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2020年10月整理).pdf

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2020年10月整理).pdf
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2020年10月整理).pdf

3.4.1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世界大洋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是海洋学研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它几乎与海洋中所有现象都有密切的联系。

从宏观上看,世界大洋中温、盐、密度场的基本特征是,在表层大致沿纬向呈带状分布,即东—西方向上量值的差异相对很小;而在经向,即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却十分显著。在铅直方向上,基本呈层化状态,且随深度的增加其水平差异逐渐缩小,至深层其温、盐、密的分布均匀。它们在铅直方向上的变化相对水平方向上要大得多,因为大洋的水平尺度比其深度要大几百倍至几千倍。图3—10为大洋表面温、盐、密度平均值随纬度的变化。

一、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约75%的水体温度在0~6℃之间,50%的水体温度在1.3~3.8℃之间,整体水温平均为3.8℃。其中,太平洋平均为3.7℃,大西洋4.0℃,印度洋为3.8℃。

当然,世界大洋中的水温,因时因地而异,比上述平均状况要复杂得多,且一般难以用解析表达式给出。因此,通常多借助于平面图、剖面图,用绘制等值线的方法,以及绘制铅直分布曲线,时间变化曲线等,将其三维时空结构分解成二维或者一维的结构,通过分析加以综合,从而形成对整个温度场的认识。这种研究方法同样适应于对盐度、密度场和其它现象的研究。

(一)海洋水温的平面(水平)分布

1.大洋表层的水温分布进入海洋中的太阳辐射能,除很少部分返回大气外,余者全被海水吸收,转化为海水的热能。其中约60%的辐射能被1m厚的表层吸收,因此海洋表层水温较高。

大洋表层水温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大洋环流两个因子。在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冰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

大洋表层水温变化于-2~30℃之间,年平均值为17.4℃。太平洋最高,平均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 7.0℃;大西洋为16.9℃。相比各大洋的总平均温度而言,大洋表层是相当温暖的。

各大洋表层水温的差异,是由其所处地理位置、大洋形状以及大洋环流的配置等因素所造成的。太平洋表层水温之所以高,主要因为它的热带和副热带的面积宽广,其表层温度高于25℃的面积约占66%;而大西洋的热带和副热带的面积小,表层水温高于25℃的面积仅占18%。当然,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和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相比,比较畅通,也是原因之一。

从表3—2可以看出,大洋在南、北两半球的表层水温有明显差异。北半球的年平均水温比南半球相同纬度带内的温度高2℃左右,尤其在大西洋南、北半球50°~70°之间特别明显,相差7℃左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南赤道流的一部分跨越赤道进入北半球;另一方面是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阻碍了北冰洋冷水的流入,而南半球则与南极海域直接联通。

表3-2三大洋每10°纬度带内表面水温的年平均值(℃)(据Defant,1961)

图3-11与3-12为世界大洋2月和8月表层水温的分布,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1)等温线的分布,沿纬线大致呈带状分布,特别在南半球40°S以南海域,等温线几乎与纬圈平行,且冬季比夏季更为明显,这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密切相关。

2)冬季和夏季最高温度都出现在赤道附近海域,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近赤道海域,可达28~2 9℃,只是在西太平洋28℃的包络面积夏季比冬季更大,且位置偏北一些。图中的点断线表示最高水温出现的位置,称为热赤道,平均在7°N左右。

3)由热赤道向两极,水温逐渐降低,到极圈附近降至0℃左右;在极地冰盖之下,温度接近于对应盐度下的冰点温度。例如南极冰架之下曾有-2.1℃的记录。

4)在两半球的副热带到温带海区,特别是北半球,等温线偏离带状分布,在大洋西部向极地弯曲,大洋东部则向赤道方向弯曲。这种格局造成大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在亚北极海区,水温分布与上述特点恰恰相反,即大洋东部较大洋西部温暖。大洋两侧水温的这种差异在北大西洋尤为明显,东西两岸的水温差,夏季有6℃左右,冬季可达12℃之多。这种分布特点是由大洋环流造成的:在副热带海区,大洋西部是暖流区,东部为寒流区;在亚北极海区正好相反。在南半球的

中、高纬度海域,三大洋连成一片,有著名的南极绕极流环绕南极流动,所以东西两岸的温度差没有北半球明显。

5)在寒、暖流交汇区等温线特别密集,温度水平梯度特别大,如北大西洋的湾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之间和北太平洋的黑潮与亲潮之间都是如此。另外在大洋暖水区和冷水区,两种水团的交界处,水温水平梯度也特别大,形成所谓极锋(thepolarfront)。

6)冬季表层水温的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但水温的经线方向梯度比夏季大。

2.大洋表层以下水温的水平分布大洋表层以下,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迅速减弱,环流情况也与表层不同,所以水温的分布与表层差异甚大。图3-13为水深500m水温的分布,显见水温的经线方向梯度明显减小,在大洋西边界流相应海域,出现明显的高温中心。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南部高温区高于10℃,太平洋北部高于13℃,北大西洋最高达17℃以上。

1000m的深层上,水温的经线方向变化更小,但在北大西洋东部,由于高温高盐的地中海水溢出直布罗陀海峡下沉,出现了大片高温区;红海和波斯湾的高温高盐水下沉,使印度洋北部出现相应的高温区。在4000m层,温度分布趋于均匀,整个大洋的水温差不过3℃左右。至于底层的水温主要受南极底层水的影响,其性质极为均匀,约0℃左右。

(二)水温的铅直分布

图3—14是大西洋准经线方向断面水温分布。可以看出,水温大体上随深度的增加呈不均匀递减。低纬海域的暖水只限于薄薄的近表层之内,其下便是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在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迅速递减,此层称为大洋主温跃层(the main thermocline),相对于大洋表层随季节生消的跃层(the seasonal thermocline)而言,又称永久性跃层(the permanent thermocline)。大洋主温跃层以下,水温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梯度很小。

大洋主温跃层的深度并不是随纬度的变化而单调地升降。它在赤道海域上升,其深度大约在3 00m左右;在副热带海域下降,在北大西洋海域(30°N左右),它扩展到800m附近,在南大西洋(20°N左右)有600m;由副热带海域开始向高纬度海域又逐渐上升,至亚极地可升达海面,大体呈“W”形状分布。

以主温跃层为界,其上为水温较高的暖水区,其下是水温梯度很小的冷水区。冷、暖水区在亚极地海面的交汇处,水温梯度很大,形成极锋。极锋向极一侧的冷水区一直扩展至海面,暖水区消失。

暖水区的表面,由于受动力(风、浪、流等)及热力(如蒸发、降温、增密等)因素的作用,引起强烈湍流混合,从而在其上部形成一个温度铅直梯度很小,几近均匀的水层,常称为上均匀层或上混合层(uppermixedlayer)。上混合层的厚度在不同海域、不同季节是有差别的。在低纬海区一般不超过100m,赤道附近只有50~70m,赤道东部更浅些。冬季混合层加深,低纬海区可达1 50~200m,中纬地区甚至可伸展至大洋主温跃层。

在混合层的下界,特别是夏季,由于表层增温,可形成很强的跃层,称为季节性跃层。冬季,由于表层降温,对流过程发展,混合层向下扩展,导致季节性跃层的消失。

在极锋向极一侧,不存在永久性跃层。冬季甚至在上层会出现逆温现象,其深度可达100m左右(图3—15),夏季表层增温后,由于混合作用,在逆温层的顶部形成一厚度不大的均匀层。因

此,往往在其下界与逆温层的下界之间形成所谓“冷中间水”,它实际是冬季冷水继续存留的结果。当然,在个别海区它也可由平流造成。

大西洋水温分布的这些特点,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也都存在。

关于季节性跃层的生、消规律如图3—16所示。这是西北太平洋(50°N,145°W)的实测情况。 3月,跃层尚未生成,即仍然保持冬季水温的分布状态。随着表层的逐渐增温,跃层出现,且随时间的推移,其深度逐渐变浅,但强度逐渐加大,至8月达到全年最盛时期;从9月开始,跃层强度复又逐渐减弱,且随对流混合的发展,其深度也逐渐加大,至翌年1月已近消失,尔后完全消失,恢复到冬季状态。

