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苏教版三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典型例题

(完整)苏教版三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典型例题
(完整)苏教版三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典型例题

三年级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

1、在一张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2、张大伯要利用一面墙围一个长方形鸡圈,如果这个鸡圈长10米,宽8米,围这个鸡圈最少需要多少米塑料网?

3、把两个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拼成的图形的周长各是多少厘米?

4、小青把一张边长20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剪成5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每张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5、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6、一根铁丝可以围成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如果把这根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7、把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铁丝框架改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8、将边长是20厘米的正方形硬纸板,剪成同样大小的四个小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9、一张长10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把它剪开成两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每个小长方形纸片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画图解答)

10、有一个正方形边长10分米,把它切割成四个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11、一张长方形纸片,长4分米,宽3分米,用这张长方形纸片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1)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2)余下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公开课教案

道坪中心小学数学公开课教案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题: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时间:2018年10月18日 执教人:侯步钧 教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80页例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 熟练辨认各种图形。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践探讨,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难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方法:观察思考、动手实践 教、学具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量角器等。 学生:直尺、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所学各种图形图,复习讲解四边形的定义和特征。 ⑴四边形的定义:即是有4条直的边围成的四个角的图形叫四边形。 ⑵四边形的特征: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不一定是直角) 启发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 2.导入新课 上述四边形中,对边两两相等且四边不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我们称为长方形;四边都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我们称为正方形。 [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 二、探究新知——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学题例2 1.长方形:

特点:对边相等且4边不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正方形: 特点:4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三、情感体验 1、请画出一个长6格、宽3格的长方形和一个边长3格的正方形。 四、数学医生 观察下面各图,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在()里打√,不是的在()里打×。 五、学以致用——课堂巩固 “练习十七第1、2、3、4 题”。 六、知识反馈 本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其特点是: 长方形:对边相等且4边不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七、社会实践探索 “练习十七第 5、6、7、8 题”。 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 长方形:对边相等且4边不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4条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资料讲解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 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图形与拼租,84——8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通过“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重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准备】作业纸,卡纸,直尺,三角板,彩笔,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师:老师带来了几张照片,拍的是我们学校的花坛和树木。春天来了,为了保护我们学校的花草树木,学校安排小丽做保护花草树木的警示牌。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警示牌都有什么形状的呢?生答。这可难住了小丽,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警示牌可怎么做呢?做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警示牌就要先研究他们的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师: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他有几条边?生答 师:长方形是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那我们先给他们起个名字。 上面的边叫上边,下边,左边,右边。同学们,由于上下一组边相对我们叫他对边。那左右一组边也相对我们叫他什么? 生:也叫对边 师:现在我们就研究这两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长方形,先来猜一猜这两组对边有什么特点。 生:上边和下边相等,左边和右边相等。 师:让我们来验证一下吧。 师:大屏幕出示活动要求: 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你们手里的长方形纸片、直尺和作业纸,运用折一折或量一量等方法,找出长方形的边有哪些特征? 折纸的小组一定要对折,然后总结对边的特点。老师演示。 量边的小组要用直尺量出作业纸上长方形四条边的长度,并记录在作业纸上,然后总结对边的特点。 注意:每个小组只要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即可。 一会我找小组代表上台说出你们小组的发现。我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又快又准确。做完后请同学们坐端正。 小组讨论。 学生上讲台演示,说出自己小组的结论。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计算题型

特殊四边形的周长计算 一、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C= a ×4 题型1:已知边长求周长。(直接运用公式) 例1、小红用直尺和铅笔画了一个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题型2:已知周长求边长。(公式的逆运用) 二、长方形的周长计算。 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 = (a + b)×2 题型1:已知长和宽,求周长。(直接运用公式) 例1、(一)填空。 (二)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比长少2厘米,你能求出它的周长吗?

