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植物的方法

观察植物的方法
观察植物的方法

观察植物的方法

观察了解一种植物,一般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按部位观察。

即先从整体上看,再按一定的顺序,从根、茎、枝、叶、果等方面,地行每个部位的观察。例如,竹子,根是地下茎,节上有须根;竹子的干成圆柱形,中空有节;叶子狭长,叶脉平行;竹子的牙叫笋;60年以上的老竹子才会开花结果。竹子的外形竹节清晰,挺拔正直。

2、分期观察。我们要比较全面地了解一种植物,需要按植物生长的过程做长期的观察。因为植物在自然界中发育、成长、开发、结果直至衰亡,各个时期的形态是不相同的。例如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慢慢长大变成了嫩绿色。几个月内叶子越长越多,藤子也越拉越长。爬山虎的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六、七根枝状的细丝,每根丝象蜗牛的触角。新生的细丝也是嫩红色,这就是爬山虎的脚。当脚触着墙时,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拉住嫩茎,紧贴在墙上。就这样一脚一脚地爬上了屋顶。没有触着墙的脚,不几天就枯萎了。已经触着墙的细和小圆片,都变成了灰色,牢牢地巴在墙上。夏天爬山虎的叶子密密层层;秋天叶子枯黄、凋落;冬天满墙满屋只留下纵横交错的枯藤。来年春风一吹,死而复苏。

3、比较观察。自然界中的植物繁多,千资百态,有些形体相似的植物,只有通过比较,才能够辨别。例如,玫瑰、蔷薇、

小的爬山虎能做到无私奉献,不得不让我陷入沉思之中……

爬山虎用自己短暂而卑微的生命,默默无闻的为我们遮凉,为我们绿化环境,而等到生命结束时,听不到任何赞叹,也许盼来的是人们的抱怨声。但它们并不抱怨,因为它们将自己的生命价值发挥的淋淋尽致,所以他们无怨无悔。而我们呢,我们的生命要比它们长的多,而我们却做了什么。我们只为个人私利和私欲拼搏,有时甚至不择手段去陷害他人,只为自我。我们为了充实自己,而埋没他人才华,为自己的理想,让他人失去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机会。你是否知道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什么,要如何发挥,但有些人却为了自己行方便,而结束那些为我们无私奉献,而在它们眼中卑微生命的代表--绿色植物。

3.爬山虎的随想

我震惊极了。从未见过爬得这么高的植物。只见一片翠绿的叶子在墙上铺得满满的,铺得那么均匀,密不透风而没有一点儿重叠起来的。一阵微风吹来,一墙水滴形状的叶子随风荡漾起波纹。好看极了。它爬得那么高,却不像葫芦、黄瓜那样要用架子支撑着。他爬到房顶,遍布墙上的每一个角落。我禁不住上前观看,到底是什么把它粘的那样牢,爬得那样高。唉。这是什么。我看到在它的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六七根细如针线,又像是蜗牛的触角。

奶奶告诉我‘这是爬山虎,你看到的细丝是爬山虎的脚,如果你再观察几天,就会惊奇地发现------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

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会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的。’

听了奶奶的话,我不禁陷入沉思,抬头一看,又不禁涌起一股对爬山虎的钦佩之情。爬山虎和人一样,都渴望地向上攀爬。有的人只会依赖着别人,甚至踩在别人的头上向上爬;有的人整天妄想着天降鸿运,一步登天,从不努力攀爬;还有的人竟因为爬得太高,生怕自己摔掉下来,落个粉身碎骨。而爬山虎与他们迥然不同,他自立自强、勇敢无畏、脚踏实地。从不依赖任何支撑点,一步一步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爬,爬着,爬着,爬进人们的心里……

望着这满满的叶子,看着正在执着向上攀爬的细丝,我开始变得勇敢、自强。

1.校园的爬山虎

九月开学了,我们又回到了美丽的校园。在一次大课间时,我发现教学楼的墙壁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爬山虎。爬山虎绿油油的叶子里充满了养分和水分,好像在说:“你看我多茂盛啊!”远远看去,一墙绿油油的爬山虎像一张绒毯挂在墙上。风一吹,漾起绿色的波纹,像瀑布从空中垂下。

十月,金秋时节,远看绿色的绒毯逐渐变成了红色,近看叶子的颜色深浅不一,有粉红、有大红、有深红……变成红色的爬山虎依然坚持不懈地向上攀爬着。仿佛象征着我们学校的教

学理念“我自信、我快乐、我好学”。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们渐渐步入了十一月份的深秋季节。这时,爬山虎的叶子全都变成了深红色了,叶片也不再分布的那么均匀。有的叶片枯萎了、脱落了,露出了一块块墙壁。但爬山虎的藤蔓仍然伸出自己千万只“手脚”,紧抓墙壁不放,准备迎接冬天的来临。

仔细观察,我发现爬山虎的叶子尖尖的,像人们的手掌,又像壁虎的爪子,叶子的边缘有锯齿,叶尖朝下,均匀地铺在墙上。爬山虎还有脚呢,它的小脚长在茎的后面,它的小脚是几根细丝,细丝的末端有一个个小圆片,把墙粘住,粘得可紧了。

