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QPSK与BPSK信号性能比较仿真

基于matlab的QPSK与BPSK信号性能比较仿真
基于matlab的QPSK与BPSK信号性能比较仿真

┊┊┊┊┊┊┊┊┊┊┊装┊┊┊┊┊订┊┊┊┊┊线┊┊┊┊┊┊┊┊┊┊┊┊┊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QPSK通信系统原理与仿真 (1)

2.1 QPSK系统框图介绍 (1)

2.2Q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2)

2.2.1QPSK信号产生方法 (2)

2.2.2QPSK星座图 (2)

2.3QPSK解调原理及误码率分析 (3)

2.3.1QPSK解调方法 (3)

2.3.2QPSK系统误码率 (3)

2.4QPSK信号在AWGN信道下仿真 (4)

第三章BPSK通信系统原理与仿真 (4)

3.1B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4)

3.2BPSK解调原理及误码率分析 (4)

第四章QPSK与BPSK性能比较 (5)

4.1QPSK与BPSK在多信道下比较仿真 (5)

4.1.1纵向比较分析 (5)

4.1.2横向比较分析 (7)

4.2仿真结果分析 (7)

4.2.1误码率分析 (7)

4.2.2频带利用率比较 (7)

附录 (8)

代码1 (8)

代码2 (8)

代码3 (10)

代码4 (12)

┊┊┊┊┊┊┊┊┊┊装┊┊┊┊┊订┊┊┊┊┊线┊┊┊┊┊┊┊┊┊┊┊┊┊

第一章概述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它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人、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BPSK是英文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二相相移键控,是利用偏离相位的复数波浪组合来表现信息键控移相方式的一种。它使用了基准的正弦波和相位反转的波浪,使一方为0,另一方为1,从而可以同时传送接受2值(1比特)的信息。

本文所研究的QPSK系统与二进制的BPSK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在传码率相同的情况下,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系统的2倍。

2.在相同信息速率条件下,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传码率是二进制系统的1/4倍,这一特

点使得四进制码元宽度是二进制码元宽度的2倍,码元宽度的加大,可增加每个码元的

能量,也可减小码间串扰的影响。

3.由于四进制码元速率比二进制的降低,所需信道带宽减小。

4.在接收系统输入信噪比相同的条件下,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要高于二进制系

统。

5.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较二进制系统复杂,常在信息速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基于以上优点,在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中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移键控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卫星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它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较强的抗干扰性,在电路上实现也较为简单,因而被WCDMA和CDMA2000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

第二章QPSK通信系统原理与仿真

2.1 QPSK系统框图介绍

在图2.1的系统中,发送方,QPSK数据源采用随机生成,信源编码采用差分编码,编码后的信号经QPSK调制器,经由发送滤波器进入传输信道。

接收方,信号首先经过相位旋转,再经匹配滤波器解调,经阈值比较得到未解码的接收信号,差分译码后得到接收信号,与信源发送信号相比较,由此得到系统误码率,同时计算系统误码率的理论值,将系统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对于信道,这里选取的是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以及多径Rayleigh

┊┊┊┊┊┊┊┊┊┊┊装┊┊┊┊┊订┊┊┊┊┊线┊┊┊┊┊┊┊┊┊┊┊┊┊衰落信道(Multipath Rayleigh Fading Channel)。

图2.1 QPSK系统框图

在实验中,选用的是差分码。

差分码又称为相对码,在差分码中利用电平跳变来分别表示1或0,分为传号差分码和空号差分码。

传号差分码:当输入数据为“1”时,编码波型相对于前一码电平产生跳变;输入为“0”时,波型不产生跳变。

空号差分码:当输入数据为“0”时,编码波型相对于前一码电平产生跳变;输入为“1”时,波型不产生跳变。

2.2Q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2.2.1QPSK信号产生方法

QPSK信号通常由图2.2所示的调相法产生,输入的二进制序列经过一个串/并转换器后分为两路二进制序列,这里假设两路序列为a,b,并通过平衡调制器分别对同相载波及正交载波进行二相调制,得到如图2.3中的虚线矢量。

QPSK信号每个码元含有2比特的信息,如图2.3所示现用ab代表这两个比特。两个比特有4种组合,即00、01、10和11。它们和相位之间的关系通常都按格雷码的规律安排,如表2-1所示。

图2.2 调相法产生QPSK信号图2.3 信号矢量

2.2.2QPSK星座图

在本次系统仿真中使用仿真代码产生QPSK信号星座图,具体代码如附录代码1。

┊┊┊┊┊┊┊┊┊┊┊装┊┊┊┊┊订┊┊┊┊┊线┊┊┊┊┊┊┊┊┊┊┊┊┊运行得到的信号星座图如图2.4,2.5:

表2-1 QPSK编码规则

表中

k

-一组间隔均匀的受调制相位

2.3QPSK解调原理及误码率分析

2.3.1QPSK解调方法

由于

QPSK信号可以看作两个正交2PSK信号的叠加,解调框图如图2.6,用相干解调方法,即用两路正交的相干载波,可以很容易的分离出这两路正交的2PSK信号。解调后的两路基带信号码元a和b,经过并串变换后,成为串行数据输出。

图2.4 A方式信号星座图图2.5 B方式信号星座图

2.3.2QPSK系统误码率

在QPSK体制中,由其矢量图(图2.7)可以看出,因噪声的影响使接收端解调时发生错误判决,是由于信号矢量的相位发生偏离造成的。例如,设发送矢量的相位为

45,它代表基带信号码元“11”,若因噪声的影响使接收矢量的相位变成

135,则将误判为“01”。当各个发送矢量以等概率出现时,合理的判决门限应该设在和相邻矢量等距离的位置。在图中对于矢量“11”来说,判决门限应该设在 0和

90。当发送“11”时,接收信号矢量的相位若超出这一范围(图图2.6 QPSK信号解调原理框图图2.7 QPSK噪声容限

┊┊┊┊┊┊┊┊┊┊┊装┊┊┊┊┊订┊┊┊┊┊线┊┊┊┊┊┊┊┊┊┊┊┊┊中阴影区),则将发生错判。设)

f为接收矢量(包括信号和噪声)相位的概率密度,则发生错误的概率为:

省略计算)

f和Pe的繁琐过程,直接给出计算结果:

上式计算出的是QPSK信号的误码率。若考虑其误比特率,正交的两路相干解调方法和2PSK 中采用的解调方法一样。所以其误比特率的计算公式也和2PSK的误码率公式一样。

2.4QPSK信号在AWGN信道下仿真

仿真代码见附录代码2。

运行结果如图2.8:

图2.8 AWGN环境下QPSK系统的仿真和理论结果

由运行结果可以看出,仿真值与理论值基本吻合,误码率值随信噪比增大而下降。

第三章BPSK通信系统原理与仿真

3.1B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图3.1 模拟调制方法

图3.2 键控调制方法

BSPK信号通常有2种调制方式,分别如图3.1、3.2所示。

在2PSK中,通常用初始相位0和p分别表示二进制“1”和“0”。因此,2PSK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式中,

n

?表示第n个符号的绝对相位:

因此,上式可以改写为

3.2BPSK解调原理及误码率分析

BPSK信号的解调器原理方框图3.3和波形图3.4,这里给出的解调框图采用相干解调的接收方法。

图3.3 BPSK信号相干解调框图

波形图中,假设相干载波的基准相位与2PSK信号的调制载波的基准相位一致(通常默认为0相位)。但是,由于在2PSK信号的载波恢复过程中存在着的相位模糊,即恢复的本地载波与

