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课程简介.doc

《操作系统》课程简介.doc
《操作系统》课程简介.doc

《操作系统》课程简介

一、课程简介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是当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核心,是计算机系统的基础和支撑,它管理和控制着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软、硬件资源,可以说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灵魂。操作系统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基础课程,是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也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核心主干课程。

二、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又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既注重操作系统基础理论,又着眼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本课程将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及其实现技术,包括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以及进程的互斥、同步、通信与死锁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当今几个主流操作系统,了解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并发程序的设计,具备较强的软件设计能力和较严密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现代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从资源管理的角度领会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技术。

2、使学生建立起以操作系统为中心的对计算机系统整体性和系统级的认识。

3、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开发实际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第1章:引论

(一)知识要点

1、计算机硬件结构

2、操作系统介绍

3、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4、操作系统的类型

5、操作系统的特征

6、操作系统结构设计

(二)能力重点

1、操作系统的定义、分类

2、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征

第2章:进程和线程

(一)知识要点

1、进程的概念

2、进程的状态和组成

3、进程管理

4、线程的概念

5、进程的同步和通信

6、经典进程同步问题

7、进程通信

(二)能力重点

1、进程的定义、进程的状态

2、进程的创建、撤销、阻塞、唤醒等原语

3、线程和进程的区别,线程的特征

4、经典进程同步问题的解决方法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报告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操作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 实习类别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李旋 专业软件工程 学号130521105 指导教师崔广才、祝勇 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二〇一六年一月

- 1 -

- 2 -

一、概述 一个目录文件是由目录项组成的。每个目录项包含16B,一个辅存磁盘块(512B)包含32个目录项。在目录项中,第1、2字节为相应文件的外存i节点号,是该文件的内部标识;后14B为文件名,是该文件的外部标识。所以,文件目录项记录了文件内、外部标识的对照关系。根据文件名可以找到辅存i节点号,由此便得到该文件的所有者、存取权、文件数据的地址健在等信息。UNIX 的存储介质以512B为单位划分为块,从0开始直到最大容量并顺序加以编号就成了一个文件卷,也叫文件系统。UNIX中的文件系统磁盘存储区分配图如下: 本次课程设计是要实现一个简单的模拟Linux文件系统。我们在内存中开辟一个虚拟磁盘空间(20MB)作为文件存储器,并将该虚拟文件系统保存到磁盘上(以一个文件的形式),以便下次可以再将它恢复到内存的虚拟磁盘空间中。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可采用位示图方法。 二、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1 设计任务 多用户、多级目录结构文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可以实现下列几条命令login 用户登录 logout 退出当前用户 dir 列文件目录 creat 创建文件 delete 删除文件 open 打开文件 close 关闭文件 - 3 -

read 读文件 write 写文件 mkdir 创建目录 ch 改变文件目录 rd 删除目录树 format 格式化文件系统 Exit 退出文件系统 2.2设计要求 1) 多用户:usr1,usr2,usr3,……,usr8 (1-8个用户) 2) 多级目录:可有多级子目录; 3) 具有login (用户登录)4) 系统初始化(建文件卷、提供登录模块) 5) 文件的创建:create (用命令行来实现)6) 文件的打开:open 7) 文件的读:read8) 文件的写:write 9) 文件关闭:close10) 删除文件:delete 11) 创建目录(建立子目录):mkdir12) 改变当前目录:cd 13) 列出文件目录:dir14) 退出:logout 新增加的功能: 15) 删除目录树:rd 16) 格式化文件系统:format 2.3算法的总体思想 - 4 -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标准

