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

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
图像的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实验报告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项目名称Matlab语言、图像的傅里叶变换

班级 14计科2班

学号 1404011023

姓名卢爱胜

同组人员张佳佳、王世兜、张跃文

实验日期 2016.11.30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简述本次实验要求达到的目的,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点,实验的具体要求。)

实验目的:

1了解图像变换的意义和手段;

2熟悉傅立叶变换的基本性质;

3熟练掌握FFT 变换方法及应用;

4通过实验了解二维频谱的分布特点;

5通过本实验掌握利用MATLAB 编程实现数字图像的傅立叶变换。

6评价人眼对图像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敏感度。

实验要求:

应用傅立叶变换进行图像处理

傅里叶变换是线性系统分析的一个有力工具,它能够定量地分析诸如数字化系统、采样点、电子放大器、卷积滤波器、噪音和显示点等的作用。通过实验培养这项技能,将有助于解决大多数图像处理问题。对任何想在工作中有效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人来说,把时间用在学习和掌握博里叶变换上是很有必要的。

二、实验内容

(根据本次实验项目的具体任务和要求,完成相关内容,可包括:实验目的、算法原理、实验仪器、设备选型及连线图、算法描述或流程图、源代码、实验运行步骤、关键技术分析、测试数据与实验结果、其他 )

1.傅立叶(Fourier )变换的定义

对于二维信号,二维Fourier 变换定义为:

2()(,)(,)j ux uy F u v f x y e dxdy π∞∞

-+-∞-∞=

??

逆变换: 2()(,)(,)j ux uy f x y F u v e dudv π∞∞

+-∞-∞=

??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为: 11

2()00

1(,)(,)i k N N j m n N N i k F m n f i k e N π---+===∑∑ 逆变换:

112()001(,)(,)i k N N j m n N N m n f i k F m n e N π--+===∑∑

图像的傅立叶变换与一维信号的傅立叶变换变换一样,有快速算法,具体参见参考书目,有关傅立叶变换的快速算法的程序不难找到。实际上,现在有实现傅立叶变换的芯片,可以实时实现傅立叶变换。

2.利用MATLAB 软件实现数字图像傅立叶变换的程序:

I=imread(‘原图像名.gif’);%读入原图像文件

imshow(I); %显示原图像

fftI=fft2(I);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

sfftI=fftshift(fftI); %直流分量移到频谱中心

RR=real(sfftI); %取傅立叶变换的实部

II=imag(sfftI); %取傅立叶变换的虚部

A=sqrt(RR.^2+II.^2); %计算频谱幅值

A=(A-min(min(A)))/(max(max(A))-min(min(A)))*225 %归一化

figure; %设定窗口

imshow(A); %显示原图像的频谱

四、源代码

clc;clear all

I=imread('Fig0707(a)(Original).tif.tif'); %读入原图像文件 imshow(I); %显示原图像

title('原始图像')

fftI=fft2(I); %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

sfftI=fftshift(fftI); %直流分量移到频谱中心

RR=real(sfftI); %取傅立叶变换的实部

II=imag(sfftI); %取傅立叶变换的虚部

A=sqrt(RR.^2+II.^2); %计算频谱幅值

A=(A-min(min(A)))/(max(max(A))-min(min(A)))*225; %归一化 figure; %设定窗口

imshow(A); %显示原图像的频谱

title('原始图像的频谱')

f1=ifft2(A); %用Fourier 系数的幅度进行Fourier 反变换 f2=ifft2(angle(fftI)); %用Fourier 系数的相位进行Fourier 反变换; figure

subplot 121;imshow(f1,[])

title('幅度进行Fourier 反变换')

subplot 122;imshow(f2,[])

title('相位进行Fourier 反变换')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

原始图像

原始图像的频谱

幅度进行Fourier反变换相位进行Fourier反变换

实验分析:本次试验研究了有关傅里叶算法方面的知识,将傅里叶变换应用在图像的处理上,让我学习到了傅里叶算法方面的知识,实践才是成长的好道路。

得分(百分制)

《傅里叶光学》试题B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三角函数可以用来表示光瞳为________________的非相干成像系统的光学 传递函数。 A 、矩形 B 、圆孔 C 、其它形状 2.Sinc 函数常用来描述________________的夫琅和费衍射图样 A 、圆孔 B 、矩形和狭缝 C 、其它形状 3.高斯函数)](exp[22y x +-π常用来描述激光器发出的________________ A 、平行光束 B 、高斯光束 C 、其它光束 4.圆域函数Circ(r)常用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的透过率 A 、圆孔 B 、矩孔 C 、方孔 5.卷积运算是描述线性空间不变系统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运算 A 、输出-输入关系 B 、输入-输出关系 C 、其它关系 6.相关(包括自相关和互相关)常用来比较两个物理信号的________________ A 、相似程度 B 、不同程度 C 、其它关系 7.卷积运算有两种效应,一种是展宽,还有一种就是被卷函数经过卷积运算,其细微结构在一定程度上被消除,函数本身的起伏振荡变得平缓圆滑,这种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 A 、锐化 B 、平滑化 C 、其它 8互相关是两个信号之间存在多少相似性的量度。两个完全不同的,毫无关系 的信号,对所有位置,它们互相关的结果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 A 、0 B 、无穷大 C 、其它 9.周期函数随着其周期逐渐增大,频率(即谱线间隔)________________。 当函数周期变为无穷大,实质上变为非周期函数,基频趋于零 A .愈来愈小 B 、愈来愈大 C 、不变 10.圆对称函数的傅立叶变换式本身也是圆对称的,它可通过一维计算求出, 我们称这种变换的特殊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变换只不过是二维傅立叶变换用于圆对称函数的一个特殊情况

