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复习题原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复习题原
新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复习题原

第一单元空气的研究

找一找,看一看,占据空间有显现;量一量,称一称,有无

质量能看见;做一做,想一想,冷热不同气流变。

1空气占据空间吗

杯子里的水已经占满了位置,后面倒的水进不去了。石块想

要占地方,所以挤出来一部分水。这种占地方的现象,可以

称为占据空间。

漏斗里的水刚开始灌不进去瓶中,是因为瓶中有空气,在其

中插入吸管后瓶中的空气跑出来,水才进入到瓶中。

将去底的瓶身对准乒乓球竖直压入,乒乓球被压到水底,保

持瓶身不动,打开瓶盖,乒乓球上浮。

水和石块都能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也占据空间。空气占据

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的,空气可以被压缩或被扩张。

2空气有质量吗

质量,是物质的量的量度,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千克( kg)和克( g)是常用的质量单位。我们常用天平来精确

地测量物体的质量。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精密仪器。

认识天平各部分的名称。

托盘天平由托盘、横梁、平衡螺母、分度盘、刻度尺、指针、刀口、底座、标尺、游码、砝码等组成。

学会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调节: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下橡皮垫圈,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②测量:将物体放在天平左盘;用镊子夹取合适的砝码放到天平的右盘,使天平平衡。当放入最小砝码而天平右端仍下沉时,就需要移动游码调节天平平衡。③读数:被测物体的质量 =托盘上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应的刻度值。读数时,要看游码左边所对应的刻度。④整理: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将橡皮垫圈安放到托盘支架下。不能用手去摸天平托盘和砝码。

小口诀

①左物右码先调零,天平一定要放平,砝码大小顺序夹,完

毕归零放盒中。

②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调节螺丝达平衡,物

码分居左右边。

③取码需用镊子夹,先大后小记心间。药品不能直接放,称

量完毕要复原。

空气很轻,但具有一定的质量。

3空气怎样流动

生活中常见到一些空气流动的现象。例如:落叶在空气中飘动,书页被风扇吹动,烟在空气中流动,纸风车在空气中转动。

将纸风车靠近燃烧着的蜡烛的上方,纸风车开始转动。

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利用热空气上升作为动力。中国民间很流

行的走马灯,就是在800 多年前发明的。

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会流过来补充占据这个空间。地

球上各地冷热不同,热地方的空气向上升,冷地方的空气流

过来补充,形成风。

第二单元各种各样的动物

小蚂蚁,真有趣,六只细腿爬起来。大熊猫,抱崽崽,啃着

竹子好自在。鱼儿结伴水中游,大雁空中排成排。动物丰富

又多彩,我们共同来关怀。

1昆虫

蚂蚁、蜻蜓和蝗虫,身体都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

对触角,胸部长有三对足,它们是同一类动物——昆虫。昆

虫在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几乎遍布整个地球。

在所有生物种类中占比超过50%。目前,已知的昆虫有 100 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

蜘蛛、蝎子不是昆虫。蜘蛛不是昆虫,蜘蛛属于节肢动物的

蛛形纲。蝎子不是昆虫,是一种有8 只脚的掠食性蛛形纲节肢动物,具有一对可固定猎物的钳足与细长且分节的尾,尾

部末端为带有毒液的蜇针。

2鱼

在浩瀚的自然水域中,生活着众多的动物,鱼类是其中一个

大家族。

金鱼、草鱼和鲫鱼身体表面有鳞,头部有鳃,靠鳍协调运动,终生生活在水中。它们都属于同一类动物——鱼类。

蝌蚪、墨鱼、鳄鱼不是鱼。蝌蚪是两栖类个体发育的一个初

级阶段。墨鱼是软体动物门头足纲乌贼目的动物。鳄鱼是目

前所发现的最原始的爬行动物,因为鳄鱼经常在水中嬉戏因

此被人类称为鳄鱼。

3鸟

像鸽子、麻雀这样,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前肢分

化为翼,后肢粗壮)和尾五部分,几乎全身有羽毛,头部长

有喙的动物叫做鸟。

羽毛的秘密: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略有弹性和防水性,有护

体、保温、辅助飞翔等功能。羽毛通常分为正羽、绒羽和毛

状羽三种。

鸟的种类繁多,遍布全球,从冰天雪地的两极,到世界屋脊,从波涛汹涌的海洋,到茂密的丛林,从寸草不生的沙漠,到

人烟稠密的城市,几乎都有鸟类的踪迹。至2018 年,全世界已知的鸟类有 10000 余种,我国现有1445 种。

蝙蝠不是鸟类,蝙蝠没有鸟类的羽毛,繁衍后代的方式也不

是生蛋,鸟没有牙齿,但是蝙蝠有牙齿。企鹅是鸟。但是企

鹅却不能飞翔,反而可以在水中游泳,企鹅准确的来说属于

鸟纲里面的企鹅目,主要生活在南极区域,现在企鹅的种类

也有18 种左右。企鹅的羽毛是比较短的,呈现出黑白色,

企鹅耐寒本领特别强。

4哺乳动物

兔子、狗、猫等都是常见的哺乳动物。牛、马、羊、狗、猫

等哺乳动物,它们用胎生方式繁殖后代,小时候都要喝妈妈

的奶长大。它们的哺育方式叫作哺乳,它们的繁殖方式叫作

胎生。

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非洲象,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是

