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预制混凝土叠合楼板施工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2)

1.1 施工组织设计 (2)

1.2 施工图 (2)

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2)

2.工程概况 (2)

3. 施工准备 (3)

3.1 技术准备 (3)

3.2 材料准备 (3)

3.3 机具准备 (3)

3.4 现场准备 (3)

4. 施工部署 (4)

5. 预制叠合楼板施工 (4)

5.1 装配式叠合板下工具式支撑系统 (4)

5.2 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系统工艺流程 (5)

6.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9)

6.1 质量标准 (9)

6.2 保证措施 (11)

7. 成品保护措施 (12)

8. 安全、消防措施 (12)

9. 环保、文明施工及职业健康措施 (14)

1.编制依据

1.1 施工组织设计

1.2 施工图

建筑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

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

1.3主要规程规范、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JGJ1-91)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DGJ08—903—2003)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 01-26-2003)

北京市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01-82-2004)

2.工程概况

此项目为定向安置房项目,地点位于北京市丰台区成寿寺,楼板采用叠合板,其中叠合层厚80mm,现浇层厚90mm 。

3. 施工准备

3.1 技术准备

3.1.1施工前由业主、设计、构件厂、总包、监理成立预制课题研究小组,通过对以往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数据、照片、音像,定期整理分析,对预制结构的加工、运输、吊装、安全围护、密封胶施工工艺等进行持续的研究,力求改进施工中的不足,达到加快进度、提高质量、节约成本的目的。

3.1.2预制构件设计:由厂家根据设计要求。针对工程结构形式和特点分别对不同种类构件进行设计,绘制全套构件设计图。施工单位为构件厂提供施工过程中所需各种预埋件规格、尺寸、位置。每个构件提供安装施工方案,保证构件设计的合理性。

3.1.3安装过程每种预制构件所用的预埋件、预埋螺栓等的设计、制作。

3.1.4施工前,由构件厂技术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明确构件使用部位、安装标准及要求。

3.1.5施工前,由工长依据施工组织设计、预制构件专项方案及有关规程、施工工艺标准写出安全技术交底,并组织专门会议对操作工人进行详细交底。

3.1.6在施工过程中应设置1名专职人员负责收集记录以下数据:构件重量、吊装环节时间统计、吊装持续时间、设计及施工问题点的记录、施工情况的录像及照片;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的控制偏差统计及记录。

3.2 材料准备

预制楼梯、叠合板、预制墙板等构件进场后检查型号、几何尺寸及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构件应有出厂合格证。

3.3 机具准备

预制构件采用现场塔式起重机装卸。

主要工具:扳手、钢丝绳吊具、卡环、预制构件吊装梁、预制楼梯吊具等。

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靠尺、钢尺等。

3.4 现场准备

3.4.1 卸车场地、插板支架的准备

3.4.2 构件按区段进行编号,分规格码放整齐。

3.4.3 根据构件设计图,放好轴线和构件边线,确定构件位置和水平控制标高。

4. 施工部署

现场成立预制构件施工领导小组,从设计、加工到施工安装,负责安排、层层落实管理、保证安装工作的顺利进行。

5. 预制叠合楼板施工

5.1 装配式叠合板下工具式支撑系统

叠合板下工具式支撑系统由铝合金工字梁、铝合金梁托座、独立钢支撑和稳定三脚架组成。

5.1.1铝合金工字梁

5.1.2独立钢支柱

主要由外套管、内插管、微调节装置、微调节螺母等组成,是一种可伸缩微调的独立钢支柱,主要用于预制构件水平结构作垂直支撑,能够承受梁板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内插管上每间隔150mm有一个销孔,可插入回形钢销,调整支撑高度。外套管上焊有一节螺纹管,同微调螺母配合,微调范围170mm。本工程独立钢支柱的可调高度范围是2.53m~3.00m;单根支柱可承受的荷载为25KN。