┊┊┊┊┊┊┊┊┊┊┊装┊┊┊┊┊订┊┊┊┊┊线┊┊┊┊┊┊┊┊┊┊┊┊┊所需的相干载波可能同相,也可能反相,这种相位关系的不确定性将会造成解调出的数字基带信号与发送的数字基带信号正好相反,即“1”变为“0”,“0”变为“1”,判决器输出数字信

图3.4 相干解调波形示意图

号全部出错。这种现象称为2PSK 方式的“倒π”现象或“反相工作”。这也是2PSK方式在实际中很少采用的主要原因。另外,在随机信号码元序列中,信号波形有可能出现长时间连续的正弦波形,致使在接收端无法辨认信号码元的起止时刻。

第四章QPSK与BPSK性能比较

4.1QPSK与BPSK在多信道下比较仿真

QPSK仿真程序见代码3。BPSK仿真程序见代码4。

下面对QPSK与BPSK在多信道下的BER-SNR曲线进行横向及纵向的比较,如表4-1所示。

4.1.1纵向比较分析

图中依次给出LOS信道、莱斯平坦衰落信道、莱斯频率选择性衰落、瑞利平坦衰落信道、瑞利频率选择性衰落。比较频率选择性衰落和其相应的平坦衰落,可发现频率选择性衰落比相应的平坦衰落的性能差。比较莱斯信道和瑞利信道,可发现不存在视距分量的瑞利信道比存在视距分量的任何莱斯信道的性能差。

表4-1 QPSK与BPSK在多信道下性能比较

┊┊┊┊┊┊┊┊┊┊装┊┊┊┊┊订┊┊┊┊┊线┊┊┊┊┊┊┊┊┊┊┊┊┊

4.1.2横向比较分析

相同信道下,BPSK调制的系统误码率小于QPSK调制。本次仿真过程中,莱斯平坦衰落信道下两者误码率差别显著。

4.2仿真结果分析

4.2.1误码率分析

由前面介绍的误码率内容可以看出,QPSK判决门限为

90,BPSK的判决门限为

180。因此相同系统情况下的误码率BPSK优于QPSK。

4.2.2频带利用率比较

在传码率相同的情况下,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系统的2倍。频带利用率公式

在相同信号速率的情况下,QPSK和BPSK系统的带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QPSK每个信号都是四进制的,QPSK每个信号包含2bit信息,所以比特率就是BPSK的两倍,因而其频带利用率即为BPSK的两倍。BPSK系统理论的频带利用率最大为1,但是在实际的实现中不能达到1,而在QPSK系统中,频带利用率可以超过1。

┊┊┊

┊┊┊┊┊┊┊┊装┊┊┊┊┊订┊┊┊┊┊线┊┊┊┊┊┊┊┊┊┊┊┊┊

附录

代码1

function qpskconstellationA(M)

M=4;

x=[0:M-1];

scatterplot(pskmod(x,M)); % A方式QPSK信号

grid on;

return

function qpskconstellationB(M)

M=4;

x=[0:M-1];

scatterplot(pskmod(x,M,pi/4)); % B方式QPSK信号

grid on;

return

代码2

function [x,bits]=random_binary(nbits,nsamples)

x=zeros(1,nbits*nsamples);

bits=round(rand(1,nbits));

for m=1:nbits

for n=1:nsamples

index=(m-1)*nsamples+n;

x(1,index)=(-1)^bits(m);

end

end

return

function [c,lags]=vxcorr(a,b)

%计算a b 的互相关系数,返回C是列向量,长度为ab的长度和减1

a=a(:);

b=b(:);

M=length(a);

maxlag=M-1;

lags=[-maxlag:maxlag]';

A=fft(a,2^nextpow2(2*M-1));%快速傅立叶变换

B=fft(b,2^nextpow2(2*M-1));

c=ifft(A.*conj(B));%快速傅立叶反变换

c=[c(end-maxlag+1:end,1);c(1:maxlag+1,1)];

[nr nc]=size(a);

if(nr>nc)

c=c';

lags=lags.';

end

return

function BER_MC=MCQPSKrun(N,Eb,N0,ChanAtt,TimingBias,TimingJitter,PhaseBias,PhaseJitter) fs=1e+6; % 采样速率

SymRate=1e+5; % 信号速率

Ts=1/fs; % 采样周期

TSym=1/SymRate; % 信号周期

SymToSend=N; % 发送信号数

ChanBW=4.99e+5; % 带宽

MeanCarrierPhaseError=PhaseBias; % 载波相位均值StdCarrierPhaseError=PhaseJitter; % 相位误差标准差MeanSymbolSyncError=TimingBias; % 符号同步误差均值

┊┊┊┊┊┊┊┊┊┊┊装┊┊┊┊┊订┊┊┊┊┊线┊┊┊┊┊┊┊┊┊┊┊┊┊

StdSymbolSyncError=TimingJitter; % 符号同步误差标准差

ChanGain=10^(-ChanAtt/20); % 信道增益

TxBitClock=Ts/2; % 发送机时钟

RxBitClock=Ts/2; % 接收机时钟

%接收机输入端噪声标准差和信号幅度

RxNoiseStd=sqrt((10^((N0-30)/10))*(fs/2));

TxSigAmp=sqrt(10^((Eb-30)/10)*SymRate);

%分配缓存

SampPerSym=fs/SymRate;

probe1=zeros((SymToSend+1)*SampPerSym,1);

probe1counter=1;

probe2=zeros((SymToSend+1)*SampPerSym,1);

probe2counter=1;

%计已传输信号的个数

TxSymSent=1;

RxSymDemod=0;

%发送和接收数据缓冲区

[unused,SourceBitsI]=random_binary(SymToSend,1);

[unused,SourceBitsQ]=random_binary(SymToSend,1);

%差分编码

TxBitsI=SourceBitsI*0;

TxBitsQ=SourceBitsQ*0;

for k=2:length(TxBitsI)

TxBitsI(k)=or(and(not(xor(SourceBitsI(k),SourceBitsQ(k))),xor(SourceBitsI(k),TxBitsI(k-1))),and(xor(SourceBitsI(k),So urceBitsQ(k)),xor(SourceBitsQ(k),TxBitsQ(k-1))));

TxBitsQ(k)=or(and(not(xor(SourceBitsI(k),SourceBitsQ(k))),xor(SourceBitsQ(k),TxBitsQ(k-1))),and(xor(SourceBitsI(k) ,SourceBitsQ(k)),xor(SourceBitsI(k),TxBitsI(k-1))));

end

%产生复信号

TxBits=((TxBitsI*2)-1)+(sqrt(-1)*((TxBitsQ*2)-1));

RxIntegrator=0; %初始化接收机积分器

TxBitClock=2*TSym; %初始化发送机

%设计信道滤波器,产生滤波器参数序列

[b,a]=butter(2,ChanBW/(fs/2));

b=[1];

a=[1];

[junk,FilterState]=filter(b,a,0);

% 开始仿真循环

while TxSymSent

TxBitClock=TxBitClock+Ts;

if TxBitClock>TSym

TxSymSent=TxSymSent+1;

TxBitClock=mod(TxBitClock,TSym);

TxOutput=TxBits(TxSymSent)*TxSigAmp;

end

%信号经过信道滤波器

[Rx,FilterState]=filter(b,a,TxOutput,FilterState);

