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目标倒计时制度

领导班子目标倒计时制度
领导班子目标倒计时制度

领导班子目标倒计时制度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基层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倒计时管理制度。

一、目的意义

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倒计时管理是将任期工作目标从任期初开始,以天为单位,公开纪实领导班子及成员每天工作情况,公示距完成任期目标的时间和兑现任期目标的进展情况及效果,直至任期末。任期目标倒计时管理是干现实,写历史;是告示,也是警示,既能看到成绩,又能看到差距。通过任期目标倒计时管理达到相互激励促进、相互检查监督的目的,以增强基层干部的忧患意识、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

二、指导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一流班子、创造一流业绩为目的,以小时抓成效、每天保成果、全年必达标、“十五”计划必实现为目标,坚持能上能下、奖勤罚懒的原则,按照勤政廉政、创新创优、公平公正、效率效益的要求,促使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干活出活、务实创新,加速实现我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和追赶升位计划。

三、任期目标

(一)镇领导班子的目标:

1、完成与县政府签订的财政收入、招商引资、产业结构调整等刚性经济指标。

2、确保社会稳定。离退休职工、教师、机关干部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没有重大恶性事故发生,没有集体上访或越级上访。

3、确保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入学率、升学率、文化普及率和群众文化水平逐年提高;人口出生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内;计划外生育和违法占用土地为零。

4、确保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廉政建设得到加强。后进村党支部转化率100%;镇务公开、村务公开达100%;小城镇建设投入、保持稳定增加;文明村达到规定比例;机关工作人员、企事业单位的违纪行为能得到及时查处,领导班子违纪率、党员干部违纪率为零。

5、确保班子团结、协调,形成合力,勤政廉洁,依法行政,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二)县直部门领导班子的目标:

1、总揽本部门工作全局,保证完成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任务和指标。

2、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刚性指标和各项工作任务,没有重大责任事故,不出现渎职、失职现象。

3、严格按照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公道正派地选人用人,不出现失误。

4、机关建设得到切实加强,本部门工作社会满意率达90%以上。

5、确保班子团结、和谐、廉洁、高效。能依法行政,没有调处不了的矛盾和问题上交县委、县政府,班子成员和机关干部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四、除尘具体措施

1、承诺。各单位于任期初要与县委、县政府签订任期目标责任状。按照以上任期目标,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远期目标,制定实施方案。方案要将任期目标层层分解,做到量化、细化,指标到人,目标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并将任期目标、保证措施和责任人在政务公开栏上公开。

2、纪实。各单位的纪实以设立公开纪实簿的形式进行;领导班子成员要记好《年度考核手册》,以备考察。纪实簿由县委组织部统一制作。各单位要将纪实簿摆设在易于保管,方便机关干部、群众监督的地方。要有专人记录、保管,每天一版,详细纪实领导班子及成员当天完成工作任务情况和兑现任期目标的进展情况,有实事,有数据,有成绩,有不足。

3、考核。采取阶段考核、专项考核和定期考核的方式

进行,由县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定期向县委汇报。通过考核,对领导班子完成目标情况做出综合评定,分优秀、称职、不称职三个等次。

4、奖惩。对于被评定为优秀等次的领导班子成员给予提拔重用和奖励。对于无特殊情况,近期目标没有实现的,要劝其主动辞职,不主动辞职的要责令辞职,拒不辞职的要就地免职.

党委班子联系点工作制度

顶委发[2012]10号 中共顶云乡党委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 各村党组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特制定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 一、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的重要意义 建立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密切党员领导干部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联系,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和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建立健全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等制度,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课题。做到自觉坚持群众路线,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党建工作第一线,注重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新情况、新问题,以点带面,层层推进,不断促进全局党建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落实领导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联系点制度的工作方法 (一)领导班子成员每人至少要联系一个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每年到联系点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不少于3次,每年切实帮助解决2个实际问题。 (二)每年应撰写出1篇有情况、有分析、有见解的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三)到联系点的工作情况,应记入工作笔记备查。 (四)联系方法可灵活多样,可以定期到点上了解情况;可以集中一段时间蹲点调查研究;可以直接参加基层的有关重要活动。帮助联系点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要求及各联系点的实际情况,理清党建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规划,并经常督促检查联系点上各项党建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情况。调查分析联系点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并切实帮助联系点解决实际问题。指导联系点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将新时期新阶段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设想在联系点上进行试

