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正式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正式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正式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教案

第三课时

(1)教学目标

(a) 知识和技能: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 最优解等概念;了解线性规划的图解法,并会用图解法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小)值 (b)过程与方法:本节课是以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的知识为基础,将实际生活问题通过数学中的线性规划问题来解决。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消化能力,教师可通过激励学生探究入手,讲练结合,真正体现数学的工具性。同时,可借助计算机的直观演示可使教学更富趣味性和生动性

(c)情感与价值:渗透集合、数形结合、化归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

教学重点:线性规划的图解法

教学难点:寻求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 (3)学法与教学用具

通过让学生观察、讨论、辨析、画图,亲身实践,调动多感官去体验数学建模的思想;学生要学会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代数问题和几何问题间的密切联系 直角板、投影仪,计算机辅助教材 (4)教学设想 1、 设置情境

师:在生活、生产中,经常会遇到资源利用、人力调配、生产安排的等问题,如教材第98页所例(投影) /

(板书)设甲、乙两种产品分别生产x 、y 件,由已知条件可的二元一次不等式组:

※ 28,416,412,00

x y x y x y +≤??≤??

≤??≥?≥??将上述不等式组表示成平面上的区域,如图中阴影部分的整点。

2、 新课讲授

(1)尝试

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2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3万元,采用哪种生产安排利润最大 设生产甲产品x 乙产品y 件时,工厂获得的利润为z,则z=2x+3y.这样,上述问题就转化为: 当x 、y 满足不等式※并且为非负整数时,z 的最大值是多少 ① 变

22333

z

z x y y x =+=-+转变为,这是斜率为

23-z

,在y 轴上的截距为的直线3

;当z 变化时,可以得到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233

z

y x =-+当直线与不等式组确定的平面区域内有公共点时,

在区域内找一个点P ,

使直线经点P 时截距

3

z

最大 ② 】 ③ 平移——通过平移找到满足上述条件的直线

④ 表述——找到给M (4,2)后,求出对应的截距及z 的值 (2)概念引入 (学生阅读并填空)

28,416,412,00

x y x y x y +≤??≤??

≤??≥?≥??若23z x y =+,式中变量x 、y 满足上面不等式组,则不等式组叫做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 ,23z x y =+叫做目标函数;又因为这里的23z x y =+是关于变量x 、y 的一次解析式,所以又称为线性目标函数。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叫做可行解,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可行域;其中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的可行解(4,2)叫做最优解, (3)变式

若生产一件甲产品获利3万元,生产一件乙产品获利2万元,问如何安排生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

(4)例1、设2z x y =+,式中变量x 、y 满足下列条件43

35251x y x y x -≤-??

+≤??≥?

,求z 的最大值和最

小值

① %

② 指出线性约束条件和线性目标函数 ③ 画出可行域的图形

④ 平移直线2y x z =-+,在可行域内找到最优解

(5)提问:由此看出,你能找出最优解和可行域之间的关系吗 3、 课堂练习

课本第103页练习第1题 4、归纳总结

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掌握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懂得寻求实际问题的最优解 &

(5)评价设计

1、课本第105页习题第1、2题

2、思考题:若将例1中的z 的目标函数改为2

2

y x z +=,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第四课时

(1)教学目标

(a)知识和技能:能够运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生活中的简单最优问题

(b)过程与方法:将实际问题中错综复杂的条件列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对学生而言是一个难点,若要突破这个难点,教师在讲授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同时,要给学生正确的示范,利用精确的图形并结合推理计算求解

)

(c)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并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2)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线性规划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并相应给出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建立数学模型,并利用图解法找最优解

(3)学法与教学用具

学生在建立数学模型中,应主要分清已知条件中,哪些属于约束条件,哪些与目标函数有关,列出正确的不等式组。可采用分组讨论,各组竞争,自主总结,部分同学示范画图等方式,让学生更切身地在活动中探索出建模的一般规律,并在交流中找到自己的思维漏洞

直角板、投影仪

(4)教学设想

4、;

5、设置情境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线性规划问题的有关概念和解法,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

6、新课讲授

例1、营养学家指出,成人良好的日常饮食应该至少提供0.075kg的碳水化合物,0.06kg的蛋白质,0.06kg的脂肪.1kg的食物A含有0.105kg的碳水化合物,0.07kg蛋白质,0.14kg脂肪,花费28元;而1kg食物B含有0.105kg碳水化合物,0.14kg蛋白质,0.07kg脂肪,花费21元.为了满足营养专家指出的日常饮食要求,同时花费最低,需要同时食用食物A和食物B多少kg

/

分析:①先将数据整理列表, 请学生回答总成本与A、B食物的含量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确立变量和目标函数

②分析约束条件,请学生回答总成本与A、B食物的含量变化而变化,这两者的含量是否任意变化,受什么因素制约列出约束条件

③图解法求解

④老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后,交流心得,总结出解线性规划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例2、在上一节例3中,若根据有关部门的规定,初中每人每年可收取1600元,高中每人每年可收取学费2700元。那么开设初中班和高中班各多少个,每年收取的学费总额最多 解:设开设初中班x 个,高中班y 个,收取的学费总额为z 万元。

此时,目标函数为0.16450.2740,z x y =?+?画出可行域。把7.210.8z x y =+变形

为25354y x z =-

+,得到斜率为23-,在y 轴上的截距为5

54

z ,随z 变化的一组平行直线。由此观察出,当直线7.210.8z x y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时,截距为5

54

z 最大,

即z 最大。 )

解方程组 30,

240x y x y +=??