蓝鲸,最小的哺乳动物是鼩鼱,蝙蝠是会飞的哺乳动物。鸭

嘴兽是特殊的哺乳动物,用产卵的方式繁殖后代,但却用乳

汁哺育后代。

5珍稀动物

在大自然已知的150 多万种动物中,有些野生动物由于各种

原因,数量急剧减少,逐步面临灭绝的危险。这些动物称为

珍稀动物。

中国的珍稀动物有大熊猫、雪豹、中华秋沙鸭、金斑喙凤蝶、仰鼻猴、中华鲟、丹顶鹤、藏羚羊、大鲵(娃娃鱼)等。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要保护动物资源。据1975 年在湖北出土的竹简记载,早在2000 多年前制定的《田律》就有了保护处于繁殖期的动物的明确规定。

我们保护动物的办法有:不要滥捕滥杀,建立自然保护区。

如,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境内,是大熊猫生

存和繁衍后代的理想地区。

我国于2000 年开始全面启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

是生态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森林生态系统,对减轻自然灾

害、保护野生动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三单元土壤

1采集土壤

土壤是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采集本地的土壤

采集土壤时要先刮去约 1 厘米深的表层土,再垂直深挖约20厘米,才能开始采集。

在采集土壤标本的时候我们发现不同位置的土壤的颜色不

同,土壤里还有小虫子。

2土壤的成分

观察土壤

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

的残体和由他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3土壤的种类

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的是沙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

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认识不同土壤的特点

沙质土的颗粒更大黏

质土的黏性更大调查

本地土壤的类型

我是黑龙江人,我家乡的土壤是黑色的,这里土地肥沃,适

合种庄稼。我家乡福建的土壤大多是红色的,这种土壤适合

种茶树。我家乡陕西的土壤大多是黄色的。

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土壤类型丰富,土壤颜色繁多,主要

有红土、棕土、黄土、黑土、紫色土。我国古代人民建造了

五色土社稷坛(现存于北京中山公园),体现着人们对土地的崇拜。

4土壤的保护“土”字中的“二”表示土地之上,土地之中。上一横代表表土,下一横代表底土。“丨”代表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也表示植物从土中生长出来,直立向上的

形态。

土壤是植物生存的基础。植物对土壤也有保护作用。

探究植物对水土保持的作用

泥石流是指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冲刷后

形成的洪流,具有强大的破坏力。研究表明,乱垦滥伐会使

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大大加重水土流失,

进而破坏山坡的稳定性,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

保护土壤

土壤资源是珍贵的,人们在利用土壤资源的同时,一些不正

确的做法正在破坏土壤资源。例如,过量喷洒农药,非法取土,过度放牧,乱倒垃圾等。

我们能为保护本地的土壤做些什么呢?

答:植树造林,不乱丢废旧电池,大力宣传保护土地的作用,收集被随意丢弃的白色垃圾。

土地沙漠化的危机

我国是世界上受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截至年,全国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5 ,超过受影响。沙尘暴天气也越来越多。

2014 4 亿人口

造成土地沙漠化扩展的根本原因是:滥牧牲畜,滥伐森林,

滥挖破坏草场,滥垦耕地以及滥用水资源。

现在,我国对土地沙漠化的防治方法如下:合理放牧,营造

防沙林带,多种树种草,控制农垦以及合理开发水资源。第

四单元固体、液体和气体

苹果直接能拿起,饮料盛放用器具,捕捉空气要封闭,三种

状态分仔细。

1他们有确定的形状吗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吗

用七巧板能拼出很多形状。要选择合适的小块,拼到合适的

位置。

在拼图的过程中,每个七巧板小块的形状没有发生改变。

七巧板小块有确定的形状,积木、苹果、玻璃弹珠等“宝贝”也有确定的形状。这些都是固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液体和气体有确定的形状吗

把水倒入不同的容器,水的形状会随着容器的形状发生改变,

静止的水面都是水平的。

在瓶中充满烟,盖上玻璃盖,会发现瓶中的烟在不停的流动,拿走玻璃盖,烟会从瓶口流出。

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

持水平。

2它们有确定的体积吗

因为固体有确定的形状和大小,所以固体有确定的体积。

气体、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吗

固体和液体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没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总是

能充满它所在的空间。

测量液体的体积

量筒是度量液体体积的仪器。使用量筒要轻拿轻放,读数时

视线要与水面凹面齐平。量筒上的单位是“毫升”用符号“ml”表示。

用烧杯向量筒中倒入液体时,要将量筒稍微倾斜,使烧杯和

量筒接触,让液体沿着量筒内壁缓缓流入。测量不规则形状

固体的体积

可以将石块浸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来测量石块的体积。

3它们有确定的质量吗

改变质量

质量就是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当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不

变时,物体的质量不变。

它们的质量变了吗

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但施加力,也能改变物体的形状。液体

没有确定的形状,形状变化后,质量不变。

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变化、状态变化而改变。

固体、液体、气体是物体存在的三种形态。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有确定的体积;气体没有

确定的形状和体积。物体具有物质的多少不变时,就有确定

的质量。

第五单元热胀冷缩

夏风掀热浪,轮胎要防胀;冬天冷刺骨,电线绷紧张。

1知冷知热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判断物体的冷与热,用温度来描述物体

的冷热程度。

豆子发酵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差不多。

1400 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

载了在制作豆豉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

感知冷热

把手放入冷水和热水中,过一段时间,同时把手放入温水中。这时,原来放入热水中的手会感觉冷,而原来放入冷水中的

手会感觉热。

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学习使用温度计

观察温度计,它的量程和分度值是多少?