一般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第十五篇车间主任领导力提升 第一章车间主任的权力和影响力 权力类型 一般管理与领导的区别 关于管理与领导,历来有不少争议,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二者的区别日益凸显出来: 职能不同 关于领导职能,毛泽东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一切计划、决议、命令、指示等等都属于‘出主意’一类。使一切主意见之实行,必须团结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属于‘用干部’一类。”这里说的“出主意”,即定计划、做决议等,简言之,就是制定决策;“用干部”,是使用干部,推动他们去做,在计划决策制定之后推动他人去执行,而不是领导者自己亲自去执行。这就是说,领导的职能是制定决策和推动决策的执行。 而管理职能则不同,它是执行决策,贯彻与落实决策。 可以说领导包含引导、导向、带领、指挥等义,管理大体有处理、办理、运用、安排等义。领导者的任务在于确定企业发展方向、产品销售前景、发展速度等;管理者则关心产品质量的检验、生产过程的具体组织。有人认为领导科学是“帅才理论”,管理科学是“将才理论”,领导主“将将”,管理主“将兵”,这是不无道理的。 有人会说:领导主决策,难道管理者就没有决策了吗?或者反过来说,难道领导者就没有管理活动了吗?在这一问题上,我们认为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领导与管理活动的区别,这里面有一个相对性的问题。厂长对于车间主任来说是领导,但相对于他的上级来说,他从事的一些工作就带有管理的性质;同样一个车间主任对于班组长来说也是领导。每个层级有每个层级的决策内容,我们不能认为只有中央和省一级才有决策,基层就没有决策,只不过决策的档次不同罢了。可以说任何一个层级中涉及到制定决策的活动都应该属于领导活动。 原理原则不同 由于职能不同,领导的原理原则乃至方式方法都不同于管理。领导的职能是制定战略决策,是决定组织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因此领导者必须集中精力抓大事,或者说领导者要干领导的事。再高明的领导者也很难有精力去考虑决策执行的过程中一切可能遇到的细节,更不用说去亲自动手了。古罗马法典中就有这样的话:“行政长官不宜过问琐事”,中国古代叫做:“顾大局,弃细务”。这些说的都是一个道理,即领导者在于成事,而不在于亲自干事。但是几千年小生产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和计划经济时期的积习,使不少领导干部养成了事事亲为的习惯。被历代称为“贤相”的诸葛亮就是“蜀国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这样做的消极后果有三:一是拖垮了自己的身体,最后落得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可嘉,但实在不值得提倡;二是严重挫伤了下级的积极性,不利于接班人成长;三是给某些投机取巧之徒以可乘之机,累的累死,闲的闲死。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不少人误解了“身先士卒”和“领导应该带头”的含义,片面强调“工人身上有多少油泥,车间主任身上也有多少油泥”,把车间主任定位成了“劳动模范”。还有些领导者由于体制和自身观念的原因,习惯于干琐碎的具体工作,每天被下级指使得团团转,常常感叹自己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其结果是你把时间交给了下级,下级却把责任交给了你,成了名副其实的“反授权”。 因此,领导要干领导的事,即抓大事不问琐事,这是领导职能决定的领导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 而管理原则则不同,管理者必须认真考虑执行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种种细节问题以及解决它们的种种措施。这些细节措施对领导者来说,可以是不问的琐事,而对管理者来说,则是大事,“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历史上有很多由于细节上的失误而导致整个工作失败的案例。所以,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不能忽视细节。 成败的标准不同(或目标不同) 无论是领导者还是管理者都有成功和失败之分,谁都在追求成功避免失败,但是两者的成败标准是不同的。如:一个厂长做出制造某个型号产品的决策,而各级管理人员则具体地计划、组织去执行领导决策,执行的结果是产品又多又好,这就说明这个管理者执行决策有效率。所以管理者追求的目标就是效率,有效率的管理者就是成功的管理者。 而领导者追求的不仅仅是效率,而是效能。有效率的领导者不一定是成功的领导者,只有有效能的领导者才是成功的领导者。 效能,又叫领导效能或组织效能。效能! 目标" 效率,即效能取决于决策目标是否正确、执行决策是否有效率这两大因素。只有决策目标正确,执行决策又有效率的领导者才是成功的领导者。当前,我们更应强调正确制定目标这一因素,因为在现实工作中,很多的失误是由于领导者信息不明,目标不清,盲目拍板造成的。在有些企业里出现了一批“三拍”干部,即“遇事拍脑门,上当拍大腿,破产拍屁股”,给党的事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原来,我们总是强调“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但是对于一个领导者或领导集团来说,这句话就显得有些落伍了,应该改成“信息就是金钱,决策才是生命”更为恰当。因为即使群众的积极性再高,产品生产得又多又好,但是市场上不需要,这到底是谁的责任呢?应该说这完全是领导者的责任,这就叫没有效能。可以这么说,现代领导者不以辛苦程度论优劣,领导水平也不表现在能拿出多少种方案,最主要的是及时发现问题,让专家拿方案,领导者最后做出决策,决策错误才是最大的失职。 过程不同 美国领导学家科特指出,领导过程有三大方面:1)确定经营方向和变革战略;2)联系群众;3)激励和鼓舞。其结果是引起变革(或激烈的变革),并形成变革潜力,目的是为了自己打败自己,如果不是自己打倒自己,就要被别人打倒。从某种意义上说,领导是为了打破已有的程序,由领导者造就改变,其核心是设定改革的方向;而管理则是为了维持秩序,它是在方向确定之后进行计划并完成计划,是严格地按照程序进行控制和解决问题。企业家应该不断提醒自己:“如果一个企业不是经常改造自己,使自己不断适应新的任务和情况,而是平平常常地经营管理下去,那么这个企业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失去其意义,最终就会消失。”(A熊比特)一般来说,在相对稳定和繁荣时期,有限的领

