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 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将钙沉淀为草酸钙,在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A )

A.

B.

C.

D.

2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C )

A. 表面吸附

B. 吸留与包藏

C. 混晶

D. 后沉淀

3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是(B )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4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B )

A. 冷水

B. 热的电解质浓溶液

C. 沉淀剂稀溶液

D. 有机溶剂

5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D )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6 若BaCl 2中含有NaCl 、KCl 、CaCl 2等杂质,用H 2SO 4沉淀Ba 2+时,生成的BaSO 4最易吸附的离子是(D )

A. H+

B. K+

C. Na+

D. Ca2+

7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D )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

B. 沉淀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8 用BaSO 4重量法测定Ba 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 B )

A . 沉淀中含有Fe 3+等杂质

B 沉淀中包藏了BaCl 2

C 沉淀剂H 2SO 4在灼烧时挥发

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二、填空题

1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① 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② 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③ 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表面。

3 陈化过程是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它的作用是① 晶体完整化以及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使沉淀变得更加纯净② 将吸附、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的杂质重新转移进入溶液,使沉淀纯度升高。

4 无定型沉淀的主要沉淀条件是浓、热溶液、加入适量电解质、不必陈化。

5 获得晶型沉淀控制的主要条件是稀溶液、热, 沉淀剂缓慢加入、不断搅拌、陈化。

6 均匀沉淀法是指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剂逐步地、均匀地产生,从而使沉淀缓慢地均匀地形成。其优点是能获得紧密的大颗粒沉淀。

7 在含有Ca 2+和H 2C 2O 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尿素CO(NH2) 2并加热煮沸,能析出较大

颗粒的CaC 2O 4

2-增大,过饱和度小, ,故颗粒大。尿素发生的反应是

8 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 应选用致密(慢速) 滤纸

9 根据

(NH4) 3PO 4·12MoO 5测定P 和P 2O 5的换算因数分别是

(已知

三、问答题,,)

1 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增多,为了避免这

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 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2 当用冷水洗涤AgCl 沉淀时,为什么会产生胶溶现象? 应当选用什么洗涤液?

答: 用冷水洗涤沉淀时,外双电层中带电荷离子被洗掉,使AgCl 颗粒带相同电荷,

互相排斥, 使之均匀分散,故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电解质溶液洗。

3 有机沉淀剂有哪些特点?

答: (1) 沉淀的溶解度小,品种多,选择性好。

(2) 沉淀的极性小,对杂质离子吸附弱,沉淀纯净。

(3) 组成恒定,一般不必灼烧烘干后即可称量,简化操作。

(4) 沉淀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大,则同样量的被测物质可以得到质量更多的沉淀,减

少称量误差。

4 简要说明下列溶液中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1)Ag 2CrO 4在0.0100 mol ? L-1 AgNO3溶液中;

(2)AgBr 在2.00 mol ? L-1 NH3溶液中;

(3)PbSO 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

答:(1) 同离子效应使Ag 2CrO 4得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2) 配位效应使AgBr 溶解。

(3) PbSO 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溶解度明显降低。

5 BaSO 4的K sp = 1.1×10,AgCl 的K sp = 1.8×10,两者的K sp 相差不大,但

在相-10-10

同条件下进行沉淀,为什么所得沉淀的类型不同?

答:因为BaSO 4和形成晶核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为1000,AgCl 的临界均相过饱和比则为5.5,所以虽然两者的K sp 基本相等,但当加入沉淀剂时BaSO 4不易超过其Q /S ,不致产生太多的晶核,故生成较大的沉淀颗粒;AgCl 则容易超过其Q /S ,易形成大量的晶核,所以沉淀颗粒非常微小,而形成凝乳状沉淀。

四、计算题

重量分析法习题

习题 一、填空题 1、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的指示剂是__; 2、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滴定酸度pH 是__; 3、沉淀滴定法中铵盐存在是摩尔法滴定酸度pH 是__; 4、滴定沉淀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指示剂是__; 5、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的滴定剂是__; 6、沉淀滴定法中,佛尔哈德法测定- Cl 时,为保护AgCl 沉淀不被溶解须加入的试剂是__; 7、沉淀滴定法中,法扬司法指示剂的名称是__; 8、沉淀滴定法中,摩尔法测定- Cl 的终点颜色变化是__; 9、沉淀滴定法中,已知荧光黄指示剂的a pK =7.0,则法扬司法滴定酸度pH 为__; 10、重量分析法中,一般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_; 11、重量分析法中,非构晶离子的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_; 12、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_; 13、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__; 14、重量分析法中,晶形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溶解度__; 15、重量分析法中,无定形沉淀颗粒较晶形沉淀__; 16、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__; 17、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沉淀颗粒__; 18、利用4PbCrO (r M =323.2)沉淀形式沉重,测定2Cr 3O (r M =151.99)时,其换算因数为__; 19、利用722O P Mg 形式(r M =222.6)沉淀沉重,测定4MgSO ·7O H 2(r M =246.47)时,其换算因数为__; 20、利用424)(H P O NH ·123MoO (r M =1876.2) 沉淀形式沉重,测定 243)(PO Ca (r M =310.18)时, 其换算因数为__; 21、利用424)(HPO NH ·123MoO (r M =1876.2) 沉淀形式沉重,测定52O P (r M =141.95) 时, 其换算因数为__;