1742 年,瑞典科学家摄尔修斯创立了“摄氏温标”。后来人们规定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0 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摄氏度(℃)。

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

1.选用具有合适量程的温度计。

2.手持温度计的上端。

3.温度计的液泡浸入水中,不能接触到杯壁和杯底。

4.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开始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

中的液柱面齐平。

人们按照不同的需要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如,红水温

度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红外线温度计、指针式温度计。

2液体的热胀冷缩

观察温度计的结构,温度计由液柱和液泡两部分组成。

探究液体是否热胀冷缩

把我们设计制作的“温度计”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发现

放入热水中液柱上升,放入冷水中液柱下降。

描述实验现象时,我们要说清楚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看

到的现象以及实验条件是什么。

液体在一般情况下,受热体积膨胀,受冷体积收缩。液体有

热胀冷缩的性质。

认识生活中液体的热胀冷缩

烧水时如果水装的较满,水还没有烧开就会溢出来。

超市里面的饮料都不装满。

3气体的热胀冷缩

乒乓球瘪了,将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就能复原。

探究空气是否热胀冷缩

气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认识生活中气体的热胀冷缩

夏天自行车充气太足会发生爆胎现象。

灌热水后,暖瓶的塞子有时会跳出来。

4固体的热胀冷缩

1825 年,英国铺设的第一条铁路在铁轨间没有留缝隙,结果到了夏天,铁轨有的歪歪扭扭,有的朝上拱起,冬天铁轨则

发生了断裂。是因为铁轨热胀冷缩导致的。

探究固体是否热胀冷缩

正确使用酒精灯

1.酒精灯要用火柴点燃。

2.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3.不能在灯芯上方将其点燃,不能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不

能吹灭酒精灯。

铜球铁圈小实验

未被加热的铜球顺利通过铁圈,加热后无法通过,将加热后

的铜球放入水中冷却后再次通过铁圈。这说明了固体有热胀

冷缩的性质。

观察生活中其他固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如水泥路面留缝,高

压电线冬天绷紧。

固体与液体、气体一样,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受热体积膨

胀,受冷体积收缩。

第六单元学蔡伦造纸

甲骨金石竹木简,记录传承有不便。材料改进怎么选?造纸

技术大贡献。

蔡伦(约 61— 121),字敬仲,东汉贵阳郡人。蔡伦总结以

往人们的造纸经验并革新了造纸工艺。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科技

四大发明之一。

1蔡伦造纸的历史了

解书写材料的演变

在纸发明以前,我国古代曾用不同的材料进行记录,如,甲

骨文(商)、青铜铭文(西周)、石刻(战国)、木牍(战国)、竹简(秦)、帛书(汉代)。

在竹片和木片上写字,我觉得有些不方便,用昂贵的丝帛来

写字,我认为普通百姓用不起。

古人说的“学富五车”是用竹片书写的。

纸的出现以及蔡伦改进造纸术,终于解决了人们的难题。

了解蔡伦造纸的技术

蔡伦是怎样造纸的?

1.切料:将麻头、破布、树木、旧渔网等具有植物纤维的材

料切碎,洗干净。

2.蒸煮:先用草木灰水浸泡,去掉一些杂质后再蒸煮。

3.打浆:煮烂以后捞起来,滤干,舂捣成浆糊状,然后放入

水池中进一步打散纤维,形成纸浆。

4.抄纸:用抄纸器将纸浆均与地抄起,压平,滤掉水。

5.晒纸:将抄出的纸浆连同抄纸器一起晾晒,干燥后再揭起。蔡伦造纸的加工顺序,可以称为“造纸流程”。

按照这个流程,蔡伦造出的纸轻薄平整,便与书写。

解开纸内部结构的秘密

观察纸,比较它们的内部结构。它们都有密集的一丝一丝的

东西,资料上说那是纤维,这些纤维好像是“编织”在一起

的。

造纸的关键在于分离植物纤维,让纤维重新结合形成纸。

2我们来造纸

设计我们的造纸方案

如果我们选择的材料与蔡伦选择的材料不一样,那我们造纸

的流程以及使用的工具就需要调整。

写出我们的造纸方案

第 5 小组的造纸方案

计划造出的纸品:再生纸。

需要的材料:卫生卷纸。

需要的工具:水槽、水、玻璃棒、抄纸器、泡沫塑料板、吹

风机。

造纸流程图:

1.碎纸:用手将卫生卷纸撕碎。

2.浸泡:将碎纸倒入水中浸泡。

3.打浆: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直到形成纸浆。

4.抄纸:用抄纸器将纸浆均匀地抄起,用泡沫塑料板压平,滤掉水。

5.吹干:用吹风机吹干,揭起。

蔡伦改进造纸术时总是反复考虑、及时修改和完善并不断试验才得以成功。我们也需要反复考虑以完善自己的造纸方案。用卫生卷纸造出的纸很软,吸墨水太快,怎么办?

可用软笔书写,或者添加一些硬白纸的纤维试试。

造一张能写字的纸

按照制定的流程,学蔡伦造纸。碎纸、浸泡,打浆,抄纸,吹干。

试一试,我们造出的纸能写字吗?评价我们造出的纸。

用卫生卷纸造出的纸,依然很白,可以用软笔在上面写字。改进我们的造纸技术

说一说,我们造纸的流程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用玻璃棒搅拌打浆,费时而且效果不太好。可以改用果汁机搅拌取代玻璃棒搅拌打散纤维。

用铁丝网做的抄纸器网格太大,漏纸浆,而且容易生锈。用

尼龙纱窗代替铁丝网。网格更小,不漏纸浆,而且不会生锈。

怎样能让造出的纸更加洁白?

用本身就白的材料,多晒,煮一煮再晒,晒了又煮。放入增

白剂。

我想造一张红色的纸,怎么办?