%加高斯白噪声

Rx=(ChanGain*Rx)+(RxNoiseStd*(randn(1,1)+sqrt(-1)*randn(1,1)));

%基于接收机载波同步误差的相位旋转

PhaseRotation=exp(sqrt(-1)*2*pi*(MeanCarrierPhaseError+(randn(1,1)*StdCarrierPhaseError))/360);

Rx=Rx*PhaseRotation;

probe1(probe1counter)=Rx;

probe1counter= probe1counter+1;

%更新接收机积分清除器

RxIntegrator=RxIntegrator+Rx;

probe2(probe2counter)=RxIntegrator;

probe2counter= probe2counter+1;

%更新接收机时钟,判断是不是适合采样

RxBitClock=RxBitClock+Ts;

RxTSym=TSym*(1+MeanSymbolSyncError+(StdSymbolSyncError*randn(1,1)));

if RxBitClock>RxTSym %解调信号

RxSymDemod=RxSymDemod+1;

┊┊┊┊┊┊┊┊┊┊┊┊装┊┊┊┊┊订┊┊┊┊┊线┊┊┊┊┊┊┊┊┊┊┊┊┊

RxBitsI(RxSymDemod)=round(sign(real(RxIntegrator))+1)/2;

RxBitsQ(RxSymDemod)=round(sign(imag(RxIntegrator))+1)/2;

RxBitClock=RxBitClock-TSym;

RxIntegrator=0;

end

end

%差分解码

SinkBitsI=SourceBitsI*0;

SinkBitsQ=SourceBitsQ*0;

for k=2:RxSymDemod

SinkBitsI(k)=or(and(not(xor(RxBitsI(k),RxBitsQ(k))),xor(RxBitsI(k),RxBitsI(k-1))),and(xor(RxBitsI(k),RxBitsQ(k)),xor (RxBitsQ(k),RxBitsQ(k-1))));

SinkBitsQ(k)=or(and(not(xor(RxBitsI(k),RxBitsQ(k))),xor(RxBitsQ(k),RxBitsQ(k-1))),and(xor(RxBitsI(k),RxBitsQ(k)), xor(RxBitsI(k),RxBitsI(k-1))));

end

%在输入和输出100字节中寻找最佳时延

[C,Lags]=vxcorr(SourceBitsI(10:110),SinkBitsI(10:110));

[MaxC,LocMaxC]=max(C);

BestLag=Lags(LocMaxC);

% 调整时延

if BestLag>0

SourceBitsI=SourceBitsI(BestLag+1:length(SourceBitsI));

SourceBitsQ=SourceBitsQ(BestLag+1:length(SourceBitsQ));

elseif BestLag<0

SinkBitsI=SinkBitsI(-BestLag+1:length(SinkBitsI));

SinkBitsQ=SinkBitsQ(-BestLag+1:length(SinkBitsQ));

end

%将序列调整成相同长度

TotalBits=min(length(SourceBitsI),length(SinkBitsI));

TotalBits=TotalBits-20;

SourceBitsI=SourceBitsI(10:TotalBits);

SourceBitsQ=SourceBitsQ(10:TotalBits);

SinkBitsI=SinkBitsI(10:TotalBits);

SinkBitsQ=SinkBitsQ(10:TotalBits);

Errors=sum(SourceBitsI ~= SinkBitsI)+sum(SourceBitsQ ~= SinkBitsQ);

BER_MC=Errors/(2*length(SourceBitsI));

return

function MCQPSKBER

Eb=22:0.5:26;

N0=-50;

ChannelAttenuation=70;

EbN0dB=(Eb-ChannelAttenuation)-N0;

EbN0=10.^(EbN0dB./10);

BER_T=0.5*erfc(sqrt(EbN0));

N=round(100./BER_T);

BER_MC=zeros(size(Eb));

for k=1:length(Eb)

BER_MC(k)=MCQPSKrun(N(k),Eb(k),N0,ChannelAttenuation,0,0,0,0);

disp(['simulation',num2str(k*100/length(Eb)),'%complate']);

end

figure(1);

semilogy(EbN0dB,BER_MC,'o',EbN0dB,2*BER_T,'-');

xlabel('Eb/N0(dB)');

ylabel('bit error rate');

legend('MC BER Estimate','Theoretical BER');grid;

return

代码3

function [peideal,pesystem]=qpsk_berest(xx,yy,ebn0db,eb,tb,nbw)

%xx为输入序列,yy为输出序列,ebn0db为信噪比,eb为单个信号能力,tb信号周期,nbw噪声带宽

[n1 n2]=size(xx);

nx=n1*n2;

[n3 n4]=size(yy);

┊┊┊┊┊┊┊┊┊┊┊装┊┊┊┊┊订┊┊┊┊┊线┊┊┊┊┊┊┊┊┊┊┊┊┊[n5 n6]=size(ebn0db);

neb=n5*n6;

%接收机带宽设定为rs/2

nbwideal=1/(2*tb*2);

for m=1:neb

peideal(m)=0.0; % 初始化

pesystem(m)=0.0; % 初始化

%计算n0和噪声方差

string1=['Eb/N0=',num2str(ebn0db(m))];

disp(string1)

ebn0(m)=10^(ebn0db(m)/10);

n0=eb/ebn0(m); % 噪声功率

sigma=sqrt(n0*nbw*2); % 方差

sigma1=sqrt(n0*nbwideal*2); % 理想方差

b=sqrt(2*eb/tb)/sqrt(sum(abs(xx).^2)/nx);

for n=1:nx

theta=angle(xx(n));

if(theta<0)

theta=theta+2*pi;

end

%接收信号的相位旋转

xxx(n)=b*xx(n)*exp(-i*(theta-(pi/4)));

yyy(n)=yy(n)*exp(-i*(theta-(pi/4)));

d1=real(xxx(n));

d2=imag(xxx(n));

d3=real(yyy(n));

d4=imag(yyy(n));

pe1=q(d1/sigma1)+q(d2/sigma1);

pe2=q(d3/sigma)+q(d4/sigma);

peideal(m)=peideal(m)+pe1;

pesystem(m)=pesystem(m)+pe2;

end

end

peideal=(1/2)*peideal./nx;

pesystem=(1/2)*pesystem./nx;

return

function QPSKThreeray(p0,p1,p2,delay)

NN=256; %发送的信号数

tb=0.5; %信号周期

fs=16; %每信号的采样数

ebn0db=[1:2:14]; %信噪比矢量

%产生QPSK信号

x=random_binary(NN,fs)+i*random_binary(NN,fs);

delay0=0;

delay1=0;

delay2=delay;

%设置瑞利信道

gain1=sqrt(p1)*abs(randn(1,NN)+i*randn(1,NN));

gain2=sqrt(p2)*abs(randn(1,NN)+i*randn(1,NN));

for k=1:NN

for kk=1:fs

index=(k-1)*fs+kk;

ggain1(1,index)=gain1(1,k);

ggain2(1,index)=gain2(1,k);

end

end

y1=x;

for k=1:delay2

y2(1,k)=y1(1,k)*sqrt(p0);

end

for k=(delay2+1):(NN*fs)

y2(1,k)=y1(1,k)*sqrt(p0)+y1(1,k-delay1)*ggain1(1,k)+y1(1,k-delay2)*ggain2(1,k); end

%匹配滤波器

b=-ones(1,fs);

┊┊┊┊┊┊┊┊┊┊┊装┊┊┊┊┊订┊┊┊┊┊线┊┊┊┊┊┊┊┊┊┊┊┊┊a=1;

y=filter(b,a,y2);