管理者一定是一个领导者

管理者一定是一个领导者,但领导者并不一定是管理者!如组织内部小集体的私下有一个个领导者,但他们并不一定是这个集体的管理者。 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者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 管理者一般由拥有相应的权力和责任,具有一定管理能力从事现实管理活动的人或人群组成。 领导者,是指居于某一领导职位拥有一定领导职权承担一定领导责任实施一定领导职能的人。 领导者要想有效地行使领导职能,仅靠制度化的、法定的权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拥有令人信服和遵从的高度权威,才能对下属产生巨大的号召力、磁石般的吸引力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有6种领导方式,即强制型领导、权威型领导、联盟型领导、民主型领导、带头型领导和教练型领导 领导者:务虚者,策划变革,制定战略,把握方向,目的就是推动改革;举重若轻;(身份好比中共党委书记) 管理者:务实者,执行领导者的战略布署,完成领导者的战略任务;举轻若重;(身份好比中共的国务院总理/地方政府的市长) 在私企(含外资)常常听到说某某管理者怎样怎样,但在国企(含行政关机)常常听到说某某领导者如何如何。那领导者与管理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没有呢?难道只是单位的性质不同,其称乎不同吗?笔者就自己的理解,认为二者的区别不能仅依其单位性质,而是应依其处事权、责、能。现将其二者的区别简约对照分析如下: 区别一:领导者是变革者与规划师,管理者是维持秩序的执行者 领导者,首先规划蓝图,领引全体职员,目标导向。领导者要的足够的远见与胸怀,对社会的未来变化趋式或潮流能有一定的先知先觉的能力,并对自身现有状况有足够的认知与勇于曝露自身不足和勇气。即领导者首先是变革者与规划师。 管理者,首先是管而理之,管好人与事,使之顺理成章,不越权不越界。管理者在工作中,更多的是依现行法规制度去办理,并不需要太多的创意与决策,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总体说来,合格的管理者先维持秩序,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 区别二:领导者应能超越现实与制度,管理者是无情与遵照 遇到任何事情,作为领导者一定要及时给出一个回复,无论是否有章法或先例的存在,都要做到超脱与超越界限,临场发挥,遇到法与情的冲突时,多数情况下是情法同存,即有法更有情的临场发挥。作为管理者,遇事是先依法再依情,在法规与制度的许可下,才能依情去处理。因此,在更多的时候,管理者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无情而照章办事的公正执行者。即领导者常常可以法外开恩,而管理者更多的是遵章办事。 区别三:领导者在队伍前面示范,管理者在队伍中间控制 新的理念、新的制度、新的愿景是由领导者引进、规划与制定的,在此过程中,领导者要站在队伍的最前面,启到示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哲。而管理者在此过程中是保证此工作的正常而顺利的运行,控制过程,发现不正之时及时上向汇报情况并提出合理方案,力保革新过程的顺利进行。 一个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企业最高领导者“站”的高度。领导者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正确的方向,即寻找最合适的目标并明确化,如同要把梯子架在正确的墙上。而管理者而是为了达成目标的而寻找最合适的方式的人,提升同伙的工作技巧与方法,如同要教会所用人最快的爬梯技巧与方法。 领导之含义

景阳镇党委班子成员目标管理制度

景阳镇党委班子成员目标管理制度 为了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做到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团结合作、勤政廉政。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建设“科学发展好班子”、“五个好”的标准,特制订本制度: 一、发展思路好 1、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2、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善于用科学发展理论武装头脑、推动工作、指导实践。 3、根据上级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发展大局,制定工作目标和计划,发展思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 二、施政本领好 1、增强法律意识,坚持依法办事,维护法律权威。 2、完善决策机制,充分发扬民主,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 3、善于把握机遇,统筹谋划,协调各方,抓住重点,带动全局,促进发展。 4、善于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化解矛盾纠纷,

协调利益关系,维护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5、坚持公道正派,任人唯贤,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工作作风好 1、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 2、认真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分工合理,职责落实,团结互助,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完成各项工作。 3、坚持群众路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实事。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勤政廉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乐于奉献。 5、以“五严肃、五严禁”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 四、机制创新好 1、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敢于突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利益格局和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建立完善各种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机制。 2、结合本镇实际,形成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约束性、可操作性强的具体办法和措施,为本镇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五、发展业绩好 1、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紧密结合实际,抢

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工作制度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为了加强学校卫生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监测学生健康状况,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提高师生健康水平,特制定本制度。 (一)组织机构 一、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方臻 副组长:方叶;欧阳志平;冯雪飞;计熊 组员:杨琳;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 组长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总体布置,副组长负责督促落实检查卫生工作的实施情况,组员负责各卫生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工作制度 1、负责学校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开展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2、负责学校体育卫生和教学卫生工作,合理安排学生学习时间。 3、按照有关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 4、负责定期组织对学生体格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纳入学生档案。 5、负责教学楼教学用房和教师办公室的室内卫生管理工作。