图形学实验报告

计 算 机 图 形 学 实验指导书 学号:1441901105 姓名:谢卉

实验一:图形的几何变换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二维图形的平移、缩放、旋转和投影变换(投影变换可在实验三中实现)等是最基本的图形变换,被广泛用于计算机图形学的各种应用程序中,本实验通过算法分析以及程序设计实验二维的图形变换,以了解变换实现的方法。如可能也可进行裁剪设计。 二、实验内容 掌握平移、缩放、旋转变换的基本原理,理解线段裁剪的算法原理,并通过程序设计实现上述变换。建议采用VC++实现OpenGL程序设计。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1.图形的平移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人或其它物体(如图1所示),用交互操作方式使其在屏幕上沿水平和垂直方向移动Tx和Ty,则有 x’=x+Tx y’=y+Ty 其中:x与y为变换前图形中某一点的坐标,x’和y’为变换后图形中该点的坐标。其交互方式可先定义键值,然后操作功能键使其移动。 2.图形的缩放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帆船(使它生成在右下方),使其相对于屏幕坐标原点缩小s倍(即x方向和y方向均缩小s倍)。则有: x’=x*s y’=y*s 注意:有时图形缩放并不一定相对于原点,而是事先确定一个参考位置。一般情况下,参考点在图形的左下角或中心。设参考点坐标为xf、yf则有变换公式x’=x*Sx+xf*(1-Sx)=xf+(x-xf)*Sx y’=y*Sy+yf*(1-Sy)=yf+(y-yf)*Sy 式中的x与y为变换前图形中某一点的坐标,x’和y’为变换后图形中该点的坐标。当Sx>1和Sy>1时为放大倍数,Sx<1和Sy<1时为缩小倍数(但Sx和Sy

阿贝成像原理实验报告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近代物理实验实验项目阿贝成像原理和空间滤波 专业班级 10物师姓名邓新炬学号 02 仪器组号 指导教师朱星成绩日期 2013年月日

2、关于阿贝成像原理 成像的这两个步骤本质上就是两次傅里叶变换。第一步把物面光场的空间分布()y x g ,变为频谱面上空间频率分布() y x f f G ,,第二步则是再作一次变换,又将() y x f f G ,还原到空间分布()y x g ,。 3、空间滤波 空间函数变为频谱函数,再变回到空间函数(忽略放大率)。显然如果我们在频谱面(即透镜的后焦面)上放一些不同结构的光阑,以提取(或摒弃)某些频段的物信息,则必然使像面上的图像发生相应的变化,这样的图像处理称为空间滤波,频谱面上这种光阑称为滤波器。滤波器使频谱面上一个或一部分频率分量通过,而挡住其它频率分量,从而改变了像面上图像的频率成分。例如光轴上的圆孔光栏可以作为一个低通滤波器,而圆屏就可以用作为高通滤波器。 四 实验步骤 1、实验光路调节 在光具座上将小圆孔光阑靠近激光管的输出端,上下左右调节激光管,使激光束能穿过小孔;然后移远小孔,如光束偏离光阑,调节激光管的仰俯,再使激光能穿过小孔,重新将光阑移近,反复调节,直至小孔光阑在光具座上平移时,激光束能通过小孔光阑。 2、阿贝成像原理实验 如实验光路图在物平面上放上一维光栅,用激光器发出的细锐光束垂直照到光栅上,用一短焦距薄透镜(6~10cm )组装一个放大的成像系统,调节透镜位置,使光栅狭缝清晰地成像在像平面屏上,那么在频谱面上的衍射点如图所示。在频谱面上放上可调狭缝或滤波模板,使通过的衍射点如下图所示:(a )全部;(b )零级;(c )零和±1级;分别记录图片信息。 3、阿贝一波特实验(方向滤波) (1)光路不变,将一维光栅的物换成二维正交光栅,在频谱面上可以观察到二维分立的光点阵(频谱),像面上可以看到放大了的正交光栅像,测出像面上的网格间距。 (2)在频谱面放上可旋转狭缝光阑(方向滤波器),在下述情况:(a )只让光轴上水平的一行频谱分量通过;(b )只让光轴上垂直的一行频谱分量通过;(c )只让光轴上45°的一行频谱分量通过。记录像面上的图像变化、像面上条纹间距,并做出适当的解释。 五 实验数据和数据处理 1. 1解释阿贝成像实验