+=?

得M 的坐标为

max 20,10,

7.210.8252

x y z x y ===+=所以,

由此可知,开设20个初中班和10个高中班,收取的学费最多,为252万元。

例3、在上一节例4中,若生产1车皮甲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10000元;生产1车皮乙种肥料,产生的利润为5000元。那么分别生产甲、乙两种肥料各多少车皮,能够产生最大的利润 解:设生产甲种肥料x 车皮、乙种肥料y 车皮,能够产生利润z 万元。目标函数为0.5,z x y =+画出可行域。

把0.5z x y =+变形为22y x z =-+,得到斜率为2-,在y 轴上的截距为2z ,随z 变化的一组平行直线。由此观察出,当直线22y x z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M 时,截距2z 为最大,即z 最大。

解方程组181566,

410

x y x y +=??

+=? 得M 的坐标为

max 2,2,

0.53

x y z x y ===+=所以,

%

由此可知,生产甲、乙两种肥料各2车皮,能够产生最大的利润,最大利润为3万元。

小结:这两道例题在前面的内容中已经研究过约束条件以及相应的图象,于是在复习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再列出目标函数,利用直线平移法求出最大(最小)截距,进而求解 7、 课堂练习

课本第103页第2题 4、归纳总结

解线性规划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设出所求的未知数;列出约束条件;建立目标函数;作出可行域;运用平移法求出最优解。

(5)评价设计

1、课本第105页第3、4题

2、某家具厂有方木材902m ,五合板6002

m ,准备加工成书桌和书橱出售,已知生产每张书桌需要方木材2m 、五合板22m ,生产每个书橱需要方木料2m 、五合板12

m ,出售一张书桌可获利润80元,出售一个书橱可获利润120元,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桌,可获利润多少如果只安排生产书橱,可获利润多少怎样安排生产可使得利润最大 答:24000元,54000元,56000元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第六课大自然的文字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掌握课文中的所有的词语、汉字、要求 会读,懂意思,重点词语达到会读,会写,会理解,会用。 2.使掌握课文中的所有的句型,并能运用它们进行语言交际。 3.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和课文的结构,能结合课文情景使用。(二)能力训练点 1. 运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读懂每一句话,理解课文 内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2. 利用课文材料联系生活实际锻炼听说读写能力,逐步形成真实交际能力。 (三)情感渗透点 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大自然的文字,并掌握它们。 【教学难点】揣摩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短语或句子。 【教学方法】以探讨问题为主,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学习能力。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检查字词预习,讲解字词

第二课时阅读课文,串讲课文 第三课时阅读课文,串讲课文 第四课时课文材料的运用,实际练习 第五课时阅读并理解课文二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自学本课词语,掌握新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重点词语达到会念,会写,完全理解,会用。 2。能够结合实际,用新词表达意思。 【教学重点】掌握新词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重点词语达到会念,会写,完全理解,会用。【教学方法】引导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书,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提名背诵课文。 (二)检查词语预习 本课的词语比较多,要分清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保证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一般词语则通过课文的学习逐渐识读理解 1。每个人在小组中汇报词语预习情况。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案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设计为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节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本课内容主要了解情感如何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我们在情感中的成长,对正负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情感如何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我们在情感中的成长,对正负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

保持身心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情感产生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 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准备好相关材料及课件。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 父母与子女

师生关系 朋友关系 教师讲述:我们由于有了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使我们快乐中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美好情感 活动一:情景再现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思考:(1)阅读后,谈谈感想? 提示: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充满了回忆。在老师的小盒子里每一个小包都是他对这个学生的爱。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情境二 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的“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七年级(4)班的亮亮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在“向青春献礼”环节,亮亮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2)你如何看待东东和亮亮的情感体验? 提示:东东破案后的快乐体验;亮亮对父母产生情不自禁的感情。 (3)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教师讲述:在不同情境中我们会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要爱我们的父母。 情境三 浩浩代表班级参加年纪辩论会,发挥失常,感到心里不舒服。他决定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加强辩论技能的学习,希望在下一次辩论会中为班级取得好成绩。 (4)浩浩为什么心理感觉不舒服?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 提示:羞耻感表现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亲情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兴趣 2、领会到“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现细腻的至爱至情 3、学习把文章写得充实、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口语交流与书面写作 教学难点:写得真、写得实、写得细的体悟。 教学方式:启发式,合作交流式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只要我们生活在世间,或者说只要我们还 活着,我们就离不开亲情。可以说,世间的每一个人都浸泡在博大无比的亲情 中,世间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亲情吟唱着一曲曲沁人心脾的歌;世间的每一个人 无不对亲情在意,世间的每一个人无不渴望天空般高远大海般深邃的亲情。 二、请同学说一说有关亲情的诗句并出示汪国真的诗 我们的欢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 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深深的忧伤 我们可以走出家门 却永远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母亲的爱》汪国真 三、师生共同合作交流:用比喻句来表达对亲情的感悟 例:亲情,像一缕和煦的阳光,能融化我们心灵的坚冰;像一段舒缓的音乐,能抚慰你们心灵的伤痛。但更多的时候,亲情是一份淡淡的牵挂,无论身在何处,心里总有着甜甜的惦念和无尽的感恩。 四、看课件,谈体会。 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打动自己的细节和故事,并写一写 小结:亲情是一种深度,是一种没有条件、不求回报的阳光沐浴。亲情其实就是亲人

