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较与分类 复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较与分类 复习题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较与分类 复习题

比较与分类复习题

十、按要求在横线上画“△”。

(1)比○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和○同样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大全

2015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22个专题) 目录 专题一集合..................................................................................................................................................... 专题二函数..................................................................................................................................................... 专题三三角函数............................................................................................................................................ 专题四解三角形............................................................................................................................................ 专题五平面向量............................................................................................................................................ 专题六数列..................................................................................................................................................... 专题七不等式................................................................................................................................................. 专题八复数..................................................................................................................................................... 专题九导数及其应用................................................................................................................................... 专题十算法初步............................................................................................................................................ 专题十一常用逻辑用语 .............................................................................................................................. 专题十二推理与证明................................................................................................................................... 专题十三概率统计 ....................................................................................................................................... 专题十四空间向量、空间几何体、立体几何...................................................................................... 专题十五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 专题十六平面几何初步 .............................................................................................................................. 专题十七圆锥曲线与方程.......................................................................................................................... 专题十八计数原理 ..................................................................................................................................... 专题十九几何证明选讲 ............................................................................................................................ 专题二十不等式选讲.................................................................................................................................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7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初步理解分类的含义,掌握简单的分类计数的方法,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2.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初步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3.养成爱整理,爱劳动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分类和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过程。 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的多样化,会自己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准备:多媒体,气球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师:同学们,老师今天接到了动物王国的一个担任评委的邀请,他们准备动物森林里开展一个有“我是勤劳小少年”的比赛,比比看谁是爱劳动,爱干净的。想跟老师一起去看看吗?你们也来担一下评委,谁会赢?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引导让孩子进行房间的整理。 2、揭示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出示课本情境图 师:我准备了一些气球想送给大家,,它们太乱了,我想知道这每种气球都有多少个,我可以用什么方法又快又准确的知道呀! 引导孩子对其进分类标准进行思考。 三、操作探究,充分交流 (一)操作活动1:按给定标准分类计数

1.说明活动要求 要求:先分一分,再数一数,然后把数出的结果记录在学习单上。2.开展操作活动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活动情况。 3. 教师把学生分类的结果有选择性的呈现在黑板上。 学生的分类结果可能有: 学生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的方式可能有:图画式、简单的统计图式(纵向或横向)、图文并茂式、表格式等。 4.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开展对比与交流活动 (1)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并评价所展示的不同作品。 (2)教师适时修正或调整学生作品中的一些问题,例如纵向或横向排列不整齐,排列时没有一一对应,图文结合时没有表格等,使之更接近于较为标准的实物统计图,象形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 (3)表扬优秀的作品。

历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200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 圆锥曲线 一. 选择题: 1.(福建卷11)又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的两个焦点为F 1、F 2,若P 为其上一点,且|PF 1|=2|PF 2|,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B A.(1,3) B.(]1,3 C.(3,+∞) D.[)3,+∞ 2.(海南卷11)已知点P 在抛物线y 2 = 4x 上,那么点P 到点Q (2,-1)的距 离与点P 到抛物线焦点距离之和取得最小值时,点P 的坐标为( A ) A. ( 4 1 ,-1) B. (4 1 ,1) C. (1,2) D. (1,-2) 3.(湖北卷10)如图所示,“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飞向月球,在月球附近一点P 轨进入以月球球心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之后卫星在P 点第二次变轨进入仍以F 为一个焦点的椭圆轨道Ⅱ绕月飞行,最终卫星在P 点第三次变轨进入以F 为圆心的圆形轨道Ⅲ绕月飞行,若用12c 和22c 分别表示椭轨道Ⅰ和Ⅱ的焦距,用12a 和 22a 分别表示椭圆轨道Ⅰ和Ⅱ的长轴的长,给出下列式子: ①1122a c a c +=+; ②1122a c a c -=-; ③1212c a a c >; ④11c a <22 c a . 其中正确式子的序号是B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4.(湖南卷8)若双曲线22 221x y a b -=(a >0,b >0)上横坐标为32a 的点到右焦点 的距离大于它到左准线的距离,则双曲线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B ) A.(1,2) B.(2,+∞) C.(1,5) D. (5,+∞)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

