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2018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 - -

2018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

1、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试作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2、如图所示的AB、CD是同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用作图方法确定发光点S的位置.

3、如图所示,光射在水面上,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

1. 2. 3.

4、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S在平面镜MN中的像,若S发出的一条光线SO 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在图中找出发光点S的位置,并完成光路.

5、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保留作图辅助线)

6、画出下图中从A点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B的光线.

4. 5. 6.

7、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请你在图中画出光的实际传播路径.

8、作图题:一条光线照射到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这条光线经水面折射后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7.8.

9、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画出适当的类型的透镜.

10、如图所示,已知凸透镜的一条折射光线和一条入射光线,请你对应画出它们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11、如图所示,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与平静水面重合,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画出图中光线在凸透镜左侧的入射光线以及图中光线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9. 10. 11.

12、如图所示,a、b分别为一束入射光线和一束出射光线.请画出a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和与b对应的入射光线.

13、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12.13.

14、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L的焦点,OO′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B为射向凸透镜且过焦点的光线,在凸透镜的右侧有一平面镜MN和主光轴OO′成45°,请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完整光路图.

15、画出图中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A所受的重力G和它对斜面的压力F 的示意图.

16、图甲所示是一吊灯悬挂在天花板上,其中O点为灯的重心,请画出吊灯所受的拉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4. 15. 16

17、一块重为10N的砖被F=50N的压力压在竖直的墙壁上处于静止,如图所示,请你画出这块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压力F除外).

18、如图所示,小球悬浮在水中,请在图中画出小球所受浮力和重力的示意图.

19、如图所示,乒乓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画出乒乓球受到的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

. - -

17.18. 19.

20、如图所示为钓鱼竿钓鱼的示意图,O为支点,画出F1、F2的力臂L1和L2.

21、如图所示,在杠杆AB 上挂了一个重为G 的物体,为使杠杆在图中的位置静止。请在杠杆上画出最小的动力F 和它的方向。

22、在图中,请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作出拔钉子时所用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和它的动力臂L1.

20.21. 22.

23、(1)画出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2)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作出使杠杆平衡最小的力F.

23.

24、如图所示,活塞式抽水机AOB部分可视为杠杆,O为支点,当与连杆相连的B点向上运动时,画出作用在手柄A点的最小动力F1及动力臂L1和B点所受的阻力F2.

25、如图所示是小明使用一杆秤称物体质量的情境.请画出秤砣绳对秤杆拉力F1的力臂L1和秤钩对秤杆的拉力F2的示意图.

24.25.

26、如图所示,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请画出滑轮组绳子的绕法.

27、请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28、按要求连接滑轮组.

26. 27. 28.

29、图中,站在地面上的小华借助滑轮组匀速提升重物,请画出最省力的绕线方法.

30、如图所示,某人站在A处用一根绳子和两个滑轮提起物体B,画出最省力的绕线

29.30.

31、如图所示,插座和电灯(带开关)是组成家庭电路的常用器件,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各器件正确连入电路中:

31.

32、在图中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

33、将图中的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在方框完成),要求:

(1)电路能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2)使小磁针静止时如图.

34、如下右图,根据图电螺旋管的N极,请标出磁感线的方向和小磁针的N极,并在括号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 - -

32. 33. 34.

3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请根据图甲电路图,连接好图乙实物电路.

35.

36、试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画出它的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S1、S2、S3、L1、L2。

36.

2018年中考物理作图题专题训练(解析及答案)1、【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本题有两种作法:

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

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

【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CA、DB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C、SD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第二种作法:先过C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在法线左侧指向入射点画出入射光线,注意反射角要等于入射角,同理画出反射光线DB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S 的位置,如图所示:

1.

2、【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首先要知道光的反射定律的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其次能根据反射定律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确定交点为发光点S的位置.

【解答】解:过两个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两条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入射光线,交点为发光点S所在的位置.

如图所示:

3、【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 - -

【分析】根据光线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解答】解:过入射光线和水面的交点作一条垂直于水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另一侧,可作出反射光线,并且标出反射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

4、【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首先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画出入射光线SO.

【解答】解:作出像点S′的物点S,连接PS′,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O,再连接SO,画上箭头,如下图所示:

2. 3. 4.

5、【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

【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6、【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反射光线就像是从像点发出的一样,所以我们可以先找到发光点的像,连接像点与B点即可找到经过B点的反射光线.

【解答】解:作发光点A在平面镜中的像A′.连接A′B,A′B与镜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由

入射点指向B的射线为反射光线.连接A点与入射点,由A点指向入射点的线段即为入射光线.故答案为:

5. 6.

7、【考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1)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并且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2)根据入射光线、折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确定折射光线的方向.

【解答】解:

过入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画出反射光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8.(1)由题意可知,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根据光的折射定律可知,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画出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画出了入射光线,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据此画出反射光线;如

图所示:

7. 8.

9、【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 - -

【分析】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判断出光线是会聚的还是发散的,来确定透镜的类型.

【解答】解:由给出的光线可知,原本向中间会聚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得平行不再会聚,故虚线框是凹透镜.

,如下图所示:

10、【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11、【考点】透镜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1)根据折射光线的特点,可以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2)折射与入射的关系: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以确定该条折射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故画图如下

(2)过入射点垂直界面作出法线,根据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9. 10. 11.

12、【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解答】解: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13、【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的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

【解答】解: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

(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12. 13.

14、【考点】透镜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分析】①平面镜和凸透镜的关系是:平面镜和主光轴相交45°角放置,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与主光轴平行;

②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③对于平面镜: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折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5度角;

根据以上容和图示完成光路图.