之间的感情,她的本质是关爱,是母爱、父爱、手足之情、血脉之情,长者对幼者的疼爱。可以说,亲情是最朴素的一种感情,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她只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 五、分析例文: 1.读《背影》、《祭妹文》、《陈情表》、《江城子》《我与地坛》,讨论这些文章为什么会打动人? 2.派代表发言 3.总结: 写得真 充分写得实 写得细 可见,要想写出讴歌亲情的文章,首先得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亲情的体验,更要有对亲情的品味。其次要有丰富的生活和思想。丰富思想有两个来源,一是自己的生活经历;一是通过对别人经历的体验丰富自己的思想。还需注意的是亲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表达时要注意化虚为实,使之具体化,形象化。 六、课堂练笔: 真情(亲情贺卡)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亲人的感情 ●七.布置作文 ●根据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这个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很多、很多,亲情,便是其中之一。它无处不在,家庭、 学校、社会都有它的身影,都有它的足迹。它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亲情是风雨中的一把伞,是冰天雪地的一堆篝火,是荆棘荒途上的一朵玫瑰。亲情是一种力量,它能够给予人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它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它能够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生活是不能没有亲情的,而生活里就时时有亲情在温暖着我们。 ●请以“感受亲情”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可写记叙文,叙事性散文,小小说等,但必须是记叙类文章;②所写 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③意自定,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都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大自然的 文字及他们的作用。 4、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咱们一起初读了前苏联著名的自然科学家伊林的作品——(指黑板, 齐读课题)《大自然的文字》。 2、咱们就继续来认识大自然中的文字。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班速读课文,想一想:课题中的“文字”在文中指什么? 2、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板书后述:大自然好像一本书,大自然的文字指的就是书中的“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课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比作一本书,把大自然中的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石比作文字。 三、指导学习第一种文字——北极星 师:这些“文字”,都告诉我们什么信息呢?拿起书,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生:看星座可以辨别方向。 师:你从哪个句子读出来的? 生:即使他们没有罗盘,也照样不会迷失方向。 师{示句子}谁再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 师:你从这个句子又读出了什么 生:即使没有任何工具,在有北极星的地方也不会迷失方向。 师:看来星星还可以帮助人们辨别方向(板书:辨别方向),找到回家的路,功劳可真不小。 四、指导学习第二种文字——砧状云 师:可是天空这本书的文字还远远不止这些,再读读课文,你还知道了什么?生:在夏季,有时会出现左右伸出两个尖头的云山,这座云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每当这时,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否则会毁掉飞机。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从课文中知道的。 师:那你来给大家读读。[生读]炎热的夏季,远远耸立着一座白色的云山,从这座云山的左右伸出两个尖头,山变得就像铁匠的铁砧了。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预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如果在它里面飞行,它会把飞机毁掉。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与反思

部编人教版七下道德与法治《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2课时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 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保持身 心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 从而正确认识情感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知识目标了解情感的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 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情感的产生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 的影响;在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 教学难点: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由于有了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我们得以在快乐中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 探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美好情感 活动一:情景再现 情景一:在学校的退休教师欢送会上,我的班主任 王老师捧着一个小盒子走上讲台。他打开盒子,里面有 许多用细绳扎好的小包儿,上面写着日期。王老师找了 一阵后,打开一个小包儿,翻看里面的一沓纸片,最后 抽出一张发黄的纸。啊,那竟然是我父亲30年前的一份作业! 王老师指着那些小包儿说:这就是我的回忆,每年 我都要留出每个学生的一份作业,然后整理好,编上号。我经常翻阅,仿佛又重新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多少学生啊!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一张又一张的小脸儿,一个又一 个的班级许多人我都记得很清楚那些令我非常满意和让 我伤心过的学生不管怎样,我爱他们所有人。 思考: (1)阅读后,谈谈感想。 提示:王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充满了回忆。在王老师 的小盒子里每一个小包都是他对这个学生的爱。 教师总结: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 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感受生活体验亲情作文指导教案

感受生活体验亲情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借助多种方法充分感受和体悟亲情。 2、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来表达和抒发亲情。 教学设想: 通过学生的自主写作,自由表达的方式来体现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创造力。学生在作文中普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话题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2、话题作文如何选材。 以上两点,学生在作文时,普遍存在模糊认识,所以很有必要通过作文指导来解决。这节作文课以一道作文题为例,指导学生正确选材,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学习正确、恰当的选材和多角度立意。 教学难点: 如何捕捉动情点 教学方法: 谈话法、发现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家庭是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也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但是,你是否感受到家庭中的亲情,体会到相互的关心和付出了呢?或许,今天的作文课能够给我们一点点启示。 板书课题:感受生活体验亲情 二、范文引导 出示范文,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片段):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小,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在一起,就是整个世界。 师:母亲瘦,儿子小,为什么夫妻俩还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呢?你们会怎样理解这两个词的意境呢?想好了就说。 三、捕捉细节体味亲情 生1: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母亲年龄大,儿子年纪小,都怕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 师:不要给老师说,直接给大家说就行。(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更乐意发言。)

