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设计

XXXX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本科生课程设计

题目: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板结构设计

专业:土木工程 _________

年级:土木1111 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4 年06月15日

内容摘要

按结构形式,楼盖可分为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井式楼盖、密肋楼盖和无梁楼盖(又称板柱结构)。本文以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板结构设计为研究方向,以混凝土结构的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现场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并根据设计题目给出的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对结构平面进行计算并做出初步设计图,然后对结构的板、次梁、主梁进行合理化分析、设计。最后,详细深入的分析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常见问题与质量通病,并结合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问题及工程实例经验,全面

的阐述了有关质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混凝土结构;截面有效高度;配筋计算;建筑施工质量

内容摘要.................................................................. I...引言.. (1)

1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及前景 (2)

1.1混凝土结构应用现状 (2)

1.2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前景 (2)

2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3)

2.1基本设计资料 (3)

2.2结构平面布置,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选定 (4)

2.3板的设计 (5)

2.4次梁的设计 (7)

2.5主梁的设计 (10)

3 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16)

3.1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性 (16)

3.2常见的建筑施工质量通病 (16)

参考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在混凝土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结构可靠度和荷载分析、工业化建筑体系、结构抗震与有限元分析方法以及现代化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某些方面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研究向更完善更科学的方向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型混凝土结构也处于进一步开发和完善阶段。

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是混凝土结构常用的构件类型。混凝土楼盖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现浇整体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楼盖。现浇整体式楼盖因混凝土现场浇注,故具有整体性好,适应性强,防水性好的优点,它的缺点是模板耗用量多,施工现场作业量大,施工进度受到限制。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多次重复使用的工具式模板的推广,整体现浇式楼盖结构的应用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便于工业化生产,在多层民用建筑和厂房中应用较广。但是这种楼面整体性、抗震性、防水性较差,不便于开设孔洞,因此对于高层建筑及有抗震要求的建筑以及使用上要求防水和开设洞口的楼面,均不宜采用。

本设计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对其体系、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阐明了发展趋势。通过对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板设计,使所学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方法可以运用于具体的设计实践中,提高专业设计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能够融会贯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1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及前景

1.1混凝土结构应用现状

混凝土结构约有150年的历史。与钢、木和砌体结构相比,由于它在物理性能、材料来源以及工程造价等方面有许多优点,所以发展速度很快,应用也很广泛。我国是采用混凝土结构

最多的国家,在高层建筑和多层框架中大多采用混凝土结构。在多层住宅中也广泛应用了混凝

土一砌体结构结构;电视塔、水塔、水池、冷却塔、烟囱、贮罐、筒仓等构筑物中也普遍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此外,在大跨度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也广泛采用混

凝土结构。

1.2混凝土结构的发展前景

钢筋混凝土结构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一系列缺点。混凝土结构自重大是一个最大

的缺点之一,自重大也带来地震力大。国内外均在大力研究轻质、高强混凝土以减轻混凝土的自重。故混凝土结构轻质化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应用技术填补了

传统结构各项功能的不足,且大大降低了工程的综合造价。

随着高强度钢筋、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以及高性能外加剂和混合材料的研制使用,高强高性

能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刚纤维混凝土和聚合物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有了很大的发展。

还有轻质混凝土、加气混凝土、陶粒混凝土以及利用工业废渣的“绿色混凝土”,不但改善了混凝土的性能,而且对节能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防射线、耐磨、耐腐蚀、防渗透、

保温等特殊需要的混凝土以及智能型混凝土及其结构也正在研究中。

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已从工业与民用建筑、交通设施、水利水电建筑

和基础工程扩大到了近海工程、海底建筑、地下建筑、核电站安全壳等领域,甚至已开始构思

和实验用于月面建筑。随着轻质高强材料的使用,在大跨度、高层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越来越

多,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更加丰富多彩。

2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2.1基本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厂房,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采用砖混结构,楼盖要求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墙厚370mm,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 400mm。

2、设计资料

(1)楼板平面尺寸为19.8m 33m,如下图所示:

皿I-

:moo

图2.1楼板平面图

(2)楼盖做法详图及荷载

钢箭哉弱二理挠桩

用即IP耳爲吕计聚无施抹底

… ' - . ■ ■ . . ■ . ■ . 4…. "? - > 8 - ■ . ■ - ■ - ■ . ■ . ■ . ■ - ! - ■.S

WfO

■ _ ■ . ■ . ■ _ - . ■ _ 81 . - . ! _. - - ■ _ - . "“ ■ - . !_ ■ … ■ _ ■ _ ■' . ■.

图2.2 楼盖做法详图

2 c

ESCO

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7kN/m

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i,

板底及梁用20mn厚混合砂浆天棚抹底,l7kN/ m3

楼盖自重即为钢筋混凝土容重,25KN /m3

④恒载分项系数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因工业厂房楼盖楼面活荷载标

2

准值大于4kN/m)

⑤材料选用

混凝土:C25

钢筋:梁中受力纵筋采用HRB33歐钢筋;

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2.2结构平面布置,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选定

确定主梁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2m。

图2.3楼盖平面布置图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30 73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70mm,

取板厚h 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 l /18 ~ l /12 367 ~ 550mm,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 500mm。截面宽度取为b 200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1/15 ~ 1/10 6600/15 ~ 6600/10 440~ 660mm ,取

h 650mm 。截面宽度取为b 300mm 。柱的截面尺寸 b h 400mm 400mm

2.3 板的设计

(1 )荷载计算 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20mm 水泥砂浆面层: 100mm 钢筋混凝土板: 20mm 板底混合砂浆:

(2 )计算简图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次梁截面为 200mm 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 a 120mm ,板的计算跨度:

边跨 1。1 I n h/2 2200 120 100 50 2030 1.025J 2029.5mm ,取边跨计

算跨度为2030mm 中间跨 l 02 l n 2200

200 2000mm

图2.4 板的实际结构图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

1m 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

2

0.02 20 0.4 kN/m

2

0.1 25 2.5 kN/m

小计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3.24 kN/m 2

7.0 kN/m 2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 1.2 ;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 4 kN/m 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取1.3。于是板的

恒荷载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荷载总设计值:

3.24 1.2 3.89 kN/m q 7 1.3

9.1 kN/m 2

g q 12.99 kN/m 2

,近似取为 g q 13 kN/m

250

120

2200

g+q=13.0KN/m

考虑拱作用界门弯矩的折减。由表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 m

,板的弯矩设计值计算过程

见表2.6。

2.6截面位置 1

边跨跨中

B

离端第一支座

2

中间跨跨中

C

中间支座

弯矩系数 m

1/11

-1/11

1/16

-1/14

计算跨度|0

(m)

l 01 =2.03

l 01 =2.03

102 =2.0

〔02 =2.0

2

M

m

(g q)l 。

(kN.m)

13.0 X 2.03 X 2.03/11=4.87

-13.0 X 2.03 X 2.03/11=-4.87

13.0 X 2.0 2.0/16=3.2

5

-13.0

2.0

2.0/14=-

3.71

(4

板厚100mm , C25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 c 15mm ,实际取20mm 。假定纵向钢筋直 径d 为10mm ,则截面有效高度h 0 h c d /2

100 20 10/2 75mm ;板宽

2

b 1000mm 。 C25 混 凝土, 1 1.0, f

c 11.9N/mm ; HPB 235 钢 筋,

f y 210N/mm 2

对轴线②~⑤间的板带,考虑起拱作用,其跨内2截面和支座C 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可折减 20% 为了方便,近似对钢筋面积折减

20%板配筋计算过程见表 2.7。

截面位置 1 B 2 C 弯矩设计值(KN.m)

4.87

-4.87

3.25

-3.71

s

M/( 1f c bh 2)

0.073 0.073 0.049 0.057

2.5所

(3)弯矩设计值

2.4次梁的设计

(1)荷载设计值

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永久何载 3.89 2.2 8.56KN/m

次梁自重0.20 0.50-0.10 . 25 1.2 2.4KN/m

次梁粉刷 2 0.02 0.50 0.10 17 1.2 0.33KN/m 小计g 11.29KN/m

活荷载设计值q 9.1 2.2 20.02KN/m

何载总设计值g q 31.31KN/m

(2 )计算简图

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截面为300mm 650mm。次梁在墙上支承长度为a 240mm,计算跨度:

边跨l01l n a/2 6600 120 300/2 120 6450mm

中间跨l02l n6600 300 6300mm

图2.8 次梁的实际结构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的计算简图如图 2.9所示。

g+q=31. 31KN/m

图2.9 次梁的计算简图

(3 )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计算

由表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和m和剪力系数v,次梁的弯矩设计值和剪力设计值见表2.10 和 2.11 。

4

①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式,支座处按照矩形截面计算,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

b f 1。/3 6600/3 2200mm,又b f b s 2200mm。故取b f 2200mm

每个截面的纵向钢筋都按一排布置,C25混凝土,量最小保护层厚度c 25mm。则一

排纵向钢筋h0500 35 465mm。

2 2

C25混凝土,1 1.0, f c11.9N / mm , f t1.27N/mm

纵向钢筋采用HRB335, f y300N / mm2箍筋采用HPB235, f yv210N /mm2。

判定T形截面类型:

b'f h f(h0h f /2) 1.0 11.9 2200 100 (465 100/2) 1086.47 kN - m

1f c

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 2.12。

表2.12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

计0.35且A s / bh =760/(200 500) 0.76%,此值大于0.45f t/f y 0.19%,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复核截面尺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 。

h w h° h f 465 100 365mm,因h w /b 365/200 1.83 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

算:

0.25 c f c bh0 0.25 1 11.9 200 465 276.7 V max 118.92 K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所需腹筋:

采用0 8双肢箍,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V c s 0.7f t bh f y V A v h)/s,可得到箍筋间距:

s f yv A.v h0/(V Bl0.7f t bh o) 210 101 465/(118.92 103 0.7 1.27 200 465)=

272mm

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梁局部范围内将计算的箍筋面积增加20%或箍筋间距减小20%

现调整箍筋间距,s 0.8 272 218mm,截面高度在300~ 500mm的梁,最大箍筋间距200mm,最后取箍筋间距s 200mm。为了施工方便,沿梁长不变。

验算配筋率下限值:

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

主梁的永久荷载值设计值

2 (0.65-0.10) 0.02 2.2 17 1.2 0.99KN

G 74.51 10.89 0.99 86.39KN

可变荷载设计值Q 20.02 6.6 132.13KN

(2 )计算简图

边跨支承长度370mm,中间支承在400mm 400mm的混凝土柱上。跨度计算净跨

l n 6600 200 120 6280mm。因0.025l n 157mm,小于a/2 370/2 185mm。

则边跨计算长度丨0 1.025l n b/2 6637mm,中跨按弹性理论取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l。6600mm。跨度相差37mm,不大于中跨的10%可以按照三跨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图2.14所

示。

sv

2.5

(1)

