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浪底枢纽工程解读

小浪底枢纽工程解读
小浪底枢纽工程解读

枢纽工程

来源:小浪底网发布日期: 2009-09-27 15:24:08

一、工程所处地理位置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

二、工程规模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m,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淤沙库容75.5亿m3,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死水位23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防洪最大泄量17000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m3/s.

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三、水文地质条件.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前的坝址地貌

一)径流

由于受地形、气候、产流条件的影响,黄河径流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大部分径流来自兰州以上及龙门到三门峡区间。

受大气环流和季风的影响,黄河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很不均衡。干流及较大支流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60%左右,每年3月份-6月份,径流量只占全年的10%-20%。

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黄河90%的水量。

(二)洪水

黄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发生时间为6-10月,其中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发生时间,兰州以上一般在7月-9月,三门峡-花园口之间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黄河洪水的洪峰形式,上游为矮胖型,洪水历时较长,洪峰较低。中游洪水形式为高瘦型,洪水历时较短,洪峰较高。

(三) 凌汛

黄河下游河道呈东北向流入渤海。一般元月初开始封河,二月底开河。由于纬度的差异,山东河段比河南河段早十天左右封河,晚二十天左右开河。封河期因冰凌阻水,泄流不畅,增加河道槽蓄水量;开河期上段先开,冰水及前期槽蓄水量一起下泄,由于下段尚未解冻,容易形成冰塞、冰坝,水位升高很快,造成凌汛。同时,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封河期槽蓄量大部分集中于上段,下段河段窄而多弯,容易卡凌雍水,更加重凌汛的威胁。

(四)泥沙

黄河径流的泥沙含量居世界首位,多年平均含沙量37.6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13.51亿T。在一年之中,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干流站7-9月沙量占全年沙量的80%左右,支流站接近100%;汛期沙量又集中在几次暴雨洪水之中。黄河泥沙约有1/4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速度抬高。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近100%的沙量。

(五)地质

小浪底工程坝址河床覆盖层最深达70余米。坝址区为二叠纪和三叠纪沉积的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交互地层。岩层以8?-12?的缓倾角倾向北东,并含有连通性很好,磨擦系数f=0.2-0.25、C=0.005Mpa的泥化夹层。岩体断裂构造及节理裂隙发育,横穿坝下的F1及左左右的80?等大断层均与枢纽建筑物有密切关系,断层和节理裂隙均为F238、F236、F28岸.

高倾角,且大部分断层呈上下游方向展布。左岸山体由于沟道切割形成了单薄分水岭,水库蓄水后存在稳定问题。近坝区右岸包括右坝肩有多处大的滑坡和倾倒变形体。坝址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

四、工程开发任务

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发任务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一)防洪、防凌

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表明,黄河可能出现55000m3/s的特大洪水,即使经过三门峡、陆浑、故县等水库拦蓄后,花园口站的洪峰流量仍将达到42000m3/s。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设防标准仅为22000m3/s(花园口站),不到百年一遇。

三门峡水库对控制凌汛期流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可利用库容过小,防凌效果有限。

小浪底水利枢纽与已建的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并利用东平湖分洪,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千年一遇以下洪水不再使用北金堤滞洪区,减轻常遇洪水的防洪负担。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共同调蓄凌汛期水量,可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威胁。

黄河下游防洪体系

(二)减淤

小浪底水利枢纽利用淤沙库容沉积泥沙,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内不淤积抬高。非汛期下泄清水挟沙入海以及人造峰冲淤,对下游河床有进一步减淤作

用。.

黄河下游堤防

(三)供水、灌溉

黄河下游控制灌溉面积约4000万亩,每年平均实灌面积1760万亩,年引水量80~100亿m3,由于黄河来水丰枯不匀,又缺乏足够的水量调节能力,灌溉用水保证率仅32%。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沿河工农业迅猛发展,城市供水需求急剧增长,山东利津至入海口河段几乎每年断流,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小浪底水利枢纽可减少下游断流的机率,平均每年可增加20亿m3

的调节水量,满足下游灌溉与城市用水,提高灌溉保证率。

(四)发电

小浪底水利枢纽装机6台,每台30万kw,总装机容量180万kw,额定水头112m,是河南电网理想的调峰电站。

五、工程的地位和作用

小浪底工程是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处在控制黄河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也是唯一能够担负下游防洪、防凌、兼顾工农业供水、发电的综合水利枢纽,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和重要的战略地位。

小浪底水库区为峡谷河段,有利于保持较大的长期有效库容,可以长期发挥调水调沙、兴利除

害的效益,防洪运用比较可靠,不仅可以拦蓄特大洪水,还可以根据下游防洪需要适当控制中常洪水。这是其它工程措施所不能比拟的。

小浪底水库拦调泥沙,能够较快地减缓下游河道淤积,还可以通过人造洪峰、调水调沙等运用方式,长期发挥较大的减淤作用,与其它减淤措施相比,在减淤效果、减淤单位投资、影响人口等方面,小浪底工程都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小浪底水利枢纽在保证下游防洪、满足下游减淤的前提下,还可以调节径流,为下游工农业用水增加可利用的水源,发电调峰可以改善电力系统的运行条件。

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观察,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下游防洪减淤工程中最优的方案。

六、建设管理的特殊性

小浪底工程规模宏大,结构复杂,管理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被中外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一)技术复杂.