5.1.3稳定三角架

稳定三脚架的腿部用薄壁钢管焊接做成,核心部分有1个锁具,靠偏心原理锁紧。稳定

三脚架打开后,抱住支撑杆,敲击卡棍抱紧支撑杆,使支撑杆独立、稳定。搬运时,收拢三脚架的三条腿,手提搬运或码放入箱中集中吊运均可。稳定三脚架平面展开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1

2

0°120°

8

5.2 装配式叠合楼板支撑系统工艺流程

准备工作——立钢支撑——安装稳定架——安装卡座工字梁——吊装叠合楼板

5.2.1支撑体系安装

独立钢支撑、工字梁、托架分别按照平面布置方案放置,调到相应标高,放置主龙骨,工字梁采用可调节木梁U型托座进行安装就位,如下图所示:

根据叠合楼板规格下设置相应个数的支承点,间距为1500mm。安装楼板前调整支撑标高与两侧墙预留标高一致。支撑系统如下图所示。

5.2.2叠合板起吊

1)叠合板起吊时,要尽可能减小在非预应力方向因自重产生的弯矩,采用预制构件吊装梁进行吊装,4个(或8个)吊点均匀受力,保证构件平稳吊装,保证主副绳的受力点在同一直线,吊装示意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预制叠合板吊装工况示意图(4个吊点)

2)起吊时要先试吊,先吊起距地50厘米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

3)就位时叠合板要从上垂直向下安装,在作业层上空20cn处略作停顿,施工人员手扶楼板调整方向,将板的边线与墙上的安放位置线对准,注意避免叠合板上的预留钢筋与墙体钢筋打架,放下时要停稳慢放,严禁快速猛放,以避免冲击力过大造成板面震折裂

缝。5级风以上时应停止吊装。

图4 预制叠合板吊装工况示意图(8个吊点)

4)调整板位置时,要垫以小木块,不要直接使用撬棍,以避免损坏板边角,要保证搁置长度,其允许偏差不大于5毫米。

5)楼板安装完后进行标高校核,调节板下的可调支撑。

5.2.3叠合楼板的安装

1)安装叠合板部位的墙体,在墙模板上安装墙顶标高定位方钢,宽度25mm,浇筑混凝土前调整好标高位置,保证此部位混凝土的标高及平整度。

2)抄平放线,在剪力墙面上弹出+1米水平线、墙顶弹出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出明显标志,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和平面位置。

3)对支撑板的剪力墙或梁顶面标高进行认真检查,必要时进行修整,剪力墙顶面超高部分必须凿去,过低的地方用砂浆填平,剪力墙上留出的搭接钢筋不正不直时,要进行修整,以免影响薄板就位。

5.2.4注意事项

1)构件安装前组织详细的技术交底,使施工管理和操作人员充分明确安装质量要求和技术操作要点,构件起吊前检查吊索具,同时必须进行试吊。

2)安装前应对叠合板安装的位置准确放样。在剪力墙面上弹出+1米水平线、墙顶弹出板安放位置线,并做出明显标志,以控制叠合板安装标高和平面位置。安装前必须检查并核对构件的质量与型号及方向,安装时严格控制安装构件的位置和标高,安装误差尺寸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3)安装叠合板部位的墙体,需在墙模板上采取墙顶标高定位措施或浇筑混凝土后人工剔凿对应于叠合板与墙体搭接部位的宽度,保证此部位混凝土的标高及平整度。

4)对支撑板的剪力墙或梁顶面标高进行认真检查,必要时进行修整,剪力墙顶面超高部分必须凿去,过低的地方用砂浆填平,剪力墙上留出的搭接钢筋不正不直时,要进行修整,以免影响薄板就位。

6.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

6.1 质量标准

1)进入现场的预制构件必须进行验收,其外观质量、尺寸偏差及结构性能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2)检查数量:按批检查。

3)预制构件在生产加工过程尺寸允许偏差按下表执行

4)预制构件在吊装、安装就位和连接施工允许偏差按下表执行

6.2 保证措施

1)预制构件与结构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连接处钢筋或埋件采用焊接和机械连接时,接头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 107)的要求。

