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汉字的联想

12、汉字的联想
12、汉字的联想

课题:12、汉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并能使用象形字进行创作画面。

2、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创造,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创作乐趣。

教学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准备:课件,范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

师板书象形字“鱼”,学生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板书课题。

二、了解汉字渊源,激发兴趣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2、联想游戏,讲解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

①、接下来,我们玩一个联想游戏,请同学将相应的字与图连线。

你是怎么判断的呢?这些文字的图形和生活中的事物有什么关联呢?

②、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象形文字,你们能猜到古人是怎么联想到“休”字?

3、感悟书画同源。

可见我们的祖先特别的聪明,现代人也不简单,我们来看这是字还是画?为什么?

艺术家用龙与凤的形象代替了其中的一些笔画,从而表达了这个字的含义,把字与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4、出示《农家乐》:

在这幅作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在画中你找到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没有字的体现?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画命名为《农家乐》?他想表达怎么样的感受?

这是一幅抽象的中国画作品,作者用简洁轻松的画笔,表达出了农家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的美满生活,画中大胆的融入了汉字,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5、赏析学生作品。

现在我们来欣赏几幅同学们的作品,小组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些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②、用到了哪种艺术表现形式?

师小结:这些作品都是以汉字为题材,画中的汉字的形状特点、构图大小各有特色,运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相同。

6、教师示范:把这文字变成画。

师边演示边讲解,提醒学生要注意画面主题内容的呈现。

三、发挥想象,学生创作

今天我们学习了《汉字的联想》,将这些文字变成有趣、好玩的画面。现在我们也来试试联想一下吧!

1、创作要求:将自己的名字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美观、新颖又有趣的作品。

注意:要构图新颖、内容有趣、色彩丰富,使画面具有美感。

2、学生开始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评

1、举办创意作品展,让学生把作品展示出来,全班互相参观。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展示栏汇报展出。

请学生在欣赏完别人的作品后,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提出意见

和建议。

3、师生点评作品。

五、课堂延伸

老师还找了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

—这是2008年奥运会的会徽

小结:这个文字象是一个“人”字,又象是一个“京”,它似画非画,似字非字,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这就是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舞动的北京”是一座奥林匹克的里程碑。它是用中华民族精古老文明的意蕴书写、华夏子孙品格铸就出的一首奥林匹克史诗中的经典华章,展示着一个城市的演进与发展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思想与情怀。这些象形文字都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用他们的聪明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希望同学们继续传承和发展我国的汉字文化,让汉字在人类的发展中永放异彩。

《汉字的联想》课堂教学实录

《汉字的联想》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并能使用象形字进行创作画面。 能力目标: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创造,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情感目标: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创作乐趣。 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准备】: 教具:制作课件,当场范画。 学具:美术本、涂色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 师板书象形字“鱼” 师:同学们,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师:从哪里看出来是“鱼”字?? 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 师小结:同学们的的学识真广!其实我们的祖先跟大家一样,是通过对事物的联想,创造了这些和生活中的事物相似的文字——象形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板书课题】 二、了解汉字渊源,激发兴趣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师: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距今已有3

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板书课题 2、联想游戏,讲解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 (1)、接下来,我们玩一个联想游戏,请同学将相应的字与图连线。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呢?这些文字的图形和生活中的事物有什么关联呢? 师小结:这些文字和生活中的图形都非常相似,人们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创造了象形文字。我们一起来感受是象形文字的象形表意之美。 (2)、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象形文字,你们能猜到古人是怎么联想到“休”字? 师结:同学们的联想力真强!一个人走的太辛苦了,想找个地方休息下。这些字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了其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使人们看到它便能产生联想,从而领悟它所表达的意思。 3、感悟书画同源 师:可见我们的祖先特别的聪明,现代人也不简单,我们来看这是字还是画?为什么? 小结:艺术家用龙与凤的形象代替了其中的一些笔画,从而表达了这个字的含义,把字与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这幅图。 【出示农家乐】 在这幅作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在画中你找到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没有字的体现?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画命名为《农家乐》?他想表达怎么样的感受? 师小结:这是一幅抽象的中国画作品,作者用简洁轻松的画笔,表达出了农家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的美满生活,画中大胆的融入了汉字,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5、欣赏、分析学生作品,