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 0.3f t

A sv/(bs) 101/(200 200) 0.25%

主梁的设计

荷载设计值

/f 0.3 1.27/210 0.18%,实际配箍率

yv

0.12%,满足要求。

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11.29 6.6 74.51KN

主梁自重(0.65-0.10) 0.3 2.2 25 1.2 10.89KN

主梁粉刷

永久荷载设计值

图 2.14 主梁实际结构图

K

图2.14主梁的计算简图

(3)内力设计值

①弯矩设计值计算:

弯矩:M k i GI。k z Ql o ,

式中k i、k2由表相应栏内查得。主梁弯矩设计值计算见表 2.15

k

②剪力设计值计算

剪力V k3G k4Q

式中系数均可由查表的到,剪力设计值计算见表 2.16

k

(4)承载力计算

①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支座负弯矩截面处按矩形截面计算,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因跨内设有间距小于主梁间距的次梁,翼缘计算宽度按b f l0/3 660C/3 2200mm和b S n 6600mm中较小值确定,取b f 2200mm。

纵向受力钢筋除B支座截面按两排钢筋布置,其余均按一排布置。C25混凝土,梁最小保护层厚度25mm,则布置一排钢筋截面的有效高度为则h0 650 35 615mm,取

h0615mm。支座B截面的有效高度为h0650-60 590mm。

②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验算截面尺寸

h w h0 h f 590 100 490mm,因h w/b 490/300 1.6 4,截面尺寸按下式验算:

0.25 c f c bh。0.25 1 11.9 300 590 526.58KN V max 282.68KN,截面尺寸满足要求。

计算所需腹筋:

采用0 8@100双肢箍,验算最小配箍率:

sv A sv/bs 101/(300 100) 0.34% 0.24f t/ f yv 0.145%,满足要求。

箍筋的斜截面受剪创承载力设计值:V cs 0.7 f t bh0 f yv A sv h0 / s

V cs 0.7 1.27 300 590 210 101 590/100 282.49KN V max 282.68KN,由于

V cs 282.49KN V^ax 177.74KN,且 J V B^X 247.85KN。所以,应在B支座截面左边配置弯起钢筋主梁剪力图呈矩形,在B截面左边的2.2m范围内布置弯起钢筋才能覆

盖此最大剪力区段。所用的的弯起钢筋为 1 20以45°角弯起。弯起钢筋所承担的剪力为:

V sb0.8 314.2 210 .2/2 37.33KN。

又V cs V sb 282.49 37.33 319.82KN V max 228.68KN。所以配筋符合要求。

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

次梁传来的集中力F 74.51 132.13 206.64KN , h1650 500 150mm。附加箍筋布置范围s 2h 1 3b 2 150 3 200 900mm。取附加箍筋$ 10 —130双肢

箍,则在长度s内可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数,m 900/130 1 8排,次梁两侧各布置4排。由式

m.nf yv A ss 8 2 210 78.5 263.76KN F i,满足要求。

因主梁的腹板高度大于450mm需在梁侧设置纵向钢筋,每侧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腹板面积的0.1%,且其间距不大于200mm.现每侧配置2至14,且

308/(300 590) 0.17% 0.1% ,满足要求。

3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

3.1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重要性

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

造的,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中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钢筋网或钢筋骨架制成的结构。包括薄

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物。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的一种结构。在我国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混凝土结构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是对工程质量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事前控

制是指对工程准备阶段的控制,如测量成果的复核试验数据的审批施工工艺的慎重推敲等;事中控制是指对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如突发事件的处理人为因素的监督等;事后控制是指工程

结束后质量的控制,如混凝土强度不足的返工处理在不影响内部质量下的修整等。

3.2常见的建筑施工质量通病

3.2.1混凝土保护层破坏或混凝土保护性能不良

1 ?现象:当结构的保护层混凝土遭破坏或保护性能不良时,钢筋会锈蚀、铁锈膨胀导

致混凝土开裂。

2.治理:

(1)混凝土裂缝可用环氧树脂灌缝。

(2)对已锈蚀的钢筋,应清除铁锈,凿除与钢筋结合不良的混凝土,用清水冲刷干净充

分湿润后,用高一等级的豆石混凝土填实,加强养护。

(3)大面积钢筋锈蚀引起混凝土裂缝,应与设计单位研究制定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再行处

理。

3.2.2混凝土收缩裂缝

1 ?现象:裂缝多在新浇筑并暴露于空气中的结构构件表面出现,有塑态收缩、沉陷收

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凝结收缩等收缩裂缝,这种裂缝不深也不宽。

2.治理: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 程设计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书…………………………………………………….………………….……………………… (2)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资料…………………………………………………..………….……………………… (2) (三)设计内容………………………………………………………..…….……………………… (2)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2) 三、内力计算 (3) (一)板的设计 (3)

(1)荷载 (3) (2)计算简图 (4) (3)内力计算 (4)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 (6)裂缝宽度验算 (5) (二)次梁的设计……………………………..………………………………………………….….…………………( 5) (1)荷载........................................................................................,. (5)

(2)计算简图 (5) (3)内力计算 (6)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 (6)裂缝宽度验算 (7) (三)主梁的设计………………………….………………….………………………………………………..………( 8) (1)荷载 (8) (2)计算简图 (8)