题型2:已知周长和长,求宽。 题型3:已知周长和宽,求长。 例3、一个长方形游泳池的周长是30米,小明量出它的宽为5米,如果小明不量它的长了,你能用学过的方法帮助他算出游泳池的长吗? 练习操练: 一、填空 1、 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2、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 )。 3、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 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 )米。 5、长方形的长是7米,宽是3米,周长是( )米。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它的周长是( )米。 7、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分米,它的边长是( )分米,也是( )厘米。 8、一个长方形,宽3厘米,长是宽的2倍,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 9、一条绳子长8米,正好绕正方形桌面一周,这张桌子的周长是( ) 10、长方形相邻两边的和是这个长方形周长的( )。 11、用8根2厘米的小棒摆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 12、下图是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如图所示。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正方形, 能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12 cm 剩下的图形是一个( )形。 18cm 二、判断,在( )内对的打“√”,错的打“×”。 1、 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8-60页的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并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2.培养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材简析】 教材先让学生在教室或类似的生活场所里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再引导学生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加深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认识。然后把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进行比较,体会相互间的联系,揭示长方形的长、宽及正方形的边长等概念。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对长方形、正方形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 【教学准备】一副三角尺、正方形长方形纸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藏在我们教室中的数学知识。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到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的,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 2.举例。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可见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PPT出示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自主探究,发现特征 1.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谈话:我们先来研究长方形的特征,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了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 学生汇报。 (2)验证 谈话:同学们的猜想到底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能用什么办法证明一下呢?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想办法验证一下长方形是不是真的具有这些特点。 问:你打算用什么方法验证? 分组活动。 (3)交流、总结 问:你发现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的两条边叫做邻边。 问:你是怎样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的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4)问:长方形的角有什么特点呢?指名回答并板书。 问:你是怎样发现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的?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小结:我们通过自己折一折比一比,并用三角尺的直角量、比,发现了长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word完整版)小学三年级面积和周长应用题

(1)一部电视机荧光屏是个长方形,它的宽是34厘米,比长短10厘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75米,是宽是3倍,这块菜地的周长和占地面积各是多少? (3)一块正方形菜园,它的四周用长24米的篱笆围了起来,求这块菜园的面积? (4)一个长方形的人造滑冰场,宽是25米,长是宽的2倍少2米,求这个滑冰场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5)一个篮球场的长是26米,是宽的2倍,这个篮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占地多少平方米? (6)朱伟绕正方形操场跑了3圈共计1200米,求这个操场的每边长多少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7)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3厘米,使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宽必须增加多少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比这个长方形多多少平方厘米?

(8)有一个长方形草地,长14米,宽9米,现在要扩大草地,长增加7米,宽增加3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3.有一块菜地,长12米,宽8米.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14. 一个长方形花池长18米,宽3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如果把它的宽延长2米,长不变,它的面积增加多少?周长增加多少? 15. 有两个正方形,第一个正方形边长10米,正好是第二个正方形边长的2倍,第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比第二个正方形的面积大多少? 16. 一根铁丝能做一个长2分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如果用这根

铁丝做两个同样大的正方形,那么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应是多少厘米? 17.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正方形的周长是40分米,如果长方形的长是12分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18.一块边长为2米的花布,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平方分米?把它做成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手帕,可以做多少块? 19.一块边长是80厘米的方巾,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周长呢? 20.一个长方形长20分米,比宽多5分米,这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 21.一块菜地长8米、宽5米,平均每平方米收菜16千克,在这

三年级周长的应用题

二、周长应用题 1、一只蚂蚁沿着一个长1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的边爬行,它要爬多少厘米才能回到起点? 2、一条小路环绕着儿童游乐场,游乐场周长应是多少米?

3、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4、在下面的空白地方画一个长是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并列式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 5、红星小学操场的长是70米,宽比长短5米。亮亮绕着操场跑了2圈,他跑了多少米?

6、一段铁丝长84厘米,做了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框架后,还剩多少厘米? 7、一块手帕的边长是2分米,用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 8、森森小学操场原来长80米,宽40米,现在将它的长和宽各增加20米,现在绕操场跑一圈共跑多少米?

9、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10、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操场的长和宽各是多少米? 11、一个正方形菜地与一块长方形菜地的周长相等。正方形菜地边长40米,长方形菜地长50米,长方形菜地宽多少米?