《汉字的联想》教案

《汉字的联想》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技能目标: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如何发掘的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游戏导入:猜一猜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汉字最初的形态呢? 让学生思考再回答。 那我们就先来猜猜这几个古代的文字是什么字?(课件展示字谜图片) 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这些象形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叫他甲骨文。(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这些甲骨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板书:字的联想) 二、讲授新课 1、看一看 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的文字装饰图片,了解生活和文字紧密相连。 教师讲解: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再来欣赏一些装饰美术字的应用,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这种例子?让学生举例看到这样的字? 2、学一学 教师讲解方法,学生体会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装饰美术字,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些联想的基本方法吧,文字的联想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很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代替文字的某个笔画。(板书) (二)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较接近。(板书) (三)夸张变形联想:根据字的意思把笔画进行夸张变形。(板书) 3、试一试课件展示并示范,欣赏教材中个别的范例,提问学生都用到了什么方法。教师加以确定和补充。 4、想一想欣赏作品(课件展示) 从下面的字中,任选一个字做联想,可以用一种方法,也可以同一个字用多种方法来设计美化,选一种你喜欢的进行创作。 (花、虫、鱼、鸟、羊、雨、心、球、竹、烛、眼、门、口、晴) 5、做一做展开你丰富的联想吧!让文字更形象、更别致、更有趣。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作业点评:每名学生的作品向同学们展示。教师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联想的?要求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和鼓励。 7、课后拓展:同学们都做的不错,通过联想,我们把文字变得更形象,更生动,更有趣了。那么这么美丽的字除了用画的方式还能用什么方式方法呢?回去想一想。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文字的联想,知道用什么方法把我们的文字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有趣。课后我们再去想想把我们生活中的文字变得更加美丽!

最新汉字的视觉联想教案

四年级美术《汉字的视觉联想》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汉字的视觉联想》是冀教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图形创意的学习内容。本课由文字的演变入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介绍了不同的联想方式,是关于美术字设计基础的训练体验课。这一课与纯美术字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应紧扣的是“联想”这两个字,突出的是教材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通过学生的联想,不但让学生掌握变体美术字的一些设计方法,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理解生活与美术的关系,更懂得观察生活,体会美术在生活中的作用。二、设计理念: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显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在美术教学中,我们的课堂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通过教师的引领,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创造性地创作一系列有独特性的作品。本课就是基于这些理念,通过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再通过课堂上的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意,引发联想。感受美术字的造型美感,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认识和设计理念,我初步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 2、技能目标:体验各种不同形态的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的联想设计。 教学重点: 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教学难点: 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能对同一字有不同的联想,并使学生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充满画意的字的联想作品。 教学准备: (1)、蜡笔或水彩笔等会绘画工具,8K素描纸。 三、教学流程: 美术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教育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与探索性,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与创造力,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秉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把整个教学流程设计成了“猜字导入、揭示课题——‘秋’字为例、探索方法——创意指导、作品构思——自由创作、多维评价——联系生活、延伸拓展”五个环节。(一)猜字导入,揭示课题: 新课标中提出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课程内容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以活泼多样的课程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本课我通过猜字游戏,使孩子们初步认识了解中国的象形文字,再通过观察字的古今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文字的历史与特色,并为祖国文化感到自豪,使学生的情感价值有一定取向。从字的起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有联想装饰的文字很有趣,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揭示了课题。 (二)“秋”字为例,探索方法: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 在这一环节,我按照三种不同的联想方法逐个解决本课的学习重难点。 1、根据字意字形联想。 ①出示“秋”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尝试引发字意与相关事物的联想。 ②出示六个不同的“秋”字,印证学生刚才的设想,让学生初步体验字的联想。 ③进一步展示“油”“甜”,让学生充分交流,巩固这一方法。

小学美术教案汉字的联想教案

汉字的联想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目标预设: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 难点:如何发掘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猜一猜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汉字最初的形态呢?让学生思考再回答。 那我们就先来猜猜这几个古代文字是什么字?(课件展示字谜图片)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这些象形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叫它甲骨文。(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 这些甲骨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 ●二、讲授新课 1. 看一看: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的文字装饰图片,了解生活和文字紧密相连。教师讲解: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再来欣赏一些装饰美术字的应用,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举例在哪看到这样的字? 2. 学一学:教师讲解方法,学生体会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装饰美术字,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些联想的基本方法吧,文字的联想主要有三种方法: (1)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很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代替汉字的某个笔画。 (2)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较接近。 (3)夸张变形联想:根据字的意思把笔画进行夸张变形。 3. 试一试:课件展示并示范,欣赏教材中个别的范例,提问学生都用到了什么方法,教师加以确定和补充。