秋天的爬山虎,美丽又吸引人。其它植物的叶子枯黄、调零,正在慢慢的脱下绿衣,变成“光棍司令”。爬山虎却是穿着一层红毛衣,一直做秋天的那一抹红。

我喜欢爬山虎,更喜欢它勇往直前的精神。

3.爬山虎

你们一定以为爬山虎是一只动物吧,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是查了资料才知道爬山虎是一种植物。绿绿的可漂亮了,要是种很多爬山虎的话,那个地方远远望去肯定像是一个绿色城堡似的。

爬山虎是个坚强的娃娃:爬山虎的生活习性与其它植物可不一样了,适应性强,性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

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耐修剪,怕积水,对土壤要求不严,阴湿环境或向阳处,均能茁壮生长,但在阴湿、肥沃的土壤中生长最佳。它对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有较强的抗性。爬山虎不仅是个坚强的娃娃,还是个绿化娃娃。

夏季枝叶茂密,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适于配植宅院墙壁、围墙、庭园入口处、桥头石堍等处。可用于绿化房屋墙壁、公园山石,既可美化环境,又能降温,调节空气,减少噪音。由于爬山虎的茎叶密集,覆盖在房屋墙面上,不仅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而且由于叶片与墙面之间的空气流动,还可以降低室内温度。它作为屏障,既能吸收环境中的噪音,又能吸附飞扬的尘土。爬山虎的卷须式吸盘还能吸去墙上的水分,有助于使潮湿的房屋变得干燥;而干燥的季节,又可以增加湿度。爬山虎不仅是绿化娃娃,还是个价值连城的娃娃。

爬山虎的根、茎可入药,有破瘀血、活筋止血、消肿毒之功效。果可酿酒。

爬山虎是个坚强的娃娃;是个绿化娃娃;还是个价值连城的娃娃。我未来的家一定要种这珍贵的爬山虎。

关于爬山虎的作文

一天,我走在路上,发现在一面墙上有许多植物,此时,我心里出现了一个疑问-----这植物为什么能粘在墙上呢?回到家,我马上向爸爸请教。爸爸说,这是爬山虎,至于为什么

能往墙上爬,你可以查阅资料。经过努力,我终于找到了答案。

原来,爬山虎一种攀援在墙壁上的供观赏的植物。也叫巴山虎、地锦、常春藤,属葡萄科,落叶藤本植物,卷须前端有吸盘。夏季开花,花很小,黄绿色。产于我国各地。茎和根可以入药。

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爬山虎的这些脚触着墙的时候,就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往上爬。爬山虎的细丝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会枯萎。触着墙的细丝逐渐变成灰色。你可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不费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这是利用攀缘植物向建筑物或棚架攀附生长的一种绿化方式。爬山虎是最常用也是最理想的攀缘植物。它依靠吸盘沿着墙壁往上爬。所以对建筑物没有坏处。

植物世界真神奇!

(完整版)我+们身边的植物

《我们身边的植物》(第1课时)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一)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是本套教材中线条系列的内容之一。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深入地观察物象的方法,在写生过程中训练学生正确的观察习惯和线造型能力,为学生熟练的掌握线造型的方法打下基础。 (二)理论依据 1、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下的支架式教学方法,完成教学设计。 采用建构主义理论,为学生设计和建构学习框架,使教学环节设计更趋于科学性和学科化。利用支架式教学方法为学生设计一个易于掌握的知识框架。本课教学设计不是把知识强加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欣赏、分析、体验等研究,进一步学习线造型的方法。 2、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原则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本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由学生通过尝试发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解决方法。 3、贯彻启发性原则,提高学生的观察意识和分析能力 启发学生思考、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教学生学会学习。本课教学中,提出少而精、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并给学生时间,然后因势利导,使学生的认识步步深入。并结合引导学生亲自观察、动手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身边的植物》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美术学科第八册造型。本课教学内容侧重于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分析、研究,利用线条对植物进行生动细致的刻画。通过法国画家卢梭和中国画家黄永玉的作品,引导学生感受画家热爱大自然情感。激发学生用线造型表现植物的热情。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第二单元身边的植物

2、提出下一阶段活动目标和要求。 3、活动温馨提示。 全体反馈,完成评价 八、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自主发现并确定了研究的主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希望你们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参与,善于发现,勇于探索,最后取得成功。 九、作业: 想想你最想研究的植物是什么?填在表格里。 十、板书 第一课时认识花草树木 感兴趣的 熟悉 有研究价值 2.《认识粮食作物》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明确活动方案的基本要素与基本格式。 2.学会围绕“粮食作物”主题活动设计各子课题活动方案。 (二)能力目标: 1.能从植物的特点等方面去认识粮食作物。 2。从植物的用途去认识粮食作物 (三)情感目标: 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二、活动过程: (一) 1.回顾导入,明晰重点。 2.板书主题。 (二)学习新知,小组讨论 1.你知道的粮食作物有哪些? 2.学生反馈,师板书 3.它们有什么特点? 4.我们怎么食用它们? 5.学生反馈。 (三)汇报。 1. 教师提汇报要求。