(3)内力计算及包络图 (8)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9)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6)裂缝宽度验算…………………………………………………………………………………………………….…. (12) 四、绘制施工图 (12) 参考文献 (14)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案例 某水电站副厂房楼盖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结构。其平面尺寸为 22.5m×18.0m,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 楼板上层采用20mm厚的水泥砂浆抹面,外墙采用240mm厚砖墙,不设边柱,板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120mm,次梁和主梁在墙上的搁置长度为240mm。 板上可变荷载标准值qk=6 kN/m 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梁中受力钢筋为HRB335 级,其余钢筋为PRB235 级。 初步拟定尺寸:板跨为 2.5m,板厚为100mm;次梁的跨度为 6.0m,其截面尺寸为200mm×500mm;主梁跨度为7.5m,其截面尺寸300mm×800mm。按刚度要求,板厚h≥l/40 =2500/40=63mm,次梁高度h≥l/25=240mm,主梁高度h≥l/15=500mm,拟定尺寸均满足刚度要求。 该厂房为3级水工建筑物,基本组合时的安全系数K=1.25。试为此楼盖配置钢筋并绘出结构施工图。

(一)板的设计 1.计算简图 板的尺寸及其支承情况如图2(a)所示。 计算跨度:边跨ln1=2500–120–200/2=2280mm l01=ln1+b/2+h/2=2280+200/2+100/2=2430mm l01=ln1+a/2+b/2=2280+120/2+200/2=2440mm l01=1.1ln1=1.1×2280=2508mm 应取L01= 2430mm,但为了计算方便和安全,取L01=2500mm

中间跨L02=lc=2500mm 两跨相差(L02–L01)/L02=(2500–2430)/2500=2.8 %<10 %,应按等跨来考虑, 9 跨按5 跨计算。其计算简图如图2(b)所示。 图 2 连续板的构造及计算简图 2.荷载计算: 在垂直于次梁的方向取1m宽的板带作为板的计算单元。 永久荷载:100mm厚钢筋混凝土板自重25×1.0×0.1=2.5kN/m 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重20×1.0×0.02=0.4kN/m 永久荷载标准值gk=2.5+0.4=2.9kN/m 可变荷载:可变荷载的标准值qk=6.0kN/m 折算荷载:gk′=gk+qk/2=2.9+6.0/2=5.9kN/m qk′=qk/2=6.0/2=3.0kN/m 3.内力计算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算书(参考例题)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某工业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1)、混凝土: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335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PB235级。

一、结构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6.6,次梁的跨度为m 0.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m 2.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5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h ~278()181=L ~mm )417,取mm h 400=;则2 1 (=b ~ 133()3 1 =h ~mm )20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40()141=L ~mm )660,mm h 400=,则2 1 (=h ~ 200()31 =h ~mm )300,取mm b 250=。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算例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整体式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班级:20130211 学号:20130211** 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2016.5.30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务处制

目录 1.设计资料 (3)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4) 3.板的设计 (5) 3.次梁的设计 (8) 4.主梁的设计 (14) 5.参考文献 (21)

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1)设计任务 某多层工业厂房,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标准层建筑平面图如图2所示。 1)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2)进行板、次梁和主梁的承载力计算。要求板、次梁的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主梁支座负弯矩考 虑调幅,调幅值15%。 3)绘制结构施工图:板平面配筋图、板剖面配筋图;次梁及主梁配筋图。 (2)楼面做法:厂房楼盖四周支承在砖砌体墙上;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容重为20kN/m 3),板底及梁用20mm 厚混合砂浆粉底(容重为17kN/m 3)。 图1 楼面做法 (3)选用材料:钢筋除主梁和次梁的主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300/y y f f N mm ==外,其余均为HPB300级钢筋'2 270/y y f f N m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2214.3/, 1.43/c t f N mm f N mm ==。 图2 建筑平面图布置

(4)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6.5kN/m;建筑物的结构安全级别为Ⅱ级,重要性 系数 01.0 γ=。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楼盖尺寸为(21.6×30)m,如果梁下不设钢筋砼柱,主梁跨度21.6米,截面尺寸太大,因此在设计中主梁下设置柱子,拟定尺寸(400×400)mm,主梁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整体现浇肋形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附图3所示。梁、板支承长度为:板120 mm,次梁240 mm,主梁360 mm。按板周边支撑条件,将板区分为中间区格板(4)、边区格板(B、C)和角区格板(D)。梁、板尺寸确定如下。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7.2m,次梁的跨度为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这样主梁的弯矩图较为平缓。 (2)估计梁、板尺寸: 1)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h≥L/30≥2400/30=80mm,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h≥80mm,所以取板厚取h=80mm。 2)次梁截面尺寸: 高度应满足h=L/18~L/12= (1/18~1/12)x6000=333~429.7mm,取h=400mm,截面宽b=(l/2~l/3)h,取b=200mm。 3)主梁截面尺寸 高度应满足h=L/14~L/8=(1/12~1/8)x7200=600~900mm,取h=70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图3 结构平面布置图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一整体式肋梁楼盖设计 指导教师: 班级: 学生姓名: 设计时间: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地下工程系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 M、剪力 V 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活荷载: 车间工业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5 KN/m3。 2、楼面构造及恒载: 楼面为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2;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容重25kN/m3;梁底、板底、梁侧均为15mm厚混合砂浆抹灰粉刷,17KN/m3。

3、材料: 混凝土用:C30,ft=1.43N/mm2, fc=14.3N/mm2 钢筋:主梁、次梁受力筋用HRB335或HRB400级钢筋:板中受力筋用HRB335级:其它钢筋采用HRB235级: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主梁、次梁为25mm,板为15mm。 4、板、次梁、主梁的端支座搁置长度分别为120mm、180mm、240mm。钢筋混凝土柱截面尺寸为400mm×400mm。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 6.9m ,次梁的跨度为 6.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2.3m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h≥1 40 l=57.5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 h ≥ 80mm ,取板厚 h = 80mm。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 c= ( 1 18 ~ 1 12 )L x= (367~550)mm,取h c= 400mm 则b c= (1 3 ~ 1 2 )h c= (133~200)mm,取b c=150mm。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z=( 1 14 ~ 1 8 )L y=(493~863)mm,h z=500mm,则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例题1.1】设计图1.23所示的单向板肋梁楼盖,板和次梁按调幅法设计,主梁按弹性理论设计。楼面活荷载标准值为4.5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解】一、板的设计 (一)板的计算跨度及荷载(图1.24) 拟定板厚80mm,次梁高h=(1/12--1/18)l=(1/12-1/18)×5500=460~305,取 h=450mm,次梁宽b=(1/2~1/3)h=(1/2~1/3)×450=225~150,取b=200mm。