生2:我是这样想的:是为了让母亲、儿子呼吸更多的新鲜空气,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 生3:我是这样想的:是为了让母亲、儿子尽情欣赏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生4:“我”孝敬母亲,是一片孝心;妻子疼爱儿子,是一片爱心。如果飞快地背过去,会让他们感觉到不舒服的。 生5:我也是这样想的:如果每一个人都像大家说的那样细心、关心、呵护老人和小孩的话,那么,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学生争先恐后,大家一发不可收拾的气势) 四、激发体验,浅谈感受 师:老师听了你们的发言,已经按捺不住了,也想表达一下内心的情感,(唱了两句: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师:谁能举一个你身边的例子,说说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学生纷纷举例)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请每人选一至两个最精彩的写在本子上,展示一下自己的风采。

《大自然的文字》公开课教案

《大自然的文字》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要求: 1.结合学生质疑,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写了哪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这些文字介绍了哪些知识,怎样才能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介绍自己认识的一种大自然的文字。 3.凭借课文培养学生的批评思维能力。 二、设计思路: 1.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是模仿别人说话,不是用别人说话的方式取代自己原有的表达方式,而是说自己想说的话,让自己的表达能力自然生长。 2.进行板块设计,力求简洁。预设越充分,越容易控制学生。同时尽量不要表扬孩子的学习表现(这也是一种外在控制),更多地关注学生对文本及语言本身的兴趣。 3.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从提出问题开始。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判断主旨: 1.导入新课。 2.出示伊林的介绍,指名读。伊林是前苏联作家。他从小就对大自然、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童年时他常守在蚂蚁窝旁观察蚂蚁的生活习性,在厨房里制造肥皂,按照配方制作鞋油……这些都为他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为孩子们创作了《十万个为什么》等几十部脍炙(kuàizhì)人口的科普作品。他的作品知识性强,文笔流畅生动。 3.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伊林为什么要为孩子们写这篇文章。(二)自读课文,解决疑问: 1.在初读课文时,同学们还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出示问题)谁来读一读? 2.自由读课文,自己尝试解决。 3.讨论交流,教师倾听、指导。重点抓住“作者为什么把星星、云、石灰石、花岗石称为大自然的文字”这一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这些文字中蕴含的知识。(三)体会写法,仿写片段: 1.说说你认识哪些大自然的文字,介绍给同学们听听。 2.看看课文是怎么生动地介绍“大自然的文字”的?指名读句子,说说体会。(1)云,也是天空这本大书上的文字。(2)贝类是海洋里的居民。(3)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 3.仿写片段,交流。(四)尝试进行批判阅读: 1.课文里的哪些知识很有意思,一下子就吸引住了你? 2.哪些知识让你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产生了怀疑?(五)总结课文,推荐读物:

七年级下册道法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2课时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李度一中陈海思 1 教学分析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郑燮的《新竹》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保持身心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能力目标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情感对我们成长的意义 知识目标了解情感的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情感的产生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在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 教学难点: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父母与子女

师生关系 朋友关系 教师讲述:由于有了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我们得在快乐中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美好情感 活动一:情景再现 情景一:在学校的退休教师欢送会上,我的班主任王老师捧着一个小盒子走上讲台。他打开盒子,里面有许多用细绳扎好的小包儿,上面写着日期。王老师找了一阵后,打开一个小包儿,翻看里面的一沓纸片,最后抽出一张发黄的纸。啊,那竟然是我父亲30年前的一份作业! 王老师指着那些小包儿说:“这就是我的回忆,每年我都要留出每个学生的一份作业,然后整理好,编上号。我常翻阅,仿佛又重新回到了过去的岁月……多少学生啊!我闭上眼睛,就能看见一张又一张的小脸儿,一个又一个的班级……许多人我都记得很清楚……那些令我非常满意和让我伤心过的学生……不管怎样,我爱他们所有人。” 思考: (1)阅读后,谈谈感想。 提示:王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充满了回忆。在王老师的小盒子里每一个小包都是他对这个学生的爱。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品味情感中成长》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情感如何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 识我们在情感中的成长,对正负情感体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保持身心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美好情感的产生、作用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 们的影响;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学习方法】

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体味美好情感 问:请同学们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 本节课我们就在学过以上内容的基础上继续深入了解、品味情感。先请同学们欣赏电影主题曲,在欣赏歌曲的同时体味其中 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视频播放】《厉害了,我的国》 弐、新课讲授 小结:歌曲中体现的骄傲、自豪、快乐、幸福就是美好的情感。 问:说出日常生活中我们感受最深的美好情感还有哪些? 学生活动:父母子女之间的亲情、朋友之间的真挚友情、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美好...... 以及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体验 小结: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