AHP分析法的详细计算过程

供应商的选择 一、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供应商的选择多采用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Analytia1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A.L.Saaty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系统分析方法。 AHP是一种能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AHP是分析多目标、多准则的复杂大系统的有力工具。它具有思路清晰、 方法简便、适用面广、系统性强等特点,0最适宜于解决那些难以完全用定量方法进行分析的决策问题, 便于普及推广,可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将AHP引入决策,是决策科学化的一大进步。 应用AHP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首先, 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系列化, 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结构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的判断给予定量 表示,再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层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方案层)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 评价和选择决策方案的依据。 现举例来说明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假定有n个物体, 它们的重量分别为 W1、W2、……,Wn,并且假定它们的重量和为1个单位,即。两两比较它们之间的重量很容易得出判断矩阵: 显然 aij=1/ aji , aii=1 aij=aik/ ajk ; i,j,k=1,2,…,n 用重量向量W=[W1,W2,……,Wn]右乘A矩阵,其结果为 从上式不难看出,以n个物体重量为分量的向量W是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根据矩阵理论,n为上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思考题答案

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 ()F H α也增大,'sp 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答:Ag 2CrO 4的pK sp =11.71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s 1: 15.7111.7122101[]0.001010sp K Ag mol L s ---+?== =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s 2 : 1 4.36210mol L s --?===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

子。 AgCl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用稀HNO3还可防止Ag+水解,且HNO3加热易于除去。 d.BaSO4沉淀要陈化,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不要陈化; 答:BaSO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AgCl或Fe2O3·nH2O沉淀为非晶形沉淀。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4晶体沉淀,而AgCl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答:各种沉淀都有一个能大批自发产生晶核的相对过饱和极限值,称为临界(过饱和)值。控制相对过饱和度在临界值以下,沉淀就以异相成核为主,能得到大颗粒晶形沉淀。BaSO4和AgCl的临界值分别为1000和5.5,所以前者控制条件,比较容易保持过饱和度不超过临界值,得到晶形沉淀。而后者临界值太小,控制条件仍无法使过饱和度小于临界值,故只能得到无定形沉淀。 f. ZnS在HgS沉淀表面上而不在BaSO4沉淀表面上继沉淀。 答:由于HgS表面的S2-浓度比溶液中大得多,对ZnS来说,此

【精品】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及沉淀滴定法 (4 学时) 【本章重点】: 1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2.指示剂的使用条件与指示终点的方法 3沉淀滴定法中的常用基准物质和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4沉淀滴定法测定无机卤化物,有机卤化物和有机碱氢卤酸盐的含量方法 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1 重量分析中,若待测物质中含的杂质与待测物的离子半径相近,在沉淀过程中往往形成 (C) A. 表面吸附 B. 吸留与包藏 C. 混晶 D. 后沉淀 2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晶形沉淀条件的是(B) A. 沉淀应在热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浓的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 D. 沉淀应放置过夜使沉淀陈化 3 在重量分析中对无定形沉淀洗涤时,洗涤液应选择(B) A. 冷水 B. 热的电解质浓溶液 C. 沉淀剂稀溶液 D. 有机溶剂 4 下列说法中违背了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D) A. 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 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 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D. 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5 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易吸附的离子是(D) A. H+ B. K+ C. Na+ D. Ca2+ 6 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的摩尔质量越大,将使(D) A. 沉淀易于过滤洗涤 B. 沉淀纯净 C. 沉淀的溶解度减小 D. 测定结果准确度高 7 用BaSO4重量法测定Ba2+含量,若结果偏低,可能原因是( B ) A. 沉淀中含有Fe3+等杂质 B 沉淀中包藏了BaCl2 C 沉淀剂H2SO4在灼烧时挥发 D 沉淀灼烧的时间不足 二、填空题

1 重量分析法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①组成必须固定,且与化学式完全符合;②称量形式的性质要稳定;③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要大。 2 吸留共沉淀与表面吸附共沉淀的主要区别在于吸留发生在沉淀内部,吸附发生在沉淀 表面。 3 陈化过程是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一段时间的过程,它的作用是①晶体完整化以及小晶粒溶解,大晶粒长大使沉淀变得更加纯净②将吸附、吸留或包藏在沉淀内部的杂质 重新转移进入溶液,使沉淀纯度升高。 4由于无定形沉淀颗粒小,为防止沉淀穿滤,应选用致密(慢速) 滤纸。 5 获得晶型沉淀控制的主要条件是稀溶液、热,沉淀剂缓慢加入、不断搅拌、 陈化。 6 均匀沉淀法是指利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使沉淀剂逐步地、均匀地产生,从而使沉淀缓慢地均匀地形成。其优点是能获得紧密的大颗粒沉淀。 7 在含有Ca2+ 和H2C2O4的酸性溶液中,加入尿素CO(NH2)2并加热煮沸,能析出较大颗粒 的CaC2O4沉淀,其原因是随加热反应逐渐进行,NH3浓度均匀增加,[C2O42-]随之增大, 过饱和度小,故颗粒大。尿素发生的反应。 三、问答题 1 无定形沉淀的条件之一是在浓溶液中进行,这必然使吸附杂质量增多,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在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答: 沉淀完毕之后,加一定量热水稀释,充分搅拌,使表面吸附杂质转移到溶液中去。 2 当用冷水洗涤AgCl沉淀时,为什么会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用什么洗涤液? 答: 用冷水洗涤沉淀时,外双电层中带电荷离子被洗掉,使AgCl颗粒带相同电荷,互相排斥,使之均匀分散,故产生胶溶现象,应当选电解质溶液洗。 3简要说明下列溶液中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变化规律。 (1)Ag2CrO4在0.0100 mol ? L-1 AgNO3溶液中; (2)AgBr在2.00 mol ? L-1 NH3溶液中; (3)PbSO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 答:(1) 同离子效应使Ag2CrO4得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 (2) 配位效应使AgBr溶解。 (3) PbSO4在有适量乙醇的水溶液中溶解度明显降低。