小浪底坝址地质情况复杂、水沙条件特殊,导致枢纽采用泄洪、排沙、发电建筑物集中布置在左岸,洞群进口分布在6个高程,进水塔、消力塘集中布置的特殊结构形式,技术十分复杂。(1)洞室密集,是世界坝工史上洞室布置最密集的水利工程。

(2)进水塔上集中布置16条隧洞的进水口,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进水塔;

(3)导流洞后期增设3级孔板环改建为永久泄洪洞,是世界上最大的孔板消能泄洪洞。

(4)水轮机的抗磨、防腐要求高。

(5)主坝基础覆盖层深、防渗墙厚。

(6)岩石破碎,地下厂房、进出口高边坡支护要求高。

(7)孔板洞、排沙洞、明流洞混凝土抗磨要求高。

(二)施工难度大

(1)工程量大,施工强度高。小浪底大坝总填筑方量5185万m3是中国最高、填筑量最大的土石坝。土石坝明挖和填筑最高强度分别为110万m3/月和130万m3/月。

(2)大量建筑物布置在地下,石方洞挖最高强度约15万m3/月。

(3)洞室断面大、建筑物结构复杂,结构砼分层分块多。3条导流洞洞身直径14.5m,开挖最大直径近20m,3条尾水洞开挖断面12.8m?19.5m(宽?高),均分3层开挖,施工难度大。导流

洞中闸室段开挖最大净高达42.26m,混凝土衬砌共分24层施工,上下部同时作业,每洞浇筑块多达133块。进水塔孔洞多,体型复杂,钢筋林立,各类埋件和止水片多,很难提高浇筑强度。

(4)导流洞塌方导致工期延误,必须实施赶工,资源配置紧张,施工强度提高。

(三)合同管理占据突出位置,但合同管理的市场环境并未形成

合同是小浪底工程处理甲乙方关系的法律准绳,是工程建设管理活动的基础。在20世纪90

年代,合同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地位与合同管理的大环境不匹配,使得合同管理工作处在学习、应用、碰撞、磨合的状态。国际承包商认为合同是刚性的,一切按合同规定办,国内却还习惯于“业主”意志,“长官”意志,把合同看成是可以根据自己意愿修改的一种形式。设计变更、市场供应的变化,往往造成业主违约,国家法令法规修改也带来合同规定的业主风险。依据合同进行工程建设管理是小浪底工程的崭新课题。

(四)现场管理关系复杂

小浪底工程主体土建标分别由三家外国承包商联营体中标。中标联营体将部分项目以工程分包,劳务分包的形式分包给外公司和中国公司,在施工现场形成了业主发包,中标承包商分包或再分包的“中、外、中”、“中、外、外、中”的合同链。由于业主与承包商,承包商与分包商国别不同,思想观念、文化背景、施工经验、管理水平上的差异很大,给工程建设管理带来极大困难。(五)移民安置困难多

小浪底工程移民动迁年人口20万人,以大农业安置为主,走整建制搬迁开发性移民的道路,

是我国移民安置工作的新偿试。小浪底工程移民工作标准高,政策性强,矛盾多,按工程进度要求完成各阶段移民安置任务的困难很大。.

七、枢纽建筑物

小浪底水利枢纽由大坝、泄洪排沙建筑物、引水发电建筑物组成。枢纽平面布置见图1-1。枢

纽为一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一级建筑物。

(一)大坝

拦河坝采用带内铺盖的斜心墙堆石坝,以垂直混凝土防渗墙为主要防渗幕,并利用黄河泥沙淤积形成天然铺盖,作为辅助防渗防线。左岸垭口设壤土心墙副坝一座。最大坝高160m,坝顶长1667m,坝体方量5185万m3。

坝型剖面见图1-2

大坝典型剖面图

大坝全景

(二)泄洪、排沙建筑物

泄洪、排沙建筑物由3条直径14.5m的导流洞;3条由导流洞改建的三级孔板消能泄洪洞;3条明流泄洪洞;3条直径6.5m压力排沙洞;1条直径3.5m压力灌溉洞;1座正常溢洪道;1座非常溢洪道(尚未建设);10座进水塔;1个综合消力塘组成。洞群布置见图1-3。

进水塔布置图

进水塔全景

1、导流洞

完成导流任务后改建为孔板导流洞承担导流任务。14.5m条直径3截流后第一个汛期由

消能泄洪洞。

2、孔板消能泄洪洞

孔板消能泄洪洞是在压力洞内安装孔板环,使水流流经孔口时突然收缩,在孔口下游又突然扩散,形成强烈紊动的漩涡流,在水流内部产生强烈的剪切摩擦达到消能目的。

3条直径14.5m的导流洞改建成3条孔板泄洪洞后,每条孔板消能泄洪洞由进水塔、压力隧洞连接段(俗称龙抬头段)、三级孔板消能段、中间闸室、明流洞段和出口段组成。

孔板洞进水塔进口底板高程定为175.0m。因进口高程低,水流含沙量高,且粗沙比例大,为防止事故闸门孔口因流速高产生磨蚀,同时也控制闸门总水压力不致过大,进口采用双孔布置。塔内设检修门(2-4.5m?15.5m)和事故门(2-3.5m?12.0m)各一道。事故门后由14.1m?12.0m

渐变为?12.5m,渐变段轴线长度:1号孔板洞为35.5m,2号和3号孔板洞为24.85m。压力连接

洞径12.5m,以龙抬头方式将进口与设计平洞段内的第一级孔板上游面连接起来。

3、明流泄洪洞

1号明流泄洪洞布置在洞群南端, 3号明流洞布置在洞群北端,2号明流泄洪洞位于1号与3号明流泄洪洞之间。3条明流泄洪洞轴线与枢纽其他泄洪建筑物轴线平行,且呈直线布置。3条明流泄洪洞均由进口段、隧洞段、穿大坝压戗埋管段、泄槽段及出口挑流鼻坎组成。

3条明流泄洪洞进水塔均为深式有压短管进口,3条明流泄洪洞在库水位250.0m时,洞内流速控制在25m/s左右。下泄水流以挑流形式入综合消力塘消能。

4、排沙洞

排沙洞在泄水建筑物中是运用机会最多的建筑物。主要承担排沙,电站进口排污,调节水库下泄流量,并同孔板洞一起保持进口的冲刷漏斗,达到保护其进口不被泥沙淤堵的目的。排沙洞进口高程最低,水流含沙量高。

排沙洞由进口塔架、压力洞、出口工作闸室、明渠或明流洞和挑流鼻坎组成,压力洞直径6.5m。

每条排沙洞进口与2条发电洞进口组合在一座塔架内,进口高程175.0m。为排放电站拦污栅

清除的污物,在排沙洞事故门上游设6个3.5m?6.3m进水口与电站进口的拦污栅相对应,6个进口逐步汇合成2个3.7m?5.0m事故门孔,在事故门后合二为一,逐步渐变为?6.5m隧洞。