边跨 中间跨 活荷载设计 厚砂浆抹面,厚现浇板天棚粉刷, 恒荷载设计值:, 区格板和的四个周边都是与梁连接的,考虑拱作用,将弯矩设计值降低以及中间区格板带中的边区格板 中被踩下,故都采用。

边跨中间跨

恒荷载 活荷载 (二)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因跨度相差小于10%,故次梁按端支座是固定的五跨等截面等跨连续梁计算(表1.9)。 承受正弯矩的跨中截面按的T形截面计算。 表1.9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及配筋计算 (三)次梁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及箍筋计算 由表l.4可查得值。 端支座剪力设计值: 第一内支座左侧截面剪力设计值:

第一内支座右侧截面及中间支座的两侧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核算截面尺寸: (符合要求) 设只配双肢箍筋,不配弯起钢筋 设箍筋间距s=200mm,则箍筋单肢所需截面面积: 拟采用。 三、主梁的设计(KL3.1) (一)主梁的计算跨度及荷载(图1.26) 图1.26计算简图

按弹性理论计算,故计算跨度取柱轴线间的距离,即边跨,中间跨。 活荷载 恒荷载 (二)主梁的内力计算 按端支座是固定的三跨等截面连续梁计算,故采用实用弯矩分配法计算。 (1)固端弯矩 恒 总 (2)支座A、B的最大负弯矩及相应的支座的负弯矩计算(注:计算是为了求支座最大 剪力),见图1.27所示。 以上求得的是B支座的支座中心处的弯矩值,由式(1.10)知B支座边缘截面弯矩设计值为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西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任务书和指导书 指导教师:王琼芬 2013年9月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某多层工业厂房楼面尺寸如图1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环境类别为一类,内框架承重结构体系,外墙厚240mm,主梁支承处设壁柱。不考虑抗震设防。 一、设计内容(即成果形式) 1、结构平面布置:柱网、主梁、次梁和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板的内力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的计算方法计算)。 3、次梁的强度计算(板的内力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的计算方法计算)。 4、主梁的强度计算:(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5、用传统方式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主、次梁及板相应的编号); (2)板、次梁配筋图; (3)主梁配筋图(钢筋分离图、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材料抵抗弯矩图); (4)钢筋表及必要的施工说明(所有钢筋应编号并在钢筋表中列出)。 6、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绘制梁、板的结构施工图

二、设计资料 1、题号:第 题(丛题号表中选取); 2、建筑平面尺寸,见图1所示; (注:①主梁下设混凝土垫块200mm 厚;②主梁下墙垛尺寸为370×490;③中柱用钢筋混凝土柱,尺寸为400×400,位置由设计者根据柱网布置确定。) 3、 荷载: (1)使用荷载(即活荷载,由学生所选题号根据题号表确定) (2)楼面面层:20mm 厚水泥砂浆面层,18=m γkN/m 3; (3)钢筋混凝土容重:25=c γkN/m 3; (4)梁侧面,板底粉刷层:15mm 厚混合砂浆,17=γkN/m 3。 题 号 表: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汇总

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了解单向板肋梁楼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熟练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熟练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和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资料 某多层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其中三层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q =__5.0__kN/m2 k (2)楼面面层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γ=20kN/m3),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γ=17kN/m3); (3)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25或C30 ,钢筋采用HRB400和冷扎带肋550; (4)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内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柱的截面尺寸400 mm×400 mm。 (5)厂房平面尺寸见任务分配表。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1)板和次梁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内力;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内力。 (2)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 1、楼面结构平面布置图(标注墙、柱定位轴线编号和梁、柱定位尺寸及构件编号)。(比例1:100~1:200); 2、楼板模板图及配筋平面图(标注板厚、板中钢筋的直径、间距、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100~1:200); 3、次梁模板及配筋图(标注次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

法标注); 4、主梁 模板图及配筋图(按同一比例绘出主梁的模板图及配筋图),(标注主梁截面尺寸及几何尺寸、钢筋的直径、根数、编号及其定位尺寸);(比例1:50,剖面图比例1:15~1:30,亦可采用平法标注); 5、建议采用A3图纸。在图中标明有关设计说明,如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 (3)计算书 采用A4打印纸。要求计算准确,步骤完整,内容清晰。 四、课程设计进度 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阅读设计任务书、指导书及设计例题,复习有关课程内容。确定梁格布置、板计算; 第二天:次梁的计算; 第三天:主梁的计算; 第四至五天:绘制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五、课程设计任务分配表 (每六人一组,自由组合) 5 5 5 5 5 5 5 5 31.2×18.9 33.0×19.8 33.6×20.7 34.8×21.6 36.0×22.5 37.2×23.4 38.4×24.3 qk 题 号 L1*L 2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实例