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问:这些美好情感是怎么产生的呢? 【多媒体呈现】图片展示亲情、友情、对祖国的爱国情.... 结论: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 问:如何获得美好情感? 【学生活动】结合自身体验和感受讨论; 重点感受获得美好情感的途径之一:阅读。 【学生活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读书体会 【拓展】中国诗词大会总冠军雷海为的冠军之路。介绍:在他37 岁这一年,他参加了《中国诗词大会》,并以压倒性的胜利ft 败了曾摘得《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双冠军的北大 硕士,赢得了冠军。 问:作为一个外卖小哥,每天风里来雨里去,工作繁忙、枯燥,甚至有些艰辛,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十几年坚持读诗、背诗,

第七课 亲情之爱 精品教案

第七课亲情之爱 第1课时家的意味 一、知识目标 了解家庭的含义、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确立,明确家的丰富内涵。 二、能力目标 能够领悟家的内涵,用实际行动表达孝敬之心。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家庭、孝敬父母的情感。 重点:家的内涵。 难点:理解家的主要特点。 【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听音乐《回家》。 思考:这首歌表达了什么情感?(思念家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特别想家、想父母的时候?那种感觉是怎样的呢?那么,家是什么呢?你想有个什么样的家?你能为家做点什么?这正是我们今天要一起探讨的内容——家的意味。 活动:阅读教材P71运用你的经验,回答: 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说说“家”是什么。 答案提示:此问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家,如:家是地域,家是住所,家是温暖的避风港,家是心灵的港湾。 一、生命的居所 1.教师:家是一生读不完的书,只有动真情才能读懂它。家不仅仅是我们居住的场所,更是我们身心的寄居之所,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我们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哺育和支持。 2.阅读教材P72探究与分享,回答: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承担着多种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分享你对家庭功能的认识。 答案提示:物质生产功能:农村家庭承担着包土地进行生产的功能,城镇个体户家庭承包着生产经营的功能。经济功能:家庭成员就业获得家庭经济收入。休闲娱乐功能:家庭是家人经常性的休闲娱乐场所。教育功能:家庭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学校,不仅幼年受家庭教育,而且人人都要受家庭文化的影响。 3.阅读教材P73阅读感悟。 (1)学生分享这两个故事。 (2)思考感悟,从这两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答案提示:(1)略。(2)体会到了家不只是一所房子、某个地域,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是我们心灵的港湾。 4.教师:家是一个地理位置,是我们的生活场所,是人群集合体……但它又不等同于这些,它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才能体味那一份温暖。

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

24、大自然的文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 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理清层次。 3、学习生字新词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平时我们喜欢到大自然去游玩吗,为什么喜欢,我的原因是: 大自然丰富多彩,他充满着生命的神奇与魅力 大自然奥妙无穷,她满载着人类的历史与未来 大自然用她那宽广的胸怀培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人类 大自然用她那美丽的容颜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篇有关大自然的文章, 它将指点我们去聆听大自然的语言 它将引领我们去领略大自然的风采

这篇文章就是—— (生:《大自然的文字》) 板书大自然的文字。 2、知道作者是谁吗,是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 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 课件介绍伊林。 3、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大自然的文字是什么样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大家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速读课文,初步找到自己的答案。明确大自然的文字指的是什么。 (星、云、石等物帮助人们辨别方向、了解历史等,它可以使我们了解信息,增长知识。) 2.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勾出生字新词,边读边想这些词语在课文中表达的意思。 三、学习生字新词。小熊、耸立、预兆、铁砧、砧状云、罗盘、星座 1、读这些词语,你提醒大家那一个字注意读好,(兆、砧) 2、你给同学们介绍那个新词的意思,(学生解析词义) 预兆:于是将要发生某种事情或情况。 铁砧:锤或砸东西时点在地下的器具称为“砧”,砸钢铁材料时用由于铁制成的就是铁砧。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略。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情感如何产生;分析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理解生活中不断创造、传递美好情感体验。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学生参与讨论、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探究合作解决问题,从而正确认识我们在情感中的成长,对正负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传递正面情感体验,把握好负面情感体验对生活的影响。保持身心愉悦,逐步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情感产生及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生活中传递正面情感体验。 教学难点:负面情感体验对我们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显示图片) 父母与子女 师生关系 朋友关系 教师讲述:我们由于有了父母的爱、老师的爱、朋友的爱使我们快乐中成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体味美好情感 活动一:情景再现 (多媒体显示情景) 情景一 思考:(1)阅读后,谈谈感想? 提示:老师在教学生涯中充满了回忆。在老师的小盒子里每一个小包都是他对这个学生的爱。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情境二 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的“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七年级(4)班的亮亮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在“向青春献礼”环节,亮亮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2)你如何看待东东和亮亮的情感体验? 提示:东东破案后的快乐体验;亮亮对父母产生情不自禁的感情。 (3)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提示: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体验 教师讲述:在不同情境中我们会有着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我们也要爱我们的父母。 情境三 浩浩代表班级参加年纪辩论会,发挥失常,感到心里不舒服。他决定扩展自己的阅读范围,加强辩论技能的学习,希望在下一次辩论会中为班级取得好成绩。 (4)浩浩为什么心理感觉不舒服?这是一种什么心理表现? 提示:羞耻感表现 (5)浩浩这样的感受有什么意义? 提示:浩浩的是一种羞耻感的表现。 分组讨论:(6)怎样看待生活中的负面情绪 (1)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2)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动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思考:你知道哪些创造正面情感的技巧和方法? 提示:阅读教材,分组讨论。派代表回答。 教师总结: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我们不愿意被别人自己强迫喜欢或不喜欢,同样也不能强迫他人给予我们美好情感。但是,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我们知道了情感的怎样获得来源,同时掌握一些创造正面(美好)情感的技巧和方法:

亲情教案课件范文

亲情教案课件范文 亲情,是你生病时的探望与呵护,她使你在黑暗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增强你战胜病魔的决心。以下内容是为您精心的亲情教案课件,欢迎参考! 1.通过情感渲染,让学生感受亲情的伟大,并懂得珍惜身边的亲情。 2.激发学生尽情倾吐内心情感的表达欲望。 3.初步领会“我手写我心”的习作真谛,学会运用生活化的典型细节描写来表现亲情。 1“创设情境——吹醒亲情”,打开学生封闭的感情的大门; 2“回顾体验——寻觅亲情”,感悟真情,搜集素材; 3“链接文章——感悟亲情”,授之以渔; 4“捕捉细节”,抒写真情,完成作文。 (一)创设情境——吹醒亲情

1.用多媒体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这首歌曾打动了亿万电视观众,唯情能动人,唯情才成文。感恩,源于心灵深处的感动与真诚,源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亲情,是你生病时的探望与呵护,她使你在黑暗里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增强你战胜病魔的决心;亲情,是你顿挫时的鼓励与支持,她使你在绝望中感受到无私的胸怀,鼓舞起你继续前行的信心;亲情,是你得意忘形时的棒喝,她使你在骄横无比时感受到严厉的目光,保证你正确前进的方向。亲情是,冬天里最温暖的一缕阳光,即使再寒冷,也让我们感觉温暖如春。 板书:感悟亲情品味细节 (二)赏析美文,感悟亲情 有一种爱可以超越生死,那就是亲情之爱。如今,我们长大了,渐渐远离了父母的视线,有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天空,却忽略了他们依然为我们忙碌不休的身影,忽视了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我们实在需要一个时间,一份空间,来好好地一下我们的情感,走近父母,走近我们身边的亲人……老师特地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篇感人至深

的美文与同学们一块儿来欣赏,看看这篇文章是如何通过细节来反映亲情的,请听配乐散文《秋天的怀念》。 看同学们的的表情,老师知道同学们已经被这篇文章中的某些细节深深吸引住了,那么,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说说,文中哪些节打动了你? 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结合文中的语句来谈打动你的理由。不过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讨论中,同桌之间、小组之间可以互相讨论,尤其是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更应当具体一些。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作交流,然后小组评议,选派代表发言) (三)回顾体验,寻觅亲情 也许我们的生活中不会有如此悲情的故事,不会有如此震撼的事件,但我们的生活中绝不缺少让人感动的亲情,这亲情凝聚在微不足道的东西中,融化在平平常常的小事中,或许只是一句很普通的话语,或许平实得你丝毫不在意,然而 __的点点滴滴,却往往更能体现出亲情的伟大。

最新六年级《大自然的文字》教案(精品)

六年级《大自然的文字》教案 教学目标: 1.初读破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品读、美读,赏析语言,理解重点。 3.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研究自然、利用自然的热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祖国大好河山风光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热情。 二、介绍作者: 伊林(1895—1953),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代表作有《十万个为什么》《在你周围的事物》《自动工厂》《原子世界旅行记》《人怎样变成巨人》等。 三、字词: 淫雨铁砧漂砾毒蕈 四、介绍伊林作品特点: 内容丰富文笔流畅深入浅出回味无穷 五、串讲课文: 主要内容:⑴说明书本上的文字及其作用,引出大自然的文字 ⑵介绍了几种大自然的文字,说明其中蕴含的知识和生活的智慧。 ⑶学会大自然文字的方法及意义。 结构形式:总——分——总结构清晰详略得当 说明方法:打比方分类别举例子 写作特点:

1.语言生动浅显,明白如话 2.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 3.说明与记叙、描写、抒情相结合 4.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六、作业 1、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一种你熟悉的大自然的文字。 2、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生存手册》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本书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请大家速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读课文,教师画书样)明确:大自然好像一部书,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书中的星、云、鸟、石等物。 2.大自然这本书可分为两个分册。下面,请大家依据课文给分册取书名并编写目录,让我们共同尝试编书的滋味,好吗?明确:这两本分册,一本叫神奇的.天书;一本叫有趣的地书。神奇的天书的目录有星、云、鸟;有趣的地书的目录有石灰石、漂砾。(板书) 3.大自然这部书就像老师画得这么厚吗?这有多厚、多重?(请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大家看板书,根据你所掌握的说明文知识,说说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教师小结:本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然后分天空和大地,列举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加以说明,读来趣味盎然。 三、品读课文,感悟重点 1、保请学生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段文字,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可以按照这种形式叙述:文字-情态-破译的内容。(情态主要包括位置、形态、高度、飞姿、叫声等)启发引导:(用多媒体)出示一个画面(雷雨云图片),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语段,带领学生体味文章是怎样描述和破译这种云的。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赏析自己喜欢的语段。

