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正午太阳高度

2021届高三地理微专题复习训练——正午太阳高度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赵先生居住在某县城(40°N)乐康小区乙楼(见下图),甲、乙两楼各18层,每层3 m,两栋楼的间隔为38 m。读图完成1~2题。

1. 赵先生发现每年立冬(每年11月7日或8日)这一天正午,甲楼的影子恰好遮挡住自己住房的窗户,则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被甲楼的影子遮挡的时间大约持续

A. 1个月

B. 2个月

C. 3个月

D. 4个月

17. 魏先生拟在乙楼购买一套住房,为保证住房全年采光充分,最低应选择

A. 12层

B. 13层

C. 14层

D. 15层

【答案】1. C 2. B

【解析】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 赵先生所在的县城位于北半球,冬至这一天正午的物体影子最长,然后逐渐缩短。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判断,从立冬到冬至大约一个半月,此时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会被甲楼的影子遮挡,相对应的,冬至过后仍会有约一个半月的时间被遮挡,因此赵先生的住房正午时被甲楼影子遮挡的时间大约持续3个月。故选C。

2. 北半球冬至日正午楼影最长,如果冬至日正午甲楼的影子不能到达魏先生所购住房的窗户,即可保证全年采光充分。冬至日时,该小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40°)≈26.5°。当甲楼某层至楼顶的高度所产生的影长恰小于楼间距(38 m)时,该层即为魏先生在乙楼欲购住房的最低楼层。假设所产生的影长恰好等于楼间距的甲楼某处至楼顶的高度为h,则h=38 m×tan 26.5°≈38 m×0.5=19 m,每层楼的高度为3 m,则19 m跨越了6层楼多(不足7层),从楼顶向下数7层,为12层,该层有部分高度在冬至日正午可被遮挡,则13层为能保证全年采光充分的最低楼层。故选B。

武汉(30°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

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完成3~4题。

3. 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

A. 23°26′

B. 36°34′

C. 53°26′

D. 66°34′

4.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

A. 23°26′

B. 30°

C. 46°52′

D. 60°

【答案】3. C 4.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相关计算。

3. 由图可知,热水器受热最多的条件是集热板与太阳光线的夹角为90度(垂直);故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则为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余角。而冬至日武汉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90°-(23°26′+30°);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就等于30°+23°26′=53°26′。故C项正确。

4. 由上题分析可知,某地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大小等于当地距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距离,而太阳直射点的年纬度变化范围是46°52′;故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46°52′。故C项正确。

某太阳能设备生产公司,测试新研发的“追日型”太阳能发电设备.聚热板可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旋转,使聚热板始终正对太阳,从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据图回答5~7题.

5.为更好的开发销售市场,对主要销售目标城市进行测试,下列城市不适合作为测试地的城市是A.海口B.上海C.成都D.乌鲁木齐

6.在各城市中,经一年测试,下列测试结论正确的是A.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大

B.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越小

C.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大

D.纬度越高的城市,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小

【答案】5. D 6. C

【解析】

5. 由材料分析可知,该设备主要是增加太阳能的利用率,测试的场地多为主要的销售市场,即多为能源缺乏、且需求量较大的城市.乌鲁木齐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由于需求量较小,不是主要的消费市场,因此不适合作为测试地.故选D.

6. 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太阳能设备为“追日型”,聚热板的水平方向转动主要与太阳的转动有关系,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太阳在天空中划过的弧度变化越大,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大;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太阳在天空中划过的弧度越小,水平旋转角度的年度化幅度越小,C正确.故选C。

武汉某建筑采用大玻璃幕墙的设计方案。为达到最佳遮阳和采光效果,设计师把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建筑物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巧妙结合起来,如下图所示。这种设计既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也可以极大地减少玻璃幕墙的日射负荷,具有很好的节能性。读图,回答7~8题。

7.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中,该地

A.昼长逐渐增加B.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

C.月均温不断降低D.月均降水量不断减少

8.为达到最佳遮阳效果,随纬度的变化需调节玻璃幕墙高度和屋檐外延长度。若玻璃幕墙高度不变,在我国北方地区,随着纬度升高,屋檐外延长度应

A.变长B.变短C.先变长后变短D.先变短后变长

【答案】7.B 8.A

7. 一年内,正午室内太阳直接照射面积由最小到最大的变化过程,即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武汉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由最大变为最小,即时间由夏至日经秋分日到冬至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武汉昼长逐渐减小,正午太阳高度不断降低,月均温先升高后降低,月均降水量呈波动减少趋势。

8. 纬度越高,其正午太阳高度越小,要使屋檐外延能挡住进入房间的光线,应加长屋檐外延长度。

房地产开发是城市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下图为住宅区楼间距与太阳高度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 为了使我国北方住宅区一楼正午也终年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

A.夏至日

B.春分日

C.冬至日

D.秋分日

10. 我国南方住宅区的楼间距,理论上比北方的要小,原因是

A.南方地势平坦

B.南方气候更温暖潮湿

C.南方的白昼时间比北方长

D.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北方大

【答案】9. C 10. D

【解析】

9. 我国北方住宅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住宅楼的影子较短,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住宅楼的影子最长,为了使住宅区的一楼正午始终有阳光照射,最好的观察日期是冬至日,故C项正确,A、B、D项排除。

10.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影子越长,楼间距越大;我国南方地区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比较大,影子较短,所以住宅区的楼间距比北方要小,故D项正确;楼间距大小与地势起伏无关,故A 项错误;楼间距大小与气候无关,与昼夜长短无关,故B、C项错误。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也是杰出的天文学家,曾利用正午影长率(正午时影长与物体高度的比值)精确地推算出冬至的日期和时刻。下图为我国某地正午影长率的年内变化图。读图,完成11~

11. 该地纬度可能为

A.4°N B.22.5°N C.30°N D.45°N

12. 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当地正值一年中

A.夜长最短的一天B.日出最晚的一天

C.气温最高的月份D.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 正午影长率可能为0,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有两次正午影长率为0,说明该地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应该位于热带地区。当地正午影长率可能大于1,说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可能小于45°,而4°N在一年中最小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45°,因此结合选项可知,只有22.5°N符合条件。

12.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当该地正午影长率为a值时,即此时为夏至日,该地正值一年中夜长最短的一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