6、负责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和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7、负责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劳动,并做好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工作。 8、负责卫生监督岗的指导和管理。 9、每天加强晨检,发现学生缺课,及时与家长联系,确认学生缺课原因并向医务室汇报。 10、一旦发现班级内有传染病发生,及时向学校汇报,并与家长联系,做好教室消毒工作。 11、每天到校后提醒学生开窗通风。 12、加强卫生知识的宣传教育。 13、每天检查食堂卫生情况。 14、每天检查采购食品安全。 15、确保食品加工卫生环境管理。 16、加强饮食环境卫生。

领导班子成员调研制度

潜江市建筑设计院领导班子成员调研制度 为了在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中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进一步夯实单位发展基础,保障全院中心工作、重点工作顺利完成,促进设计院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单位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基本要求 院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要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和干部群众,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活动,拓宽工作思路,解决问题矛盾。 二、调研内容 调查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工作内容展开: 1、本单位党的建设工作; 2、本单位发展规划及重点领域发展计划; 3、本单位党支部决策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 4、本单位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5、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下达的调研工作任务; 6、促进本单位更好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及措施。 三、调研类型 1、工作调研。院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经常到管理科室及生产经营单位和群众中调研,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解决具体问题,化解各类矛盾,推动工作进展。 2、命题调研。围绕单位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工作。

院办公室负责在年初收集制定调研计划,确定调研选题,明确责任领导,经院党支部会或行政办公会研究通过后正式实施。 五、调研课题的选题确定 1、上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下达的调研课题; 2、院党支部会围绕单位中心工作、重点工作议定的调研选题; 3、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充分酝酿思考后拟定的选题; 4、召开全院调研工作会议,从院属单位和机关各科室收集调研价值较高的选题。 六、调研方式 1、走访调研。结合调研选题,深入基层、走访群众,了解相关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 2、座谈调研。召开一定层次规模的座谈会,广泛听取各类人员的意见建议,启发思路,明确方向; 3、延伸调研。结合调研选题内容,到外地、外单位了解相关情况; 4、文字调研。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查阅资料,做深度调研思考; 5、其他各种有利于了解情况、拓宽思路的方式方法。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和联系

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区别和联系 摘要:未接触管理学之前一直认为领导者和管理者是一样的,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课外阅读之后,发现二者其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关键词:领导者、管理者、联系、区别。 关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争论由来已久,一直以来在工作中二者常常被混淆。在未接触管理学时我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但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我越发对这个问题感到好奇,通过查阅资料,发现二者其实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概念: 领导者:领导者是一种社会角色,特指领导活动的行为主体,即能实现领导过程的人。 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担负管理职能的人,即负担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①]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处的职位和组织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而以自身影响力和魅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②] 二、联系: 领导者和管理者都是在组织中拥有权力的个体,在组织中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们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组织发展,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只有二者无间合作才能使组织更好的发展,“理想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同时就是领导者”。[③] 三、区别: 对于领导和管理的区别,约翰.科特是这样说的:“领导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构建一个远景和策略的,是用来协调、拟定策略和协调相关人士的,他要排除障碍,要提升员工的能力,以实现远景。什么是管理?管理不仅仅是上面的这些东西,管理是运用计划、预算、组织、人事、控制以及问题来解决、维持既有的体系。”[④]领导者和管理者有着如下区别:1、在工作范围方面:首先从领导者方面来说,领导者提供的是方向性的东西,需要从宏观上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为组织制定长期规划,而且要时刻思考如何打破固有秩序,不断

围绕提高发展能力目标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围绕提高发展能力目标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围绕提高发展能力目标不断优化领导班子结构 近年来,根据新时期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科左后旗委紧紧围绕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发展能力,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采取有力措施,合理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强化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目前,旗直科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为44.1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8.1%,36--45岁的占47.6%,46岁以上的占44.1%。苏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40.8岁,其中,35岁以下的占15.6%,36--45岁的占63.3%,46岁以上的占20.9%。中青年干部已成为全旗各级党政领导班子的主体,基本实现了合理的年龄梯次配备。二是科级领导班子中的民族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比例有了较大提高。在旗直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干部占66.3%;在苏木乡镇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和党外干部分别占86.9%、9.8%、1.3%。三是科级领导班子的文化素质有明显提高。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1.8%。专业搭配日趋合理,农牧林水、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领导干部所占比例由32.1%提高到43.7%.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 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区域性的“近亲繁殖”现象。目前,“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由于