重量分析法

重量分析法 思考题 9-1 解释下列现象。 (a )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答:这是由于酸效应的影响。因为()sp sp F H K K α'=?,随着[H +]的增大,()F H α也增大,sp K '也随之增大,即溶解度变大。所以,CaF 2在 pH =3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 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大。 (b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答:Ag 2CrO 4的p K sp =11.71 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11.71 5.71 122 1010[]0.0010 sp K s Ag --+=== mol ·L -1 Ag 2CrO 4 在 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 度 4.36 210s -=== mol ·L -1 所以, s 1< s 2,即Ag 2CrO 4在0.0010 mol ·L -1 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0.0010 mol ·L -1 K 2CrO 4溶液中的溶解度小。 (c )BaSO 4沉淀要用水洗涤,而 AgCl 沉淀要用稀 HNO 3洗涤; 答:BaSO 4沉淀要水洗涤的目的是洗去吸附在沉淀表面的杂质离子。 AgCl 沉淀为无定形沉淀,不能用纯水洗涤,这是因为无定形沉淀易发生胶溶,所以洗涤液不能用纯水,而应加入适量的电解质。用稀HNO 3还可防止Ag + 水解,且HNO 3加热易于除去。 (d )BaSO 4沉淀要陈化,而 AgCl 或Fe 2O 3·nH 2O 沉淀不要陈化; 答:BaSO 4沉淀为晶形沉淀,陈化可获得完整、粗大而纯净的晶形沉淀。 而 AgCl 或Fe 2O 3·nH 2O 沉淀为非晶形沉淀。对于此类沉淀,陈化不仅不能改善沉淀的形状,反而使沉淀更趋粘结,杂质难以洗净。 (e )AgCl 和BaSO 4的 K sp 值差不多,但可以控制条件得到BaSO 4晶形沉淀,而AgCl

重量分析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重量分析法计算下列换算因数: (1) 从Mg 2P 2 O 7 的质量计算MgSO 4 ·7H 2 O的质量; (2) 从(NH 4) 3 PO 4 ·12MoO 3 的质量计算P和P 2 O 5 的质量; (3) 从Cu(C 2H 3 O 2 ) 2 ·3Cu(AsO 2 ) 2 的质量计算As 2 O 3 和CuO的质量; (4) 从丁二酮肟镍Ni(C 4H 8 N 2 O 2 ) 2 的质量计算Ni的质量; (5) 从8-羟基喹啉铝(C 9H 6 NO) 3 Al的质量计算Al 2 O 3 的质量。

以过量的AgNO 3 处理0.3500g的不纯KCl试样,得到,求该试样中KCl的质量分数。 欲获得0.3g Mg 2P 2 O 7 沉淀,应称取镁质量分数为%的合金试样多少克? 今有纯的CaO和BaO的混合物2.212g,转化为混合硫酸盐后重5.023g,计算原混合物中CaO和BaO的质量分数。

有纯的AgCl和AgBr混合试样质量为0.8132g,在Cl 2 气流中加热,使AgBr转化为AgCl,则原试样的质量减轻了0.1450g,计算原试样中氯的质量分数。 铸铁试样1.000g,放置电炉中,通氧燃烧,使其中的碳生成CO 2 ,用碱石棉吸收后者增重0.0825g。求铸铁中碳的质量分数。 取磷肥2.500g,萃取其中有效P 2O 5 ,制成250mL试液,吸取试液,加入HNO 3 , 加H 2O稀释至100mL,加喹钼柠酮试剂,将其中H 3 PO 4 沉淀为磷钼酸喹啉。沉淀分 离后洗涤至中性,然后加mol·L-1NaOH溶液,使沉淀完全溶解。过量的NaOH 以酚酞作指示剂用mol·L-1HCl溶液回滴,用去。计算磷肥中有效P 2O 5 的质量分 数。

钼量的测定钼酸铅重量法(精)