交流建议: (1)交流方案时,各小组派一个同学做小组汇报发言。 (2)其他小组在汇报方案时,所有的同学都要做个文明的小听众。如果你有不同意见或同一组的成员要补充的话,请等这位同学汇报完再发言。 (3)如果你们组的方案和前面小组的方案相同或类似,那么你就不必再重复。 2. 各小组汇报,其他小组可提出建议、评价。教师相机指导。 (四)拓展延伸,谈体会: 1.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2.活动总结。 (五)作业:读《悯农》谈体会 3. 药用植物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药用植物、认识药用植物。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查阅资料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郁郁葱葱的树木,争奇斗艳的鲜花,这些植物在给校园带来生命力的同时,更带给大家美的享受,另外还有一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 二、提出活动主题 1、师:校园植物种类繁多,走在校园的道路上,随处可见生机勃勃的植物。关于校园植物,我们能提出哪些问题呢? (1)我们的生活中都有哪些药用植物?你能说出几种药用植物的名称来吗? (2)这些植物有什么作用?该如何分辨呢? 2、收集同学们的问题,对问题进行梳理,评选出大家最想研究的问题。 3、组成你们的活动小组,明确活动小组的主题。 三、活动准备 1、观察记录药用植物。 (1)与同学交流观察药用植物的方法,请他们对你的观察方法进行评价。 (2)生活中中你最了解哪种药用植物,请把它画出来(或者为你喜欢的植物拍张照片,还可以采集一片叶子,制作成植物标本)。 2、查找药用植物资料。

《1身边 的植物》教案

《身边的植物》教案 教学目的: 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2、能做一份植物的观察记录。 3、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多角度观察植物,激发学生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4、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放大镜、植物卡片、各种奇异植物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导入: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有多少种植物?那你知道咱们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吗? 教学新课: 一、认识周围的植物: 1、谁能说说我们周围有哪些植物?向同学们介绍它的名字及其特征。 2、看教材活动图例,让学生了解可以通过手摸、鼻闻、眼看来掌握植物特征,认识植物。 3、提出课外观察的任务及注意事项,并填写好观察记录表。 4、分小组进行课外观察活动,教师巡视。 5、学生汇报,检查观察记录表的记载情况。 二、教师小结。 三、拓展延伸:继续了解认识本地的一些植物。

第二课时 教学导入: 1、介绍我国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 2、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教学新课: 一、给身边的植物分类: 1、请同学们按照不同的标准,试着给下面这些植物分类,将同一类植物做上相同的记号。 2、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分类标准。 3、把自己上节课观察到的植物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4、学生汇报,教师记录。 5、教师小结。 二、有趣的植物: 1、学生了解书中介绍的四种有趣的植物。 2、学生展示搜集的有趣植物的资料并相互交流。 3、教师补充、小结。 三、拓展延伸:课后继续搜集了解植物的有关资料。

裸子植物观察

裸子植物观察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银杏、马尾松、杉木、侧柏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的形态构造,掌握松科、杉科、柏科的主要特征。 2、掌握松科、杉科、柏科的共同特征。 二、材料与用品 苏铁、银杏、油松或马尾松、杉木、侧柏、圆柏等蜡叶标本及有关切片; 放大镜、显微镜、刀片、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 三、内容与方法 1.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①油松枝条的形态注意区分油松的长枝和短校,在当年新长出的长枝上可看到几种类型的叶子?为几针一束? ②维球花和雌球花观察雌、雄球花的着生位置、数目以及颜色。 ②花粉裹及花粉粒取一个雄球花用放大镜观察其外形以及小孢于叶数目。用镊子取一片小孢子叶在实体镜下观察其形状,并在其背面观察两个小孢子裹(花粉裹)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将小孢子叶放在载玻片上,用针捅破小孢子囊,使花粉粒散出,然后将小孢子叶取走,加一滴醋酸洋红,盖上盖玻片。注意不要滴染液太多,否则花粉粒的气褒朗上,无法观察。然后在高倍镜下观察成熟花粉粒的形态结构,分辨出花粉粒的壁、气裹和退化的第一、第二原叶细胞,生殖细胞和管细胞。 观察时注意;第一、第二原叶细胞只剩两道痕迹.所以要反复调节细准焦螺旋才能看清。醋酸洋红染色时间越长,生殖细胞和管细胞的核就越清楚.最好在5min以上。管细胞的核很大,不要将其误认为是细胞。除了第一、第二原叶细胞及生殖细胞以外,其余的全部空间均为管细胞所占据。有时只能看到2个或3个细胞,这也可能是其发育尚未成熟。根据在显微镜下看到的花粉粒结构特点,分析该花粉粒发育的时期。 ④苞鳞、珠鳞和胚珠取一个服球花,用放大镜观察其外形,将雌球北纵切去一部分在实体镜下观察,区分珠鳞和苞鳞,注意珠鳞和苞鳞是否分离?胚珠着生在珠鳞的哪一面?单取一片珠鳞观察,注意珠孔朝哪个方向?有几个胚珠? 绘图;油松一片珠鳞的侧面观(示苞鳞和珠鳞分离) ⑤胚珠和雌配子体的结构取胚珠纵切的永久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珠鳞、珠被、珠孔和珠心、雌配子体以及雌配子体上的颈卵器。油松的雌配子体上可看到几个颈卵器?每个颈卵器通常只能看见1个卵细胞,4个颈细胞以及退化的腹沟细胞常不易看到。另外,颈卵器外的一层较大而排列整齐的细胞是由雌配子体所形成的,并非颈卵器的壁。 绘图:油松胚珠纵切图(示珠被、珠心、颈卵器和胚乳) ?⑧观察成熟的球果和种子取球果标本观察,注意此时的种鳞和苞鳞与花期时的有何不同?注意观察种鳞和苞鳞分离的特征,每个种鳞内侧有几粒种子?种子的翅是由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纵剖种子.区分种皮、胚和胚乳。 ⑦不同发育时期的雄球花纵切的永久制片(示范) 根据不同的发育时期可观察到花粉囊中的造抱组织、减数分裂、单核花粉粒等各个时期。 ⑧不同发育时期的雌球花纵切的永久制片(示范) 由于发育阶段的不同,可分别观察到以下各个结构:珠心中的1个大袍子母细胞;4个大袍子;大袍子有3