12、王大妈沿着一条河用篱笆围一个长25米,宽10米的长方形菜地,最少需要准备多长的篱笆?(5分)(见左图) 13、一块正方形菜地,边长是5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如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 14、用6个边长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周长是多少厘米?

15、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16、把一张长3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最大的正方形,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7、把两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拼法?(画图)。并算出周长。

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易错题

一、填空题 1、一个周长2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另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和这个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2、湖滨路种了一排柳树,每相邻两棵树之间的距离是6米,小明从第一棵跑到第100棵,一共跑了( )米。 3、56比( )多38;5的( )倍是75。 4、在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中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5、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面的周长大约2( ) 数学书封面的周长大约是9( ) 6、把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分成四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每个小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7、小明和3个好朋友去公园玩,公园门票每张26元,一共要付( )买门票。 8、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50米,宽50米,小刚每天沿着这个操场跑2圈,小刚每天跑( )米。小刚一个星期跑5天,一个星期小刚跑了( )米。 9、小红家离学校300米,往返3次要走( )米。 10、右图是一个被分成甲、乙两部分的长方形,请你比较 两部分周长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二、画图题。 小芳用12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长方形。你能帮她设计出不同的拼法吗?在下面的方格纸上用尺子画一画,并标出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是多少。(每小格的边长是1厘米) 甲 乙

