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册《人自然社会》教案(1)

1、让考试更轻松(1)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教学准备:

“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做游戏,初步体验

1.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学生过独木桥)

让独木桥升高些。我们再过一次桥。(学生过升高的独木桥)

2. 让同学们谈体会:第一次过独木桥和第二次过桥心里有什么不同感受?

3. 小结

二、引导学生

1. 同学们,其实,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老师第一次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上课也非常紧张。我的眼睛不敢朝大家看,心怦怦乱跳,就是现在我也有些紧张,这是非常正常的。那么,平时你在哪些情况下会出现紧张的情绪?(考试)你们在考试前、考试时、考试后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

2. 讨论:(4人一组)

3. 交流,你会有哪些紧张的表现?(自由谈)

4. 出示图片

5. 引导:对,正像同学们说的那样,由于过度的紧张影响了你们正常水平的发挥,影响了同学们的成绩,甚至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怎样克服这些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两种途径:

(1)自我调节

①介绍:有三种减轻紧张情绪的简便技术。

A、迅速同时拉紧缩所有的肌肉,然后立即解除,紧张,反复多次。

B、把练习的重心放在呼吸上,做6次慢速的深呼吸,想象所有的紧张随着呼吸离开了肌体。

C、自我暗示:“冷静,放松”并与深呼吸协调进行。

②做自我调节操

放轻音乐闭上眼睛,松松头颈,松松肩

操练时身体要放松,闭目,呼气和吸气要充分

(2)听故事,明理

①放录音,听故事(故事内容略)

A、讨论:演说家采取什么方法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

B、小结。

蒙悉尼斯第一次演讲时特别紧张,结果影响了他们演讲,被别人赶了下台,第二次演讲时,由于他一次次练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显得格外自信,他克服了过度紧张的情绪,博得观众的喝彩,同学们,你们看,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多么重要。

②我们怎样在考试期间克服过度紧张的情绪呢?

A、注意学习生活节奏。

B、学会自我调节。

C、考试增加自信心。

(3)正确指导

出示:

A、复习时的重点:已经熟悉的内容一带而过,及时补习生疏的地方。

B、看看自己整理的图表,笔记,考卷等。

C、检查考试必备的学习用品,保证充足睡眠。

D、比平时提前半小时起床,吃好早饭,检查所带学习用品,信心百倍走向考场。

E、保持心情轻松,相信自己能考得很好。

F、预备铃响后,休息一会,或闭目养神保证头脑清醒。

三、小结

2、关爱青春健康(2)

教学目标:

1. 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知道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快速成长的阶段,且存在着个体的差异。

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身体、心理上的变化,健康、快乐自信地进入青春期。

3. 通过收集有关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资料的活动,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等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青春期的有关知识

1. 何为青春期。

2. 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

二、活动

1. 涂色自测

2. 说说自己的烦恼

3. 说说自己如何消除烦恼

三、组织小辩论

1. 男女同学应当怎样交往?

引导学生正确地处理好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大大方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

(1)要端正态度,培养健康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交往时自然就会落落大方。

(2)要广泛交往,避免个别接触。广泛交往有利于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一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便于吸取多个异性同学身上的优点,利于自己的性格发展和人格塑造。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限制自己的社交范围,对异性的了解不仅有限,

可能还会失去与多数伙伴的接触机会,过早陷入“一对一”交往的感情漩涡。所以,要通过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有意识地在更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在集体和小组为主的活动中,克服闭锁和消极等待心理,多关心帮助同学,特别要主动与不同性格的异性朋友交往,加深对异性同学的全面了解和理解,锻炼自己的适应性,与异性同学建立友好、合作的融洽关系。

2. 在与异性交往中应注意些什么呢?