%应用半解析方法,进行误码率估计。

[cor lags]=vxcorr(x,y);

cmax=max(max(abs(cor)));

nmax=find(abs(cor)==cmax);

timelag=lags(nmax);

corrmag=cmax;

theta=angle(cor(nmax));

y=y*exp(-i*theta);

hh=impz(b,a);

ts=1/fs;

nbw=(fs/2)*sum(hh.^2);

index=(10*fs+8:fs:(NN-10)*fs+8);

xx=x(index);

yy=y(index-timelag+1);

[n1 n2]=size(y2);

ny2=n1*n2;

eb=tb*sum(sum(abs(y2).^2))/ny2;

eb=eb/2;

[peideal,pesystem]=qpsk_berest(xx,yy,ebn0db,eb,tb,nbw);

figure

semilogy(ebn0db,peideal,'b*-',ebn0db,pesystem,'r+-')

xlabel('E_b/N_0');

ylabel('Probability of Error');

grid

axis([0 14 10^(-10) 1])

return

代码4

function bpskThreeray(p0,p1,p2,delay)

NN=256;

tb=0.5;

fs=16;

ebn0db=[1:2:14];

x=random_binary(NN,fs);

delay0=0;

delay1=0;

delay2=delay;

gain1=sqrt(p1)*abs(randn(1,NN)+i*randn(1,NN));

gain2=sqrt(p2)*abs(randn(1,NN)+i*randn(1,NN));

for k=1:NN

for kk=1:fs

index=(k-1)*fs+kk;

ggain1(1,index)=gain1(1,k);

ggain2(1,index)=gain2(1,k);

end

end

y1=x;

for k=1:delay2

y2(1,k)=y1(1,k)*sqrt(p0);

end

for k=(delay2+1):(NN*fs)

y2(1,k)=y1(1,k)*sqrt(p0)+y1(1,k-delay1)*ggain1(1,k)+y1(1,k-delay2)*ggain2(1,k); end

b=-ones(1,fs);

b=b/fs;

a=1;

y=filter(b,a,y2);

[cor lags]=vxcorr(x,y);

cmax=max(max(abs(cor)));

nmax=find(abs(cor)==cmax);

timelag=lags(nmax);

corrmag=cmax;

┊┊┊┊┊┊┊┊┊┊┊┊装┊┊┊┊┊订┊┊┊┊┊线┊┊┊┊┊┊┊┊┊┊┊┊┊theta=angle(cor(nmax));

y=y*exp(-i*theta);

hh=impz(b,a);

ts=1/fs;

nbw=(fs/2)*sum(hh.^2);

index=(10*fs+8:fs:(NN-10)*fs+8);

xx=x(index);

yy=y(index-timelag+1);

[n1 n2]=size(y2);

ny2=n1*n2;

eb=tb*sum(sum(abs(y2).^2))/ny2;

eb=eb/2;

[peideal,pesystem]=qpsk_berest(xx,yy,ebn0db,eb,tb,nbw); figure

semilogy(ebn0db,peideal,'b*-',ebn0db,pesystem,'r+-') xlabel('E_b/N_0');

ylabel('Probability of Error');

grid

axis([0 14 10^(-10) 1])

return

基于 MATLAB 的QPSK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

通信系统仿真设计实训报告1.课题名称:基于MATLAB 的QPSK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任课教师: 2016年10月25日

目录 1.1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 (3) 1.2 QPSK实验仿真的意义 (3) 1.3 实验平台和实验内容 (3) 1.3.1实验平台 (3) 1.3.2实验内容 (3) 二、系统实现框图和分析 (4) 2.1、QPSK调制部分, (4) 2.2、QPSK解调部分 (5)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6) 3.1、理想信道下的仿真 (6) 3.2、高斯信道下的仿真 (7) 3.3、先通过瑞利衰落信道再通过高斯信道的仿真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1.1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技术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1.2 QPSK实验仿真的意义 通过完成设计内容,复习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同时也要复习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调制解调方式中最基础的方法。了解QPSK的实现方法及数学原理。并对“通信”这个概念有个整体的理解,学习数字调制中误码率测试的标准及计算方法。同时还要复习随机信号中时域用自相关函数,频域用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平稳随机过程的特性等基础知识,来理解高斯信道中噪声的表示方法,以便在编程中使用。 理解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并使用MATLAB编程实现QPSK信号在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传输,以及该方式的误码率测试。复习MATLAB编程的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常用算法以及使用MATLAB仿真系统的注意事项,并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通过编程完成QPSK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以及误码率测试,并得出响应波形。在完成要求任务的条件下,尝试优化程序。 通过本次实验,除了和队友培养了默契学到了知识之外,还可以将次实验作为一种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来深入一层的了解QPSK以至其他调制方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可以方便学生进行测试和对比。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实验。 1.3 实验平台和实验内容 1.3.1实验平台 本实验是基于Matlab的软件仿真,只需PC机上安装MATLAB 6.0或者以上版本即可。 (本实验附带基于Matlab Simulink (模块化)仿真,如需使用必须安装simulink 模块) 1.3.2实验内容 1.构建一个理想信道基本QPSK仿真系统,要求仿真结果有 a.基带输入波形及其功率谱 b.QPSK信号及其功率谱

基于MATLAB的GMSK调制与解调课设报告

基于Matlab的GMSK调制与解调 1.课程设计目的 (1)加深对GMSK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 (2)培养独立开展科研的能力和编程能力。 (3)通过SIMULINK对BT=0.3的GMSK调制系统进行仿真。 2.课程设计要求 (1)观察基带信号和解调信号波形。 (2)观察已调信号频谱图。 (3)分析调制性能和BT参数的关系。 3.相关知识 3.1GMSK调制 调制原理图如图2.2,图中滤波器是高斯低通滤波器,它的输出直接对VCO 进行调制,以保持已调包络恒定和相位连续。 非归零数字序 高斯低通滤 波器频率调制器 (VCO) GMSK已 调信号 图3.1GMSK调制原理图 为了使输出频谱密集,前段滤波器必须具有以下待性: 1.窄带和尖锐的截止特性,以抑制FM调制器输入信号中的高频分量; 2.脉冲响应过冲量小,以防止FM调制器瞬时频偏过大; 3.保持滤波器输出脉冲响应曲线下的面积对应丁pi/2的相移。以使调制指数为1/2。前置滤波器以高斯型最能满足上述条件,这也是高斯滤波器最小移频键控(GMSK)的由来。

GMSK 信号数据 3.2GMSK 解调 GMSK 本是MSK 的一种,而MSK 又是是FSK 的一种,因此,GMSK 检波也可以采用FSK 检波器,即包络检波及同步检波。而GMSK 还可以采用时延检波,但每种检波器的误码率不同。 GMSK 非相干解调原理图如图2.3,图中是采用FM 鉴频器(斜率鉴频器或相位鉴频器)再加判别电路,实现GMSK 数据的解调输出。 图3.2GMSK 解调原理图 4.课程设计分析 4.1信号发生模块 因为GMSK 信号只需满足非归零数字信号即可,本设计中选用(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来产生一个二进制序列作为输入信号。 图4.1GMSK 信号产生器 该模块的参数设计这只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其中probability of a zero 设置为0.5表示产生的二进制序列中0出现的概率为0.5;Initial seed 为61表示随机数种子为61;sample time 为1/1000表示抽样时间即每个符号的持续时为0.001s。当仿真时间固定时,可以通过改变sample time 参数来改变码元个数。例如仿真时间为10s,若sample time 为1/1000,则码元个数为10000。 带通滤 波器限幅器判决器鉴频器GMSK 信号 输出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Matlab通信原理仿真 学号: 2142402 姓名:圣斌