值得提出的是在季节跃层的生消过程中,有时会出现“双跃层”现象,如图中7月和8月的水温分布就是这样。这是由于在各次大风混合中,混合深度不同所造成的。

再者,在深海沟处有时会出现水温随深度缓升的逆温现象,这一方面可能由于地热的影响,另外也常因为压力增大,绝热增温使然,因此在研究大洋深层海水运动和水团分布时,最好采用位温为宜。

(三)水温的变化

1.日变化大洋中水温的日变化很小,变幅一般不超过0.3℃。影响水温日变化的主要因子为太阳辐射、内波等。在近岸海域潮流也是重要影响因子。

单纯由太阳辐射引起的水温日变化曲线,为一峰一谷型,其最高值出现在14~15时左右,最低值则出现在日出前后。一般而言,表层水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其变幅应大于下层海水的变幅,但由于湍流混合作用,使表层热量不断向下传播以及蒸发的耗热,故其变幅仍然很小。相比之下,晴好天气比多云天气时水温的变幅大;平静海面比大风天气海况恶劣时的变幅大;低纬海域比高纬海域的变幅大;夏季比冬季的变幅大;近岸海域又比外海变幅大。

由太阳辐射引起的表层水温日变化,通过海水内部的热交换向深层传播,其所及的深度不但决定于表层日变幅的大小,而且受制于水层的稳定程度。一般而言,变幅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其位相随深度的增加而落后,在50m深度上的日变幅已经很小,而最大值的出现时间可落后表层达10小时左右。如果在表层以下有密度跃层存在,由于它的“屏障”作用,则会阻止日变化的向下传递。况且内波导致跃层起伏,它所引起的温度变化常常掩盖水温的正常日变化,使其变化形式更趋复杂,水温日变幅甚至远远超过表层。

潮流对海洋水温日变化的影响,在近岸海域往往起着重要作用。由涨、落潮流所携带的近海与外海不同温度的海水,伴随潮流周期性的交替出现,它所引起水温在一天内的变化与太阳辐射引起的水温日变化叠加在一起,同样可以造成水温的复杂变化,特别在上层水温日变幅所及的深度更是如此,但在较深层次,则显现出潮流影响的特点,其变化周期与潮流性质有关。同样,深层内波的影响也可被辨认出来。在浅海水域,常常三者同时起作用。

2.水温的年变化大洋表层温度的年变化,主要受制于太阳辐射的年变化,在中高纬度,表现为年周期特征;在热带海域,由于太阳在一年中两次当顶直射,故有半年周期。水温极值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太阳高度最大和最小之后的2~3个月内。年变幅也因海域不同以及海流性质、盛行风系的年变化和结冰融冰等因素的变化而不同。

赤道海域表层水温的年变幅小于1℃,这与该海域太阳辐射年变化小有直接关系。极地海域表层水温的年变幅也小于1℃,这与结冰融冰有关。因为当海水结冰时,释出大量结晶热,在结冰后,由于海冰的热传导性差,防止了海水热量的迅速散失,所以减缓了水温的降低;夏季,由于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以及融冰时消耗大量的融解热,因此减小了水温的增幅。年变幅最大值总是发生在副热带海域,如大西洋的百慕大岛和亚速尔群岛附近,其变幅大于8℃,太平洋30~4 0°N之间,大于9℃;而在湾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与黑潮和亲潮之间的交汇处可高达15℃和14℃,这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和洋流的年变化引起的。

南、北半球大洋表面水温的年变化相比,北半球的变幅大,这与盛行风的年变化有关,冬季来自大陆的冷空气,大大地降低了海面温度;而南半球的对应海域,由于洋面广阔以及经线方向洋流不象北半球那样强,故年变幅较小。

在浅海、边缘海和内陆海,表层水温由于受大陆的影响,也比大洋年变幅大,且其变化曲线不像中、高纬度那样呈现正规的正弦曲线状。例如日本海、黑海和东海的变幅可达20℃以上,渤海和某些浅水区甚至可达28~30℃,其升温期也往往不等于降温期。

表层以下水温的年变化,主要靠混合和海流等因子在表层以下施加影响,一般是随深度的增加变幅减小,且极值的出现时间也推迟。

二、盐度的分布变化

世界大洋盐度平均值以大西洋最高,为34.90;印度洋次之,为34.76,太平洋最低,为34.62。但是其空间分布极不均匀。

(一)盐度的平面分布

1.海洋表层盐度的平面分布由前所述可知,海洋表层盐度与其水量收支有着直接的关系。就大洋表层盐度的多年平均而言,其经线方向分布与蒸发、降水之差(E—P)有极为相似的变化规律(图3—9)。若将世界大洋表层的盐度分布(图3—17)和年蒸发量与降水量之差(E—P)的地理分布(图3—18)相对照,可以看出,(E—P)的高值区与低值区分别与高盐区和低盐区存在着极相似的对应关系。在大洋南、北副热带海域(E—P)呈明显的高值带状分布,其盐度也对应为高值带状区;赤道区的(E—P)低值带,则对应盐度的低值区。

海洋表层的盐度分布比水温分布更为复杂,其总特征是:

1)基本上也具有纬线方向的带状分布特征,但从赤道向两极却呈马鞍形的双峰分布。即赤道海域,盐度较低;至副热带海域,盐度达最高值(南、北太平洋分别达35和36以上,大西洋达37以上,印度洋也达36);从副热带向两极,盐度逐渐降低,至两极海域降达34以下,这与极地海区结冰、融冰的影响有密切关系。但在大西洋东北部和北冰洋的挪威海、巴伦支海,其盐度值却普遍升高,则是由于大西洋流和挪威流携带高盐水输送的结果。另外,在印度洋北部、太平洋西部和中、南美两岸这些大洋边缘海区,由于降水量远远超过蒸发量,故呈现出明显的低盐区,偏离了带状分布特征。

2)在寒暖流交汇区域和径流冲淡海区,盐度梯度特别大,这显然是由它们盐度的显著差异造成的。其梯度在某些海域可达0.2/km以上。

3)海洋中盐度的最高与最低值多出现在一些大洋边缘的海盆中,如红海北部高达42.8;波斯湾和地中海在39以上,这些海区由于蒸发很强而降水与径流却很小,同时与大洋水的交换又不畅通,故其盐度较高。而在一些降水量和径流量远远超过蒸发量的海区,其盐度又很小,如黑海为15~23;波罗的海北部盐度

4)冬季盐度的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只是在季风影响特别显著的海域,如孟加拉湾和南海北部地区,盐度有较大差异。夏季由于降水量很大,盐度降低;冬季降水量减少,蒸发加强,盐度增大。

平均而言,北大西洋最高(35.5),南大西洋、南太平洋次之(35.2),北太平洋最低(34.2)。这是因为大西洋沿岸无高大山脉,北大西洋蒸发的水汽经东北信风带入北太平洋释放于巴拿马湾一带。而南太平洋东海岸的安第斯山脉,却使由南太平洋西风带所携带的大量水汽上升凝结,释放于太平洋东部的智利沿岸。越过安第斯山脉以后下沉的干燥气流又加强了南大西洋的蒸发作用。印度洋副热带的高盐水,由阿古拉斯流带入南大西洋东部,使其盐度增高,但南太平洋东部,则因大量降水,使其盐度下降,故两个海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海洋表层以下盐度平面分布由于多种制约盐度因子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大逐渐减弱,所以盐度的水平差异也随深度的增大而减小。在水深500m处,整个大洋的盐度水平差异约为2.3,高盐中心移往大洋西部。1000m深层约1.7,至2000m深层则只有0.6。大洋深处的盐度分布几近均匀。