(1)要相互理解和尊重,要讲文明礼貌,自尊自爱,互尊互爱。待人要不卑不亢,宽容大度。

(2)衣着要整洁大方,同自己的身份相符,不要浓妆艳抹,也不要穿奇装异服,那样容易给人以虚浮轻薄之感。

(3)言行举止要有分寸,对待异性不必过分拘束,也不要过分随便。一些不应开的玩笑、不应做的举动是要注意男女有别的。

(4)异性之间的交往应在集体活动的时间内,避免时间过晚或单独在一起。男女同学间的交往应该是公开的,只限于学习、工作和有意义的娱乐活动范围内,并应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总之,与异性交往是一门科学和艺术,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学习中,才能使自己逐渐掌握其要领。我们应该积极、健康、大胆地参与到异性的交往活动中,不断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异性交往可以掌握适应社会的技巧,学习男女之间相处的礼仪和文明行为。

四、活动延伸

组织学生看青春期影片或影视节目

3、快乐交往(3)

教学目标:

1. 了解青少年情绪发展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自我调控情绪的能力,形成积极情绪,建立“快乐不快乐全在于自己“和“情绪是可以调节的”的信念。

3. 树立“帮助他人心里乐”的观念,让自己变得更快乐。

教学准备:

编排小品。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通过谈话,导入主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不少事情,有的是让我们感到开心,有的是让我们感到伤心,那现在就请大家说说哪些事让你感到开心,哪些事让你感到伤心的。师:刚才我们大家说了许多开心以及伤心难过的事,伤心难过和开心都是我们的什么?

二、小品表演,分组讨论

1. 观看小品,探讨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小品:小华:“我们刚刚上完体育课,瞧我们满头大汗。”小伟:“我也是,真是又渴又累。”小华:“哈哈!我的桌子上还有半杯水呢?太好了!”咕嘟咕嘟喝下去。小伟:“唉,怎么只剩半杯水?”也咕嘟喝下去。

(1)现在老师要请大家思考讨论黑板上的三个问题,并记录:

问题1:对于这半杯水,小华和小伟分别表现的情绪是怎样?

问题2:小伟和小华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问题3:你明白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吗?;

(2)分组讨论。

2. 小结:刚才每一组的同学都认真地讨论,并且发言都很好。小华和小伟由于想法、感受不同,思考的角度不同因此就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也就是说想法

产生了情绪。那么,是先有想法还是先有情绪呢?

三、尝试助人,改变想法

当我们不开心时,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想,那么快乐就自然来。下面老师要请大家一起来帮助一些不快乐的人,让他们换个想法,也快乐起来。请同学们先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分小组讨论。)

四、探讨方法,学会宣泄

可能有的同学也许会说,假如我换个角度想,还是不开心,心里特别难受,我应该怎么办呢?如果同学们以后发现你认为好的情绪宣泄方式,可以与大家互相交流。通过这节课大家都知道当自己不快乐时,可以换个角度想,或进行情绪宣泄,让自己更快乐。

4、美丽罂粟滴血泣诉(4)

教学目标:

1.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和毒品的有关知识。

2.明确毒品是人类公害,远离和拒绝毒品。

3. 了解我国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的重大措施和取得的成就。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毒品的危害

难点: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毒品危害等的音像资料、学生课前收集毒品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引入

出示:有关毒品危害等的音像资料

看到刚才这些震撼人心的画面,同学们已经知道,我们今天谈论的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毒品问题已经成为对全民族和全世界危害最为严重的社会毒瘤,尤其是对我们青少年,毒品教育势在必行。

二、了解青少年吸毒的原因

1.在所有的吸毒人员中,有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着一张稚气的脸,可是他们却早早的走进生命的误区,经受灵魂和肉体的煎熬和折磨,这就是那些无知的青少年。下面我们一起来回忆和了解那个同龄人的故事。(学习课本21页有关资料。)

2.这个女孩原来是什么样子的,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少女第一次吸毒的?

3.第一次吸毒的滋味感觉好受吗?可为什么后来又会吸第2次,第3次呢?

4.吸毒上瘾以后,她能彻底戒掉毒瘾吗?为什么?

5.即使经过戒毒治疗,这个少女占时摆脱了毒瘾的纠缠,但她还将面临人生的困惑,无论在学习、生活和面对社会的各种情景都将承受常人难以设想的诸

多压力和困惑。

6.从这个少女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缺少父母关爱是青少年吸毒的原因之一,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可能造成青少年走上吸食毒品这条不归之路呢?