实验一Matlab 基本语法与信号系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MATLAB的基本绘图方法; 2、实现绘制复指数信号的时域波形。 二、实验设备与软件环境: 1、实验设备:计算机 2、软件环境:MATLAB R2009a 三、实验内容: 1、MATLAB为用户提供了结果可视化功能,只要在命令行窗口输入相应的命令,结果就会用图形直接表示出来。 MATLAB程序如下: x = -pi::pi; y1 = sin(x); y2 = cos(x); %准备绘图数据 figure(1); %打开图形窗口 subplot(2,1,1); %确定第一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1); %以x,y1绘图 title('plot(x,y1)'); %为第一幅图取名为’plot(x,y1)’ grid on; %为第一幅图绘制网格线 subplot(2,1,2) %确定第二幅图绘图窗口 plot(x,y2); %以x,y2绘图 xlabel('time'),ylabel('y') %第二幅图横坐标为’time’,纵坐标为’y’运行结果如下图: 2、上例中的图形使用的是默认的颜色和线型,MATLAB中提供了多种颜色和线型,并且可以绘制出脉冲图、误差条形图等多种形式图: MATLAB程序如下: x=-pi:.1:pi; y1=sin (x); y2=cos (x); figure (1); %subplot (2,1,1); plot (x,y1); title ('plot (x,y1)'); grid on %subplot (2,1,2); plot (x,y2);

信号与系统的MATLAB仿真

成绩
课程设计说明书(计算书、论文)
题 目 信号与系统的 MATLAB 仿真
课 程 名 称 院 (系)
信号与系统 电子通信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设 计 地 点 指 导 教 师
设计起止时间:

月 日





1.
课程设计应达到的目的
(1)熟悉 Matlab 软件的运行环境 (2)掌握采用 Matlab 软件程序实现信号与系统分析的方法 (3)掌握正确的编程过程和仿真分析 (4)总结对比软件仿真与硬件实验的区别及特点 2.课程设计题目及要求 《信号与系统》课程设计选题主要是要体现本课程的主要教学 内容中的重点部分,同时要求选题能过反映出信号仿真的代表性, 系统分析的应用性, 灵活性, 并且能与原本理论教学中繁琐的数学 计算相比较, 体现出软件计算的方便快捷性, 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 四个小设计部分,分别是: (1)信号的产生与简单运算:产生一个方波周期为 4π ,t[0 50]。
(2)?求解微分方程:y"(t)+3y'(t)+2y(t)=2e-2 ε(t)求 yzs; ?求卷积:e-2 ε (t)*e-3 ε (t)
t t
t
(3)求 H (s) ?
2s 2 ? 1 s 3 ? 4s 2 ? 6s ? 9
?求零、极点 ?并绘图 ?冲激响应

(4)求解差分方程:y(n)-y(n-1)-2y(n-2)=f(n) ?f(n)=( 1 )nε (n)
3
?f(n)=δ (n)
3.课程设计思路 利用信号与系统中的 matlab 常用命令集求解微分方程,并利用结 果和绘图命令绘图。
4.课程设计原理 设计原理 (1)设计一个简单程序能实现方波信号的生成。 利用Matlab软件的信号处理工具箱(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中的专用函数产生 信号并绘出波形。
(2) ?对于求方程的零状态响应,即是求解常微分方程。Matlab 解常微分方程式的语法是 dsolve('equation','condition'),其中equation代表常微分方程式即 y'=g(x,y), 且须以Dy代表一 微分项y'',condition则为初始条件。 ?利用MATLAB中conv命令求解卷积。 阶微分项y' D2y代表二阶

基于MATLAB的QPSK通信系统仿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基于MATLAB的QPSK通信系统仿真设计 摘要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前在数字通信系统中采用FSK、ASK、PSK 等调制方式,逐渐被许多优秀的调制技术所替代。本文主要介绍了QPSK调制与解调的实现原理框图,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仿真功能对QPSK调制与解调这一过程如何建立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模型的运行,得到信号在QPSK 调制与解调过程中的信号时域变化图。通过该软件实现方式,可以大大提高设计的灵活性,节约设计时间,提高设计效率,从而缩小硬件电路设计的工作量,缩短开发周期。 关键词 QPSK,数字通信,调制,解调,SIMULINK -I-

Abstract As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nd previously in the adoption of digital cellular system, ASK, FSK PSK modulation, etc. Gradually been many excellent mod ulation technology substitution, where four phase-shift keying QPSK technology is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n a binary modulation method. This article prim arily describes QP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 ciple of block diagrams, focuses on the MATLAB SIMULINK software emulation in on QPSK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the process how to build a simulation model,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simulation model, I get signal in QPSK modulation and dem odulation adjustment process domain change figure. The software implementation, ca n dramatically improve the design flexibility, saving design time, increase efficiency, design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hardware circuit design, and shorten the developmen t cycle. Keywords QPSK, Digital Communication,modulation,demodulation,SIMULINK -II-

基于matlab的通信信道及眼图的仿真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基于matlab的通信信道及眼图的仿真 作者: 摘要 由于多径效应和移动台运动等影响因素,使得移动信道对传输信号在时间、频率和角度上造成了色散,即时间色散、频率色散、角度色散等等,因此多径信道的特性对通信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多径信道的包络统计特性则是我们研究的焦点。根据不同无线环境,接收信号包络一般服从几种典型分布,如瑞利分布、莱斯分布等。因此我们对瑞利信道、莱斯信道进行了仿真并针对服从瑞利分布的多径信道进行模拟仿真。由于眼图是实验室中常用的一种评价基带传输系统的一种定性而方便的方法,“眼睛”的张开程度可以作为基带传输系统性能的一种度量,它不但反映串扰的大小,而且也可以反映信道噪声的影响。为此,我们在matlab上进行了仿真,加深对眼图的理解。 关键词:瑞利信道莱斯信道多径效应眼图 一、瑞利信道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射端和接收端都可能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这种相对运动将产生多普勒频移。在多径信道中,发射端发出的信号通过多条路径到达接收端,这些路径具有不同的延迟和接收强度,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形成了衰落。MATLAB中的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块可以用于上述条件下的信道仿真。 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块用于多径瑞利衰落信道的基带仿真,该模块的输入信号为复信号,可以为离散信号或基于帧结构的列向量信号。无线系统中接收机与发射机之间的相对运动将引起信号频率的多普勒频移,多普勒频移值由下式决定: 其中v是发射端与接收端的相对速度,θ是相对速度与二者连线的夹角,λ是信号的波长。

Fd的值可以在该模块的多普勒平移项中设置。由于多径信道反映了信号在多条路径中的传输,传输的信号经过不同的路径到达接收端,因此产生了不同的时间延迟。当信号沿着不同路径传输并相互干扰时,就会产生多径衰落现象。在模块的参数设置表中,Delay vector(延迟向量)项中,可以为每条传输路径设置不同的延迟。如果激活模块中的Normalize gain vector to 0 dB overall gain,则表示将所有路径接收信号之和定为0分贝。信号通过的路径的数量和Delay vector(延迟向量)或Gain vector(增益向量)的长度对应。Sample time(采样时间)项为采样周期。离散的Initial seed(初始化种子)参数用于设置随机数的产生。 1.1、Multipath Rayleigh Fading Channel(多径瑞利衰落信道)模块的主要参数 参数名称参数值 Doppler frequency(Hz) 40/60/80 Sample time 1e-6 Delay vector(s) [0 1e-6] Gain vector(dB) [0 -6] Initial seed 12345 使能 Normalize gain vector to 0 dB overall gain Bernoulli Random Binary Generator(伯努利二进制随机数产生器)的主要参数 参数名称参数值 Probability of a zero0.5 Initial seed54321