《LINUX操作系统》课程标准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业课程,也是本专业网络方向的必修课程之一,也可作为其他专业学生的选修课。本课程的前修课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操作系统原理等。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全面掌握LINUX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掌握如何利用LINUX提供的服务构建相关服务器,为将来的网站建设与开发提供必备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对LINUX操作系统的认识,并通过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初步能力,是从事各种网络管理、维护及设计的基础。并为后续课程学习、顶岗实习实施、就业等提供强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本课程是依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位分析及网络管理员岗位能力要求设置的。并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标准中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对《网络设备互联技术》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用于指导《LINUX操作系统》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 课程内容的编排与组织是以岗位实际工作要求及过程为依据确定的,立足于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项目过程中学会完成实际岗位相应的工作任务,并将实际岗位职责及工作规范引入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 本课程学时为72学时,4学分。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较深刻的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知识,使学生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配置、管理维护等技能,对Linux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奠定在Linux系统上作进一步开发的基础。达到初、中级职业标准的要求,形成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合作和富有爱心的思想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能够了解目前网络操作系统管理标准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 课程名称 操作系统原理 二. 学时与学分 学时共64学时(52+12+8) 其中,52为理论课学时,12为实验学时,8为课外实验学时 学分 4 三. 先修课程 《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 《IBM—PC宏汇编程序设计语言》、《数据结构》 四. 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如下目标: 1.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实现技术,包括现代操作系统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策略与方法、操作系统进程管理机制、现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 2.了解操作系统的结构与设计。 3.具备系统软件开发技能,为以后从事各种研究、开发工作(如:设计、分析或改进各种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提供必要的软件基础和基本技能。 4.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分布式系统等课程打下基础。 五. 适用学科专业 信息大类各专业

六. 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主要内容: 本课程全面系统地阐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主要功能及实现技术,重点论述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运行机制;系统资源管理的策略和方法;操作系统提供的用户界面。讨论现代操作系统采用的并行处理技术和虚拟技术。本书以Linux系统为实例,剖析了其特点和具体的实现技术。 理论课学时:52学时 (48学时,课堂讨论2学时,考试2学时) ?绪论4学时 ?操作系统的结构和硬件支持4学时 ?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4学时 ?进程及进程管理8学时 ?资源分配与调度4学时 ?存储管理6学时 ?设备管理4学时 ?文件系统6学时 ?Linux系统8学时 七、教材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2版),庞丽萍阳富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年2月 八、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

(完整版)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

第一章: 1. 什么是操作系统?OS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 OS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发和共享。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2.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器 3. 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 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断功能才能并发。 5. 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 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按照截止时间可以分为1硬实时任务(必须在截止时间内完成)2软实时任务(不太严格要求截止时间) 7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哪三种? 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用户接口又分为: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8. 理解并发和并行?并行(同一时刻)并发(同一时间间隔) 9.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1 ?无结构操作系统,又称为整体系统结构,结构混乱难以一节,调试困难,难以维护 2?模块化os结构,将os按功能划分为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是os容易设计,维护, 增强os的可适应性,加速开发工程 3?分层式os结构,分层次实现,每层都仅使用它的底层所提供的功能 4. 微内核os结构,所有非基本部分从内核中移走,将它们当做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来实现,剩下的部分是实现os核心功能的小内核,便于扩张操作系统,拥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第二章: 1 ?什么叫程序?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点是什么? 程序:为实现特殊目标或解决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特点: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 什么是前趋图?(要求会画前趋图)P35图2-2 前趋图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 ,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3?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代码:《网络操作系统》0411018 总学时数: 60 (理论课学时数:30 实践课学时数:30)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名称:网络操作系统 二、内容简介: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在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被分成网络操作系统入门和网络操作系统高级应用2门课程,它是构建、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核心,是计算机网络系统运行、控制与管理的核心,在“建网、管网、用网”等职业岗位领域具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它负责分配、协调和安全管理各种网络资源以及应用服务等任务,培养具备运行、管理和维护基于Windows的网络系统的技能人才,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特点。同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能课,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该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的专业课程,主要包含WINDOWS SERVER 2003在网络服务器管理的最常用技术,也是网络管理员执业资格考试的重要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课程性质: 由于该课程是一门非常实用的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是网络管理的基础平台,有网络运行环境,就有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系统服务)在负责网络资源的管理,因此,从职业岗位群分析,开设该课程符合广阔的网络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特点,任何具备信息化建设和运行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都需要具备网络操作系统技能的网络运行管理人员。因此,将该课程定位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基础课程 ......。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获得网络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网络管理员的职责。 四、建议课时: 共计64 理论课时 32 实践课时32 五、前导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是使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计算机网络基础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网络的概念、网络通信模式、网络的设备、以及网络的连接方式等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引入网络操作系统课程。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上海电力学院 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 姓名:杜志豪.学号: 班级: 2012053班 . 同组姓名:孙嘉轶 课程设计时间:—— 评语: 成绩: 目录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4) 1. 1 设计题目 (4) 1.2 使用算法分析: (4)