MAtlab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

班级信工142 学号 22 姓名何岩实验组别实验日期室温报告日期成绩报告内容:(目的和要求,原理,步骤,数据,计算,小结等) 1.求信号的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并分析其周期性和对称性; 给定正弦信号x(t)=2*cos(2*pi*10*t),fs=100HZ,求其DTFT。 (a)代码: f=10;T=1/f;w=-10:0.2:10; t1=0:0.0001:1;t2=0:0.01:1; n1=-2;n2=8;n0=0;n=n1:0.01:n2; x5=[n>=0.01]; x1=2*cos(2*f*pi*t1); x2=2*cos(2*f*pi*t2); x3=(exp(-j).^(t2'*w)); x4=x2*x3; subplot(2,2,1);plot(t1,x1); axis([0 1 1.1*min(x2) 1.1*max(x2)]); xlabel('x(n)');ylabel('x(n)'); title('原信号x1'); xlabel('t');ylabel('x1'); subplot(2,2,3);stem(t2,x2); axis([0 1 1.1*min(x2) 1.1*max(x2)]); title('原信号采样结果x2'); xlabel('t');ylabel('x2'); subplot(2,2,2);stem(n,x5); axis([0 1 1.1*min(x5) 1.1*max(x5)]); xlabel('n');ylabel('x2'); title('采样函数x2'); subplot(2,2,4);stem(t2,x4); axis([0 1 -0.2+1.1*min(x4) 1.1*max(x4)]); xlabel('t');ylabel('x4'); title('DTFT结果x4'); (b)结果: 2.用以下两个有限长序列来验证DTFT的线性、卷积和共轭特性; (n) x1(n)=[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x2(n)=R 10 (1)线性:(a)代码: w=linspace(-8,8,10000); nx1=[0:11]; nx2=[0:9]; x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傅里叶光学实验

傅里叶光学的空间频谱与空间滤波实验11系09级姓名张世杰日期2011年3月30日学号PB09210044 实验目的: 1.了解傅里叶光学中基本概念,如空间频率,空间频谱,空间滤波和卷积 2.理解透镜成像的物理过程 3.通过阿贝尔成像原理,了解透镜孔径对分辨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一、基本概念 频谱面:透镜的后焦面 空间函数:实质即光波照明图形时从图形反射或透射出来的光波可用空间两维复变函数 空间频谱:一个复变函数f(x,y)的傅立叶变换为 ??+ ) exp[ , F)] ( ( (π , u ) { , ( )} v =dxdy vy ? = f ux - y x 2i f x y F(u,v)叫作f(x,y)的变换函数或频谱函数 空间滤波:在频谱面上放一些光栅以提取某些频段的物信息的过程 滤波器:频谱面上的光阑 二、阿贝尔成像原理 本质就是经过两次傅里叶变换,先是使单色平行光照在光栅上,经衍射分解成不同方向的很多束平行光,经过透镜分别在后焦面上形成点阵,然后代表不同空间频率的光束又在向面上复合而成像。 需要提及的是,由于透镜的大小有限,总有一部分衍射角度大的高频成分不 能进入到透镜而被丢弃了,因此像平面上总是可能会丢失一些高频的信息,即在 透镜的后焦平面上得到的不是物函数的严格的傅立叶变换(频谱),不过只有一 个位相因子的差别,对于一般情况的滤波处理可以不考虑。这个光路的优点是光 路简单,而且可以得到很大的像以便于观察。

三、空间滤波器 在频谱面上放置特殊的光阑,以滤去特定的光信号(1)单透镜系统 (2)双透镜系统 (3)三透镜系统

四、空间滤波器的种类 a .低通滤波:在频谱面上放如图2.4-3(1)所示的光阑,只允许位于频谱面中心及附近的低频分量通过,可以滤掉高频噪音。 b .高通滤波:在频谱面上放如图2.4-3(2)所示的光阑,它阻挡低频分量而让高频分量通过,可以实现图像的衬度反转或边缘增强。 c . 带通滤波:在频谱面上放如图2.4-3(3)所示的光阑,它只允许特定区域的频谱通过,可以去除随机噪音。 d .方向滤波:在频谱面上放如图2.4-3(4)或(5)所示的光阑,它阻挡或允许特定方向上的频谱分量通过,可以突出图像的方向特征。 以上滤波光阑因透光部分是完全透光,不透光部分是将光全 部挡掉,所以称作“二元振幅滤波器”。还有各种其它形式的滤波器,如:“振幅 滤波器”、“相位滤波器”和“复数滤波器”等。 e .相幅滤波器:是将位相转变为振幅的滤波器,它的重要应用就是把”位相物体”显现出来,所谓位相物体是指那些只有空间的位相结构而透明度却一样的透明物体。如生物切片、油膜、热塑等,它们只改变入射光的位相而不影响其振幅。所以人眼不能直接看到透明体中的位相分布也就是它们的形状和结构,利用相幅转换技术就能使人眼看到透明体的形状和结构,从而扩展了人眼的视觉功能。 图 3 图2.4-3 各种形式的空间滤波器

图像灰度变换实验报告

图像灰度变换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Matlab ; 2.学会用Matlab 软件对图像进行灰度变换,观察采用各种不同灰度变换发法对最终图像效果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熟悉Matlab 中的一些常用处理函数 读取图像:img=imread('filename'); //支持TIF,JPEG,GIF,BMP,PNG 等文件格式。 显示图像:imshow(img,G); //G 表示显示该图像的灰度级数,如省略则默认为256。 保存图片:imwrite(img,'filename'); //不支持GIF 格式,其他与imread 相同。 亮度变换:imadjust(img,[low_in,high_in],[low_out,high_out]); //将low_in 至high_in 之间的值映射到low_out 至high_out 之 间,low_in 以下及high_in 以上归零。 绘制直方图:imhist(img); 直方图均衡化:histeq(img,newlevel); //newlevel 表示输出图像指定的灰度级数。 2.获取实验用图像:rice.jpg. 使用imread 函数将图像读入Matlab 。 3 .产生灰度变换函数T1,使得: 0.3r r < 0.35 s = 0.105 + 2.6333(r – 0.35) 0.35 ≤ r ≤ 0.65 1 + 0.3(r – 1) r > 0.65 用T1对原图像rice.jpg 进行处理,使用imwrite 函数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 4.产生灰度变换函数T2,使得: s = 5.用T2imwrite 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 6.分别用 s = r 0.6; s = r 0.4; s = r 0.3 对kids.tiff 图像进行处理。为简便起见,使用Matlab 中的imadjust 函数,最后用imwrite 保存处理后的新图像。 7.对circuit.jpg 图像实施反变换(Negative Transformation )。s =1-r; 使