2)承受内力的混凝土接头和拼缝,当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在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0N/mm2或具有足够的支承时方可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

3)已安装完毕的装配式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设计荷载。

4)预制构件码放和运输时的支承位置和方法应符合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

5)预制构件吊装前,应按设计要求在构件和相应的支承结构上标志中心线、标高等控制尺寸,按标准图或设计文件校核预埋件及连接钢筋等,并作出标志。

6)预制构件应按标准图或设计的要求吊装。起吊时绳索与构件水平面的夹角不宜小于45°,否则应采用吊架或经验算确定。

7)预制构件安装就位后,应采取保证构件稳定的临时固定措施,并应根据水准点和轴线校正位置。

8)预制构件安装过程中应对以下项目进行控制:

——预制阳台:主控标高、轴线

——楼梯:主控标高、轴线

——预埋件、预埋螺栓:主控标高、轴线

——墙板:墙板长向偏差、短向偏差、标高和垂直度偏差

——钢筋焊接:墙板顶部暗梁连接的焊接质量控制

安装控制偏差按下表中的要求进行控制

吊装尺寸偏差和检验方法

9)现浇节点的模板的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和混凝土分项工程质量验收,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执行。

7. 成品保护措施

1)构件运输过程中一定要匀速行驶,严谨超速、猛拐和急刹车。车上应设有专用架,且需有可靠的稳定构件措施,用钢丝带加紧固器绑牢,以防运输受损。

2)所有构件出厂应覆一层塑料薄膜,到现场及吊装时不得撕掉。

3)预制构件吊装时,起吊、回转、就位与调整各阶段应有可靠的操作与防护措施,以防预制构件发生碰撞扭转与变形。预制楼梯起吊、运输、码放和翻身必须注意平衡,轻起轻放,防止碰撞,保护好楼梯阴阳角。

4)预制楼梯安装完毕后,利用废旧模板制作护角,对楼梯阳角进行保护,避免装修阶段损坏。

5)预制阳台板、防火板、装饰板安装完毕时,阳角部位利用废旧模板制作护角。

6)预制外墙板安装完毕,与现浇部位连接处做好模板接缝处的封堵,采用海绵条进行封堵。避免浇灌混凝土时水泥砂浆从模板的接缝处漏出对外墙饰面做成污染。

8. 安全、消防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和企业的安全生产法规和规章制度。认真落实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交叉作业要保护好电线,严禁踩踏和挤压。

3)定期检查电箱、摇动器、电线和使用情况,发现漏电、破损等问题,必须立即停用送修。

4)构件倒运要避让操作人员,操作要缓慢匀速。板的堆放要稳固。

5)车辆倒运构件时,行车要平稳,严禁人员站在叉板上或在预制板垛旁停留。

6)安装作业开始前,应对安装作业区进行围护并树立明显的标识,严禁与安装作业无关的人员进入。

7)预制阳台板安装完毕后,应及时进行栏杆的安装,以免坠落伤人。

8)高空作业用安装工具均应有防坠落安全绳,以免坠落伤人。

9)每日班前对安装工人进行安全教育,严防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塔式起重机司机及指挥信号工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施工中指挥人员与司机必须统一信号,禁止违章指挥和操作。

10)吊装指挥系统是设备吊装最主要的核心,也是吊装成败的关键。因此,应成立吊装领导小组,为吊装制定完善和高效的指挥操作系统,绘制现场吊装岗位设置平面图,实行定机、定人、定岗、定责任,使整个吊装过程有条不紊地顺利进行。

11)预制构件安装前应对全体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交底,参加安装的人员要明确分工,利用班前会、小结会,并结合现场具体情况提出保证安全施工的要求。距地面2m以上作业要有安全防护措施。

1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扣好帽带;高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和工具袋工具放在袋内防止坠落伤人。安全带必须先挂牢后再作业,安全带应高挂低用,并应挂在操作层面的型钢支架的横向联系杆上使用。