钼量的测定钼酸铅重量法 在乙酸-乙酸铵溶液中,用乙酸铅将钼沉淀为钼酸铅(PbMoO4),灼烧后以钼酸铅形式称重。 试样中所含铜、钴、镍、锰、锌、镁和汞对本法均无干扰。铅、钙、铌、钒、锶和银等元素,能与钼酸生成不溶物与钼酸铅一起析出,对本法都有干扰。游离的无机和酒后酸妨碍沉淀完全。 用碳酸钠-氧化锌混合熔剂烧结,或用王水分解,两次氨水沉淀,可分离大部份干扰元素。在热的盐酸溶液中先加入稍过量的乙酸铵,然后慢慢地加入乙酸铅溶液,即使有碱土金属和铝等元素存在,也可以得到很好的结果。硫酸根的存在,当有足够量乙酸铵时,不致形成硫酸铅沉淀。 本法适用于含钼大于5%的试样。不适用于含钨高的试样。 (一)试剂 氯化铵洗液2% (每100毫升中含有1~2毫升氨水)。 乙酸铅溶液4% (每100毫升中含1毫升冰乙酸)。 单宁溶液1% (用时现配)。 (二)分析手续 用碳酸钠-氧化锌混合溶剂结分解试样: 称取0.8克试样(如为钼精矿应预先在300°焙烧),置于盛有8克2:1碳酸钠-氧化锌混合溶剂的25毫升瓷坩埚中,混匀后,再覆盖2克混合熔剂。在高温炉中加热至300°并保持半小时,再升至700°烧结1小时。取出冷却,倒入250毫升烧杯中,并将瓷坩埚放入其中,加热水约50毫升。如有绿色锰酸根出现,应加几滴乙醇使锰还原,加热煮沸5~10分钟,取下冷却。洗出坩埚,用双层定性滤纸过滤于200毫升容量瓶中,用1%碳酸钠热溶液洗净烧杯,并洗残渣7~8次,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吸取25~50毫升溶液,置于250毫升烧杯中,用水稀释至约120毫升。加2滴甲基橙无指示剂,用1:1盐酸酸化至红色,再过量2毫升。 用王水分解试样(适用于含少量的试样): 称取0.2~0.5克试样(如为钼精矿则应预先在300°焙烧),置于200毫升烧杯中,用水湿润后加入20毫升硝酸,微热至不再产生氧化氮为止,加10毫升盐酸,待作用缓慢后,蒸发至5~6毫升。加50毫升水,用氨水中和至微酸性并加热至近沸。另外准备75毫升1:1氨水于另一盖表皿的烧杯中,加热至近沸。在剧热的搅拌下将含钼的微酸性溶液慢慢倒入氨水中,再用水冲洗杯。放置至沉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习题电子教案

沉淀滴定法和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其中1~12题为单选,13~20题为多选) 1.用重量法测定As 2O 3 的含量时,将As 2 O 3 在碱性溶液中转变为3 4 AsO-, 并沉淀为Ag 3AsO 4 ,随后在HNO 3 介质中转变为AgCl沉淀,并以AgCl称量。 其换算因数为() A. As 2O 3 /6AgCl; B. 2As 2 O 3 /3AgCl; C. As 2O 3 /AgCl; D.3AgCl/ 6As 2 O 3 2.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型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A. 冷水 B. 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 热的电解质溶液 D. 热水 4.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 4 沉淀从溶液中富集微量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混晶共沉淀 B. 包夹共沉淀 C. 表面吸附共沉淀 D. 固体萃取共沉淀 5.在法扬司法测Cl-,常加入糊精,其作用是() A.掩蔽干扰离子 B. 防止AgCl凝聚 C.防止AgCl沉淀转化 D. 防止AgCl感光 6.重量分析中,当杂质在沉淀过程中以混晶形式进入沉淀时,主要是由于() A. 沉淀表面电荷不平衡 B. 表面吸附 C. 沉淀速度过快 D. 离子结构类似 7.用BaSO 4 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 CO 32-、Cl-、H+和OH-等离子,则沉淀BaSO 4 表面吸附杂质为() A. SO 4 2-和Ca2+ B. Ba2+和CO 3 2- C. CO 3 2-和Ca2+ D. H+和OH- 8.Mohr法不能用于碘化物中碘的测定,主要因为() A. AgI的溶解度太小 B. AgI的吸附能力太强 C. AgI的沉淀速度太慢 D. 没有合适的指示剂 9.用Mohr法测定Cl一,控制pH=4.0,其滴定终点将() A. 不受影响 B. 提前到达 C. 推迟到达 D. 刚好等于化学计量点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及其原理

常见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一、化学分析方法 化学分析从大类分是指经典的重量分析和容量分析。重量分析是指根据试样经过化学实验反应后生成的产物的质量来计算式样的化学组成,多数是指质量法。容量法是指根据试样在反应中所需要消耗的标准试液的体积。容量法即可以测定式样的主要成分,也可以测定试样的次要成分。 1.1重量分析 指采用添加化学试剂是待测物质转变为相应的沉淀物,并通过测定沉淀物的质量来确定待测物的含量。 1.2容量分析 滴定分析主要分为酸碱滴定分析、络合滴定分析、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沉淀滴定分析。 酸碱滴定分析是指以酸碱中和反应为原理,利用酸性标定物来滴定碱性物质或利用碱性标定物来滴定酸性待测物,最后以酸碱指示剂(如酚酞等)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通过加入的标定物的多少来确定待测物质的含量。 络合滴定分析是指以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如EDTA与金属离子发生显色反应来确定金属离子的含量等。络合反应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化学的各种分离与测定中,如许多显色剂,萃取剂,沉淀剂,掩蔽剂等都是络合剂,因此,有关络合反应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是分析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氧化还原滴定分析:是以溶液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电子转移为基础的一种滴定分析方法。氧化还原滴定法应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用于无机分析,而且可以广泛用于有机分析,许多具有氧化性或还原性的有机化合物可以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来加以测定。通常借助指示剂来判断。有些滴定剂溶液或被滴定物质本身有足够深的颜色,如果反应后褪色,则其本身就可起指示剂的作用,例如高锰酸钾。而可溶性淀粉与痕量碘能产生深蓝色,当碘被还原成碘离子时,深蓝色消失,因此在碘量法中,通常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分析化学第七章(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答案