1. FIFO算法(先进先出淘汰算法) (4) 1. LRU算法(最久未使用淘汰算法) (5) 1. OPT算法(最佳淘汰算法) (5) 分工情况 (5) 二、详细设计 (6) 原理概述 (6) 主要数据结构(主要代码) (6) 算法流程图 (9) 主流程图 (9) Optimal算法流程图 (10) FIFO算法流程图 (10) LRU算法流程图 (11) .1源程序文件名 (11) . 2执行文件名 (11)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1) Optimal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1) FIFO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16) LRU页面置换算法结果与分析 (20) 四、设计创新点 (24) 五、设计与总结 (27)

六、代码附录 (27) 课程设计题目 一、设计内容及要求 编写程序模拟虚拟存储器管理。假设以M页的进程分配了N

块内存(N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概述

本文对当前市场上流行的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作了简要介绍,同时概括了一下当前手机操作系的情况,最后预测了未来智能手机的主流操作系统。 1.引言 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之争已经进入群雄争霸的时代,新势力的不断崛起,使其不断进步。因此,对智能手机的操作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前移动计算技术发展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但是,目前手机操作系统有哪些,哪个操作系统才是未来智能手机的主流操作系统呢?本文对此作了详细的分析。 2.智能手机的概述 所谓智能手机,是指使用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手机,同时第三方可根据操作系统提供的应用编程接口为手机开发各种扩展应用硬件。这种手机除了具有普通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有PDA的大部分功能。另外,在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通信功能方面也比较突出。现在把是否具有嵌入式操作系统与是否可以支持第三方软件作为智能手机与普通手机的两大区分点。 3.智能手机的分类 现在市场上的智能手机共有以下几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它们分别是:Symbian,Windows Mobile,Linux,Palm,Android,Mac OS X,Rim和OMS。 3.1 Android操作系统 2008年手机市场最值得期待的就是谷歌新推出的Andriod,它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掀起了波澜。谷歌把其命名为Gphone。Andriod实际上是一款基于手机平台的操作系统,它是以Linux为最底层技术进行开发,依仗开放源代码。它是完全开放的,几乎能在所有硬件上运行,充分地开放和自由,并且拥有完全的原始代码。虽然,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出现安全技术漏洞),但是现在按照它的发展趋势,瓜分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已成为定局,它现在不仅仅是一部手机操作系统,许多厂商已经计划把该操作系统移植到其它电子产品上。 3.2 OMS操作系统 为了推动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并保持中国移动对产业链的控制力,在苹果iPhone以及谷歌Andriod平台的启发下,中国移动将要携联想推出自有的手机操作系统OMS(Open Mobile System)。OMS同样是基于Linux内核,采用Android 源代码,但在业务层和此前的谷歌手机完全不一样,OMS将集成大量中国移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教学学时:32(理论)+32(实践) 课程学分:3 先行课程: 适用专业:非计算机类专业 参考教材: 1. 《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年2月(主编:张洪明、陈环、刘玉菊、布瑞琴、朱有才) 2. 《大学计算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主编:周艳萍、施洋) 3.《大学计算机基础》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7年9月(主编:张洪明) 4.《大学计算机基础》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年8月(主编:郭晔) 一、课程性质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公共课程。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规律,与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和技能密切结合,大学计算机基础向学生系统介绍以操作系统、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包括计算机系统构成、操作系统、办公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与安全、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页设计等内容的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全面提升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层次,体现文化和信息意识,突出计算机知识的基础性和实用性。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较全面和系统地了解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和网络的基本概念,具备在网络环境下应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信息处理原理。 2.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般知识和操作技术。 3.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和操作。 4.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掌握简单的Html网页设计语言的使用,掌握 Dreamweaver 网页制作基本技术。 5.了解多媒体图像、音频、视频等基本原理,掌握Flash等软件的一般使用。 6.了解和掌握信息检索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 (二)职业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获取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工具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信息获取三种能力。 (三)素质养成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和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意识和职业道德 4.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化处理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要求 获得云南省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一级C类考证)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答:操作系统的职能是管理和控制汁算机系统中的所有硬、软件资源,合理地组织计算 机工作流程,并为用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友好的接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 处理机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和用户接口等。 2.什么是批处理、分时和实时系统?各有什么特征? 答:批处理系统(batchprocessingsystem):操作员把用户提交的作业分类,把一批作业编成一个作业执行序列,由专门编制的监督程序(monitor)自动依次处理。其主要特征是:用户脱机使用计算机、成批处理、多道程序运行。 分时系统(timesharingoperationsystem):把处理机的运行时间分成很短的时间片,按时间片轮转的方式,把处理机分配给各进程使用。其主要特征是:交互性、多用户同时性、独立性。 实时系统(realtimesystem):在被控对象允许时间范围内作出响应。其主要特征是:对实时信息分析处理速度要比进入系统快、要求安全可靠、资源利用率低。 3.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有何区别? 答;多道程序(multiprogramming)是作业之间自动调度执行、共享系统资源,并不是真正地同时执行多个作业;而多重处理(multiprocessing)系统配置多个CPU,能真正同时执行多道程序。要有效使用多重处理,必须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而多道程序设计原则上不一定要求多重处理系统的支持。 4.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哪些角度出发,如何把它们统一起来? 答:讨论操作系统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1)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 (2)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使用计算机的界面; (3)用进程管理观点研究操作系统,即围绕进程运行过程来讨论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概述