MAtlab 傅里叶变换 实验报告

陕西科技大学实验报告 班级信工142 学号22 姓名何岩实验组别实验日期__________ 室温_____________ 报告日期________________ 成绩报告内容:(目的和要求,原理,步骤,数据,计算,小结等) 1.求信号的离散时间傅立叶变换并分析其周期性和对称性; 给定正弦信号x(t)=2*cos(2*pi*10*t),fs=100HZ, 求其DTFT (a)代码: f=10;T=1/f;w=-10:0.2:10; t1=0:0.0001:1;t2=0:0.01:1; n1=-2; n2=8; n0=0; n=n 1:0.01: n2; x5=[ n>=0.01]; x1=2*cos(2*f*pi*t1); x2=2*cos(2*f*pi*t2); x3=(exp(-j)4(t2'*w)); x4=x2*x3; subplot(2,2,1);plot(t1,x1); axis([0 1 1.1*mi n(x2) 1.1*max(x2)]); xlabel('x( n)');ylabel('x( n)'); title('原信号x1'); xlabel('t');ylabel('x1'); subplot(2,2,3);stem(t2,x2); axis([0 1 1.1*mi n(x2) 1.1*max(x2)]); title(' 原信号采样结果x2'); xlabel('t');ylabel('x2'); subplot(2,2,2);stem( n, x5); axis([0 1 1.1*mi n(x5) 1.1*max(x5)]); xlabel(' n');ylabel('x2'); title(' 采样函数x2'); subplot(2,2,4);stem(t2,x4); axis([0 1 -0.2+1.1*mi n(x4) 1.1*max(x4)]); xlabel('t');ylabel('x4'); title('DTFT 结果x4'); (b)结果:

傅里叶光学实验报告

实验原理:(略) 实验仪器: 光具座、氦氖激光器、白色像屏、作为物的一维、二维光栅、白色像屏、傅立叶透镜、小透镜 实验内容与数据分析 1.测小透镜的焦距f 1 (付里叶透镜f 2=45.0CM ) 光路:激光器→望远镜(倒置)(出射应是平行光)→小透镜→屏 操作及测量方法:打开氦氖激光器,在光具座上依次放上扩束镜,小透镜和光屏,调节各光学元件的相对位置是激光沿其主轴方向射入,将小透镜固定,调节光屏的前后位置,观察光斑的会聚情况,当屏上亮斑达到最小时,即屏处于小透镜的焦点位置,测量出此时屏与小透镜的距离,即为小透镜的焦距。 112.1913.2011.67 12.3533 f cm ++= = 0.7780cm σ= = 1.320.5929 p A p t t cm μ=== 0.68P = 0.0210.00673 B p B p t k cm C μ?==?= 0.68P = 0.59cm μ== 0.68P = 1(12.350.59)f cm =± 0.68P =

2.利用弗朗和费衍射测光栅的的光栅常数 光路:激光器→光栅→屏(此光路满足远场近似) 在屏上会观察到间距相等的k 级衍射图样,用锥子扎孔或用笔描点,测出衍射图样的间距,再根据sin d k θλ=测出光栅常数d (1)利用夫琅和费衍射测一维光栅常数; 衍射图样见原始数据; 数据列表: sin || i k Lk d x λλ θ= ≈ 取第一组数据进行分析: 2105 13 43.0910******* 4.00106.810d m ----????==?? 210 523 43.0910******* 3.871014.110d m ----????==?? 2105 33 43.0910******* 3.95106.910d m ----????==?? 210 543 43.0910******* 4.191013.010 d m ----????==?? 554.00 3.87 3.95 4.19 10 4.0025104 d m m --+++= ?=? 61.3610d m σ-=? 忽略b 类不确定度:

快速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

快速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快速傅里叶变换 一.实验目的 1.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实验加深对快速傅立叶变换的理解; 2.熟悉并掌握按时间抽取FFT 算法的程序; 3.了解应用FFT 进行信号频谱分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混淆、泄漏、栅栏效应等,以便在实际中正确应用FFT 。 二.实验内容 1.仔细分析教材第六章‘时间抽取法FFT ’的算法结构,编制出相应的用FFT 进行信号分析的C 语言(或MATLAB 语言)程序; 2.用FFT 程序分析正弦信号 ()sin(2)[()(*)],(0)1y t f t u t u t N T t u π=---∞<<+∞=设 分别在以下情况进行分析并讨论所得的结果: a ) 信号频率f =50Hz ,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0625s b ) 信号频率f =50Hz ,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5s c ) 信号频率f =50Hz ,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46875s d ) 信号频率f =50Hz ,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4s e ) 信号频率 f =50Hz ,采样点数N=64,采样间隔T=0.000625s f ) 信号频率f =250Hz ,采样点数N=32,采样间隔T=0.005s g ) 将c ) 信号后补32个0,做64点FFT 三.实验要求 1.记录下实验内容中各种情况下的X (k)值,做出频谱图并深入讨论结果,说明参数的变化对信号频谱产生哪些影响。频谱只做模特性,模的最大值=1,全部归一化;