放入红色颜料。

现代造纸术

现代造纸的设备越来越先进,造出的纸用途也非常广泛。但

现代造纸工艺与蔡伦造纸术的流程依然是大同小异。

造纸也会造成大量的工业废水、废气、粉尘等污染物,需要

特别注重污染治理。

再生纸是以回收的废纸为主要原料造出来的纸张。据统计,

1000 千克废纸可以造再生纸850 千克,相当于少砍17 棵大树,还可以节水节电,减少污染。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三单元天气观测 1.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摄氏度是温度的一种单位。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气温计。使用气温计测量温度进要在避免太阳直射,且距地面1.5米高的位置进行。 2.气象站的温度计是放在百叶箱里来测气温,我们这里的气温是14时(下午两点)最高。 3.竺可桢是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他写出《物候学》一书。 4.云的观察分为云量和云状两个方面。根据云量我们把天气分为晴天、少云、多云、阴天。云有卷云、积云、层云三种主要形态。 5.云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空中。这些水最终又以雨、雪、雹等形式由空中降落到地面上,形成降水。 6.雨量筒是测量雨量的仪器,雨量筒要放在离地面稍高处的位置。 7.雨量是24小时内一平方米下雨的多少,它可以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几个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 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5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标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当风向标的箭头指东时,表示刮东风,红旗向西北飘,此时刮东南风;炊烟从西南飘过来,表示刮西南风。 9.风力是指风的大小,我们现在把风力通常分为13 个等级,就是0~ 12级,其中,12级风最大。我们当地的最大风力一般为8级左右。风级歌: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 级轻风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叶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 级风

吹树枝断,9级屋顶飞瓦片,10 级拔树又倒屋,11、12陆上很少见。10.天气谚语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观察天气现象的总结。东汉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就有天气谚语的记载。天气谚语可以分为四类:看云识天气(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瓦块云,晒煞人);看风识天气(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看光识天气(东虹日头西虹雨;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看物象识天气(燕子高飞晴无云、燕子低飞雨来到;蚂蚁搬家蛇过道,必定大雨到)。气象台的气象探测设备有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海洋气象监测船、地面气象观测站。11.2020年3月23日是第60个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气候与水”。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冷与热 1.知冷知热 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 二.活动感觉冷热 1.过渡:同学们从生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 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测量温度 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车信箱介绍了“摄氏温标”。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4.测量水温:教师应首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道理。让学生学习使用 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再测4杯水的温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1.)出示学生搜集来的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并先让他们做些介绍,教师再做补充。 (2.)详细介绍体温计的认识和使用。 课后反思: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土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其中含黏土较多的叫_______. 2._________是科学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之一. 3.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_________托的力,这个力叫水的__________. 4.地球上可供利用的水是非常________的,我们要_______________. 5.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10分) 1.水有一定的体积,空气也有一定的体积. () 2.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作用,沉入水中的物体不受浮力的作用.() 3.动物、植物和人类都离不开空气.() 4.水可以变成方形的,也可以变成圆形的.() 5.自然界中只有江、河、湖、海里才有水. ()

三、选择:(每题4分,共24分) 1.( )是一种食虫植物. A、含羞草 B、霸王花 C、捕蝇草 1、如何保护土壤?不正确的做法是() A、植树造林 B、乱扔废旧电池 C、开展宣传活动 D、清 除白色垃圾 2、正确向量筒中倒水的做法是() A、量筒不倾斜 B、量筒微微倾斜,烧杯挨着量筒的边缘 慢慢倒水 C、烧杯与量筒保持一定的距离倒水 3、吸水性较好的纸是()抗拉性最好的纸是(). A、复印纸 B、牛皮纸 C、报纸 D、餐巾纸 4、没有利用压缩空气的是() A、空气枪 B、电风扇 C、往足球里打气 D、 汽车轮胎 四、连线题:(12分) 沙质土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能捏成团, 到地上不散开 黏质土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能捏成团, 到地上会散开 壤土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土壤散开不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孩子们对于身边常见事物的外部特征及属性的观察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重点训练了学生能按要求有顺序地观察,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对身边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等内容进行了初步了解。 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学习“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内容。 因此,我将和孩子们一道,并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希望孩子们在科学学习中都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 二、本学期科学探究目标 1、提问——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用一定的方式表述;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2、猜想与假设——能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能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会根据观察的现象对将来的事件做出初步的推论;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3、观察和实验——能按观察对象的变化,培养细致、敏锐和长期观察的能力;会借助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知道对某些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尝试制定简单的调查、实验或观察计划;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控制变量实验;会使用直尺、量筒、指南针等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4、制作——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5、数据收集与处理——能读懂浅显的文献资料和简单的二维图表;能根据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能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地室内采访和室外调查,获取有效信息;能在教师指导下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处理数据,并用简单曲线图表达。 6、表达与交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能初步构建自己的观点,并能用语言、文字、统计表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过程、结果、观点表达出来;知道怎样描述自己的实验;根据观察的结果,尝试对现象做出解释。 7、评价——知道感官在观察中存在局限;能针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它的缺点或不完美之处;知道结果可以重复验证;尊重证据。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出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围绕认识事物的变化和性质,引领学生学习“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内容。 本册教材在“指南车”卡通人的引领下,通过游戏、观察、测量、实验、调查、制作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认识物体冷热变化的特点、天气变化的特征,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变化过

2017年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1 校园寻“宝”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 (二)科学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学习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对科学探究和科学学习有初步了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学习达尔文的探究方法来开展自己的寻宝活动教学难点: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的快乐 教学准备:纸和笔、一个小盒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导入 一、学习卷首语,介绍指南车,我们从校园开始走进科学。 二、介绍科学家达尔文。 教学新课 一、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1、4 页的内容。 二、达尔文是怎样寻宝的,谁能给大家说说?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三、学习达尔文进行寻“宝”游戏。 1、介绍游戏要求。(活动范围及安全事项)