24、大自然的文字_教案教学设计

24、大自然的文字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这里的文字指的是知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自然中充满各种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探索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理解“天上的每一颗星就是一个字……”等句子。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提到文字,我们首先会想到书本上的文字,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文字却与我们书本上的文字不同,它是新奇的、有趣的。那么它是什么样的文字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前苏联自然科学家、科普作家伊林的《大自然的文字》。(板书) 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星座罗盘…… 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大自然的文字是写在哪本书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指的是什么?请大家速读课文,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读课文,教师画书样)明确:大自然好像一部书,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书中的星、云、鸟、石等物。 2.大自然这本书可分为两个分册。下面,请大家依据课文给分册取书名并编写目录,让我们共同尝试编书的滋味,好吗?明确:这两本分册,一本叫神奇的天书;一本叫有趣的地书。神奇的天书的目录有星、云、鸟;有趣的地书的目录有石灰石、漂砾。(板书) 3.大自然这部书就像老师画得这么厚吗?这有多厚、多重?(请学生用恰当的词语来形容)大家看板书,根据你所掌握的说明文知识,说说文章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教师小结:本文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比作文字,然后分天空和大地,列举我们周围的自然现象加以说明,读来趣味盎然。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感悟重点 1.请学生从“神奇的天书”和“有趣的地书”中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某一段文字,讲给大家听,看谁讲得好,可以按照这种形式叙述:文字-情态-破译的内容。(情态主要包括位置、形态、高度、飞姿、叫声等)启发引导:(用多媒体)出示一个画面(雷雨云图片),请学生找出相关的语段,带领学生体味文章是怎样描述和破译这种云的。然后学生自由发言,赏析自己喜欢的语段。 2.引导深入:品味本文语言生动有趣的技巧,重点赏析第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制七年级下册《在品味情感中成长》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2课时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关注自己的情感,形成通过情感积累逐步涵养情怀、陶冶情操的意识。 2、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情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树立主动、积极影响身边环境的观念,创造、传递情感正能量。 能力目标 1、学会创造正面情感体验。 2、学会通过传递积极情感影响身边环境,提高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 知识目标 1、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 2、正确认识负面情感 3、理解传递情感正能量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体味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传递情感正能量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查阅、准备相关资料并进行加工整理。

2、设计教学环节,制作PPT课件。 3、课前安排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学生准备 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就像一幅炫丽的画卷,丰富多彩,饱含情感。我们多姿多彩的人生更是离不开丰富的情感世界。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丰富着我们的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让我们的青春更有活力和光彩。那我们应如何品味情感,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五课品出情感的韵味中的第二课时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二、讲授新课 板块一:体味美好情感 过渡:我们首先来探究与分享 课件展示: (一)体味美好情感的作用 情境一东东喜欢看侦探小说,常常一看就是一夜。有时,他根据故事情节就能够准确“破案”。他觉得在读侦探小说的过程中有一种快乐的体验。

情境二七年级(4)班的亮亮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在“向青春献礼”环节,亮亮邀请父母一起分享了他成长中难忘的故事。说到动情之处,亮亮情不自禁地与父母相拥而泣。 设疑: (1)你如何看待东东和亮亮的情感体验? (2)在生活中,你有哪些美好的情感体验?说出来与同学分享。 学生思考发言。 教师小结:东东在看小说的过程中身心愉悦,有一种快乐的情感体验。这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体验。亮亮在参加以“成长”为主题的青春仪式时增进了与父母的情感。这是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获得的美好的情感体验。 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美好情感。 过渡:美好情感让我们身心愉悦,丰富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那我们有哪些方式可以获得美好情感呢?结合以上情境,我们来自主探究。带着三个问题自读教材。 课件展示: (1)结合以上情境,说说生活中我们获得美好情感的方式有哪些? (2)有人说:“美好情感是与生俱来的。”又有人说:“美好情感可以从他人身上索取。”你赞同他们的观点吗?为什么 ? (3)美好情感的作用?

初中道德与法治《在品味情感中成长1》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体味美好的情感,积极传递情感正能量。(重点) 能力目标:学会在生活中获得美好的情感,学会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学会传递情感正能量。 知识目标:了解获得美好情感的途径,知道负面情感对我们成长的意义,掌握情感交流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情感世界,关注自己的情感状态,不断创造、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会让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今天让我们一起在品味情感的过程中共同成长。 出示《学习目标》请学生朗读。师: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

二.探究新知 (一)体味美好情感 活动一:观看朗读者栏目《父与子》的视频,思考问题:观看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要求:举手抢答并加一分。(记录员做好记录)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进行总结并齐读:一、体味这些美好情感的意义是什么?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师:这些美好的情感是怎样获得或体味的呢?请同学们速读课本P47- P49 概括3 条。 请生回答后师明确:二、怎样获得或体味到美好的情感?(重点) (1)情由心生,美好的情感是在人的社会交往、互动中自然引发的,不能强迫。 (2)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 美好的情感。 (3)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