(二)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

大洋盐度的铅直向分布与温度的铅直向分布有很大不同。图3—19与图3—20分别为太平洋和大西洋准经线方向断面上的盐度分布。

由图可见,在赤道海区盐度较低的海水只涉及不大的深度。其下便是由南、北半球副热带海区下沉后向赤道方向扩展的高盐水,它分布在表层之下,故称为大洋次表层水,具有大洋铅直方向上最高的盐度。从南半球副热带海面向下伸展的高盐水舌,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可越过赤道达5°N左右,相比之下,北半球的高盐水势力较弱。高盐核心值,南大西洋高达37.2以上,南太平洋达36.0以上。

在高盐次表层水以下,是由南、北半球中高纬度表层下沉的低盐水层,称为大洋(低盐)中层水。在南半球,它的源地是南极辐聚带,即在南纬45°~60°围绕南极的南大洋海面。这里的低盐水下沉后,继而在500~1500m的深度层中向赤道方向扩展,进入三大洋的次表层水之下。在大西洋可越过赤道达20°N,在太平洋亦可达赤道附近,在印度洋则只限于10°S以南。在北半球下沉的低盐水,势力较弱。在高盐次表层水与低盐中层水之间等盐线特别密集,形成铅直方向上的盐度跃层,跃层中心(相当于35.0的等盐面)大致在300~700m的深度上。南大西洋最为明显,跃层上、下的盐度差高达2.5,太平洋和印度洋则只差1.0。在跃层中,盐度虽然随深度而降低,但温度也相应减低,由于温度增密作用对盐度降密作用的补偿,其密度仍比次表层水大,所以能在次表层水下分布,同时盐度跃层也是稳定的。

上述南半球形成的低盐水,在印度洋中只限于10°S以南,这是因为源于红海、波斯湾的高盐水,下沉之后也在600~1600m的水层中向南扩展,从而阻止了南极低盐中层水的北进。就其深度而言与低盐中层水相当,因此又称其为高盐中层水。同样,在北大西洋,由于地中海高盐水溢出后,在相当低盐中层水的深度上,分布范围相当广阔,东北方向可达爱尔兰,西南可到海地岛,为大西洋的高盐中层水。但在太平洋却未发现像印度洋和大西洋中那样的高盐中层水。

在低盐中层水之下,充满了在高纬海区下沉形成的深层水与底层水,盐度稍有升高。世界大洋的底层水主要源地是南极陆架上的威德尔海盆,其盐度在34.7上下,由于温度低,密度最大,故能稳定地盘据于大洋底部。大洋深层水形成于大西洋北部海区表层以下,由于受北大西洋流影响,盐度值稍高于底层水,它位于底层水之上,向南扩展,进入南大洋后,继而被带入其它大洋。

海水盐度随深度这种呈层状分布的根本原因是,大洋表层以下的海水都是从不同海区表层辐聚下沉而来的,由于其源地的盐度性质各异,因而必然将其带入各深层中去,并凭借它们密度的大小,在不同深度上水平散布。当然,同时也受到大洋环流的制约。

由于海水在不同纬度带的海面下沉,这就使盐度的铅直向分布,在不同气候带海域内形成了迥然不同的特点。图3—21是大洋中平均盐度典型铅直向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海域,表层为一深度不大,盐度较低的均匀层,约在其下100~200m层,出现盐度的最大值,再向下盐度复又急剧降低,至800~1000m层出现盐度最小值;然后,又缓慢升高,至2000m以深,铅直向变化已十分小了。在副热带中、低纬海域,由于表层高盐水在此下沉,形成了一厚度约400~500m 的高盐水层,再向下,盐度迅速减小,最小值出现在600~1000m水层中,继而又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至2000m以深,变化则甚小,直至海底。在高纬寒带海域,表层盐度很低,但随深度的增大而递升,至2000m以深,其分布与中、低纬度相似,所以没有盐度最小值层出现。

(三)大洋盐度的变化

1.盐度的日变化大洋表面盐度的日变化很小,其变幅通常小于0.05。但在下层,因受内波的影响,日变幅常有大于表层者。特别在浅海,由于季节性跃层的深度较小,内波引起的盐度变幅增大现象,可出现在更浅的水层,可达1.0甚至更大。盐度日变化没有水温日变化那样比较规律的周期性,但在近岸受潮流影响大的海区,也常常显示出潮流的变化周期。

2.盐度的年变化大洋盐度的年变化主要是由降水、蒸发、径流、结冰、融冰及大洋环流等因素所制约。由于上述因子都具有年变化的周期性,故盐度也相应地出现年周期变化。然而,由于上述因子在不同海域所起的作用和相对重要性不同,致使各海区盐度变化的特征也不相同。

例如,在白令海峡和鄂霍茨克海等极地海域,由于春季融冰,表层盐度出现最低值(约在4月份前后);冬季季风引起强烈蒸发以及结冰排出盐分,使表层盐度达一年中的最高值(12月份前后),其变幅达1.05。在一些降水和大陆径流集中的海域,夏季其盐度值常常为一年中的最低值,而冬季相反,且由于蒸发的加强使盐度出现最高值。

总之,盐度的年变化,在整个世界大洋中几无普遍规律可循,只能对具体海域进行具体分析。

三、海洋密度的分布变化

(一)密度的水平分布

海水密度是温度、盐度和压力的函数。在大洋上层,特别是表层,主要取决于海水的温度和盐度分布情况。图3—22是大西洋表层密度与温、盐随纬度的变化。其它大洋也类似。

赤道区温度最高,盐度也较低,因而表层海水密度最小,密度超量γ约为23kg.m-3,由此向两极方向,密度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域,虽然盐度最大,但因温度下降不大,仍然很高,所以密度虽有增大,但没有相应地出现极大值,密度超量γ约只为26kg.m-3。随着纬度的增高,盐度剧降,但因水温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降盐减密效应更大,所以密度继续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如格陵兰海的密度超量γ达28kg.m-3以上,南极威德尔海也达27.9kg.m-3以上。

随着深度的增加,密度的水平差异如同温度和盐度的水平分布相似,在不断减小。至大洋底层则已相当均匀。

(二)密度的铅直向分布

大洋中,平均而言,温度的变化对密度变化的影响要比盐度大。因此,密度随深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海水温度随着深度的分布是不均匀地递降,因而海水的密度即随深度的增加而不均匀地增大。图3—23是大洋中典型的密度铅直向分布。

在赤道至副热带的低中纬海域,与温度的上均匀层相应的一层内,密度基本上是均匀的。向下,与大洋主温跃层相对应,密度的铅直梯度也很大,此称为密度跃层。由于主温跃层的深度在不同纬度带上的起伏,从而密跃层也有相应的分布。热带海域表层的密度小,跃层的强度大,副热带海域表面的密度增大,因而跃层的强度就相对减弱。至极锋向极一侧,由于表层密度超量已达2 7kg·m-3左右或更大些,因此铅直向上已不再存在中、低纬海域中那种随深度迅速增密的水层。中、低纬海域密跃层以下及高纬海域中的海水密度,其铅直向变化已相当小了。

当然,在个别降水量较大的海域或在极地海域夏季融冰季节,使表面一薄层密度降低,也会形成浅而弱的密跃层。在浅海,随着季节温跃层的生消也常常存在着密跃层的生消过程。密跃层的存在阻碍着上、下水层的交换。

海水下沉运动所能达到的深度,基本上取决于其自身密度和环流情况。由于大洋表层的密度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增的,因此,纬度越高的表层水,下沉的深度越大。南极威德尔海的高密(27.9k g·m-3)冷水(0℃左右),可沿陆坡沉到海底,并向三大洋底部扩散;南极辐聚带的冷水则只能下沉到1000m左右的深度层中向北散布;副热带高盐水,因水温较高,其密度较小只能在盐度较低、温度很高的赤道海域的低密表层水之下散布。

由上可见,在海面形成的不同密度的海水是按其密度大小沿等密面(严格说是等位密面)下沉至海洋各深层的,并且下沉后都向低纬海域扩展。因而,在低纬海域,温度、盐度和密度在铅直方向上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洋表层经向上的分布特征。