7.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对毒品的好奇心理,产生这种好奇心理的根本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小组讨论,一会在交流讨论结果的时候把你们的结论与专家的评论对照,看哪个小组的结论说的最有道理。

8. 从这个花季少女的经历中,你有什么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三、明确毒品的危害

1.毒品摧残生命。但同学们了解毒品吗?你对毒品知识的了解是通过那些途径得来的?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毒品?请根据你们收集的资料来回答。

2.请看专家对毒品的介绍。

3.毒品有那些危害呢?请小组交流所收集到的资料。

4.学生边汇报交流的结果,教师及时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和体会毒品危害自身、家庭和社会的惨痛教训,具体了解毒品的危害。

5.想一想,现在你对“吸毒一口落入虎口”这话是怎样理解的?用你自己的话来说说。

四、打击毒品犯罪

1.我国政府在打击毒品犯罪方面采取了那些措施?取得了什么成果呢?

2.在打击毒品犯罪的过程中,谁作出的贡献最大?你现在对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3.对于那些因为吸毒而误入歧途的人,我们的社会是并没有抛弃他们,我们的政府和人民竭尽全力挽救他们宝贵而孱弱的生命和灵魂,很多人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请看他们发自心灵的忏悔吧!

4.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你今后会怎样对待毒品呢?说出来让大家听听。(板书课题)

同学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也为了自身的幸福和快乐,让我们擦亮自己的眼睛,远离毒品,珍爱我们宝贵而年轻的生命吧!(为了提高同学们的防毒拒毒意识,同学们在课后还可以办手抄报,共同构筑一道防毒拒毒的钢铁长城)

5、涉毒行为必受制裁(5)

教学目标:

1. 了解毒品是什么?它对人类有什么危害?认识法律具体条文(《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及《刑法》)

2. 对于毒品我们的态度就是“远离”。针对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毒品和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行为我们可以依靠强有力的法律武器坚决加以打击。

3. 当今时代,贩毒、吸毒依然是我们执法者打击的重点对象。为了祖国、人民利益请青少年从自己做起,远离毒品并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严厉打击有关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难点: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容易经受不了各种诱惑,要正确引导尤为重要。

教学准备:

1.幻灯片(近代史上禁烟宣传资料、有关毒品的图片以及物质结构剖析它对人类的危害性)

2.录像片(《东方110》:缉毒警察大队如何擒拿贩毒团伙的现场纪实)

3.法律宣传小组小品表演排练。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历史(展示虎门硝烟幻灯片)

1. 教师介绍历史背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教训,人民饱受磨难,鸦片使军队、百姓不能自拔,迷失自我,个个吸毒后精神萎靡,打仗失去战斗力,就像海浪后泛起的泡沫。究竟什么是毒品?它为什么有如此危害性?

2. 幻灯片展示毒品种类及由来

表面漂亮的罂粟花粗略加工后变成俗称“大麻”物质,据报道,在精炼后能制成海洛因(俗称“四号”)、摇头丸、冰毒等毒性强的非法物质。一旦接触这

种物质,就立刻上瘾,接而导致死亡。因为如果吸食后,对人脑中枢神经有强烈兴奋的幻觉,从而胡作非为。

二、毒品的严重危害性。

同学们,“一失足,千古恨。”请看纪实片:毒品的严重危害性。

例如,华东师大一位是生物科学院研究生2000年分配到上海市某毒品研究所工作,虽然他对毒品知识了解甚多,但由于好奇心驱使,埋下祸根。有一次,他趁同事不注意,心想“都说毒品很可怕,他到底是什么滋味,借此时机尝试一下。”结果,就那么一点白色粉末状的物质是他不能自拔。由于吸毒过度成瘾于2002年7月在医院不治身亡。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案例,给每个人都敲响了警钟。事例不仅丧失了一条人命,而且把死者整个家庭搞得支离破碎。

就是因为毒品的危害,使生命就此终结;就是由于毒品的存在,使原本幸福的家庭土崩瓦解;反之,就是因为毒品的危害,使人民坚定信念与之抗衡;就是由于毒品的存在,使我们更加珍惜生命。请远离毒品!警惕毒品的侵蚀!警钟长鸣!