重量分析法和沉淀滴定法 思考题 1.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有何区别?试举例说明之。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沉淀是经过烘干或灼烧后再称量的。沉淀形式是被测物与沉淀剂反应生成的沉淀物质,称量形式是沉淀经过烘干或灼烧后能够进行称量的物质。有些情况下,由于在烘干或灼烧过程中可能发生化学变化,使沉淀转化为另一物质。故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BaSO4,其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相同,而在测定Mg2+时,沉淀形式是MgNH4PO4·6H2O,灼烧后所得的称量形式却是Mg2P2O7。 2.为了使沉淀定量完全,必须加人过量沉淀剂,为什么又不能过量太多? 答:在重量分析法中,为使沉淀完全,常加入过量的沉淀剂,这样可以利用共同离子效应来降低沉淀的溶解度。沉淀剂过量的程度,应根据沉淀剂的性质来确定。若沉淀剂不易挥发,应过量20%~50%;若沉淀剂易挥发,则可过量多些,甚至过量100%。但沉淀剂不能过量太多,否则可能发生盐效应、配位效应等,反而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3.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发生影响的?在分析工作中,对于复杂的情况,应如何考虑主要影响因素? 答: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有:共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配位效应,温度,溶剂,沉淀颗粒大小和结构等。共同离子效应能够降低沉淀的溶解度;盐效应通过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加;酸效应是由于溶液中H+浓度的大小对弱酸、多元酸或难溶酸离解平衡的影响来影响沉淀的溶解度。若沉淀是强酸盐,如BaSO4,AgCl等,其溶解度受酸度影响不大,若沉淀是弱酸或多元酸盐[如CaC2O4、Ca3(PO4)2]或难溶酸(如硅酸、钨酸)以及与有机沉淀剂形成的沉淀,则酸效应就很显著。除沉淀是难溶酸外,其他沉淀的溶解度往往随着溶液酸度的增加而增加;配位效应是配位剂与生成沉淀的离子形成配合物,是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因为溶解是一吸热过程,所以绝大多数沉淀的溶解度岁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同一沉淀,在相同质量时,颗粒越小,沉淀结构越不稳定,其溶解度越大,反之亦反。综上所述,在进行沉淀反应时,对无配位反应的强酸盐沉淀,应主要考虑共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对弱酸盐或难溶酸盐,多数情况应主要考虑酸效应,在有配位反应,尤其在能形成较稳定的配合物,而沉淀的溶解度又不太大时,则应主要考虑配位效应。 4.共沉淀和后沉淀区别何在?它们是怎样发生的?对重量分析有什么不良影响?在分析化学中什么情况下需要利用共沉淀? 答:当一种难溶物质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时,溶液中的某些可溶性杂质会被沉淀带下来而混杂于沉淀中,这种现象为共沉淀,其产生的原因是表面吸附、形成混晶、吸留和包藏等。后沉淀是由于沉淀速度的差异,而在已形成的沉淀上形成第二种不溶性物质,这种情况大多数发生在特定组分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中。无论是共沉淀还是后沉淀,它们都会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填空题)

重量分析法(填空题) 1.重量分析法主要分为沉淀法、气化法(挥发法)、电解法。 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主要因素: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效应、络合选效应。 3.试分析下列效应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增大、减小、无影响):(1)同离子效应减小沉淀的溶解度;(2)盐效应增大沉淀的溶解度;(3)配位效应增大沉淀的溶解度。 4.沉淀按形状不同可分为晶形沉淀和不定形沉淀。 5.在沉淀反应中,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吸附杂质愈少。 6.由于滤纸的致密程度不同,一般非晶形沉淀如氢氧化铁应选用快速滤纸过滤;粗晶形沉淀应选用中速滤纸过滤;较细小的晶形沉淀应选用慢速滤纸过滤。 质的有效方法之一。 16.质量采用的计量单位有千克、克、毫克、微克、吨。 17.重复性是同一载荷下多次称量结果间的差值,不得超过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 18.偏载误差是同一载荷下不同位置的示值误差,均应符合相应载荷最大允许误差的要求。

19.检定分度数是 最大秤量 与 检定分度数 之比,公式为 e Max n 。 20.将3.125按修约规则保留二位小数是 3.12 。 21.电子天平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为 -10℃~40℃ 。 22.电子天平在超过 +9e 时,天平应无数字显示,或显示过载溢出符号。 23.电子天平的电压在 187V 和 242V 范围内应能保持其计量性能 。 24.利用重量分析法测P 2O 5时,使试样中P 转化为MgNH 4PO 4沉淀,再灼烧为Mg 2P 2O 7形式称重, 其换算因数为 M P2O5/M Mg2P2O7 。 25.用草酸盐沉淀分离Ca 2+和Mg 2+时,CaC 2O 4沉淀不能陈化,原因是Mg 2+在CaC 2O 4沉淀表面后沉 淀。 26.AgCl 在0.01mol /L HCl 溶液中溶液的溶解度比在纯水中的溶解度小,这是 同离子效应起主要作用。若Cl -浓度增大到0.5 mol /L ,则AgCl 的溶解度超过纯水中的溶解度,这就是 配位 效应起主要作用。 27.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是 共沉淀 和 后沉淀 。在晶形沉淀的沉淀过程中,若加入沉淀剂过快,除了造成沉淀剂局部过浓影响晶形外,还会发生 吸留 现象,使分析结果 偏高 。 28.均相沉淀法是利用在溶液中 发生化学反应 而产生沉淀剂,是沉淀在整个溶液中缓慢而均匀的析出,这种方法避免了 局部过浓 现象,从而获得大颗粒的纯净晶形沉淀。 29.无定型沉淀完成后一般需加入大量热水稀释,其主要作用是 洗去吸附在表面的杂质 。 30.每次倾入漏斗中的待过滤溶液不能超过漏斗中滤纸高度的 2/3 。 31.洗涤沉淀时应遵循 少量多次 的原则,才能更快的将沉淀洗净。 32.电解分析法按其电解方式的不同分为 控制电流电解法 和 控制电位电解法 。 33.重量分析法中,一帮同离子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减小 。 34.重量分析法中,沉淀阴离子的酸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增大 。 35.重量分析法中,络合效应将使沉淀溶解度 增大 。 36.重量分析法中,晶形沉淀的颗粒愈大,沉淀溶解度 愈小 。 37.重量分析法中,无定形沉淀颗粒较晶形沉淀 小 。 38.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分散度 愈大 。 39.重量分析法中,溶液过饱和度愈大,沉淀颗粒 愈小 。