小学科学教案之认识植物

小学科学教案之认识植物 学习目标: 1、灵活运用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植物; 2、培养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 3、用多种方法记录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培养记录意识。 4、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5、体会到植物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应爱护植物,保护环境。 学习重点: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 学习难点: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 学习准备:学生活动手册 学习过程: 一、导入 1.可爱的花草树木装扮了我们的环境,装扮了我们的生活,小朋友们,你们认识它们,了解他们,想呵护他们吗? 2.检查学生们采集的植物标本,并用一句话介绍你采集的植物。如:这是我最喜欢的菊花!这是我们家园子里的橙子树叶!这是我们校园里春天开放的海棠花!这是我们家地里种 的大蒜! 二、新课讲解 1、观察植物 (1)原来,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的植物,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现在让我们来观察一下它们,看看我们的好朋友有什么秘密呢?每一位小朋友选你感兴趣的1-2种植物进行观察。(板书:观察) (2)师:如何观察?从哪些方面观察? 师:以前没发现的,现在发现了。包括它花的特点;叶的特点;茎的特点;果的特点以及生长的环境和季节特点;还可以是你通过查资料了解到 的它的特殊秘密等都可以。 2、观察狗尾草 (1)(出示狗尾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狗尾草,同桌讨论,它有什么特点? 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 (叶又长又尖,茎又细又软,果实毛茸茸的,很想狗尾巴,是一年生杂草)

(2)同学们说得真好,接下来,请你们再观察它,把它的样子用简单的几笔画下来,拿出你们的课堂笔记。(教师巡视,将画得好的收上来几本) 3、大家基本上完成了,下面请各位同学当当小老师,评一评,这几位同学画得怎么样? 4、你们觉得像吗?(像、简单) 3、观察柳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4、观察比较大树和小草找出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我们请柳树哥哥代表大树,狗尾草弟弟代表小草。 (1)同学们,刚刚我们说狗尾草的茎又细又软,现在请拿出你们的树枝,捏捏,看看,柳树的茎是怎样的?(又硬又粗) (2)我们把像柳树这样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请你们举个例子。 把像狗尾草这样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请你们举例说说哪些是草本植物。 (3)好,接下来,小组讨论,比较柳树和狗尾草的相同之处。 教师巡视,指导。 (4)哪组先来? (相同点:都具有根、茎、叶,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空气,都是植物) (5)继续讨论柳树和狗尾草的不同之处。 (不同点:大树:很高大、寿命长、茎又硬又粗,木本植物;小草:很矮小、寿命短、茎又细又软,草本植物。) 5、给植物分类按照不同的生活环境,给植物分类。 三、拓展延伸你还有其他的分类标准吗?与同学们交流。 四、课堂小结植物的相同点是什么?你有哪些办法给植物分类? 板书设计观察身边的植物植物具有根、茎、叶,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空气,植物分类:生活环境、(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教案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 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 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 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一、本节知识结构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 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松树

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 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 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 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 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 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 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 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 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 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 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 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三、教法建议 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 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 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 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

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专项练习 1、下列常见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水稻B.蚕豆C.大蒜D.银杏 2、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是银杏种子的描述正确的是 A.成熟时果皮脱落 B.没有果皮包被 C.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没有种皮包被 3、如图所示是银杏树上结的“白果”,对白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A.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成熟时果皮脱落 B.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 C.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果皮和种皮包被 D.白果是银杏的种子,没有种皮包被 4、下列不属于我国珍稀裸子植物的是() A、水杉 B、银杏 C、银杉 D、侧柏 5、桃树属于被子植物,松树属于裸子植物,松树和桃树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松树的球果里含有种子 B、松树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C、松树的种子外面没有种皮包被 D、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6、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相比() A. 生殖器官没有花、果实、种子 B.只有根、茎、叶等器官 C.种子是裸露的 D.种子外面没有种皮 7、下列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沂山迎客松B.诸城的板栗C.石门坊的红叶黄栌D.安丘的蜜桃 8、银杏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之一.银杏树与桃树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雄性植株不能结果B.种子没有果皮的包被C.花没有鲜艳的颜色D.果实没有酸甜的味道9、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一组是() A.云杉和玉米B.水稻和小麦C.银杏和侧柏D.苏铁和玫瑰 10、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同的特征是() A.都有根、茎、叶和种子 B.都有根、茎、叶、花和种子 C.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D.都有根、茎、叶 11、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相比,最主要的区别是() A.种子外有种皮的保护B.种子外无种皮的保护 C.种子外有种壳的保护D.种子是裸露的,无果皮保护 12、松树属于裸子植物,其不同于被子植物的特征是() A. 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B. 种子外果皮较薄 C. 受精过程脱离了水的限制 D. 体内有输导组织 13、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的国家是() A、美国 B、加拿大 C、埃及 D、中国 14、有一种植物,植株高大,结有种子;但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这种植物属于 A. 苔藓植物 B. 蕨类植物 C. 裸子植物 D. 被子植物 15、国槐和侧柏是北京市的市树,月季和菊花是北京市的市花。其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国槐 B.侧柏 C.月季 D.菊花 16、下列有关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B.与桃树相比,松树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 D.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17、银杏树与杏树相比较而言,最大的不同在于 A.果实没有酸甜的味道B.花没有鲜艳的色彩C.种子没有果皮的包被D.没有果实和种子18、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植物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银杏B.牡丹C.水稻D.玉米 19、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相比( )