分类与整理 台江第五中心小学钱婷婷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 现收集的数据 3 在分类的过程中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学情分析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学生也经常接触到,如:商场陈列商品、书店摆放书目要分类;垃圾站处理垃圾要分类;邮局处理信件要分类;学生归纳整理复习所学知识也需要分类。但学生在未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并没有意识到先找到分类的标准再按同一标准或不同标准进行分类。因此,在本节课中,重点要通过多种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操作能力,并达到综合运用以上几项技能,面对一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物品,能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好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分类的意义,找出分类的标准,掌握分类的基本方法。 2.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到单一标准下的分类结果是既定的,不可改变的。教学准备: 课件,气球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星期天,妈妈要带小红去游乐园玩,可是妈妈看了小红的房间立刻生气了,咦?发生什么事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这就是小红的房间,小朋友们,看到小红的房间你有什么想法? 预测:太乱了,要整理一下小朋友们,你们能帮帮她整理房间吗?怎么整理? 刚才大家把归为了一类,归为一类,像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 是分类。(板书课题) 2、学生找生活中的分类现象课件展示生活中分类的现象大家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分类吗?师:分类在生活中作用很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二、整理统计1、小红来到了哪?游乐园里你看到了什么?这么多的气球我要知道有

一年级数学分类习题

一、把每组中不是同一类的圈上。 考查目的:学会把一些常见的物品进行分类。 答案:第①小题:小花;第②小题:蛋糕;第③小题:西瓜 解析:第①小题:小花是植物,其它三样是交通工具;第②小题:蛋糕是食品,其它三样是动物;第③小题:西瓜是水果,其它三样属于服装类。 二、我会连。 考查目的:进一步加深对分类的理解。 答案:蔬菜:辣椒、胡萝卜、白菜、南瓜、西红柿;水果:菠萝、葡萄、火龙果、草莓、香蕉。 解析:略。 三、整理卡片。

考查目的:按给定的不同标准进行分类急速的巩固练习,体会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并进行简单的计数。 答案:第(1)小题:青蛙卡片4张,小鸟卡片5账,奶牛卡片1张;第(2)小题:正方形卡片3张,圆形卡片4张,三角形卡片3张。 解析:略。

一、分一分。 (1)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2)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考查目的:让学生自选标准将这些物品分成两类,并用简单的统计表呈现出来。 答案:这些物品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学习用品,有橡皮、铅笔、地球仪、尺子、书、铅笔刨、文具盒;另一类是生活用品,有梳子、毛巾、吹风机、镜子、牙膏、牙刷。 解析:虽然自定义分类标准比较抽象,但由于这些物品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所以难度应不大。 二、下面是动物园里集中动物的数量。 (1)动物园里,()最多,()最少。 (2)小猴比梅花鹿多多少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考查目的:让学生直接根据简单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体会统计的作用。 答案:第(1)小题:猴子最多,熊猫最少。第(2)小题:18-9 = 9(只)。第(3)小题:略。 解析:引导学生学会看简单统计图,知道上面一行的动物和下面一行相对应的数是表示它的数量。 三、下面是今年2月份的天气情况。 (1)数一数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根据上面数出的结果涂格子。