5、灌溉洞

灌溉洞由进水塔、压力洞、工作门闸室组成。进水塔布置在塔群的最北端,根据引水流量要求,库水位230.0m能引灌溉流量30.0m3/s,同时考虑灌区总干渠的连接高程,进口高程为223.0m,采用压力洞,洞径3.5m。

6、正常溢洪道

正常溢洪道位于垭口副坝南侧,布置在T型山梁上,由引渠控制闸、泄槽、挑流鼻坎组成,进口高程258.0m。进口选用有超泄能力的开敞式三孔洞,闸门尺寸11.5m?17.5m。在库。3744m3/s 时泄流量275.0m水位

7、非常溢洪道

非常溢洪道设在桐树岭以北的宣沟与南沟分水岭处,作为正常泄洪设施的事故备用泄洪建筑物,进口底板高程268.0m,宽100.0m。在非常溢洪道进口设心墙堆石坝挡水,当需要使用非常溢洪道泄洪时,采用爆破方式破坝。库水位275.0m时,下泄流量3000m3/s,经南沟入桥沟汇入黄河。非常溢洪道的修建时间根据小浪底水库运用的情况决定。

8、综合消力塘

综合消力塘为混凝土衬护消力塘,接纳泄洪洞、排沙洞、正常溢洪道的下泄水流,消煞能量。消力塘后接二级消力池和护坦。为便于检修,也为适应单条或几条泄洪洞运用时塘内产生不对称流态,抑制回流和导流洞改建需要,在塘内布置2道纵隔墙,将消力塘、二级消力池分为3个可以单独运用的消力塘。消力塘塘底上游端高程为113.0m,下游端高程为110.0m,1号和2号塘

底长140.0m,3号塘底长160.0m。二级消力池底长35.0m,二级消力池下游接护坦,长70~98m,护坦后设块石防冲槽,水流经护坦调整后入泄水渠与黄河衔接。为解决消力塘检修期混凝土底板的抗浮稳定问题,在消力塘的周边、塘底中部(垂直流向)的混凝土底板内部设有城门洞型的排水廊道(断面2.0m?3.0m),排水廊道纵、横向相互连通并通向设在消力塘南、北侧的集水井。

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引水干线施工Ⅰ标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引水干线部分)施工Ⅰ标 施工总进度计划 1. 项目概况 1.1 工程总体概况 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是山西省“十二五规划”大水网建设中一项重要工程,工程干线自小浪底库区取水,由引水干线、灌区工程、工业和城镇供水工程三部分组成,主要任务是解决盐湖区、闻喜县、绛县、夏县、垣曲县五县(区)农业灌溉、工业和城镇生活、生态用水问题。 工程年引水量为2.47亿m3,设计流量20m3/s。工程起始于垣曲县境内板涧河河口右岸的小浪底水库,终止于闻喜县境内的吕庄水库,线路总长度59.6km。 1.2 本标段概况 小浪底引黄工程(引水干线部分)施工Ⅰ标主要建筑物包括:取水口、1#引水隧洞、地下泵站1#交通洞、地下泵站2#交通洞、2#引水隧洞、1#引水隧洞施工支洞、弃渣场及施工围堰等。 1.3 合同工期和合同金额 本标段的合同工期为844天,从2014年11月10日至2017年3月2日。 本标段的合同于2014年11月28日签订,预计开工日期为2014年12月10日,具体以监理通知为准。 本标段的合同金额为人民币244032001元(大写:贰亿肆仟肆佰零叁万贰仟零壹元)。 1.4 各施工部位概述 1.4.1 取水口 取水口位于板涧河入黄河河口上游600m左岸,建筑物包括引渠段和进水塔段。引渠段长约176.5m,底板高程232m,底宽12m。进水塔底板高程227m,顶部高程为281m,高差56.5m,直径为24m。进水塔设拦污栅和事故闸门各一道,拦污栅槽兼做叠梁门槽。 1.4.2 1#引水隧洞 取水口后接1#引水隧洞,长5917m,设计纵坡3.5327‰,断面为圆形,围岩分类以III~IV类为主,III、IV、V类围岩开挖断面直径分别为5.1m、5.5m、5.5m,支护衬砌后

小浪底水电站简介

小浪底水电站简介 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km孟津县小浪底,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峡谷河段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694155km2,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2%,控制进入黄河下游水量的90.5%和沙量的98.1%,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战略地位.小浪底坝址上距三门峡大坝131km,下距黄河京广铁路桥115km.黄河在坝址以下20km出峡谷,河床展宽,河道淤积,至京广铁路桥进入下游大平原,成为地上悬河.受堤防约束,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河道排洪能力降低,大约每10年需加高一次大堤,洪水威胁严重,堤防一旦失事,必将严重影响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打乱国民经济部署.根据黄河存在的突出问题,小浪底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小浪底水库选择正常蓄水位275m(黄海基面,下同),回水至三门峡坝下,总库容126.5亿m3.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并减轻三门峡水库防洪、防凌负担.小浪底水库需保持有效库容51亿m3供长期调节运用,其中防洪库容40.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m3.兴利库容为重复利用防洪库容和调水调沙库容.水库拦沙库容75亿m3,均在275m高程以下.库区上半段河谷狭窄,将不形成滩地.小浪底水库设计水位指标为:正常蓄水位275m,万年一遇校核洪水位275m,千年一遇设计洪水位274m,汛期限制水位254m(亦为防洪起调水位),正常死水位230m,非常死水位220m,初始运用起调水位205m.小浪底工程的水工建筑物集中布置于左岸风雨沟内,计有:3条低位孔板泄洪洞(进口高程175m),泄量4582m3/s;3条高位明流泄洪洞(进口高程分别为195m、209m、225m),泄量6450m3/s;3条低位排沙洞(进口高程175m),泄量2025m3/s;1条溢洪道(进口高程258m),泄量3764m3/s.各级水位泄水量:非常死水位(220m)为6769m3/s,正常死水位(230m)为8048m3/s.最高蓄水位(275m)为16821m3/s,可满足泄洪排沙要求.初始运用起调水位(205m)泄流量4930m3/s,基本满足初始运用阶段亦可进行调水的要求;汛期限制水位(254m)泄量11200m3/s,满足50年一遇洪水不上滩淤积,使库区滩面(坝前滩面高程254m)相对稳定的要求.