(三)海水密度的变化

凡是能影响海洋温度、盐度变化的因子都会影响海水密度的变化。

大洋密度的日变化,由于影响因子的变化小,因此微不足道。在深层有密跃层存在时,由于内波作用,可能引起一些波动,但无明显规律可循。

其年变化规律,由于受温度、盐度年变化的影响,其综合作用也导致了密度年变化的复杂性。

3.4.2海洋水团

一、水团的定义

早在1916年,B.海兰—汉森就把水团(watermass)这一术语引入海洋学中。中国大百科全书(海洋卷,1987)对水团的定义是:“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

可见,对水团内部的特征并非要求绝对相同,只是“相近”、“相对均匀”、“大体一致”,但水团内部的特征与其周围水体相比差异则必须是“明显”的。在实际工作中,对上述条件的掌握宽严不同,则使水团的划分有相对灵活的标准。例如,大洋水团的划分,对水团内部特征的“相近”可以从严要求,而对浅海水团的划分应适当放宽。

水团从其源地所获得的各种特性,在运动过程中受环境变化影响或与周围海水交换、混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此即水团的变性,显然,浅海水团容易变性而大洋水比较保守。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把温盐特性作为分析水团的主要指标。1916年由B.海兰—汉森首创的温—盐图解(t —S图解)至今仍被广泛应用。

所谓温—盐图解,系指以温度为纵坐标,以盐度为横坐标,将测站上不同层次的实测温、盐值对应地点在温、盐坐标系中,然后自表至底有序地把各点联结起来的曲线(或折线)图。温—盐图解在应用中不断发展,如温—盐点聚图,温—盐关系图等也成了常用的分析工具图。

显然,当水团内部的温、盐值完全相同时,则温—盐图解中的一个点就代表一个水团,若水团内部的温、盐相对均匀(稍有差异),则一个密集的点簇,代表一个水团。因此,可根据温—盐图解中点或者点簇的个数来判定水团的数目。图5—18b便是各大洋的温—盐图解。

二、水团的分析方法

水团的分析工作,首先应是对研究海区的水团予以识别并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再对不同水团的特征与强度、源地与形成机制、消长与变性等规律进一步分析。正因为水团的划分是基础工作,况且它与海洋环流以及渔场的研究等都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长期以来许多学者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现有主要分析方法有以下几类:

(一)定性的综合分析方法

绘制研究海区中各种特性的分布变化图及温—盐图解等图表,据此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比较,用逻辑推理方法,定性地进行描述,故亦称为经验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能够充分地体现分析者的经验,是进一步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参考。

(二)浓度混合分析方法

根据浓度混合理论,导出水团分析的t—S图解几何学方法,比较定量地确定出水团边界的位置及水团之间的混合区。即依混合组成百分比等于50%处为水团的边界,小于50%者为混合区。

(三)概率统计分析法

目前已被应用的主要有海水特征频率分析法、判别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应分析法、场分解分析法等等。

(四)模糊数学分析方法

随着模糊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中国海洋工作者率先用模糊集合理论对水团的有关概念进行了讨论与定义,并将模糊数学的多种方法应用于海洋水团的分析。

三、水型和水系

(一)水型(watertype)

斯维尔德鲁普1942年首次定义水型,其后广为引用。通常它是指温盐度均匀,在温—盐图解上仅用一个单点表示的水体。由于性质完全相同的水样,其观测值皆对应于温—盐图解中的一个点,故水型实质上是“性质完全相同的水体元的集合”。

由此引伸,即可给出水团的集合论定义:“水团是性质相近的水型的集合”。

(二)水系(watersystem)

水系原为陆地水文学的术语,在海洋学中水系可定义为“符合一个给定条件的水团的集合”。换言之,水系的划分只考虑一种性质相近即可。在浅海水团分析中,经常提到的沿岸水系和外海水系,就是只考虑盐度而划分的。前者指沿岸低盐水团的集合,后者是指外海(受大陆径流影响较小的)高盐水团的集合。

3.4.3海洋混合及温度、盐度、密度的细微结构

一、海洋湍流与混合

在海洋中的各种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海水不断地发生混合。混合是海水的一种普遍运动形式,混合的过程就是海水各种特性(例如热量、浓度、动量等)逐渐趋向均匀的过程。

海水混合的形式有三种:①分子混合,通过分子的随机运动与相邻海水进行特性交换,其交换强度小,且只与海水性质有关;②涡动混合,它是由海洋湍流引起的,也称湍流混合,是海洋中

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3.4.1海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与变化 世界大洋的温度、盐度和密度的时空分布和变化,是海洋学研究最基本的内容之一。它几乎与海洋中所有现象都有密切的联系。 从宏观上看,世界大洋中温、盐、密度场的基本特征是,在表层大致沿纬向呈带状分布,即东—西方向上量值的差异相对很小;而在经向,即南—北方向上的变化却十分显著。在铅直方向上,基本呈层化状态,且随深度的增加其水平差异逐渐缩小,至深层其温、盐、密的分布均匀。它们在铅直方向上的变化相对水平方向上要大得多,因为大洋的水平尺度比其深度要大几百倍至几千倍。图3—10为大洋表面温、盐、密度平均值随纬度的变化。 一、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约75%的水体温度在0~6℃之间,50%的水体温度在1.3~3.8℃之间,整体水温平均为3.8℃。其中,太平洋平均为3.7℃,大西洋4.0℃,印度洋为3.8℃。 当然,世界大洋中的水温,因时因地而异,比上述平均状况要复杂得多,且一般难以用解析表达式给出。因此,通常多借助于平面图、剖面图,用绘制等值线的方法,以及绘制铅直分布曲线,时间变化曲线等,将其三维时空结构分解成二维或者一维的结构,通过分析加以综合,从而形成对整个温度场的认识。这种研究方法同样适应于对盐度、密度场和其它现象的研究。

(一)海洋水温的平面(水平)分布 1.大洋表层的水温分布进入海洋中的太阳辐射能,除很少部分返回大气外,余者全被海水吸收,转化为海水的热能。其中约60%的辐射能被1m厚的表层吸收,因此海洋表层水温较高。 大洋表层水温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大洋环流两个因子。在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冰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 大洋表层水温变化于-2~30℃之间,年平均值为17.4℃。太平洋最高,平均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 7.0℃;大西洋为16.9℃。相比各大洋的总平均温度而言,大洋表层是相当温暖的。 各大洋表层水温的差异,是由其所处地理位置、大洋形状以及大洋环流的配置等因素所造成的。太平洋表层水温之所以高,主要因为它的热带和副热带的面积宽广,其表层温度高于25℃的面积约占66%;而大西洋的热带和副热带的面积小,表层水温高于25℃的面积仅占18%。当然,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和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相比,比较畅通,也是原因之一。 从表3—2可以看出,大洋在南、北两半球的表层水温有明显差异。北半球的年平均水温比南半球相同纬度带内的温度高2℃左右,尤其在大西洋南、北半球50°~70°之间特别明显,相差7℃左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南赤道流的一部分跨越赤道进入北半球;另一方面是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阻碍了北冰洋冷水的流入,而南半球则与南极海域直接联通。 表3-2三大洋每10°纬度带内表面水温的年平均值(℃)(据Defant,1961)

气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

气温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 主要知识点: 1气温垂直分布 2气温水平分布 3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一、气温垂直分布 ⑴读下表记忆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及作用 ⑵读下图比较对流层和平流层的主要特点 答案: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空气以对流运动为主;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减;空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天气晴朗稳定 重要结论: 1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6℃/1000米 2上冷下热利于空气对流 低层大气组成 体积(%) 作用 干 洁 空 气 N 2 78 地球生物体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O 2 21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CO 2 0.033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03 很少 能吸收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的生物起着保护作用 水汽 很少 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固体杂质 很少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图2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当日天气晴朗,日出时间为5时。读图回答3~4题。(10高考文综卷) 3.由图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4.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 B.与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最长 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答案:3.A 4.B 二、气温水平分布