2、查看寻宝清单。 3、开始校园寻宝,用纸和笔记下寻宝时的发现。 4、“百宝箱”收集宝贝。 四、流寻“宝”发现。 l 拓展延伸 一、教师检查“百宝箱”。 二、总结全课。布置学生保留“百宝箱”,下节课带来继续研究。板书设计:校园寻“宝” 1、了解科学家:达尔文 2、寻“宝”游戏 2 观察“宝贝”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学习并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能用语言或简单的文字、图画记录被观察物的特征,同时提出问题并试着作出初步的假设。 (二)科学知识目标:观察、认识一些自然物的性质。 教学重点:学习模仿达尔文进行细致观察并了解观察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能抓住被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 教学准备:放大镜、前一课找到的“宝贝”、记录单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l 教学导入

一、展示找到的宝贝 二、你们为什么觉得它是宝贝呢?它有什么特别吗?你是怎样发现它的特别之处的?你们很不错,发现了那么多。 l 教学新课 一、只有细心观察的人才会有收获,我们这节课就带大家学习达尔文观察宝贝。板书:观察宝贝 二、学习讨论达尔文的观察方法 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记录、提出问题(初步猜想、解释) 2、观察的基本方法:看、摸、闻、听、尝 三、观察宝贝 1、如果每组选一样你们最感兴趣的宝贝观察,你们选哪一样?打算用什么方法去观察这个宝贝?(小组讨论) 2、汇报交流,教师指导完善,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与合作。 3、学生观察宝贝,教师巡视指导。 4、讨论交流。 (1)小组成员整理好桌上的“宝贝”,填写记录单。 (2)分组说说你们的宝贝的特点及运用的观察方法。 (3)对于你们的宝贝,有些什么问题,有什么解释吗? (4)小结:哪个宝贝最有价值?l 拓展延伸 一、活动:认领宝贝 1、观察一颗宝贝石头 2、上交石头 3、认领宝贝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试卷 姓名:得分 一、我会填(20分) 1.人们用_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 2.中央气象台预报某地今天气温为9一20℃,是用测量出来的. 3.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的温度为_摄氏度(℃),水沸腾时的温度为摄氏度(℃). 4.人们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分别是:、等. 5.液体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_ .这就是液体的性质. 6.风有_、_的不同. 7._是测量雨量的仪器. 8._是观测风向的仪器.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_ ._ 是观测风力的仪器. 9.磁铁的吸引力就是_.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_. 10.我们把磁铁指向北的磁极叫_,用“_”表示.指向南的磁极叫_,用 “_”表示. 二、我会辩(15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不同材料的传热本领是相同的.( ) 2.人体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6℃一37℃ ( ) 3.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力定级的人是中国唐代著名天文学家李淳风.( ) 4.白光是单色光.( ) 5.能用放大镜看太阳.( ) 三、我会选(20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每小题前的括号里) 1.零下温度的刻度,从0开始,越往下数字越大,表示温度(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全选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豆子发酵的温度和人体温度差不多. B、空气和水的传热性差. C、铁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D、热能穿过真空传递. 3.以下工作中,应用了物体热胀冷缩性质的有( ) A、铺设火车铁轨,中间留有缝隙. B、气球吹爆了. C、夏天自行车轮胎气不能充得太足. D、给发烧的小孩额头上擦拭酒精. 4.下列成语与天气有关的是_. A、冰天雪地 B、晴空万里 c、倾盆大雨 D、春暖花开 5._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的国家.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俄国 四、我会答.(25分) 1.怎样测量水温?(9分)

2018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每个2分,共32分) 1、经过20多年研究,于1859年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2、李时珍(1518~1593),明代和。 3、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4、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5、土壤有三类:、和。 6、要准确知道一杯水的体积,可以用或来测量。 7、向盐粒、高锰酸钾颗粒“藏”到水中的现象,我们说它们在水里。 8、人们把棉花这样,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做;像塑料这样,由人类合成制造的材料叫做。 9、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1900多年前由发明。 10、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材料大部分是。 二、多项选择题。(每个4分,共20分) 1、如何保护土壤?选择出正确的选项() A、植树造林 B、乱扔废旧电池 C、开展宣传活动 D、清除白色垃圾 2、正确向量筒中倒水做法正确的是() A、量筒不倾斜 B、烧杯挨着量筒的边缘慢慢倒水 C、量筒微微倾斜 D、烧杯与量筒保持一定的距离倒水 3、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 A、冰山 B、湖泊 C、地下水 D、大海 E、植物体内的水 4、为减少空气中的灰尘,谁做得对?() A、植树造林 B、用湿抹布擦黑板 C、组织同学宣传保护空气的活动 D、扫地时不洒水 5、材料回收利用做法正确的是() A、随地焚烧杂物 B、垃圾分类扔入不同类的垃圾桶 C、将废弃物做成装饰 D、收集废纸换再生纸 三、连线题。(每个2分,共22分) 1、 沙质土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不散开 黏质土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 壤土手握土壤后,再伸开手掌土壤散开不能成团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复习资料整理