重量分析法练习卷

分析化学阶段练习3--重量分析法 一、选择题 下述()说法是正确的。 (A)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应该相同 (B)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必须不同 (C)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可以不同 (D)称量形式和沉淀形式中都不能含有水分子 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同离子效应使沉淀的溶解度()。一般来说,后一种效应较前一种效应() (A)增大,减小,小得多(B)增大,减小,大得多 (C)减小,减小,差不多(D)增大,减小,差不多 氯化银在1mol/L的HCl中比在水中较易溶解是因为() (A)酸效应(B)盐效应(C)同离子效应(D)络合效应 晶核的形成有两种情况,一是均相成核,一是异相成核。当均相成核作用大于异相成核作用时,形成的晶核是() A、少; B、多; C、为晶体晶核; D、为无定形晶核 CaF2沉淀在pH=2的溶液中的溶解度较在pH=5的溶液中的溶解度( ) (A)大(B)相等(C)小(D)难以判断 CaF2的 =2.7×10-11,若不考虑F-的水解,则CaF2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A、1.9×10-4 mol·L-1; B、3.0×10-4 mol·L-1; C、2.0×10-4 mol·L-1; D、5.2×10-4 mol·L-1; E、2.6×10-4 mol·L-1 在重量分析中洗涤无定行沉淀的洗涤液应是() A、冷水; B、含沉定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下列说法违反无定形沉淀条件的是() A、沉淀可在浓溶液中进行; B、沉淀应在不断搅拌下进行; C、在沉淀后放置陈化; D、沉淀在热溶液中进行。

AgCl在H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HCl的浓度增大时,先是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这是由于() A、开始减小是由于酸效应; B、最后增大是由于同离子效应; C、开始减小是由于配位效应; D、最后增大是由于配位效应。 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A、吸留;B、混晶;C、包藏;D、继沉淀。 如果被吸附的杂质和沉淀具有相同的晶格,就可能形成() (A)表面吸附(B)机械吸留(C)包藏(D)混晶 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A)混晶共沉淀(B)吸附共沉淀 (C)包藏共沉淀(D)后沉淀 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 A、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B、沉淀时的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D、溶液中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要小; E、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的晶形沉淀,下列措施中何者是错误的?( ) A、针对不同种类的沉淀,选用适当的沉淀剂; B、必要时进行后沉淀; C、在较浓的溶液中进行沉淀; D、在适当较高的酸度下进行沉淀; 下列有关沉淀吸附的一般规律中,哪条是不对的?( ) A、离子价数高的比低的易被吸附; B、离子浓度愈大愈易被吸附; C、沉淀的颗粒愈大,吸附能力愈强; D、能与构晶离子生成难溶盐沉淀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E、温度愈高,愈有利于吸附。 若BaCl2中含有NaCl、KCl、CaCl2等杂质,用H2SO4沉淀Ba2+时,生成的BaSO4最容易吸附()离子。

分析化学第五版题库试题选编(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2 分(1001)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 将钙沉淀为草酸钙, 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A r(Ca) A r(Ca) (A) ─────(B) ────── M r(CaC2O4) M r(CaCO3) A r(Ca) M r(CaC2O4) (C) ────(D) ───── M r(CaO ) A r(Ca ) 2 分(1001) (C) 2分(1002) 1002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的砷,首先使其形成Ag3AsO4沉淀,然后转化为AgCl,并以此为称量形式,则用As2O3表示的换算因数是-------------------------------------------------------------( ) (A) M r(As2O3)/M r(AgCl) (B) 2M r(As2O3)/3M r(AgCl) (C) 3M r(AgCl)/M r(As2O3) (D) M r(As2O3)/6M r(AgCl) 2分(1002) 1002 (D) 2 分(1003)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质量分数,欲使10.0mg AgCl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的质量(g)------------------------------------------------------------------------------------ ( ) (A r(Cl) = 35. 5, M r(AgCl) =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2 分(1003) (B) 2分(1004) 1004 某石灰石试样含CaO约30%,用重量法测定其含量时,Fe3+将共沉淀。设Fe3+共沉淀的量为溶液中Fe3+含量的1%,则试样中Fe2O3的质量分数应不超过下列何数值时,所产生的误差才能≤0.1%---------------------------------------------------------------------------------------( ) (A) 3%(B) 1% (C) 0.1%(D) 0.03% 2分(1004) 1004 (A) 2分(1005) 1005 用重量法测定As2O3的含量时,将As2O3溶于NaOH溶液,处理为AsO43-,然后形成Ag3AsO4沉淀,过滤,洗涤,将沉淀溶于HNO3后,再以AgCl形式沉淀和称重,则换算因数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2分(1005) 1005 M r(As2O3)/6M r(AgCl)