1.操作系统概述 1.1操作系统概念 操作系统为应用程序提供与硬件交互的接口,为运行中的程序动态地分配可共享的系统资源,与之相关的研究主要涉及内存、进程及外设的管理和调度。相邻层次间的接口不断改变:一方面,原来由操作系统负责的部分功能被迁移到硬件中;另一方面,一些与应用程序解决的问题无关的程序化函数也被加入操作系统中。 1.2相关观点 1.2.1资源管理者 最经典的观点认为操作系统是资源管理者( resource manager)。从这个观点来看,操作系统负责系统的硬件。在这个角色中,操作系统接收来自应用程序对资源访问的请求,其可以授权访问或拒绝访问。当授予分配请求时,它必须谨慎地分配资源,使程序间不能相互干扰。 1.2.2服务提供者 我们可以想象,资源管理者的观点代表了系统拥有者需要确保资源能得到有效的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应用程序或应用程序的程序员的观点来分析操作系统。从这个角来看,需要操作系统提供丰富的服务,使应用程序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并且应用程序特别希望,访问I/设备、分配内存等许多细节都由操作系统完成。当我们从服务提供者的角度来考虑操作系统时,经常说程序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on)。 1.2.3虚拟机 最后一个观点是我们将操作系统作为虚拟机(virtual machine)进行分析。之所以从这个角度分析操作系统,是因为我们将操作系统作为应用程序和硬件之间的接口。通过想象应用程序在操作系统和硬件之上,我们可以获得这样的基本思想。在硬件简单而特性很少的计算机与硬件复杂而又特性很多的计算机之间,如果对这两种类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提供相同的特征,那么应用程序无法对两者进行区分。换言之,对应用程序而言,其就是运行在硬件和操作系统结合的“计算机”之上,我们称之为虚拟机操作系统( virtual machine operating system) 2.操作系统的功能2.1进程与线程 进程:在进程模型中,计算机上所有可运行的软件,通常也包括操作系统,被组织成若干