淮阴工学院课程设计计算式 课程名称:砼结构基本原理课程设计 课程编号:5102410 学时学分:1周、1学分 姓名:许洪跃 班级:土木1121 学号:25 指导教师:何卫忠 归口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计算书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C30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或者RRB400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HRB335。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 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m 0.6,次梁的跨度为m 7.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 m 0.2。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mm l h 05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 ≥80mm ,取板厚h =80mm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h =( 121~18 1)L =(317~475)mm ,取h =400mm 。则b =(21~31)h = (133~200)mm ,取b =200mm 。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h =(81~141)L =(429~750)mm ,取h =600mm 。则b =(21~31 )h = (200~300)mm ,取b =250mm 。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目录 1、设计任务书-------------------------------------------------(1) 2、设计计算书-------------------------------------------------(2) 3、平面结构布置----------------------------------------------(2) 4、板的设计----------------------------------------------------(3) 5、次梁的设计-------------------------------------------------(6) 6、主梁的设计-------------------------------------------------(10) 7、关于计算书及图纸的几点说明-------------------------(16)附图1、平面结构布置图------------------------------------(18)附图2、板的配筋图------------------------------------------(19)附图3、次梁的配筋图---------------------------------------(20)附图4、主梁配筋图------------------------------------------(21) 参考资料: 1、建筑荷载规范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9.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 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Ⅰ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

多层框架结构楼盖结构设计与分析(单向)设计步骤: 1.设计资料 (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 k =10kN/m 2 。 (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抹面(=20kN/m 3 ),板底及梁用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 3 )。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或HRB335,吊筋采用HRB335,其余均采用HPB235。 2、楼盖梁格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9m ,次梁的跨度为6.6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3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如图1-所示。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的厚度,对工业建筑的楼板,要求 ,所以板厚取。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取,截面宽 ,取。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取,截面宽度取为 ,柱的 截 面 尺 寸 b × h=400 × 400 mm 2 。 γ γ 57.5mm 2300/40l/40h =≥≥mm h 80≥80mm h =mm l l h 550~36712/~18/==550mm h =h b )3/1~2/1(=mm b 250=mm l l h 690~46010/~15/==650mm h =300mm b =

图 1-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 3、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1)、荷载计算 @ 恒荷载标准值 小计 活荷载标准值: 因为是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 (2)、计算简图 取1m板宽作为计算单元,板的实际结构如图1-4(a)所示,由图可知:次梁截面为b=,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则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为: ~ 板的计算简图1-4(b)所示。 2 2 2 / 255 .0 17 015 .0 15 / 2 25 08 .0 80 / 4.0 20 02 .0 20mm m kN mm m kN mm m kN = ? = ? = ? 板底石灰砂浆: 钢筋混凝土板: 水泥砂浆面层: 2 kN/m 655 .2 2 10kN/m 2 kN/m 0.43.1 2 2 2 2 / 2. 16 / 186 . 16 / 13 3.1 10 / 186 .3 2.1 655 .2 m kN m kN g q m kN q m kN g ,近似取 荷载总设计值: 活荷载设计值: 恒荷载设计值: = + = ? = = ? = mm 250 mm 120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书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及目的 题目:设计某三层轻工厂房车间的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目的:1、了解单向板肋梁盖的荷载传递关系及其计算简图的确定。 2、通过板及次梁的计算,掌握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计算方法。 3、通过主梁的计算,掌握按弹性理论分析内力的方法,并熟悉内力包络图和材料图的绘制方法。 4、了解并熟悉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 5、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达方式,制图规定,进一步提高制图的基本技能。 6、学会编制钢筋材料表。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车间类别为三类金工车间,车间内无侵蚀性介质,结构平面及柱网布置如图。经查规范资料:板跨≥1.2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6.0KN/㎡;板跨≥2.0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次梁(肋梁)间距≥1.2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10.0KN/㎡;次梁(肋梁)间距≥2.0m时,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8.0KN/㎡。数据:Lx=6000, Ly=6300。 L L L 2 楼面构造。采用20mm厚水泥砂浆抹面,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3 屋面构造(计算柱内力用)。三毡四油防水层,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150厚(平均)炉渣找坡层、120厚水泥珍珠岩制品保温层、一毡二油隔气层、60厚钢筋混凝土屋面板、15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4 梁、柱用15厚混合砂浆抹灰。 5 混凝土采用C25;主梁、次梁受力筋采用HRB335级钢筋,其他均采用HPB235级钢筋。

#08土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混合结构房屋楼盖设计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工学院土木工程系 2011.10 一、设计题目 设计某二层民用建筑(某商场)的中间楼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设计内容 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5、绘制结构施工图 (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 (2)、板的配筋图(1:50) (3)、次梁的配筋图(1:50;1:25) (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 (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 三、设计资料

1、题号 第 题(见表一,表中有53道题目,学生选择自己序号对应的题目,表中长度单位为米) 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墙体厚度为370mm ,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 ×350mm 。 3、荷载 (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2/m kN (见表一) (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2/65.0m kN (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γ (4)、平顶粉刷:2/25.0m kN 4、材料 (1)、混凝土:C20或C25 (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Ⅲ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采用Ⅱ级。

四、设计期限:两周 五、参考资料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01) 4.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 51:93)5.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6.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7.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 六、提交内容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含梁板配筋图).