最新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 曹征齐孙国纬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河南济源 454681) [关键词] 小浪底水利枢纽;技术成果;高土石坝;防渗墙; GIN灌浆;洞室群;孔板消能;预应力 [摘要]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枢纽布置独特,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行要求严格,工程规模巨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参建单位的中外建设者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落实技术管理负责制,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尊重科学,勇于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配套的大型施工设备,克服了工程建设中各种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成果,创造了多项优质高产新记录。 曹征齐(1943?),江苏阜宁人,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孙国纬(1942?),湖南沅陵人,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其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要求严格,施工强度高,质量要求严,施工技术复杂,组织管理难度大,是中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支持和广大水利同行的帮助下,我们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建设一流工程,总结一流经验,培养一流人才”为总体目标,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在建设管理模式上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合同为依据,充分调动设计、监理和承包商(包括外国承包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妥善处理进度、质量和投资三者关系;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了以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为中心的技术管理体系 即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代表业主进行工程技术问题决策,对水利部和国家负责,小浪底咨询公司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全面控制,并向业主负责,黄委会设计院承担工程设计责任并向业主负责,承包商落实施工技术措施并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建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聘请了加拿大CIPM公司国际咨询专家组和世界银行大坝安全特别咨询专家组,与参建各方的技术机构相结合,形成了完善、高效、权威的小浪底工程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管理,尊重科学,积极引进,大胆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配套的大型施工设备,成功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一系列高难度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成果创造了多项优质高产新记录。

简述小浪底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小浪底坝体填筑施工技术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施工实际最大坝高154M,坝顶长1667M,坝顶宽度15M,上,下游坝坡分别为1:2:6(下部上游围堰为1:3.5)和1:1.75。上游围堰为大坝的一部分。大坝填筑材料多达17种,坝体总填筑量约5185万M3,其中心墙防渗土料820万M3。反滤料261万M3,过渡料320万M3,堆石料2980万M3,其余为下游压戗料,上游不透水铺盖料,混合不透水料和护坡料。土石坝的施工期渡汛是控制进度的关键。大坝监时断面须在汛前修建到拦洪水位以上,以保证大坝的安全。大坝填筑工期短,工程理大,施工强度高。填筑高峰期为截流后至1999年底.平均填筑强度约110万M3/月,最高强度达到130万M3/月以上,要求采用高强度施工,汛前填至渡汛高程。填筑中针对大坝的特点和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所拥有的先进施工机械,设备,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施工措施和方法,并通过现代化的施工管理和监理工程师严格的质量控制,使坝体施工进度安排得以成功初实施。 1. 坝体施工分期 在各类坝料中,4区堆石料,防渗土料均需由指定料场开采,反滤料,过渡料,掺合料,护坡料则需要由料场开采后进一步加工式配制,其他材料均从指定堆料场获得。 1.1 石料场位于黄河南岸石门沟,南北长1KM,东西长0.5KM,经2号公路至大坝平均运距为5KM。施工中,沿NW-SE方向布置不同高程的爆破台阶,每个爆破台阶高度约10M,台阶宽度约45-50M,形成了钻孔,装药,挖运互不干扰的施工场面,利于大型机械作业。 1.2 土料场 心墙防渗土料场位于黄河南岸寺院坡,南北长3KM,东西宽0.6KM,经2号公路上坝平均运距5.5KM。料场土料属中,重粉质壤土,平均粘粒含量约31%,天然含水量19%-22%,最优含水量17%-19%,平均塑性指数约19.6。出于土料的天然含水量接近最优含水量,故可以直接开采上坝填筑。 1.3 反滤料与过渡料的开采和加工 反滤料毛料场位于坝下游黄河南岸的东河清河滩上,加工位于料场附近的马粪滩,至大坝平均运距7KM。加工厂系统总设计生产能力为1600t/h, 过渡料设计生产能力为1.100t/h,反滤料设计生产能力为750t/h,以满足反滤料和过渡料综合最大填筑强度26.9万M3/月的要求。反滤料加工系统工艺流程合理,系统布置紧凑,设备性能可靠,控制系统先进,该系统设置5台不同规格的旋回式破碎机和2台棒磨制砂机,加工工艺为全闭路流程,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重量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传来的重量,速度信息,自动调节振动给料器的振动频率,从而掺合出各种级配要求的反滤料,过渡料和其他料。 1.4 混合不透水料加工 通过配比,掺和试验,确定采用河床开挖的砂砾石料经加工筛分,重新组合成符合级配要求的填筑料。混合不透水料在指定的堆料场按砂砾石和土料以透当比例薄层相间的“三明治”方法堆料。上坝前用推土机以斜坡方式置料,装载机拌和均匀后装车上坝。 2. 坝体填筑 2.1 机械化流水作业 填筑中采用了全机械流水作业方式:堆石料采用10.3m3挖掘机装料→65t自卸汽车运输上坝→42tCATD9N推土机平料→17t光面振动碾碾压;反滤料及过渡料,采用10.3m3挖掘机装料→65t自卸汽车供料→加工→65t(或36t)自卸汽车运输上坝→2.2m3反铲平料→17t 光面振动碾碾压;防渗料,采用37.5tCATD8N推土机集料→10.7m3或5.9m3装载机装料→65t (或36t)自卸汽车运输上坝→CATD8N推土机平料→CAT14G平地机配合耙松、平整→17t 凸块振动碾碾压。 2.2 坝区交通布置 主要施工道路位于坝区右岸。对外交通公路均和石门沟石料场、寺院坡土料场及坝区相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在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洛阳市40公里。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 水利工程概况 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56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防洪标准由目前的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工程建成后,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威胁,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电站总装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51亿千瓦时。 小浪底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小浪底工程的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 小浪底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小浪底工程拦河大坝采用斜心墙堆石坝,设计最大坝高154m,坝顶长度为1667m,坝顶宽度15m,坝底最大宽度864m。坝体启、填筑量5l.85万m3、基础混凝土防渗墙厚l.2m、深80m。其填筑量和混凝土防渗墙均为国内之最。坝顶高程281m,水库正常蓄水位275m,库水面积272km2,总库容126.5亿m3。总装机容量180万KW,年发电量51亿度。水库呈东西带状,长约130km,上段较窄,下段较宽,平均宽度2km,属峡谷河道型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327立方米/s,输沙量16亿t,该坝建成后可控制全河流域面积的92.3%。 泄洪建筑物包括10座进水塔、3条导流洞改造而成的孔板泄洪洞、3条排沙洞、3条明流泄洪洞、1条溢洪道、1条灌溉洞和3个两级出水消力塘。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所以均布置在左岸。其特点为水工建筑物布置集中,形成蜂窝状断面,地质条件复杂,混凝土浇筑量占工程总量的90%,施工中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设备。 引水发电系统也布置在枢纽左岸。包括6条发电引水洞、地下厂房、主变室、闸门室和3条尾水隧洞。厂房内安装6台30万kW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0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5.99亿kW.h/58.51亿kW.h(前10年/后10年)。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设采用国际招标,以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为责任方的黄河承包商中大坝标,以德国旭普林公司为责任方的中德意联营体中进水口泄洪洞和溢洪道群标,以法国杜美兹公司为责任方的小浪底联营体中发电系统标。1994年7月16日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要求严格,被中外水利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一项最具挑战性的工程。 大坝设计特点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坝为壤土斜心墙土石坝,上游围堰为坝体的一部分,坝基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工程初步设计为斜墙坝型,后优化为斜心墙坝型,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以水平防渗为主,垂直防渗为辅;后者以垂直防渗为主,