安卓操作系统简介

安卓操作系统简介 简言: Android一词的本义指“机器人”,同时也是Google于2007年11月5日宣布的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的名称,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号称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最新版本为Android 2.4 Gingerbread和Android 3.0 Honeycomb。 系统介绍: Android是基于Linux内核的操作系统,是Google公司在2007年11月5日公布的手机操作系统,早期由Google开发,后由开放手持设备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开发。它采用了软件堆层(software stack,又名以软件叠层)的架构,主要分为三部分。底层Linux内核只提供基本功能;其他的应用软件则由各公司自行开发,部分程序以Java编写。 2010年末数据显示,仅正式推出两年的操作系统Android已经超越称霸十年的诺基亚(Nokia)Symbian OS系统,采用Android系统主要手机厂商包括宏达电子(HTC)、三星(SAMSUNG)、摩托罗拉(MOTOROLA)、LG、Sony Ericsson、魅族M9等,使之跃居全球最受欢迎的智能手机平台,Android系统不但应用于智能手机,也在平板电脑市场急速扩张。 系统架构: 应用程序: Android以Java为编程语言,使接口到功能,都有层出不穷的变化,其中Activity 等同于J2ME的MIDlet,一个Activity 类(class)负责创建视窗(window),一个活动中的Activity就是在foreground(前景)模式,背景运行的程序叫做Service。两者之间通过由ServiceConnection和AIDL连结,达到复数程序同时运行的效果。如果运行中的Activity 全部画面被其他Activity 取代时,该Activity 便被停止(stopped),甚至被系统清除(kill)。 View等同于J2ME的Displayable,程序人员可以通过View 类与“XML layout”档将UI放置在视窗上,Android 1.5的版本可以利用View 打造出所谓的Widgets,其实Widget只是View的一种,所以可以使用xml来设计layout,HTC 的Android Hero手机即含有大量的widget。至于ViewGroup 是各种layout 的基础抽象类(abstract class),ViewGroup之内还可以有ViewGroup。View的构造函数不需要再Activity中调用,但是Displayable的是必须的,在Activity 中,要通过findViewById()来从XML中取得View,Android的View类的显示很大程度上是从XML中读取的。View 与事件(event)息息相关,两者之间通过Listener 结合在一起,每一个View都可以注册一个event listener,例如:当View要处理用户触碰(touch)的事件时,就要向Android框架注册View.OnClickListener。另外还有Image等同于J2ME的BitMap。 中介软件 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沟通桥梁,并用分为两层:函数层(Library)和虚拟机(Virtual Machine)。Bionic是Android 改良libc的版本。Android 同时包含了Webkit,所谓的Webkit 就是Apple Safari 浏览器背后的引擎。Surface flinger 是就2D或3D的内容显示到屏幕上。Android使用工具链(Toolchain)为Google自

《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课程标准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信息服务系 课程标准 信息服务系(院)制(修)订 二0一五年9月 执笔人:蔡政策主审人:杨辉军、徐辉

《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Linux操作系统及应用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应用技术考核方式:考试 ●总学时/学分:72/4 ●前修学习领域::《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程。 ●后续学习领域:《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服务器技术》、《linux高级应用》等课程。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Linux网络配置管理是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Linux是高性能,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具有广泛的网络应用领域。本课程主要讲授Linux作为网络操作系统的应用、配置与管理技术,使学生掌握基于Linux系统的网络组建,调试和网络服务器配置的技能和方法。通过对Linux网络应用的学习,使学生对网络组建、网络服务器配置与应用有更全面的认识,能够进行Linux局域网、服务器的日常维护和远程管理,并对网络资源与通信进行有效的管理以提高网络性能,旨在培养面向计算机行业的Linux网络技术人才。 二、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理解Linux网络操作系统的概念,了解Linux在网络中的应用与前景;掌握Shell技术,以及Shell的应用程序开发;掌握Linux网络基础知识,远程管理与控制Linux网络的方法与技术;掌握网络配置命令与文件的编辑,Linux与其它系统的网络共享技术;掌握DHCP,DNS,FTP,SAMBA,NFS,E-mail,WEB(APACHE)等服务器的配置、管理与应用等。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网站论文