分析化学答案7重量分析法

Chapter 7 7.1计算下列重量因数: (1)测定物 FeO 称量物Fe 2O 3 ;(2)测定物KCl (-K 2PtCl 6-Pt) 称量物Pt;(3)测定物Al 2O 3 称量物Al(C 9H 6ON)3 ;(4)测定物P 2O 5 称量物(NH 4)3PO 4?12MoO 3 解: 7.3称取某可溶性盐0.3232g,用硫酸钡重量法测定其中含硫量,得硫酸钡沉淀0.2982g,计算试样含SO 3的质量分数. 解: 7.3用重量法测定莫尔盐 的纯度,若天平称量误差为0.2mg,为使灼烧后的Fe 2O 3的称量误差不大于0.1%,应最少称取样品多少克? 解: 7.4 计算下列微溶化合物在给定介质中的溶解度(除(1)题外,均采用I=0.1时的常数)。 (1)ZnS 在纯水中( pKsp θ(ZnS)=23.8, pKa1(H 2S)=7.1, pKa2=12.9) (3)AgBr 在0.01mol/LNH 3溶液中; (4)BaSO 4在PH7.0,EDTA 浓度为0.01mol/L 的溶液中 03782.034 .1876295.141)12)((2)()4(1110.044 .459296.101))((2)()3(7643.008 .19555.742)()(2)2(8999.069.15985.712)()(2)1(3434523693232=?=?==?===?===?== MoO PO NH M O P M F ON H C Al M O Al M F Pt M KCl M F O Fe M FeO M F %65.31%1003232 .039.23306.802982.0%100)(%43=??=??=s m F BaSO m SO g g F m m F s s 19822.0% 1.069.15913.392210 2.0%1.0102.0%1.0102.0333≈=???=??=∴=??=---称量误差L m ol K K S NH NH L m ol K K S H H NH Ag sp sp NH Ag H S sp sp H S /107.41010'10101010101][][1)3(/107.11010'1010101010101][][1)1(:54.306.12)(4 .344.724.323231)(93.68.23)(3.61.79.12149.1272 21)(3322-----------++?=?=?===?+?+=++=?=?=?===?++=++=+--αββααββα解4.54.32 ) ()(4 .3)(101010]'[][][] '[100.7)4(--===∴===H Y H Y H Y Y Y Y Y pH ααα

重量分析法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往AgCl沉淀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消失,这是因为() A、盐效应B、同离子效应C、酸效应D、配位效应 2、沉淀掩蔽剂与干扰离子生成的沉淀的( )要小,否则掩蔽效果不好。 A、稳定性 B、还原性 C、浓度 D、溶解度 3、沉淀重量分析中,依据沉淀性质,由( )计算试样的称样量. A、沉淀的质量B、沉淀的重量C、沉淀灼烧后的质量D、沉淀剂的用量 4、称取硅酸盐试样1。0000g,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又称其质量为0.9793g,则该硅酸盐中湿存水分质量分数为() A、97。93% B、96.07%C、3。93%D、2.07% 5、沉淀中若杂质含量太高,则应采用( )措施使沉淀纯净。 A、再沉淀B、提高沉淀体系温度C、增加陈化时间D、减小沉淀的比表面积 6、只需烘干就可称量的沉淀,选用( )过滤。 A、定性滤纸 B、定量滤纸C、无灰滤纸上D、玻璃砂芯坩埚或漏斗 7、在重量分析中能使沉淀溶解度减小的因素是( ) A、酸效应 B、盐效应 C、同离子效应 D、生成配合物 8、已知BaSO4的溶度积Ksp=1.1×10-16,将0.1mol/L的BaCl2溶液和0.01mol/L 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则溶液( ) A、无沉淀析出 B、有沉淀析出 C、析出沉淀后又溶解 D、不一定 9、在重量法分析中,为了生成结晶晶粒比较大的晶形沉淀,其操作要领可以归纳为() A、热、稀、搅、慢、陈 B、冷、浓、快C、浓、热、快D、稀、冷、慢 10、重量分析对称量形式的要求是( ) A、颗粒要粗大 B、相对分子质量要小 C、表面积要大D、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11、用沉淀称量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时,如果称量式是BaSO4,换算因数是() A、0.1710 B、0.4116 C、0.5220 D、0。6201 12、称量分析中以Fe2O3为称量式测定FeO,换算因数正确的是() A、B、C、D、 13、以SO42-沉淀Ba2+时,加入适量过量的SO42—可以使Ba2+离子沉淀更完全。这是利用() A、同离子效应 B、酸效应 C、配位效应 D、异离子效应 14、过滤BaSO4沉淀应选用() A、快速滤纸 B、中速滤纸C、慢速滤纸D、4# 玻璃砂芯坩埚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9章 重量分析法及答案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 一、判断题(对的打√, 错的打×) 1、沉淀的颗粒越大,溶解度越大。 ( ) 2、AgCl和BaSO4的Ksp值差不多,所以这两类难溶化合物的沉淀类型相同。( ) 3、均匀沉淀法可获得颗粒较大的沉淀,是因为在生成沉淀的过程中有效地降低了溶液的相对过饱和度。 ( ) 4、加入适当过量的沉淀剂可降低沉淀的溶解度,但如果沉淀剂过量太多,反而会引起盐效应和络合效应而增加沉淀的溶解度。( )二、选择题 1.重量分析对沉淀形式的要求有哪些( ) A、溶解度要小 B、要纯净 C、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要大 D、要便于过滤和洗涤 E、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2.以SO42-作为Ba2+的沉淀剂,其过量应为 A、10 % B、10 % ~20 % C、20 % ~ 50 % D、50 % ~ 100 % E、100 % ~200 % 3.Ag2CO3的K SP=8.1×10-12,若不考虑CO32-的水解,则Ag2CO3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 A、1.3×10-4 mol·L-1 B、3.0×10-4 mol·L-1 C、2.0×10-4mol·L -1 D、5.2×10-4 mol·L-1 E、2.6×10-4 mol·L-1 4.Sr3(PO4)2的s=1.0×10-8mol/L,则其K SP值为 A.1.0×10-30 B.5.0×10-30 C.1.1×10-38 D.1.0×10-12 5.在一定酸度和一定C2O42-浓度的溶液中,CaC2O4的溶解度为 A、S=K SP/C(C2O42-) B、s= C、s= K SP×α C2O4(H) /C(C2O42-)· D、S= 6.已知Mg(OH)2的K SP=1.8×10-11,则Mg(OH)2饱和溶液中的pH是 A、3.59 B、10.43 C、4.5; D、9.41 7.AgCl在HCl溶液中的溶解度,随HCl的浓度增大时,先是减小然后又逐渐增大,最后超过其在纯水中的饱和溶解度。这是由于