联想识字法

联想识字法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联想识字法 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能初步辨析字的音、形、义,并能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中运用,这个要求不低。怎样让学生学得轻松记得扎实呢?在教学中,我改变以往老师讲解分析,学生被动记忆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把握汉字的规律,以联想为桥梁,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调动多种感官主动参与学习,达到快识、牢记、会用的目的。下面简单介绍几种方法。 一、想形象 有的汉字本身就是象形字,如:火、山、田、鸟等。这类字很容易让人由字联想到它所表示的形象。还有一些汉字虽然不是象形字,但它的笔画组合在一起往往就是一幅图画,这就是汉字的独特绝妙之处。利用这一特点,在识字的过程中可以用联想形象的方法帮助识记。如:“果”字,它多像是个果子挂在枝头,上面的“田”就像个苹果,下面的“木”是苹果树的树枝。这样一想,这个字就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展。 二、想旧字 这里所说的旧字,指的是以前学过的字,也包括学过的部首。看到一个新字时,可以通过改换部首想出旧字,如:看到“次”,可以想:把“次”的两点水换成口字旁就是“吹”字。也可以通过加部首或构字部件想出旧字,如看到“士”可以想到:“士”的下面加上“心”就是“志”字;看到“官”字想:上边加“竹” 就念“管”。还可以由一个新字拆出几个旧字或旧部首,如:看到“腰”可以拆出月、要、

女三个字,由“科”可以想出“禾”“斗”这两个字。学生在想的过程中,大脑会迅速调出大量旧字进行分析比较,通过联系已有的知识来学习新知识。这样,既巩固了旧字,又很轻松地记住了新字,同时有效地节省了识记汉字的时间。 三、想动作 在所学的生字中,有一部分是动词。学到动词时可以想一想动作再做一做动作。如:学习“拍”字,先想一想拍的动作,然后再做一下,这样学生就会明白“拍”是用手拍,所以是提手旁。这样手脑并用加深了对字的印象。 四、想词语 就是看到一个生字后想一想,这个字能组那些词。在组词的过程中读准了字音,认清了字形,理解了字义,还丰富了词汇。 五、想句子 识字学词是为了运用。因此,看到一个生字后可以想一想,能否用这个字说一句话。学生在造句的过程中,把学过的字在语言实践中反复运用,使之得到巩固,同时又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 六、想故事 多数汉字是由几个部件组成的,如果发挥想象,把几个部件巧妙地联系起来,让一个抽象的字变成一个生动的小故事,这样既使枯燥抽象的笔画变得富有灵气,又给识字增添了趣味性。比如:有个同学看到“坐”字,先把它分成三个部件“人、人、土”,然后编成了这样一个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汉字的联想》 教学设计

人美版四年级下册公开课《汉字的联想》 教学设计 《汉字的联想》 金水区优胜路小学宋璐璐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并能使用象形字进行创作画面。 2、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创造,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创作乐趣。 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准备】: 教具:制作课件,当场范画。 学具:美术本、涂色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 师板书象形字“鱼” 师:同学们,你能猜出这是什么字吗? 师:从哪里看出来是“鱼”字?? 师:我们来看看是不是 师小结:同学们的的学识真广!其实我们的祖先跟大家一样,是通过对事物的联想,创造了这些和生活中的事物相似的文字——象形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板书课题】 二、了解汉字渊源,激发兴趣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师: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板书课题 2、联想游戏,讲解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 (1)、接下来,我们玩一个联想游戏,请同学将相应的字与图连线。 师:你是怎么判断的呢?这些文字的图形和生活中的事

人美版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汉字的联想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有趣的汉字》 石塘学区中心校——丁磊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查资料,知道汉字的由来,并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特有的美。? 应会:通过比较与设计,把字与绘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起来,达到美观、新颖、有趣的目的。??? 隐性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把字与绘画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汉字的形体特点,展开联想,大胆进行创作,画出新颖,有趣的作品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汉”怎么读由“汉”你能联想到哪些词 生:(汉族、汉字) 师:那对汉字你了解多少呢 小结: 1、汉字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在它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对周边国家文字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今,在韩国、日本的文字里还能见到汉字的身影。 2、汉字以其独特的字型结构,形成的独特的书法艺术,卓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师:那独特的汉字是如何形成,怎么发展的呢它是不是一产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样子呢让我一起欣赏下面这段视频,相信会让大家对汉字形成发展以及汉字艺术都有更深刻的理解。 (插入视频:《汉字的演变》) 师:欣赏完视频,相信同学对汉字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我们是否能总结出,汉字到底是怎么成的呢这几幅图片会给你们一点提示。 (插入图片:象形文字演变)