13)构件存放应直接插入插板架子,防止倾倒;存放在施工楼层上,必须有可靠的安全措施;在现场搭设钢管堆放架,堆放架设剪力撑和双向斜支撑。

14)构件起吊前,将吊车位置调整适当,做到稳起稳落,就位标准;禁止人力搬运构件,严禁构件大幅度摆动或碰撞其他物体。吊装作业场所要有足够的吊运通道,并与附近的设备、建筑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吊装前应先进行一次低位置的试吊,以验证其安全牢固性,吊装的绳索应用软材料垫好或包好,以保证构件与连接绳索不致磨损。构件起吊时吊索必须绑扎牢固,绳扣必须在吊钩内锁牢,严禁用板钩钩挂构件,构件在高空稳定前不准上人。

15)吊机吊装区域内,非操作人员严禁入内,把杆垂直下方不准站人。吊装时操作人员精力要集中并服从指挥号令,严禁违章作业。施工现场使用吊车作业时严格执行“十不吊”的原则,即“重量不明不吊、吃土不清不吊、信号不清不吊、有起无落不吊、吊物不清不吊、夜间无照明不吊、吊索不符合规定不吊、吊物绑扎不牢固不吊、吊物上下有

人不吊、六级风以上不吊”。

16)在安装施工时,为防止人员、物料和工具坠落或飞出造成安全事故,在施工区域地面设围栏或警示标志,专人负责监视。

17)高空吊装作业,当风速为10m/s时,视情况部分吊装作业应停止。当风速达到15m/s 时,所有吊装工作均应停止。

18)必须按照施工组织设计选定的吊装机械进场,并经试运转鉴定符合安全生产规程,准备好吊装用具,方可投入吊装。

19)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规定,在吊装作业面上搭设吊装作业脚手架和操作平台及安全防护设施。并经有关人员检查、验收、鉴定,符合安全生产规程后,方可正式作业。无安全防护及安全措施,不得进行作业。

20)吊装就位的墙板、预制楼梯、预制阳台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在未得到可靠的支撑前不准脱钩,须经项目部相关安全等工程师验收完毕并确认同意后方可进行吊机脱勾。要确保模板吊运的稳定、安装牢固。

21)承受内力的接头和拼缝,当其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时,不得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在混凝土强度不小于10N/mm2或具有足够的支承时方可吊装上一层结构构件。

22)安全网的支设由五层开始,安全网宽度要求1.7~2m,靠墙缝不大于20cm,要与楼内拉紧。

23)定期检查吊具、索具。墙板等构件起吊应进行试吊,吊离地面30cm应停车或缓慢行驶,检查刹车是否灵敏,吊具是否安全可靠。

24)墙板固定之后不准随便撬动,如需要再校正时,必须回勾。墙板固定器在上一层浇筑完顶板混凝土后方准拆除。

9. 环保、文明施工及职业健康措施

1)堆场进行统一规划,对不同的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合理分类和储备,并挂牌标识,重要设备材料利用专门的围拦和库房储备,并设专人管理。

2)预制构件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辆的整洁,防止对道路的污染,减少道路扬尘。3)在施工现场应加强对废水、污水的管理,现场应设置污水池和排水沟。废水、废弃

涂料、胶料应统一处理,严禁未经处理而直接排入下水管道。

4)预制构件施工中产生的粘结剂、稀释剂等易燃、易爆化学制品的废弃物应及时收集送至指定储存器内,严禁未经处理随意丢弃和堆放。

5)预制外墙板内保温系统的材料,采用粘贴板块或喷涂工艺的内保温,其组成材料应彼此相容,并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

6)在预制构件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噪声,遵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的规定。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采用有力措施控制人为的施工噪声,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噪音扰民。现场加工区实行封闭式隔音处理。

7)在夜间施工时,应避免光污染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8)对废料、旧料做到每日清理回收。

施工负责人签字:

日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