比如一代球星马拉多纳的职业生涯也葬送在毒品上,依照他的足球天赋本可以创造多项前人未有的纪录,但由于随便不谨慎的思想问题,走上一条不归之路,直至受到群众地唾骂,连妻子也离他而去。

三、小组讨论

1. 思考:对毒品的危害性,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

2. 课前准备的情景小品表演

3. 要求写一片题目为《远离毒品》的宣传小作文

四、播放搜集纪录片———刑警803如何英勇擒拿贩毒团伙的现场纪实

1. 观看后,请小组代表谈谈自己的看法。

2. 引导:用法律武器来制裁犯罪分子。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非法行为有多种类型。其中,它严厉规定禁止:

a. 违反政府规定种植罂粟等毒品原植物;

b. 非法运输、买卖、存放、使用罂粟壳;

例如,某家火锅店在其经营的食物当中就因为摆放罂粟壳而遭到法律的追究。

一般来说,《条例》有三种处罚手段:警告、罚款、拘留。《刑法》规定:实施贩毒数量在一定范围将受到刑罚处罚。

五、课堂小结。

6、远离毒品珍爱生命(6)

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认识毒品的危害,提高学生拒绝毒品、远离毒品的心理防御能力和自觉性。培养学生“从我做起”扫除毒害的思想情感。

教学准备:

下载有关“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主题的网页;《林则徐》VCD影片、课件;多媒体教室。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播放《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电影片段。

1. 认真观看。

2. 分组进行讨论,组代表向全班发表本组的见解,其他组员补充、更正。

①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

②虎门销烟中的“烟”指的是什么?

③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拥护?

④在当今社会,有没有类似于鸦片并使人成瘾、危害生命的毒品?

二、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吸毒的后果,认识毒品及其危害。

投影出示材料1、2、3、4,供学生分析思考。每出现一个材料,同组学生先在组内进行讨论,然后,由组代表向全班发表本组的见解(组代表可轮流担任),其他组员可以补充、更正。教师和其他组的同学可以进行追问,使讨论的内容步步深入。

1. 材料1

张某,19岁,身高1.80 m,初中毕业后在家乡从事农业劳动。吸毒前该人体健如牛,100 kg的粮食扛起来就走,乡亲们都叫他“铁牛”。铁牛不仅自家的农田收拾得好,而且经常帮助孤寡老人干活,深受村民的喜爱。一天,一位多年不见的同学来找他。久别相逢,铁牛高兴地吸了同学的3支“进口香烟”。此后他日夜思念这“进口香烟”,这同学也一次次地把香烟送来。后来同学告诉

他,你吸的是海洛因,此时的铁牛已到了“不顾一切”的地步,开始购买和吸食毒品。两年后,铁牛终因吸毒而被捕。当公安人员出现在他面前时,他卷曲着骨瘦如柴的身体,感慨道:“毒这东西,谁沾上谁就脱不了身。”

——摘自《唐山劳动日报》分析讨论:

①张某是怎样染上毒瘾的呢?

②后来,他明知吸的是毒品,为什么还“不顾一切”地购买和吸食?

③在短短的两年中,他的身体为什么从“体健如牛”到“骨瘦如柴”?

④“只吸烟不吸毒,不会有什么危害。”这句话对吗?

2. 材料2

李某,24岁,聪颖贤惠,婚后曾与丈夫一起经营一小商店。由于两人不辞辛苦,生意很红火。几年后就成了拥有几家公司、百万家产的爆发户。他们住别墅,坐小车,出入豪华酒店,交往了许多社会社上的“富商”。在交往中,发现有的富商吸食毒品,摆出高人一等、不可一世的样子。丈夫心里不是滋味,要和他们比一比,到底谁富!他开始吸毒。已有身孕的妻子在丈夫的带动下,也吸起毒来。

——摘自《楚天都市报》分析讨论:

①李某夫妇沾染毒瘾的原因。

②1年后,他们的家庭会是什么样子呢?

③他们未来的孩子会受什么影响?