生:是由图案慢慢演变来的。 师:你说的可真好,汉字之所以称为象形文字,正是因为它的原型是一幅幅图画,然后慢慢的符号化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汉字形态。 师:汉字还有很多奥秘,如果想了解更多,就跟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吧。(板书:《有趣的汉字》) 一、教授新课 师:是谁让庄严的汉字变得有趣的呢我们都知道汉子在历史学家手中是记载历史的:在教育家手中是传承文化的:那如果在艺术家手中呢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 (插入视频:《汉字动画》) 师:艺术家们是如何让汉字变得有趣起来的 生:艺术家们把象形文字还原成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组成了一部生动有趣的动画片。 师:你总结的可真好呀。那是不是只有象形文字才能变得有趣呢,现代的汉字能否变得有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插入汉字艺术图片) 师:看到这些有趣的汉字,你们是不是也想学一学,艺术家们是如何设计出这么多有趣的汉字的呢让我们一起去探究一下吧。 (插入图片,欣赏讨论如何设计有趣的汉字) 生:我发现他们都是把汉字与对应的图案相结合的方式,让汉字变得有趣起来的。 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总结的也很棒! 师:咱们班的同学可真聪明,一下子就发现了艺术家们的秘密,老师也想借用一下咱们班同学的智慧来创作一幅画了。看,这是啥字(生:春天的“春”字) 二、师示范 师:春天里都有些什么呢(生:鲜花,绿草,春风等)同学们总结的可好,那老师就借用同学们的想法,把他们画在“春”字里吧。出示范画并请学生提出意见完善。

《字的联想》教学设计

泗阳双语实验学校李前龙 一、设计内容 《字的联想》一课为苏教国标版小学美术第九册第16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第一课。本课主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想像,创造性的设计美化汉字。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和美化生活的能力。 学习重点:学习字的联想设计方法,即字形联想设计法和字意联想的设计方法。学习难点:学生用字的联想设计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学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立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学习字的联想的设计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联想的设计方法设计生活中的标牌的能力;提高学生 自主学习合作探索的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 教具:范作、课件、课题、板贴等。学具:素描纸、水彩笔或油画棒等。 四、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指导下以学生为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采用自主合作,交流探讨等主动学习形式;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游戏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内容上联系生活,尽量让学生了解文字设计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材、学生学情及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在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把本课教学过程设计由五个大环节和若干个小环节组成,设计思路如下:

第一环节:情景导入,讨论揭题(4分钟) 首先教师谈话创设虚拟情境:“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喜欢逛街吗?那现在就请同学们跟老师去逛逛街好吗?”(点击播放课件)师生共同观看,课件中展示大量如上图所示的商店字牌,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看后引导:“街上逛了一圈,同学们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为什么对他们感兴趣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这些店名文字的设计特点,即这些文字都是用与字相关的事物装饰而成的,也就是在对字的联想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从而导入课题。(板书“字的联想”) [设计意图:生活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课件集中的展示了生活中的典型设计事例,如:(图1\2\3\4) 让学生在具体的、熟悉的虚拟生活情境中观察、收集字的设计信息,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设计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第二环节:组织游戏,探究设计方法(6分钟) 此环节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并掌握 字的联想设计方法,我主要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小组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首先组织游戏:课前教师在每组桌子上放一个信封,里 边装有如右图所示的四个设计好的文字(竹、木、圆、折), 提出游戏要求(点击课件):(1)将信封中的字根据不同的 设计方法分成两类并贴到黑板上。(2)小组讨论并说一说为 什么这么分类。依据是什么?(3)最后评选出优胜小组。 接着学生活动:整个过程为:看一看——议一议——分 一分——贴一贴——说一说——评一评。经过这个过程,学 生已基本弄清了联想的设计方法。 最后教师总结: A、有一类字是根据字所含的形象来装饰的(用有代表性 的景物来装饰笔画的),如“竹”字,就用竹子、竹叶来装 饰了笔画;“木”字,就是用树干等形象来装饰笔画的。…… 我们把这种联想方法称为是根据“字形的联想”设计法。(板 贴“字形”) B、另一类是根据字的含义(对字形进行了夸张和变形) 设计。所以我们把这种联想设计的方法叫做“字义的联想”。 (板书“字义”),如“折”字变弯了,“圆”字变成了圆形…… [设计意图:好奇心是儿童的天性。此环节为本课的教学重 点,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我把用不同方法设计好的字 装在信封里,首先给学生一种“神秘感”,激发他们的探索 欲望,然后通过小组竞赛的形式,达到积极、自主、合作的 完成对字的联想设计知识的初步认知,并逐步深入,直至得 出结论,从而有效的完成教学重点目标的学习。对文字的设 计方法往往都是综合性的,为了让学生能区分出“字形”、 “字义”这两种联想设计方法,我选取了典型的文字来帮助理解,如:“木”、“圆”、“竹”、“折”等字,使学生一目了然,从而真正掌握这些设计方法。] 第三环节:初步感知,欣赏提升(5分钟) 仅接着上一环节,教师(点击课件)出示一个“果”字,教师引导学生联想:“看到这个字,你马上会想到什么?”(许多的果实、大大的果树……),随后课