基于MATLAB的信号与系统仿真及应用

本科毕业(论文) 题 目 (中、英文 ) in The Signal System 分类 号 学号 密级 公开 学校代码 1107044431 TN911.6 基于MATLAB 的信号系统仿真及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MATLAB in The Signal System 工科 作者姓名 指导教师 学科门类 专业名称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提交论文日期 成绩评定 二零一五年五月

摘要 当前的科学信息技术正在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而通过应用数字信号处理的方法,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在通信、音频和图像、遥感,视频等领域。为了更好地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掌握其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知识,因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就需要通过MATLAB 计算机辅助设计平台。 本论文主要探究MATALB在信号与系统中的连续信号和离散信号中的应用,主要从连续和离散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掌握信号系统中的相关知识。同时引进计算机软件—MATLAB,对信号系统二阶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通过它在计算机上对程序进行仿真,阐述信号与系统理论应用与实际相联系。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知,从而提升学习效果,培养主动思维,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也可以让人们进一步了解MATLAB软件 关键词:采样定理;MATLAB;信号与系统;抽样定理

Abstract Curr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re changing and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has become a very important technology is widely used in communication, audio and video, remote sensing, video, etc.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basic theory of signal and system, and grasp the method,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so we need in the process of experiment by MATLAB computer aided design platform. This thesis mainly explores MATALB in signal and system, the application of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signals, mainly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continuous and discrete, further to master relevant knowledge of signal system. Introduction of computer software - MATAB at the same time, the signal system of second order system time domain and frequency domain analysis, through its d on program on computer simulation, signal and system theory associated with the actual application. To stimul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change passive accept to active detection, so as to improve learning effect, active thinking, to practice habits of thinking, also can let people learn more about MATLAB software. Key words:Sampling theorem; MATLAB; Signals and systems; The sampling theorem

基于matlab的QPSK与BPSK信号性能比较仿真

┊┊┊┊┊┊┊┊┊┊┊装┊┊┊┊┊订┊┊┊┊┊线┊┊┊┊┊┊┊┊┊┊┊┊┊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二章QPSK通信系统原理与仿真 (1) 2.1 QPSK系统框图介绍 (1) 2.2Q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2) 2.2.1QPSK信号产生方法 (2) 2.2.2QPSK星座图 (2) 2.3QPSK解调原理及误码率分析 (3) 2.3.1QPSK解调方法 (3) 2.3.2QPSK系统误码率 (3) 2.4QPSK信号在AWGN信道下仿真 (4) 第三章BPSK通信系统原理与仿真 (4) 3.1BPSK信号的调制原理 (4) 3.2BPSK解调原理及误码率分析 (4) 第四章QPSK与BPSK性能比较 (5) 4.1QPSK与BPSK在多信道下比较仿真 (5) 4.1.1纵向比较分析 (5) 4.1.2横向比较分析 (7) 4.2仿真结果分析 (7) 4.2.1误码率分析 (7) 4.2.2频带利用率比较 (7) 附录 (8) 代码1 (8) 代码2 (8) 代码3 (10) 代码4 (12)

┊ ┊┊┊┊┊┊┊┊┊┊装┊┊┊┊┊订┊┊┊┊┊线┊┊┊┊┊┊┊┊┊┊┊┊┊ 第一章概述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它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人、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BPSK是英文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二相相移键控,是利用偏离相位的复数波浪组合来表现信息键控移相方式的一种。它使用了基准的正弦波和相位反转的波浪,使一方为0,另一方为1,从而可以同时传送接受2值(1比特)的信息。 本文所研究的QPSK系统与二进制的BPSK系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在传码率相同的情况下,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信息速率是二进制系统的2倍。 2.在相同信息速率条件下,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传码率是二进制系统的1/4倍,这一特 点使得四进制码元宽度是二进制码元宽度的2倍,码元宽度的加大,可增加每个码元的 能量,也可减小码间串扰的影响。 3.由于四进制码元速率比二进制的降低,所需信道带宽减小。 4.在接收系统输入信噪比相同的条件下,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的误码率要高于二进制系 统。 5.四进制数字调制系统较二进制系统复杂,常在信息速率要求较高的场合。 基于以上优点,在数字信号的调制方式中QPSK(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四相移键控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卫星数字信号调制方式,它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较强的抗干扰性,在电路上实现也较为简单,因而被WCDMA和CDMA2000等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采用。 第二章QPSK通信系统原理与仿真 2.1 QPSK系统框图介绍 在图2.1的系统中,发送方,QPSK数据源采用随机生成,信源编码采用差分编码,编码后的信号经QPSK调制器,经由发送滤波器进入传输信道。 接收方,信号首先经过相位旋转,再经匹配滤波器解调,经阈值比较得到未解码的接收信号,差分译码后得到接收信号,与信源发送信号相比较,由此得到系统误码率,同时计算系统误码率的理论值,将系统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对于信道,这里选取的是加性高斯白噪声(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以及多径Rayleigh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1

MATLAB通信系统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MATLAB的基本使用与数学运算 目的:学习MATLAB的基本操作,实现简单的数学运算程序。 内容: 1-1要求在闭区间[0,2π]上产生具有10个等间距采样点的一维数组。试用两种不同的指令实现。 运行代码:x=[0:2*pi/9:2*pi] 运行结果: 1-2用M文件建立大矩阵x 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代码:x=[0.10.20.30.40.50.60.70.80.9 1.11.21.31.41.51.61.71.81.9 2.12.22.32.42.52.62.72.82.9 3.13.23.33.43.53.63.73.83.9] m_mat 运行结果: 1-3已知A=[5,6;7,8],B=[9,10;11,12],试用MATLAB分别计算 A+B,A*B,A.*B,A^3,A.^3,A/B,A\B. 代码:A=[56;78]B=[910;1112]x1=A+B X2=A-B X3=A*B X4=A.*B X5=A^3 X6=A.^3X7=A/B X8=A\B

运行结果: 1-4任意建立矩阵A,然后找出在[10,20]区间的元素位置。 程序代码及运行结果: 代码:A=[1252221417;111024030;552315865]c=A>=10&A<=20运行结果: 1-5总结:实验过程中,因为对软件太过生疏遇到了些许困难,不过最后通过查书与同学交流都解决了。例如第二题中,将文件保存在了D盘,而导致频频出错,最后发现必须保存在MATLAB文件之下才可以。第四题中,逻辑语言运用到了ij,也出现问题,虽然自己纠正了问题,却也不明白错在哪了,在老师的讲解下知道位置定位上不能用ij而应该用具体的整数。总之第一节实验收获颇多。

matlab信号仿真谐波

综合训练① 实验内容:利用matlab绘制频率自定的正弦信号(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复指数信号(连续时间),并举例实际中哪些物理现象可以用正弦信号,复指数信号来表示。绘制成谐波关系的正弦信号(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分析其周期性和频率之间的关系。实验步骤: 一、绘制谐波关系的正弦信号 分析:由于正弦信号可以表示成两个共轭的复指数信号相减,然后再除去两倍的单位虚数得到,故,我们将正弦信号设置为 X=exp(j*pi*n/4)-exp(-j*pi*n/4))/(2*j) 此信号就相当于 x=sin(pi*n/4) 设计程序如下: n=[0:32]; %设置n的取值 x=(exp(j*pi*n/4)-exp(-j*pi*n/4))/(2*j); %限定离散正弦信号 stem(n,x) %绘制该离散正弦信号 通过Matlab所得图形如下:

分析:同样的连续型的正弦信号同样也可以用类似方式绘制. x=sym('(exp(j*pi*t/T)+exp(-j*pi*t/T))/2');%函数表示正弦信号 x5=subs(x,5,'T'); %设置周期大小ezplot(x5,[0,10]) %绘制图形 所得结果如下:

二、绘制复指数信号 分析:由于复指数信号有实数部分和虚数部分,所以绘制其图形,我们采取了分别绘制的方法,将实数和虚数分别画出。 实验程序如下: t=[0:.01:10]; %产生时间轴的等差点 y=exp((1+j*10)*t); %设置复指数信号 subplot(211),plot(t,real(y)); %绘制实数信号图形 grid subplot(212),plot(t,imag(y)); %绘制虚数部分图形 grid 实验所得结果如下:

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报告

淮海工学院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通信系统的计算机仿真设计 题目: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 与MATLAB仿真 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学期:2013-2014-2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评语: 成绩: 签名: 日期:

QPSK通信系统性能分析与MATLAB仿真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数字信号传输系统分为基带传输系统和频带传输系统,频带传输系统也叫数字调制系统,该系统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使其频谱搬移到适合在信道(一般为带通信道)上传输的频带上。数字调制和模拟调制一样都是正弦波调制,即被调制信号都为高频正弦波。数字调制信号又称为键控信号,数字调制过程中处理的是数字信号,而载波有振幅、频率和相位3个变量,且二进制的信号只有高低电平两个逻辑量即1和0,所以调制的过程可用键控的方法由基带信号对载频信号的振幅、频率及相位进行调制,最基本的方法有3种:正交幅度调制(QAM) 、频移键控( FSK) 、相移键控( PSK) 。根据所处理的基带信号的进制不同分为二进制和多进制调制(M进制) 。 本实验采用QPSK。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技术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充分利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研究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问题,巩固和扩大所学知识面,为以后走向工作岗位进行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设计的任务是: (1)掌握一般通信系统设计的过程,步骤,要求,工作内容及设计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仿真通信系统的方法。 (2)训练学生网络设计能力。 (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进行通信工程设计的能力。1.3 可行性分析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数字化仿真.

基于matlab的模拟信号数字化仿真 作者:李亚琼 学号:1305160425

摘要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模拟信号数字化Matlab软件仿真。若信源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如电话传送的话音信号,模拟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信号等,若使其在数字信道中传输,必须在发送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即进行A/D变换,在接收端则要进行D/A变换。模拟信号数字化由抽样、量化、编码三部分组成。由于数字信号的传送具有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方便传送和传送等诸多优点,使得被广泛应用到各种技术中。不仅如此,Matlab仿真软件是常用的工具之一,可用于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在科研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Matlab有诸多优点,编程简单,操作容易、处理数据迅速等。 本文主要阐述的是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理论基础和实现方法。利用Matlab提供的可视化工具建立了数字化系统的仿真模型,详细讲述了抽样、量化、编码的设计,并指出了在仿真建模中要注意的问题。在给定的仿真条件下,运行了仿真程序,得到了预期的仿真结果。 关键词:Matlab、模拟信号数字化、仿真 1.1基本原理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是指把模拟信号先变换为数字信号后,再进行传输。由于与模拟传输相比,数字传输有着众多优点,因而此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此变化成为A/D变换。A/D变换是把模拟基带信号变换喂数字基带信号,尽管后者的带宽会比前者大得很多,但本质上仍属于基带信号。这种传输可直接采用基带传输,或经过熟悉调制后再做频带传输。A/D变化包括抽样、量化、编码三个步骤,如图。 图1.模拟信号数字化 1.1.1抽样定理 抽样就是把模拟信号在时间上的连续变成离散的抽样值。而能不能用这一系列抽样值重新恢复原信号,就需要抽样定理来解决了。所以说,如果我们要传输模拟信号,可以通过传输抽样定理的抽样值来实现而不是非要传输原本的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数字化的理论基础就是抽样定理,抽样定理的作用不言而喻。 抽样定理:设时间连续信号) f,其最高截止频率为m f,如果用时间间 (t

基于MATLAB的QPSK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

通信系统仿真设计实训报告1.课题名称:基于 MATLAB 的QPSK系统仿真设计与实现 学生学号: 学生: 所在班级: 任课教师: 2016年 10月25日

目录 1.1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 (3) 1.2 QPSK实验仿真的意义 (3) 1.3 实验平台和实验容 (3) 1.3.1实验平台 (3) 1.3.2实验容 (3) 二、系统实现框图和分析 (4) 2.1、QPSK调制部分, (4) 2.2、QPSK解调部分 (5)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6) 3.1、理想信道下的仿真 (6) 3.2、高斯信道下的仿真 (7) 3.3、先通过瑞利衰落信道再通过高斯信道的仿真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附录 (12)

1.1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技术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1.2 QPSK实验仿真的意义 通过完成设计容,复习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同时也要复习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调制解调方式中最基础的方法。了解QPSK的实现方法及数学原理。并对“通信”这个概念有个整体的理解,学习数字调制中误码率测试的标准及计算方法。同时还要复习随机信号中时域用自相关函数,频域用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平稳随机过程的特性等基础知识,来理解高斯信道中噪声的表示方法,以便在编程中使用。 理解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并使用MATLAB编程实现QPSK信号在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传输,以及该方式的误码率测试。复习MATLAB编程的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常用算法以及使用MATLAB仿真系统的注意事项,并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通过编程完成QPSK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以及误码率测试,并得出响应波形。在完成要求任务的条件下,尝试优化程序。 通过本次实验,除了和队友培养了默契学到了知识之外,还可以将次实验作为一种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来深入一层的了解QPSK以至其他调制方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可以方便学生进行测试和对比。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实验。 1.3 实验平台和实验容 1.3.1实验平台 本实验是基于Matlab的软件仿真,只需PC机上安装MATLAB 6.0或者以上版本即可。 (本实验附带基于Matlab Simulink (模块化)仿真,如需使用必须安装simulink 模块) 1.3.2实验容 1.构建一个理想信道基本QPSK仿真系统,要求仿真结果有 a.基带输入波形及其功率谱 b.QPSK信号及其功率谱