物质利益因素的影响,干部派不进、调不出的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因此导致领导班子由成长环境、工作经历相同或相近的领导干部个体组成。二是重学历、轻需求的倾向。一些单位部门往往强调领导班子个体成员学历和文凭的提升,忽视了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和地区发展的实际需求,没有充分考虑每个班子成员的知识、专业结构在领导班子整体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三是封闭的管理体制的障碍。开放型、多元化的人才需求趋势与现行的干部管理体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体现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由于地方和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并基于干部身份、级别、地域、待遇等诸多限制,干部难以实现流动,局限了选人用人视野。四是战略性的人才储备机制尚未健全。近年来,各级领导班子对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十分重视,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但是,从备用结合的实际看,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脱节和某些不适应的现象。 这些方面的问题即包括观念上的也有机制上的问题。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旗委从全局出发,大胆改革干部选任工作机制,创建干部成长的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发展平台。旗委组织部坚持按照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标准,合理优化领导班子群体结构,努力建设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充分发挥领导班子最佳整体效能,为推进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和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主要做法

管理者有三种根本不同的职能

为什么领导者的自身素质问题会引起管理者的普遍重视管理者有三种根本不同的职能:一是保全企业;二是在企业发展偏离预想轨道时进行调控;三是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这些都有赖于领导人的个人素质。领导的核心内容是改变企业关于理想业绩的概念。领导能力的强弱,可以由这些概念改变的频率来衡量;领导质量的高低,则可以在选择新概念中所表现出的智慧来反映。在变革速度和领导地位的稳固之间必然要做出妥协,如何选择正是对领导技巧好坏的初步考验。 管理和领导并不相同。管理职能在于管理企业应该做的事情,而领导职能则在於激励企业去做应该做的工作。一般而言,这两种职能互相联系和渗透,甚至连管理者(领导人)自己也很难认识到其间的区别。然而,在强有力的管理者领导人组合中,两者的差异会清楚地呈现出来,因在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和保持连续的领导地位之间,明显需要妥协。 无论是良好的管理还是强有力的领导都需要有明确的目标。良好的管理企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而高超的领导才能则会迅速地让企业认同这一目标,并激励企业去努力实现。 在企业中,强有力的优秀领导人应做到以下几点: 1、企业对其领导才能心悦诚服,完全接受; 2、在企业所及范围内,确定企业的目标、目的和行标准; 3、在企业中引入他们个人制定的目标,并促使企业接受和认同这一目标。他们在企业中引入目标的频率与企业对其领导能力的认同度应尽量一致。企业对领导能力的认同需要一个过程,所以新的管理人员在企业中不应急于求成,除非碰到紧急情况。在紧急情况下,如果管理者还想继续维持领导地位,就不能优柔寡断; 4、在必要时改变企业内部的关系,新目标获得企业的认同、进而得以实现创造条件。 以上面几点作标准和尺度,我们可以衡量不同类型管理人员的优点和不足。有些管理者未能跨越一个障碍,来成企业共同认可的领导人。他们只可拥有管理者的称号,却不能成真正的领导人。企业抵制他们带来的任何变革。没有人会主动告诉他们什东西,除非他们自己去问。下属们会认“老板什都不懂”。 领导人在领导一个群体之前,必须首先属于这个群体。他应比群体的其他任何成员都更遵守已经群体所接受的理念和行标准。做不到这一点,那无论有多大的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强化管理职责,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省学校安全管理办法》、《省教育厅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程》、《达州市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程》、《县教育局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工作规程。 第二条 县职业技术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安全领导小组”)是学校安全工作领导机构,实行校长总负责,副校长分管负责,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综合协调、督促和检查,各处室(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具体负责落实的管理责任体制和运行机制,全校实行“谁主管,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具体落实“管业务必须管业务范围内安全工作”的“一岗双责”要求。 第三条 全校教职员工必须不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熟悉并掌握学校安全工作政策和安全工作知识,自觉把确保安全的要求融入教学和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之中。

第四条 学校安全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落实上级机关关于安全教育、培训、治理、整改等方面的文件、会议等精神。 (二)负责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全并落实安全管理制度; (三)编制学校安全工作发展规划年度计划,部署学校安全工作; (四)定期召开安全形势分析会,对学校安全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总结、研究和形势预测,制定校园安全预案; (五)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建立安全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六)负责学校教职员工的教育、培训,组织师生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实效; (七)其他涉及学校安全的工作。 第五条 安全领导小组成员由校级领导和各处室(部门)、各年级组负责人组成。 (一)校长为组长; (二)书记、副校长为副组长(分管安全工作副校长为第一副组长); (三)成员有:行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