世界气温水平分布规律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 7 月或 1 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②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③北半球,1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祥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 月份正好相反。 ④7 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北纬20°-30°大陆上的沙漠地区。1 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洲大陆上。 中国一、七月气温分布特点? 一月:由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七月:除青藏高原和高山外,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温的分布和变化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气温的分布与变化 一、知识讲解 (一)气温的空间分布 1.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2.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但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时间,可能会小于0.6℃或者大于0.6℃,如下面右图表现的曲线变陡或变缓。在①情况下,大气对流运动更加强烈;在②情况下,大气的对流运动减弱,大气比较稳定。

(二)气温的时间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气温的日(年)较差变化 (1)大陆上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比同纬度海洋大。 (2)阴天气温日较差比晴天小。 (3)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二、例题分析 1.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图2所示甲地比周边地区气温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A.海拔低B.降水少

C.人口密度大D.距海远 答案C 解析图2所示甲地为天津市中心城区的位置,人口密度大,热岛效应明显,所以比周边地区气温高。 2.下图为“某地某时刻等温线分布示意图”。影响图中39°纬线上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大气环流B.海陆分布、地形 C.大气环流、海陆分布D.地形、洋流 答案B 三、跟踪训练 下图为我国北方部分地区1月等温线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2题。 1.a、b、c、d四地中冬季降雪最多的可能是 A.d B.C C.b D.a 2.根据等温线的分布可以判断 A.地势东南高西北低B.东南部地势起伏大 C.山东半岛地势平坦D.西部地区大部分沟壑纵横 下图为南半球中纬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等温线图,图中甲、乙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读下图,完成3—4题。

海洋温度分布与化

海洋温度分布与化

————————————————————————————————作者:————————————————————————————————日期:

海洋温度的分布与变化 对整个世界大洋而言,约75%的水体温度在0~6℃之间,50%的水体温度在1.3~3.8℃之间,整体水温平均为3.8℃。其中,太平洋平均为3.7℃,大西洋4.0℃,印度洋为3.8℃。 当然,世界大洋中的水温,因时因地而异,比上述平均状况要复杂得多,且一般难以用解析表达式给出。因此,通常多借助于平面图、剖面图,用绘制等值线的方法,以及绘制铅直分布曲线,时间变化曲线等,将其三维时空结构分解成二维或者一维的结构,通过分析加以综合,从而形成对整个温度场的认识。这种研究方法同样适应于对盐度、密度场和其它现象的研究。 【一】海洋水温的平面(水平)分布 1.大洋表层的水温分布进入海洋中的太阳辐射能,除很少部分返回大气外,余者全被海水吸收,转化为海水的热能。其中约60%的辐射能被1m厚的表层吸收,因此海洋表层水温较高。大洋表层水温的分布,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大洋环流两个因子。在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冰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 大洋表层水温变化于-2~30℃之间,年平均值为17.4℃。太平洋最高,平均为19.1℃;印度洋次之,为17.0℃;大西洋为16.9℃。相比各大洋的总平均温度而言,大洋表层是相当温暖的。 各大洋表层水温的差异,是由其所处地理位置、大洋形状以及大洋环流的配置等因素所造成的。太平洋表层水温之所以高,主要因为它的热带和副热带的面积宽广,其表层温度高于25℃的面积约占66%;而大西洋的热带和副热带的面积小,表层水温高于25℃的面积仅占18%。当然,大西洋与北冰洋之间和太平洋与北冰洋之间相比,比较畅通,也是原因之一。从表中可以看出,大洋在南、北两半球的表层水温有明显差异。北半球的年平均水温比南半球相同纬度带内的温度高2℃左右,尤其在大西洋南、北半球50°~70°之间特别明显,相差7℃左右。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一方面由于南赤道流的一部分跨越赤道进入北半球;另一方面是由于北半球的陆地阻碍了北冰洋冷水的流入,而南半球则与南极海域直接联通。 世界大洋2月和8月表层水温的分布,具有如下共同特点: ⑴等温线的分布,沿纬线大致呈带状分布,特别在南半球40°S以南海域,等温线几乎与纬圈平行,且冬季比夏季更为明显,这与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密切相关。 ⑵冬季和夏季最高温度都出现在赤道附近海域,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近赤道海域,可达28~29℃,只是在西太平洋28℃的包络面积夏季比冬季更大,且位置偏北一些。 ⑶由热赤道向两极,水温逐渐降低,到极圈附近降至0℃左右;在极地冰盖之下,温度接近于对应盐度下的冰点温度。例如南极冰架之下曾有-2.1℃的记录。 ⑷在两半球的副热带到温带海区,特别是北半球,等温线偏离带状分布,在大洋西部向极地弯曲,大洋东部则向赤道方向弯曲。这种格局造成大洋西部水温高于东部。在亚北极海区,水温分布与上述特点恰恰相反,即大洋东部较大洋西部温暖。大洋两侧水温的这种差异在北大西洋尤为明显,东西两岸的水温差,夏季有6℃左右,冬季可达12℃之多。这种分布特点是由大洋环流造成的:在副热带海区,大洋西部是暖流区,东部为寒流区;在亚北极海区正好相反。在南半球的中、高纬度海域,三大洋连成一片,有著名的南极绕极流环绕南极流动,所以东西两岸的温度差没有北半球明显。 ⑸在寒、暖流交汇区等温线特别密集,温度水平梯度特别大,如北大西洋的湾流与拉布拉多寒流之间和北太平洋的黑潮与亲潮之间都是如此。另外在大洋暖水区和冷水区,两种水团的交界处,水温水平梯度也特别大,形成所谓极锋(thepolarfront)。 ⑹冬季表层水温的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但水温的经线方向梯度比夏季大。 2.大洋表层以下水温的水平分布大洋表层以下,太阳辐射的直接影响迅速减弱,环流情况也与表层不同,所以水温的分布与表层差异甚大。水深500m水温的分布,显见水温的经线方向梯度明显减小,在大洋西边界流相应海域,出现明显的高温中心。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南部高温区高于10℃,太平洋北部高于13℃,北大西洋最高达17℃以上。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分布与变化教案

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分布与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气温的测定方法. 2.能正确阅读等温线分布图,并总结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3.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并依据这些气候资料了解气候特点,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充分动手实践、动口表达,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看图、制图.学会合作、探究、讨论、评价,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学过程中,分析问题时注重科学方法的体现,充分体现比较法的科学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家乡气温资料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增进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不同气温条件的辩证分析,了解自然规律的美,建立正确的人地关系理念.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等温线图,并会通过读图总结气温的变化规律. 难点 等温线图的判读、分析. 教学准备 1.温度计、学生绘图用坐标和气温资料. 2.教学课件设计 教学步骤 一、气温的变化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出示两位同学放学路上的对话,引导学生思考. 2.出示北极地区和广州地区的北极熊同一时间的不同感受引出同一时间不1.读图后回答: 同一地点一天内、一年内气温会发生变化. 2.学生读图后回答:

同地区的气温有差异. 3.哪位同学说一说我们家乡一年内气温的变化情况? 4.教师总结:气温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变化情况. 板书:[第二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时间、空间 同一时间不同地区的气温可能差别很大. 3.描述家乡一年的气温变化情况. 一、 气温的观测 1.由不同人对气温的感受不同导入气温的观测工具—温度计,并介绍摄氏度的来历. 2.你知道气温是如何测量的吗? 导入百叶箱的介绍和温度计的使用.找学生阅读课件中百叶箱的说明. 3.教师演示几种错误的温度计使用方 法,然后由学生演示正确的使用方法. 4.我们该如何来测定一天的气温呢? (1)观测的次数及时间 (2)日平均气温的计算 (3)由日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得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5.如何来表示所观测到的气温资料呢? 我们先学看一幅来自气象部门的坐标图. 引导学生观察填写表格,并导出气温日较差概念. “早穿皮袄午穿纱……”分析 1. 在教师引导下学习温度计的读取方 法. 2. 了解百叶箱及温度计的使用要求. 参与课堂试读温度计的活动. 3. 演示并总结该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4. 一天观测几次?什么时间? 思考得出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5. 观察思考一下问题: ) 表示多长时间的气温变化? ) 最高温、最低温多少?出现在何 时? ) 计算:最高温和最低温的差 思考回答 6. 绘制年气温变化曲线图 ) 根据课件显示分组讨论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习题(含答案)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有关等温线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7月气温分布 B. 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1月气温分布 C. 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夏季气温分布 D. 该图反映的是南半球的冬季气温分布 2. 关于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有() A. 气温从低纬向两极逐渐降低 B. 北半球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没有差异 C. 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阔,气温受海陆地分布影响小,等温线大致与经线平行 D. 气温的高低除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影响外,不受其它因素的影响 3. 读图,完成4-5题.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M地为() A. 北半球夏季 B. 北半球冬季 C. 南半球夏季 D. 南半球冬季 4. 该气候一般分布在下列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 B. C. D. 5. 图中甲区域年平均气温较周边地区低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高低 B. 海陆分布 C. 地形地势 D. 人类活动 6. 读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11-12题.