- 1 - 设计人:吕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 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5.4m ,次梁的跨度为4.5m ,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1.8m 。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2、按高跨比条件,当11800454040 h l mm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 18h =~1)(250~375)12L mm =,取300h mm = 则1 (3b =~1)(1002h =~150)mm ,取150b mm =。

- 2 - 设计人:吕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1(14h =~1)(3868 L =~675)mm ,600h mm =,则1(3h =~1)(2002 h =~mm )300,取mm b 250=。 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 30mm 厚水磨石面层 m kN /65.0165.0=? 80mm 厚钢筋混凝土板 0.08251 2.0/kN m ??=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10.255/kN m ??= 恒载: m kN g k /905.2= 活载: 2.51 2.5/k q kN m =?=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 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小于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板的设计值总值: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1.2 2.905 1.4 2.5) 6.986/g q kN m +=?+?= 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1.35 2.905 1.40.7 2.5) 6.372/g q kN m +=?+??= 所以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所得荷载设计值较大,板的内力计算取6.986/g q kN m += 2、板的计算简图: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计算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2013年12 月12日

目录 一.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任务书 1 (1)设计要求 1 (2)设计资料 1 二.某多层工业建筑楼盖设计计算书 1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1 (2)板的设计 1 (3)次梁的设计 3 (4)主梁的设计 6 附图1.厂房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 附图2.板的配筋示意图 附图3.次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4.主梁配筋示意图 附图5.板平法施工图示例 附图6.梁平法施工图示例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任务书 (1)设计要求 ①板、次梁内力按塑性内力重力分布计算。 ②主梁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③绘出结构平面布置图、板、次梁和主梁的施工图。 本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有:荷载计算、计算简图、内力分析、截面配筋计算。 构造要求、施工图绘制。 (2)设计资料 ①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q k =5.2KN/m 2 ②楼面做法 楼面面层用15mm 厚水磨石(3/25m KN =γ ),找平层用20mm 厚水泥砂浆(3/20m KN =γ ),板底、梁底及其两侧用15mm 厚混合砂浆顶棚 抹灰(3/17m KN =γ) 。 ③材料 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30C ,主梁和次梁的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 箍筋采用HPB400级。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确定 确定主梁(L 1)的跨度为6.0m ,次梁(L 2)的跨度为6.0m 主梁每跨内布置 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0m 。楼盖结构的平面布置图见附图1。 按高跨比条件,要求板厚h ≥l/40=2000/30=67mm ,对于工业建筑的楼板, 按要求h ≥80mm ,所以板厚取h=80mm 。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8~l/12=333~500mm ,取h=5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200。 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15~l/10=400~600mm ,取h=600mm ,截面宽b= (1/2~1/3)h ,取b=300mm 。 柱的截面尺寸b×h=400mm×400mm 。 2.板的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 ①.荷载计算 恒荷载标准值(自上而下) 15mm 水磨石面层 0.015×25=0.375KN/㎡ 2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0×20=0.40KN/㎡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0.080×25=2.00KN/㎡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0.015×17=0.255KN/㎡ 小计: 3.03KN/㎡ 活荷载标准值: 5.2KN/㎡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书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目录 一、设计任务 书…………………………………………………….………………….…………………… (2)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资料…………………………………………………..………….…………………… (2) (三)设计内容………………………………………………………..…….…………………… (2)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2) 三、内力计算 (3) (一)板的设计 (3) (1)荷载 (3)

(2)计算简图 (4) (3)内力计算 (4)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4)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5) (6)裂缝宽度验算 (5) (二)次梁的设计 (5) (1)荷载........................................................................................,. (5) (2)计算简图 (5) (3)内力计算 (6)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7) (6)裂缝宽度验算 (7) (三)主梁的设计 (8) (1)荷载 (8) (2)计算简图………………….…………………………………………………….……..……………………

(8) (3)内力计算及包络图 (8) (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9) (5)斜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1) (6)裂缝宽度验算 (12) 四、绘制施工图 (12) 参考文献 (14) 一、设计任务书 说明:该课设所属此次课程设计统一编号55号。 (一)设计题目 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 (二)设计资料 某4层框架房屋,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现浇钢筋混凝土柱承重,柱截面尺寸400×400。结构柱网平面布置如附图所示。柱网轴线尺寸l1=6.6m,l2=7.8m。其中2、3、4层楼面建筑标高分别为4.200m、8.400m、12.600m。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6.5 KN/m2。 楼面做法:10mm水磨石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水泥砂浆抹底,60mm焦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1].0(1)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1[1].0(1)

一、设计资料 1、楼面的活荷载标准值为7.50kN/m2 2、楼面面层水磨石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板混合砂浆抹灰15mm. 3、材料选用: (1)、混凝土: C30 (2)、钢筋:梁及次梁、板受力筋用HRB400级钢筋,梁箍筋、板构造筋采用HRB235级钢筋。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一、平面结构布置: 1、确定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的跨度为6.3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1m。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 2、按高跨比条件,当h≥2100/40=52.5mm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

验算挠度。对于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mm h 80≥,取板厚mm h 80= 3、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121 (=h ~350()18 1=L ~525),取h=500 则 21(=b ~6.166()3 1 =h ~mm )250,取mm b 200=。 4、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81(=h ~450()14 1 =L ~mm )630,mm h 600=,则 2 1(=h ~250()31 =h ~mm )350,取mm b 300=。 二、 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1、荷载计算: 板的恒荷载标准值: 取1m 宽板带计算: 水磨石面层 m kN /65.0165.0=? 0.018×20=0.36kN/m 80mm 钢筋混凝土板 m kN /0.22508.0=? 15mm 板底混合砂浆 m kN /255.017015.0=? 恒载: m kN g k /256.3= 活载: m kN q k /5.715.7=?= 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为工业建筑楼盖且楼面活荷载标准值大于 m kN /0.4,所以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3。于是板的 设计值总值: q g +=k k q g 3.12.1+ m kN /188.14= 2、板的计算简图: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1 钢筋混泥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设计试件,使学生了解并熟悉有关钢筋混凝土现浇楼盖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培养其独立完成设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绘图能力。 二、设计资料 1、工程概况: 某内框架结构工业仓库,二层建筑平面图如下图所示(楼面标高4.00m),墙厚370mm,混凝土柱400 400mm。板伸入墙内120mm,次梁伸入墙240mm,主梁伸入墙内370mm。房屋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