三、解决问题 1、小雨家养鸡和鸭一共100只,卖掉18只鸡后,鸡、鸭的只数一样多。请问原来的鸡、鸭各多少只? 2、小红和小芳比赛跳绳,小红3分钟跳了297下,小芳4分钟跳了368下,谁跳得更快一些? 3、一条小路的一边栽种16棵松树,每两棵松树之间栽种3颗竹子。一共栽种多少棵竹子? 4、小新家离学校850米,一天上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发现忘带书了,于是她返回去拿书,再回学校,请问这天她一共走了多少米? 5、如图是一面靠墙的长方形场地,长16米, 宽10米。现将其中划分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场地 作为鸡舍,并围上篱笆。剩下部分做菜地也围上篱笆,求(1)鸡舍的周围的篱笆是多少米?(2)菜地的周长是多少米?10 米 16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三年级)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1.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过程,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基本特征。 2.培养、操作及思维的能力。 3.培养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出示教室立体图。 谈话:同学们,在教室里你们能找出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先用手沿着边围一围,再让我们把它描下来。(在黑板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 2.举例。 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我们常见的图形。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1)猜想。 仔细观察黑板面,课桌面以及画在黑板上的长方形,你发现长方形的边和角有什么特征?也可以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 请学生汇报。 (2)班内交流,总结。 (板书: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对边相等) 讲述:我们把相对着的边叫做对边,相邻边叫做邻边。 小结:刚才同学们用折、量、比这些方法说明了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讲述:通常我们把长方形长边的长叫做长,短边的长叫做宽。 小结:长方形有四条边,对边相等,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就是长方形的特征。 4.研究正方形的特征。 通过电脑演示长方形的变化,呈现正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 引导学生依据研究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的方法,自己去发现正方形的特征。 全班交流并总结出正方形的特征。 讲述: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边长。(板书:边长) 5.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三、应用拓展 1.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再将围成的长方形改成一个正方形,2.用两副同样的三角形,分别拼成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3.用长方形纸折出正方形,并说明折出的为什么是正方形。 4.动手测量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先量一量,再填一填。 (2)先估计数学书封面的长和宽大约各是多少,再量一量。 5.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小结 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又进一步认识、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和正方形单元测试卷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 姓名得分 一、填空(共17分)。 1、长方形有()条边,()相等,通常把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短的边叫做()。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叫做()。 2、一块长方形玻璃长是10分米,宽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3、一根绳子长4米,正好绕桌子一圈,桌子的周长是()米。 4、用2个边长是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周长是()。 5、一个正方形游泳池,围着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6、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可能是()或()厘米,宽可以是()或()厘米,这时它的周长是()或()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5分) 1、正方形的周长是它的边长的4倍。() 2、图中有4个正方形。() 3、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8厘米。() 4、用同一根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的周长是一样的。() 5、一个长方形的一组邻边的和是10厘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就是20厘米。()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用12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种拼法。 A 、2 B 、3 C、4 2、用一根长2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有( )种围法。 A、3 B、4 C、5 3、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A、6 B、7 C、8 4、在一张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A、36厘米 B、16厘米 C、20厘米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教学设计 常州市勤业小学彭晶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p58——p6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通过活动、观察、探究、了解长方形之间的联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做一做”、“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等教学活动,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 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大小不同的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学生准备三角尺,钉字板,小棒等。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经历“做一做”、“折一折”、“量 一量”、“比一比”等活动过程,通过动手操作,探索长方 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体会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知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个老朋友(神秘地),会是谁呢?一边说,一边多媒体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学生高兴跟着说出名称,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 师:你能在我们的周围、日常生活中找到这两个老朋友吗?看,这是我们新桥美丽的风景,你能在这些建筑物中找出长方形、正方形吗?(多媒体播放画面)生1:窗户的面是长方形的。 生2:门口贴的方砖的面是正方形的。 …… 师:看来生活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无处不在,那么它们身上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亲近我们的好朋友,进一步来认识它,研究它。(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认识。) (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建筑物图片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较好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构建模型,探求新知 (一)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做一做 师:你们会利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长方形吗?(会),学生动手操作。 2、猜一猜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练习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试题(1)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 1.长方形周长=( ) 正方形周长=( ) 三.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5厘米 6厘米 9分米 4厘米 13厘米 12厘米 20米 5厘米 10厘米 2厘米 10厘米 四、算一算,比一比: 1、一个教室长8米,宽6米,这个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个教室长10米,宽比长短3米,这个教室的周长是多少米? 3、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分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4、一个正方形边长是5分米,另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它的2倍,另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试题(2) 班级姓名成绩 1、一张贺卡长2分米,宽10厘米,在它的四周镶上金边线,金边线的长度是多少? 2、一块长方形的木牌,它的宽是3分米,长是宽的2倍。要把木牌用彩带在周围装饰得漂亮一些,至少 需要多长的彩带? 3、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0厘米,宽比长短20厘米,周长是多少分米? 4、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6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5.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5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 6.一段长36 7.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8、小华用铁丝围了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如果用这根铁丝围一个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9.把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形拼在一起,原来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请你算一算,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10、将两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如果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周长是多少厘米? 11、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求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36~38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知并初步整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进一步感悟认识图形的学习方法,增强空间观念,提升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乐趣,体会数学学习的成功。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参与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全过程,初步感受探索知识的基本方法。 【教具学具】 课件、小棒、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直尺、三角板、钉子板和皮筋 【教学过程】 一、观察情境,揭示课题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长方形和正方形到处都能见到。(出示教室场景图)你能很快发现图中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哪些物体的面是正方形吗? 学生交流时,课件展示学生说到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揭示课题:这些图形都是长方形或正方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 二、操作建构,自主探究 1.“做”长方形和正方形,体验特性 师:根据你现在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理解,你能用手中的小棒做一个长方形和正方形吗?在围之前,注意思考这3个问题: (1)你准备为什么图形?(2)你选几根小棒?选哪几根?(3)这几根小棒怎么围? 小组合作完成 2.展示摆法凸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性 师:你摆的是什么形?怎么摆的? 师:总结刚才摆的经验和教训:几种摆正方形的方法都用了几根小棒?这4根小棒都要怎样?引导学生归纳:4根一样长。 一根小棒就是正方形的一条边,猜想一下,正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呢? 摆成长方形的几根小棒有什么特点呢? 课件演示小棒围的过程。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练习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测试题 一.填空 1.长方形周长=() 正方形周长=() 2.一个正方形周长80厘米,它的边长是()。 3.一个长方形长9厘米,宽比长少3厘米,它的周长是() 4.一个正方形的游泳池,围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5.下图是一个长方形,长和宽如图所示。在这个长方形中剪出一个正方形,能剪出的最大的正方形的周长是()厘米,12 cm 剩下的图形是一个() 形。18cm 6.填表: 二、判断,在()内对的打“√”,错的打“×” 1.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 ) 2.一个长方形长5厘米,宽2厘米,周长是7厘米.( ) 3.正方形的边长是6厘米,周长是24厘米.( ) 4.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长18厘米,宽是42厘米. ()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共12分)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米,宽是4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米. A、12 B、24 C、32 2.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64米,它的边长是()米.