湘版科学三下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冷与热 1 知冷知热 1.1400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但人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是模糊的、不一定准确,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数字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_指针式温度计等。 3、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 36.5℃—37℃。 4.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 0 摄氏度,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5、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要将温度计的下端(玻璃泡)浸入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时读出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使用工具——温度计、量筒、量杯测量的活动中注意:读数要平视。俯视会多读、仰视会少读。) 6、零下六摄氏度写作 -6 ℃;九十四摄氏度写作 94 ℃ 。三十六摄氏度写作36 ℃。 7、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8、159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1632年,法国化学家雷伊对伽利略温度计进行了改革,发明了液体温度计。 2 热胀冷缩 1.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这就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反而会膨胀。 3.酒精灯灯焰分为内焰、焰心、外焰三部分,在给物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4.加热后,铜球___不能___通过金属环;冷却后,铜球__能_通过金属环。这说明铜球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受冷时体积____收缩____,铜球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巫山小学三年级下册 科学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40分) 1、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是。 2、液体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 3、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用、来观测风。 4、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是,由东汉科学家发明的。 5、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器和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例如:、等。 6、磁铁的吸引力叫做,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 7、磁铁指向北的磁极叫,用“”表示;指向南的磁极叫做,用 “”表示。 8、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比如、等。 9、光沿传播,战国时期的人们认识到这一现象,最好的证明是 “”。 二、判断题(20分) 1、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热不能穿过真空传递。() 3、铁棒传热速度比木棒快。() 4、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当时的风向。() 5、风力不可以用来发电。() 6、像蚕,蝴蝶一生中发生的由卵—幼虫—蛹—成虫的变化叫做变态。() 7、磁铁的同名磁极之间相互吸引。() 8、月亮能自己发光,所以它是一种光源。() 9、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被分解成几种颜色的光。() 10、放大镜在阳光下能点燃火柴。()

三、问答题(40分) 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至少举三例) 答: 2、写一首关于天气的诗词,再写几句关于天气的谚语。 答: 3、蚯蚓和蜈蚣是昆虫吗?判断后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4、举例说明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至少举三例) 答: 5、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后,你从科学课中学到了什么?在科学课的学习中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以后打算怎么办? 答: 巫山小学三年级下册 科学期末试题 班级:姓名: 一、填空(40分) 1、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是温度计。 2、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 3、气象站测气温用的是温度计;用风向标、风速仪来观测风。 4、世界上最早的风向仪是候风仪,由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 5、成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器和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的动物叫做昆虫。例如:蜻蜓、苍蝇等。 6、磁铁的吸引力叫做磁力,磁铁磁力最大的部分称为磁极。 7、磁铁指向北的磁极叫北极,用“ N ”表示;指向南的磁极叫做南极,用 “ S ”表示。 8、能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比如太阳、手电筒等。 9、光沿直线传播,战国时期的人们认识到这一现象,最好的证明是“小孔成像”。 二、判断题(20分) 1、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最新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三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经过20多年研究,于1859年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提出了生物进化论。 2.李时珍(1518~1593),明代和。 3.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4.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5.土壤有三类:、和。 6.要准确知道一杯水的体积,可以用或来测量。 7.向盐粒、高锰酸钾颗粒“藏”到水中的现象,我们说它们在水里。 8.人们把棉花这样,直接来自大自然的材料叫做;像塑料这样,由人类合成制造的材料叫做。 9.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1900多年前由发明。 10.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材料大部分是。 11.()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2.地球可供利用的()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 13.压缩的空气有(),他的应用有() 14.()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1900多年前由东汉()发明。 15.蔡伦造纸的原料是()()()和()。 16.20世纪中叶开始,()材料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电脑。 17.工业革命后,钢铁、()()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器、飞机、汽车。 18.把下列用木材机械化造纸的流程编号按造纸的生产过程排列( ) ①漂白纸浆②剥去树皮③沥干水分④将木头切成小片⑤将木头煮烂成浆⑥烘干水分压成纸张⑦搅拌纸浆 19.量筒上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20.物体在水中有的会(),有的会() 21.人体吸入()会引起()及()等症状,大量吸入()粉尘会伤害人的心肺动能,甚至引发尘肺病。 二、多项选择题。 1.如何保护土壤?选择出正确的选项() A、植树造林 B、乱扔废旧电池 C、开展宣传活动 D、清除白色垃圾2.正确向量筒中倒水做法正确的是() A、量筒不倾斜 B、烧杯挨着量筒的边缘慢慢倒水 C、量筒微微倾斜 D、烧杯与量筒保持一定的距离倒水 3.地球上哪些地方有水?() A、冰山 B、湖泊 C、地下水 D、大海 E、植物体内的水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出发,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围绕认识事物的变化和性质,引领学生学习“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内容。 本册教材在“指南车”卡通人的引领下,通过游戏、观察、测量、实验、调查、制作等活动方式,让学生认识物体冷热变化的特点、天气变化的特征,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变化过程以及磁铁的性质、光线传播的性质,学习实验描述、长期观测和记录的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并渗透珍爱生命、敢于质疑、尊重证据、持之以恒、认真细致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一单元(冷与热):教材从自然界、生活中的冷和热现象导入,引出温度计并由此展开对热胀冷缩现象的研究,接着进行热传递现象的研究。安排了“感觉冷热”、“测量温度”、“自制液体温度计”、“空气是否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研究铁轨间为什么留缝隙”、“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物体怎样传热”、“测量变化的水温”、“材料的传热本领”、“自制保温盒”等10个活动。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本单元以“总——分——总”的结构来构设教材,按“各种天气现象——观测天气——天气预报”的顺序来组织教学,设计了“多姿多彩的天气”“测量气温”“观测风”“雨下得有多大”“怎样预报天气”等5课。通过“观测气温”、“观测风”、“观测雨”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指导学生运用温度计、自制简易风向仪和雨量器进行观测,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得出结论。 第三单元(我们来养蚕):教材以蚕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为主线构建单元,重点让学生亲历饲养的全过程,了解怎样照顾蚕的一生的饮食起居并记录蚕一生的变化,总结归纳昆虫的特征,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细致而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坚持不懈长期记录的科学研究态度以及珍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第四单元(磁铁的奥秘):本单元以认识磁铁的基本性质为线索,通过学生探究性的实验来帮助学生了解磁铁的知识。分“神奇的磁力”、“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3课,设计了“探物游戏”、“哪里磁力大”、“自制指南针”、“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调查磁铁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沙里寻针”、“辨认磁极”、“制作玩具”、“我们还能应用磁铁的性质解决生活、学习中的有关问题吗”等活动。 第五单元(多彩的光):本单元以光和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研究光照在物体上产生的现象和光通过放大镜、棱镜、水等材料产生的现象,引领学生设计、观察实验,描述实验过程,解释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1、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2、(温度计)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数字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体温计)、(指针式温度计)等, 3、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0)摄氏度,记作(0℃);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记作(100℃)。 4、零下六摄氏度写作(-6℃);九十四摄氏度写作(94℃);三十六摄氏度写作(36℃)。 5、1400多年前,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记载了在制作豆豉的过程中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 6、1593年,(伽利略)发明了第一支(空气温度计);1632年,法国化学家(雷伊)对伽利略温度计进行了改革,发明了(液体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7、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这就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但是,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反而会(膨胀)。 8、(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性质。 9、酒精灯灯焰分为(内焰)、(焰心)、(外焰)三部分,在给物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点火时要(斜向上)点火,灭时要用(灯帽盖灭)。 10、因为物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①安装地板砖时留缝隙;②夏天电线变长;③被踩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会鼓起来;④架设高压电线时电线不能拉得太紧,冬天容易断裂;⑤在铺设铁轨时要在铁轨间留缝隙;⑥啤酒瓶或饮料瓶中的啤酒、饮料不能装的太满,夏天受热容易使瓶子胀破。 11、热能通过(气体)、(液体)、(固体)甚至真空从一个物体向另一个物体(传递);热总是从温度较(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物体,或是从一个物体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12、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13、为什么炎热的夏天衣服穿少一点,会感到凉快?寒冷的冬天衣服要穿厚一点,会感到暖和? 答:炎热的夏天衣服穿少一点,是为了(加快热的传递),所以感到凉快;寒冷的冬天衣服穿厚一点,是为了(减少热的传递),所以感到暖和。 14.传热比较快的材料有(铁、玻璃、铝)等,如:炒菜用的锅大多用(铁)或(铝)制成;传热比较慢的材料有(木头、陶瓷、塑料)等,如:锅把却是用(木头)或(塑料)制成的。 15、保温设备应该选用传热能力(弱)的材料,散热器应该选用传热能力(强)的材料。 16、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晴天、下雪天、阴天、下雨天、雾)等现象来描述天气。冬季,我国北方经常出现的天气现象有(下雪、雾凇、大雾)等;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是(炎热多雨)。 17、我知道有关天气的成语有:风雨交加、风和日丽、狂风暴雨、骄阳似火、滴水成冰。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总结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2013年2月25日罗文甫 一、基本情况: 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孩子们对于身边常见事物的外部特征及属性的观察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重点训练了学生能按要求有顺序地观察,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对身边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等内容进行了初步了解。 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学习“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内容。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提问——尝试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并用一定的方式表述;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初步比较和评价。 2、猜想与假设——能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能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解释,会根据观察的现象对将来的事件做出初步的推论;能用“如果……那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3、观察和实验——能按观察对象的变化,培养细致、敏锐和长期观察的能力;会借助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知道对某些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尝试制定简单的调查、实验或观察计划;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控制变量实验;会使用直尺、量筒、指南针等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4、制作——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5、数据收集与处理——能读懂浅显的文献资料和简单的二维图表;能根据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能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地室内采访和室外调查,获取有效信息;能在教师指导下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处理数据,并用简单曲线图表达。 6、表达与交流——学会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能初步构建自己的观点,并能用语言、文字、统计表等方式将自己的研究过程、结果、观点表达出来;知道怎样描述自己的实验;根据观察的结果,尝试对现象做出解释。 7、评价——知道感官在观察中存在局限;能针对别人的研究结论提出质疑;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能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它的缺点或不完美之处;知道结果可以重复验证;尊重证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2020年新学期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教学计划