2、楼面构造层做法:20mm 厚石灰砂浆粉刷,30mm 厚水磨石楼面(标 准值0.65kN/m 2)。 3、活荷载:标准值为7.5 kN/m 2。 4、恒载分项系数为1.2;活荷载分项系数为1.3。 5、材料选用:混凝土 采用C25(2/9.11mm N f c =,2/27.1mm N f t =) 钢筋 梁中受力主筋采用HRB400级(2/360mm N f y =) 其余采用HPB235级(2/210mm N f y =) 三、设计内容 1、确定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2、板的设计(按塑性理论) 3、次梁设计(按塑性理论) 4、主梁设计(按弹性理论) 5、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 (1)、结构平面布置图 (2)、板、次梁、主梁的配筋图 (3)、主梁弯矩包络图及抵抗弯矩图 (4)、设计说明 (5)、次梁钢筋材料表 四、成果要求 1、课程设计在1周内完成。 2、计算书必须统一格式,并用钢笔抄写清楚(或打印)。计算书(施工图)装订顺序:封面、评语页、目录、任务书、设计说明、计算书正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汇本任务书和指导书

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指导书 课程名称: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 学时学分:2周、1学分 课程编号:5102140 学生班级:水利水电建筑工程1,2,3 指导教师:笑 制订日期:2014年12月 归口单位: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指导书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次梁、主梁的计算模型为连续板或连续梁,其中,次梁是板的支座,主梁是次梁的支座。柱或墙是主梁的支座。为了简化计算,通常作如下简化假定: (1)支座可以自由转动,但没有竖向位移。 (2)不考虑薄膜效应对板力的影响。 (3)在确定板传给次梁的荷载以及次梁传给主梁的荷载时,分别忽略板、次梁的连续性按简支构件计算支座竖向反力。 (4)跨数超过五跨的连续梁、板,当各跨荷载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 10 %时,可按等跨连续梁、板计算。 一、平面结构布置 柱网及梁格布置应根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殊要求,故结构布置应满足实 1、梁格及柱网布置应力求简单、规整,以减少构件类型,便于设计和施工。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2、板跨一般为1.7~2.7m ,次梁跨度一般是4.0~6.0m ,主梁跨度则为5.0~8.0m ,同时宜为板跨的3倍(二道次梁),这样主梁的受力均匀,弯矩变化较为平缓,有利于主梁的受力。 3、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相同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10%。 4、为了提高建筑物的侧向刚度,主梁宜沿建筑物的横向布置。 5、在混合结构中,梁的支承点尽量避开门窗洞口。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力重分布计算): 板的分类 ― 单向板与双向板楼盖结构中每一区格的板一般在四边都有梁或墙支承,形成四边支承板。为了设计上方便, 《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 》 ( GB 50010 一 2010)规定: ( 1)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小于或等于 2 . 0 时,应按双向板计算。 ( 2)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 2 . 0 ,但小于 3 . 0 时,宜按双向板计算;当按沿短边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 3)当长边与短边长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3 . 0 时,可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 1、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板厚 mm h B 80≥,(当l h 40 1 ≥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 次梁 0)10 1~161(l h c =, 21(=b ~c h )31 。 主梁 81(=z h ~L )141, 21(=b ~z h )3 1 。 2、板的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相同,且跨度相差不超过 10 %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也就是说,所有中间跨的力和配筋都按第三跨来处理,如图2( b )所示。 板的受荷围如图 1 所示,一般取 lm 板带宽进行计算,板的计算简图如图 2 ( a )所示,图中的 L1 为板的计算跨度,注意区别按弹性理论计算和按考虑塑性力重分布计算时,计算跨度取值的不同。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报告书

- --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名称:现浇楼盖课程设计 题目: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学院(直属系) :土建 年级/专业/班: 08土木建工1班 学生姓名:黄河 学号:222

指导教师:吴浪 开题时间:2011年5月19日 完成时间:2011年5月23日 目录 目录 (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3) 1.设计资料 (3)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3) 3.板的设计 (4) 3.1荷载 (4) 3.2计算简图 (5) 3.3弯矩计算值 (5) 3.4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6) 4.次梁设计 (6) 4.1荷载设计值 (7) 4.2计算简图 (7) 4.3力计算 (7) 4.4承载力计算 (8) 4.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8) 4.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8) 5.主梁设计 (9) 5.1荷载设计值 (9) 5.2计算简图 (9) 5.3力设计值及包络图 (10) 5.3.1弯矩设计值 (10) 5.3.2剪力设计值 (10)

5.3.3弯矩、剪力包络图 .................................................................................... 10 5.4承载力计算 ............................................................................................... 12 5.4.1正面受弯承载力 ....................................................................................... 12 5.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3)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1.设计资料 1. 建筑物安全等级:二级; 2.建筑物平面尺寸(L1×L2):3 3.6×20.7(31号),墙厚370,钢筋混凝土柱350×350; 3.荷载:1)楼面活载:72/k m N )楼面面层:20厚水泥砂浆 3w /20m kN =γ)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c =γ)楼侧面、楼底粉刷层:15厚混合砂浆3/17m kN n =γ ; 4.材料: 1)混凝土C20; 2)钢筋:受力钢筋用HRB335级钢筋,腹筋用HPB235级钢筋。 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 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9m ,次梁的跨度为5.6m ,主梁每跨布置两根次梁,两边板跨度为2.3m ,中间跨度为2.3m , 则按单向板设计。 43 .23.2/6.5/0120==l 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