MATLAB产生信号波形的仿真实验

实验一产生信号波形的仿真实验 一、实验目的:熟悉MATLAB软件的使用,并学会信号的表示和以及用MATLAB 来产生信号并实现信号的可视化。 二、实验内容: 对信号进行时域分析,首先需要将信号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用二维曲线表示出来。对于简单信号可以通过手工绘制其波形,但对于复杂的信号,手工绘制信号波形显得十分困难,且难以绘制精确的曲线。 一种是用向量来表示信号,另一种则是用符合运算的方法来表示信号。用适当的MATLAB语句表示信号后,可以利用MATLAB的绘图命令绘制出直观的信号波形。 1.向量表示法 对于连续时间信号f(t),可以用两个行向量f和t来表示,其中向量t是 形如t=t 1:p:t 2 的MATLAB命令定义的时间范围向量,t 1 为信号起始时间,t 2 为信 号终止时间,p为时间间隔。向量f为连续信号f(t)在向量t所定义的时间点上的样值。 下面分析连续时间信号f(t)=Sa(t)=sin(t)/t,可用如下的两个变量表示: t= -10:0.02:10 f=sin(t)./t 命令运行结果为: t = Columns 1 through 8 -10.0000 -8.5000 -7.0000 -5.5000 -4.0000 -2.5000 -1.0000 0.5000 Columns 9 through 14 2.0000 3.5000 5.0000 6.5000 8.0000 9.5000 f = Columns 1 through 8 -0.0544 0.0939 0.0939 -0.1283 -0.1892 0.2394 0.8415 0.9589 Columns 9 through 14

(完整word版)使用matlab绘制眼图.docx

使用 matlab 绘制数字基带信号的眼图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无码间干扰传输的基本条件和原理,掌握基带升余弦滚降系统的实现方法; 2、通过观察眼图来分析码间干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观察在输入相同码率的NRZ 基带信号下,不同滤波器带宽对输出信号码间干扰大小的影响程度; 3、熟悉 MATLAB语言编程。 二、实验原理和电路说明 1、基带传输特性 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如图3-1 所示,要获得良好的基带传输系统,就应该 a n t nT s 基带传输a n h t nT s n n抽样判决 H ( ) 图 3-1基带系统的分析模型 抑制码间干扰。设输入的基带信号为a n t nT s, T s为基带信号的码元周期,则经过 n 基带传输系统后的输出码元为a n h t nT s。其中 n h(t )1H ()e j t d(3-1 ) 2 理论上要达到无码间干扰,依照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基带传输系统在时域应满足: ,k 0 h( kT s)(3-2) 0,k为其他整数 频域应满足: T s, T s(3-3) H ( ) 0,其他

H ( ) T s T s T s 图 3-2 理想基带传输特性 此时频带利用率为 2Baud / Hz , 这是在抽样值无失真条件下,所能达到的最高频率利用率。 由于理想的低通滤波器不容易实现, 而且时域波形的拖尾衰减太慢, 因此在得不到严格 定时时,码间干扰就可能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满足: 2 i H 2 2 , (3-4) H H ( ) H T s i T s T s T s T s 基带信号就可实现无码间干扰传输。这种滤波器克服了拖尾太慢的问题。 从实际的滤波器的实现来考虑,采用具有升余弦频谱特性 H ( ) 时是适宜的。 1 sin T s ( ) , (1 ) (1 ) 2 T s T s T s H ( ) 1, (1 ) 0 (3-5) T s 0, (1 ) T s 这里 称为滚降系数, 1。 所对应的其冲激响应为: sin t cos( t T s ) h(t ) T s (3-6) t 1 4 2t 2 T s 2 T s 此时频带利用率降为 2 / (1 ) Baud/ Hz ,这同样是在抽样值无失真条件下, 所能达到的最 高频率利用率。换言之,若输入码元速率 R s ' 1/ T s ,则该基带传输系统输出码元会产生码

实验四 信号与系统仿真—连续信号在Matlab中的表示

电子信息工程系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计算机仿真技术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四 信号与系统仿真—连续信号在Matlab 中的表示 实验时间:2011-11-1 班级:电信092 姓名:XXX 学号:910706201 一、实 验 目 的: 学会运用MATLAB 表示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方法;观察并熟悉这些信号的波形和特性。 二、实 验 环 境: 硬件:PC 机,PII 以上 CPU ,内存1G ; 软件:Matlab7.1 三、实 验 原 理: 在某一时间区间内,除若干个不连续点外,如果任意时刻都可以给出确定的函数值,则称该信号为连 续时间信号,简称为连续信号。从严格意义上讲,MATLAB 数值计算的方法并不能处理连续时间信号。然而, 可利用连续信号在等时间间隔点的取样值来近似表示连续信号,即当取样时间间隔足够小时,这些离散样 值能够被MATLAB 处理,并且能较好地近似表示连续信号。 MATLAB 提供了大量生成基本信号的函数。比如常用的指数信号、正余弦信号等都是MATLAB 的内部函 数。为了表示连续时间信号,需定义某一时间或自变量的范围和取样时间间隔,然后调用该函数计算这些 点的函数值,最后画出其波形图。 四、实 验 内 容 及 过 程: 1、利用MATLAB 命令画出下列连续信号的波形图。 (1)2cos(3/4)t π+ 为画出2cos(3/4)t π+连续信号的波形图编写如下程序代码: clear ;clc; K=2;w=3;phi=pi/4; t=0:0.01:3; ft = K.*cos(w.*t+phi); plot(t,ft);grid on axis([0,3,-2.2,2.2]); title('余弦信号'); (2)(2)()t e u t -- 先在MATLAB 的工作目录下创建uCT 的M 文件,其MATLAB 源文件为: function f = uCT(t) f = (t>=0); 保存后,就可调用该函数 成 绩: 指导教师(签名):

毕业设计基于matlab的QPSK系统仿真

基于MATLAB的QPSK仿真设计与实现 一.前言 1.1QPSK系统的应用背景简介 QPSK是英文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的缩略语简称,意为正交相移键控,是一种数字调制方式。在19世纪80年代初期,人们选用恒定包络数字调制。这类数字调制技术的优点是已调信号具有相对窄的功率谱和对放大设备没有线性要求,不足之处是其频谱利用率低于线性调制技术。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四相绝对移相键控(QPSK)技术以其抗干扰性能强、误码性能好、频谱利用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数字微波通信系统、数字卫星通信系统、宽带接入、移动通信及有线电视系统之中。 1.2 QPSK实验仿真的意义 通过完成设计内容,复习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同时也要复习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了解调制解调方式中最基础的方法。了解QPSK的实现方法及数学原理。并对“通信”这个概念有个整体的理解,学习数字调制中误码率测试的标准及计算方法。同时还要复习随机信号中时域用自相关函数,频域用功率谱密度来描述平稳随机过程的特性等基础知识,来理解高斯信道中噪声的表示方法,以便在编程中使用。 理解QPSK调制解调的基本原理,并使用MATLAB编程实现QPSK信号在高斯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下传输,以及该方式的误码率测试。复习MATLAB编程的基础知识和编程的常用算法以及使用MATLAB仿真系统的注意事项,并锻炼自己的编程能力,通过编程完成QPSK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以及误码率测试,并得出响应波形。在完成要求任务的条件下,尝试优化程序。 通过本次实验,除了和队友培养了默契学到了知识之外,还可以将次实验作为一种推广,让更多的学生来深入一层的了解QPSK以至其他调制方式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可以方便学生进行测试和对比。足不出户便可以做实验。 1.3 实验平台和实验内容 1.3.1实验平台 本实验是基于Matlab的软件仿真,只需PC机上安装MATLAB 6.0或者以上版本即可。 (本实验附带基于Matlab Simulink (模块化)仿真,如需使用必须安装simulink 模块) 1.3.2实验内容 1.构建一个理想信道基本QPSK仿真系统,要求仿真结果有 a.基带输入波形及其功率谱 b.QPSK信号及其功率谱 c.QPSK信号星座图 2.构建一个在AWGN(高斯白噪声)信道条件下的QPSK仿真系统,要求仿真结果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