2.打印出用C 语言(或MATLAB 语言)编写的FFT 源程序,并且在每一小段处加上详细的注释说明; 3.用C 语言(或MATLAB 语言)编写FFT 程序时,要求采用人机界面形式: N , T , f 变量均由键盘输入,补零或不补零要求设置一开关来选择。 四.实验分析 对于本实验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依次需要对信号进行采样,补零(要求补零时),码位倒置,蝶形运算,归一化处理并作图。 此外,本实验要求采用人机界面形式,N,T,F 变量由键盘输入,补零或不补零设置一开关来选择。 1.采样 本实验进行FFT 运算,给出的是正弦信号,需要先对信号进行采样,得到有限 长序列()n x , N n ...... 2,1,0= Matlab 实现: t=0:T:T*(N-1); x=sin(2*pi*f*t); 2.补零 根据实验要求确定补零与否,可以用if 语句做判断,若为1,再输入补零个数, 并将补的零放到采样得到的序列的后面组成新的序列,此时新的序列的元素个数等于原采样点个数加上补零个数,并将新的序列个数赋值给N 。 Matlab 实现: a=input('是否增加零点? 是请输入1 否请输入0\n'); if (a) ZeroNum=input('请输入增加零点的个数:\n'); else ZeroNum=0; end if (a) x=[x zeros(1, ZeroNum)];%%指令zeros(a,b)生成a 行b 列全0矩阵,在单行矩阵x 后补充0 end N=N+ZeroNum; 3.码位倒置 本实验做FFT 变换的级数为M ,N M 2log =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2)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科技楼四楼 实验日期2014年6月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2014年6月

实验一Window图形编程基础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实验主要开发平台VC6.0; 2、掌握如何在编译平台下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简单的Windows图形应用程序; 3、掌握Window图形编程的基本方法; 4、学会使用基本绘图函数和Window GDI对象; 三、实验内容 创建基于MFC的Single Document应用程序(Win32应用程序也可,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程序可以实现以下要求: 1、用户可以通过菜单选择绘图颜色; 2、用户点击菜单选择绘图形状时,能在视图中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四、实验要求与指导 1、建立名为“颜色”的菜单,该菜单下有四个菜单项:红、绿、蓝、黄。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的菜单项,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绘图。 2、建立名为“绘图”的菜单,该菜单下有三个菜单项:直线、曲线、矩形 其中“曲线”项有级联菜单,包括:圆、椭圆。 3、用户通过点击“绘图”中不同的菜单项,弹出对话框,让用户输入绘图位置,在指定位置进行绘图。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主要代码 1、画直线:CClientDC *m_pDC;再在OnDraw函数里给变量初始化m_pDC=new CClientDC(this); 在OnDraw函数中添加: m_pDC=new CClientDC(this); m_pDC->MoveTo(10,10); m_pDC->LineTo(100,100); m_pDC->SetPixel(100,200,RGB(0,0,0)); m_pDC->TextOut(100,100); 2、画圆: void CMyCG::LineDDA2(int xa, int ya, int xb, int yb, CDC *pDC) { int dx = xb - xa; int dy = yb - ya; int Steps, k; float xIncrement,yIncrement; float x = xa,y= ya; if(abs(dx)>abs(dy))

光学仪器实验报告

常用光电仪器原理及使用 实验报告 班级:11级光信息1班 姓名:姜萌萌 学号:110104060016 指导老师:李炳新

数字存储示波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数字存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2、测量数字存储示波器产生方波的上升时间; 二、实验仪器 数字存储示波器 三、实验步骤 1、产生方波波形 ⑴、打开示波器电源阅读探头警告,然后按下OK。按下“DEFAULT SETUP”按钮,默认的电压探头衰减选项是10X。 ⑵、在P2200探头上将开关设定到10X并将探头连接到示波器的通道1上,然后向右转动将探头锁定到位,将探头端部和基线导线连接到“PROBE COMP”终端上。 ⑶、按下“AUTOSET”按钮,在数秒钟内,看到频率为1KHz 电压为5V峰峰值得方波。按两次CH1BNC按钮删除通道1,

按下CH2BNC按钮显示通道2,重复第二步和第三步。 2、自动测量 ⑴、按下“MUASURE”按钮,查看测量菜单。 ⑵、按下顶部的选项按钮,显示“测量1菜单”。 ⑶、按下“类型”“频率”“值”读书将显示测量结果级更新信息。 ⑷、按下“后退”选项按钮。 ⑸、按下顶部第二个选项按钮;显示“测量2菜单”。 ⑹、按下“类型”“周期”“值”读数将显示测量结果与更新信息。 ⑺、按下“后退”选项按钮。 ⑻、按下中间选项按钮;显示“测量3菜单”。 ⑼、按下“类型”“峰-峰值”“值”读数将显示测量结果与更新信息。 ⑽、按下“后退”选项按钮。 ⑾、按下底部倒数第二个按钮;显示“测量4菜单”。⑿、按下“类型”“上升时间”“值”读数将显示测量结果与更新信息。