人美小学美术四下《第12课汉字的联想》

第12课汉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以及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uomg 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 2、学生在观察、交流、分析以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大胆底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笔墨技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创作新颖的作品。 3、了解中国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情感的体验中增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汉字形象表意的结构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用汉字为题材进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以及用中国画形式进行创作的笔墨技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动画演示形象文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3、出示课题 二、讲解新课 1、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的趣味性。 (1)课件分析汉字产生的原因 (2)引导观察:画和汉字的关系 (3)引出“字由画生”的概念为后面的“书画同源”埋下伏笔 (4)引导总结:介绍甲骨文的形成。 2、汉字的演变过程 (1)课件:汉字的演变 (2)引导学生体会汉字需要演变的原因 (3)结合学生对书法的了解,引出“书画同源”的概念 (4)结合民间艺人的花鸟字,激发学生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3、欣赏作品,感受汉字在绘画作品中的趣味。 (1)欣赏名家的作品 (2)欣赏学生的作品 4、教师示范 三、实践操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汉字,发挥想象,用中国画的工具创作一幅有趣的画面。 四、评价交流 1、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教师课堂江平 五、小结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体会和收获

汉字的联想教案

汉字的联想教案 篇一:文字的联想教案 《文字的联想》教案 修文县第二实验小学刘柏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文字的演变过程,激发民族自豪感。 2、技能目标: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 3、情感目标: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引导学生运用多种绘画制作的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重点: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用新奇的联想装饰一个或几个字。教学难点:如何发掘的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课前准备: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介绍文字的起源及意义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汉字最初的形态呢?

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这些象形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板书:字的联想) 一、讲授新课 1、看一看 让学生欣赏一些现代的文字装饰图片,了解生活和文字紧密相连。教师讲解:我们的祖先创造文字的时候,就得到生活和大自然的启示,无论象形还是会意,文字和世界万象都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再来欣赏一些装饰美术字的应用,想想你还在哪里见过这种例子?让学生举例看到这样的字? 2、学一学 教师讲解方法,学生体会 我们欣赏了这么多装饰美术字,下面让我们学习一些(本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3912265060.html, 千叶帆文摘:汉字的联想教案)联想的基本方法吧,文 字的联想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字意联想:从字的意思联想到很多事物,用联想到的物体代替文字的某个笔画。(板书) (二)字形联想:联想到的物体和文字的某个笔画形状较接近。(板书) (三)夸张变形联想:根据字的意思把笔画进行夸张变形。(板

12、汉字的联想

课题:12、汉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并能使用象形字进行创作画面。 2、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创造,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创作乐趣。 教学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学习准备:课件,范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 师板书象形字“鱼”,学生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板书课题。 二、了解汉字渊源,激发兴趣 1、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2、联想游戏,讲解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 ①、接下来,我们玩一个联想游戏,请同学将相应的字与图连线。 你是怎么判断的呢?这些文字的图形和生活中的事物有什么关联呢? ②、刚才我们看到了很多有趣的象形文字,你们能猜到古人是怎么联想到“休”字? 3、感悟书画同源。