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大体状况是() A. 由北向南气温逐渐降低 B. 由南向北气温逐渐降低 C. 由东向西气温逐渐升高 D. 由西向东气温逐渐升高 7. 如图,读“长江中下游局部区域图”及“武汉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回答20~21 题. 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区域农业生产特征的是() A. 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 B. 糖料作物是甜菜 C. 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 D. 盛产温带水果 8. 世界气温分布大势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因素 B. 海陆因素 C. 洋流因素 D. 地形因素 9. 由南极洲乘船往北到北冰洋进行科学考察,考察队员对气温的感觉是() A. 越往北走越冷 B. 先是越来越冷后是越来越热 C. 越往北走越热 D. 先是越来越热后是越来越冷 10. 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出现在() A. 8时 B. 14时 C. 20时 D. 日出前后 11. 图中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A. 太阳辐射 B. 地形 C. 洋流 D.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12. 读北半球某区域等温线分布图(如图),回答24-25题 据图中等温线判断,此图是北半球()季气温分布示意图.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13. 该地气温年较差约为() A. 5°C B. 10°C C. 20°C D. 30°C 14.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午后2时左右 B. 午后1时左右 C. 中午12时左右 15. 我们常用等温线图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读等温线图,回答5~6题 判断图中甲、乙两地的气温() A. 甲处在0℃以上,乙处在4℃以上 B. 甲处在0℃以下,乙处在4℃ 以上 C. 甲处在0℃以下,乙处在4℃以 下 D. 甲处在0℃以上,乙处在4℃以下 16. 气候数据有多种呈现方式,读图(把代表月份的数字标注

高中地理“海水的温度”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海水的温度”知识点总结 海水的温度是海水一个重要的物理变量,影响到水中生物、水体自净等。 1.海水的热量平衡规律 海水的冷热程度称为海水的温度。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的辐射,太阳辐射能量当中50%的热量被海水蒸发消耗掉,40%被反射到太空,5%被近海面大气吸收,只有5%的热量才增加海水表层的温度。支出的热量主要是海水的蒸发耗热。每年海洋获得的热量大致等于支出的热量。整个海洋的年平均水温几乎没有变化;但在一年中,不同季节、不同海区的热量收支是不平衡的,因此海洋的水温分布与变化不同。 2.表层水温的地理分布规律 世界上大洋的平均温度为17.4℃,其中大西洋为16.9℃,太平洋为17℃,印度洋为19.1℃。 大洋表层温度分布有如下特点: (1)大洋表层温度从高纬度海域向低纬度海域逐渐增加,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规律。水温从0℃增加到28℃左右,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由于受洋流及海底地貌的影响,等温线多与纬线斜交,南半球大西洋西部等温线密集,东部比较稀疏。 (2)寒暖流交界处等温线特别密集,海水温度变化特别大。 (3)南北半球大洋表层水温不以赤道对称分布。北半球水温比南半球水温偏高,最高水温在10°N左右,与热赤道位置基本一致。由于三大大陆包围印度洋,并受暖流影响,因此印度洋为四大洋中水温最高的海域。 3.水温的垂直分布规律 海水水温不均匀递减,海水在600~1000米内变化显著,1000米以下海水温度基本没有变化。 4.海水温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水温的日变化。影响水温的日变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季节、天气状况、潮汐和地理位置等。一天中海水的最高温度在14~16时。 (2)水温的年变化。影响水温年变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洋流、海陆位置等。一年中海水的最高温度在8月份。 5.南半球海水温度有哪些变化规律?通过北半球表层海水温度与陆地温度的比较怎样判断季节?通过海水表层温度的变化如何判断洋流的性质?如下图海水表层气温升高发散思维图。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导学案(打印版)

气温的变化 【学习目标】 1、记住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的日变化、气温的日较差、气温的年变化、气温的年较差等概念。 2、读气温曲线图,能说出气温日变化和气温年变化的规律。 3、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学习重点】: 1、气温变化的规律。 2、利用气象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由学生交流天气情况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气温的日变化 1、阅读P54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完成下列要求: 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读做;观测时通常一天要进行次,一般是在时、时、时、时观测。 2、读P53图3.10,填出不同时段的气温:8点时是℃,14点时是℃,20点时是℃,2 点时是℃,根据图右边的文字内容,这一天的平均气温是℃。 3、根据日平均气温的方法,请你说出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 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 4、读P53的第二段,气温的日变化是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气温的年变化是以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5、读图3.11及上边的文字,该地的日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日较差约℃。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是:一日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最低气温出现在。 学习任务二:气温的年变化 6、读图 3.12及上边的文字,该地的月平均最高气温约℃,最低气温约℃,年较差约℃。 7、读图3.12上边的文字,完成下表: 气温的年变化规律是(北半球): 在陆地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在海洋上,最高气温出现在月,最低气温出现在月。南半球相反。 8、把教材P54活动1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绘制完整。 9、把教材P54活动2的内容完成。 三、课堂检测 1、一年当中,某地最高月平均气温是1月,最低月平均气温是7月,则该地位于() A.北半球陆地 B .北半球海洋 C.南半球陆地 D.南半球海洋 2、某地一天中测得的气温如下表,该地的平均气温是() A、10℃ B、11℃ C、12℃ D、13℃ 3、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B、日出前后、正午前后 C、中午12点、清晨1点 D、午后2点、日出前后 4、在我国的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说明当地的气温特点()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大 C、气温日平均气温高 D、 气温年平均气温低 5、读右图完成下列内容 (1)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2)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月,数值约为℃; (3)气温年较差为℃; (4)该地气温的年变化规律冬夏,季节变 化,年较差(大或小)。 6、根据下表给出的某地各月平均气温值,绘制一幅气温变化曲线图。 12.6 19.7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五、作业 1、填充图册31页1、 2、3题。 *2、绩优学案42页-43页“达标检测”。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和分布》教学设计 课题: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教材来源:七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 内容来源:七年级地理(上)第三章 主题:气温的变化和分布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 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设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2)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3)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2.教材分析 本节为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是气候部分的基础知识,内容包括气温的变化和气温的分布两大部分。前者涉及气温的测量、气温的日变化、年变化、温度变化曲线图;后者包括等温线图、气温空间分布规律等。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学习中,不仅容量大,而且难点多,但内在脉络清晰明了:观测气温,可以获取到一定量的气温数据,可以对气温数据进行一定的计算和整理。比如可以绘制出不同时间尺度的气温变化曲线图与不同空间尺度的等温线分布图。通过对气温日变化、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通过对等温线的判读,可以总结出气温的空间分布规律。 2.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阅读等温线图,能够判读等温线图。 (2)阅读课本56页图3.17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描述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阅读世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及气温的垂直变化图,说出世界1月、7月气温分布特点。 评价任务: 学习重难点: 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阅读北半球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指导: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饱和蒸气压_水_压力温度密度表