经典水电工程12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一、简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在洛阳市以北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南距洛阳市40公里。上距三门峡水利枢纽130公里,下距河南省郑州花园口128公里。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小浪底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 二、背景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黄河的关键水利工程。1991年9月12日进行前期准备工程施工,1994年9月1日主体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0月28日截流,2000年初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部完工,主要功能为治沙防洪,辅助功能为发电,被世界银行誉为该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 三、工程建设 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

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小浪底工程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死库容75.5亿立方米,有效库容51.0亿立方米。 小浪底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为建设秀美新玉屏,在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2014年,玉屏侗族自治县在持续发展的漫漫征途上加速实施多规融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生态移民等规划及工程。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地下排水系统排水孔施工技术研究报告(DOC)

1 前言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黄河治理与开发的系统工程中,处于无可取代的战略地位。它位居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黄河流域总面积的92.2%,控制黄河径流量 91.2%,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其开发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综合利用,除害兴利”。它以其宏大的工程规模、复杂的水文、泥沙和地质条件、苛刻的运行要求,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是世界坝工史上最具挑战性的工程之一。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成功地解决了“进口泥沙淤堵、高流速含沙水流、洞室群围岩稳定、大坝深厚复盖层防渗处理、水轮机的抗泥沙磨蚀、进出口高边坡稳定、水库运行方式、水库诱发地震、水库蓄水后库岸稳定”等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 其中在“洞室群围岩稳定”、“进出口高边坡稳定”这些世界性技术难题攻关上,开创性地设计了科学合理的地下排水系统工程。 排水系统的主体工程为排水孔,排水孔施工分为两大子项工程,一是排水孔钻进,二是排水滤管的加工与安装。自1995

年以来,我单位在小浪底工区先后承接了7.2万延米的排水孔施工任务,总产值达1500万元,为了保证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我们对排水孔施工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和实验,力求把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开发应用到小浪底水利枢纽排水孔施工中。 我们经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臻于完善排水孔施工技术,采用风动潜孔锤钻进技术进行排水孔钻进,利用自行研制的PVC 滤管加工设备进行PVC滤管加工,综合运用这一先进的排水孔施工技术,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单是我们一个单位,就降低成本达到360万元以上。 由我单位率先开发应用的潜孔锤钻进技术和PVC滤管加工技术,在小浪底工区相继被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中国水电一局等单位推广应用。应用这一先进技术,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中,共完成排水孔施工11.6万延米,创产值2420万元,节约经费600万元,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了该技术在排水孔工程施工中的技术可行性、先进性;与此同时也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小浪底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小浪底工程人力资源管理 当今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小浪底工程建设的顺利完成,应该说与现代先进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与具体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业主与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 1.建立精干、高效的人力资源队伍 (1)改变传统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 小浪底工程建设完全摆脱了过去传统的“人海战术”,大量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推广,计算机局域网、计算机MP3系统软件等现代管理手段在工程建设和管理中得到了广泛运用,不仅大大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提高了工程质量,提高了人员的工作效率,也为精简建设人员队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早在工程建设前期,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建管局)就提出“精干、高效”的人员组成模式,引进人员除了从水电系统其他单位调入少量管理人员、技术骨干外,主要以接收大中专毕业生为主,长期合同人员队伍从总量上控制了规模,人员总数始终没有突破600人,即使在工程建设高峰时也仅有594人,2003年底下降到514人,为企业的正常管理和后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打破单一的长期合同人员引入体制,在不同的岗位上实行不同的用工形式,主要包括:以劳务合同的形式引入部分技术人员和工程师,以短期合同形式引入临时