A、16 B、128 C、256 3.边长是1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比长25厘米,宽10厘米的长方形周长() A、长方形的周长大于正方形的周长 B、正方形的周长大于长方形的周长 C、长方形的周长等于正方形的周长 4、一个正方形剪成2个长方形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和()原来正方形的周长。 A、相等 B、大于 C、小于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6 cm 10dm 7dm 14cm 12cm 五、解决问题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8米,宽9米,一面靠墙(如下图),其它三面墙围上 竹篱笆。竹篱笆长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操场,长是100米,宽40米,围着这个操场跑两圈,要跑多少米? 3.一段长60厘米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4.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长方形的长为12米,宽为8米,那么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长方形与正方形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下复习 长方形的边和角特点: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的边和角特点:每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1:正方形边长扩大2倍,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2:小红身高是135()。3:课桌面长约7()。 4:一块手帕的面积约4()5: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 1、一个长方形操场的长是30米,宽是20米,这个操场的周长是多少?如果沿着这个长方形操场跑两圈,共跑了多少米? 2、一幅画,长50厘米,宽30厘米。用一根长155厘米的木条做它的边框,够不够?为什么? 一个长方形相框长30厘米,宽20厘米,做2个这样的相框最少需要多长的木条?合多少米? 3、花园小学利用一面墙,用栅栏围成了一个长方形的花坛。(如下图),花坛的长是12米,宽是4米,,求栅栏长多少米?

4、把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小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注意两种情况) 5、用一根线正好围成一个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这根线长多少厘米? 一根长40厘米长的线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6、在一张长8分米,宽5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在一张长8分米,宽7分米的长方形纸上剪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剩下的纸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7、一个长方形,它的长与宽的和是32厘米,它的周长与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8、用一个边长90厘米的大正方形剪成9个同样大的小正方形,这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它的周长是多少? 9:有两个一样大的长方形,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10:为学校铺地砖,地砖是边长60厘米的正方形,学校地面长560分米,宽是360分米,需要多少块地砖? 11:两个边长都是7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面积是多少?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 2、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操作活动,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 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 3、在创设情景中,培养严谨求真、刻苦钻研的学科精神。 教材分析: 长方形、正方形周长是教材第五册几何小实践中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和理解周长概念基础上教学的,学生通过自主探索,验证猜想,合作交流,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在本学期认识了周长,能够先进行度量,再计算图形周长。 本班学生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在平时学习中经常进行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应该能顺利完成。 教学准备: 师:课件,课题,风景画。 生:纸片、直尺、绳子、方格纸、学习单、喜欢的物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周长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来举例说说周长是什么意思? 学生举例汇报(注意强调看清从哪开始,绕边一周,回到起点,不能说盒子的周长,强调“面”,头尾相接,手指要紧贴图形边缘) 二、自主探究 (一)准备 1、猜一猜: 媒体演示 师:这是2张风景画,一张是长方形的,另一张是正方形的,谁能告诉大家画中的景色?假如要给2张画镶上边框,哪张边框用料多?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三种情况: ①长方形用的多; ②正方形用的多; ③两张用的同样多; 师:到底是谁的猜测正确呢?我们必须要进行验证。想一想要求边框用料多少就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 坦头中心小学许梦云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80页。 教材分析: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是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内容。从教材编排体系看,学生在一、二年级已经有了一些与图形有关的知识学习,即一上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一下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二上认识了“角、直角、钝角与锐角”。第一课时已对平面图形中四边形的概念归类整理。本节课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四边形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比一比、量一量、折一折等活动,发现并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学情分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前一节课也认识了四边形,这节课将通过师生的一系列活动,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掌握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发展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和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活跃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展现。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 2、在对长方形、正方形特点的探索过程中学会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 3、通过观察、测量、动手操作和小组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会和他人合作交流。 4、能够运用学会的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小组合作运用不同的方法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 三角尺长方形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导入旧知 课件出示许多四边形:小朋友们,你认识我们这个大家族吗? 师:孩子们,这是谁的家族啊? 生:四边形 师:你还记得四边形有哪些特征吗? 生: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