2020年新学期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那么教师的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带来关于20xx年新学期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教学计划的内容,希望能让大家有所收获! 20xx年新学期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教学计划(一)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2、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3、继续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4、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取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5、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三、学生情况分析: 1、可喜之处:三年级学生通过上一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外,在进行着观察、提问、假说、预言、调查、解释及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我强调小组合作必要性,,所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 2、不足之处:上学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后面的许多教学内容只是匆忙的走过场地,甚至有些探究活动根本就没有开展,导致学生的知识面受到影响,而至影响了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还有,学生在活动的时候常常耗时低效,不能很好地利用宝贵的课堂时间,这现象尤为突出。 四、教材分析: (一)、全册内容情况: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小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例如,在教学内容中设计了“观察物体”等活动。作为这一线索的延续,在这一册中共安排了“常见材料”、“声”、“电”“光”、“磁铁”、“信息与通讯”等六个单元。 (二)、各单元内容和课时情况:

2019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湘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冷与热 1.知冷知热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 二.活动感觉冷热 1.过渡:同学们从生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 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测量温度 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车信箱介绍了“摄氏温标”。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4.测量水温:教师应首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道理。让学生学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再测4杯水的温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1.)出示学生搜集来的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并先让他们做些介绍,教师再做补充。 (2.)详细介绍体温计的认识和使用。 课后反思:

湘教版本三年级科学下

第一课时新学期的话 教学目标 1.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2.本学期的相关要求。 3.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上期期末测试试卷。 2.课件:蚕宝宝的一生。 教学过程 1.新学期的问候 2.对转入的新生的关注 3.对学生进行分组,全班45人,分为9组,每组5人,一般情况以此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特殊情况另行调整,在每次学习活动中会要对小组进行评价,老师都会做好记录,期末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奖励。 4.复习上期已学主要内容。 5.学生自由翻阅新书。 6.简单介绍本学期的学习内容:教材在“指南车”卡通人的引领下,通过游戏、观察、测量、实验、调查、制作等活动方式,让我们认识物体冷热变化的特点、天气变化的特征,了解蚕的生活习性、生长变化过程以及磁铁的性质、光线传播的性质,学习实验描述、长期观测和记录的方法,提高实验技能,并渗透珍爱生命、敢于质疑、尊重证据、持之以恒、认真细致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为后续的科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7.播放课件:蚕宝宝的一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第一单元冷与热 1.知冷知热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或现象。 科学知识: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 二.活动感觉冷热 1.过渡:同学们从生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 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测量温度 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湘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冷与热 1.知冷知热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会使用温度计准确地测量水温。 2.会用温度单位做好每次测量的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遇到问题善于思考,观察测量时能做到细致认知。 2.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关注与温度有关的事物现象。 科学知识: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知道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会正确读写温度计表示的温度。 教学准备: 冷水、温水、热水、温度计、温度计模型、烧杯、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一.教学导入: 1.讲述1400多年前,《齐民要术》记载的人们当时制作豆豉如何判断豆子发酵的温度一事。 2.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形也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 二.活动感觉冷热 1.过渡:同学们从生活经验中说出了需要判断物体的冷热的情形,我们怎样判断物体的冷热呢?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 2.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做教材第2页的活动。 3.当学生发现同一杯温水,不同的手感觉竟然不一样时,教师提出:这个活动告诉我们什么? 4.释疑:光凭感觉难以准确的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5.教师讲解温度的概念。 三.活动测量温度 1.出示温度计模型,学生观察,认识温度计的构造。(刻度、玻璃管、玻璃泡) 2.利用南车信箱介绍了“摄氏温标”。知道摄氏度是温度的单位。 3.摄氏温度的读和写。 4.测量水温:教师应首先示范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并说明道理。让学生学习使用 温度计测量水温的基本方法,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再测4杯水的温度。(安全教育) 四.拓展:认识各种各样的温度计 (1.)出示学生搜集来的各种各样的温度计并先让他们做些介绍,教师再做补充。 (2.)详细介绍体温计的认识和使用。 2.热胀冷缩 第一课时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指导思想: 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和孩子们一起探究,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性教学,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真正有深度的科学探究性活动。 二、教材分析: 《科学》三年级上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选择的教学内容是以学生“寻访、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的。第一单元是对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并在以后各单元中安排了“走进科学”、“身边的动植物”、“土壤”、“奇妙的水” 、“空气”、“各种各样的材料”、“我学习了观察”等六个单元的内容。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生命,自己去发现自然现象和物质,并对物质现象进行观察,认识物质成分、作用、与我们生活的关系,认识常见的材料,了解简单物质的基本构成,学会简单的科学测量、思维方式。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了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技能,掌握了最基本的实验操作,观察事物的能力要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得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愿意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3、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4、指导、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注重观察实验中的测量,特别是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作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 5、保持和发展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6、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四、本册教学重点: 1.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方法。 2.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3.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本册教学难点: 1.本册课本开篇之初,便设计了很多的对比分析、对比实验、对比研究,对于初涉科学的小学生此项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2.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认知习惯,如何引导学生展开主题研究,进行饶有兴趣的研究,是本学期的又一难点。

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冷与热 1 知冷知热 1.人们用温度来准确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 2. 温度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数字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_指针式温度计等, 3、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35℃ -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3.1742年,瑞典科学家摄尔西斯创立了“摄氏温标”。规定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融化时(或水结冰时)的温度为 0 摄氏度,水沸腾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6、测量一杯水的温度时,手应拿温度计的上端;要将温度计的下端浸入 水中,并且不能碰到杯壁或杯底;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当温度计的液柱不再上升或者下降时读出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7、零下六摄氏度写作 -6 ℃;九十四摄氏度写作94 ℃ 。三十六摄氏度写作36 ℃。 8、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9、1632年,法国化学家雷伊对伽利略温度计进行了改革,发明了液体温度计。 2 热胀冷缩 1.温度计是根据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2.一般情况下,液体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收缩。这就是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水结成冰以后,体积反而会膨胀。 3.酒精灯灯焰分为内焰、焰心、外焰三部分,在给物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 4.加热后,铜球___不能___通过金属环;冷却后,铜球__能_通过金属环。这说明铜球受热时体积___膨胀___,受冷时体积____收缩____。 5. 描述实验现象时,我们要说清楚实验__前__、实验__中__、实验_后___看到的___现象___,以及实验条件是什么。 6.固体、液体、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我能举出生活中关于热胀冷缩的事例:①安装地板砖时留缝隙;②温度计; 夏天电线变长; 冬天有时罐头瓶盖打不开,用火烤一烤就行打开。 3 热的传递 1.热传递的方向总是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到温度较低的部分。 2.热可以通过传导、对流、辐射三种方式传递。 3.炎热的夏天衣服穿少一点,是为了加快热的传递,所以感到凉快。 4.寒冷的冬天衣服穿厚一点,是为了减少热的传递,所以感到暖和。 5.我能举出生活中,热传递事例三个:①用烤火炉烤火;②电熨斗熨烫衣服;③微波炉蒸煮食物。5.不同材料制作的物体传热本领是不 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