工作岗位和季节性工作岗位用工,以军民共建形式引进当地驻军完成后勤服务工作,以委托管理方式从省公安厅引入公安队伍。通过以上用工形式的探索,既解决了工程建设中人员短缺问题,又减少了长期合同人员用工体制存在的弊端。 坚持推行后勤服务社会化,对工地职工住宿实行公寓化管理,对职工食堂实行内部市场化管理,对职工医院实行半市场化管理,不开办幼儿园、学校,对职工子女上学、入托实行福利补贴。这些措施避免了“大而全”“企业办社会”问题,使建管局能够集中精力搞工程建设。 2.多渠道、多途径、宽口径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以满足国际工程建设需要 (1)利用国际工程大舞台,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参与国际工程管理的综合素质 合同管理是国际工程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建管局十分重视对管理人员进行合同管理方面的集中强化培训。几年来,全局参加合同管理培训的人员共700余人次。此外,小浪底的合同用语为英语,办公设备普遍使用计算机,针对大多数管理人员英语水平差、计算机知识欠缺等实际问题,连续举办了多期英语培训班、计算机培训班等。 在工作安排上,注重新老搭配,实行以老带新、以老帮新、新老互帮互学,采取加快起用年轻干部的策略,使新老两代人互教互学,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大力倡导业主、工程师、中国分包商等各级各类管理人员在实践中加强自学,边干边学,在实际工作中运用和掌握合同条款,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小浪底枢纽工程解读

枢纽工程 来源:小浪底网发布日期: 2009-09-27 15:24:08 一、工程所处地理位置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 二、工程规模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m,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淤沙库容75.5亿m3,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死水位23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防洪最大泄量17000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m3/s. 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三、水文地质条件.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前的坝址地貌

一)径流 由于受地形、气候、产流条件的影响,黄河径流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大部分径流来自兰州以上及龙门到三门峡区间。 受大气环流和季风的影响,黄河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很不均衡。干流及较大支流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60%左右,每年3月份-6月份,径流量只占全年的10%-20%。 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黄河90%的水量。 (二)洪水 黄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发生时间为6-10月,其中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发生时间,兰州以上一般在7月-9月,三门峡-花园口之间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黄河洪水的洪峰形式,上游为矮胖型,洪水历时较长,洪峰较低。中游洪水形式为高瘦型,洪水历时较短,洪峰较高。 (三) 凌汛 黄河下游河道呈东北向流入渤海。一般元月初开始封河,二月底开河。由于纬度的差异,山东河段比河南河段早十天左右封河,晚二十天左右开河。封河期因冰凌阻水,泄流不畅,增加河道槽蓄水量;开河期上段先开,冰水及前期槽蓄水量一起下泄,由于下段尚未解冻,容易形成冰塞、冰坝,水位升高很快,造成凌汛。同时,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封河期槽蓄量大部分集中于上段,下段河段窄而多弯,容易卡凌雍水,更加重凌汛的威胁。 (四)泥沙 黄河径流的泥沙含量居世界首位,多年平均含沙量37.6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13.51亿T。在一年之中,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干流站7-9月沙量占全年沙量的80%左右,支流站接近100%;汛期沙量又集中在几次暴雨洪水之中。黄河泥沙约有1/4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速度抬高。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近100%的沙量。 (五)地质 小浪底工程坝址河床覆盖层最深达70余米。坝址区为二叠纪和三叠纪沉积的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交互地层。岩层以8?-12?的缓倾角倾向北东,并含有连通性很好,磨擦系数f=0.2-0.25、C=0.005Mpa的泥化夹层。岩体断裂构造及节理裂隙发育,横穿坝下的F1及左左右的80?等大断层均与枢纽建筑物有密切关系,断层和节理裂隙均为F238、F236、F28岸. 高倾角,且大部分断层呈上下游方向展布。左岸山体由于沟道切割形成了单薄分水岭,水库蓄水后存在稳定问题。近坝区右岸包括右坝肩有多处大的滑坡和倾倒变形体。坝址区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 四、工程开发任务 小浪底水利枢纽开发任务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一)防洪、防凌 水文气象资料分析表明,黄河可能出现55000m3/s的特大洪水,即使经过三门峡、陆浑、故县等水库拦蓄后,花园口站的洪峰流量仍将达到42000m3/s。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的设防标准仅为22000m3/s(花园口站),不到百年一遇。 三门峡水库对控制凌汛期流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可利用库容过小,防凌效果有限。 小浪底水利枢纽与已建的三门峡、陆浑、故县水库联合运用,并利用东平湖分洪,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提高到千年一遇。千年一遇以下洪水不再使用北金堤滞洪区,减轻常遇洪水的防洪负担。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共同调蓄凌汛期水量,可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威胁。

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施工进度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施工进度管理,顺利实现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施工合同约定及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建管局)要求的施工进度目标,特制订本管理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临时、永久工程。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三条本办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提交、审核、批准; (二)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三)实际施工进度的检查和控制。 第四条建管局施工管理科、项目监理、项目施工单位施工进度管理职责如下: (一)施工单位负责编制总进度计划、年施工进度计划、月施工进度计划及旬施工进度计划,及时提交给项目监理单位审核批准,并按照审批后的施工进度计划实施。 (二)项目监理单位依据施工合同及建管局要求对施工单位编制的各类型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审核批准,向建管局备案,按批准的计划控制施工进度。 (三)建管局施工管理科负责及时向项目监理单位传达主管部门对进度的最新要求,对监理审批的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备案,并据此对施工进度实施管理。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提交、审核、批准 第五条施工进度计划编制要求 (一)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程规范、施工承包合同、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及监理签发的有关进度计划的指令。 (二)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应综合考虑施工工期、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及合理控制施工成本等因素,并落实组织、措施及资源。 第六条施工进度计划的提交 (一)总进度计划在开工令发布前提交项目监理单位; (二)年进度计划在前一年十二月二十日前提交(首次年进度计划与总进度计划同时提交);(三)月进度计划在月初旬例会前提交; (四)旬进度计划在本旬监理例会前提交。