全国百套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001

组距 分数 0.0350.0250.0150005 100 9080 70605040全国百套高考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10概率与统计 二、填空题 1、(启东中学高三综合测试一)6位身高不同的同学拍照,要求分成两排,每排3人,则后排每人均比其前排的同学身材要高的概率是_________。 答案:18 2、(皖南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假设要考查某企业生产的袋装牛奶质量是否达标,现以500袋牛奶中抽取60袋进行检验,利用随机数表抽样本时,先将500袋牛奶按000,001,┉,499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8行第4列的数开始按三位数连续向右读取,请你依次写出最先检测的5袋牛奶的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63,199,175,128,395; 3、(蚌埠二中高三8月月考)设随机变量ξ的概率分布规律为*,)1()(N k k k c k p ∈+==ξ,则 ) 2 5 21(<<ξp 的值为___________答案:2 3 4、(巢湖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从分别写有0,1,2,3,4的五张卡片中第一次取出一张卡片,记下数字后放回,再从中取出一张卡片.两次取出的卡片上的数字和恰好等于4的概率是. 答案:15 5、(北京市东城区高三综合练习二)从某区一次期末考试中随机抽取了100 个学生的数学成绩,用这100个数据来估计该区的总体数学成绩,各分数段的人数统计如图所示. 从该区随机抽取一名学生,则这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及格(60≥的概率为;若同一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 (例如,区间[60,80)的中点值为70)表示,则该区学生的数学成绩 的期望值为. 答案:0.65,67 6、(北京市宣武区高三综合练习二)某工厂生产A 、B 、C 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2:3:4,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样本中A 型号的产品有16件,那么此样本容量n= 答案:72 7、(东北三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用系统抽样法要从16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将160名学生从1—— 160编号。按编号顺序平均分成20组(1—8号,9—16号,……153—160号),若第16组应抽出的号码为126,则第一组中用抽签方法确定的号码是________。 答案:6 8、(揭阳市高中毕业班高考调研测试)统计某校1000名学生的数学会考成绩,得到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示,规定不低于60分为及格,不 低于80分为优秀,则及格人数是;优秀率为。 答案:由率分布直方图知,及格率=10(0.0250.03520.01)0.8?++?==80%, 及格人数=80%×1000=800,优秀率=100.020.220?==%.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分类与整理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27页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在学会了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由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分类的基本方法,所以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可变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加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团结合作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经验少,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本节课注重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为适时创新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学具: 课件,气球,水果卡片,帽子卡片。 重点难点:学会按不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体会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结果也不同。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 第一次给你们上课,老师带了一些礼物给你们,快看看一共有几件礼物? 出示画面: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都是解决同样的问题,方法为什么不一样? 生答略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分类”。 师:生活中你还在哪儿看到过“分类”的情景。 生举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房间物品分类可以让房间更整齐,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这个环节中不仅仅导入了分类,而且和解决问题有了联系,这是修订后教材改变的地方,体现了新修订课标“四基”和“四能”的思想,这是需要所有老师高度重视的。】 二、新授 (一)分类整理 1、描述感知分类的标准。 出示:气球图片 问:你能把这些气球分分类吗?可以怎么分? 生答略 2、操作体会分类过程,尝试记录分类结果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 一

小学数学新版一年级上册 小学数学版一年级上册分类 分类(一)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难点: 学会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录像,商品柜台及相应物品,学具袋(6袋不同的物品)。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感知分类: (1)播放录像①商场外景镜头。 (2)播放录像②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1)播放录像③商场物品近景镜头(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第二层是练习本;第三层是笔。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阿姨是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像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学生结合所看录像说说什么是分类。 (2)猜一猜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

在一起。 (二)巩固发展,体验分类 1.摆一摆。出示商品柜台,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学生汇报物品是如何摆放的,教师从而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2.分一分,完成做一做。 (1)教师导语,说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类活动。 (2)小组活动,组内互相交流是怎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3)汇报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同时注意学生中分类的不同方法。 3.练习题 (1)第1题。启发学生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 (2)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将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启发说出:前、后4辆车是同一类的。 (3)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互相交流,使学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类。 4.补充练习:每组一袋物品,明确要求:先议一议怎样分,哪一组分得又快、又准确。然后汇报说明。 5.淘气的房间这么乱,怎么来帮他整理呢?

一年级数学下册分类与整理教案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 分类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自己确定标准并进行分类。 2.尝试运用自己的方式把整理数据的结果记录下来,感受图表的简洁。 3.在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中,体会分类的目的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 掌握分类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整理的结果,感受图表的简洁。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图片。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去文具店买过学习用品吗? 生:去过 师:那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文具店去逛逛,好吗? 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请看大屏幕,现在我们先来小熊的文具店看看,你们看完有什么感受?想在这边买东西吗?(不想) 师:那接下来我们再到隔壁小鹿的文具店看看,你们想在这边买东西吗?(想)师:同学们为什么你们都喜欢在小鹿的文具店买学习用品而不喜欢在小熊的文具店买呢? (让学生比较两个文具店,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像小鹿这样把同类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做分类。 2.师:生活中也有很多分类的事情,我们一起看一看。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超市分类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的找到商品,垃圾分类可以便于回收处理,保护环境,可见分类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分类与整理”。 板书课题:分类与整理 (二)探究新知 1.确定标准 出示:课件主题图 师:希望小学最近准备办一场联欢会,一年(2)班的同学就买了一些气球打算来装扮会场,,可是这些气球是从不同的地方买的,都没有进行分类,这些小朋友打算先分类完再拿来装扮?你们能帮帮他们这些气球分分类吗? 师:可以怎么分? 生:按形状 生:按颜色 2.操作体会 老师给每个同学都准备了跟气球一样的图片,下面就请同学们先按照形状分一分,看看每种气球各有几个,把你分的结果记录在纸上。(可以摆一摆,写一写) 3..展示交流 (1)展示先分再数的方法, 师:你分了几类?每类有几个?