摘要 通过操作系统教学网站的建设,完成了对于操作系统课程的远程化授课。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网络对于这门课程进行学习。建立起了基于B/C的网络化教学系统。本网站采用当前最流行的JSP网络编程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动态、交互访问,具有强大的Server/Client交互能力。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介绍Win2000 +JSP(J2DK+TOMCAT)系统并且嵌入 JAVABEAN的一般原理;阐述整个操作系统教学网站的概要设计,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详细设计实现学院介绍、教学资源、课程表、课堂教学、在线答疑、其他课程、课件下载、留言反馈、自我测试、成绩管理、站内搜索、公告专栏、友情链接、校园风景、新闻中心、栏目导航等程序模块;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且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建立完整的实验网站,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关键字: JAVABEAN JSP 交互访问 JAVASCRIPT JDBC

Abstract Through th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construction, completed long-distance has taught regarding the operating system curriculum, was allowed to cause the student without the time space limit, and carried on the study through the network regarding this curriculum.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B/C network teaching system. This website uses the current most popular JSP network programming technology, may realize the data to be highly effective, dynamically, alternately visits, and has the formidable Server/Client interactive ability. In this article does main work: Introduced Win2000 +JSP (J2DK+TOMCAT) the system and to insert JA V ABEAN the general principle; Elaborates the entire operating system teaching website outline design, the system structure and the principle of work; Has analyzed in the system realization particularity, the difficulty and key; The detailed design realization institute introduced, in the teaching resources, the class schedule,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the on-line Q/A, other curricula, class downloading, the message feedback, the self- test, the result management, the station search, program module and so on announcement column, friendship link, campus scenery, news center, column navigation; Each module concrete realization, also in analysis and solution realization certain technical questions; The establishment integrity experimental website, carries on the test and the analysis result. Key words: JA V ABEAN JSP alternately visits JA V ASCRIPT JDBC

操作系统概论名词解释

第1部分操作系统概论名词解释 脱机输入/输出 具体的输入/输出不需要在主计算机上进行的方式也称“脱机输入/输出” 批处理 作业是由操作系统成批地进行处理,操作系统能自动地从输入池读入下一个作业,并予以运行和输出,如此直到整批作业全部处理完毕。 SPOOLING 由操作系统将磁盘模拟为输入/输出设备的处理方式称为SPOOLING(Simultaneous Periph eral Operating On Line),即“并行的外部设备操作联机”,也称“假脱机”。SPOOLING系统是以磁盘为几乎无限巨大的缓冲区来解决低速的I/O设备与高速的CPU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 分时系统 为了降低交互式系统的等待时间和运行时间的比率,系统通过多台终端同时向很多用户提供运行环境,这种分时系统就能以合理的成本向用户提供交互式使用计算机的方便。 多路性 一台主机可连接多台终端,多个终端用户可以同时使用计算机,共享系统的硬软件资源。 交互性 用户能与系统进行对话。在一个多步骤作业的运行过程中,用户能通过键盘等设备输入数据或命令,系统获得用户的输入后做出响应,显示执行的状况或结果。 实时操作系统 是一种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对输入进行快速处理并做出响应的计算机处理系统 多处理机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可具有多个CPU或处理机。一般用微处理器构成阵列系统,其运算速度可以达到上万亿次, 分布式操作系统 分布式系统是一种多计算机系统,这些计算机可以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和拥有不同的软硬件资源,并用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具有独立执行任务的能力。分布式系统具有一个统一的操作系统,它可以把一个大任务划分成很多可以并行执行的子任务,并按一定的调度策略将它们动态地分配给各个计算机执行,并控制管理各个计算机的资源分配、运行及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协调任务的并行执行。以上所有的管理工作对用户都是透明的。 网络操作系统 计算机网络是指用数据通信系统把分散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群和各种计算机设备连接起来的集合,它主要用于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特别是软件和信息共享。