水蒸气是一种离液态较近的气体,在空气处理中应用广泛,易获得污染小。以实践经验总结出的数据图表作为计算依据 饱和水蒸气压力温度密度表 温度 (t) 压力 (P) 密度(ρ) 温度 (t) 压力(P) 密度(ρ) ℃ MPa kg/m3 ℃ MPa kg/m3 100 0.1013 0.5977 128 0.2543 1.415 101 0.1050 0.6180 129 0.2621 1.455 102 0.1088 0.6388 130 0.2701 1.497 103 0.1127 0.6601 131 0.2783 1.539 104 0.1167 0.6821 132 0.2867 1.583 105 0.1208 0.7046 133 0.2953 1.627 106 0.1250 0.7277 134 0.3041 1.672 107 0.1294 0.7515 135 0.3130 1.719 108 0.1339 0.7758 136 0.3222 1.766 109 0.1385 0.8008 137 0.3317 1.815 110 0.1433 0.8265 138 0.3414 1.864 111 0.1481 0.8528 139 0.3513 1.915 112 0.1532 0.8798 140 0.3614 1.967 113 0.1583 0.9075 141 0.3718 2.019 114 0.1636 0.9359 142

115 0.1691 0.9650 143 0.3931 2.129 116 0.1746 0.9948 144 0.4042 2.185 117 0.1804 1.025 145 0.4155 2.242 118 0.1863 1.057 146 0.4271 2.301 119 0.1923 1.089 147 0.4389 2.361 120 0.1985 1.122 148 0.4510 2.422 121 0.2049 1.155 149 0.4633 2.484 122 0.2114 1.190 150 0.4760 2.548 123 0.2182 1.225 151 0.4888 2.613 124 0.2250 1.261 152 0.5021 2.679 125 0.2321 1.298 153 0.5155 2.747 126 0.2393 1.336 154 0.5292 2.816 127 0.2467 1.375 155 0.5433 2.886 温度 (t) 压力 (P) 密度(ρ) 温度 (t) 压力(P) 密度(ρ) ℃ MPa kg/m3 ℃ MPa kg/m3 156 0.5577 2.958 184 1.0983 5.629 157 0.5723 3.032 185 1.1233 5.752 158 0.5872 3.106 186 1.1487 5.877 159 0.6025 3.182 187

气温的分布和变化

气温的分布和变化 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和成因,了解气温随时间变化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2.通过识读世界等温线图和气温曲线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3.在了解全球变暖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初步的环保教育。 教学重点:世界气温时空变化特点 教学难点: 等温线图及气温曲线图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答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用具:《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自制投影片、五带空白图。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知道,衡量大气的冷热用气温来表示。那么,在世界各地,气温是怎么分布和变化的呢? 一、世界气温的分布(板书) 1.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展示投影片] 五带分布的空白图。 [提问] 五带指的是哪五带?五带的分布反映了地球表面受热状况具有什么样的规律?(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反映了地球受热从低纬向高纬逐渐减少)。 [展示教学挂图]《世界平均气温的分布图》。 [讲述] 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我们看到许多条表示温度数值的曲线,它们是把年平均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线,叫等温线。 [教师演示] 绘制等温线图的方法。教师将标明某地区各地气温测量值的图,亲自连接成间隔为一度的等温线图。请同学注意观察。

[教师讲述] 等温线上各点气温值相等,根据等温线的递交可以看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提问] A、B、C三点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A点约为-5.3℃,B点约为-4.2℃,C点约为-3.9℃。) [提问] 以A点为中心,往东和往南,气温是怎样变化的?(从 A点往东气温渐高,从A点往南,气温也渐高。) [指导读图] 读《世界平均气温图》,注意气温的变化规律,并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上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带,同五带中哪一带的范围大体相近?非洲、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热带。20℃以上) ③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带,同五带中哪一带的范围大体相近?南极洲、亚洲和北美洲北部年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下?(寒带。0℃以下。) ③温带的范围,大约年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之间?(0°与20℃之间。) ④从低纬向南北两极气温怎么变化?在亚洲中部为什么出现了低于0℃的地区?提示同学回忆小学所学的地理知识。(逐渐变低。是大高原,地势高、气温低。) ⑤计算一下北半球与南半球温差,哪个半球温差大?原因是什么?(北

世界海洋温度的分布和变化

世界海洋温度的分布和变化 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表层水温变化 大洋表层水温变化于-2~30℃之间,年平均值为17.4℃最高,平均为 19.1℃。主要因为 太平洋的热带和 副热带的面积宽 广,其表层温度 高于25℃的面积 约占66%。 次之,为17.0℃为16.9℃,因为 大西洋的热带和 副热带的面积 小,表层水温高 于25℃的面积仅 占18%。 主要决定于太阳辐射的分布和大洋环流两个因子。在极地海域结冰与融冰的影响也起重要作用。冬季表层水温的分布特征与夏季相似,但水温的经线方向梯度比夏季大。 垂直水温分布 水温大体上随度的增加呈不均匀递减。大洋主温跃层以下,水温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梯度很小。从大西洋准经线方向断面水温分布。可以看出,水温大体上随度的增加呈不均匀递减。低纬海域的暖水只限于薄薄的近表层之内,其下便是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在不太厚的深度内,水温迅速递减,此层称为大洋主温跃层,相对于大洋表层随季节生消的跃层而言,又称永久性跃层。大洋主温跃层以下,水温随深度的增加逐渐降低,但梯度很小。以主温跃层为界,其上为水温较高的暖水区,其下是水温梯度很小的冷水区。冷、暖水区在亚极地海面的交汇处,水温梯度很大,形成极锋。极锋向极一侧的冷水区一直扩展至海面,暖水区消失。大西洋水温分布的这些特点,在太平洋和印度洋也都存在。 以主温跃层为界,其上为水温较高的暖水区,其下是水温梯度很小的冷水区 水平规律海洋表层水温自赤道向南极逐渐降低。(另:中低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高于大洋东岸,中高纬海区大洋西岸水温低于大洋东岸)1)等温线成条 带状(受太阳辐射影响),由赤道向两极沿纬向逐渐减小;2)东、西边 界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反;3)寒暖流交汇处等温线密集;4)经向温度梯 度冬季大于夏季。 深层:随深度增加南北温差的差异减小,至2000m以深,几乎均匀。 垂直规律总特征为随深度增加温度降低,各纬度不同,但到一定深度后,水温随着深度的下降就不再有明显的变化了。 1)低纬度:均匀层(100~150m),主温跃层(200~300m),其下缓慢下 降(300-)。 2)中纬度:均匀混合层(100~200m),季节性温跃层,主温跃层 (600~1000m),其下缓慢下降(800~1000-)。 3)高纬度:冷中间水,暖中间水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试题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一、单选题(共27题;共60分) 1读下图是测量什么的设备() A、气温B 、降水C 、风向D 、气压 2、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 A、2次B 、1次C 、4次 D 、3次 3、世界上最炎热和最寒冷的大陆分别是() A、亚洲、非洲 B 、非洲、大洋洲 C、非洲、南极洲D 、南美洲、南极洲 4、南半球海洋上的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一月B 、七月C、八月D 、十二月 5、图2表示的是()半球()月份等温线分布图。 A、北1 B 、北7 C 、南1 D 、南7 6、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 、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 、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相同 7、图中四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① B 、② C、③ D、④ 8、以下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气温高 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 C、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D气温从低纬地区向两极递减 1520米)的气温应该是()9、有一座山,在海拔720米时测量的气温为C,那么山顶(海拔为 A、C B 、24C C 、28C D 、C A 10 C B 、11 C C 、12C D 、13C 11、(2015?长沙)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山顶终年积雪,成为“赤道雪峰”,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 B 、离海近C、海拔高D人口少12、读图判断,甲、乙、丙三地的年平均气温由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