(完整版)《我们身边的植物》小学美术四年级说课稿

《我们身边的植物》教学设计说课稿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教”始终围绕“学”来开展,以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内在潜力与学习动力,使教育过程成为学生自主自觉的活动和自我建构过程。 教学中既要启发学生思维,又要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将新型的“发现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作为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呈现的学习材料,采取的是间接提供方式,让学生依据提供的事实或线索去独立发现事物的意义,从而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材分析 《我们身边的植物》是北京市二十一世纪教材小学美术第八册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领域。它与本册《我的老师》形成一个单元,本课目的是通过对植物的写生,引导学生学习精细的观察物象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并让学生学会用线表现植物叶片间的遮挡关系,以及疏密、朝向、翻转等变化,体会植物带给人的美。为五年级《精细的描写》跟《奇异的组合》做了铺垫,它在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学会了用简单的线条表现物象,例如他们从学过厨房的一角,学会用线表现物体的前后关系与遮挡,但是在刻画细节或者物体前后穿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并且他们观察方法也需要老师的训练与指导。

学生在本课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1.由于学生不大会用线表现复杂的物象,应通过对植物的观察、分析,引导学生细致、认真地观察、感悟植物的形态特征。 2.学生在作业中往往把线条画得比较死板,植物的叶子千篇一律、缺乏变化,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叶子的变化,引导学生多进行相互之间的比较,把植物画得更生动。 3.学生不会表现叶子的翻转变化,而且枝叶的穿插画的不好,前后关系表现不出来。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观察植物生长特点,学习用线表现植物特征及其前后关系,并学习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植物。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线造型和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观察植物生长产生的美和美术作品中植物的美,了解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植物的生长特点及表现。(通过学生观察、分析,欣赏课件解决。) 教学难点: 用线造型的方法表现植物的叶片不同姿态、翻转变化以及叶子间的遮挡穿插。(通过学生实践、研究及分析作品解决)

《第1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1节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区别我们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制定可行的校园观察计划。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描述身边的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3、情感目标: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 交流活动法、观察法、小组协作 教学用具: ppt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我们身边动植物的类别和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着,那这些生物包括哪些呢?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今天主要看看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 (一)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植物 讲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植物,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几类。结合图片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动物 讲解:结合一些图片讲解我们身边的动物的分类,重点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怎么区分。提问:给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同学们回答应该是哪类动物。 活动:观察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植物和动物。 目的要求:1、识别校园内或学校附近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举例说出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画观察路线草图和做观察记录。 过程: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推选组长,选定区域做观察对象。 2、选定观察路线和重点观察点。 3、各组展开活动按照路线观察并绘制观察路线草图和记录结果。 4、各组成果交流,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1、通过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你获得了哪些生物方面的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绘制观察区域示意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3、你从其他组绘制的观察区域示意图以及汇报中学到了什么? 结论:我们身边的动植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三)检测与评价 1、观察一种开花的植物,尝试画花的简图。 2、观察一种动物,说说它与其它生物油什么关系。 (四)阅读资料 市花市树的选择条件。

初一生物《裸子植物》教案设计

初一生物《裸子植物》教案设计 初一生物《裸子植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了解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等特点,进而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了解裸子植物的经济意义。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对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花、果实的比较,从而归纳出裸子植物主要特征,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裸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通过对裸子植物经济意义的了解,使学生进一步树立生物科学价值观,并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一、本节知识结构 二、教材分析 本节中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生活习性的特点及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等内容为本节的重点。通过学习松树的形态结构、生殖和生活习性的特点,有助于使学生了解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这部分知识能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裸子植物适于陆地生活,进而认识到裸子植物在进化上所处的位置。 本节课要观察的内容较多,要让学生观察球果,并与绿色开花植物的果实进行对比;还要观察松的根、茎、叶等形态特征,要组织学生观察好这些内容也就成为了本节组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很容易把松树的雌、雄球花和球果分别看作是绿色开花植物的花和果实,而且学生平时对松树的生殖过程了解很少,这样对了解两类植物的区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增加了困难。 松的生殖过程比较复杂,其受精过程与绿色开花植物不同,学生对松从传粉到受精,从雌球花经过受精后发育形成球果都会感到难以理解,加之整个生殖过程比较长又不易观察到,所以这一部分的内容只作为选学内容,不必让学生了解的过于详细。 三、教法建议 1、教师准备一些常见种子植物的实物,裸子植物要带有球果,被子植物最好有果实。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即它们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这样它们都隶属于种子植物。然后找出它们最突出的区别,即裸子植物的种子是裸露的,而被子植物的种子有果皮包被,由此引入到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学习。 2、关于常见的裸子植物的观察,应该将注意力放在形态特点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上。要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裸子植物大多数能够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植物体上有哪些结构适应干旱环境。关于裸子植物的生殖过程以及裸露的种子,教师要通过实物、示意图或挂图