可见我们的祖先特别的聪明,现代人也不简单,我们来看这是字还是画?为什么? 艺术家用龙与凤的形象代替了其中的一些笔画,从而表达了这个字的含义,把字与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 4、出示《农家乐》: 在这幅作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在画中你找到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没有字的体现?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画命名为《农家乐》?他想表达怎么样的感受? 这是一幅抽象的中国画作品,作者用简洁轻松的画笔,表达出了农家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的美满生活,画中大胆的融入了汉字,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5、赏析学生作品。 现在我们来欣赏几幅同学们的作品,小组思考并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些作品中都表现了哪些内容? ②、用到了哪种艺术表现形式? 师小结:这些作品都是以汉字为题材,画中的汉字的形状特点、构图大小各有特色,运用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相同。 6、教师示范:把这文字变成画。 师边演示边讲解,提醒学生要注意画面主题内容的呈现。 三、发挥想象,学生创作 今天我们学习了《汉字的联想》,将这些文字变成有趣、好玩的画面。现在我们也来试试联想一下吧! 1、创作要求:将自己的名字展开想象,用自己喜欢的表现方式,创作一幅美观、新颖又有趣的作品。 注意:要构图新颖、内容有趣、色彩丰富,使画面具有美感。 2、学生开始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评 1、举办创意作品展,让学生把作品展示出来,全班互相参观。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展示栏汇报展出。 请学生在欣赏完别人的作品后,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提出意见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汉字的联想人美版9

《汉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并能使用象形字进行创作画面。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创作乐趣。 难点: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联想设计。 【学习准备】:教具:多媒体PPT,当场范画。学具:美术本、涂色工具等。【教学过程】: 一猜字导入,老师还找了几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什么?似画非画,似字非字,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这就是中国汉字的魅力所在!字画图,如摩托车,母鸡等等。从创意字导入汉字的联想。 承上启下:我们的汉字是一直都是这样的么?让我们一起来领会下汉字的魅力。 二新授过程: (一)了解中国汉字的历史。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它是汉族人的祖先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创造出来的。汉字历史悠久,历史上出现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以及草书、行书等字体。其实我们的祖先跟大家一样,是通过对事物的联想,创造了这些和生活中的事物相似的文字——象形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了解汉字渊源,激发兴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过程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距今已有3千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西周的金文、秦朝的小篆、具有蚕头燕尾特点的汉代隶书、魏晋的楷书,到现代端庄整齐的方形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如今的文字已变得更加抽象简练了。汉字是最富有内涵的字,每个字都能给我们带来丰富的联想。 (二)讲解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 我们玩一个联想游戏,些文字的图形和生活中的事物有什么关联呢?师小结:这些文字和生活中的图形都非常相似,人们根据事物的外形特征,创造了象形文字。我们一起来感受是象形文字的象形表意之美。 这些字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了其所代表事物的某些特征,使人们看到它便能产生联想,从而领悟它所表达的意思。 (三)分析与示范 感悟书画同源,我们的祖先特别的聪明,现代人也不简单,我们来看这是字还是画?为什么?小结:艺术家用龙与凤的形象代替了其中的一些笔画,从而表达了这个字的含义,把字与画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我们来看这幅图。【出示农家乐】。在这幅作品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形式?在画中你找到了哪些形象?这些形象有没有字的体现?作者为什么把这幅画命名为《农家乐》?他想表达怎么样的感受?师小结:这是一幅抽象的中国画作品,作者用简洁轻松的画笔,表达出了农家人六畜兴旺、丰衣足食的美满生活,画中大胆的融入了汉字,增加了画面的趣味性。 (师边演示边讲解)提示:教师范画时:师生一起创作,找到思路与方法。板书总结1从色彩方面。2从字意方面。

《汉字的联想》课堂实录

《汉字的联想》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查资料,知道汉字的由来,并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特有的美。 能力目标:通过比较与设计,把字与绘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起来,达到美观、新颖、有趣的目的。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把字与绘画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难点】:用国画工具表现出汉字的特有的美,又能与绘画结合得恰到好处。 【教学方法】:资料调查法、欣赏分析法、自主研究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欣赏评价法。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动画片,想不想看? 生:想。 师:不过同学们要边看边回答老师的问题,可以吗? 生:可以。 (边看动画边回答问题) 师:看过这段动画,你知道我们今天的汉字从何而来了吗? 生:是从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 师:这个演变过程一定很有趣吧,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第八课《有趣的汉字》。 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二、了解汉字起源和演变历程 (一)、象形文字的起源