重量分析习题

第9章 重量分析法 9.1单项选择题(共25题) 9.1.1 用重量法测定氯化物中氯的百分含量,欲使10.0mg AgCl 沉淀相当于1.00%的氯,应称取试样重(g )( ) (Ar (Cl )=35.5 , Mr (AgCl )=143.3) A 、0.1237 B 、0.2477 C 、0.3711 D 、0.4948 9.1.2 用分度值为0.1g 的台秤称取约20g 的物品,最做可记录( )位有效数字。如用来测定土壤水分,要求称量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至少应称取土壤试样( )g 。 A 、3—10 B 、3—8 C 、5—10 D 、5—8 9.1.3 在一定酸度和一定浓度C 2O 42-存在下,CaC 2O 4的溶解度计算公式为( ) A 、224 SP C O K S C -= B 、S = C 、222 4 2 4 sp C O C O K S C δ--=? D 、S =9.1.4 在沉淀反应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酸效应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B 、盐效应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C 、络合效应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D 、同离子效应效应会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 9.1.5 用沉淀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 A 、混晶共沉淀 B 、吸附共沉淀 C 、保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9.1.6 利用BaSO 4沉淀的生成重量分析法测定硫的含量,以HCl 调节酸度,优先进入沉淀吸附层的离子是( ) A 、SO 42- B 、Cl - C 、H + D 、Ba 2+ 9.1.7 用重量法测定试样中钙含量时,钙沉淀为草酸钙,高温(1100℃)灼烧后称量,则钙的换算因数为( )

沉淀重量分析法题库(选择题)

重量分析法(选择题) 1、一台电子天平的最大秤量为200g,实际分度值d=0.1mg,检定分度值e=10d,请问这台天平的检定分度数位( B )。 A、2×106 B、2×105 C、2×104 D、1×105 3、电子天平在检定前应准备( BACD )。(多选并排序) A、预热 B、调水平 C、校准 D、预加载 4、电子天平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 A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5、重复性测试次数不小于( C )。 A、4次 B、5次 C、6次 D、7次 6、下列各条件中哪个不是晶形沉淀所要求的沉淀条件(A)。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应在不断的搅拌下加入沉淀剂。 C、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D、应进行沉淀的陈化。 7、下列哪条不是非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D)。 A、沉淀作用宜在较浓溶液中进行。 B、沉淀作用宜在热溶液中进行。 C 、应在不断的搅拌下,迅速加入沉淀剂。 D、沉淀宜放置过夜,是沉淀陈化。 E、在沉淀析出后,宜加入大量热水进行稀释。 8、为了获得纯净而易过滤,洗涤的晶形沉淀,要求( A )。 A、沉淀时聚集速度小而定向速度大。 B、沉淀时聚集速度大而定向速度小。 C、溶液的过饱和程度要大。 C、沉淀的溶解度要小。 9、在重量分析法中,洗涤无定形沉淀的洗涤液是( C )。 A、冷水 B、含沉淀剂的稀溶液 C、热的电解质溶液 D、热水 10、Ra2+与Ba2+的离子结构相似,因此可以利用BaSO 4 沉淀从溶液中富集Ra2+,这种富集方式是利用了( A )。 A、混晶共沉淀 B、包夹共沉淀 C、表面吸附共沉淀 D、固体萃取共沉淀 11、沉淀重量法中,称量形式的摩尔质量越大,(D). A、沉淀越易于过滤洗涤 B、沉淀越纯净 C、沉淀的溶解度越减小 D、测定结果准确度越高 12、用BaSO 4重量分析法测定Ba2+时,若溶液中还存在少量Ca2+、Na+、CO 3 2-、Cl-、H+和OH-等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