小浪底水利工程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小浪底水利工程认识实习实习报告 一、实习地点: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 二、实习时间: 2013-7-5 三、实习内容: 1、小浪底工程所处地理位置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 2、区域社会经济概况 小浪底库区周围的经济主要以农业和工矿业为主。小浪底水库淹没影响到河南、山西两省三市一地区的八个县(市),29个乡(镇),涉及人口16万人,淹没土地总面积为4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0万亩。该区域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大于西部,平均人口密度330人/km2,人均耕地约1.25亩。淹没区每年的农业总产值1.2亿元。区域内矿产资源丰富,质地较好,形成了以矿业为主的工业格局,共有企业110家。淹没区内工矿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是新安县的仓头乡、西沃乡和垣曲县的古城乡。 区域内矿业企业较多,约占工矿企业总数的80%,其中以煤炭采选业为多,达70余家。此外还有炼焦业、电力工业、建材工业和铁冶炼业等。工业产值比重最大的行业为有色金属工业和煤炭采选业,合计占工业总产值的82%,其它依次为电力工业、炼焦业、铁矿采选业、

铁冶炼业、建材工业和食品加工业。区内工矿业规模一般较小,产值超过一千万的企业仅15家。 3、水文地质条件 (一)径流 由于受地形、气候、产流条件的影响,黄河径流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大部分径流来自兰州以上及龙门到三门峡区间。 受大气环流和季风的影响,黄河径流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很不均衡。干流及较大支流汛期径流量占全年的60%左右,每年3月份-6月份,径流量只占全年的10%-20%。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黄河90%的水量。(二)洪水 黄河流域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发生时间为6-10月,其中大洪水和特大洪水的发生时间,兰州以上一般在7月-9月,三门峡-花园口之间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 黄河洪水的洪峰形式,上游为矮胖型,洪水历时较长,洪峰较低。中游洪水形式为高瘦型,洪水历时较短,洪峰较高。 (三) 凌汛 黄河下游河道呈东北向流入渤海。一般元月初开始封河,二月底开河。由于纬度的差异,山东河段比河南河段早十天左右封河,晚二十天左右开河。封河期因冰凌阻水,泄流不畅,增加河道槽蓄水量;开河期上段先开,冰水及前期槽蓄水量一起下泄,由于下段尚未解冻,容易形成冰塞、冰坝,水位升高很快,造成凌汛。同时,由于黄河下游河道上宽下窄,封河期槽蓄量大部分集中于上段,下段河段窄而多弯,容易卡凌雍水,更加重凌汛的威胁。(四)泥沙 黄河径流的泥沙含量居世界首位,多年平均含沙量37.6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13.51亿T。在一年之中,泥沙主要集中在汛期,干流站7-9月沙量占全年沙量的80%左右,支流站接近100%;汛期沙量又集中在几次暴雨洪水之中。黄河泥沙约有1/4沉积在下游河床,致使下游河床每年以10cm速度抬高。小浪底水利枢纽控制近100%的沙量。 (五)地质 小浪底工程坝址河床覆盖层最深达70余米。坝址区为二叠纪和三叠纪沉积的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交互地层。岩层以8?-12?的缓倾角倾向北东,并含有连通性很好,磨擦系数f=0.2-0.25、C=0.005Mpa的泥化夹层。岩体断裂构造及节理裂隙发育,横穿坝下的F1及左岸F28、F236、F238等大断层均与枢纽建筑物有密切关系,断层和节理裂隙均为80?左右的高倾角,且大部分断层呈上下游方向展布。左岸山体由于沟道切割形成了单薄分水岭,水库

小浪底专用线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洛阳市小浪底专用线提升改造(大修)工程 NO.2合同段 (K8+000~K16+640) 施工组织设计 河南鹏程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目录

二、施工方案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三、劳动力配置和调用计划 四、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和调用计划 五、确保工程质量的组织、技术、保证措施 1、组织措施 2、技术措施 3、保证措施 六、确保安全、文明施工的组织、技术、保证措施 1、确保安全的措施 2、确保文明施工的措施 七、确保工期要求及雨季施工的组织、技术、保证措施 1、确保工期的措施 2、确保雨季施工的措施 八、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 九、施工总进度横道图及机械设备和劳动力配备图表 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工程简介 洛阳市小浪底专用线提升改造(大修)工程,项目起点位于西工区红山乡(起点桩号K0+000.000),于G310丁字交叉,由南向北经孟津县的麻屯、常代、横水,终点止于小浪底镇官村(终点桩号:K24+020),全长24.020公里。本项目修建于1995年,为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期间施工专用路。由于该路超期服役,加之近年来小浪底库区旅游发展和沿线西工、孟津县多个工业园兴起等因素,交通量上升,路面病害严重。提升改造后道路技术等级仍为二级公路,但路面状况、路容路貌将得到极大改善。 N0.2标段起点桩号为K8+000~K14+640,全长6.640公里。 二、施工方案和主要工程施工方法 本次提升改造主要包括两项内容:一是加宽路面,路面两侧各加宽1米,路面宽度达到11米,原有路面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碎石化、挖除等进行补强处理后铺筑9厘米沥青混凝土;二是原有浆砌边沟全部挖除;三是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均采用厂拌法集中拌和施工,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 1、碎石化施工 A施工顺序 ①清除水泥混凝土路面上的杂物 ②修复和增设排水设施 ③不稳固特殊路段挖补处理 ④线路内、外及地下构造物标记 ⑤设置施工测量控制点 ⑥施工区段的交通管制及分流 ⑦破碎旧水泥混凝土路面 ⑧修复或补强软弱基层或路基 ⑨废弃材料清除 B施工要求

浅谈PCP的一些基本知识

浅谈PCP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概述 从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的规划上看,工程主要是为了满足农业灌溉、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以及生态补水等方面的需要。在输水管道的选择上,设计时考虑了钢管、球墨铸铁管、PCCP、PCP、玻璃钢管等,经比较最终选用了输水阻力小、耐腐蚀的PCCP和PCP两种输水管道。 PCCP是“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的缩写,即“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它是一种大口径、高工压、长寿命的输水管道,在国外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国内部分工程上也得到了应用;PCP是“Prestressed Concrete Pipe”的缩写,即“预应力混凝土管”,自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试制成功预应力混凝土管以来,它作为主要的非金属管道材料在城市给排水工程、长距离输水工程、农田灌溉及各种水利工程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来巨大贡献。 在这次学习交流活动中,我就试着给大家讲述一下PCP 的基本知识,让大家对这种管道有一个大概的认识。 二、PCP基本知识 1.定义 预应力混凝土管是指在混凝土管壁内建立有双向预应