LCR测试仪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CR测试仪的使用方法; 2、了解LCR测试仪的工作原理; 3、精确测量一些电阻,电感,电容的值; 二、实验仪器 LCR测试仪,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三、LCR测试原理 根据待测元器件实际使用的条件和组合上的差别,LCR 测量仪有两种检测模式,串联模式和并联模式。串联模式以检测元器件Z为基础,并联模式以检测元器件的导纳Y为基础,当用户将测出流过待测元件的电流I,数字电压表将测出待测元件两端的电压V,数字鉴相器将测出电压V和电流I 之间的相位角 。检测结果被储存在仪器内部微型计算机的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3实验3 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3 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实验时间:2015/11/17 班级:通信141 姓名: 学号: 一、实 验 目 的: 学会运用MATLAB 求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Fourier )变换;学会运用MATLAB 求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图;学会运用MATLAB 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二、实 验 设 备 与 器 件 软件:Matlab 2008 三、实 验 原 理 3.1傅里叶变换的实现 信号()f t 的傅里叶变换定义为: ()[()]()j t F F f t f t e dt ωω∞ --∞ ==? , 傅里叶反变换定义为:1 1()[()]()2j t f t F F f e d ωωωωπ ∞ --∞ == ? 。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主要包括MATLAB 符号运算和MATLAB 数值分析两种方法,下面分别加以探讨。同时,学习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图。 3.1.1 MATLAB 符号运算求解法 MATLAB 符号数学工具箱提供了直接求解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反变换的函数fourier( )和ifourier( )。Fourier 变换的语句格式分为三种。 (1)F=fourier(f):它是符号函数f 的Fourier 变换,默认返回是关于ω的函数。 (2)F=fourier(f,v):它返回函数F 是关于符号对象v 的函数,而不是默认的 ω,即 ()()j v t F v f t e d t ∞ --∞ =? 。 (3)F=fourier(f,u,v):是对关于u 的函数f 进行变换,返回函数F 是关于v 的函数,即 ()()jvu F v f t e du ∞ --∞ =?。 傅里叶反变换的语句格式也分为三种。 (1)f=ifourier(F):它是符号函数F 的Fourier 反变换,独立变量默认为ω,默认返回是关于x 的函数。 (2)f=ifourier(F,u):它返回函数f 是u 的函数,而不是默认的x 。 (3)f=ifourier(F,u,v):是对关于v 的函数F 进行反变换,返回关于u 的函数f 。

实验三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3 傅里叶变换及其性质实验时间:2013-11-29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实验目的: 1、学会运用MATLAB 求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Fourier )变换; 2、学会运用MATLAB 求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图; 3、学会运用MATLAB 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二、实验环境: 1、硬件:在windows 7 操作环境下; 2、软件:Matlab 版本7.1 三、实验原理: 3.1傅里叶变换的实现 信号()f t 的傅里叶变换定义为: ()[()]()j t F F f t f t e dt ωω∞ --∞ == ? , 傅里叶反变换定义为:1 1 ()[()]()2j t f t F F f e d ωωωωπ ∞ --∞ == ? 。 信号的傅里叶变换主要包括MATLAB 符号运算和MATLAB 数值分析两种方法,下面分别加以探讨。同时,学习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图。 3.1.1 MATLAB 符号运算求解法 MATLAB 符号数学工具箱提供了直接求解傅里叶变换与傅里叶反变换的函数fourier( )和ifourier( )。Fourier 变换的语句格式分为三种。 (1)F=fourier(f):它是符号函数f 的Fourier 变换,默认返回是关于ω的函数。 (2)F=fourier(f,v):它返回函数F 是关于符号对象v 的函数,而不是默认的ω,即()()jvt F v f t e dt ∞ --∞ = ? 。 (3)F=fourier(f,u,v):是对关于u 的函数f 进行变换,返回函数F 是关于v 的函数,即 ()()jvu F v f t e du ∞ --∞ =? 。 傅里叶反变换的语句格式也分为三种。 (1)f=ifourier(F):它是符号函数F 的Fourier 反变换,独立变量默认为ω,默认返回是关于x 的函数。 (2)f=ifourier(F,u):它返回函数f 是u 的函数,而不是默认的x 。 (3)f=ifourier(F,u,v):是对关于v 的函数 F 进行反变换,返回关于u 的函数f 。

傅里叶光学实验

傅里叶光学的空间频谱与空间滤波实验 11系09级姓名张世杰日期2011年3月30日学号PB09210044 实验目的: 1.了解傅里叶光学中基本概念,如空间频率,空间频谱,空间滤波和卷积 2.理解透镜成像的物理过程 3.通过阿贝尔成像原理,了解透镜孔径对分辨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 —、基本概念 频谱面:透镜的后焦面 空间函数:实质即光波照明图形时从图形反射或透射出来的光波可用空间两维复变函数 空间频谱:一个复变函数f(x,y)的傅立叶变换为 F (u,v) =、{ f (x, y)} = f(x,y)exp[-i2二(ux vy)]dxdy F(u,v)叫作f(x,y)的变换函数或频谱函数 空间滤波:在频谱面上放一些光栅以提取某些频段的物信息的过程 滤波器:频谱面上的光阑 二、阿贝尔成像原理 本质就是经过两次傅里叶变换,先是使单色平行光照在光栅上,经衍射分解成不同方向的很多束平行光,经过透镜分别在后焦面上形成点阵,然后代表不同 空间频率的光束又在向面上复合而成像。 需要提及的是,由于透镜的大小有限,总有一部分衍射角度大的高频成分不能进入到透镜而被丢弃了,因此像平面上总是可能会丢失一些高频的信息,即在透镜的后焦平面上得到的不是物函数的严格的傅立叶变换(频谱) ,不过只有一 个位相因子的差别,对于一般情况的滤波处理可以不考虑。这个光路的优点是光路简单,而且可以得到很大的像以便于观察。