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

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

————————————————————————————————作者:————————————————————————————————日期:

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从古生代泥盆纪发生以来,已有3.5—4亿年的历史了。天长日久,沧海桑田,老的类群相继灭绝,新的类群陆续产生。现代裸子植物构成了当今自然界中原始森林的主要骨架,约占森林树种的80%以上。 裸子植物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常见于北欧、北美、亚洲的北部、西伯利亚以及日本北海道等地区。全世界约有800种,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我国是世界上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占全世界所有种的四分之一,拥有236种,47变种,分属于5纲、8目、11科、41属(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和2个变种)。 在这二百多种国产裸子植物中,哪些种是我国特有的?它们又分属于哪些科、属?这就是本文着重说明的问题。 中国到底有多少种特有的裸子植物呢?目前仍是众说纷云,笔者为了教学上的需要,对我国特有的裸子植物种类作了一个初步统计,现简述如下。 一、苏铁科 Cycadaceae Persoon (一)苏铁属Cycas Linn.(世界约19种;中国10种,特有4种) 1.台湾苏铁C.taiwaniana Carruth; 2.四川苏铁 C. siamensis Miq.; 3.海南苏铁 C. hain-anensis C.J. Chen; 4.*攀枝花苏铁 C. panchi-huaensis L. Zhcu et S.Y.Yang 二、银杏科 Ginkoaceae Engler (二)银杏属 Ginkgo Linn.(一属一种,我国特有) 5.银杏 G. biloba Linn. 三、松科 Pinaceae Lindl. (三)油杉属 Keteleeria Carr.(世界11种;中国9种,1变种,均为特有) 6.海南油杉 K. hainanensis Chun et Tsiang.;7.云南油杉 K. evelyniana Mast.; 8.矩鳞油杉 K. oblonga Cheng et L. K. Fu; 9.台湾油杉K.formosana Hayata;10.柔毛油杉 K.pubescens Cheng et L. K. Fu;11.黄枝油杉K.calcarea Cheng et L. K. Fu; 12.铁坚油杉 K.davidiana( Bertr.) Beissn.13.青岩油杉 K. dav-idiana var. chien-peii(Flous)Cheng et L.K. Fu;14.油杉K.fortunei(Murr.)Carr.; 15.江南油杉 K. cyclolepis Flous.。 (四)冷杉属 Abies Mill.(世界约50种;中国19种3变种,特有12种)

我们身边的植物教案

生物教师授课部分 一引入课题 教师引言:滑坡是我们周边重要的地质灾害,为了防止滑坡,就要开展植物栽培,那么我们周围有哪些常见植物呢?它们在环境中起到什么作用呢?让我们了解周围的植物和它们的特点吧。 二师生互动 1幕燕风光带的变迁 幕府山是位于南京市北郊的小山,历史上环境优美,植被丰富,中国人命名的第一种植物,秤锤树就是在幕府山被发现。但由于开采白云石,导致环境被破坏。海拔205米高的主峰,被削成38米高的小山头,经历开采磨难的幕府山,要想恢复到原来的生态环境,估计还要等上200年。 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环境的整治和幕燕风光带的建设,尤其是幕府山东部的建设,使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绿化率提高,据调查,幕府山有种子植物483种,我们昨天对周围的植物进行了识别和调查,通过搜集资料,认识了很多植物,请小组长介绍一下我们身边的栽培植物。 2 我们身边的栽培植物 小组长展示植物的图片和标本,介绍它们的形态结构和作用。

樟树:有芳香的气味,能够驱虫,过去用来做樟木箱,存放衣服。一年四季常绿,是良好的行道树,不过不耐寒冷,南京基本上是分布的北限。 女贞:一年四季常绿,能够吸收污染气体,也是很好的行道树种。 小叶女贞:是一种灌木,一年四季常绿,能够作为绿篱植被。 大叶黄杨:常绿灌木,能够吸收污染气体,能够作为绿篱植被。 麦冬:常绿草本植物,可以作为花圃的配草。 侧柏:我们常说松柏长青,侧柏树形庄严,是常见的行道树。 二球悬铃木:我们经常说的是法国梧桐,实际上法国梧桐是三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俗称英国梧桐。它速生,树冠高大,吸收污染气体,遮荫效果好,但是初夏刮毛毛很让人不舒服。 桑树:它的叶子能够养蚕,所以是重要的经济作物。 迎春花:在三月份开黄色的小花,十分美丽。 剑麻:一年四季常绿,花朵洁白,既可以观赏,剑麻的枝叶也可以用来制作缆绳。 紫薇:它的树干很光滑,也叫光皮树,花朵美丽可爱,象一串小灯笼。

“我身边的植物”观察记录表

姓名学号 “我身边的植物”观察记录表 观察的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察的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产生的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决的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裸子植物重要科的识别要点及代表植物