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

2018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之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1.(北京卷文)(6)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2.(北京卷理)(5)某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在此四棱锥的侧面中,直角三角形的个数为 (A )1 (B )2 (C )3 (D )4 3.(浙江)(3)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 ),则该几何体的体积(单位:cm 3)是 A .2 B .4 C .6 D .8 4.(全国卷一文)(5)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1O ,2O ,过直线12O O 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8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A .122π B .12π C .82π D .10π 5.(全国卷一文)(9)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217 B .25 C .3 D .2 6.(全国卷一文)(10)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2AB BC ==,1AC 与平面11BB C C 所成的角为30?,则该长方体的体积为 A .8 B .62 C .82 D .83 7.(全国卷一理)(7)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172 B .52 C .3 D .2 8.(全国卷一理)(12)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1,每条棱所在直线与平面α所成的角相等,则α截此正方 体所得截面面积的最大值为 A . 33 B .23 C .324 D .3 9.(全国卷二文)(9)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E 为棱1CC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 与CD 所成角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类》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一年级《分类》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 学会对物体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分类。 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师:每个同学家里一定都有许多好玩的,好看的,好吃的东西,请同学们拿出昨天老师让准备的自己最喜欢的东西,与大家共同分享。 [学生拿出自己的东西──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变形金刚、孙悟空、猪八戒、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师: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应该怎样分类摆放呢? 生1: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起。 生2:摆整齐。 生3:把好玩的放一起,好看的放一起,好吃的放一起。 生4: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师:那么到底怎样摆放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新知识。 板书:分类 点评:喜欢玩是孩子──特别是低年级孩子的天性,教师将

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学生平时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当作学具进行教学,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感知体验分类 1.出示课本第38页的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 师: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 第一小组代表:我们发现商场里有很多东西,如:书包、练习本、文具盒、水彩笔…… 第二小组代表:我们发现这些东西摆放的非常整齐。 第三小组代表:我们发现是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 …… 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教师评价补充,让学生体会分类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体会分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点评: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通过生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思维互补,都能感知什么是分类,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小组合作整理自己带来东西,让学生体验分类。 师:每组分6──8名学生,讨论好分工,汇报结果。(教师巡视,组织引导分类。) 生1:我们组整理玩具有:汽车、火车、坦克、手枪…… 生2:我们组整理图片有:奥特曼、变形金刚、孙悟空、哪咤…… 生3:我们组整理水果有:苹果、梨子、香蕉、桔子…… [教师让各小组展示分类情况后,并说明分类的理由,总结出分类的方法,教师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评价。] 师:各小组再整理组内东西。(按不同标准把东西分类细化)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历年试题分类汇编 (一)小题分类 集合 (2015卷1)已知集合A={x x=3n+2,n ∈N},B={6,8,10,12,14},则集合A ?B 中的元素个( )(A ) 5 (B )4 (C )3 (D )2 1. (2013卷2)已知集合M ={x|-3<x <1},N ={-3,-2,-1,0,1},则M∩N =( ). A .{-2,-1,0,1} B .{-3,-2,-1,0} C .{-2,-1,0} D .{-3,-2,-1} 2. (2009卷1)已知集合A=1,3,5,7,9},B={0,3,6,9,12},则A ?B= A .{3,5} B .{3,6} C .{3,7} D .{3,9} 3. (2008卷1)已知集合M ={ x|(x + 2)(x -1) < 0 }, N ={ x| x + 1 < 0 },则M∩N =( ) {A. (-1,1) B. (-2,1) C. (-2,-1) D. (1,2) 复数 1. (2015卷1)已知复数z 满足(z-1)i=1+i ,则z=( ) (A ) -2-i (B )-2+i (C )2-i (D )2+i 2. (2015卷2)若a 实数,且 i ai ++12=3+i,则a= ( ) A.-4 B. -3 C. 3 D. 4 3. (2010卷1)已知复数() 2 313i i z -+= ,其中=?z z z z 的共轭复数,则是( ) A= 4 1 B= 2 1 C=1 D=2 向量 1. (2015卷1)已知点A(0,1),B(3,2),向量AC =(-4,-3),则向量BC = ( ) (A ) (-7,-4) (B )(7,4) (C )(-1,4) (D )(1,4) 2. (2015卷2)已知向量=(0,-1),=(-1,2),则() ?+2=( ) A. -1 B. 0 C. 1 D. 2 3. (2013卷3)已知两个单位向量,的夹角为60度,()0,1=?-+=t t 且,那么t= 程序框图 (2015卷2)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为 A . 0 B. 2 C. 4 D.14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详解