像面三、空间滤波器 在频谱面上放置特殊的光阑,以滤去特定的光信号 (1)单透镜系统 (2) (3)三透镜系统

a. 低通滤波:在频谱面上放如图 2.4-3(1)所示的光阑,只允许位于频谱面 中心及附近 的低频分量通过,可以滤掉高频噪音。 b. 高通滤波:在频谱面上放如图243(2)所示的光阑,它阻挡低频分量而让 高频分量通 过,可以实现图像的衬度反转或边缘增强。 c. 带通滤波:在频谱面上放如图 2.4-3 (3)所示的 光阑,它只允许特定区域 的频谱通过,可以去除随机噪音。 d. 方向滤波:在频谱面上放如图 2.4-3(4)或(5) 所示的光阑,它阻挡或允 许特定方向上的频谱分量通过,可以突出图像的方向特征。 以上滤波光阑因透光部分是完 全透光,不透光部分是将光全 I 图 3 部挡掉,所以称作“二元振幅滤波器”。图2.4-3各种形式的空间滤波器 还有各种其它形式的滤波器,女口:“振幅 滤波器”、“相位滤波器”和“复数滤波器”等。 e. 相幅滤波器:是将位相转变为振幅的滤波器,它的重要应用就是把”位相物 体”显 现出来,所谓位相物体是指那些只有空间的位相结构而透明度却一样 的透明物体。如生物切片、油膜、热塑等,它们只改变入射光的位相而不影 响其振幅。所以人眼不能直接看到透明体中的位相分布也就是它们的形状和 结构,利用相幅转换技术就能使人眼看到透明体的形状和结构,从而扩展了 人眼的视觉功能。 五、显现位相的技术 (1) 纹影法

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数字图像处理 班级:学号:姓名: 注:1、每个实验中各项成绩按照10分制评定,每个实验成绩为两项总和20分。 2、平均成绩取三个实验平均成绩。 2016年 4 月18日

实验一 图像的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 一、实验目的 掌握图像的二维离散傅立叶变换以及性质 二、实验要求 1) 建立输入图像,在64?64的黑色图像矩阵的中心建立16?16的白色矩形图像点阵, 形成图像文件。对输入图像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将原始图像及变换图像(三维、中心化)都显示于屏幕上。 2) 调整输入图像中白色矩形的位置,再进行变换,将原始图像及变换图像(三维、中 心化)都显示于屏幕上,比较变换结果。 3) 调整输入图像中白色矩形的尺寸(40?40,4?4),再进行变换,将原始图像及变 换图像(三维、中心化)都显示于屏幕上,比较变换结果。 三、实验仪器设备及软件 HP D538、MATLAB 四、实验原理 傅里叶变换作为分析数字图像的有利工具,因其可分离性、平移性、周期性和共轭对称性可以定量地方分析数字化系统,并且变换后的图像使得时间域和频域间的联系能够方便直观地解决许多问题。实验通过MATLAB 实验该项技能。 设),(y x f 是在空间域上等间隔采样得到的M ×N 的二维离散信号,x 和y 是离散实变量,u 和v 为离散频率变量,则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对一般地定义为 ∑∑ -=-=+-= 101 )],( 2ex p[),(1 ),(M x N y N yu M xu j y x f MN v u F π,1,0=u …,M-1;y=0,1,…N-1 ∑∑-=-=+=101 )],( 2ex p[),(),(M x N y N uy M ux j v u F y x f π ,1,0=x …,M-1;y=0,1,…N-1 在图像处理中,有事为了讨论上的方便,取M=N ,这样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对就定义为 ,]) (2ex p[),(1 ),(101 ∑∑ -=-=+- = N x N y N yu xu j y x f N v u F π 1,0,=v u …,N-1 ,]) (2ex p[ ),(1 ),(101 ∑∑-=-=+= N u N v N vy ux j v u F N y x f π 1,0,=y x ,…,N-1 其中,]/)(2exp[N yv xu j +-π是正变换核,]/)(2exp[N vy ux j +π是反变换核。将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的频谱的平方定义为),(y x f 的功率谱,记为 ),(),(|),(|),(222v u I v u R v u F v u P +== 功率谱反映了二维离散信号的能量在空间频率域上的分布情况。 五、实验步骤、程序及结果: 1、实验步骤: (1)、编写程序建立输入图像; (2)、对上述图像进行二维傅立叶变换,观察其频谱 (3)、改变输入图像中白框的位置,在进行二维傅里叶变换,观察频谱;

快速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

快速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

快速傅里叶变换实验报告 机械34班 刘攀 2013010558 一、 基本信号(函数)的FF T变换 1. 000()sin()sin 2cos36x t t t t π ωωω=+++ 1) 采样频率08s f f =,截断长度N =16; 取02ωπ=rad/s,则0f =1Hz ,s f =8Hz ,频率分辨率 f ?=s f f N ?= =0.5Hz 。 最高频率c f =30f =3Hz ,s f >2c f ,故满足采样定理,不会发生混叠现象。 截断长度02T T =,整周期截取,不会发生栅栏效应。理论上有一定的泄漏,但在整周期 截取的情况下,旁瓣上的采样都约为 0,泄漏现象没有体现出来。 频谱图如下:

幅值误差0A ?=,相位误差0??=。 2) 采样频率08s f f =,截断长度N=32; 取02ωπ=rad/s ,则0f =1Hz,s f =8Hz ,频率分辨率f ?=s f f N ?==0.25Hz 。 最高频率c f =30f =3H z,s f >2c f ,故满足采样定理,不会发生混叠现象。 截断长度04T T =,整周期截取,不会发生栅栏效应。理论上有一定的泄漏,但在整周期 截取的情况下,旁瓣上的采样都约为 0,泄漏现象没有体现出来。 频谱图如下:

幅值误差0A ?=,相位误差0??=。 2. 00()sin()sin116x t t t π ωω=++ 1) 采样频率08s f f =,截断长度N=16; 取02ωπ=ra d/s,则0f =1Hz ,s f =8Hz,频率分辨率f ?=s f f N ?==0.5H z。 最高频率c f =110f =11H z,s f <2c f ,故不满足采样定理,会发生混叠现象。 截断长度02T T =,整周期截取,不会发生栅栏效应。理论上有一定的泄漏,但在整周期 截取的情况下,旁瓣上的采样都约为 0,泄漏现象没有体现出来。 频谱图:

傅里叶变换光学

中山大学光信息专业实验报告:傅里叶光学变换系统 一、实验目的和内容 1、了解透镜对入射波前的相位调制原理。 2、加深对透镜复振幅、传递函数、透过率等参量的物理意义的认识。 3、观察透镜的傅氏变换(FT )图像,观察4f 系统的反傅氏变换(IFT )图像,并进行比较。 4、在4f 系统的变换平面(T )插入各种空间滤波器,观察各种试件相应的频谱处理图像。 二、实验原理 1、透镜的FT 性质及常用函数与图形的关学频谱分析 透镜由于本身厚度的不同,使得入射光在通过透镜时, 图1 点的厚度。设原复振幅分布为(,)L U x y 的光通过透镜后,幅分布受到透镜的位相调制,附加了一个位相因子(,)x y ?为(,)L U x y ': 图1 (,)(,)exp[(,)]L L U x y U x y j x y ?'= (1) 若对于任意一点(x ,y )透镜的厚度为(,)D x y ,透镜的中心厚度为0D 。光线由该点通过透镜时在透镜中的距离为(,)D x y ,空气空的距离为0D -(,)D x y ,透镜折射率为n ,则该点的总的位相差为: 00(,)[(,)](,)(1)(,)x y k D D x y knD x y kD k n D x y ?=-+=+- (2) (2)中的k =2π/λ,为入射光波波数。 用位相延迟因子(,)t x y 来表示即为: 0(,)exp()exp[(1)(,)]t x y jkD jk n D x y =- (3) 由此可见只要知道透镜的厚度函数(,)D x y 就可得出其相位调制。在球面镜傍轴区域,用抛物面近似球面,可以得到球面透镜的厚度函数为:

北航数字图象处理实验报告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图像变换实验 1.实验目的 学会对图像进行傅立叶等变换,在频谱上对图像进行分析,增进对图像频域上的感性认识,并用图像变换进行压缩。 2.实验内容 对Lena或cameraman图像进行傅立叶、离散余弦、哈达玛变换。在频域,对比他们的变换后系数矩阵的频谱情况,进一步,通过逆变换观察不同变换下的图像重建质量情况。 3. 实验要求 实验采用获取的图像,为灰度图像,该图像每象素由8比特表示。具体要求如下: (1)输入图像采用实验1所获取的图像(Lena、Cameraman); (2)对图像进行傅立叶变换、获得变换后的系数矩阵; (3)将傅立叶变换后系数矩阵的频谱用图像输出,观察频谱; (4)通过设定门限,将系数矩阵中95%的(小值)系数置为0,对图像进行反变换,获得逆变换后图像; (5)观察逆变换后图像质量,并比较原始图像与逆变后的峰值信噪比(PSNR)。 (6)对输入图像进行离散余弦、哈达玛变换,重复步骤1-5; (7)比较三种变换的频谱情况、以及逆变换后图像的质量(PSNR)。 4. 实验结果 1. DFT的源程序及结果 J=imread('10021033.bmp'); P=fft2(J); for i=0:size(P,1)-1 for j=1:size(P,2) G(i*size(P,2)+j)=P(i+1,j); end end Q=sort(G); for i=1:size(Q,2) if (i=size(Q,2)*0.95) t=Q(i); end end G(abs(G)

大学物理实验傅里叶分析实验报告

脉搏、语音及图像信号的傅里叶分析 一、实验简介 任何波形的周期信号均可用傅里叶级数来表示。傅里叶级数的各项代表了不同频率的正弦或余弦信号,即任何波形的周期信号都可以看作是这些信号(谐波)的叠加。利用不同的方法,可以从周期信号中分解出它的各次谐波的幅值和相位。也可依据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达式,将各次谐波按表达式的要求叠加得到所期望的信号。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 2、了解周期脉搏信号、语音信号及图像信号的傅里叶分析过程 3、理解体会傅里叶分析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三、实验仪器 脉搏语音实验仪器,数字信号发生器,示波器 四、实验原理 1、周期信号傅里叶分析的数学基础 任意一个周期为T 的函数f(t)都可以表示为傅里叶级数: 00010000 1 ()(cos sin ) 21()() 1 ()cos()()1 ()sin()()n n n n n f t a a n t b n t a f t d t a f t n t d t b f t n t d t π π π ππ πωωωωπ ωωωπ ωωωπ ∞ =-- - =++=== ∑??? 其中0ω为角频率,称为基频,0a 为常数,n a 和n b 称为第n 次谐波的幅值。任何

周期性非简谐交变信号均可用上述傅里叶级数进行展开,即分解为一系列不同次谐波的叠加。 对于如图1所示的方波,一个周期内的函数表达式为: (0t<)2() (-t 0) 2 h f t h ππ?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