1.木兰科:木本,花两性,萼片花瓣不分,雄蕊心皮多数,螺旋排列于柱状花托上,蓇葖果(广玉兰二乔玉兰木莲八角鹅掌楸) 2.毛茛科:多为草本,花萼花瓣状,雄蕊雌蕊多数,分离,蓇葖果(乌头芍药黄连威灵仙) 3.十字花科:花两性,草本,总状花序,十字花冠,四强雄蕊,角果,具假隔膜(甘蓝,大白菜,小白菜,瓢儿白,花椰,萝卜) 4.蓼科——膜质托叶鞘(荞麦,何首乌) 5.蔷薇科: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5基数,花托凸隆至凹陷(麻叶绣线菊,粉花绣线菊,草莓,蛇莓,月季,刺梨,梨,苹果,山楂,枇杷,木瓜,桃,李,樱桃,梅) 6.豆科:常有根瘤,单叶或复叶互生,有托叶,叶枕发达,荚果(合欢,含羞草,鱼骨松(又名圣诞树),皂荚,酸角,紫荆,苏木,决明子,花生,大豆,菜豆,豌豆,地瓜) 7.菊科:草本,花两性或单性,头状花序,雄蕊5个,聚药雄蕊,子房下位,一室一胚珠,连萼瘦果,常有冠毛或鳞片 (1)筒状花亚科——无乳汁,头状花序有同形或异形花组成(茼蒿,艾蒿,向日葵,洋姜,红花) (2)舌状花亚科——有乳汁,头状花序全由舌状小花组成(蒲公英,莴苣,生菜,橡胶草) 8.伞形科——双悬果(胡萝卜,柴胡,当归,白芷,芹菜,香菜) 9.茄科——轮伞花冠(土豆,菜椒,朝天椒,烟草,曼陀罗,枸杞,夜来香,碧冬茄(又名“矮牵牛”)

10.唇形科:草本,茎四方形,单叶对生,轮伞花序,唇形花冠,二强雄蕊,四分子房,四个小坚果(薄荷,藿香,益母草) 11.禾本科:草本,稀木本,秆空心,圆形,有节,单叶互生,常有2列,叶鞘开裂,颖果(慈竹,毛竹,燕麦,小麦,大麦,玉米,芦苇,水稻......) 12.兰科:草本,花两侧对称,有唇瓣,雄蕊雌蕊结合生成合蕊柱,花粉结合生成花粉块,子房下位,三心皮一心室,蒴果(天麻,石斛,白芨,兰花)

新观察认识身边的植物活动报告doc

“观察认识身边的植物”实践活动报告 主题说明 科学课上,老师展示了校园植物照片让学生辨认,却发现同学们根本都不认识身边的这些植物,即便能叫出一两种植物的名字对该植物也没有太多的了解。我校地处农村,植物种类繁多,然而同学们关于植物的知识却非常缺乏,大部分同学甚至对校园的植物识别都很不够,没有意识到身边的植物会是如此奇妙的一个世界。面对如此丰富而又方便的可用资源,我们有必要将它运用起来。所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家乡,了解身边的植物,对此我们决定开展一次对身边的植物物种进行调查研究的实践活动,并把科学、语文、美术等这些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突出了课程的综合性和活动性。 这次活动,我们先从身边的植物入手,通过上网查询、查阅一些书籍、资料等手段,对植物的名称、种类、用途等多方面的知识进行一定的了解。我们希望同学们通过此次活动,能学到身边常见植物的相关知识和识别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辨认身边的植物,使同学们更加贴近大自然,陶冶他们关注环境的情操,真正做到自觉维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让更多同学了解校内外和居住地等身边的树木的名称,培养学生对花草树木的兴趣;了解各种树木的植物种类、形态结构等,初步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丰富学生植物知识;了解

保护植物的重要作用,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促进了青少年生态意识的提高和生态道德的普及。 2、通过开展调查活动,培养同学们的团体合作意识,让同学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通过制作植物标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 3、进行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美化校园的思想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活动内容: 学校按照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让他们认识不同的植物:三年级学生认识植被、四年级认识灌木,五年级认识乔木,六年级认识藤萝。 1、指导学生调查、访问、收集植物的品种、特点、生活习性等。 2、制作植物名片 活动方式:分组调查、访问、收集并记录,讨论、设计、展示 活动步骤: 1、调查访问前的准备。 (1)仔细观察自己喜欢的植物。 (2)制作调查表或列出访问提纲。 (3)明确向谁访问。可以向学校的老师、园艺师、家长调