领导班子例会制度

领导班子例会制度 为了规范管理,促进我校各项工作有序协调进行,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决策、指挥、协调”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切实加强学校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增强对工作的指导性何时效性。经学校研究决定,制定我校领导班子例会制度。 一、会议准备 1、领导班子例会由校长主持召开。如果校长出差,则由校长指定一名班子成员主持会议。 2、会议时间为每周一上午第一节课。 3、会议地点:校长办公室。 4、参会人员为中层以上领导。根据会议需要,有关人员可列席参加。因故不能参加会议者,需在会前直接向校长请假。 5、各部门负责人将上周本部门工作情况进行简要总结。总结时主要按计划内工作完成情况、计划外工作完成情况、亮点工作、存在问题四个方面做好汇报提纲或发言准备。 6、对需要在领导班子例会上讨论的议题,应提前向校长做好汇报并提供相应的材料,并由办公室负责提前通知有关人员。 7、领导班子例会的议题,有关人员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做到要研究的问题政策依据清楚,情况明了,建议思路具体、清晰。 二、会议内容 1、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确定贯彻落实措施。 2、讨论决定有关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规定,计划及重大工作部署。 3、各部门汇报工作,发言时间不超过5分钟。 4、讨论决定有关需要集中研究的问题、通报情况、协调行政管理中发现的问题。 5、校长总结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6、重大决策领导班子成员举手通过。 7、对存在问题进行自查、自究或互查、互究。 三、会议落实 1、领导班子例会的决策事项,由相关负责领导进行整理贯彻落实。 2、所有制度、办法等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实施,解释权归领导班子。遇特殊情况或未尽事宜校长有权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后作出处理、决定和修订。执行过程接受全体教职工监督。 3、校长负责各部门工作的督办和信息反馈工作。 四、会议保密 领导班子例会研究讨论的事项无论大小,凡未明确要求或尚未形成的事项,参加会议人员及列席人员应遵守保密纪律,不得外传泄露,一经发现给予严肃批评。造成不稳定、不团结因素的,追究其责任并上报上级部门。

论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联系与区别

论领导与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进一阶段,按照市公司的整体安排,我们接受了有关“创新思维与领导力”方面的学习,日常在一些刊物上也有看到有专门的文章论及,领导科学与管理科学的联系与区别,但未能深切的领会其中深刻内涵。通过近一阶段的系统化的学习,我对这一概念有了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通过学习我感到,领导与管理是两门似曾相识但内质不同的学问。就“似曾相识”而言,它们都是针对人与人、人与事、人与物关系而言的。但这两门学问在内质上有显见的不同。 第一,基本矛盾不同。基本矛盾或者说根本矛盾,是学科区分的依据。基本矛盾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学科。反过来说,不同学科解决的是不同的基本矛盾。分析管理科学和领导科学中的矛盾要从它们构成的基本要素——一般环境(客观环境)、特殊环境、组织、群体、个人的矛盾出发。其中,组织与特殊环境,组织与个人的矛盾更为突出。在管理科学中,组织与个人的矛盾,就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它是基本矛盾。这就决定了管理科学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和矛盾运动是管理科学要研究的主线。管理者用其所具有的权力,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职能和决策手段,驱使、支配、调动被管理者的行为、资源、力量。有条件地达到管理者的目的,实现管理者的目标。在领导科学中,领导者与作为被领导者的人民群众,是同甘苦共患难的同志、战友、兄弟和朋友,如同鱼与水、水与舟的关系。尽管他们之间

在目标展开、实现方式、模式、方针、政策上有可能产生分歧,甚至是尖锐的分歧,但领导者与主体是人民群众的被领导者并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两者之间的矛盾,只能退位居后而不是基本矛盾,不能成为领导科学研究的主线。他们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即共同的理想、志向、目标与现实的矛盾,或者说是与未尽事业间的矛盾才是基本矛盾。因此,领导者在率领、引导人民群众为实现目标的奋斗中,只能用无条件的影响、服务,而不是强制、驱使,用创新、创造而不是过时的经验、方法来实现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目标——进步和发展。被管理者是管理者的“打工仔”,而领导者是被领导者的“打工仔”,这就是管理者与领导者的形象区别。 第二,本质不同。管理和领导的本质,是指它们本身固有的,决定其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管理的本质是变动活动,是人、组织、物质、信息、资源等的获取、传输、交流、调节、控制的活动,主要解决相对静止状态下的近期或者眼下的问题,重点是效益、效率的提高。领导的本质是变革活动,是为使社会获得充分的进步和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解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足的矛盾,或者说是解决生产力落后的问题。领导的关键是领导者必须要有开拓精神、改革精神;创造精神。创新是领导活动的实质。管理的“物理”特性与领导的“化学”特性,是有本质不同的。 第三,功能不同。功能是属性、职能、功用、作用、效能等的综合,它实现价值又表现价值。管理与领导的功能是不同的,但又是相互连接

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中滩学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工作制度为了全面落实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在我校廉政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作用,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机制,特成立中滩学校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 一、领导小组组成 组长:王荣辉 副组长:李斌曹建局余宗琴 成员:成员:张明鹏谭小龙刘勇唐宏陈凤鸣谭俊莲陆晓燕李胜文 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校党支部 办公室主任:李胜文 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及成员主要工作职责 (一)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对学校党风廉政建设负领导责任。其主要职责: 1、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和布署,制定年度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计划、任务分解意见和有关工作制度,提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2、履行监督职责,对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3、分析全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状况和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思想动态,针对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4、向县局党委报告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情况。 (二)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对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负总责。根据上级党委的总体工作部署,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组织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督促检查领导小组履行职责。 (三)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成员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和领导小组工作部署,提出落实责任、完成任务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三、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是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起草全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提出具体的实施意见和建议; 建立校级领导干部的廉政档案;开展调查研究,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办法;对本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综合指导;定期向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和党委汇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开展情况。 四、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会议 (一)领导小组会议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一般由组长召集和主持。遇有特殊情况,可由组长委托副组长召集和主持。 (二)会议议题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重点工作和形势任务的需要提出,呈副组长、组长批准后通知召开领导小组会议。 (三)提请领导小组会议的议题,经副组长、组长审定后,由领导小