A 、甲T 乙T 丙 B 、甲T 丙T 乙 C 、乙T 丙T 甲 D 、丙T 乙T 甲 13、( 2015?阜新)近年来北极冰山覆盖面积减小的原因是( ) A 、全球变暖趋势明显 B 、冰河期来临 C 、海洋污染加剧 D 、太阳辐射逐年加强 14、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青岛 3月17日气温为2?8C,气温2C 出现在一天中( ) A 、午夜 B 、日出前后 C 、日落之后 D 、早晨8时 15、 ( 2015?呼和浩特)如图为上海和悉尼某年各月气温统计图.读图,完成问题.从图中气温曲线可知 () A 、 上海和悉尼年温差相同 B 、 上海年温差大于悉尼 C 、 两城市气温最高月都在八月 D 两城市全部位于热带 16、 某山山脚下温度为 16 C,山顶温度为10C ,这座山相对高度约为( ) A 、 2000 米 B 、 1000 米 C 、 600 米 D 、 200 米 19、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C 、 20、一年中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 21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 B 、 该图是气温日变化图 C 、 最高气温出现在 12时 D 气温日较差大约是 10C 22、如图为某区域的1月份等温线图,气温数值 a > b > c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此图为北半球等温线图 B 、 图中①地气温高于②地 C 、 ①地为海洋,②地为陆地 D 无法判断 17 、吐鲁番盆地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 这说明当地 A 、气温日较差大 B 、气温年较差大 C 、日平均气温高 D 、年平均气温高 18、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寒带 A 、 A 、气温日较差 B 、气温月较差 C 气温年较差 D 气温季较差 第 18 题图)

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密度和浓度对照表(仅供参照)

氢氧化钠水溶液的密度和浓度对照表 密度ρ20 kg/m3 浓度密度ρ20 kg/m3 浓度 %(质量)kmol/m3%(质量)kmol/m3 1000 0.159 0.040 1270 24.65 7.824 1010 1.045 0.264 1280 25.56 8.178 1020 1.94 0.494 1290 26.48 8.539 1030 2.84 0.731 1300 27.41 8.906 1040 3.75 0.971 1310 28.33 9.278 1050 4.66 1.222 1320 29.26 9.656 1060 5.56 1.474 1330 30.20 10.04 1070 6.47 1.731 1340 31.14 10.43 1080 7.38 1.992 1350 32.10 10.83 1090 8.28 2.257 1360 33.06 11.24 1100 9.19 2.527 1370 34.03 11.65 1110 10.10 2.802 1380 35.01 12.08 1120 11.01 3.082 1390 36.00 12.51 1130 11.92 3.367 1400 36.99 12.95 1140 12.83 3.655 1410 37.99 13.39 1150 13.73 3.947 1420 38.99 13.84 1160 14.64 4.244 1430 40.00 14.30 1170 15.54 4.545 1440 41.03 14.77 1180 16.44 4.850 1450 42.07 15.25 1190 17.35 5.160 1460 43.12 15.74 1200 18.26 5.476 1470 44.17 16.23 1210 19.16 5.796 1480 45.22 16.73 1220 20.07 6.122 1490 46.27 17.23 1230 20.98 6.451 1500 47.33 17.75 1240 21.90 6.788 1510 48.38 18.26 1250 22.82 7.129 1520 49.44 18.78 1260 23.73 7.475 1530 50.50 19.31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设计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中卫市常乐中学王海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能绘制气温曲线图。 (2)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并能总结出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 能力目标:能通过读图、析图做相应练习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气温给生产和生活所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即:识读“气温曲线图”,分析出气温的变化规律;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气温分布规律。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引课: 多媒体出示:猜谜语:一物细又长,红心里面藏,下去要穿面,起来脱衣裳 [承转]既然气温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气温的变化与分布。学习新课 一、气温的变化 问题设计:读课本53页,自学完成: 1、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日变化) 2、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气温年变化) 3、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时间变化。 4、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叫(气温日较差) 5、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最低值之差叫(气温年较差)学生活动:在书中找到答案,划下来并回答问题。 【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举例让学生判断: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气温日变化) 冬冷夏热(气温年变化) 问题设计:阅读54页阅读材料,气温的观测。气温是用什么仪器测量的,气温观测有哪些规范要求? 教师点评小结:气温的观测基本规范;气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承转]从气温的观测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气温是变化的,凭你的经验,能说出一天中何时气温最高?何时气温最低?一年中哪个月份气温最高?哪个月份气温最低?谚语——午热晨凉,冬寒夏暑,说明气温变化时有规律的,午热晨凉说的是气温日变化,冬寒夏暑说的是气温的年变化。请看图,来印证我们的感觉是否正确。 问题设计:读图分析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案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气温观测的相关知识,能计算某地的日平均气温和气温年较差。 2.能够绘制和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气温日变化曲线,说出某地一天之内最高气温、最低气温,能计算气温的日较差。 2.运用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最热月均温、最冷月均温,能计算气温的年较差。 3.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的分布特点。 4.阅读北半球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说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季节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善于讨论、思考、探究、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和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 2.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等温线分布图的判读 3.总结全球气候分布的规律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做一回小小天气预报解说员,思考: 哪些人类活动受到气温的影响呢? (1)什么是气温?生活中怎么才能听到或读到 气温这个词? (2)如何观测气温? (3)描述一个地区的气温还需要知道什么气 温? 指导学生读图3.10日平均气温 提问:8时、14时、20时、2时的气温分别是多少?怎样计算日平均气温? 指导学生读图3.11气温日变化 提问:(1)一天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什么时间?

(2)什么叫气温日较差?计算图3.11中的气温日较差。 口算:快速算出课件中红色方框内的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__________气温最低,然后气温逐渐上升,_________气温最高,随后气温逐渐降低。 承转: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得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用类似的方法,可以求得一个月或一年的平均气温。 2.气温年变化 指导学生读图3.12气温年变化 提问: (1)图中横轴和纵轴表示的意义分别是什 么? (2)图中最高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哪个月 份? (3)图中最低气温是多少?出现在哪个月 份? (4)图中气温年较差(月最高气温与月最低气温的差值)是多少? 思考:陆地和海洋年均温的比较(以北半球为例) 课堂探究一:绘制气温曲线图 时间/月1234567891 1 1 1 2 气温/℃ 4 .2 6 .1 1 0.9 1 5.1 1 8.4 2 5.1 2 7.5 2 6.3 2 3.4 1 7.2 9 .9 4 .8 ①把握图幅大小及纵坐标温 度差值的大小,横坐标12个月份 的间隔要适当。 ②对照相应月份和气温值,在坐 标线之间的对应处描点。 ③注意使用平滑的曲线,而不是 折线,把各点连接起来。

渤海湾海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渤海湾海表温度的变化特征及变化趋势研究 代长波 (天津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457) 摘要:海水温度是度量海水热量的重要理化指标。表层水温的每日变化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出现的时间与太阳的辐射强度有直接的关系。每天中午12点左右是每天太阳辐射最强的时候,海水的最高温度一般会在午后2点左右出现;每天夜间海水的温度都会降低,到凌晨4点海水的温度会下降到全天最低点。每年海洋表层水温总是受到太阳辐射、海流和盛行风变化的影响,有日、月,年、多年等周期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海水温度常作为研究水团性质、鉴别洋流的基本指标。研究海水温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不仅是海洋地理学的重要内容,而且对渔业、航海、气象和水声等学科也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海表温度;太阳辐射;海流;盛行风; 中图分类号: P731.11 文献标识码: A The change of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bohai bay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 of research DAI changbo (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Marin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tianjin 300457) AbstractAbstract:The Sea water temperature is the important measure heat water chemical index. Th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of the daily change of the highest and lowest of time and the sun appears the radiation intensity are directly related. The daily noon twelve o 'clock every day the sun radiation is the strongest.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will generally about 2:00 in the afternoon there; At night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every day will be lower, at 4 am to water temperatures fall to lowest point all da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 water is always held each year the sun radiation, curr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vailing winds change, look, months, years, many years and periodical change and irregular change. Sea water temperature often as a research ShuiTuan properties, identification of ocean currents basic indicators. Study of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water temperature and i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