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鲜叶机械化采摘项目规划

茶鲜叶机械化采摘项目规划
茶鲜叶机械化采摘项目规划

茶鲜叶机械化采摘项目规划

1. 项目背景及意义

传统的茶叶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劳动力成本约占总生产成本的 80%~90% ,而鲜叶原料的采摘又占据劳动力成本的近 70% 。大宗茶生产中,手工采茶用工量约占茶叶生产用工量的55%左右。在名优茶生产中,由于要求鲜叶原料幼嫩、匀齐,标准严格,茶叶采摘的劳动力投入更高,有些茶区名茶采摘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60%多。

茶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而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加速,同时茶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其比较效益近年来有所下降,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茶业外的行业转移,靠大量劳动力支撑的茶业生产发展,尤其是名优茶生产发展均因鲜叶原料采摘劳动力不足而受制约,机械化采茶将是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的希望所在。

2015年,信阳市茶园总面积187万亩,产量2200万公斤。全市783.74万人口,其中茶农约93万,茶叶从业人员近百万。几乎每10个人中就有1人是茶农,每7个人中就有1人是从事茶业工作的。全市拥有茶叶加工企业306个,其中国家级及省级茶叶龙头企业各1个;全市拥有百万资产的茶农30余户,茶园面积超过300亩的种茶大户300个;茶叶集贸市场100余个;茶艺馆、茶楼30多家。

机械采摘能有效的提高采摘效率,相对于手采属于无选择性采摘,采下的鲜叶匀度较差,鲜叶质量不如手采叶。采摘细嫩,芽叶均匀一致是名优绿茶鲜叶的基本要求,鲜叶质量直接影响名优茶的经济效益,如能通过一系列的栽培措施和采后分级处理,使机采鲜叶经处理后能达到不同等级名优茶鲜叶的要求,对名优茶生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 项目概况

本项目拟通过在浉河区董家河乡、浉河港乡等地建设茶园1万亩,进行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对茶园进行整修,统一进行机械化采摘。项目建设期五年。

3. 项目市场分析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采茶机都是针对大宗茶生产时采摘茶树鲜叶用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械动力带动刀片运动,快速剪切并收集茶树芽叶,从而达到采摘茶叶的目的。日本对采茶机的研究较早,可追溯到 1910 年,从采茶剪的出现算起,至今已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日本上世纪70 年代茶叶机械化采摘基本得到普及;上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对六个主要产茶县的统计调查显示,春茶机采达80% 左右,夏茶机采高达91% 。其后印度、斯里兰卡、东非等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始应用推广。

近年来,中国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

大,出口数量和金额屡创新高。2009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和茶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茶叶出口居世界第三。茶叶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对提高中国茶产业的水平和竞争力、增加茶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中国茶园种植面积达到186万公顷,茶产量134万吨,占世界总量的1/3。2014年中国茶叶出口30.3万吨,出口金额7.05亿美元,仅次于肯尼亚和斯里兰卡。

机械化采茶的优势是明显的,(1)有效减少因采摘不及时带来的经济损失;(2)效率高,据测算,一台单人采茶机每天能采摘鲜叶400多kg ,相当于人工采摘量的8倍,而双人采茶机每天可采摘鲜叶900~1500kg,相当于人工采摘量的18倍;机械采茶(简称机采)工效是人工的10倍以上。

我国茶园面积居世界首位,全国名优茶生产效益早已超过茶叶行业总体经济效益的五成,实施名优茶机械化采茶,是逐步实现茶叶生产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现代技术密集型行业转型的关键,其前景十分广阔。

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其中:企业自筹资金2400万元,银行贷款5600万元。

5.项目效益

本项目主要为公司茶叶、茶粉、绿碎茶、红碎茶加工

服务,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

6. 项目建设合作方式

本项目为公司独资建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