班子任期目标责任书

2012-2014年农村党支部 任 期 目 标 承 诺 书 中共满城镇委员会 满城镇人民政府

农村党支部2012-2014年任期目标承诺书为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认真落实省、市、县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创先争优活动,强化“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逐步实现农村干部规范化管理,不断提升全镇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按照县委要求,结合镇村实际,镇党委、政府与各村 党支部书记签定2012-2014年任期目标承诺书。 一、任期承诺目标 (一)共性目标 1、加强村级班子建设。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村党员大会决议,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围绕市委“建、选、育、管”和县委“九个提高”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农村“一制三化”和“一定三有”工作机制,“两委”班子及配套组织健全,关系协调,作用发挥突出,建立一支数量充足、高素质的农村后备干部人才队伍;深化“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年”活动,实施“三项工程”(新农村建设“领头雁工程”、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党员“双育工程”),落实“双层双向”述职制度,充分发挥村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 2、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结合“双育工程”(党性教育和能力教育),组织开展“四学三提高”活动,通过学党章、学理论、学政策、学科技,提高党性意识、提高致富本领、提高带富能力;深化“在职党员依岗承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构建融党员教育、服务、管理于一体的“双服务双评议”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做好流动党员、年老特困党员管理和帮扶工作。 3、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严格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落实“九项”制度,严把发展程序,每年至少发展一名新党员,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建立保持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严格排查、突出解决,避免两年以上不发展党员和五年以上不发展妇女党员问题。 4、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加大对不达标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加强管理使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抓好综合利用,发挥好“三个阵地”作用;加强资产管理,防止集体资产流失。 5、坚持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要求,对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要坚持程序,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坚决杜绝“一言堂”和少数人说了算;严格落实党务公开制度,坚持公正、公开、透明。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落实“零招待”制度,做到依法行政、率先垂范,杜绝私事公办和以权谋私等现象。 7、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倡导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服务群众;定期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8、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协助镇做好计划生育全程优质服务工作,年度计生考核达标。 9、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有关农村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依法打击“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健全“三位一体”调解体系,搞好矛盾纠纷排调,确保不出现集体访、越级访和重大治安及刑事案件。 10、在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比、学、赶、超”活动,在不同领域、各个层面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个个争先,为建设和谐满城镇作贡献。

浅谈领导与管理 案例

领导与管理的关系 到领导也管理的关系,我们首先必须要了解什么是领导,什么又是管理。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分析它们两者之间的关系。 所谓领导,就是一种说服别人热诚地追求已经确定目标的能力,是影响和支持他人为了达到目标而富有热情工作的过程。在帮助个体或群体确认目标以及激励和协助他们达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领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领导者的角色是确立方向,以为领导人是企业、单位、团体当中最先展望未来,最先传播蓝图的人。领导就是将潜力变为现实的催化剂。在所有情况下,领导的根本任务是发现、发展、发挥和丰富组织和组织成员中存在的潜力。领导注重领导者对人的影响和引导,重视人的需要、情感、兴趣、人际关系的社会属性,强调柔性。领导是一种必须依靠下属才能将决策方案转化为现实成果的社会活动。 那么什么是管理呢?管理师靠组织和人员配置来完成已经制定的计划,建立一个组织机构和一系列工作程序来达到计划要求,为每一份工作配上合适的人选,并把计划传达给他们,确立各自的职责,以及建立相互制约的结构来监督实施情况。管理师通过调控和解决问题来保证计划的完成,把运行结果和计划进行详细的对比,最后总结。 从传统理论上讲,管理者的职责无非是计划、组织、协调、人事、控制,管理者的工作就是通过"管理"所属员工实现组织目标。但更多的实践证明,管理者的成功关键在于"领导"。以人为本,激励士气,营造氛围,以有效实现组织和员工双赢的目标,这才是管理者应担当的角色。