(完整)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讲义

长方形和正方形讲义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四边形的特征 四边形的特征:有()条直的边,有()个角,的封闭图形。 知识点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1)长方形对边(),四个角都是()角。 (2)正方形四条边都(),四个角都是()角。 知识点三:认识周长 周长的定义:封闭图形()的长度,是它的周长。 图形按形状分类:(1)规则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2)不规则图形:如树叶形状的图形。 周长的求法:(1)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采用绕绳法;(2)规则图形的周长采用直尺测量法。 知识点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1.理解题意 2.计算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或= 长+宽+长+宽 或= 长×2+宽×2 长方形的长= 周长÷2—宽长方形的宽= 周长÷2—长 3.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或=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知识点五: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题讲解: 四边形的特征 ★例1:把四边形的涂一涂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例2:把下面的图形放到相应的横线上 长方形______________ 正方形_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__________ ★例3:小画室 ·小红想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你能帮她画完吗? ·画一个与右图同样大的正方形。

★例4:数一数 ______个正方形______个长方形______个平行四边形 练习:1、判断。 (1)正方形有四条边,只有对边相等。() (2)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由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中四边形。() (4)四条边都相等的图形一定是正方形。()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对边都相等。() 2、(如图) 在上面的图形中任意选2个,拼成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选()和()拼成长方形选()和()拼成正方形 周长的计算 ★例5:(1)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 20m 32dm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思考过程中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互相交流,互相协助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学会探究图形特征的方法。 教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各一张、课件。 学具:长方形和正方形纸个一张、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思 1、创设情景: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 红果果姐姐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课件出示):机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图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小结导入: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前边我们已经初步理解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1、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2、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说明:上边、下边我们叫做对边,左边、右边也叫做对边。所以我们说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3、你能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发现吗? 4、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长方形的角,你能发现什么? (二)归纳自主探究的方法 1、学生自己归纳探究方法。 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的? 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对边相等的? 我们又用什么方法知道长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的? 我们刚才用数一数的方法可知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用量一量或折一折的方法可知长方形对边相等,用比一比的方法可知长方形4个角都是直角。(师边总结边课件出示)数一数:4条边4个角 量一量:对边相等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教案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的过程,通过让学生数一数、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使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和角的特征。 2.通过操作、比较、归纳,获得研究图形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能力及独 立探询问题的能力。 3.增强合作探究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准备:长方形纸片和正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思 1、师:机器人我相信大家都比较喜欢,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机器人,大家请看(课件出示),不过我要我问的是:机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图形? 生回答: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师:请同学们具体说一说哪部分是长方形?哪部分是正方形? 生回答:嘴、脖子、胳膊、身子、腿是长方形。头、手、脚是正方形。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生1:桌子、凳子、黑板是长方形。 生2:地板砖、手帕是正方形。 生3:铅笔盒的面。 生4:教室窗户上的玻璃表面。…… (师重点强调某一物体的面,例如桌子的面、凳子的面、黑板的面等。有些学生找的物体的面是近似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应强调“有些”,例如有些铅笔盒的面是长方形的等。只要学生回答的正确或接近正确就应给以不同方式的鼓励。例如“你观察的真仔细,你的眼力真准,你表述的很完整等等”。) 2.小结导入: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前边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板书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探索长方形的特征 (1)猜一猜 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 大胆的猜一猜它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呢? 生1:我猜它的上下两条边是一样长的,左右两条边也是一样长的。 生2:它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把学生的猜想记录到黑板上。) 师:你们的这些猜想到底对不对呢?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吗? (2)验一验 请你利用手上的文具(直尺、三角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证明你们的猜想。 (1)学生动手验证,教师巡视。 (2)汇报交流。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应用题