《第一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第一节认识我们身边的植物和动物》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区别我们身边常见的动植物,制定可行的校园观察计划。 2、能力目标: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教学活动,逐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描述身边的生物及它们的生活环境。 3、情感目标: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精神。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从而加强保护生物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难点: 尝试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教学方法: 交流活动法、观察法、小组协作。 教学用具: ppt 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根据书上提供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和已有的生物学知识,说明我们身边动植物的类别和特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抽题讨论(如果学生人多可两组一题)小组选出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小组研究讨论结束后,可研究讨论其他组的题。待各组完成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汇报,最后可以安排本小组同学补充发言,而后其他小组同学再发言补充(教师除了组织学生的活动,可以作为学生中的一员参与他们的讨论和研究)。 地球上有山川、河流、江海湖泊以及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那在这些地方中有形形色色的生物生存着,那这些生物包括哪些呢? 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三大类。今天主要看看我们身边的动物和植物。 (一)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植物 讲解:大自然中的植物多种多样,不同的环境孕育着不同的植物,植物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几类。结合图片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二)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动物 讲解:结合一些图片讲解我们身边的动物的分类,重点讲解它们之间的区别,怎么区分。提问:给出一些常见动物的图片,让同学们回答应该是哪类动物。 活动:观察校园内或学校附近的植物和动物。 目的要求: 1、识别校园内或学校附近常见的植物和动物,举例说出它们的生活环境。 2、尝试画观察路线草图和做观察记录。 过程: 1、将全班分组(约4-5人一组)推选组长,选定区域做观察对象。 2、选定观察路线和重点观察点。 3、各组展开活动按照路线观察并绘制观察路线草图和记录结果。 4、各组成果交流,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展示。 讨论: 1、通过观察身边的动植物,你获得了哪些生物方面的知识? 2、通过小组合作绘制观察区域示意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3、你从其他组绘制的观察区域示意图以及汇报中学到了什么? 结论:我们身边的动植物多种多样,丰富多彩。 (三)检测与评价 1、观察一种开花的植物,尝试画花的简图。 2、观察一种动物,说说它与其它生物油什么关系。 (四)阅读资料 市花市树的选择条件。

我们身边的植物

我们身边的植物 一、鹅掌柴 1.植物介绍 鹅掌柴,也称鸭母树(种子植物名称)、鸭脚木(广东、广西土名),是被子植物门五加科下的一个物种,该物种是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绿阔叶林常见的植物,该物种是中国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木材质软,为火柴杆及制作蒸笼原料;叶及根皮民间供药用,治疗流感、跌打损伤等症。 2.生活习性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鹅掌柴的生长适温为16~27℃。3~9月为21~27℃,9月至翌年3月为16~21℃。在30℃以上高温条件下仍能正常生长。冬季温度不低于5℃。若气温在0℃以下,植株会受冻,出现落叶现象,但如果茎干完好,翌年春季会重新萌发新叶。鹅掌柴喜湿怕干。在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充足的情况下,茎叶生长茂盛。但水分太多,造成渍水,会引起烂根。如盆土缺水或长期时湿时干,会发生落叶现象。鹅掌柴对临时干旱和干燥空气有一定适应能

力。鹅掌柴对光照的适应范围广,在全日照、半日照或半阴环境下均能生长。但光照的强弱与叶色有一定关系,光强时叶色趋浅,半阴时叶色浓绿。在明亮的光照下斑叶种的色彩更加鲜艳。土壤以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宜。盆栽土用泥炭土、腐叶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 3.园林与观赏 鹅掌柴大型盆栽植物,适用于宾馆大厅、图书馆的阅览室和博物馆展厅摆放,呈现自然和谐的绿色环境。春、夏、秋也可放在庭院蔽荫处和楼房阳台上观赏。可庭院孤植,是南方冬季的蜜源植物。盆栽布置客室、书房和卧室,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能给吸烟家庭带来新鲜的空气。叶片可以从烟雾弥漫的空气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质,并通过光合作用将之转换为无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质。另外,它每小时能把甲醛浓度降低大约9毫克。 二.龟背竹 1.植物介绍

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关爱身边的动植物》主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一班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课时《关爱身边的动植物》观察方法指导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观察是一种很重要的方法,知道观察的概念。 2、让学生初步了解观察中要注意的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观察的过程,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观察的意义,学会观察的方法。 难点:观察法的运用,并学会撰写观察记录表。 三、教学准备 1、制作课件。 2、准备观察的材料:饼干、矿泉水 3、制作观察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1、导语: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游戏!我请同学先到门外去。(转身问)你们有谁知道这位同学今天穿什么上衣,什么长裤,什么鞋子吗?(指名回答)。 2、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观察了一下)你们怎么没有注意呢?(没有仔细观察) 3、师小结:其实在生活中许多事物只有通过我们的观察,才会有所了解,才会有所发现。今天,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怎样进行观察?(板:怎样进行观察)

(二)研究讨论 1、什么是观察呢?(自由发言) 课件: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也是用人类的多种感官去认识客观事物现象的一种活动。 2、考考大家会不会观察? 放《排排坐》的视频,学生听完后问:里面的小女孩刚开始跳舞时拍了几下手铃?带着问题在看一遍,再问。 3、总结:看,观察必须要有目的,否则就不是观察只能叫作看了。而且应该多种感官一起用。 4、平时你都用什么感官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呢?(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等) 5、现在,发挥你的多种感官去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你观察到了哪些有生命的事物?哪些无生命的事物?(有生命的、无生命;木质、陶瓷、发光、电器等) 6、导语: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发现了教室里有这么多同类的事物。因此只有通过观察才会有所发现,而且观察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怎样对事物进行观察呢? 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观察一下这块饼干。 (让学生通过看,发现这块饼干是方的,上面有一些小孔等,接着让学生用鼻子闻一闻,觉得饼干很香;然后让学生尝一尝饼干的味道,很脆又有点甜,吃起来香喷喷的)。 7、小结:刚才这位同学运用自己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了饼干的一些特点。如果我们平时能对事物进行观察,就会发现许多你所不知的一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