3. 材料3

某男,现年 45岁,自幼好吃懒做,人称“阿三”。改革开放以来,他看到左邻右舍都富了起来,也做起了发财梦。苍蝇不盯无缝的蛋,社会上几个贩毒分子看透了阿三的心思,金钱诱惑很快使阿三走上了吸毒贩毒的道路。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阿三变得心狠手毒,为了得到金钱和毒品,偷盗、抢劫,甚至杀人,无恶不作。在“打黑除恶”的战役中,经公安干警围追堵截,在我国边界地区终于将恶贯满盈的阿三抓获。

——摘自《楚天都市报》

分析讨论:

①透视阿三走上吸毒、贩毒这条不归路,我们想到了什么?

②你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吸毒贩毒行为的处罚规定吗?

4. 材料4

有1名年轻的医生,接触了很多吸毒者,对他们既憎恨又不解,他认为:凡事都能戒断,戒不成是因为没有毅力。他要以身试毒,为他人作出“榜样”。没想到,他吸食毒品后,同样戒断不了,成了海洛因的俘虏。最后,他自杀了,留下一句话:“别学我!”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学我!”,我们从着这句话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②试着说一说为什么吸毒成瘾后很难戒断?会有哪些戒断反应?

③你认为只吸食毒品一二次会成瘾吗?

④这位年轻的医生自杀的原因。(提示:从社会舆论、他的心理和生理、吸毒的后果等角度去分析。)

5. 材料5

某社区的吴某,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楼群中有几个吸毒者,却视而不见。他说:“我开始以为这不关我的事,我管它干嘛!”但过了一段时间,他痛苦地发现,自己的上中学的儿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虏。

——摘自“新华网”

分析讨论:

①别人吸毒,真的不关我们的事吗?

②如果发现有人吸毒、贩毒,你怎么办?

③我们在交友、选择活动场所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成为吸毒、贩毒者的目标?

三、深入学习

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有的也很有独到的见解,但是对于有些问题的理解缺乏必要的知识基础。

下面,我们一起到网上查寻自己所需的信息,为我们刚才的争论、不解寻求答案。

1. 学生登陆学校局域网的网站,自主学习、解惑释疑、修正完善自己的观点。

2. 再探讨

学生进一步探讨拒绝毒品,保护自己,扑灭毒火,造福社会的措施。

四、课外延伸

每组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为主题,创作1份手抄报,在展示栏上进行宣传和交流。

7、探寻祖先生活的痕迹(7)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分析图文资料,感受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状况,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的作用。

2. 通过观察、思考,知道远古人类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化的过程。

3. 分析有关资料,理解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的重要作用。

4. 知道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问题引入

人类在转变过程中根据你学过的知识认为起极其重要作用的是什么?为什么?

二、了解旧石器时代

1. 什么是旧石器时代?

2. 请你介绍一下古代中国最早的古人类。

(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这是1965年5月1日,中国的科学工作者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了:两颗牙齿和一些粗糙的石器,经科学家鉴定,这是远古人类的遗骨、遗物,距今约有170万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祖先的牙齿。

(2)北京人,距今70万年至20万年前。

北京人的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山洞里;

北京人的体质特征: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

(3)山顶洞人,北京龙骨山山顶部的洞穴里发现,距今约18000年。

3. 投影仪展示《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

从中国远古人类遗址的分布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华大地上,北起辽河,南至珠江,都发现了远古人类的遗迹。事实证明,我国是历史十分悠久、古代遗址遗物最为丰富的国家,这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贡献。根据学术界统计,我国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数百处,旧石器早期遗址也有七十多处

4. 归纳。

亚、非、欧等地区发现了远古人的人类化石证明早在这些地方远古人谅开始生存了。

对照地图册,查阅图中地名所在国家,进而引导学生认识中国是人类发源地之一。

三、了解我们的祖先

1. 我们人类从哪里来? 你知道几种关于“我们祖先起源”的说法?