四大主流手机系统简介

四大主流手机系统简介

四大主流手机系统简介 A ndroid系统 中文名:安卓、安致 外文名: Android 开发商: Google/开放手持设备联盟 发行商: Google 发行时间: 2008年9月23日 编程语言:C/C++(底层) Java等(应用层) 源码模式:混合(自由免费,开放源码) 包类型: APK 支持平台:ARM、MIPS、x86 内核类:整块性核心(Linux) 简介 Android是一种以Linux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目前尚未有统一中文名称,中国大陆地区较多人使用安卓(非官方)或安致(官方)。Android操作系统最初由Andy Rubin开发,最初主要支持手机。2005年由Google收购注资,并组建开放手机联盟开发改良,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Android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苹果公司的iOS以及RIM的Blackberry OS。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在全球的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塞班系统,跃居全球第一。 2011年11月数据,Android占据全球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52.5% 的份额,中国市场占有率为58%。 发展历史 2005年事件 Google收购了成立仅22个月的高科技企业Android。 2007年事件 11月5日,Google公司正式向外界展示Android操作系统。 11月5日,Google与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和芯片制造商共同创建开放手持设备联盟。 2008年事件 5月28日,Patrick Brady于Google I/O大会上提出Android HAL架构图。 8月18日,Android获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批准。 9月22日,谷歌正式对外发布第一款Android手机——HTC G1。 9月23日,谷歌发布Android1.0。 9月24日,全球业界都表示不看好Android操作系统,并且声称最多1年,Android就会被Google关闭。 2009年事件 4月30日,Android1.5正式发布。

操作系统(一个小型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操作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时间:

操作系统模拟算法课程设计报告 设计要求 将本学期三次的实验集成实现: A.处理机管理; B.存储器管理; C.虚拟存储器的缺页调度。 设计流程图 主流程图 开始的图形界面 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缺页调度 先来先服务时 间 片 轮 转 首 次 适 应 法 最 佳 适 应 法 先 进 先 出 L R U 算 法

A.处理机调度 1)先来先服务FCFS N Y 先来先服务算法流程 开始 初始化进程控制块,让进程控制块按进程到达先后顺序让进程排队 调度数组中首个进程,并让数组中的下一位移到首位 计算并打印进程的完成时刻、周转时间、带权周转时间 其中:周转时间 = 完成时间 - 到达时间 带权周转时间=周转时间/服务时间 更改计时器的当前时间,即下一刻进程的开始时间 当前时间=前一进程的完成时间+其服务时间 数组为空 结束

2)时间片轮转法 开始 输入进程总数 指针所指的进程是 否结束 输入各进程信息 输出为就绪状态的进程的信息 更改正在运行的进程的已运行时间 跳过已结束的程序 结束 N 指向下一个进程 Y 如果存在下一个进程的话 Y N 输出此时为就绪状态的进程的信息 时间片轮转算法流程图

B.存储器管理(可变式分区管理) 1)首次适应法 分配流程图 申请xkb内存 由链头找到第一个空闲区 分区大小≥xkb? 大于 分区大小=分区大小-xkb,修改下一个空闲区的后向指针内容为(后向指针)+xkb;修改上一个空闲区的前向指针为(前向指针)+xkb 将该空闲区从链中摘除:修改下一个空闲区的后向地址=该空闲区后向地址,修改上一个空闲区的前向指针为该空闲区的前向指针 等于 小于延链查找下 一个空闲区 到链尾 了? 作业等待 返回是 否 登记已分配表 返回分配给进程的内存首地址 开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课程标准操作系统原理

操作系统原理 二、课程的性质、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软件产业占据着核心地位,而操作系统是所有软件的基础,是软件的根本,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系统软件,专门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软硬件资源,提供了用户与计算机之间的接口,其性能直接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效率,所以操作系统是计算机领域中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其发展极为迅速。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操作系统基本概念、主要功能、工作原理和实现技术;具有使用操作系统和分析操作系统的能力。通过实践,理解和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为以后在操作系统平台上开发各种应用软件或系统软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先修课程:数据结构、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 后续课程:Linux内核及驱动开发、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等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培养系统分析与创新能力为目标,坚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强化理论”的教学改革指导思想,综合了基础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最新技术追踪等多项内容,教学内容兼顾基础性和前瞻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核心软件的本质,一方面实现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与提升,帮助学生建立系统、完整的专业基础理论体系,培养学生初步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型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深层次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增强学生大型系统软件的开发能力,并注重专业素养的不断提高,为学生以后参与系统软件分析和开发奠定基础。 (二)具体目标