【解答】解: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折射光线与平面镜成45度角射到平面镜上,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15、【考点】重力示意图;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 - -

【分析】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因此根据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过物体的重心表示出重力的方向即可;

压力是接触面受到的力,因此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即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然后根据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面,并过压力作用点表示出压力的方向即可.

【解答】解:过物体重心画带箭头的线段,方向竖直向下,符号为G;

在斜面上选取物体与接触面的中点为压力的作用点,过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带箭头的线段,符号为F;如图所示:

16.【解析】

14. 15. 16.

17、解:物体受到人为的压力水平向右,墙的支持力水平向左,重力竖直向下,摩擦力竖直向上,如图所示.在这几个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水平方向上压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竖直方向上重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

18、【考点】力的示意图.

【分析】根据小球悬浮在水中,则可判断小球受到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大小等于重力,作用点在小球重心上作图即可.

【解答】解:小球悬浮在水中,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

物体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作出重力的示意图,因为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作图时两条线段长度要相等如下图所示:

19、解:乒乓球所受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从重心开始竖直向上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出浮力,并标出F浮;

乒乓球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方向相等,作用点都在重心,同理做出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点评】作力的示意图,要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大小,箭头表示力的方向,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注意相等的力要画一样长.

【解析】小球静止时受到平衡力,所以小球所受的浮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两个力作用点都是小球的重心,力的大小相等,如上图所示。

17. 18. 19.

20、【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力臂的概念,知道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解答】解:已知支点O,从支点向F

1的作用线作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即为动力臂L

1

;从

支点向阻力F

2作用线作用线作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即为阻力臂L

2

.如图所示:

21、【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力臂的画法.

【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

=F

2

L

2

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

OB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

【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

1 L l

1

=F

2

L

2

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

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B作为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垂直于OB向上,如下图所示:

. - - 22、【考点】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力臂的画法.

【分析】由杠杆的平衡条件F

1L

1

=F

2

L

2

可知,当动力臂最大时,动力最小,即最省力.连接支

点和力的作用点A即是最大动力臂,当作用力与之垂直时,作用力最小.

【解答】解:由杠杆平衡条件F

1 L l

1

=F

2

L

2

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

动力越小;图中支点在O点,因此OA作为动力臂最长,动力最小,由图知动力的方向应该向右上,如下图所示:

20. 21. 22.

23、【考点】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分析】(1)已知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方向,根据力臂的画法,过支点作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即动力臂和阻力臂.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解答】解:(1)延长动力作用线,过支点O分别作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段,

即L

1和L

2

.如图所示:

(2)由杠杆平衡条件:F

1L

1

=F

2

L

2

可知在阻力跟阻力臂的乘积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越小.

连接OB即为最长动力臂,作OB的垂线即为最小力F,方向向斜下方.如图所示:

23.

24、如下图所示

【考点定位】力臂的画法25、【考点】力臂的画法.

【分析】(1)秤钩对秤杆的拉力F

2的作用点在秤杆上,方向竖直向下,过拉力F

2

的作用点

表示出拉力的方向;

(2)已知支点和动力的方向,根据力臂的定义过支点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段.

【解答】解:

(1)秤钩对秤杆的拉力F

2

的作用点在秤杆上,方向竖直向下,过拉力作用点作竖直向下的

力F

2

(2)反向延长秤砣绳对秤杆拉力F

1得到动力作用线,然后过支点O作F

1

作用线的垂线段,

即动力臂L

1

,如下图所示:

24. 25.

26、27、【考点】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分析】滑轮组绳子的绕法有两种:

一是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向上绕到定滑轮上,依次反复绕,这种绕法有偶数段绳子承担物重;

. - -

二是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然后再绕过上面的定滑轮再向下,依次反复绕,这种绕法有奇数段绳子承担物重.

【解答】解:对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绕线方法有两股和三股两种,两种方法都达到了省力的目的,但拉力的方向不同,有三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上;有两股绕线的方法拉力方向向下,根据题意要用向下的力提升重物可知,是有两股绕线的这种方法.如图所示:

28、(1)F=G,所以绳子的股数为n=2,绳子固定在定滑轮上,绕制如下图:

(2)F=G,所以绳子的股数为n=3,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绕制如下图: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滑轮组承担物重绳子股数,假设有n股绳子在拉重物,若n为奇数,则绳子是系在动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绕;若n为偶数,则绳子是系在定滑轮的挂钩上开始绕.

.

26. 27 28.

29、解:要使滑轮组最省力,需要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最多,所以要从动滑轮绕起.

故答案为:

30、解:如图,用3段绳子承担物重,绳端拉力向上.

29. 30.

31、【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分析】(1)灯泡的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

(2)三孔插座的接法: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解答】解:首先辨别上面三根线地线、火线、零线.

(1)灯泡接法:火线进入开关,再进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入灯泡的螺旋套,这样在断开开关能切断火线,接触灯泡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既能控制灯泡,又能更安全.(2)安装安全用电原则,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

如下图所示:

31.

. - -

32、

33、34、

3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请根据图甲电路图,连接好图乙实物电路.

35.

36、试根据实物图在虚线框画出它的电路图,并在图上标出S1、S2、S3、L1、L2。

【分析】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时,可以根据电流流向法进行连接,先从电源的正极出发依次串联电路元件最多的支路,再把并联的部分串联到相应的位置即可.

【解答】解:根据电流流向法,先从正极出发依次串联开关S

3、灯泡L

2

开关S

2

回到负极,

把开关S

1和灯泡L

1

的串联后并联在L

2

和S

2

的两端,如下图所示:

3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