师:大约五六千年前,为了便于记录和交流,人们根据事物的特征,在龟壳和兽骨上刻下了简练优美的线条符号,慢慢地创造了象形文字。这就是出现在夏商之际的甲骨文,(播放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它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二)、汉字的演变史 1、甲骨文; 2、金文; 3、篆书; 4、隶书; 5、楷书; 6、草书; 7、行书; (三)、展示十字绣作品《百福图》 通过欣赏《百福图》,让学生体会祖国文字的美和博大精深。 三、引导欣赏,理解“书画同源” 师:在一些书画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字中有画,画中有字。 (一)、欣赏吕老师书法和美术作品; (二)、欣赏民间字画 (三)、欣赏中国画《农家乐》、 通过欣赏让学生懂得书画同源的道理。 四、视频演示书画结合 师:同学们听,是谁在说悄悄话呢?哦,原来是明明和他的爸爸啊。他们两个非要在同学们面前露一手。(欣赏动画) 师:看了明明和爸爸的作品,你有什么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生:….. 四、学生自由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课件为学生提供象形文字的造型,以便创作是进行参考) 五、作业展示,学生互评,教师评。 六、总结本课 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五千年的文化如明珠般璀璨,我们的祖先充

人美版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汉字的联想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有趣的汉字》 石塘学区中心校——丁磊 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应知:通过查资料,知道汉字的由来,并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感受汉字特有的美。 应会:通过比较与设计,把字与绘画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结合起来,达到美观、新颖、有趣的目的。 隐性目标:通过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创造美。提高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把字与绘画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汉字的形体特点,展开联想,大胆进行创作,画出新颖,有趣的作品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汉”怎么读?由“汉”你能联想到哪些词? 生:(汉族、汉字) 师:那对汉字你了解多少呢? 小结:

1、汉字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在它几千年的演变发展中对周边国家文字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至今,在韩国、日本的文字里还能见到汉字的身影。 2、汉字以其独特的字型结构,形成的独特的书法艺术,卓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师:那独特的汉字是如何形成,怎么发展的呢它是不是一产生就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样子呢让我一起欣赏下面这段视频,相信会让大家对汉字形成发展以及汉字艺术都有更深刻的理解。 (插入视频:《汉字的演变》) 师:欣赏完视频,相信同学对汉字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我们是否能总结出,汉字到底是怎么成的呢?这几幅图片会给你们一点提示。 (插入图片:象形文字演变) 生:是由图案慢慢演变来的。 师:你说的可真好,汉字之所以称为象形文字,正是因为它的原型是一幅幅图画,然后慢慢的符号化我们现在所认识的汉字形态。 师:汉字还有很多奥秘,如果想了解更多,就跟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吧。(板书:《有趣的汉字》) 一、教授新课 师:是谁让庄严的汉字变得有趣的呢我们都知道汉子在历史学家手中是记载历史的:在教育家手中是传承文化的:那如果在艺术家手中呢让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 (插入视频:《汉字动画》) 师:艺术家们是如何让汉字变得有趣起来的?

小学美术《汉字的联想》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汉字的联想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及演变过程。 技能目标:能运用水墨知识,创作一幅文字与画面相结合的作品。 情感目标:体会汉字艺术的趣味性和美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构型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创作乐趣。 【教学难点】: 利用汉字的形与意,发挥想象力创作国画作品。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板书、展示板 学具:水墨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咱们开始上课吧?这节美术课,咱们先从一个字谜开始,不 过美术课上的字谜是画出来的。(边说边画)耳朵听,眼睛看,嘴巴说,心里想。谁来猜猜,这是什么字?(聪)主要同学们上课时小耳朵认真

听,眼睛专注的看黑板,小嘴巴积极的回答问题,心里认真的思考问题,你一定会越来越聪明。你想不想也这样,将汉字画出来。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汉字的联想》(板书课题) 二、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一)甲骨文 研究汉字,得先说说它的起源,那你知道我们的汉字是怎么来的吗? 讲《仓颉造字》神话故事(尽量让学生讲) 原始社会的人民,将事物的外形画出来,作为其代表符号,这就是 最早的汉字,我们称为象形字(板书)。我国最早的象形文字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我们称为甲骨文。 考考你们的眼力: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字吗?(牛,水,山。。。。) 象形文字最大的特点是“以形表意”。 (二)造字练习 你想不想做一回小仓颉,也来造个字,(出示鱼图片)小组合作, 选择你们喜欢的小鱼形象,用水墨线条创作“鱼”的象形文字。 学生创造,并上台介绍自己的创作灵感。 总结:这些都是“鱼”字的象形文字,它的字形与小舟比较接近,但是更为概括,再来看一下我们造的“鱼“字。可见同学们造的“鱼”字很不错,都很形象,你们都是了不起的仓颉。(借机复习中国画知识) (三)文字的演变