力(纵向和环向)的预制混凝土管。 2.分类 (1)预应力混凝土管按管子的成型工艺可分为一阶段管和三阶段管; 一阶段管是指采用振动挤压工艺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管,包括传统的一阶段管和一阶段逊他布管,管子的外保护层为混凝土,管子的结构形式为整体式; 三阶段管是指采用管芯缠丝工艺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管,包括传统的三阶段管和三阶段罗克拉管,管子的外保护层为水泥砂浆,管子的结构形式为复合式。 (2)按管子的接头密封形式又可分为滚动密封胶圈柔性接头和滑动密封胶圈柔性接头。 滚动密封胶圈柔性接头是指管道安装就位时,位于管子接头内的圆形橡胶密封圈以滚动方式进入安装位置的一种管子接头形式,橡胶密封圈的最终安装位置在管子插口工作面靠近止胶台附近; 滑动密封胶圈柔性接头是指在管道安装就位时,位于管子接头内的圆形橡胶密封圈的位置保持不变,管子的承口工作面与橡胶密封圈之间以滑动方式进入安装位置的一种管子接头形式,管端处管子插口工作面上带有胶圈凹槽,橡胶密封圈的最终安装位置在管子插口工作面的胶圈凹槽内。 3.制作方法

黄河小浪底水库环境工程地质评价(精)

黄河小浪底水库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摘要) 黄河小浪底枢纽主体工程已经完工,并于1999年10月25日下闸蓄水。水库蓄水后,随着库水位的升高将引起水文地质条件的一系列变化,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问题已经出现。本文就水库诱发地震, 岸坡变形破坏,水库渗漏,库岸水库浸没等环境问题进行分析评价。 (主题词) 水库诱发地震岸坡变形破坏库区渗漏绕坝渗漏水库浸没 前言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km的黄河干流上。坝高 154m,坝顶长1317m,水库正常高水位275m;最大水深约140m,总库容126.5亿m3。发电装机180万kw。是一座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的特大型工程。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于1999年10月25日下闸蓄水。截至2002年5月,小浪底水库最高蓄水位已达240 m。可以肯定:随着库水位的升高,必将引起一系列的库区环境地质问题。而这些环境工程地质的发生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水库工程的正常运用以及水库周边的工农业生产。 1 水库诱发地震分析 库区及周边展布有多条第四纪活动断裂,如城崖地、塔底、石井河、王良、封门口、——盘古寺、焦洛等(图1)。小浪底水库最大水头抬高值为140m,在库水淹没或回水影响范围内延伸长度达10km以上的断层有石井河、塔底、城崖地、石家沟等断层。位距坝址下游6 km~6.5km的断层有连地、王良、坡头等断层。这些断层第四纪以来大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活动。 通过多年的对断层的调查分析认为,小浪底水库无论是地层岩性、地质构造,还是水文地质条件,都具备了发生水库诱发地震的可能。对于诱发地震的可能最大震级,采用多种方法分析计算,其上限震级定为5.6级,小于本区构造地震考虑的最大可能震级。即使发生≤5.6级诱发地震,经过数十公里或百余公里的衰减,对大坝的影响烈度也在其设防烈度以内。(小浪底水库地区的地震基本烈度经多次鉴定为Ⅶ度)。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地震地质背景较为复杂,具有发生水库地震的可能。为了监测水库地震动态,对水库地震作好预测预报工作,更好地为枢纽运行服务,专门设置了水库遥测地震台网,并于1995年10月全面建成投入运行,保证了大坝截流前记录到两年地震本底资料。重点监控范围,坝上游可达40km,下游8km,面积1400km2,库首区的重点地段和可能诱发地震的主要潜在震源区,都在有效监控范围之内。有效震级监测下限 ML≥0.5级,震中定位精度≤0.5km。 台网自1995年10月投入运行,共分析处理地震事件数百次,其中网内及网缘地震一百二十余次,最高震级为1997年3月23日发生在汾渭地震带(怀来—西安地震带) 边缘的山西绛县附近的ML3.0级地震。水库区最高震级为1995年11月25日和1997年1月1日震中位于架桑断层东侧的ML2.7级、ML2.6级地震(表1)。 小浪底水库于1997年10月实现了顺利截流,1999年10月下闸蓄水,年底库

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依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1月30日起施行)和水利部颁发的《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1997年12月21日起施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1997年8月25日起施行)、《水利工程质量检测管理规定》(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等有关的规定;结合小浪底引黄工程特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建设管理局对本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管理的客体包括本工程建设中的施工单位、工程材料供应单位、工程设备的制造及供应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建管局自身。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三条山西省小浪底引黄工程建设管理局(以下简称建管局)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和“质量管理,预防第一”的总方针。工程的各参建单位必须本着对工程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敬业精神,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有效的质量控制手段与措施、严格的质量检查与监督,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第四条小浪底引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目标是:管理先进,质量优良。具体质量目标为: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创一流质量管理水平; ?单元工程综合优良率(土建)85%以上,机电设备安装95%以上; ?建设过程中不发生质量事故; ?争创省优工程、大禹奖。 第五条小浪底引黄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依据是: (一)国家及其部、委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及现行技术规程、规范和标准。 合同规定的质量标准、技术文件及其它相关条款。 (二)工程建设中,各方均应按合同约定的责任、权限和质量标准履行自己的义务。合同中有关质量规定不明确时,按监理单位批准的可以参照的国家质量标准执行;当没有相应的可参照的国家质量标准时,按监理单位与有关各方协商并征得建管局同意后所确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小浪底水利枢纽 工程概况: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m,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淤沙库容75.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死水位23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防洪最大泄量17000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 8000m3/s。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3]1991年9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程开工。2009年4月, 全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4] 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 69.42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 千瓦时;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小浪底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小浪底工程拦河大坝采用斜心墙堆石坝,设计最大坝高154米,坝顶长度为1667米,坝顶宽度15米,坝底最大宽度864米。坝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