可以让我们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你说我说:还有哪些方式可以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1、2、3、4、 小组合作:在我们身边可以怎样获得或体味?出示校园图片。 生积极展示。 ·一分钟速记重点知识点,之后学生展示并及时鼓励。 过渡: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出示图片:体会负面情感。 活动(二):阅读感悟“童话大王”郑渊洁在朗读前接受主持人董卿的访谈时,曾提到,在自己小学时因为调皮,被说成“郑渊洁是这个班上最没出息的人”,甚至被学校开除了。思考:1.假如是你,听到别人这样评价你,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又会怎么做呢?郑渊洁在被老师批评后,回家写了检查。他回忆说:我将检查呈上。那篇检查我下了功夫,写成了小 说。2、郑渊洁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 总结:三、怎样正确对待负面情感①体验负面感受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②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也可以让我们从中

1《亲情》作文教学设计

亲情 教学内容分析: 亲情,特指亲人之间的那种特殊的感情,不管对方怎样也要爱对方,无论贫穷或富有,无论健康或疾病,甚至无论善恶。 本设计就是从歌曲《亲情》入手,因为学生特别喜欢听歌,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感官上初步体会亲情。然后通过“说一说”现实中真实的故事来理解亲情;通过“想一想”现实中的例子来思考亲情的重要,幸福的含义;通过“议一议”来讨论亲情的可贵;通过“读一读”来品味亲情的魅力;通过“写一写”来表达亲情的理解。 教学对象分析: 本教案主要针对中学生。现在的学生有很多是留守学生,父母大多长年在外打工,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在家里照顾。而他们又无法真正代替父母亲,因而在情感上太偏激。这种亲情的缺失必将导致学生体会不到亲情的可贵,体会不到亲情的重要。 教学目标: 1、感受亲情,体会亲情 2、学会用真挚的语言表达亲情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听歌曲《亲情》导入: 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爱:母亲! 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母爱! 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二、说一说 1、听老师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 1999年10月3日,在贵州麻岭风景区,正在运行的缆车突然坠毁,36名乘客中有14位不幸遇难。而就在缆车下滑即将坠地的那一瞬间,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潘天奇和妈妈贺燕雯用双手托起了自己两岁半的儿子。结果,儿子潘子灏得救了,这一对年轻的父母却失去了生命。两个人把孩子举起来了,这是一个伟大的壮举,这个壮举也许是出于父亲、母亲的一种本能,也许是出于他们对孩子的一种爱,也许……,潘子灏的生还,是他父母的双手托起的一个奇迹。在生和死的瞬间,父母想到的并不是自己,他们用双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这就是父母之爱。 2、同学之间分小组互相述说你所知的真情故事,然后推选出一位给大家讲一讲。(用《真情树》配乐) 三、想一想 1、去年6月一个夜晚的一场大面积泥石流,在一瞬间就冲毁了四川省美姑县的4个村庄,吞噬了一百五十余条生命。一位年轻的母亲,不顾自己的大腿已被乱石压断,在齐腰深的泥石流中双手高举着仅有几个月大的婴儿,艰难地挺立了四个多小时。她一直坚持到清晨,等来了救援的人们,婴儿竟然毫发无损! 2、下面是一片同学的习作,思考:“我”为什么幸福? “摇呀摇,摇呀摇,摇到外婆桥……”不知是谁轻轻哼了一句,把我从思绪中拉回。外婆桥,外婆桥,外婆一定又在把我“瞧”了。我的眼前仿佛又浮现出了她探着矮小的身子,站在高高的门槛上,踮脚倚门盼望的情景。此时,一股浓浓的亲情如春天那温暖的阳光,洒进我的心田,令我感到幸福无比。 四、议一议

大自然的文字的教案

关于大自然的文字的教案 一、由“文字”引出课题,《大自然的文字》。 1、板书“文字”。 问:你知道什么是文字吗? 2、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课文《石头书》吗?除了石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事物有文字呢? 揭示课题。 二、自学课文。 要求: 1、读通、读顺课文。 2、勾画出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弄懂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正音,评议。 2、交流字词的意思。 铁砧星座罗盘…… 3、说说为什么用大自然的文字作为课文题目? 四、引导学生琢磨、体味重点句子,让学生体会从小怎样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 1、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举了哪些例子说明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对人类的作用,划出有关句子。 2、交流勾画的句子。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如:“飞行员知道,砧状云是雷雨的征兆,应该离它远些才好。”从这句话我知道了云也是大自然的文字,飞行员可以根据砧状云的位置预测到雷雨,及时避开它,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3、朗读课文2-6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

(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可以辨别方向,观察气象,了解历史的沧桑。) 4、认识大自然的文字有很多的好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学会认识大自然的文字呢? ⑴、自由读课文最后一段,想一想。 ⑵、指名说一说。 ⑶、齐读课文最后一段。 五、小结课文,拓展延伸。 1、小结课文。 谈一谈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延伸。 ⑴、你还收集到大自然的哪些文字?四人小组交流。 ⑵、各组指定人员向全班汇报。 六、课后实践活动。 各学习小组把收集到的资料汇集起来,出一份以《大自然的文字》为主题的小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