阅读相关资料,归纳出三个人类起源说。

2. 朗读课文,了解浙江境内的祖先生活。

3. 引导。

观察《攀树的古猿想象图》,让学生展开想象,描述当时古猿可能的生活情况。

四、课堂小结。

8、回到七千年前的日子(8)

教学目标:

1.了解河姆渡遗址的地点、年代、主要的文物资料。

2.知道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

3.通过馆校结合,理解河姆渡遗址一些重要的考古资料所反映的社会情况教学重难点

1.书本知识和博物馆藏品的有机结合。

2.将博物馆藏品介绍给学生时,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地开展思考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走进博物馆。

教学准备:

影像材料、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播放一段“饿了吗?”的广告片。

1. 请学生讨论广告创意。

2. 提问:在远古时代,原始人类是如何战胜险恶的外界环境,从而生存、进化的?

3. 揭示课题:回到七千年前的日子。

二、简介:河姆渡遗址

1. 图片:7000年前的木水井

2.河姆渡遗址。

地点:长江流域,今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

发展阶段:母系氏族公社

环境简介:山水环绕的滨海平原,南面与四明山紧紧相连

气候类型:热带或亚热带气候

3.河姆渡人的衣食住行。

(1)食:采集、渔猎、人工栽培水稻

提问:河姆渡人是如何发明人工栽培水稻的方法?它的发现有何重大意义?

①展示稻谷图片,简述发掘过程。

要求学生将河姆渡人发明水稻的过程进行合理的情景化,并用简单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

②展示河姆渡人人工栽培水稻时所用的部分工具。

学生思考,猜出其用途。

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2)住:“半坡氏族圆形尖顶小屋”和“河姆渡氏族干栏式木结构长屋”。

出示图片:“半坡氏族圆形尖顶小屋”和“河姆渡氏族干栏式木结构长屋”。

①问题一:你认为哪一种房屋最适合河姆渡人居住?并说出理由。

建议学生从气候特征、地理位置分析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房屋建筑特色?

②小结:主要从我国气候特征考虑:西北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冬天受寒冷的北风侵袭。地穴或半地穴的建筑冬暖夏凉,圆形尖顶小屋且门朝南开以及墙壁的设计,好处是冬天免受寒冷的北风侵袭,屋内更多地得到阳光的照射,保证室内温度,等等。

江南地区多雨水,特别潮湿,人住在下层对身体不利;还可以从防止洪水、防止野兽的袭击等方面考虑,木结构房屋还应考虑通风的因素,等等。

总之这些房屋建筑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认识不断提高、经验不断丰富的结晶,实践出真知。

③河姆渡人是如何加强房屋的牢固性?请画出干栏式木结构长屋的外部简要示意图。

介绍几千年来,我国古代建筑一直沿用的榫卯结构。让学生举出现在常用的榫卯结构的例子,老师实物展示榫卯结构的基本构件。

(3)衣

①提问:你认为河姆渡人穿什么样的衣服,它是如何制成的?

②学生讨论,或画、或说,老师随机展示陶纺轮、踞织机等有关河姆渡人使用的纺织工具图片,让学生验证讨论结果的合理性。

(4)行

①河姆渡人用什么作为他们的交通工具?(独木舟)

②根据已学知识让学生探讨,充分发挥想象力,并画出使用的交通工具示意图。

③展示现代人模拟的陶舟、木桨图片。

4.展示河姆渡遗址的其它展品并让学生思考其用途。

如:展示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陶制炊具(灶、釜、甑),它的基本原理与现在的电饭锅原理大致相同,说明原始人类的聪明智慧。

展品还包括:绳索残段、苇席残片、骨针、骨耜、骨镰、石凿、石斧、石锛、鹤嘴锄、木杵、葫芦、南酸枣、菱角、橡子、鲫鱼鳃骨、中华鳖壳等等。

5.讨论:从河姆渡文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河姆渡文化的内涵:创新精神、坚忍不拔精神。

三、学习方法指导

1. 学会收集资料的方法。历史知识不仅来源于教材,也可参观调查(如参观博物馆、人物专访等),或实地考察(文物古迹的考察等),亦可查阅文献(上图书馆查阅等),有条件的更可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来获得。

提供相关网站:ttp://https://www.360docs.net/doc/399152247.html,/等。

2. 如何有效地收集和处理历史资料、社会信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