举个简单的例子,讲的是《财富人生》节目采访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的一个视频,当时里面就涉及到了许多关于一个领导者,管理者所作出的各种决定。其中,我影响非常深刻的是里面讲到,当年万科集团改造扩股的时候,作为当时总经理的王石完全有机会拿到万科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公司股份,成为毫无疑问的最大股东,但最后他没有这样做。他说他爱钱,但他这样做的决定是为了万科将来的发展,是从长远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他最后把他本来可以拥有的股份变成了公司员工控股,使企业有了更好的发展。这样的企业管理者,才是一个优秀的领导,可以引导企业走向成功的领导。 再比如,另一个事例,讲的是当时任微软中国总裁的唐骏,同样是《财富人生》节目,里面讲述了唐骏怎样一步步的走向成功。而在这个过程中,他说,在他被任命为微软公司中国总裁之前的三年多时间里他曾有四次机会到当时微软美国总部的高层任职,而且都比中国总裁的职务要高,但他没有答应,这是一个领带者在他成功道路上对自我成长做出的决定,毫无疑问,这样的决定是正确的。这使他在离开微软之后,在中国打下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另一方面,也提到了他作为一个管理者,领导者,对公司基层员工也是关怀备至,这一点,是一般的管理领导者无法做到的,更何况,微软是这么大一个企业。 由此可见,要作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领导企业或团体走向成功,领导和管理是分不开的,可以说,领导是高层次的管理,管理师低层次的领导,领导中有管理,管理中有领导,领导是柔性的管理,管理师刚性的领导。随着社会化生产,领导是从管理中分化出来,领导活动和管理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有着较强的复合性相容性。只有有理的管理与有力的领导结合起来,才能带来满意的效果。

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及工作制度

精神文明、考核小组 为了进一步加强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全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进一步推动和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经研究决定,成立新一届精神文明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 成员:

精神文明考核小组主要职责 一、负责建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规章制度,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二、负责审议精神文明建设的年度工作计划; 三、负责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活动的统一组织实施; 四、负责审议决定对本科室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责任科室和责任人的表彰、奖励或处罚。 领导小组成员责任分工: 组长:对本科室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总责。主持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活动,领导科室成员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 成员:参与研定本科室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工作计划及有关活动。结合在本科室的岗位职责,按照本科室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考核指标,做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计划的实施和各项任务的完成。

精神文明考核制度 一、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把两个文明做为统一的奋斗目标,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形成严格监管、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的管理机制。 三、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制度和规范,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运行轨道,各项制度要落实到位。 四、做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认真履行组织、协调、监督的职能。 五、建立精神文明建设保障机制,落实精神文明教育活动阵地建设的投入,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精神文明分工负责制度 一、建立精神文明建设责任制和分工负责制,明确分工、明确任务、明确责任、明确奖惩。 二、组长总揽精神文明建设的全局工作,搞好总体决策、组织、指挥、落实工作;小组成员负责职责范围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负责落实。 三、领导小组是精神文明建设领导组织的办事机构,主要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并抓好具体任务的贯彻落实。

领导与管理者的区别

以下我们从几个方面去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 一、概念: 领导者:领导者是一种社会角色,特指领导活动的行为主体,即能实现领导过程的人。 管理者:“管理者是指在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担负管理职能的人,即负担对他人的工作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工作,以期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管理者是被任命的,他们拥有合法的权力进行奖励和处罚,其影响力来自于他们所处的职位和组织所赋予的正式权力,领导者则可以是任命的,也可以是从一个群体中产生出来的,领导者可以不运用正式权力而以自身影响力和魅力来影响他人的活动。” 二、联系: 领导者和管理者都是在组织中拥有权力的个体,在组织中处在举足轻重的位置,他们工作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组织发展,他们的工作对组织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二者之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只有二者无间合作才能使组织更好的发展,“理想情况下,管理者应该同时就是领导者”。 三、区别: 对于领导和管理的区别,约翰.科特是这样说的:“领导是用来做什么的?是用来构建一个远景和策略的,是用来协调、拟定策略和协调相关人士的,他要排除障碍,要提升员工的能力,以实现远景。什么是管理?管理不仅仅是上面的这些东西,管理是运用计划、预算、组织、人事、控制以及问题来解决、维持既有的体系。” 领导者和管理者有着如下区别: 1、在工作范围方面:首先从领导者方面来说,领导者提供的是方向性的东西,需要从宏观上把握组织的发展方向,为组织制定长期规划,而且要时刻思考如何打破固有秩序,不断创新,通过进行创新型活动来进行组织变革。领导者要解决的是本组织发展中的根本性问题,同时还要对组织的未来进行一定程度的预见,总的来说,其工作要具有概括性、创新性、前瞻性。其次从管理者方面来说,管理者要做的是具体化的东西,需要在已有规划指导下做好细部工作,为组织日常工作做出贡献,管理者要研究的不是变革,而是如何维持目前良好状态并使之稳定保持,因此有时管理者会进行一些重复性的工作,管理者对待问题不需要过分追本溯源,他们要做的是将已出现的问题很好的解决,总体来说,其工作具有具体性、重复性、现实性。 2、在自身素质方面,不同的工作也对他们提出了不同的素质要求。 (1) 就像许多文章中提到的那样,领导者在活动中主要运用的是个人魅力,好的领导者用个人魅力影响其下属,使他们愿意去听从领导者,愿意遵照领导者说的去做,而管理者似乎更倾向于运用组织上赋予的权力去做事,管理者用权力树立威严,让下级“惧怕”,不得不听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