《汉字的联想》定稿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年级下册 学科:小学美术

第12课:汉字的联想 【课型】造型·表现 【课题】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历程,教学中,教师利用汉字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学手段,如让学生运用肢体动作生动活泼地表现汉字造型等,使学生通过观察、联想、比较、思考,进而在游戏中大胆地将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和感受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和创造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浅显的了解了象形文字了。美术课上设立这一课,更应该从培养学生对想象、创新热情方面入手。使学生通过了解将象形文字纳入美术学习中,启发学生去关注身边用汉字联想、美化、装饰生活的现象,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探究的欲望,是新教材的一个大胆尝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 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过程及特点,启发学生去关注身边用汉字联想。 2.过程与方法:能大胆地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方法,将文字与绘画巧妙结合,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汉字的热情。启发学生去关注身边用汉字联想与美化、装饰生活的现象,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探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演化过程,体验用水墨画的形式表现汉 字的特点、进行大胆联想。 2.教学难点:如何根据汉字的形体特点,展开联想,大胆地创作 出新颖、有趣的作品。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图片、课件、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等。 2.学生准备: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一)检查学生学习用具的摆放 (二)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一)情境导入 1.提问: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创作一幅画,大家一起猜一猜 这是我们生活中的哪一个字? 学生回答(略) 小结:对,这就是几千年前的“雨”字。 2.教师总结:最古老的文字是用图画方式表达,让人一看就可 以用自己的语言读出来,并明白它的意思,所以我们把这种文字称之为象形文字。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洗礼与演变,我们的汉字由最初的图画变成了今天的方块字。 3.同学们是不是觉得汉字的演变很有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 习汉字的联想。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资料

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汉字的联想(一)作者王艳梅赤峰市红山区第二逸夫小学类型造型·表现课时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们了解汉字的源远流长,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汉字是怎样一种艺术形式。并运用联想的艺术形式对汉字加以创作。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汉字书写能力。对汉字表达的意境也有自己的理解,然而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汉字的表意特点,学生还没有深入的接触与学习。本课教师将借助丰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利用汉字本身特点,运用中国画特有的方式将自己对汉字的认识和感受表现出来。四年级学生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和铺垫初步了解中国画,并对中国画工具的运用有初步的感知和体验。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了解汉字的起源以及演变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提高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进而感受中国书画创作之神奇。 教学方式、手段: 1.通过图片欣赏、视频回放等引导学生对汉字演变的兴趣; 2.营造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氛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活动,在看一看、想一想、画一画等过程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3. 引导学生联系课堂学习和社会生活,了解汉字的使用情况; 4. 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 教师示范过程中强调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技巧和方法。 教师准备:播放汉字演变图文、影像的设备,文字游戏卡片等学具。 学生准备:课下准备绘画所用的全套国画工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中国古老汉字的历史及构成,感受汉字的奥妙和艺术魅力,并能使用中国画的方法对汉字进行大胆联想和创作画面。 过程与方法目标:

体验各种不同的形态文字的造型美感,初步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学生在观察、交流、分析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大胆的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笔墨技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子形象,创作新颖的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中国汉字文化的学习,了解汉字是我们祖先伟大的创造,激发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观察、分析汉字形象表意的构形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言表过程,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用绘画形式表现汉字的穿过乐趣。 教学难点:字体设计的创意。对学生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发掘的学生的创造力,运用多种表现形式进行文字联想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阶段,激发兴趣(约1分钟) 动画演示象形文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看完视频提出问题: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感受汉字的象形趣味,初步认识象形字,并结合自己了解的关于象形字的知识,说出自己对画面中出现的象形的认识。 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汉字的联想》。板书课题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有六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现在用的汉字已经是简化的汉字了,简化汉字之前是繁体的汉字。我们已经看到了最原始文字的样子,那我们就先来猜猜这几个古代的文字是什么字?(字卡展示字谜图片:牛羊鱼岛山象)汉字中有很多这样的象形文字,远古时候的人们看到什么就根据他所看到的用简单的图画线来表示,用这种方法形成的文字就叫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是刻在甲骨上的,所以我们也可以叫他甲骨文。(课件展示甲骨文图片) 这些甲骨文就像在画图画一样,今天我们也学学古人的方法用图画来装饰我们的文字。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导入本课,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深入探究,激发想象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是如何从我们刚才看到的甲骨文一步步演变过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