200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详解 直线与圆 一、选择题 1、.与直线20x y +-=和曲线221212540x y x y +--+=都相切的 半径最小的圆的标准方程是 . 【答案】:. 22(2)(2)2x y -+-= 【分析】:曲线化为22(6)(6)18x y -+-=,其圆心到直 线20x y +-=的距离为d = =所求的 最小圆的圆心在直线y x =圆心坐标为(2,2).标准方程为22(2)(2)2x y -+-=。 2、(安徽文5)若圆0422 2 =--+y x y x 的圆心到直线0=+-a y x 的距离为2 2 ,则a 的值为 (A)-2或2 (B) 2 321或 (C)2或0 (D)-2或0 解析:若圆04222=--+y x y x 的圆心(1,2)到直线0=+-a y x 的距离为 2 2 ,∴ 2=,∴ a =2或0,选C 。 3、(上海文13)圆0122 2=--+x y x 关于直线032=+-y x 对称的圆的方程是( ) A.2 1 )2()3(2 2= -++y x B.2 1)2()3(2 2= ++-y x C.2)2()3(2 2 =-++y x D.2)2()3(2 2 =++-y x 【答案】C 【解析】圆2222 210(1)2x y x x y +--=?-+=,圆心(1,0),半径 ,关于直线

032=+-y x 对称的圆半径不变, 排除A 、B ,两圆圆心连线段的中点在直线032=+-y x 上,C 中圆2)2()3(22=-++y x 的圆心为(-3,2),验证适合,故选C 。 4、(湖北理10)已知直线 1x y a b +=(a b ,是非零常数)与圆22100x y +=有公共点,且公共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整数,那么这样的直线共有( ) A .60条 B .66条 C .72条 D .78条 答案:选A 解析:可知直线的横、纵截距都不为零,即与坐标轴不垂直,不过坐标原点,而圆 22100x y +=上的整数点共有12个,分别为()()()6,8,6,8,8,6±-±±, ()()()8,6,10,0,0,10-±±±,前8个点中,过任意一点的圆的切线满足,有8条;12 个点中过任意两点,构成2 1266C =条直线,其中有4条直线垂直x 轴,有4条直线垂 直y 轴,还有6条过原点(圆上点的对称性),故满足题设的直线有52条。综上可知满足题设的直线共有52860+=条,选A 5、(湖北文8)由直线y=x +1上的一点向圆(x -3)2+y 2=1引切线,则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A.1 B.22 C.7 D.3 答案:选C 解析:切线长的最小值是当直线y=x +1上的点与圆心距离最小时取得,圆心(3,0)到直线的距离为d= 222 | 103|=+-,圆的半径为1,故切线长的最小值为 71822=-=-r d ,选C 6、(浙江理3)直线210x y -+=关于直线1x =对称的直线方程是( ) A.210x y +-= B.210x y +-= C.230x y +-= D.230x y +-= 【答案】:D 【分析】:解法一(利用相关点法)设所求直线上任一点(x,y),则它关于1x =对称点为(2-x,y) 在直线210x y -+=上,0122=+--∴y x 化简得230x y +-=故选答案D. 解法二:根据直线210x y -+=关于直线1x =对称的直线斜率是互为相反数得答案A 或D,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 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三、教学难点: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四、教具学具: 情境图,玩具,图片,水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求新知。 1、老师事先在上课前将自己讲桌上书籍,作业本子,笔,尺子等物品散落一地,学生惊恐万分,心存疑虑。 2、(上课了)师:同学们,你们瞧,张老师的讲桌前面这么乱,谁愿意帮老师整理整理呀!生:纷纷举手,争先恐后的