操作系统概论

操作系统概论 1.计算机硬件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控制系统和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组成;计算机系统包 括硬件子系统和软件子系统。 2.操作系统三种基本类型: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 3.输入输出控制系统管理外围设备与主存储器之间的信息传送。 4.操作系统的功能可以分为处理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和文件管理 5.进程:一个进程在一个数据集上的一次执行。程序是一组指令的有序集合,是一个静态实体。进程是 一个动态实体,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一个进程可以对应很多程序。进程三种基本状态:运行、就绪、等待态。 6.进程控制块包含四类信息:①标识信息:用于标识一个进程包括进程名。②说明信息:用于说明进程 情况,包括进程状态等待原因进程程序和数据存放位置。③现场信息:用于保留进程存放在cup中的信息,包括通用、控制和程序状态字寄存器的内容。④管理信息:用于进程调度包括进程优先数队列指针。 7.中断:由于某些时间的出现,中止现行进程的运行,而转去处理出现的事件内,待适当的时候让被中 止的进程继续运行,这个过程就是中断。 8.中断处理程序:对出现的事件进行处理的程序.是操作系统的组成部分 9.中断响应:通常在cup执行完一条指令后,硬件的中断装置立即检查有无中断事件发生,若有则暂停 运行进程的运行而让操作系统中的中断处理程序占用cpu. 10.单用户连续存储管理和固定分区存储管理都为静态重定位。 11.移动的条件:移动一道作业时,应先判定它是否在与外围设备交换信息。若是则暂不能移动该作业必 须等待信息交换结束后才可移动。 12.快表:把存放的高速缓冲存储器中的部分页表称为快表 13.什么是虚拟存储器:对分页式存储器实现虚拟存储器只需将作业的全部信息作为副本存放在磁盘上, 作业呗调度投入到运行时,至少把作业的第一页信息装入主存中,在作业执行过程中访问到不在主存储器中的页时,再把它们装入 14.逻辑文件类型:流式文件、记录式文件。 15.文件存储结构:顺序文件、链接文件、索引文件。存取方式:顺序存取、随机存取。 16.文件安全性包括:文件保护和保密 17.读一个文件一次调用:打开文件、读文件、关闭文件;写一个文件:建立文件、写文件、关闭文件。用 户可调用删除操作要求删除一个有权删除的文件但删除一个文件前应先关闭 18.传输一次信息传输操作所花的时间有三部分:①寻找时间:把移动臂移到指定的柱面所花的时间,机 械操作,花费时间较长。②延迟时间:等待指定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位置下所花时间。这个与扇区的位置有关。③传送时间:指定的磁头把磁道上的信息读到主存或把主存的信息写到磁道上所花的时间。 19.缓冲技术:操作系统中利用缓冲区来缓解处理与外围设备之间工作速度不匹配的矛盾而采用的技术, 包括:单缓冲技术、双缓冲技术和缓冲池技术。 20.操作系统中实现联机同时外围设备操作功能部分也称为斯普令系统,它由三个部分组成(1)预输入程序 (2)井管理程序(3)缓输出程序 21.进程的互斥与同步(1)进程的互斥:指当有若干个进程都要使用一个公共资源时,任何时刻最多只允 许一个进程去使用该资源,其他要使用它的进程必须等待,直到该资源的占用者释放了该资源(2)进程的同步:指在并发进程之间存在一种制约关系,一个进程的执行依赖另一个进程的消息,当一个进程没有得到另一个进程的消息时应等待,直到消息到达才被唤醒 22.通信原语 Send(N,M) 把信件M送到指定的信箱N中. Receive(N,Z) 从指定信箱N取出一封信,存 到指定的地址Z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