项工作。 B有效实现目标 C协调以人为中心的组织资源和职能活动。 D知道别人干什么 6.管理环境中的一般环境共有几种? p49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7.专业化管理程度高,但部门之间协调性比较差,并存在多头领导现象.这是哪类组织结构类型的特点? p168 A.直线制 B.职能制 C直线职能制 D.事业部制 8.组织文化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组织文化有四个层次,下列不属于组织文化的是()p55 A.表层组织文化 B.浅层的行为文化 C.中层的制度文化 D高层的权利文化 9.组织文化的塑造涉及组织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下列哪个不是组织文化塑造的基本原则() p57 A.组织环境分析 B.重在领导 C.以人为中心 D.凸显特色 10. 早在18世纪中后期英国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现在意义上的企业就有了充分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思想的起点是亚当斯密的()p65 A. 概念技能和技术技能 B.看不见的手 C.技术技能 D.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1.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基本要求是企业要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的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对()、对社会的贡献。P68 A. 管理者 B.企业 C. 环境 D.个人 12.计划是为了从事某些工作预先规划好的详细方案。这句话是()p81 A. 动态的含义 B.静态的含义 C. 程序化和非程序化决策 D.确定型、风险型和不确定型决策 13.在管理实践中,假话是其他管理职能的前提和基础,并且还渗透到其他管理职能之中他是管理过程的中心环节,因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p82 A.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共同决定组织规模 B. 计划是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纲领 C.计划是组织协调的前提 D.计划是指挥实施的准则 14.组织的计划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计划目标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计划工作不包括那个过程()p89 A.环境分析 B.确定目标 C.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 D.拟定可提供的方案 15.决策是为了解决某一问题,或是为了达到一定目标。这句话说明了()p108 A.选择后的行动方案必须付诸实施 B.决策要有明确目标 C.决策要有两个以上备选方案 D.决策的本质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含答案

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含 答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医疗核心制度考试题姓名:科室:职称: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0分) 1. 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分别是 ⑴首诊负责制度⑵三级查房制度⑶会诊制度 ⑷分级护理制度⑸值班和交接班制度⑹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⑺危急重患者抢救制度⑻术前讨论制度⑼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⑽查对制度⑾手术安全核查制度⑿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⒀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⒁危急值报告制度⒂病历管理制度 ⒃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⒄临床用血审核制度⒅信息安全管理制度 2.首诊医师在诊疗中有困难,首先找本科室上级医师会诊,若仍然有诊疗困难,要书写会诊申请(普通会诊)或电话通知相关专业医师(急会诊)请其他专业医师会诊。 3.复合伤或涉及多科室的危重病人抢救,在未明确患者最终由哪一科室主管之前,由急诊科负责,邀请相关专业进行协同抢救,被邀请科室或专业人员不得推诿,并分别做好病历记录。在病人收治专业发生分歧情况下,急诊科有权决定收治科室,相关科室不得拒绝。 4.《三级查房制度》中规定,主任(副主任)医师每周至少查房一次,主治医师每日至少查房一次,住院医师每日查房2次。对于主治以上医师直接管理病人写病历的情况,可以请同级别的医生查房来弥补不足三个级别医师查房的情况,病历中至少有3人查房的记录。 5.会诊类型包括科内上级医师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多学科联合会诊)、院间会诊。紧急会诊医师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普通会诊时间不能超过48小时。会诊医师,原则上要具有本专业主治及以上职

马基期末模拟试卷及答案

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是 A. 阶级性B .革命性C.实践性D .科学性 2.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 真理具有绝对性B .真理具有相对性C.真理具有客观性D .真理具有全面性 3. 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 A .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B.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C.事物的某些属性是否发生了变化 D.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4. 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A .人类有意识,动物无意识 B .人类有群体组织,动物无群体组织 C. 人类有宗教信仰,动物没有宗教信仰D .人类能生产自己必需的生活资料,动物则不能 5. 社会意识是 A .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 B .社会的政治生活过程C.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 D. 人类改造社会的过程 6. 人在价值关系中 A .只能是价值主体B.只能是价值客体 C.只能是价值的享受者 D .既可能是价值主体,又可能是价值客体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古希腊罗马哲学 B .德国古典哲学C. 17 世纪英国哲学D.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主要是因为 A .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B .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 C.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9.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矛盾B .人与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C.先进与落后、开拓进取与因循守旧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 建筑之间的矛盾 10.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的决定性环节是 A.手工分工B .语言的产生C.社会的出现D .劳动1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B .实践第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D .对立统一的观点 12 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 A .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不同B.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 C.在社会劳动组织中的作用不同 D.取得劳动产品的方式和多寡不同 13.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实际存在 B .客观实在性C.具体性 D .可感知性 14.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医生给病人作手术 B .法官审理案件C.农民播种小麦 D .科学家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模拟及答案马基部分

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马基部分

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理论真题和答案选 (马基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爱迪生在创造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她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创造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因此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她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 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实践中能够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 【答案】 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爱迪生把每一次的实验的结果都看成了认识过程中的相对真理。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爱迪生说她一次也没有失败。故A正确。 2.俄国早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普列汉诺夫说,绝不会有人去组织一个“月食党”以促进或阻止月食的到来,但要进行社会革命就必须组织革命党,这是因为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有所不同,它是 A.不具有重复性的客观规律 B.由多数人的意志决定的 C.经过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 D.比自然规律更易于认识的规律 【答案】 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区别。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的重复性高,社会规律的重复性低。二是自然规律不需要人去参与,自然而然就能够出现,社会规律需要有人的参与才能体现出来。A本身表述错误,B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也是错的,D说法也不准确,因此C是正确答案。 评价:此题不是很难,还是沿用了往年以材料带考点的形式。从此题中我们能够得出如下的结论:一是马原的基础知识很重要,特别是相关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因此建议预备考研的同学在复习时要重点把握基础知识。二是掌握好答题技巧,建议大家在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