想帮助老师整理。 3、指一名学生到前面来帮助老师整理讲桌物品,并说出你是怎样整理物品的。其他同学认真观察并倾听。 4、顺理成章,揭示课题。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像今天这样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用今天老师要讲的知识来解决。板书:分类与整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巧妙地创设悬念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放飞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为学好这节课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感知体验分类。 1. 课件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感知分类。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把分类和计数的结果清楚地表示出来吗?(提示:可以画一画、写一写,也可以摆一摆。)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结果。第一小组代表:一个摆放不整齐的书架。第二小组代表:摆放整齐的书架。第三小组代表:整齐的书架是分类过的。师:想一想,为什么这样分类摆放?有什么好处?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教案

新一年级上册 《分类》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感知分类,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能按照一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进一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并能正确地分类。 教学难点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合作交流。 课前准备 图片、实物投影、课件。 使用“学乐师生” 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超市吗? 生:喜欢。 师:那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们去逛逛超市。 播放PPT,说说这是什么超市? 师:在逛超市之前,老师交代给小朋友们一个任务,请你们说说你在里面看到了什么东西?它都和什么摆放在同一个地方。 小结:超市管理员把怎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同样的)

2.揭示课题 引出:把同类的东西放一起,我们就叫分类。(板书) 二、新课学习 学习按单一标准分类 1.第一次合作分类 (1)引入:知道了什么叫分类后,我们来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蓝猫,(出示图片) 他的书包好长时间不整理了,我们能帮帮他吗? 师:那就请你们帮他分分类。把他们放在不同的柜子。我们来比赛看哪一队放得又快又好。 (2)生活动,教师巡视 (学生评议,怎么分) 师:说说每个柜子里的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 小结:像刚同学们那样按照每个东西的用处这一个标准把物品进行分类,我们在数学里就说他们是按照一个标准分类。(板书: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 (3)师:分类分好了,那现在我们再来找找东西好不好?要马上说出来哦。 生:好 小结:分类有什么好处呢?(方便寻找) (4)单一分类练习 师:小朋友们刚都很能干,蓝猫的书包现在整理的整整齐齐了。可是他写作业遇到了几个问题,你们能帮他一下吗? PPT出示问题:找出不同类 2.学习按不同标准分类 (1)引出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问:这样子,有了两种标准,我们还可以说它是按同一标准分类吗? 小结:按不同标准分,分出来的结果也不一样。 (2)师:刚我们帮蓝猫进行了分类。老师这有一些水果图片想请小朋友们帮忙进行分类。 PPT展示要求:先观察,它们都一样吗?想想你要把哪些水果放一起?想好了举手。(3)第二次合作分类 PPT出示花的图片

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个专题

2017年高考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及答案解析(22个专题)目录 专题一 集合 ............................................................................................................................................................................... 1 专题二 函数 ............................................................................................................................................................................... 6 专题三 三角函数...................................................................................................................................................................... 21 专题四 解三角形...................................................................................................................................................................... 32 专题五 平面向量...................................................................................................................................................................... 40 专题六 数列 ............................................................................................................................................................................. 48 专题七 不等式 ......................................................................................................................................................................... 68 专题八 复数 ............................................................................................................................................................................. 80 专题九 导数及其应用 .............................................................................................................................................................. 84 专题十 算法初步.................................................................................................................................................................... 111 专题十一 常用逻辑用语 ........................................................................................................................................................ 120 专题十二 推理与证明 ............................................................................................................................................................ 122 专题十三 概率统计 ................................................................................................................................................................ 126 专题十四 空间向量、空间几何体、立体几何 .................................................................................................................... 149 专题十五 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 185 专题十六 平面几何初步 ........................................................................................................................................................ 186 专题十七 圆锥曲线与方程 .................................................................................................................................................... 191 专题十八 计数原理 .............................................................................................................................................................. 217 专题十九 几何证明选讲 ...................................................................................................................................................... 220 专题二十 不等式选讲 .......................................................................................................................................................... 225 专题二十一 矩阵与变换 ........................................................................................................................................................ 229 专题二十二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 (230) 专题一 集合 1.(15年北京文科)若集合{}52x x A =-<<,{} 33x x B =-<<,则A B =I ( ) A .{} 32x x -<< B .{} 52x x -<< C .{} 33x x -<< D .{} 53x x -<< 【答案】A 考点:集合的交集运算. 2.(15年广东理科) 若集合{|(4)(1)0}M x x x =++=,{|(4)(1)0}N x x x =--=,则M N =I A .? B .{}1,4-- C .{}0 D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