1、一个正方形水池,周长60米,它的边长是多少米? 2、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米,长是7米,它的宽是多少米? 3、用两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多少? 4、要给一幅长30厘米,宽26厘米的画做画框。画框的周长至少是多少厘米?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厘米,如果把它的边长增加10厘米,那么它的周长增加多少厘米? 6、小学的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65米。小强围着操场跑了2圈,小强一共跑了多少米? 7、一个长方形的操场周长是400米,长是120米,这个操场的宽是多少米? 8、一段铁丝长90厘米,做了一个边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框架后,还剩多少厘米? 9、用一根铁丝围成了一个长25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这根铁丝至少长多少? 10、用一根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11、已知长方形的宽为4厘米,长是宽的2 倍,求长方形的周长? 12、用14根火柴摆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摆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13、长方形的周长是200厘米,宽是35厘米,长是多少? 14、一间大厅,长是15米,宽是12米,中间铺上地毯,四周留2米宽的地板,地毯的周长是多少? 15、有两个同样的长方形,长是8分米,宽是4分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如果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分米? 16、把一张长36厘米,宽1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剪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7、剪一张长为58厘米,宽为28厘米的长方形纸,然后在这张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剩余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认识教案

第1课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8、59页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完成“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互相帮助,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教学难点: 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和学具准备: 教具:四边形纸、三角板、直尺、剪刀 教学过程: 猜谜游戏:身披花棉袄,唱歌呱呱叫,田里捉害虫,丰收立功劳. 头戴红帽子,身披五彩衣,从来不唱戏,喜欢吊嗓子。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认识长方形吗?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形是什么样的?看来同学们认识了长方形,是不是很了解长方形了,敢不敢接受挑战? 2.猜猜它是长方形吗? (1.锐角三角形,2.直角梯形) 3.不是,说说理由。 二、新课教学 (一)认识长方形的特征 1.你觉得关于长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拿起桌面上的长方形大胆猜测一下。 2.同学们从边和角两方面猜测,那我们先看看角,是不是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呢?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板书:边、角) 3.学生汇报。 找到角的特征了,我们猜猜这个图形是长方形吗?

出示直角梯形,学生猜测是长方形吗? 4.会用角的特征来判断了,真了不起,长方形除了角还有边,从边的角度来思考,长方形有什么样特征? 5.学生汇报,教学对边,邻边。 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呢?(教师板书方法:量)你量出来的结果分别是多少?果然,你量出来的数字可以说明对边相等的。我们再来量一量黑板上这个长方形的边看。(教师演示量)你还有不同的方法吗?(教师板书方法:折。) 问:你是怎么折的呢?能折给其他小朋友看看吗?(学生上前面来折)哦,老师明白了,长方形的对边重合,所以相等。我们一起来折一折,我们先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重合,说明这一组对边相等,我们摊开来,再这样对折,这两条对边也重合,说明,这两条对边也相等。恩,小朋友真聪明,用这种方法发现了长方形的对边是相等的。很有趣哦!原来,折纸也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知识 6.那长方形较长的边和较短的边叫什么,你们能分别为它们取一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长,宽,你能用手指指出你长方形的长和宽吗?把长方形纸拿出来,我们一起指一指(教师拿出长方形纸和学生一起指长宽,再幻灯演示长和宽) 7.小结长方形的特征。 8. 9.长和宽谁在变,谁不变。 10.这样的长方形具有什么样的特征? (三)认识正方形的特征 1.运用验证长方形特征的方法验证正方形的特征。 2.学生演示。数,量,折,比来研究正方形的特征。(教师巡视指导) 3.谁来汇报你们一组的结果?(幻灯出示)提问:你是怎么发现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的?(你会用折纸的方法来证明吗?怎么折?学生自己折着试试。请学生演示,说出这样折说明哪两条边相等。邻边相等,对边相等,所以四条边都相等) 4.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边叫什么?(板书:边长) 5.刚刚我们又研究了正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大家一起说。(教师板书)学生再一起读一遍。 (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